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235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1343.7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104193960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8G18/79; C08G18/66; C08G18/48; C08G18/32; C08K3/36; C08K3/22; C08J9/08

主分类号:

C08G18/79

申请人:

蒋鹏

发明人:

蒋鹏

地址: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凤城镇东关梁庄西队999-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a.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b.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c.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d.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本发明所制保温材料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无毒,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a. 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
b. 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 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
c. 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
d. 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与组份A质量比为1~1.8: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硅的粒径为10~50n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50n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硅油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油SF-8427。

说明书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保温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全球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冰箱、集装箱、冷柜、皮革、制鞋和纺织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
由于聚氨酯材料中含有细菌、霉菌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微生物(细菌和霉菌)就会大量繁殖,霉菌分泌物引起聚氨酯的生物降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材料的卫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赋予泡沫塑料以抗菌性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阻燃,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的操作简单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a. 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
b. 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 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
c. 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
d. 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
所述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与组份A重量比为1~1.8:1。
所述纳米氧化硅的粒径为10~50nm。
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50nm。
所述有机硅油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油SF-8427。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制保温材料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无毒,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15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9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 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59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
实施例2: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18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9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 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3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
实施例3: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18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10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 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90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96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3960A21申请号201410381343722申请日20140806C08G18/79200601C08G18/66200601C08G18/48200601C08G18/32200601C08K3/36200601C08K3/22200601C08J9/0820060171申请人蒋鹏地址221700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凤城镇东关梁庄西队9997号72发明人蒋鹏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代理人杨晓玲54发明名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型。

2、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A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B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C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D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本发明所制保温材料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且工艺操。

3、作简单,安全,无毒,适宜于工业化生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960ACN104193960A1/1页21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A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B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C搅拌下加入。

4、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D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与组份A质量比为11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硅的粒径为10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5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硅油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油SF8。

5、427。权利要求书CN104193960A1/2页3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0002背景技术聚氨酯保温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全球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冰箱、集装箱、冷柜、皮革、制鞋和纺织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0003由于聚氨酯材料中含有细菌、霉菌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微生物细菌和霉菌就会大量繁殖,霉菌分泌物引起聚氨酯的生物降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6、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材料的卫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赋予泡沫塑料以抗菌性是必要的。0004发明内容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阻燃,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的操作简单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A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单羟基聚环氧乙烷和丙三醇,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聚氰胺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3080,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待用;B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

7、,三乙胺,适量水,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C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3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D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8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0006所述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与组份A重量比为1181。0007所述纳米氧化硅的粒径为1050NM。0008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50NM。0009所述有机硅油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油SF8427。0010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制保温材料耐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及压缩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具抗菌、抗霉变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无毒,适宜于工业化生产。0011具体。

8、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0012实施例1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说明书CN104193960A2/2页4N33015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9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搅拌下加。

9、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59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0013实施例2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18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9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

10、A;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63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0014实施例3一种抗菌型聚氨酯耐低温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N3301800KG,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800KG和丙三醇700K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KG),三聚氰胺(1000KG)加入反应釜中,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80,充分搅拌2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有机硅油SF8427500KG,纳米氧化硅200KG,纳米氧化锌180KG,三乙胺55KG,水15KG,搅拌均匀,得到组份A;搅拌下加入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9000KG,搅拌反应2小时,高速搅拌至发泡;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120分钟,脱模,即得抗菌型隔热保温材料。说明书CN1041939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