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491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4910ACN102364910A21申请号201110181324622申请日20110630H04L29/08200601G08B25/0120060171申请人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350015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16号1号楼三层3A272发明人范为沈坚赵锰施林肖晨熊安永沙征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骆苏华54发明名称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57摘要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车辆报警方法包括在事故车和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
2、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报警车;所述报警车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本发明通过在事故车与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实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的传输,从而能够快速及时地实现报警,以及对事故车实施救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2364931A1/2页21一种车辆报警装置,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用于在至少两车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
3、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为内建网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为点对点网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具有预定规则,所述预定规则用于描述所述报警信号的不同类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采用不同长度、采用不同信号强度,以及设置辨识信号位中的一种方式或其组合。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的类型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的类型、或用于描述损伤对象的类型、或用于描述损伤程度的类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为车辆的经纬坐标值。8如权利要求1。
4、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通过车辆自带的GPS从GPS定位卫星接收信号而获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至少包括报警信号形成单元,用于形成具有预定规则的报警信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触发单元,用于在预定时间内触发所述数据通道单元开始搜索;确认单元,用于与乘驾人员确认是否进行报警。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发送的报警信号为,所述报警单元产生的报警信号或者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报警信号。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直接采用WLAN技术或通。
5、过现有蜂窝网络的基础设施实现发送。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采用IEEE80211P标准实现通信。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因特网以实现发送。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采用蜂窝网络或蓝牙技术实现发送。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报警信息;信息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至少包括调谐器、模数转换器、解调器、解交织器、均衡器、译。
6、码器,分别对所接收的信号依次进行捕获、模数转换、解调、解交织、均衡以及译码。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分析单元至少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2/2页3位置获取单元,用于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位置数据;报警类型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报警信息的类型。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记录当前车辆过去设定时间段内的位置数据的集合。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分析单元还可包括拟合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过往位置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车辆行进轨迹。21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
7、在于,至少包括在事故车和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报警车;所述报警车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报警。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为点对点网络。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具有预定规则,所述预定规则用于描述所述报警信号的不同类型。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采用不同长度、采用不同信号强度,以及设置辨识信号位中的一种方式或其组合。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的类型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
8、的类型、或用于描述损伤对象的类型、或用于描述损伤程度的类型。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为车辆的经纬坐标值。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通过车辆自带的GPS从GPS定位卫星接收信号而获得。权利要求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1/5页4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车辆的普及,自驾游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出游方式。在自驾游的过程中,当出现故障或事故时,通常采用电话或对讲机的方式进行报警或求救。这些现有的实现方式虽然能够建立通话连接,确认。
9、车辆位置,但是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例如,对讲机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语音,当采用对讲机进行通话时,双方无法同时通话,必须等待一方的语音结束之后才能开始另一方的语音,而且对讲机通话时,通话质量往往受到通话双方距离的限制,有可能会出现车辆间距过大甚至超出通话允许范围而无法建立连接。又例如,当采用手机进行通话时,在城市中的某些区域或者山区,手机信号很弱甚至没有手机信号。此外,当车辆行至乘驾人员所不熟悉的地段时,由于快速确定明显标志物存在障碍,采用人工通信技术容易导致定位错误或者指向偏差,从而仍旧无法确定报警或求救车辆的位置。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在自驾游过程中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便。
10、于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对事发车辆施以援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从而便于对事发车辆施以援助。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装置,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用于在至少两车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0006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包括在事故车和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至。
11、所述报警车;所述报警车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报警。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事故车与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实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的传输,从而能够快速及时地实现报警,以及对事故车实施救援。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3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中报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4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5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64910ACN10236。
12、4931A2/5页50013图6是本发明车辆报警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0014图7是本发明车辆报警方法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6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报警装置100,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110,用于在至少两车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120,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130,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140,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0017具体来说,所述数据通道可包括点对点网络等一种或多种内建网络形式;所述报警信号可具有预定规则,且所述预定。
13、规则用于描述所述报警信号的不同类型,所述不同类型可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或损伤对象、或损伤程度等;所述位置数据可为车辆的经纬坐标值,可通过车辆自带的GPS从GPS定位卫星接收信号而获得。发射单元130所发送的报警信号可以为报警单元120所产生的,也可以为接收单元140所接收到的。0018在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事故车200,即发生事故的车辆,其车辆报警装置中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210,报警单元220,发射单元230以及接收单元240;其中,数据通道单元210用于建立数据传输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220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230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
14、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240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0019报警车300,即对事故车200予以协助并报警的车辆,其车辆报警装置中至少也包括数据通道单元310,报警单元320,发射单元330以及接收单元340;其中,数据通道单元310用于建立数据传输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320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330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340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0020事故车200与报警车300所包含的车辆报警装置中,所对应的相同名称的组成部分的架构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事故车200以及报警车300在事故报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15、,其车辆报警装置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略有差异。例如,发射单元230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事故车200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单元220所产生的报警信号;而报警车300的接收单元340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事故车200所发送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并且经由发射单元330,发送接收单元340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号,或者发送报警单元320所产生的报警信号。0021在实际操作中,当事故发生之后,由于无基础网络信号或其它原因,事故车200无法和外界获得联系。此时,事故车200通过数据通道单元210,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进行搜索,查找是否有车辆经过。当搜索范围内出现报警车300时,事故车200通过其数据通道。
16、单元210向报警车300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报警车300通过其数据通道单元310作出回复,同意建立连接。于是,事故车200与报警车300建立点对点通信的数据通道。0022接下来,事故车200将报警单元220所产生的报警信号,通过发射单元230发送至报警车300,报警车300经由其接收单元340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接收。0023其中,参考图3,报警单元220可包括报警信号形成单元401,用于形成具有预定说明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3/5页6规则的报警信号;触发单元402,用于在预定时间内触发数据通道单元210开始搜索;确认单元403,用于与乘驾人员确认是否进行报警。002。
17、4具体来说,所述预定规则可包括采用不同长度或不同强度的信号来描述不同类型的报警信号,或者设置辨识信号位等。所述不同类型的报警信号可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例如人为事故、交通意外等;或者损伤对象,例如车受损、驾驶员受伤、乘车人员受伤等;或损伤程度,例如轻微、一般、严重、危急等。0025触发单元40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当乘驾人员出现昏迷等意识不清的情况时,车辆可自行进行报警,从而为救助受伤的乘驾人员赢取时间。具体来说,当车辆受到撞击等情况时,触发单元402可自行启动,在预定时间内触发数据通道单元210进行搜索。如果此时乘驾人员认为无需报警,可在预定时间内通过确认单元403进行确认,取消触发单元402对。
18、数据通道单元210的启动。乘驾人员还可根据自身驾车习惯,在触发单元402中对所述预定时间进行设定,例如5分钟、15分钟或者30分钟等。0026接着,报警车300将所接收到的报警信号通过发射单元330发送至远程系统。具体来说,发射单元330可直接采用WLAN技术或通过现有蜂窝网络的基础设施与远程系统实施互联,发送事故车200的报警信息;在具体实践中,为避免车辆高速行驶所带来的多普勒效应对数据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可采用IEEE80211P标准等实现通信。发射单元330也可通过GPRS、3G等接口连接因特网,将事故车200的报警信息发送至远程系统,或者直接使用蜂窝网络,例如短信、彩信等形式,实现通信。。
19、此外,还可采用蓝牙技术实现报警。0027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报警车300还可通过接收单元340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获知其损伤对象或损伤程度等信息,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救援;例如,当事故车200车辆损坏、无法继续行驶时,则报警车300可代为通知拖车前往事故车200所在地;当事故车200中有人员受伤时,则报警车300可通知医护人员前往救助等。0028具体来说,参考图4,接收单元340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事故车200的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报警信息;信息分析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对事故车200的报警进行初步分析。此时,报警车300可直接转发事故车200所发送的报警信息,例如报。
20、警信号A,也可根据报警信号A形成更为报警信号B,通过发送报警信号B进行报警。0029其中,信号接收单元410的具体架构可根据事故车200的发射单元230所采用的数据通信方式而确定。通常,可依次包括调谐器、模数转换器、解调器、解交织器、均衡器、译码器等,对经由信道传输的信号依次进行捕获和转换、解调、解交织、均衡以及译码,从而获得事故车200的位置数据以及其所发出的报警信息。0030信息分析单元420至少可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位置数据;报警类型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报警信息的类型。其中,信息分析单元420可根据所接收到事故车200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A,获得初步分析结果,。
21、并且,报警单元320可根据所述初步分析结果形成报警信号B,接下来,发射单元330通过向远程系统发送报警信号B,实现报警。0031在具体实施例中,事故车200所发送的信息具有预定格式,例如所述位置数据可位于所发送信息的预定位置等,或可采用预定规律来描述所述位置数据的信号。所述位置获取单元根据所述预定格式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事故车200的位置数据,便于迅速地找出事故车200的准确位置,予以援救。接着,所述报警类型判定单元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说明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4/5页7的预定规则对所述报警信息的类型进行初步分析,获知事故车200的报警类型及事故初步情况,从而便于报。
22、警车300采取更准确的援救措施。00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100还可包括存储单元150,用于记录当前车辆过去设定时间段内的位置数据的集合。当事故车200与报警车300建立数据通道后,存储单元150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所保存的过往位置数据集合发送至报警车300。此时,相应地,所述信息分析单元还可包括拟合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过往位置数据集合获取事故车200的行进轨迹。其中,所接收到的过往位置数据数量越多,拟合单元中所获得的行进轨迹越接近事故车200的真实行进轨迹,对事故车200的定位也越准确,但是拟合单元获取所述行进轨迹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越长;相反地,所接收到的过往位。
23、置数据数量越少,拟合单元能够迅速地获取所述行进轨迹,但是拟合单元所获得的行进轨迹有可能偏离事故车200的真实行进轨迹。具体地,拟合单元中,可采用多种数据拟合的方法来获得所述行进轨迹,例如,线形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曲线拟合等多种拟合方法。0033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包括0034步骤S1,在事故车和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0035步骤S2,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报警车;0036步骤S3,所述报警车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报警。0037其中,在步骤S1中,所述数据通道可包括点对点网络等一种或多种内建网络形式。具体来说,首。
24、先,所述事故车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进行搜索;当搜索范围内出现报警车时,所述事故车可向所述报警车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当所述报警车作出回复,同意建立连接时,所述事故车与所述报警车建立点对点通信的数据通道。0038在步骤S2中,乘驾人员可主动通过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报警车;也可对所述事故车进行设置,当乘驾人员出现昏迷等意识不清的情况时,所述事故车在等待预定时间之后,自行进行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至所述报警车。0039所述报警信号可具有预定规则,且所述预定规则用于描述所述报警信号的不同类型,所述不同类型可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或损伤对象、或损伤程度等;所述位置。
25、数据可为车辆的经纬坐标值,可通过车辆自带的GPS从GPS定位卫星接收信号而获得。0040参考图7,步骤S3具体来说,可包括0041步骤S31,所述报警车接收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0042步骤S32,所述报警车进行报警。0043其中,在步骤S31中,对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接收,具体来说,可包括对经由信道传输的信号依次进行捕获和转换、解调、解交织、均衡以及译码,从而获得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0044在步骤S32中,所述报警车可直接将所接收到的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发送,实现报警,也可对所接收到的位置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后,形成新的报警信息并发送,以实现报警。0045其中,发送所述报。
26、警信息可直接采用WLAN技术或通过现有蜂窝网络的基础设施,例如可采用IEEE80211P标准实现通信;也可通过GPRS、3G等接口连接因特网,进而实现说明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5/5页8通信;或者直接使用蜂窝网络,例如短信、彩信等方式,实现通信。此外,还可采用蓝牙技术等。004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和方法,事故车通过与报警车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并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进行传输,使得当事故车无法报警时,能够通过所述数据通道通知报警车,并通过所述报警车代为报警,有利于及时与准确地对事故车进行救援。0047虽然本发明已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上,但这些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有能力对该较佳实施例做出各种改正和补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364910ACN102364931A1/3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64910ACN102364931A2/3页10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64910ACN102364931A3/3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649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