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多层光盘、 BCA 记录设备、 BCA 记录方法、 以及光盘设备 本申请是基于 2007 年 6 月 21 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 200710112426.6、 发明创造名称 为 “单面多层光盘、 BCA 记录设备、 BCA 记录方法、 以及光盘设备”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 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面上具有两个或多个记录层的单面多层光盘。 本发明尤其涉 及将光盘管理信息记录在距离受光面较远的层中的单面多层光盘、 用于在此单面多层光盘 的 BCA 中记录光盘管理信息的 BCA 记录设备和在其中记录 BCA 记录信息的 BCA 记录方法、 以及在该单面多层光盘上记录信息或从中回放信息的光盘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光的高密度信息记录 / 回放光盘被粗略地分为当用户获得时其上已经预记 录有信息的只读光盘、 和用户在其上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型光盘。
可记录型光盘包括可以重写任意次的相变光盘、 以及仅可记录一次的一次写入型 光盘。在其中任意一种光盘上, 都从光盘的内圆周部分开始按此顺序形成光盘管理信息区 和主信息记录区。光盘管理信息被记录在光盘管理信息区, 即所谓的 BCA( 烧录区 )。
只读光盘的 BCA 起到压模上的条形码标记的作用, 所以具有记录着相同信息的 BCA 的光盘被大量生产, 只要其内容保持相同。而对于可记录型光盘, 在从厂中将光盘装货 时由初始化设备等等在 BCA 中形成对每个光盘唯一的光盘管理信息。
为了在下文中称为 L1 层的从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光入射侧观察到的第二 个层中形成 BCA, 激光束必须被发射透过第一层。
然而, 此方法不适于作为 BCA 形成方法, 这不仅因为需要大功率的激光以补偿下 文中称为 L0 层的第一层的吸收, 还因为激光对此 L0 层也有影响。因此, 执行通过从 L1 层 的反射层一侧即从标签印刷表面发射激光以形成 BCA 的方法。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 每个记录层都具有使反射率在记录后降低的高到低 (H 到 L) 的极性, 因此空白部分的反射 率被激光照射所降低。
降低空白部分的反射率的方法与单层一次写入型光盘的相同。
然而, 通过从反射层一侧发射激光来直接加热并融化反射层以破坏反射层需要大 功率。这增加了激光器的负载。
另一方面, 当前被定为下一代 DVD 标准的 HD-DVD 允许使用与传统 DVD 相反的反射 率极性即反射率在记录后升高的特性的记录方法作为一次写入的标准。 此特性在下文中称 为低到高或 L 到 H。
于是, 以相反于传统方法的极性形成 BCA ; 通过用激光照射记录部分而使其反射 率升高。另外, 具有 L 到 H 极性的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当前正作为下一代 DVD 进行研 究。在这种光盘中, 类似于现今使用的双层光盘, 通过从 L1 层的反射层一侧发射激光来形 成 BCA。
同样, 使用具有 405nm 波长和 0.85 数值孔径 (NA) 的蓝紫激光的光盘标准 Blu-ray 大概会提出关于在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上形成 BCA 的类似的问题。
如上所述, 尚未建立针对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 BCA 形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被提出以解决上述问题, 并且本发明具有获得可以在其上以低成本在短时 间内执行 BCA 记录的单面多层光盘的目的。
本发明的单面多层光盘包括透明基片, 以及两个或多个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光学 记录层, 其被配置为当激光束透过透明基片照射时执行记录和回放, 并且该光学记录层具 有从透明基片的一侧开始顺次堆叠的有机染料层和光反射层, 其中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 射层包含银合金, 并且具有针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K 的导热率。
本发明的烧录区记录方法使用包括单面多层光盘, 所述单面多层光盘包括透明基 片、 以及两个或多个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被配置为当激光束透过透明基片照射时执行记录 和回放的光学记录层, 并且该光学记录层具有从透明基片的一侧开始顺次堆叠的有机染料 层和光反射层, 其中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包含银合金, 并且具有针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 K 的导热率的, 并且所述烧 录区记录方法通过使用激光束照射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以改变距离透明基片最远 的有机染料层而在单面多层光盘的烧录区中记录与该单面多层光盘有关的特定信息。
本发明的烧录区记录设备包括 : 旋转驱动器, 用于旋转一个用于固定单面多层光 盘的基座, 所述单面多层光盘包括透明基片、 以及两个或多个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被配置 为当激光束透过透明基片照射时执行记录和回放的光学记录层, 并且该光学记录层具有从 透明基片的一侧开始顺次堆叠的有机染料层和光反射层, 其中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 包含银合金, 并且具有针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K 的导热率 ; 以及激光发射机构, 其基于要被记录在单面多层光盘的烧录区 中的特定信息而将激光束发射到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以改变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 有机染料层。
本发明的光盘设备是用于记录单面多层光盘的烧录区的记录设备, 所述单面多层 光盘包括透明基片、 以及两个或多个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被配置为当激光束透过透明基片 照射时执行记录和回放的光学记录层, 并且该光学记录层具有从透明基片的一侧开始顺次 堆叠的有机染料层和光反射层, 其中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包含银合金, 并且具有针 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 K 的导热 率, 并且该光盘设备包括使得固定该单面多层光盘的基座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器、 将激光 束从透明基片一侧发射到该单面多层光盘的记录层的激光束发射器、 接收该激光束被记录 层反射的反射光的激光束接收器、 以及基于由激光束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光回放该单面多 层光盘的回放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 L1 层的距离该单面多层光盘的记录 / 回放激光束入射面最远的反 射层中使用银合金来控制导热率和吸光率。这便于从与记录 / 回放激光束入射面相对的表 面上进行 BCA 记录和形成。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后续说明中阐述, 并且部分将在说明中显见, 或者 通过本发明的实现而获知。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特别指出的装置和组合来 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并入说明书并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且与前面给出的一般 说明和后面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 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 1 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面双层光盘的记录层的视图 ;
图 2 是用于说明图 1 所示的记录层的结构的剖视图 ;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的视图 ;
图 4A 是用于说明记录在 BCA 中的 BCA 记录的内容示例的视图 ;
图 4B 是用于说明记录在该 BCA 中的 BCA 记录的内容示例的视图 ;
图 5 是示出在单面双层光盘的一个示例中形成 BCA 的激光输出与反射率之间的关 系的曲线图 ;
图 6 是示出在单面双层光盘的另一个示例中形成 BCA 的激光输出与反射率之间的 关系的曲线图 ;
图 7 足说明用于在 BCA 中记录特定信息的设备的配置示例的视图 ;
图 8 是示出在 BCA 中记录特定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 以及
图 9 是示出用于在单面双层光盘上记录信息或者从中回放信息的记录 / 回放设备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单面多层光盘具有透明基片, 以及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两个或多个光学 记录层。在此单面多层光盘中, 所发射的记录 / 回放激光束从透明基片射入并到达光学记 录层。光学记录层具有如下布置, 即有机染料层和光反射层从透明基片侧开始顺次堆叠。 距离透明基片的激光束入射面最远的光反射层包含银合金, 并且具有针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K 的导热率。
在本发明中, 银合金被用在单面多层光盘的距离激光束入射面最远的光反射层 中。这通过控制导热率和 / 或吸光率以便于从激光束入射面的对面进行 BCA 形成。
为了在例如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形成 BCA, 从以恒定速度旋转的光盘的光入 射面的对面 ( 下文中称为光盘背面 ) 将高输出的激光发射至由标准指定的预定径向位置 处, 以加热 L1 层的作为距激光束入射面最远的光反射层的银合金反射层。在银合金反射层 中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有机染料层以按照与记录到主信息记录区相同的原理改变有机染 料的属性, 从而改变反射率。
同时, 银合金反射层自身经受比如氧化作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形状变化。这进一 步增大了反射率的变化。为了如上文所述地高效地在 L1 层中形成 BCA 而不影响 L0 层, 本 发明将导热率和 / 或吸光率设置在预定的范围。
当银合金反射层的导热率是 250W/m·K 或更低时, 热量被很好地传导至有机染料 层以改变其反射率。如果导热率是 250W/m·K 或更高, 则银合金反射层的表面热传导变得显著从而难以将热量传导至有机染料层。
另一方面, 如果导热率低于 50W/m·K, 则热量无法传导至有机染料层, 因此有机染 料层保持不变。这常常导致难以在主信息记录区中记录数据, 而在主信息记录区中记录数 据是一次写入型光盘的基本功能。
此外, 银合金记录层的吸光率也对 BCA 的形成有影响。当银合金反射层的吸光率 是 20%或更高时, 被激光束照射的部分产生热量并且有效地吸收所发射的激光束。这便于 热量传导至有机染料层。 如果吸光率低于 20%, 则所发射的光无法有效地转换成热量, 于是 通常必需高输出的激光。 然而, 随着银合金反射层的吸光率变得大于 50%, 则光反射率变得 小于 50%。这使得在 L1 层的 BCA 中以及在主信息记录区中获得足够的回放反射率变得困 难。当银合金反射层的吸光率是 20%或更高时, 可以通过实用的激光输出形成 BCA。
由于这些原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如下安排既可以形成 BCA 也可以获得记录 特性, 其中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包含银合金, 具有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 率的 L1 层的该银合金反射层的吸光率是 50%或更低, 并且导热率是 50( 含 ) 至 250( 含 ) W/m·K。
本发明中使用的银合金可以包含银和至少一种从例如铋、 铜、 镁、 钯、 铂、 锡、 钛、 和 铟组成的组中选出的金属。 该金属的含量可以是整个银合金的 0.1 至 5at%。
同样, 偶氮基金属络合物可以用作本发明的有机染料层中使用的有机染料材料。
至于偶氮基金属络合物, 可以使用例如由如下化学式表示的化合物 :
C57H59CoN12O10 ...(1)
除了由上面的化学式 (1) 表示的化合物之外, 也可以使用例如 C38H32N14NiO18、 C55H61CoN10O8、 和 C57H57CoN12O10。
至于透明基片, 可以使用例如聚碳酸酯 (P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和非定 形聚烯烃 (APO)。
按照如下方法在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型光盘上形成 BCA。通过将激光聚焦在 L1 层上来把激光脉冲从光盘的背面照射在旋转光盘的由标准指定的径向位置。 由于银合金的 反射层和有机染料层的属性在脉冲照射到的部分发生变化, 所以其反射率低于未照射部分 的反射率, 从而形成环状条形码 BCA。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 1 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记录层的主 视图。
图 2 是用于说明图 1 所示光盘的记录层的结构的剖视图
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 101 具有从光入射面开始按序形成的 L0 记录层 3 和 L1 记录层 4。L1 记录层 4 具有作为预写有光盘管理信息的 BCA 的带 1, 以及用作用户记录数据 的区域的主信息记录区 2。 在形成 BCA 时, 高输出的激光从以恒定速度旋转的光盘的光入射 侧的对面 ( 光盘背面 ) 照射到由标准指定的径向位置, 以加热 L1 层 4 的银合金反射层。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的视图。
如图 3 所示, 包含有机染料层 11 和透射反射层 12 的 L0 层以及包含有机染料层 14 和全反射层 15 的 L1 层被形成在盘状透明基片 10 上, 其中透明基片 10 由例如可透过光源
波长的聚碳酸酯 (PC) 构成, 并且在 L0 层和 L1 层之间带有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的中间层 13。另外, 经由紫外线固化树脂层 16 粘合有聚碳酸酯 17。
可以依据记录 / 回放设备的光学系统而适当地改变根据本发明的光盘的设计。
例如, 可以依据记录 / 回放设备的物镜 NA 选择 PC 10 和 PC 17 的厚度。举例来 说, 当该记录 / 回放设备具有 405nm 的光源波长和 0.65 的物镜 NA 时, PC 10 和 PC 17 大约 都是 0.6mm。当光源波长是 405nm 而物镜 NA 是 0.85 时, PC 10 的厚度约为 0.1mm, 而 PC 17 的厚度约为 1.1mm。通过这样改变设计可以获得本发明的各种效果。
图 3 中所示的一次写入型单面双层光盘形成如下。
光盘 A 的形成
L0 层形成在具有 120mm 的直径和 0.6mm 的厚度的 PC 透明基片 10 上, 其中主信息 记录区 2 的物理结构已被预格式化。此 L0 层包括通过用包含偶氮基金属络合物的涂料溶 液敷涂基片 10 以及旋涂例如 2, 2, 3, 3- 四氟 -1- 丙醇 (TFP) 而形成的约 80nm 厚的有机染 料层 11, 和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工艺溅射 Ag98Pd1Cu1 而形成的 17nm 厚的反射层 12。随后, 通 过旋涂形成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的中间层 13, 并且把为 L1 层格式化的 PC 压模压至中间 层 13 以转印其格式。其后, 树脂被紫外线照射固化。然后, 通过按照与 L0 层相同的方式敷 涂形成 80nm 厚的有机染料层 14, 以及按照与 L0 层相同的方式形成 100nm 厚的 Ag98Pd1Cu1 反射层 15, 来形成 L1 层。另外, 用于转印 L1 层的格式的 PC 压模 27 经由紫外线固化树脂层 16 粘合其上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光盘 A。
光盘 B 的形成
按照与形成光盘 A 相同的步骤形成比较光盘 B, 除了其中使用 Ag 而非 Ag98Pd1Cu1 作 为 L1 层的反射层 15。除 L1 层的反射层 15 的材料之外, 所得的光盘 B 具有与图 3 所示相同 的结构。
在光盘 A 和 B 上形成 BCA
按照下面表 1 所示的条件, 通过从光盘背面发射激光束而在每个完成的光盘的半 径为 22.3mm 至 23.15mm 的区域中形成 BCA。
表 1 激光束发射条件
波长 输出 光束直径 ( 径向 ) 光束直径 ( 轨道方向 ) 进给间距 ( 径向 )
650nm 500-2000mW 196μm 1μm 196μm图 4A 和图 4B 示出 BCA 的物理结构的示例。
如图 4A 所示, 在记录于此 BCA 中的 BCA 记录中, 相关字节位置 0 至 1 描述 BCA 记 录 ID( 其指示 HD_DVD 的规范类型标识符 ), 相关字节位置 2 描述所用标准的版本号, 相关字 节位置 3 描述数据长度, 相关字节位置 4 描述标准文档的规范类型和光盘类型, 相关字节位置 5 描述扩展部分版本, 相关字节位置 6 至 7 被保留用于描述其它信息。
针对此 BCA 记录, 图 4B 示出该光盘所遵循的标准文档的规范类型和光盘类型的字 段的示例。也即, 指示光盘遵循 HD_DVD-R 标准的信息可以在规范类型字段中描述, 标记极 性标志和孪生格式标志可以在光盘类型字段中描述。
当图 4B 中所示的标记极性标志是 “0b” 时, 其指明光盘是 “低到高” 光盘, 其中来 自记录标记的信号大于来自空白 ( 相邻标记之间 ) 的信号。当标记极性标志是 “1b” 时, 其 指明光盘是 “高到低” 光盘, 其中来自记录标记的信号小于来自空白的信号。同样, 当孪生 格式标志是 “0b” 时, 其指明该光盘不是孪生格式光盘 ; 当孪生格式标志是 “1b” 时, 其指明 该光盘是孪生格式光盘。当光盘是孪生格式光盘时, 该光盘 ( 其上记录有此 BCA 记录 ) 具 有两个记录层, 并且两个记录层具有由 DVD 论坛定义的不同的格式 ( 例如 HD_DVD-Video 格 式和 HD_DVD-Video 记录格式 )。
现有的 DVD 中没有孪生格式光盘, 但是下一代 HD_DVD 中将会存在孪生格式光盘。 因此, 描述 BCA 中孪生格式标志的能力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次写入型多层 ( 双层 ) 光盘 ( 下一代 HD_DVD 光盘 ) 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光盘 A 和 B 的 BCA 回放信号特性的测量 通过用激光输出作为参数来测量光盘 A 和 B 的 BCA 回放信号特性。
图 5 示出激光照射部分的反射率与激光输出的依存关系。
曲线 301 和 302 分别示出光盘 A 和 B 的测量结果。
在光盘 A 中, 当激光输出是 800mW 时反射率突然开始升高, 而从 1000 至 1500mW 保持平稳, 其表示良好的记录特性。当激光输出是 1600mW 或更高时, 过多的热量破坏了 L1 Ag98Pd1Cu1 反射层而使回放光散射, 从而使反射率突然降低。 如果光盘能够用在上至 1600mW 的激光输出下, 则实际上可以很好地记录数据。
另一方面, 在 L1 反射层中使用银的比较光盘 B 在测试激光输出变化时保持不变。
光盘 A 的 L1 反射层的吸光率是 31%, 而光盘 B 的仅为 5%。使用 100nm 厚的银反 射层并具有此较小的吸光率的光盘 B 在被激光照射时不会有效地产生热量。由于大概不会 有热量传导到有机染料层, 所以染料不会变化。
光盘 A 和 B 的 L1 反射层的导热率分别是 220W/m·K 和 350W/m·K。因此, 由于热 量大都照射在反射层中而不会传导至有机染料层。
光盘 C 的形成
除了用 Ag99Bi1 代替 Ag98Pd1Cu1 之外, 按照与光盘 A 相同的步骤来形成根据本发明 的光盘 C。除 L1 反射层 15 的材料之外, 所得的光盘 C 具有与图 3 所示相同的结构。
比较光盘 D 和 E 的形成
除了分别用银和铝代替 Ag98Pd1Cu1 之外, 按照与光盘 A 相同的步骤来形成两种类型 的比较光盘 D 和 E。除 L1 反射层 15 的材料之外, 所得的光盘 D 和 E 都具有与图 3 所示相同 的结构。
在光盘 C、 D、 和 E 上形成 BCA
按照与上述的在光盘 A 和 B 上形成 BCA 相同的步骤, 通过从光盘背面发射激光束 而在每个完成的光盘的半径为 22.3mm 至 23.15mm 的区域中形成 BCA。
对光盘 C、 D、 和 E 的 BCA 回放信号特性的测量
按照与测量光盘 A 和 B 相同的步骤, 用激光输出作为参数来测量光盘 C、 D、 和E的 BCA 回放信号特性。图 6 示出激光照射部分的反射率与激光输出的依存关系。
参考图 6, 曲线 401、 402、 和 403 分别指示光盘 C、 D、 和 E。
在根据本发明的光盘 C 中, 当输出是 800 到 1600mW 时反射率升高, 其表示数据被 很好地记录在 L1 记录层中。然而, 当输出是 1700mW 或更高时反射率突然下降。这是由于 过多的热量破坏了 L1 反射层从而使回放光散射。然而, 在上至 1700mW 的输出下实际上可 以很好地记录数据。
另一方面, 分别使用银和铝作为 L1 反射层的比较光盘 D 和 E 不随激光输出而变 化。 测量同时制备的 Ag99Bi1 薄膜、 银薄膜、 和铝薄膜的导热率, 得到的结果分别是 180、 300、 和 290W/m·K。当把具有比 Ag99Bi1 更高的导热率的银和铝用在反射层中时, 激光照射所产 生的热量主要在径向上扩散。 由于不太可能有热量传导至有机染料层, 所以染料不会变化。
此时测量 L1 反射层的吸光率。光盘 C 的吸光率的值是 33%, 而光盘 D 和 E 分别仅 为 4%和 6%。可以认为在使用具有较小吸光率的 100nm 厚铝合金的光盘 D 和 E 中, 热量无 法有效地产生并且因此不会传导至有机染料层去改变染料。同时, 测量 Ag99Bi1 薄膜、 铝钛 薄膜、 铝钼薄膜的导热率。其导热率值分别是 180W/m·K、 150W/m·K、 140W/m·K。这些值并 不是很大。
按照与形成光盘 C、 D、 和 E 相同的步骤形成光盘 C’ 、 D’ 、 和 E’ , 除了把作为光入射 面的透明基片 10 的厚度变成 0.1mm 以及把基片 17 的厚度变成 1.1mm。当按照与上述相同 的步骤从每个光盘的光盘背面形成 BCA 之后, 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如上文所述, 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在单面双层光盘上形成 BCA 而无需考虑入射侧基 片的厚度。
图 7 是说明用于在 BCA 中记录包括如图 4A 和图 4B 所示的 BCA 记录等等的特定信 息的设备的结构示例的视图。
此设备包括主轴电机 206、 主轴驱动器 204、 激光束发射器 210、 激光输出控制器 208、 和控制器 202。主轴电机 206 旋转用于固定单面多层光盘 100 的基座。该单面多层光 盘 100 具有透明基片, 以及两个或多个形成在透明基片上的光学记录层, 其中该光学记录 层能够在激光束透过透明基片照射时进行记录和同放, 并且该光学记录层具有从透明基片 侧开始顺次堆叠的有机染料层和光反射层。距离透明基片最远的反射层包含银合金, 并且 具有针对激光束的 20% ( 含 ) 至 50% ( 含 ) 的吸光率和 / 或 50( 含 ) 至 250( 含 )W/m·K 的导热率。主
轴驱动器 204 驱动主轴电机 206 转动。激光束发射器 210 将激光束发射至距离记 录 / 回放激光束所透射的透明基片最远的有机染料层的 BCA, 其中该激光束透过距离透明 基片最远的反射层。激光输出控制器 208 控制激光束发射器 210 的激光输出。控制器 202 基于要被记录在单面多层光盘 100 的 BCA 中的特定信息来控制激光输出控制器 208, 并且依 照激光输出控制对主轴驱动器 204 进行控制。
BCA 记录设备在光盘 100 上记录 BCA 信号 ( 包含如图 4A 和图 4B 所示的 BCA 记录 的信息的信号 ) 以制成成品。依照来自控制器 202 的 BCA 信号调制激光 210, 并且与光盘 100 的旋转同步地记录条形码 BCA 标记。BCA 记录设备的激光波长在从 600 至 800nm 的范 围内 ( 一般是 650 至 780nm 或者 680 至 780nm) 选择。在 双 层 光 盘 中, BCA 记 录 位 置 一 般 是 L1 层 的 内 圆 周 上 从 半 径 22.3mm 到 半 径 22.15mm 的区域。在记录 BCA 时, L1 层被来自光盘背面的激光照射。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银 合金反射层用在 L1 层中, 以使此反射层针对光源波长的吸光率为 20% ( 含 ) 至 50% ( 含 ) 并且 / 或者该反射层的导热率为 50( 含 ) 至 250( 含 )W/m·K。因此, BCA 信号能够被精确 地选择性地仅记录在 L1 层中。
通过调整每个层中染料的敏感度 ( 对所用波长的吸收率 ), 可以在下一代光盘上 记录 BCA 信号而无需改变现有 DVD 生产线上通常使用的 BCA 记录设备的激光波长和激光功 率。另外, 由于 BCA 信号可以选择性地仅记录在 L1 层中, 所以在回放期间 L0 层不产生额外 的串扰噪声。
图 8 是用于说明在一次写入型单面多层 ( 双层 ) 光盘的 L1 层中记录特定信息的 步骤 (BCA 后刻 ) 示例的流程图。
当包含如图 4A 和图 4B 所示的 BCA 记录的特定信息的 BCA 信号从控制器 202 供给 图 7 中所示的激光输出控制器 208 时, 激光二极管 210 发射具有从 600 至 800nm( 或者 650 至 780nm, 或者 680 至 780nm) 的波长中选择的波长的激光束 (ST10)。所发射的激光脉冲从 光盘 100 的背面照射 L1 层中的 BCA 记录部分 (ST12)。此照射与光盘 100 的旋转保持同步。 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记录在 BCA 中 (ST14 中的是 ), 则从光盘背面向 L1 层执行的 BCA 后刻完成。 下面将参考图 9 对用于在本发明的单面双层光盘上记录信息或从中回放信息的 记录 / 回放设备进行说明。
如图 9 所示, 光盘 100 是本发明的单面双层光盘。短波长半导体激光源 120 被用 作光源。出射光的波长是例如处在 400 至 410nm 范围内的紫光波长带。准直透镜 121 将来 自半导体激光源 120 的出射光 102 变成平行光, 此平行光经过极化分束器 122 和 λ/4 波片 123 进入物镜 124。其后, 光透过光盘 100 的基片并聚焦在每个信息记录层上。从光盘 100 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 101 再次透过光盘 100 的基片、 物镜 124、 和 λ/4 波片 123。然后极 化分束器 122 将反射光 101 经聚光透镜 125 反射至光检测器 127。
光检测器 127 的受光部分通常分成多个部分, 并且每个受光部分输出对应于光强 的电流。I/V 放大器 ( 电流至电压转换器 )( 未示出 ) 将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并且将电 压施加至运算电路 140。运算电路 140 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运算处理成倾斜误差信号、 HF 信 号、 聚焦误差信号、 寻轨误差信号等等。 倾斜误差信号用于控制倾斜。 HF 信号用于回放记录 在光盘上的信息。聚焦误差信号用于控制聚焦。寻轨误差信号用于控制寻轨。
致动器 128 可以在垂直方向、 光盘径向、 以及倾斜方向 ( 径向和 / 或切向 ) 上驱动 物镜 124。伺服驱动器 150 控制致动器 128 对光盘 100 上的信息轨道进行寻轨。应当注意 到, 有两种倾斜方向 : 当光盘表面向光盘的中心倾斜时发生的 “径向倾斜” , 以及发生在轨道 的切向上的 “切向倾斜” 。光盘的翘曲一般会产生径向倾斜。不仅要考虑到光盘制造时发生 的倾斜, 还应考虑到由于日久磨损或者使用用环境的快速变化所导致的倾斜。本发明的单 面双层光盘可以使用上述的记录 / 回放设备回放。
应当注意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而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 还应当注意到, 这些实施例也可以尽可能地适当组合起来实现。 这样可以获得组合的效果。此外, 上述实施例包括各个阶段的发明, 所以通过将所公开的
多个组成元素适当地组合可以提取出各种发明。例如, 即使从实施例所公开的全部组成元 素中删除一些组成元素, 删除了这些组成元素的装置也可以被提取为一个发明, 只要其能 够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段中的问题, 并且能够获得在本发明的效果段中所描述的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