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23181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4116.5

申请日:

20120803

公开号:

CN102813895B

公开日:

2014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3/12,A61K35/1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3/12,A61K35/12

申请人:

王玉英

发明人:

王玉英,杨红云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210274116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庆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采用青霉素,本品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急生命,故用药前、中、后都要提高防护,以免发生意外。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甘蓝、龙眼肉、白术、西洋参、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大草蔻、白豆蔻、苍术、佩兰、草果、草豆蔻、零陵香、藿香、乌骨鸡和甘草,将以上21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甘蓝6克、龙眼肉6克、白术6克、西洋参3克、莲子6克、党参6克、益智3克、黄芪3克、黄精6克、粳米9克、干姜3克、大草蔻6克、白豆蔻3克、苍术6克、佩兰3克、草果6克、草豆蔻6克、零陵香3克、藿香3克、乌骨鸡3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1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采用:1、青霉素:本品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急生命,故用药前、中、后都要提高防护,以免发生意外。注意:应用前,必须问清有无过敏性疾病,用青霉素后有无皮疹、发热等变态反应出现,务必先做青霉素皮试。2、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伪膜性结肠炎。3、羧苄西林: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能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4、利血平:鼻塞、胃酸分泌增加、大便次数增多及心动变慢等,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表情淡漠、嗜睡、精神抑郁、甚或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表现肌肉震颤。①对活动性溃疡病及精神抑郁症者禁用;②利血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若孕妇产前应用可引起新生儿鼻塞、呼吸道阻塞,应尽量不用。5、双氢克尿塞:①低血钾,且常伴低血氯、低血镁症,低血钾可诱发肝昏迷和洋地黄所致心律失常,需及时补钾或加留钾利尿剂;②高血糖降低糖耐量;③高尿酸血症,对痛风病人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④氮质血症,因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不全病人加重氮质血症和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本品利尿效果差,故肾衰病人慎用或禁用;⑤氨排泄减少,可能因抑制碳酸酐酶,使H+分泌减少,氨分泌也减少。肝功能不良时,可诱发肝昏迷;⑥甲状旁腺作用:长期服用可致高血钙、低血磷症和甲状旁腺增生;⑦其他:皮肤红斑、光敏性皮炎、胰腺炎、肝内胆汁淤积、骨髓抑制,尤其血小板减少可致紫癜、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等均见报告。6、地巴唑:有头痛、多汗、发热感。7、卡托普利:重要的副作用是肾脏毒性和粒细胞减少,其次为皮疹、味觉障碍及咳嗽。大剂量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症状性低血压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常见的肾小球疾患。起病急,以血尿、少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为其临床特征。急性肾炎可因多种病因所致,其中最常见的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其他病因尚有细菌(如葡萄球菌)、病毒(如乙肝病毒)、原虫(如疟原虫)等。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中的“风水”、“阳水”和“血尿”的范畴。 

病因病机: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人体水液之代谢,依靠肺气之通调,脾气之转输,肾气之开阖,从而使三焦发挥其决渎之职。本病病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湿毒、湿热之邪,侵袭肌表,内伤于肺,肺失宣降;或内归于脾,脾失运化;下伤及肾,肾失开合,则水道不利,而为水肿。在急性肾炎水肿阶段,主要病位在肺、脾,以肺气不宣为主。若血尿明显,多由湿热蕴结膀胱,热伤血络,脉络受损所致。若热盛动风,风火上扰清阳,则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惊厥、神昏等邪犯心肝之证。脾气不升,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分清泌浊失职,则出现蛋白尿。故本病病位在肺、脾、肾三脏,证候演变是从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而达下焦,从实向虚实夹杂演变。由于中气不足,脾弱运迟,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嗜睡为主。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等。多数患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及皮肤感染等。突然发病,首发症状多为水肿和血尿。1、水肿:轻者仅晨起眼睑水肿,面色较苍白,呈“肾炎面容”。重者延及全身,指压皮肤可无明显凹陷,体重亦随之增加。2、高血压:见于80%的病例,多为轻中度血压升高,舒张压小于14kpa。急性肾炎之血压升高多为一过性,产生原因主要为水、钠潴留使血容量扩张所致。3、尿异常:①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常有少尿,如每日尿量少于500ml者,可出现轻度氮质血症。②血尿:见于所有急性肾炎患者,可为肉眼血尿,或浑浊咖啡色,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即转为镜下血尿。③蛋白尿: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④全身表现:疲乏、腰痛、厌食、恶心、呕吐,病情严重者可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甘蓝6重量份、龙眼肉6重量份、白术6重量份、西洋参3重量份、莲子6重量份、党参6重量份、益智仁3重量份、黄芪3重量份、黄精6重量份、粳米9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大草蔻6重量份、白豆蔻3重量份、苍术6重量份、佩兰3重量份、草果6重量份、草豆蔻6重量份、零陵香3重量份、藿香3重量份、乌骨鸡3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1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1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甘蓝、龙眼肉、白术、西洋参、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以上11味药具有益气救脱、健脾养胃、暖脾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在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大草蔻、白豆蔻、苍术、佩兰、草果、草豆蔻、零陵香、藿香,以上8味药具有燥湿祛寒、行气化湿、化湿和中、调气生血、利水消痰、消食化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在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乌骨鸡:甘、平。入肝、肾二经。养阴退热。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甘蓝、龙眼肉、白术、西洋参、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大草蔻、白豆蔻、苍术、佩兰、草果、草豆蔻、零陵香、藿香、乌骨鸡、甘草,这21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益气救脱、健脾养胃、暖脾散寒、补中益气、燥湿祛寒、行气化湿、化湿和中、调气生血、利水消痰、消食化积、燥湿健脾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佳配方。甘蓝:甘,平,无毒。入胃、肾二经。益肾补髓、和胃止痛。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二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肺止咳。白术:苦、甘,温。入脾、胃二经。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退肿、祛风散寒、固表止汗、益气安胎。西洋参:辛、甘、苦,寒。入心、肺、胃、肾、大肠五经。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清热止血。莲子:甘、涩,平。入心、脾、肾三经。补脾止泻、益肾止遗、养心安神。党参:甘、平。入肺、脾二经。益气健脾、益气生津、补气除热。益智仁:辛,温。入脾、胃二经。暖脾散寒、温肾补虚。黄芪:甘,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黄精:甘,平,无毒。入脾、肺、肾三经。治肺阴虚咳嗽、治肺痨咳血、益精壮筋骨、治内热消渴、治脾胃虚弱。粳米:甘,平。入脾、胃二经。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干姜:辛、热。入脾、胃、肺三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温肺化饮、温经止血、治痈疽初起。大草蔻:辛、涩,温。入肺、大肠、脾、胃四经。燥湿祛寒,健脾暖胃,辟秽截疟。白豆蔻:辛,温。入脾、胃、肺三经。行气化湿,温中止呕,辟秽解毒。苍术:辛、苦、甘,温。入肺、脾、肝三经。燥湿健脾,行气解郁,化浊避秽,散寒解表。佩兰:辛,平。入脾、胃二经。化湿和中,发汗解暑,生津止渴,调气生血,解郁散结,利水消痰。草果:辛,热、涩。归入脾、胃二经。燥湿除寒,祛痰截疟疾,消食化积。草豆蔻:辛、涩,温。归入脾、胃二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零陵香:辛、甘,温。入肺、脾、胃三经。祛风散寒,芳香化湿,益气温阳。藿香:辛,微温。入肺、脾、胃三经。解暑化湿,理气和中,辟秽解疫,和胃止呕。乌骨鸡:甘、平。入肝、肾二经。养阴退热。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甘蓝6g、龙眼肉6g、白术6g、西洋参3g、莲子6g、党参6g、益智仁3g、黄芪3g、黄精6g、粳米9g、干姜3g、大草蔻6g、白豆蔻3g、苍术6g、佩兰3g、草果6g、草豆蔻6g、零陵香3g、藿香3g、乌骨鸡3g和甘草9g,以上21味药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60毫升,当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每次12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 

336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男性171例,占50.89%;女性165例,占49.11%。男性多于女性。 

表一、336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年龄(岁)18~2021~3031~5051~60例数131861325百分比3.87%55.36%39.28%1.49%

表二、336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表疗效治愈好转无效例数3315无百分比98.51%1.49%无

表三、336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程表治疗天数3~56~1011~1617~27例数11241795百分比3.27%71.73%23.51%1.49%

表四、336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1389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01 CN 102813895 B (21)申请号 201210274116.5 (22)申请日 2012.08.03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3/12(2006.01) A61K 35/12(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玉英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王玉英 杨红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代理人 刘庆曜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 方法 (57) 摘要 一种治。

2、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 方法, 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目前治疗嗜睡 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采用青霉素, 本品易发生 变态反应, 特别是过敏性休克, 如不及时抢救, 可 危急生命, 故用药前、 中、 后都要提高防护, 以免发 生意外。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取甘蓝、 龙眼肉、 白术、 西洋参、 莲子、 党参、 益智仁、 黄芪、 黄精、 粳 米、 干姜、 大草蔻、 白豆蔻、 苍术、 佩兰、 草果、 草豆 蔻、 零陵香、 藿香、 乌骨鸡和甘草, 将以上 21 味中 药放入水中浸泡, 然后文火煎制, 煎出的药液即为 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它的优点是 :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

3、, 疗程短, 治愈率高。君 臣佐使, 恰到好处。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51)Int.Cl. 审查员 封明艳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13895 B CN 102813895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甘蓝 6 克、 龙眼肉 6 克、 白术 6 克、 西洋参 3 克、 莲子 6 克、 党参 6 克、 益智 3 克、 黄芪 3 克、 黄精 6 克、 粳米 9 克、 干姜 3 克、。

4、 大草蔻 6 克、 白豆蔻 3 克、 苍术 6 克、 佩兰 3 克、 草果 6 克、 草豆蔻 6 克、 零陵香 3 克、 藿香 3 克、 乌骨鸡 3 克和甘草 9 克, 将以上 21 味中药放入 1500 毫升水中, 浸泡 35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共煎药液 36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 球肾炎的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13895 B 2 1/4 页 3 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 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

5、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般采用 : 1、 青霉素 : 本品易发生变态反应, 特 别是过敏性休克 (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 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 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 用药过程中, 迟发性过敏性休克) ,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急生命, 故用药前、 中、 后都要提高防 护, 以免发生意外。注意 : 应用前, 必须问清有无过敏性疾病, 用青霉素后有无皮疹、 发热等 变态反应出现, 务必先做青霉素皮试。2、 阿莫西林 : 偶见皮疹, 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 上腹 部不适、 腹泻等 ; 伪膜性结肠炎。3、 羧苄西林 : 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 后可能引起神经毒反应、 肺水肿, 用。

6、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4、 利血平 : 鼻塞、 胃酸分泌增加、 大便次数增多及心动变慢等, 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表情淡漠、 嗜睡、 精神抑郁、 甚或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表现肌肉震颤。对活动性溃疡病及精神抑郁症 者禁用 ; 利血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 若孕妇产前应用可引起新生儿鼻塞、 呼吸道阻 塞, 应尽量不用。5、 双氢克尿塞 : 低血钾, 且常伴低血氯、 低血镁症, 低血钾可诱发肝昏迷 和洋地黄所致心律失常, 需及时补钾或加留钾利尿剂 ; 高血糖降低糖耐量 ; 高尿酸血 症, 对痛风病人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 氮质血症, 因减少肾小球滤过率, 在肾功能不全病 人加重氮。

7、质血症和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本品利尿效果差, 故肾衰病人慎用或禁用 ; 氨排 泄减少, 可能因抑制碳酸酐酶, 使 H+ 分泌减少, 氨分泌也减少。肝功能不良时, 可诱发肝昏 迷 ; 甲状旁腺作用 : 长期服用可致高血钙、 低血磷症和甲状旁腺增生 ; 其他 : 皮肤红斑、 光敏性皮炎、 胰腺炎、 肝内胆汁淤积、 骨髓抑制, 尤其血小板减少可致紫癜、 中性粒细胞减 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等均见报告。6、 地巴唑 : 有头痛、 多汗、 发热感。 7、 卡托普利 : 重要的副作用是肾脏毒性和粒细胞减少, 其次为皮疹、 味觉障碍及咳嗽。大剂 量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症状性低血压。

8、等。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 备方法。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 是一组常见的肾小球疾患。起病急, 以血尿、 少 尿、 蛋白尿、 水肿及高血压等为其临床特征。急性肾炎可因多种病因所致, 其中最常见的为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其他病因尚有细菌 (如葡萄球菌) 、 病毒 (如乙肝病毒) 、 原虫 (如疟原虫) 等。本病属中医学 “水肿” 中的 “风水” 、“阳水” 和 “血尿” 的范畴。 0004 病因病机 :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 水肿、 蛋白尿、 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 人体水 液之代谢, 依靠肺气之通调, 脾气之转输。

9、, 肾气之开阖, 从而使三焦发挥其决渎之职。 本病病 因为感受风邪、 水湿、 湿毒、 湿热之邪, 侵袭肌表, 内伤于肺, 肺失宣降 ; 或内归于脾, 脾失运 化 ; 下伤及肾, 肾失开合, 则水道不利, 而为水肿。在急性肾炎水肿阶段, 主要病位在肺、 脾, 说 明 书 CN 102813895 B 3 2/4 页 4 以肺气不宣为主。若血尿明显, 多由湿热蕴结膀胱, 热伤血络, 脉络受损所致。若热盛动风, 风火上扰清阳, 则出现头晕头痛, 甚至惊厥、 神昏等邪犯心肝之证。脾气不升, 肾气不足, 精 关不固, 分清泌浊失职, 则出现蛋白尿。 故本病病位在肺、 脾、 肾三脏, 证候演变是从表及里,。

10、 由上焦、 中焦而达下焦, 从实向虚实夹杂演变。由于中气不足, 脾弱运迟, 而致本病。 0005 临床表现 : 嗜睡为主。起病较急, 病情轻重不等。多数患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 史, 如上呼吸道感染、 咽炎、 扁桃体炎及皮肤感染等。突然发病, 首发症状多为水肿和血尿。 1、 水肿 : 轻者仅晨起眼睑水肿, 面色较苍白, 呈 “肾炎面容” 。重者延及全身, 指压皮肤可无 明显凹陷, 体重亦随之增加。 2、 高血压 : 见于80%的病例, 多为轻中度血压升高, 舒张压小于 14kpa。 急性肾炎之血压升高多为一过性, 产生原因主要为水、 钠潴留使血容量扩张所致。 3、 尿异常 : 少尿 : 多数患者。

11、起病时常有少尿, 如每日尿量少于 500ml 者, 可出现轻度氮质血 症。血尿 : 见于所有急性肾炎患者, 可为肉眼血尿, 或浑浊咖啡色, 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即 转为镜下血尿。蛋白尿 : 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全身表现 : 疲乏、 腰痛、 厌食、 恶 心、 呕吐, 病情严重者可有头痛、 头晕、 视力模糊等。舌质淡, 苔白, 脉沉细。 0006 它的技术方案为 : 取甘蓝 6 重量份、 龙眼肉 6 重量份、 白术 6 重量份、 西洋参 3 重量 份、 莲子 6 重量份、 党参 6 重量份、 益智仁 3 重量份、 黄芪 3 重量份、 黄精 6 重量份、 粳米 9 重 量份、 干姜 3 重量份。

12、、 大草蔻 6 重量份、 白豆蔻 3 重量份、 苍术 6 重量份、 佩兰 3 重量份、 草果 6 重量份、 草豆蔻 6 重量份、 零陵香 3 重量份、 藿香 3 重量份、 乌骨鸡 3 重量份和甘草 9 重量 份, 将以上 21 味中药放入 1500 毫升水中, 浸泡 35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共 煎药液 36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0007 该发明的优点是 : 本方 21 味中药, 在药店均能买到, 制作简单,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 作用小, 疗程短, 治愈率高。君臣佐使, 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 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 反应、 过敏反。

13、应和毒性反应。 甘蓝、 龙眼肉、 白术、 西洋参、 莲子、 党参、 益智仁、 黄芪、 黄精、 粳 米、 干姜, 以上 11 味药具有益气救脱、 健脾养胃、 暖脾散寒、 补中益气之功效。在治疗嗜睡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 起主要治疗作用, 故为君药。大草蔻、 白豆蔻、 苍术、 佩兰、 草果、 草豆蔻、 零陵香、 藿香, 以上 8 味药具有燥湿祛寒、 行气化湿、 化湿和中、 调气生血、 利水消 痰、 消食化积、 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之功效。在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 肾炎的过程中, 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 故为臣药。乌骨鸡 : 甘、 平。入肝、 肾二经。养阴 退热。能率诸。

14、药直达病灶, 故为佐药。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 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既能纠诸药之偏性, 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 故为使药。 甘蓝、 龙眼 肉、 白术、 西洋参、 莲子、 党参、 益智仁、 黄芪、 黄精、 粳米、 干姜, 大草蔻、 白豆蔻、 苍术、 佩兰、 草果、 草豆蔻、 零陵香、 藿香、 乌骨鸡、 甘草, 这 21 味药配伍应用, 共同起到益气救脱、 健脾养 胃、 暖脾散寒、 补中益气、 燥湿祛寒、 行气化湿、 化湿和中、 调气生血、 利水消痰、 消食化积、 燥 湿健脾之功效。君臣佐使, 配伍得当, 是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佳配方。甘蓝 :。

15、 甘, 平, 无毒。入胃、 肾二经。益肾补髓、 和胃止痛。龙眼肉 : 甘、 温。入心、 脾二经。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润肺止咳。白术 : 苦、 甘, 温。入脾、 胃二经。补气健脾、 燥湿化痰、 利水退肿、 祛风 散寒、 固表止汗、 益气安胎。西洋参 : 辛、 甘、 苦, 寒。入心、 肺、 胃、 肾、 大肠五经。补气益阴、 清热生津、 清热止血。莲子 : 甘、 涩, 平。入心、 脾、 肾三经。补脾止泻、 益肾止遗、 养心安神。 党参 : 甘、 平。入肺、 脾二经。益气健脾、 益气生津、 补气除热。益智仁 : 辛, 温。入脾、 胃二 经。暖脾散寒、 温肾补虚。黄芪 : 甘, 微温, 无毒。入肺、。

16、 脾二经。补气升阳、 补气摄血、 补气 说 明 书 CN 102813895 B 4 3/4 页 5 行滞、 去瘀散结、 益气固表、 补气益阴、 利水消肿、 温里散寒、 托脓生肌、 强体质、 延年益寿。 黄 精 : 甘, 平, 无毒。入脾、 肺、 肾三经。治肺阴虚咳嗽、 治肺痨咳血、 益精壮筋骨、 治内热消渴、 治脾胃虚弱。粳米 : 甘, 平。入脾、 胃二经。补中益气、 健脾利湿。干姜 : 辛、 热。入脾、 胃、 肺三经。温中逐寒、 回阳通脉、 消痰下气、 温肺化饮、 温经止血、 治痈疽初起。大草蔻 : 辛、 涩, 温。入肺、 大肠、 脾、 胃四经。燥湿祛寒, 健脾暖胃, 辟秽截疟。白豆蔻 :。

17、 辛, 温。入脾、 胃、 肺 三经。行气化湿, 温中止呕, 辟秽解毒。苍术 : 辛、 苦、 甘, 温。入肺、 脾、 肝三经。燥湿健脾, 行气解郁, 化浊避秽, 散寒解表。佩兰 : 辛, 平。入脾、 胃二经。化湿和中, 发汗解暑, 生津止 渴, 调气生血, 解郁散结, 利水消痰。草果 : 辛, 热、 涩。归入脾、 胃二经。燥湿除寒, 祛痰截疟 疾, 消食化积。草豆蔻 : 辛、 涩, 温。归入脾、 胃二经。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燥湿健脾。零陵 香 : 辛、 甘, 温。入肺、 脾、 胃三经。祛风散寒, 芳香化湿, 益气温阳。藿香 : 辛, 微温。入肺、 脾、 胃三经。解暑化湿, 理气和中, 辟秽解。

18、疫, 和胃止呕。乌骨鸡 : 甘、 平。入肝、 肾二经。养 阴退热。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取甘蓝 6g、 龙眼肉 6g、 白术 6g、 西洋参 3g、 莲子 6g、 党参 6g、 益智仁 3g、 黄芪 3g、 黄 精 6g、 粳米 9g、 干姜 3g、 大草蔻 6g、 白豆蔻 3g、 苍术 6g、 佩兰 3g、 草果 6g、 草豆蔻 6g、 零陵香 3g、 藿香 3g、 乌骨鸡 3g 和甘草 9g, 以上 21 味药一起放入 1500 毫升水中, 浸泡 35 分钟, 然后 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

19、,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共煎药 液 360 毫升, 当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 使药液温度为 36, 每次 120 毫 升, 口服, 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 若症状仍存, 再服第二疗程, 以至痊愈。 0009 336 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 男性 171 例, 占 50.89% ; 女性 165 例, 占 49.11%。男性多于女性。 0010 表一、 336 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年龄 (岁)1820 2130 3150 5160 例数131861325 百分比3.87%55.36% 39.28% 1.49% 0011 表二、 336 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表 疗效治愈好转无效 例数3315无 百分比 98.51% 1.49% 无 0012 表三、 336 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程表 治疗天数3 5 6 10 11 16 17 27 例数11241795 百分比3.27% 71.73% 23.51% 1.49% 0013 表四、 336 例嗜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0014 说 明 书 CN 102813895 B 5 4/4 页 6 说 明 书 CN 102813895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