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3312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22003.6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号:

CN207804267U

公开日:

2018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6/04,A61B6/03

主分类号:

A61B6/04,A61B6/03

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发明人:

蒲进,张黎,张凯,李真林,夏春潮,李磊,赵飞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优先权:

CN201720322003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安霞;曾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臂托架、动力源、传动机构、控制器、距离传感器,所述手臂托架与CT机的移动床板铰接,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手臂托架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手臂托架的前侧或者CT机的扫描入口处,距离传感器、动力源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病人的手臂尽量远离躯干,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本系统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托架(1)、动力源(3)、传动机构(4)、控制器、距离传感器(5),所述手臂托架(1)与CT机的移动床板(2)铰接,所述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手臂托架(1)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5)安装在手臂托架(1)的前侧或者CT机的扫描入口处,距离传感器(5)、动力源(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架(1)的中部与移动床板(2)的侧边连接,手臂托架(1)的一端与传动机构(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架(1)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前部,所述动力源(3)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架(1)有两个,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与移动床板(2)的两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手臂托架(1)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杆、销轴,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销轴垂直连接,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传动杆穿过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3)为液压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3)为直线电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CT机用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病人的躯干部进行CT扫描时,为了让图像更清晰,通常需要病人将双手举至头部两侧。然而一些病人患有严重的肩周炎或者手臂、肩部有伤时,无法完全抬起手臂,会对扫描影像形成干扰,影像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能够将病人的手臂尽量远离躯干,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本系统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包括手臂托架、动力源、传动机构、控制器、距离传感器,所述手臂托架与CT机的移动床板铰接,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手臂托架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手臂托架的前侧或者CT机的扫描入口处,距离传感器、动力源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臂托架的中部与移动床板的侧边连接,手臂托架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臂托架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前部,所述动力源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托架有两个,两个手臂托架分别与移动床板的两侧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手臂托架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销轴,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销轴垂直连接,两个手臂托架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传动杆穿过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直线电机。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病人躺在移动床板上后,将手臂放在手臂托架上,尽量向前旋转展开手臂托架,使手臂尽量远离躯干,控制器记录动力源所处的起始位置;

b.向前移动移动床板,使病人从头部进入CT机的扫描入口,由距离传感器测出当手臂托架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小于3-5cm时,控制器启动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使手臂托架向后旋转缩回,避免手臂托架与CT机接触;当手臂托架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大于5-7cm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

c.移动床板停止运动后,控制器启动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使手臂托架向前旋转展开,当动力源回到起始位置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当动力源未回到起始位置,手臂托架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等于0.5-1cm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病人的手臂尽量远离躯干,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

2.动力源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后部,能够避免对扫描图像形成干扰;

3.两个手臂托架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连接,能够实现两个手臂托架同时运动;

4.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测试手臂托架与CT机的距离并旋转,避免碰撞;

5.移动床板停止运动后手臂托架能够自动接近CT机,使病人的手臂更加远离躯干,以达到提高扫描检测质量的效果;

6.二次展开手臂托架时,不会超过病人的起始位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目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手臂托架1、动力源3、传动机构4、距离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包括手臂托架 1、动力源3、传动机构4、控制器、距离传感器5,手臂托架1与CT机的移动床板2铰接,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手臂托架1连接,距离传感器5 安装在CT机的扫描入口处,正对手臂托架1,距离传感器5、动力源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手臂托架1的中部与移动床板2的侧边连接,手臂托架1的一端与传动机构4连接,手臂托架1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前部,动力源3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后部,手臂托架1有两个,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与移动床板2的两侧连接,两个手臂托架1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4连接,传动机构4 包括传动杆、销轴,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销轴垂直连接,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移动床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传动杆穿过套筒,动力源3为液压缸,当然,动力源3也可以直线电机。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病人躺在移动床板2上后,将手臂放在手臂托架1上,尽量向前旋转展开手臂托架1,使手臂尽量远离躯干,控制器记录动力源3所处的起始位置;

b.向前移动移动床板2,使病人从头部进入CT机的扫描入口,由距离传感器5测出当手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小于5cm时,控制器启动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使手臂托架1向后旋转缩回,避免手臂托架1与 CT机接触;当手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大于7cm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

c.移动床板2停止运动后,控制器启动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使手臂托架1向前旋转展开,当动力源3回到起始位置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当动力源3未回到起始位置,手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等于0.5cm 时,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22003.6 (22)申请日 2017.03.29 (73)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 37号 (72)发明人 蒲进 张黎 张凯 李真林 夏春潮 李磊 赵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安霞 曾克 (51)Int.Cl. A61B 6/04(2006.01) A61B 6/03(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

2、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属 于医疗器械领域, 包括手臂托架、 动力源、 传动机 构、 控制器、 距离传感器, 所述手臂托架与CT机的 移动床板铰接, 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手臂 托架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手臂托架的前 侧或者CT机的扫描入口处, 距离传感器、 动力源 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病人的手 臂尽量远离躯干, 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 本系 统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804267 U 2018.09.04 CN 207804267 U 1.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

3、征在于: 包括手臂托架(1)、 动力源(3)、 传动机构(4)、 控 制器、 距离传感器(5), 所述手臂托架(1)与CT机的移动床板(2)铰接, 所述动力源(3)通过传 动机构(4)与手臂托架(1)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5)安装在手臂托架(1)的前侧或者CT机的 扫描入口处, 距离传感器(5)、 动力源(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托架(1)的中部 与移动床板(2)的侧边连接, 手臂托架(1)的一端与传动机构(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托架(1)安装在 移动床板(2)的。

4、前部, 所述动力源(3)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托架 (1)有两个, 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与移动床板(2)的两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手臂托架(1)同时与 一套传动机构(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传 动杆、 销轴, 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 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销轴垂直连接, 两个手臂 托架(1)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移动床板(2)的下表 面固定连接有套筒, 所述传动杆穿过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3)为液压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3)为直线电 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04267 U 2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CT机用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病人的躯干部进行CT扫描时, 为了让图像更清晰, 通常需要病人将双手举至 头部两侧。 然而一些病人患有严重的肩周炎或者手臂、 肩部有伤时, 。

6、无法完全抬起手臂, 会 对扫描影像形成干扰, 影像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能够将病人的手臂尽量远离躯 干, 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 本系统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包括手臂托架、 动力源、 传动机构、 控制 器、 距离传感器, 所述手臂托架与CT机的移动床板铰接, 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手臂托 架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手臂托架的前侧或者CT机的扫描入口处, 距离传感器、 动力 源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

7、手臂托架的中部与移动床板的侧边连接, 手臂托架的一端与传动机 构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手臂托架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前部, 所述动力源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后 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手臂托架有两个, 两个手臂托架分别与移动床板的两侧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两个手臂托架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 销轴, 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连接, 传动杆 的另一端与销轴垂直连接, 两个手臂托架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 0011 优选的, 所述移动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 所述传动杆穿过套筒。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动力源为液压缸。 0013 。

8、进一步的, 所述动力源为直线电机。 0014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a.病人躺在移动床板上后, 将手臂放在手臂托架上, 尽量向前旋转展开手臂托架, 使手臂尽量远离躯干, 控制器记录动力源所处的起始位置; 0016 b.向前移动移动床板, 使病人从头部进入CT机的扫描入口, 由距离传感器测出当 手臂托架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小于3-5cm时, 控制器启动动力源, 通过传动机构使手臂托 架向后旋转缩回, 避免手臂托架与CT机接触; 当手臂托架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大于5-7cm 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 0017 c.移动床板停止运动后, 控制器启动动力源, 。

9、通过传动机构使手臂托架向前旋转 展开, 当动力源回到起始位置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 当动力源未回到起始位置, 手臂托架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04267 U 3 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等于0.5-1cm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 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病人的手臂尽量远离躯干, 从而提高扫描检测质量; 0020 2.动力源安装在移动床板的后部, 能够避免对扫描图像形成干扰; 0021 3.两个手臂托架同时与一套传动机构连接, 能够实现两个手臂托架同时运动; 0022 4.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测试手臂托架与CT机的距离并旋转, 避免。

10、碰撞; 0023 5.移动床板停止运动后手臂托架能够自动接近CT机, 使病人的手臂更加远离躯 干, 以达到提高扫描检测质量的效果; 0024 6.二次展开手臂托架时, 不会超过病人的起始位置, 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目标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28 图中: 手臂托架1、 动力源3、 传动机构4、 距离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 。

11、包括手臂托架 1、 动力源 3、 传动机构4、 控制器、 距离传感器5, 手臂托架1与CT机的移动床板2铰接, 动力源3通过传动 机构4与手臂托架1连接, 距离传感器5 安装在CT机的扫描入口处, 正对手臂托架1, 距离传 感器5、 动力源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手臂托架1的中部与移动床板2的侧边连接, 手臂托架1 的一端与传动机构4连接, 手臂托架1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前部, 动力源3安装在移动床板2的 后部, 手臂托架1有两个, 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与移动床板2的两侧连接, 两个手臂托架1同时 与一套传动机构4连接, 传动机构4 包括传动杆、 销轴, 传动杆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 传动杆 的另一端。

12、与销轴垂直连接, 两个手臂托架1分别设有与销轴适配的滑槽, 移动床板2的下表 面固定连接有套筒, 传动杆穿过套筒, 动力源3为液压缸, 当然, 动力源3也可以直线电机。 0031 CT手臂离身托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2 a.病人躺在移动床板2上后, 将手臂放在手臂托架1上, 尽量向前旋转展开手臂托 架1, 使手臂尽量远离躯干, 控制器记录动力源3所处的起始位置; 0033 b.向前移动移动床板2, 使病人从头部进入CT机的扫描入口, 由距离传感器5测出 当手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小于5cm时, 控制器启动动力源3, 通过传动机构4使手 臂托架1向后旋转缩回, 避免手。

13、臂托架1与 CT机接触; 当手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 大于7cm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 0034 c.移动床板2停止运动后, 控制器启动动力源3, 通过传动机构4使手臂托架1向前 旋转展开, 当动力源3回到起始位置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 当动力源3未回到起始位置, 手 臂托架1与CT机扫描入口的距离等于0.5cm 时, 控制器关闭动力源3。 0035 当然,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04267 U 4 情况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 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0426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804267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80426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