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231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5352.2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号:

CN104120535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8; D03D11/00

主分类号:

D03D15/08

申请人:

江苏照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坤

地址:

2236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软件园B栋1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丝,捻度分别为为5T/cm、20T/cm和C28T/cm;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T/cm;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本发明提高了真丝面料的回弹性、尺寸稳定性和抗撕裂性,通过经纬纱线的排列和织物组织的配制在整个织物表面产生凹凸变换、明暗相间的立体外观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丝,其中,A组经纱的捻度为5T/cm,捻向为S捻,B组经纱的捻度为20T/cm,捻向为Z捻;C组经纱的捻度为28T/cm,捻向为Z捻;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捻向为S捻;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捻向为S捻,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 T/cm,捻向为Z捻;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的结构为: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和填充组织,该三层基本组织分别为基本组织A、基本组织B和基本组织C,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纬纱的排列顺序为:A、B、C、D四组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A1B1D1C1A,E、F两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E1F。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中基本组织C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基本组织A和基本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任意选择,填充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组织C为右斜纹,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填充组织为左斜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上机经密为126-146根/10厘米,上机纬密72-80根/10厘米。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上机经密为135根/10厘米,上机纬密76根/10厘米。

说明书

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丝面料,尤其涉及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
背景技术
真丝属天然蛋白质纤维,其核心“丝素”中含有十八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结构相似,其特殊的纤维成份和分子结构及排列,成就了真丝织物外观高雅、手感柔软滑爽、吸湿透气性好等优点。但真丝的特殊纤维成份和分子结构及排列也使真丝织物具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其抗皱能力,回弹性能相对于化纤物差,易产生劈裂现象,不能满足人们要求,这些缺陷使得人们在实际服用过程中,经常会有束缚之感,这使得真丝织物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回弹性好,抗劈裂的真丝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好,抗劈裂吸湿透气的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织物表面呈现特殊的纹理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丝,其中,A组经纱的捻度为5T/cm,捻向为S捻,B组经纱的捻度为20T/cm,捻向为Z捻;C组经纱的捻度为28T/cm,捻向为Z捻;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捻向为S捻;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捻向为S捻,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 T/cm,捻向为Z捻;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的结构为: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和填充组织,该三层基本组织分别为基本组织A、基本组织B和基本组织C,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
    进一步地,经纬纱的排列顺序为:A、B、C、D四组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A1B1D1C1A,E、F两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E1F。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中基本组织C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基本组织A和基本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任意选择,填充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本组织C为右斜纹,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填充组织为左斜纹。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的上机经密为126-146根/10厘米,上机纬密72-80根/1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上机经密为135根/10厘米,上机纬密76根/10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真丝与有光人造丝及真丝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进行交织,人造丝作为纬纱与经纱交织构成织物表面,可局部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和织物的吸湿透气性能;真丝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作为纬纱与经纱交织在织物纬向产生较大弹性,提高织物的回弹性和抗撕裂性能;
2)利用不同捻度的纱交织,织物表面会产生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通过组织结构的配合,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更加突出,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织结构图。
图2为基本组织A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基本组织B的组织结构图。
图4为基本组织C的组织结构图。
图5为填充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由A、B、C、D四组组不同捻度的经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真丝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一、纱线
1.1 经纱规格
本实施例经纱使用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经纱使用规格参数

20/22 D真丝为市场上销售的常规品种,市场货源充足,购货方便快捷,无需专门定制,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
A经纱和D经纱的合股捻度分别为5 T/cm和3T/cm捻度小,纱线表面纤维排列平直度高,有利于提高真丝织物的表面光泽。B、C经纱合股捻度分别为20 T/cm、28 T/cm,捻度较大,形成强捻纱,织成织物后,织物的内应力也较大,在后整理过程中,织物为了释放这部分内应力,织物表面会产生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
1.2 纬纱规格
本实施例纬纱使用规格如表2所示。
表2纬纱规格参数

100 D有光人丝作纬纱,与经纱交织构成织物表面,可局部提高织物表面光泽;此外,人丝的吸湿透气性能也很好,与人体接触,不会降低织物穿着的舒适性;同时,因有光人丝的价格较低,可降低织物的原料成本。
20/22 D×2真丝与20 D氨纶复合而成的包覆丝作纬纱,其主要作用是在织物纬向产生较大弹性,又因该包覆丝的捻向与20/22 D×2真丝相同,且捻度较大,形成强捻纱,织成的织物在整理过程中,可利用整理技术,加速该强捻纱的退捻,从而增强织物表面绉类织物的特殊外观。
二、织物
织物正反两面外观效果相同。
2.1 织物组织
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如图1所示为三层嵌套组织的结构,该组织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如图2所示)、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如图3所示),基本组织C为一上四下右斜纹组织(如图4所示),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填充组织为二上三下左斜纹。
2.2 织物纱线排列
织物的经纱排列为1A1B1D1C1A,纬纱排列为1E1F。
三、织物规格
本实施例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的主要规格参数见表3。
表3  织物主要规格参数

经密纬密织物重幅宽135根/10厘米76根/10厘米106克/米2108cm

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53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0535A21申请号201410335352222申请日20140715D03D15/08200601D03D11/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照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23600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软件园B栋11楼72发明人谢坤54发明名称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

2、丝,捻度分别为为5T/CM、20T/CM和C28T/CM;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T/CM;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本发明提高了真丝面料的回弹性、尺寸稳定性和抗撕裂性,通过经纬纱线的排列和织物组织的配制在整个织物表面产生凹凸变换、明暗相间的立体外观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535ACN104120535。

3、A1/1页21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丝,其中,A组经纱的捻度为5T/CM,捻向为S捻,B组经纱的捻度为20T/CM,捻向为Z捻;C组经纱的捻度为28T/CM,捻向为Z捻;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捻向为S捻;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捻向为S捻,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T/CM,捻。

4、向为Z捻;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的结构为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和填充组织,该三层基本组织分别为基本组织A、基本组织B和基本组织C,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纬纱的排列顺序为A、B、C、D四组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A1B1D1C1A,E、F两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E1F。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中基本组织C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基本组织A和基本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任意选择,填充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4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组织C为右斜纹,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填充组织为左斜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上机经密为126146根/10厘米,上机纬密7280根/1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上机经密为135根/10厘米,上机纬密76根/10厘米。权利要求书CN104120535A1/3页3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真丝面料,尤其涉及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背景技术0002真丝属天然蛋白质纤维,其核心“丝素”中含有十八种氨。

6、基酸,与人体皮肤结构相似,其特殊的纤维成份和分子结构及排列,成就了真丝织物外观高雅、手感柔软滑爽、吸湿透气性好等优点。但真丝的特殊纤维成份和分子结构及排列也使真丝织物具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其抗皱能力,回弹性能相对于化纤物差,易产生劈裂现象,不能满足人们要求,这些缺陷使得人们在实际服用过程中,经常会有束缚之感,这使得真丝织物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回弹性好,抗劈裂的真丝面料。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好,抗劈裂吸湿透气的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织物表面呈现特殊的纹理效应。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经纱由A、B、。

7、C三组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述A、B、C三组经纱均采用20/22D2真丝,其中,A组经纱的捻度为5T/CM,捻向为S捻,B组经纱的捻度为20T/CM,捻向为Z捻;C组经纱的捻度为28T/CM,捻向为Z捻;所述D组经纱为198TEX的涤纶长丝,捻度为3T/CM,捻向为S捻;所述纬纱中E组纬纱为100D有光人造丝,捻度为18T/CM,捻向为S捻,F组纬纱为20/22D2真丝20D氨纶丝,捻度为5T/13T/CM,捻向为Z捻;所述织物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的。

8、结构为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和填充组织,该三层基本组织分别为基本组织A、基本组织B和基本组织C,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0005进一步地,经纬纱的排列顺序为A、B、C、D四组经纱的排列顺序为1A1B1D1C1A,E、F两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1E1F。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层嵌套组织中基本组织C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基本组织A和基本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任意选择,填充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为5的倍数。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本组织C为右斜纹,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填充组织为左斜纹。0008进一步地,所述织物的上机经密为12614。

9、6根/10厘米,上机纬密7280根/10厘米。0009进一步地,所述织物上机经密为135根/10厘米,上机纬密76根/10厘米。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真丝与有光人造丝及真丝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进行交织,人造丝作为纬纱与经纱交织构成织物表面,可局部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和织物的吸湿透气性能;真丝说明书CN104120535A2/3页4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作为纬纱与经纱交织在织物纬向产生较大弹性,提高织物的回弹性和抗撕裂性能;2)利用不同捻度的纱交织,织物表面会产生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通过组织结构的配合,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更加突出,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0011附图说明0012图。

10、1为本发明的组织结构图。0013图2为基本组织A的组织结构图。0014图3为基本组织B的组织结构图。0015图4为基本组织C的组织结构图。0016图5为填充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本发明的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经纱由A、B、C三组不同捻度的真丝以及D组涤纶长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涤纶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0019一种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由A、B、C、D四组组不同捻度的经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纬纱由E、F两组不同捻度的有光人造丝及真丝与氨纶丝复合而成的包。

11、芯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0020一、纱线11经纱规格本实施例经纱使用规格如表1所示。0021表1经纱使用规格参数20/22D真丝为市场上销售的常规品种,市场货源充足,购货方便快捷,无需专门定制,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0022A经纱和D经纱的合股捻度分别为5T/CM和3T/CM捻度小,纱线表面纤维排列平直度高,有利于提高真丝织物的表面光泽。B、C经纱合股捻度分别为20T/CM、28T/CM,捻说明书CN104120535A3/3页5度较大,形成强捻纱,织成织物后,织物的内应力也较大,在后整理过程中,织物为了释放这部分内应力,织物表面会产生绉类织物的外观效果。002312纬纱规格本实施例纬纱使用规格如。

12、表2所示。0024表2纬纱规格参数100D有光人丝作纬纱,与经纱交织构成织物表面,可局部提高织物表面光泽;此外,人丝的吸湿透气性能也很好,与人体接触,不会降低织物穿着的舒适性;同时,因有光人丝的价格较低,可降低织物的原料成本。002520/22D2真丝与20D氨纶复合而成的包覆丝作纬纱,其主要作用是在织物纬向产生较大弹性,又因该包覆丝的捻向与20/22D2真丝相同,且捻度较大,形成强捻纱,织成的织物在整理过程中,可利用整理技术,加速该强捻纱的退捻,从而增强织物表面绉类织物的特殊外观。0026二、织物织物正反两面外观效果相同。002721织物组织采用三层嵌套组织进行织造,如图1所示为三层嵌套组织。

13、的结构,该组织包括三层基本组织,基本组织A为33变化平纹(如图2所示)、基本组织B为一上一下平纹(如图3所示),基本组织C为一上四下右斜纹组织(如图4所示),基本组织A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B,基本组织B中的经组织点为基本组织C,填充组织为二上三下左斜纹。002822织物纱线排列织物的经纱排列为1A1B1D1C1A,纬纱排列为1E1F。0029三、织物规格本实施例真丝弹力透气交织织物的主要规格参数见表3。0030表3织物主要规格参数经密纬密织物重幅宽135根/10厘米76根/10厘米106克/米2108CM说明书CN104120535A1/1页6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2053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