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及顶头输送用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新的顶头 (plug)及劣化的顶头的输送作 业 (plug transfer operation) 、 以便不阻碍无缝钢管 (seamless steel pipe)的轧制 (rolling) 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及顶头输送用托盘 (plug transfer tray) 。
背景技术 在无缝钢管的制造工序 (manufacturing process)中, 作为轧制工具 (rolling tool) 而使用无缝钢管用顶头 (以下也单称作顶头) 。受棒 (bar) 支承的顶头对钢管坯料实 施穿孔轧制 (piercing rolling) 。
可是, 在制造无缝钢管时, 产生将劣化的顶头 (depleted plug) 更换为新的顶头 的顶头更换作业。所以, 在轧制产线 (rolling line) 的附近设置顶头更换机器人 (plug exchange robot) , 进行将劣化的顶头从棒拆下、 接着安装新的顶头的顶头更换作业 (专利 文献 1) 。
因此, 需要迅速且稳定地进行将新的顶头向轧制产线附近的场所供给、 并且将劣 化的顶头送回到顶头供给场所 (plug supply position) 的顶头的输送作业。
专利文献 1 : 特开平 9 � 234504 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 以往的顶头输送作业由于通过起重机 (crane) 输送载置在货盘 (palette) 上的多个顶头, 所以在不能使用起重机的情况下有顶头的供给跟不上、 阻碍无缝钢管的轧 制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新的顶 头及劣化的顶头的输送作业以便不阻碍无缝钢管的轧制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及适 合在其中使用的顶头输送用托盘。
本发明者们进行了专心研究, 基于通过使用图 5、 图 6 所示那样的顶头输送用托 盘、 以及在顶头输送用托盘中将一个顶头在设为纵的状态下载置后、 用在配设于规定区间 中的单轨 (monorail) 上行进的带有载体 (carrier) 的输送用电车 (electric railcar for transfer) 输送、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认识, 达成了本发明。
即, 本发明如以下这样。
1. 一种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设在规定区间中的单轨、 在该单轨上行进的带有载体的输送用电车、 和悬挂在上述输送用电车的载体上的壳体 (casing) ; 上述壳体具有能够将一个顶头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在顶头输送用托盘上的 原状下收纳的大小, 并且在其下端部具有朝内突设以便能够与上述顶头输送用托盘的 4 角 部 (four corners) 的底抵接的托盘承接部。
2. 如 1. 所述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上部, 可上 下移动地设有推压顶头头部 (plug head) 的顶头推压部 (plug holding member) 。
3. 如 1. 或 2. 所述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轨是配设 在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plug supply and collection station) 与顶头使用侧站 (plug use station) 间的闭环的输送线, 配置有多个带有载体的输送用电车。
4. 如 1. ~ 3. 所述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顶头 供给及回收侧站和上述顶头使用侧站中, 分别相邻设置有两台升降装置 (lifting and lowering device) 。
5. 如 4. 所述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顶头供给及回收 侧站和上述顶头使用侧站中, 还设置有与上述两台升降装置连动的输送机 (conveyer) 。
6. 一种顶头输送用托盘, 其特征在于, 由将一个顶头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 的矩形状的平板 (rectangular flat plate) 、 和固定在其中央的防翻倒销 (pin against overturning) 构成。
这里, 单轨的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设置在顶头保管场所的附近, 另一侧的顶头使 用侧站设置在轧制产线的附近。
根据本发明, 在将一个新的顶头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在顶头输送用托盘上之 后, 能够通过在单轨上行进的带有载体的输送用电车从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输送到顶头使 用侧站。 此外, 通过将劣化的顶头使用载置来新的顶头的顶头输送用托盘从顶头使用侧站 输送到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能够与顶头输送用托盘一起回收。
因此, 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新的顶头及劣化的顶头的输送作业, 以便不阻碍无 缝钢管的轧制作业。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的一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 2 是表示固定在图 1 的输送用电车 4 的载体 4B 上的壳体 3 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 3 是表示在顶头使用侧站 9 及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 中, 在图 1 的输送用电车 4 上载置顶头 1 的顶头装载工序 ( (a) → (b) → (c) ) 的侧视图。
图 4 是表示将图 1 的无缝钢管用顶头输送设备配置到轧制产线中的情况下的设备 结构的俯视图。
图 5A 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顶头输送用托盘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 5B 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顶头输送用托盘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 6 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顶头输送用托盘与顶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 对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顶头输送用托盘 2, 通过图 5 及图 6 进行说明。图 5A 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顶头输送用托盘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 5B 是其主视图。此外, 图 6 是说 明与顶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顶头输送用托盘 2 由将一个顶头 1 设为纵向而载置的矩形状的平板 2A、 和固定在 其中央上的防翻倒销 2B 构成。防翻倒销 2B 设为其上端部达到设在顶头 1 的内部的阴螺纹 (internal thread) 的深处的空洞 (cavity) 的长度因为在通过在单轨 5 上行进的带有载体的输送用电车 4 输送顶头 1 时、 或者通过输送输送机 10 及 11 输送顶头 1 时使得顶头 1 不 会翻倒, 所以是优选的。
接着, 使用图 1 及图 2 对使用顶头输送用托盘 2 的顶头输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1是 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顶头输送设备的一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 2 是表示固定于在单轨上行进 的输送用电车 4 的载体 4B 上的壳体 3 的结构的主视图。 该单轨 5 为 C 形截面形状 (C � cross section shape) , 由上方的 H 形梁 (H � section steel beam) 6 支承。此外, 单轨 5 在后面 叙述, 但配设在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 与顶头使用侧站 9 之间。
本发明的一例的单轨方式 (monorail type) 的顶头输送设备具备配设在上述规定 区间中的单轨 5、 在单轨 5 上行进的带有载体 4B 的输送用电车 4、 和悬挂在该载体 4B 上的 4 根柱的壳体 3, 能够在搭载有马达的驱动车轮部 4A 作用下向箭头方向行进而构成。此外,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 4 根柱的壳体 3 具有能够将一个顶头 1 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于顶头 输送用托盘 2 上的原状下收纳的大小, 并且在其下端部 (bottom head) 中具有托盘承接部 (tray receiver) 3A。推压顶头 1 的头部的顶头推压部 7 具备螺杆和电动马达, 为从顶头 1 的上方推压顶头头部的构造。输送用电车 4 及顶头推压部 7 的动作受控制盒 4C 控制。
该托盘承接部 3A 朝内突设在各 4 根柱的下端部上, 以使其能够与顶头输送用托盘 2 的 4 角部的底抵接。例如, 将加工出的钢制板材用螺栓 (bolt) 等固定在 4 根柱的下端部 上, 如图 2 所示, 从输送方向观察朝内突设。
这样将托盘承接部 3A 从输送方向的正面观察朝内突设在壳体 3 的下端部上是为 了使用适当的升降装置 (例如气缸 (air cylinder) ) 、 匹配于输送用电车 4 的通过而迅速 稳定地进行在将一个顶头 1 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于顶头输送用托盘 2 上的原状下将 其装载到输送用电车 4 上的顶头装载作业 (plug loading operation) 、 以及在这样的状态 下将由输送用电车 4 运来的顶头 1 从输送用电车 4 卸下的顶头卸下作业 (plug unloading operation) 。
接着, 通过图 3 对上述顶头输送设备的顶头装载工序进行说明。另外, 图3的 (a) → (b) → (c) 是表示匹配于输送用电车 4 的通过而进行的顶头装载工序的侧视图。顶头装 载工序通过以下的 3 工序进行。
(1) 在将一个顶头 1 在设为纵向的状态下载置在顶头输送用托盘 2 上的原状下使 顶头 1 上升的工序 (参照图 3 的 (a) ) 。
(2) 接着, 将顶头 1 收纳到壳体 3 内的工序 (参照图 3 的 (b) ) 。
(3) 然后, 使顶头 1 下降、 使顶头输送用托盘 2 的 4 角部的底与托盘承接部 3A 抵接 的工序 (参照图 3 的 (c) ) 。
在这样顶头装载作业结束后, 使输送用电车 4 朝向图 3(a) 的箭头方向行进, 再开 始输送作业。
其中, 优选的是, 在再开始通过输送用电车 4 的输送作业之前, 由顶头推压部 7 推 压顶头头部。
推压该顶头头部的顶头推压部 7 例如具备螺杆和电动马达, 可以采用从顶头 1 的 上方推压顶头头部的构造。此外, 也可以在顶头推压部 7 内设置弹簧。根据该顶头推压部 7, 能够没有晃动而安全地通过在单轨 5 上行进的输送用电车 4 在将一个顶头 1 在设为纵向 的状态下载置在顶头输送用托盘 2 上的原状下输送顶头 1。另外, 顶头卸下作业工序的说明省略, 但在将顶头载置在顶头输送用托盘 2 上的 原状下, 将顶头与托盘 2 一起卸下 (以与图 3 相反的次序、 如 (c) → (b) → (a) 那样进行) 。
在以上说明的通过顶头输送设备进行的顶头 1 的输送作业中, 如图 4 所示, 通过在 单轨 5 上行进的输送用电车 4, 将新的顶头 1 从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 向顶头使用侧站 9 输 送。此外, 回收的劣化顶头 1 被在单轨 5 上行进的输送用电车 4 从顶头使用侧站 9 输送到 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因此, 通过一台输送用电车 4 绕图 4 所示的单轨 5 一周, 合计发生 4 次顶头装载及卸下作业。
即, 在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 中, 发生将新的顶头 1 装载的作业和将劣化顶头 1 卸 下的作业, 在相反侧的顶头使用侧站 9 中, 发生将劣化顶头 1 装载的作业和将新的顶头 1 卸 下的作业。
发生这样的顶头装载及卸下作业的单轨方式的顶头输送设备优选的是如以下说 明那样构成。
图 4 是表示单轨方式的顶头输送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该单轨 5 是多个带有载体的输送用电车 4 向箭头方向行进的闭环的输送线, 输送 线还由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8 和顶头使用侧站 9 构成。此外, 在单轨 5 的两侧的站 8 及 9 中, 分别相邻设有两台升降装置 12。10 及 11 表示输送机。 根据这样的结构, 例如如图 4 所示, 当 1 台输送用电车 4 来到单轨的上游的升降装 置 12 之上时, 与托盘 2 一起进行顶头卸下作业, 当该作业结束后的输送用电车 4 来到下游 的升降装置 12 之上时, 能够接着与托盘 2 一起进行顶头装载作业。因此, 能够迅速且稳定 地进行顶头装载及卸下作业, 所以是优选的。进而, 如果在相邻设置的两台升降装置 12 与 输送机 10 及 11 中连续, 则例如配置为, 使输送机 11 的辊的上表面的位置与图 3 中记载的 两根点划线中的下方的点划线一致, 容易从托盘承接部 3A 的位置将搭载有顶头 1 的托盘 2 输送到从升降装置 12 离开的顶头卸下场所、 或者从从升降装置 12 离开的顶头搭載场所将 搭载有顶头 1 的托盘 2 运入到托盘承接部 3A 中, 所以是优选的。此外, 在从升降装置 12 离 开的顶头卸下场所或顶头搭載场所中, 由于不发生与升降装置 12 的干涉, 所以通过使用机 器人或起重机等, 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从托盘 2 卸下顶头 1 的作业、 将顶头 1 载置到托盘 2 上的作业, 所以是优选的。
在开始这样的在单轨 5 上行进的多个输送用电车 4 的运用以后, 能够没有顶头 1 的翻倒也没有晃动、 安全地进行新的顶头 1 及劣化顶头 1 的输送作业, 以便不阻碍无缝钢管 的轧制作业。
附图标记说明 1 顶头 2 顶头输送用托盘 2A 平板 2B 防翻倒销 3 壳体 3A 托盘承接部 4 输送用电车 4A 车轮部
4B 载体 4C 控制盒 5 单轨 6 H 形梁 7 顶头推压部 8 顶头供给及回收侧站 9 顶头使用侧站 10、 11 输送机 12 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