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23720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5837.X

申请日:

20101029

公开号:

CN102000232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9,A61K9/06,A61P17/02,A61K33/24,A61K33/26,A61K33/28,A61K35/36,A61K35/55,A61K35/56,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89,A61K9/06,A61P17/02,A61K33/24,A61K33/26,A61K33/28,A61K35/36,A61K35/55,A61K35/56,A61K35/64

申请人:

韩世昌

发明人:

韩世昌,韩金涛,韩金帅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金都华庭19号

优先权:

CN201010525837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贵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膏药,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轻粉、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血余、蜂蜡、麻油。本发明的中药膏药专门用于治疗臁疮,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标本兼治,无需火烤加热,穿透和吸收能力极强,直达患处,疗效快而持久,外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对臁疮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750例,总有效率达9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轻粉20-35份    铅丹20-35份      铜绿10-25份炒乳香10-25份  炒没药10-25份    血竭10-30份丹参10-30份    麝香0.5-2份      穿山甲10-30份血余40-60份    蜂蜡40-60份      麻油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轻粉25份    铅丹25份     铜绿15份炒乳香15份  炒没药15份   血竭20份丹参20份    麝香1份      穿山甲20份血余50份    蜂蜡50份     麻油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后,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2)将血余洗净晒干,投入油中并搅拌,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油色也变红时,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3)将药锅离火,趁热撒下轻粉并搅拌,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征是:其中的组分还包括煅珍珠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轻粉25份      铅丹25份        铜绿15份炒乳香15份    炒没药15份      血竭20份丹参20份    麝香1份     穿山甲20份血余50份    蜂蜡50份    麻油150份煅珍珠2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后,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2)将血余洗净晒干,投入油中并搅拌,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油色也变红时,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3)将药锅离火,趁热撒下轻粉及煅珍珠并搅拌,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臁疮表现症状为下腿溃疡,浸淫不愈,甚至溃烂见骨,腥臭难闻,皮肉乌黑,臁疮腿也叫老烂腿,是脉管炎、糖尿病、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血栓性深静脉炎、淋巴管阻塞等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并发症,也就是在患肢的小腿内侧、外侧、胫前、胫后、踝部出现的溃疡,这种溃疡的溃烂面大小不等,如不及时治疗,溃疡蔓延由小到大,可导致骨感染,最后须截肢。臁疮腿是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晚期的合并症,由于迂曲的静脉导致血流的动力学改变,再加上静脉炎症变化,使得血流缓慢,阻滞,瘀血,血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管腔变窄或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进而形成臁疮腿。患臁疮腿后,在没有改善原发病的情况下,静脉回流恢复正常之前是不会自然愈合的,而且只会逐渐加重,因为没有改变静脉加流的动力学,回流不畅,局部瘀血加重,缺血缺氧更为严重,坏死组织的溃疡面只会扩大,不会缩小。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炎药物,但由于存在较明显的不良反应,西医的治疗治标不治本,疗效低,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一旦停药则易复发。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轻粉20-35份    铅丹20-35份    铜绿10-25份

炒乳香10-25份  炒没药10-25份  血竭10-30份

丹参10-30份    麝香0.5-2份    穿山甲10-30份

血余40-60份    蜂蜡40-60份    麻油100-200份。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轻粉25份      铅丹25份      铜绿15份

炒乳香15份    炒没药15份    血竭20份

丹参20份      麝香1份       穿山甲20份

血余50份      蜂蜡50份      麻油150份。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后,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

(2)将血余洗净晒干,投入油中并搅拌,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油色也变红时,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3)将药锅离火,趁热撒下轻粉并搅拌,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其中的组分还包括煅珍珠1-3份。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轻粉25份        铅丹25份        铜绿15份

炒乳香15份      炒没药15份      血竭20份

丹参20份        麝香1份         穿山甲20份

血余50份        蜂蜡50份        麻油150份

煅珍珠2份。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加入煅珍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后,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

(2)将血余洗净晒干,投入油中并搅拌,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油色也变红时,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3)将药锅离火,趁热撒下轻粉及煅珍珠并搅拌,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其剂型为外用膏型。

使用方法: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治愈。

注意事项:敷药后宜安静坐卧,不要随便走动,否则影响疮口愈合。敷药期间忌食腥、辣、刺激食物。愈后需休息一个时期,并忌房事2-3个月。

臁疮,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下肢溃疡,病情缠绵易复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而又难愈的疾病,发病于下肢膝以下、踝以上、臁骨部位,故名臁疮,因其病情缠绵经久难愈,甚至至死仍未愈,故俗称‘老烂脚’,视为顽固疾患。本病主要由于湿、瘀阻经络,气血循行障碍,局部新陈代谢机能减弱,因外伤破损而诱发,或因中土运滞,湿浊交阻,也有因皮肉外伤未及时治疗迁延时日而成。久行久立负重劳作、静脉曲张、或高年体弱、气血运化不旺者,比较容易患此病。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气血耗伤,脉络不通畅,局部气血运行失常,再加上湿热、损伤、虫咬以及湿疹等因素所致。治则应祛腐生肌,活血祛瘀。

本发明所制中药膏药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褥疮、老烂腿、骨髓炎溃烂、结核病溃烂、脉管炎溃烂等疾病,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能够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祛腐生肌,对臁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肝、胃、肾脏等器官无任何损伤。

本发明的中药膏药专门用于治疗臁疮,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标本兼治,无需火烤加热,穿透和吸收能力极强,直达患处,疗效快而持久,外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对臁疮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750例,总有效率达95%。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将150克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60℃后,将各原料药铅丹25克、铜绿15克、炒乳香15克、炒没药15克、血竭20克、丹参20克、麝香1克、穿山甲20克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

(2)将血余50克净水洗净后晒干,零星投入油中,并取一尺长新柳枝回旋搅拌,以防包烟着火,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其血汁已化,油色也变红时,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3)将药锅离火,趁热撒下轻粉25克,仍用新柳枝极力搅拌,将蜂蜡50克割成小块,随即把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使用方法: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治愈。

实施例2:

该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轻粉20克、铅丹20克、铜绿10克、炒乳香10克、炒没药10克、血竭10克、丹参10克、麝香0.5克、穿山甲10克、血余40克、蜂蜡40克、麻油100克、煅珍珠1克。

实施例3:

该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轻粉35克、铅丹35克、铜绿25克、炒乳香25克、炒没药25克、血竭30克、丹参30克、麝香2克、穿山甲30克、血余60克、蜂蜡60克、麻油200克。

实施例4: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1990年至今对750例臁疮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7到71岁,病程1年-8年不等。

(2)治疗方法: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治愈。

注意事项:敷药后宜安静坐卧,不要随便走动,否则影响疮口愈合。敷药期间忌食腥、辣、刺激食物。愈后需休息一个时期,并忌房事2-3个月。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533例,占71%;显效90例,占12%;有效90例,占12%;无效37例,总有效率95%。

典型病例:

1葛某,男,56岁,鄄城县大雁乡葛庄人,患臁疮下肢迎面骨,下腿溃疡,浸淫不愈,甚至溃烂见骨,腥臭难闻,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三个疗程治愈。

2邵某,男,58岁,鄄城县闫什镇邵海人,因撞伤迎面骨,感染后溃疡不生肌长口,久则成了臁疮,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治愈。

3马某,男,34岁,郓城县马屯人,臁疮,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治愈。

4徐某,男,42岁,菏泽牡丹区大徐庄人,碰伤下肢迎面骨,感染不生肌长皮溃疡,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治愈。

5谷某,女,60岁,菏泽牡丹区胡集人,碰伤下肢迎面骨感染,多年不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三个疗程治愈。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002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4.06 CN 102000232 A *CN102000232A* (21)申请号 201010525837.X (22)申请日 2010.10.29 A61K 36/889(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K 33/24(2006.01) A61K 33/26(2006.01) A61K 33/28(2006.01) A61K 35/36(2006.01) A61K 35/55(2006.01) A61K 35/56(2006.01) A6。

2、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韩世昌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金 都华庭 19 号 (72)发明人 韩世昌 韩金涛 韩金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膏药,特别公开了一 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臁 疮的中药膏药,其特殊之处在于 :由以下组分 制成 :轻粉、铅丹、铜绿、炒乳香、炒没药、 血竭、丹参、麝香、穿山甲、血余、蜂蜡、麻 油。本发明的中药膏药专门用于治疗臁疮,将多 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

3、协同或抵抗作 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 少不良反应,标本兼治,无需火烤加热,穿透和 吸收能力极强,直达患处,疗效快而持久,外用 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对臁疮起到较好的 治疗效果。 共治疗 750 例,总有效率达 95。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CN 102000242 A1/1 页 2 1.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特征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轻粉 20-35 份 铅丹 20-35 份 铜绿 10-25 份 炒乳香 10-25 份 炒没药 10-25 份 血竭。

4、 10-30 份 丹参 10-30 份 麝香 0.5-2 份 穿山甲 10-30 份 血余 40-60 份 蜂蜡 40-60 份 麻油 100-2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特征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 成 : 轻粉 25 份 铅丹 25 份 铜绿 15 份 炒乳香 15 份 炒没药 15 份 血竭 20 份 丹参 20 份 麝香 1 份 穿山甲 20 份 血余 50 份 蜂蜡 50 份 麻油 1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如下步 骤 : (1)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 -80后, 。

5、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 铜绿、 炒 乳香、 炒没药、 血竭、 丹参、 麝香、 穿山甲陆续下锅, 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黄色为 度 ; (2) 将血余洗净晒干, 投入油中并搅拌, 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 油色也变红时, 将锅内所 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 (3) 将药锅离火, 趁热撒下轻粉并搅拌, 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 待 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 即可放置冷水中, 凝膏, 若膏尚稀, 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特征是 : 其中的组分还包括煅珍珠 1-3 份。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

6、其特征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 成 : 轻粉 25 份 铅丹 25 份 铜绿 15 份 炒乳香 15 份 炒没药 15 份 血竭 20 份 丹参 20 份 麝香 1 份 穿山甲 20 份 血余 50 份 蜂蜡 50 份 麻油 150 份 煅珍珠 2 份。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如下 步骤 : (1)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 -80后,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 铜绿、 炒 乳香、 炒没药、 血竭、 丹参、 麝香、 穿山甲陆续下锅, 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黄色为 度 ; (2) 将血余洗净晒干, 投入油中。

7、并搅拌, 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 油色也变红时, 将锅内所 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 (3) 将药锅离火, 趁热撒下轻粉及煅珍珠并搅拌, 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 入油内, 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 即可放置冷水中, 凝膏, 若膏尚稀, 还可再放入少许蜂 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00232 A CN 102000242 A1/4 页 3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药,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臁疮表现症状为下腿溃疡, 浸淫不愈, 甚至溃烂见骨, 腥臭难闻, 。

8、皮肉乌黑, 臁疮 腿也叫老烂腿, 是脉管炎、 糖尿病、 静脉曲张、 深浅静脉炎、 血栓性深静脉炎、 淋巴管阻塞等 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并发症, 也就是在患肢的小腿内侧、 外侧、 胫前、 胫后、 踝部出现的溃 疡, 这种溃疡的溃烂面大小不等, 如不及时治疗, 溃疡蔓延由小到大, 可导致骨感染, 最后须 截肢。 臁疮腿是静脉曲张、 深浅静脉炎晚期的合并症, 由于迂曲的静脉导致血流的动力学改 变, 再加上静脉炎症变化, 使得血流缓慢, 阻滞, 瘀血, 血管壁增厚, 内膜增生, 管腔变窄或血 栓形成, 造成局部组织缺血, 缺氧和坏死, 进而形成臁疮腿。 患臁疮腿后, 在没有改善原发病 的情况下, 静脉。

9、回流恢复正常之前是不会自然愈合的, 而且只会逐渐加重, 因为没有改变静 脉加流的动力学, 回流不畅, 局部瘀血加重, 缺血缺氧更为严重, 坏死组织的溃疡面只会扩 大, 不会缩小。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炎药物, 但由于存在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西医 的治疗治标不治本, 疗效低, 副作用大, 依赖性强, 一旦停药则易复发。 ( 三 )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的治 疗臁疮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一种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特殊之处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

10、0006 轻粉 20-35 份 铅丹 20-35 份 铜绿 10-25 份 0007 炒乳香 10-25 份 炒没药 10-25 份 血竭 10-30 份 0008 丹参 10-30 份 麝香 0.5-2 份 穿山甲 10-30 份 0009 血余 40-60 份 蜂蜡 40-60 份 麻油 100-200 份。 0010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优选的方案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0011 轻粉 25 份 铅丹 25 份 铜绿 15 份 0012 炒乳香 15 份 炒没药 15 份 血竭 20 份 0013 丹参 20 份 麝香 1 份 穿山甲 20 份 0014 血余 5。

11、0 份 蜂蜡 50 份 麻油 150 份。 0015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6 (1)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 -80后,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 铜 绿、 炒乳香、 炒没药、 血竭、 丹参、 麝香、 穿山甲陆续下锅, 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 黄色为度 ; 0017 (2) 将血余洗净晒干, 投入油中并搅拌, 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 油色也变红时, 将锅 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 说 明 书 CN 102000232 A CN 102000242 A2/4 页 4 0018 (3) 将药锅离火, 趁热撒下轻粉并搅拌, 随即把已割成。

12、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 内, 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 即可放置冷水中, 凝膏, 若膏尚稀, 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0019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 其中的组分还包括煅珍珠 1-3 份。 0020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其优选的方案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0021 轻粉 25 份 铅丹 25 份 铜绿 15 份 0022 炒乳香 15 份 炒没药 15 份 血竭 20 份 0023 丹参 20 份 麝香 1 份 穿山甲 20 份 0024 血余 50 份 蜂蜡 50 份 麻油 150 份 0025 煅珍珠 2 份。 0026 本发明治疗臁疮的中药。

13、膏药加入煅珍珠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7 (1)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 -80后,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铅丹、 铜 绿、 炒乳香、 炒没药、 血竭、 丹参、 麝香、 穿山甲陆续下锅, 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 黄色为度 ; 0028 (2) 将血余洗净晒干, 投入油中并搅拌, 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 油色也变红时, 将锅 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 ; 0029 (3) 将药锅离火, 趁热撒下轻粉及煅珍珠并搅拌, 随即把已割成小块的蜂蜡随搅随 加入油内, 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 即可放置冷水中, 凝膏, 若膏尚稀, 还可再放入少许 蜂蜡。 0030 本发明治疗臁。

14、疮的中药膏药, 其剂型为外用膏型。 0031 使用方法 : 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32 注意事项 : 敷药后宜安静坐卧, 不要随便走动, 否则影响疮口愈合。敷药期间忌食 腥、 辣、 刺激食物。愈后需休息一个时期, 并忌房事 2-3 个月。 0033 臁疮, 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下肢溃疡, 病情缠绵易复发,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而又难 愈的疾病, 发病于下肢膝以下、 踝以上、 臁骨部位, 故名臁疮, 因其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甚至 至死仍未愈, 故俗称 老烂脚 , 视为顽固疾患。本病主要由。

15、于湿、 瘀阻经络, 气血循行障碍, 局部新陈代谢机能减弱, 因外伤破损而诱发, 或因中土运滞, 湿浊交阻, 也有因皮肉外伤未 及时治疗迁延时日而成。 久行久立负重劳作、 静脉曲张、 或高年体弱、 气血运化不旺者, 比较 容易患此病。 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气血耗伤, 脉络不通畅, 局部气血运行失常, 再加上湿热、 损 伤、 虫咬以及湿疹等因素所致。治则应祛腐生肌, 活血祛瘀。 0034 本发明所制中药膏药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 褥疮、 老烂腿、 骨髓炎溃烂、 结核病溃烂、 脉管炎溃烂等疾病, 可以活血化瘀, 提毒外出, 祛腐生肌, 清热解毒 ; 能够清除 坏死组织, 杀菌消炎, 迅速改善创面周。

16、围组织的微循环, 增快局部血流, 促进残存上皮细胞 组织快速生长, 祛腐生肌, 对臁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肝、 胃、 肾脏等器官无任何损 伤。 0035 本发明的中药膏药专门用于治疗臁疮, 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 利用其相互间的协 同或抵抗作用, 提高疗效, 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 减少不良反应, 标本兼治, 无需火烤 加热, 穿透和吸收能力极强, 直达患处, 疗效快而持久, 外用方便, 安全可靠, 无副作用, 对臁 说 明 书 CN 102000232 A CN 102000242 A3/4 页 5 疮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 750 例, 总有效率达 95。 ( 四 ) 具体实施。

17、方式 0036 实施例 1 : 0037 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 采用如下步骤 : 0038 (1) 将 150 克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60后, 将各原料药铅丹 25 克、 铜绿 15 克、 炒 乳香 15 克、 炒没药 15 克、 血竭 20 克、 丹参 20 克、 麝香 1 克、 穿山甲 20 克陆续下锅, 熬至诸 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黄色为度 ; 0039 (2) 将血余 50 克净水洗净后晒干, 零星投入油中, 并取一尺长新柳枝回旋搅拌, 以 防包烟着火, 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 其血汁已化, 油色也变红时, 将锅内所有药渣与药油分 离净尽 ; 0040 (3) 将药锅离火。

18、, 趁热撒下轻粉 25 克, 仍用新柳枝极力搅拌, 将蜂蜡 50 克割成小 块, 随即把小块的蜂蜡随搅随加入油内, 待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时, 即可放置冷水中, 凝 膏, 若膏尚稀, 还可再放入少许蜂蜡。 0041 使用方法 : 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42 实施例 2 : 0043 该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 0044 轻粉 20 克、 铅丹 20 克、 铜绿 10 克、 炒乳香 10 克、 炒没药 10 克、 血竭 10 克、 丹参 10 克、 麝香 0.。

19、5 克、 穿山甲 10 克、 血余 40 克、 蜂蜡 40 克、 麻油 100 克、 煅珍珠 1 克。 0045 实施例 3 : 0046 该治疗臁疮的中药膏药,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 0047 轻粉 35 克、 铅丹 35 克、 铜绿 25 克、 炒乳香 25 克、 炒没药 25 克、 血竭 30 克、 丹参 30 克、 麝香 2 克、 穿山甲 30 克、 血余 60 克、 蜂蜡 60 克、 麻油 200 克。 0048 实施例 4 : 临床观察 0049 (1) 一般资料 0050 本发明人于 1990 年至今对 750 例臁疮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年龄 27 到 71 岁, 病程 。

20、1 年 -8 年不等。 0051 (2) 治疗方法 : 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 明实施例 1 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52 注意事项 : 敷药后宜安静坐卧, 不要随便走动, 否则影响疮口愈合。敷药期间忌食 腥、 辣、 刺激食物。愈后需休息一个时期, 并忌房事 2-3 个月。 0053 (3) 疗效评定标准 0054 “治愈” :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恢复正常。 0055 “显效” : 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0056 “有效” :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0057 “无效” : 临床症状体征。

21、无改善。 0058 (4) 治疗效果 : 0059 临床治愈 533 例, 占 71; 显效 90 例, 占 12; 有效 90 例, 占 12; 无效 37 例, 总 说 明 书 CN 102000232 A CN 102000242 A4/4 页 6 有效率 95。 0060 典型病例 : 0061 1 葛某, 男, 56 岁, 鄄城县大雁乡葛庄人, 患臁疮下肢迎面骨, 下腿溃疡, 浸淫不愈, 甚至溃烂见骨, 腥臭难闻, 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 实施例 1 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三个疗程治愈。 0062 2 邵某, 男,。

22、 58 岁, 鄄城县闫什镇邵海人, 因撞伤迎面骨, 感染后溃疡不生肌长口, 久则成了臁疮, 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治愈。 0063 3 马某, 男, 34 岁, 郓城县马屯人, 臁疮, 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 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1-2次, 10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治愈。 0064 4 徐某, 男, 42 岁, 菏泽牡丹区大徐庄人, 碰伤下肢迎面骨, 感染不生肌长皮溃疡, 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两个疗程治愈。 0065 5 谷某, 女, 60 岁, 菏泽牡丹区胡集人, 碰伤下肢迎面骨感染, 多年不愈, 将患处用 温水或艾叶煎水洗净其污溯, 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制膏药适量, 每日 1-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三个疗程治愈。 说 明 书 CN 10200023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