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22708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12111.4

申请日:

2010.01.15

公开号:

CN102356245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B 39/38申请日:20100115授权公告日:20130710终止日期:201501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B 39/38申请日:20100115|||公开

IPC分类号:

F16B39/38

主分类号:

F16B39/38

申请人:

哈特马特·弗莱格

发明人:

W.K.W.霍尔舍

地址:

德国阿尔丁根

优先权:

2009.01.16 DE 102009005336.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郝俊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螺钉件(1)的方法,螺钉件(1)具有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其中,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彼此相对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3、5)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13)旋紧时造成制动力矩。按本发明规定,所述外螺纹段(3、5)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3、5)沿轴向和/或沿周向规定的相对移动实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造螺钉件 (1) 的方法, 螺钉件 (1) 具有第一外螺纹段 (3) 和第二外螺纹段 (5), 其中, 第二外螺纹段 (5) 相对于第一外螺纹段 (3) 定位为, 在这两个外螺纹段 (3、 5) 共 同与一个内螺纹件 (13) 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其中, 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 (3、 5) 彼此相对定位为, 在这两个外螺纹段 (3、 5) 共同与一 个内螺纹件 (13) 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其特征为 : 所述外螺纹段 (3、 5) 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 (3、 5) 沿轴向和 / 或沿周向 规定的相对移动实现。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为, 第一外螺纹段 (3) 加工在螺钉件毛坯 (14) 的一个尤其在端侧的经压制的第一轴段 (17) 上, 以及, 第二外螺纹段 (5) 加工在螺钉件毛 坯 (14) 的一个与第一轴段 (17) 相邻设置的第二轴段 (16) 上。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为, 第一外螺纹段 (3) 和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 (8、 10) 在这些外螺纹段 (3、 5) 彼此相对移动前的一道工序中制成。
4: 按照权利要求 2 或 3 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为, 第一轴段 (17) 由直径较小的螺钉 件毛坯段 (15) 通过朝第二轴段 (16) 的方向压制而成, 亦即将其挤压为使第一轴段 (17) 的 直径与第二轴段 (16) 的直径一致。
5: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为, 螺钉件毛坯挤压为, 使所述两个外 螺纹段 (3、 5) 相互贴合, 在这之前, 在方法的另一个时段中实施将所述外螺纹段 (3、 5) 彼此 相对移开。
6: 按照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为, 为了尤其制造一个可施加拉力的螺钉件 (1), 将所述轴段 (16、 17) 彼此移开。
7: 一种尤其按照权利要求 1 至 6 之一所述方法制造的螺钉件, 其具有第一外螺纹段 (3) 和第二外螺纹段 (5), 其中, 第二外螺纹段 (5) 相对于第一外螺纹段 (3) 定位为, 在这两 个外螺纹段 (3、 5) 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 (13) 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其中, 这两个外螺 纹段 (3、 5) 通过一个连接段 (7) 互相连接, 该连接段有一个比所述外螺纹段 (3、 5) 小的直 径, 其中, 所述连接段 (7) 的直径优选地选择为, 尤其在螺钉件 (1) 与对应的内螺钉件旋紧 时该连接段 (7) 可轴向弹性压缩。
8: 按照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所述连接段 (7) 可弹性压缩至少 0.1mm, 优选地至少 0.2mm, 更进一步优选地可轴向弹性压缩至少 0.3mm。
9: 按照权利要求 7 或 8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所述外螺纹段 (3、 5) 的间距小于 2mm, 优选地小于 1mm, 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 0.6mm, 特别优选的是, 所述间距从一个在 0.1mm 与 0.5mm 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
10: 按照权利要求 7 至 9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所述连接段 (7) 的直径为外螺 纹段 (3、 5) 直径的 20%至 75%, 优选地 25%至 50%。
11: 按照权利要求 7 至 10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所述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 线出口 (9) 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隔开间距, 亦即实现这些 外螺纹段 (3、 5) 之间的螺距跃迁, 和 / 或, 使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线出口 (9) 沿轴向与 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隔开间距。
12: 按照权利要求 7 至 11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线出 口 (9) 沿周向相对于与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错开。 2
13: 按照权利要求 11 或 12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在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 线出口 (9) 与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之间的轴向距离, 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 二外螺纹段 (3、 5) 的螺距, 或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 (3、 5) 螺距的整数倍。
14: 按照权利要求 7 至 13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 (3、 5) 包 括一个公制螺纹, 和 / 或, 所述外螺纹段 (3、 5) 的螺距和 / 或螺纹尺寸相等。
15: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 7 至 14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其特征为, 外螺纹段 (3、 5) 通过沿 轴向和 / 或沿周向相对移动彼此定位。
16: 一种螺纹连接 (12), 包括一个按照权利要求 7 至 17 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1) 和一个 内螺纹件 (13), 其中, 螺钉件 (1) 的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 (3、 5) 与内螺纹件旋紧, 以及借助 制动力矩固定在内螺纹内。

说明书


螺钉件、 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 1 前序部分所述制造螺钉件的方法, 一种按权利要求 7 所述包括一个第一外螺纹段和一个第二外螺纹段的螺钉件, 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 16 所述 的螺纹连接。背景技术
     有单个外螺纹段的传统螺钉存在的问题是, 例如由于采用螺钉的设备工作时的振 动等, 随时间的推移螺钉可能松脱。这会导致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后果。
     除了上述简单螺钉外, 还已知设计为不同螺纹螺钉的所谓安全螺钉。有不同螺纹 的螺钉可以牢固地夹紧构件, 其中, 在螺钉与内螺纹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它保证安 全功能。制动力矩的形成归因于螺钉有两个不同的外螺纹段, 尽管它们有相同的螺旋线走 向, 然而有互不相同的螺距。 若这种不同螺纹的螺钉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 导致外螺纹段与 内螺纹夹紧。在已知的不同螺纹的螺钉中, 这两个外螺纹段通常互相直接过渡。已知的这 种不同螺纹螺钉的缺点是其加工比较复杂。
     由 DE490889 已知一种螺母 ( 不是螺钉件 ), 它自动防止无意中松脱。 为此, 该已知 螺母有两个沿轴向彼此间隔的内螺纹段, 其中, 在这些内螺纹段之间设一个环形的内凹槽, 它通过切削加工制成。所述的制动作用归因于, 在加上内凹槽后使这两个内螺纹段沿轴向 相向运动, 由此造成内螺纹螺距跃迁 (Innengewindesteigungssprung), 它保证这些内螺纹 段在与公共的外螺纹件旋紧时沿轴向 ( 有些 ) 夹紧在外螺纹件的螺旋线内。该已知螺母的 缺点是, 它必须借助切削加工制成。
     由 DE904013B 已知一种有两个彼此错开布置的外螺纹段的螺钉件, 其中, 这些外 螺纹段的外螺纹相继加工在一个螺钉毛坯上。
     由 DE2527557A1 已知一种有两个沿轴向彼此错开的外螺纹段的螺钉, 其中, 这些 外螺纹段同时, 但用一种特殊螺纹的板牙加工, 该特殊螺纹的板牙有两个相应地沿轴向彼 此错开具有凹槽和用于置入螺纹槽内的隆凸的区域。
     DE213669B 同样介绍了一种有两个沿轴向错开的外螺纹段的螺钉。
     这些已知螺钉件的缺点主要是, 它们并非针对多次使用设计。在已知的螺钉件与 一个内螺纹件旋紧时导致塑性变形, 亦即不可逆变形。 除此之外, 已知的这些螺钉件倾向于 挤压, 由此损坏螺旋线。 此外, 采用已知的这些螺钉件不能补偿内螺纹件中因加工引起的误 差, 其结果是会导致, 取决于误差 ( 尺寸过大或过小 ), 或根本不造成制动力矩, 或制动力矩 超过最大允许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用于简单制造安全螺钉件的方法, 以及提 供一种可用作安全螺钉的螺钉件, 它可以采用按本发明的方法制造。 此外, 本发明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还在于, 提供一种有至少一个相应地优化的螺钉件的螺纹连接。上述有关方法的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 1 的特征得以解决, 有关螺钉件的技术问 题通过权利要求 7 的特征得以解决, 以及有关螺纹连接的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 16 的特征 得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本发明有利的扩展设计。所有由至少两项在说明书、 权 利要求和 / 或附图中所公开的特征的组合, 均处于本发明的框架内。为避免重复, 针对设备 公开的特征应适用于作为针对方法公开的特征并可请求保护。同样, 按方法公开的特征也 应适用于作为按设备公开的特征并可请求保护。
     本发明指向一种制造后面说明的 ( 安全 ) 螺钉件的方法。此方法的特征在于, 螺 钉件毛坯的第一与第二外螺纹段彼此定位为, 在这两个外螺纹段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 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按本发明, 外螺纹段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沿轴向和 / 或沿周向规定的相对移 动实现。
     为了确保制动力矩, 优选地拉伸按本发明的螺钉件, 也就是说, 这两个制成的外螺 纹段沿轴向彼此塑性移开, 从而使螺钉件在按规定使用时, 亦即在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时 受压缩 (tauchen), 确切地说, 优选地弹性压缩, 由此消除沿螺钉件拉力方向的螺纹间隙并 导致制动力矩效果。
     如前面说明的那样, 特别优选的是, 首先螺钉件毛坯优选地通过挤压制造, 特别优 选地通过冷挤压制造, 其中螺钉件毛坯有一个尤其在端侧的优选地圆柱形螺钉件毛坯段, 它与一个轴向段相邻设置。此螺钉件毛坯段优选地与相邻的 ( 第二 ) 轴向段在其直径尺寸 方面不同。 在这方面更优选的是, 尤其在端侧的螺钉件毛坯段有比相邻的 ( 第二 ) 轴向段小 的直径。优选地, 此螺钉件毛坯段在后继的工序中压制, 优选地冷挤压, 优选地在此压制过 程后由此螺钉件毛坯段得到一个第一轴向段, 它的直径至少近似, 优选准确地与第二轴向 段一致。第一外螺纹段, 或在下一道工序中, 或与由此螺钉件毛坯段制成第一轴向段同时, 加工在此第一轴向段上。 优选地, 亦即如后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 与制造第一外螺纹段同 时, 亦即与在第一轴向段上加工外螺纹同时 ( 也就是说在同一道工序中 ), 也将外螺纹加工 在第二轴向段上。
     在实现使第一轴向段直径增大的挤压过程 ( 尤其冷挤压过程 ) 方面优选的是, 将 螺钉件毛坯段压制为, 使得到的第一轴向段也在一个沿径向的外部区直接贴靠在第二轴向 段上。
     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 特别优选的是, 第一外螺纹段的外螺纹如第二外螺纹段的 外螺纹那样在同一道工序中, 优选地通过压制或滚压 (Roulieren) 加工在螺钉件毛坯段 内。此外优选的是, 为了同时制成这些外螺纹段, 与压制第一轴向段的同时, 在两个轴向段 上加工螺纹。如上面同样已说明的那样, 第一轴向段在压制前, 亦即作为螺钉件毛坯段, 其 直径小于第二轴向段的直径, 以及在下一个压制过程中使所述螺钉件毛坯段的直径等同于 第二轴向段的直径, 并以此方式制成第一轴向段。 换句话说, 第一轴向段由直径较小的螺钉 件毛坯段, 优选地在端侧的螺钉件毛坯段压制而成, 其中, 所述的挤压应实施为, 在挤压后 优选地已制有外螺纹的轴向段之间不存在轴向间距, 从而使这些轴向段在端侧互相全面贴 靠。
     按方法的上述实施方案, 在螺钉件毛坯挤压后, 尤其在冷挤压后, 使这两个轴向段 沿轴向 ( 在端侧 ) 互相贴靠是特别优选的, 因为由此可制成一个轴向尺寸最小的螺钉件。 换句话说, 采用所说明的方法外螺纹段之间要制成的间隙的轴向尺寸限制为最小值。 优选地, ( 在外螺纹段轴向移动后 ) 在这些外螺纹段之间的轴向间隙的轴向尺寸小于 2mm, 更优选地 小于 1mm, 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 0.6mm。特别优选的是, 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移开如此远, 使 得间隙的轴向尺寸从一个在大约 0.1mm 与 0.5mm 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在这种情况下, 间隙 ( 环槽 ) 的轴向尺寸, 优选地与将这两个外螺纹段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段的轴向尺 寸一致。
     将外螺纹段互相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圆柱形结构的连接段的直径优选地选择为, 使螺钉件有一种动力特性。 换句话说, 连接段的直径选择为, 使螺钉件在与内螺纹件旋紧时 可以沿轴向弹性变形 ( 压缩 ), 亦即使螺钉件可轴向可逆地变形。以此方式, 这种螺钉件可 以多次使用, 没有卡死的倾向。 此外可以补偿内螺纹件比较大的加工误差范围, 基本避免不 允许 ( 过大或过小 ) 的制动力矩。
     业己表明特别有利的是, 沿轴向连接外螺纹段的连接段的直径最大等于外螺纹段 直径尤其螺纹内径的 75%, 这些外螺纹段优选地有相同的直径, 尤其相同的螺纹内径。 特别 有利的是, 连接段的直径为外螺纹段直径的约 20%至 75%,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 连接段的 直径等于外螺纹段直径的约 25%至 50%。 特别恰当的是, 将连接段设计为, 使两个外螺纹段相向的弹性移动可以从一个在 大约 0.05mm 与 0.4mm 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 特别优选的是, 可以一个在大约 0.1mm 与 0.3mm 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
     轴向段彼此相对的轴向移动可例如这样实现 : 在第一外螺纹段上旋上一个内螺 纹并夹紧具有第二外螺纹段的螺钉部分, 此时这两个轴向段在下一个步骤中通过施加规定 的轴向力, 例如借助活塞缸部件, 优选地液压活塞缸部件, 彼此移开一个规定的行程 ( 优选 0.1mm 至 0.5mm)。
     除了螺纹段轴向移动外或与此不同, 它们也可以沿周向彼此相对扭转, 在这种情 况下, 在扭转时必须注意, 不造成 ( 过大的 ) 材料损伤。
     尤其为了制造能施加拉力的螺钉件, 这些轴向段沿轴向彼此移开。
     在按本发明的螺钉件中制动力矩 ( 固定或保险力矩 ) 这样造成 : 螺钉件的至少两 个, 优选地仅两个外螺纹段, 引起制动力矩地相互定位, 以获得一种自动保险的螺钉件。换 句话说, 在按本发明的方案设计为螺钉件中, 制动力矩并非归因于, 至少不仅仅归因于外螺 纹段的这种特殊设计, 而是归因于它们的相对位置。 如后面还要说明的那样, 这些外螺纹段 可例如通过轴向移动和 / 或通过沿周向移动彼此定位为, 当外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 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通过基于本发明的这些外螺纹段, 必要时除了其长度外, 有一 致的设计, 可以显著简化螺钉件的制造。此外, 在制造期间, 能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按规定的 定位, 例如通过轴向段彼此规定的相对移动, 可以在所有要制成的螺钉件中, ( 无需切削加 工 ) 可重现地产生一个有规定大小的制动力矩。
     特别恰当的是, 与外螺纹段设计为一体并将两个外螺纹段有间距地互相连接起来 的连接段仅选择为如此厚, 亦即能弹性压缩, 确切地说, 优选地至少 0.05mm, 特别优选地至 少 0.1mm, 更进一步优选地 0.2mm, 特别优选地至少 0.3mm。 由于螺钉件在连接段区域内有弹 性压缩能力, 保证按本发明方案设计的螺钉件可以多次使用, 与此同时不发生 ( 可觉察到 的 ) 制动力矩损失畸变。通过在螺钉件与对应于外螺纹段的内螺纹件旋紧时螺钉件的弹性
     压缩, 消除沿螺纹连接拉力方向的螺纹间隙。 按本发明的螺钉件基于所述的弹性压缩能力, 理想地适用于补偿内螺纹件的加工误差, 以及保证在一个比较大的公差范围内有一个相对 恒定的制动力矩。
     优选地, 在两个外螺纹段之间的间隙 ( 环槽 ), 亦即连接段的长度, 选择为仅略大 于要制造的螺纹连接的螺纹间隙。特别优选地, 所述间隙的轴向尺寸小于 2mm, 更进一步 优选地小于 1mm, 特别优选地小于 0.6mm。特别恰当的是, 所述间隙的轴向尺寸从一个在约 0.1mm 与 0.5mm 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 由于间隙的这种最小轴向尺寸, 也可获得整个螺钉 件的最小轴向尺寸, 由此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 另一方面对应的内螺纹件也可以实现最小 的轴向尺寸。尤其对于那种因结构条件不允许实现内螺纹件较大的轴向尺寸的应用, 间隙 较小的轴向尺寸有突出的优点。
     优选地, 最小间隙这样获得, 即, 首先压制, 尤其冷挤压一个用于制造这两个有相 同直径的轴向段的螺钉件毛坯。在这方面特别优选的是, 轴向段在 ( 冷 ) 挤压后沿轴向互 相贴靠在一起。在同一个步骤中或优选地在下一个步骤中, 优选地在一个共同的工艺步骤 中, 在轴向段上加工外螺纹。
     制成的外螺纹段, 亦即加工有外螺纹的轴向段, 然后为了构成间隙无论如何要分 离, 确切地说彼此间隔优选地小于 2mm, 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 1mm, 持别优选地小于 0.6mm, 从而获得其轴向尺寸最小的螺钉件。 特别恰当的是, 优选地圆柱形结构的连接段, 其直径仅为外螺纹段直径, 尤其外螺 纹段螺纹内径的约 20%至约 75%。特别优选地, 连接段的直径仅为优选地具有相同直径的 这些外螺纹段直径, 尤其是其螺纹内径的约 25%至 50%。
     在螺钉件的具体设计方面有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特别优选地, 按螺钉件 ( 安全螺 钉 ) 的一种实施形式设计为带头螺钉或柱螺钉。
     螺钉件的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 其中为造成制动力矩, 将第一个优选地在 端侧的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个沿轴向相邻的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 口隔开间距, 亦即实现这些外螺纹段之间的一种螺距跃迁。 换句话说, 这两个优选地有相同 螺距的外螺纹段定位为, 使这些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并不准确地沿螺旋线方向互相对齐, 从 而一旦第二外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产生相互作用时, 便基于旋入时螺旋线之间的 紧度而造成制动力矩。
     所述的螺距跃迁可例如这样实现 : 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沿轴向离第二外螺 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隔开适当的距离。 优选地, 制造时通过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相对移动, 自 动达到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的间距。 也可以在螺 钉件制造时使这些外螺纹段彼此相对扭转, 并由此使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相对于第 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错移。通过选择轴向移动量和 / 或沿周向错移量, 可以调整制动 力矩的大小。
     优选地, 在制造螺钉件时外螺纹段彼此相对定位为, 在这些外螺纹段之间, 更准确 地说在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之间形成的轴向距离, 并 不准确地与外螺纹段的螺距一致以及并不准确地与外螺纹段螺距的整数倍一致。否则, 螺 钉件可能借助两个外螺纹段在没有制动力矩的作用下与内螺纹件旋紧。 所述螺距涉及在螺 钉件旋转一整圈时一个外螺纹段在内螺纹件内移动的轴向行程。
     螺钉件的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 据此, 这两个外螺纹段分别具有公制外螺纹。 如前言已说明的那样, 特别优选的是, 这两个外螺纹段的螺距和 / 或螺纹尺寸相 同。特别优选地, 这两个外螺纹段有同样的螺纹, 此时这些外螺纹段的轴向尺寸可以不同。 当然也可以实现一种实施形式, 据此, 这些外螺纹段的至少一个螺纹参数, 例如螺距不同。 但优选地在两个外螺纹段上采用相同的螺纹。
     特别恰当的是, 这两个外螺纹段通过沿轴向和 / 或沿周向相对移动彼此定位, 以 造成期望的制动力矩 ( 保险力矩 )。
     本发明还指向一种螺纹连接, 包括一个按前面所述设计的螺钉件, 它以其两个外 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旋紧。在这里优选地, 在两个外螺纹段之间造成一种螺距跃 迁, 从而从第二外螺纹段旋入此内螺纹件内的瞬间起, 便导致沿轴向夹紧在螺旋线内。
     附图说明
     由下面对优选实旋例的说明并借助附图提供本发明的其他优点、 特征及详情。
     其中 : 图 1 示意表示螺钉件第一种实施例, 其具有两个轴向间隔的外螺纹段, 它们仅在 其轴向尺寸方面不同, 其中, 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仅通过这些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 相对移动, 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沿周向和轴向错开 ;
     图 2 表示另一种实施例, 其中, 两个外螺纹段彼此相对扭转, 由此实现第一外螺纹 段的螺旋线出口沿周向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错开 ;
     图 3 表示一种螺纹连接, 包括一个设计为带头螺钉的螺钉件 ; 以及
     图 4a 至 4c 示意表示制造方法第一种方案的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以及功能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符号表示。
     图 1 表示螺钉件 1 的一部分。螺钉件 1 包括杆 2, 它有在端侧的具有第一外螺纹 4 的第一外螺纹段 3。第二外螺纹段 5 沿轴向与第一外螺纹段 3 相邻, 它设有第二外螺纹 6。 这两个外螺纹 4、 6 是一致的, 亦即它们有相同的螺旋线走向、 相同的螺距以及相同的螺纹 尺寸。
     由图 1 可以看出, 两个外螺纹段 3、 5 的直径 ( 螺纹内径和螺纹外径 ) 是一致的。 外 螺纹段 3、 5 两者均制在整体的杆 2 上并通过圆柱形连接段 7 互相连接 ( 成一体 )。连接段 7 有比外螺纹段 3、 5 小的直径, 在这里, 直径的大小决定圆柱形连接段 7 沿轴向的弹性效果。
     第一外螺纹段 3 的第一外螺纹 4, 包括一个图中仅部分表示的具有螺旋线出口 9 的 第一螺旋线 8。第二外螺纹段 5 的第二外螺纹 6, 包括一个仅局部表示的具有一个面朝第一 外螺纹段 3 的螺旋线进口 11 的第二螺旋线 10。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线出口 9 相对于第 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定位为, 在外螺纹段 3、 5 与一个没有表示的内螺纹件旋紧时 造成一个制动力矩。
     如图 1 所示, 在外螺纹段 3、 5 的螺旋线 8、 10 之间造成一种螺距跃迁。如果没有所 述的螺距跃迁, 则第二螺旋线 10 如虚线表示的那样沿螺旋线走向与第一螺旋线 8 对齐, 以及在外螺纹段 3、 5 与内螺纹件旋紧时不会造成制动力矩。在第一外螺纹段 3 的螺旋线出口 9 与第二外螺纹段 5 的螺旋线进口 11 之间的距离 a 与螺旋线 8、 10 的螺距 ( 略有 ) 不同, 所 以在外螺纹段 3、 5 与内螺纹件旋紧时出现沿轴向的紧度, 并因而造成制动力矩, 亦即保险 力矩。由图 1 可见, 螺旋线出口 9 与螺旋线进口 11 的圆周中心并未准确地处于同一个圆周 角上, 而是沿圆周方向的走向设置为彼此 ( 略有 ) 错开, 由此导致上面提及的螺距跃迁。
     图 1 中表示的外螺纹段 3、 5 螺旋线 8、 10 彼此的相对位置, 或可以通过加工图 1 中 表示的宽度 a( 尤其 a = 0.1mm 至约 0.5mm) 的环槽 ( 凹槽 ) 制成, 但为此需要 ( 比较麻烦 的 ) 切削加工。优选地, 外螺纹段 3、 5 之间的轴向错移和由此造成的螺旋线出口 9 与螺旋 线进口 11 之间的周向错移, 可通过外螺纹段 3、 5 彼此沿轴向相对移动造成, 这在后面还要 借助图 4a 至 4c 说明。
     图 2 表示包括杆 2 的整体式螺钉件 1 另一种实施例。可以看出, 互相连接成一体 的外螺纹段 3、 5 具有第一或第二外螺纹 4、 6。与按图 1 的实施例中一样, 第一外螺纹 4 第一 螺旋线 8 的螺旋线出口 9 相对于第二外螺纹 6 第二螺旋线 10 的螺旋线进口 11 沿周向 ( 略 有 ) 错开地设置。在这种相对定位前, 这两个螺旋线 8、 10 沿螺旋线方向是互相对齐的, 这 种情况在图 2 中用虚线表示的第二螺旋线段的相对位置可以清楚看出。
     为了实现图 2 所示的实施例, 外螺纹段 3、 5 例如仅通过扭转使彼此相对移动。
     图 3 表示螺纹连接 12。它包括一个设计为带头螺钉的螺钉件 1, 螺钉件 1 以其两 个外螺纹段 3、 5 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 13 连续的内螺纹 18 旋紧。通过第一外螺纹 4 未绘 入的 ( 在这里是一个螺母 ) 螺旋线出口 9 相对于第二外螺纹 6 螺旋线进口 11 错开, 在旋紧 时或通过旋紧造成制动力矩。
     下面借助图 4a 至 4c 说明一种优选的制造方法, 用于制造一个如图 1 中设计的螺 钉件 1。 首先, 在第一个工艺步骤中通过冷挤压制成一个如图 4a 中所表示的螺钉件毛坯 14。 螺钉件毛坯 14 包括一个设计为阶梯状的杆 2。杆 2 包括一个在端侧的第一螺钉件毛坯段 15 和轴向相邻的第二轴向段 16, 其中第一螺钉件毛坯段 15 的直径 ( 明显 ) 小于第二轴向 段 16 的直径。
     在下一个工艺步骤中将第一螺钉件毛坯段 15 压制为, 缩短其轴向尺寸, 为此其径 向尺寸增大, 由此获得图 4b 所示在端侧的第一轴向段 17。 优选地, 与所述压制过程同时, 在 第一轴向段 17 中和在第二轴向段 16 中加工螺纹。螺纹的加工也可以在下一个滚压或挤压 步骤中进行。 重要的是获得所述的第一外螺纹段 3 和第二外螺纹段 5, 它们同心地通过导致 弹性效果的连接段 7 互相连接或构成一体。第一轴向段 17 的第一外螺纹 4 和第二轴向段 16 的第二外螺纹 6, 除它们的轴向尺寸外是一致的。这两个外螺纹段 3、 5 在端侧, 亦即沿轴 向互相直接贴靠。
     如图 4 中用箭头 18 表示的那样, 外螺纹段 3、 5 通过轴向移动, 在这里通过拉开彼 此相对定位为, 当螺钉件 1 旋入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内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由图 4c 可以 看出, 在移动时改变了,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增大了连接段 7 的轴向尺寸。优选地, 连接段 7 的轴向尺寸 a 并因而间隙 21( 环槽 ) 的轴向尺寸, 从大体为零增大到一个在约 0.1mm 与约 0.5mm 之间数值范围内的值。由此得到一个螺钉件 1, 其中螺旋线出口 9 或 ( 更准确地说 ) 螺旋线出口 9 的圆周中心, 不准确地处于与第二外螺纹段 5 第二外螺纹 6 的螺旋线进口 11 或螺旋线进口 11 圆周中心同样的圆周角上。 图 4c 所示的螺钉件 1 特别适用于承受拉负荷,其中拉负荷沿着与制造期间在端侧的第一外螺纹段 3 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 5 轴向移动运动 时同一个方向 ( 参见图 4b)。
     在借助图 4a 至 4c 展示的实施例中, 外螺纹 4、 6 的螺旋线出口 9 和螺旋线进口 11 沿周向彼此略有错开地设置, 这些外螺纹段 3、 5 彼此没有相对扭转, 但如果希望, 也可以除 外螺纹段 3、 5 这种轴向的相对移动外或与之不同, 实施它们彼此的相对扭转。
     附图标记清单
     1 螺钉件
     2杆
     3 第一外螺纹段
     4 第一外螺纹
     5 第二外螺纹段
     6 第二外螺纹
     7 连接段
     8 第一螺旋线
     9 螺旋线出口
     10 第二螺旋线 11 螺旋线进口 12 螺纹连接 13 内螺纹件 14 螺钉件毛坯 15 螺钉件毛坯段 16 第二轴段 17 第一轴段 18 箭头 19 箭头 20 内螺纹 21 间隙 ( 环槽 ) a 宽度 / 宽度尺寸

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6245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6245ACN102356245A21申请号201080012111422申请日20100115102009005336020090116DEF16B39/3820060171申请人哈特马特弗莱格地址德国阿尔丁根72发明人WKW霍尔舍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郝俊梅54发明名称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螺钉件1的方法,螺钉件1具有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其中,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彼此相对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3、5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13旋紧。

2、时造成制动力矩。按本发明规定,所述外螺纹段3、5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3、5沿轴向和/或沿周向规定的相对移动实现。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91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0020220100115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81714DE2010072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3页CN102356255A1/2页21一种制造螺钉件1的方法,螺钉件1具有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其中,第二外螺纹段5相对于第一外螺纹段3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3、5共同与一个内螺纹。

3、件13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其中,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彼此相对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3、5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13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其特征为所述外螺纹段3、5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3、5沿轴向和/或沿周向规定的相对移动实现。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外螺纹段3加工在螺钉件毛坯14的一个尤其在端侧的经压制的第一轴段17上,以及,第二外螺纹段5加工在螺钉件毛坯14的一个与第一轴段17相邻设置的第二轴段16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8、10在这些外螺纹段3、5彼此相对移动前的一道工序中制成。4按照权利要求2或3。

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轴段17由直径较小的螺钉件毛坯段15通过朝第二轴段16的方向压制而成,亦即将其挤压为使第一轴段17的直径与第二轴段16的直径一致。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螺钉件毛坯挤压为,使所述两个外螺纹段3、5相互贴合,在这之前,在方法的另一个时段中实施将所述外螺纹段3、5彼此相对移开。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为了尤其制造一个可施加拉力的螺钉件1,将所述轴段16、17彼此移开。7一种尤其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方法制造的螺钉件,其具有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其中,第二外螺纹段5相对于第一外螺纹段3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3、5共同与。

5、一个内螺纹件13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其中,这两个外螺纹段3、5通过一个连接段7互相连接,该连接段有一个比所述外螺纹段3、5小的直径,其中,所述连接段7的直径优选地选择为,尤其在螺钉件1与对应的内螺钉件旋紧时该连接段7可轴向弹性压缩。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所述连接段7可弹性压缩至少01MM,优选地至少02MM,更进一步优选地可轴向弹性压缩至少03MM。9按照权利要求7或8之一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所述外螺纹段3、5的间距小于2MM,优选地小于1MM,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06MM,特别优选的是,所述间距从一个在01MM与05MM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之一。

6、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所述连接段7的直径为外螺纹段3、5直径的20至75,优选地25至50。11按照权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出口9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隔开间距,亦即实现这些外螺纹段3、5之间的螺距跃迁,和/或,使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出口9沿轴向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隔开间距。12按照权利要求7至11之一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出口9沿周向相对于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错开。权利要求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2/2页3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之一所述的螺钉件。

7、,其特征为,在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出口9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的螺距,或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螺距的整数倍。14按照权利要求7至13之一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包括一个公制螺纹,和/或,所述外螺纹段3、5的螺距和/或螺纹尺寸相等。1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7至14之一所述的螺钉件,其特征为,外螺纹段3、5通过沿轴向和/或沿周向相对移动彼此定位。16一种螺纹连接12,包括一个按照权利要求7至17之一所述的螺钉件1和一个内螺纹件13,其中,螺钉件1的第一和第二外螺纹段3、5与内螺纹件旋紧,以及借助制动力矩。

8、固定在内螺纹内。权利要求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1/7页4螺钉件、螺纹连接和制造螺钉件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制造螺钉件的方法,一种按权利要求7所述包括一个第一外螺纹段和一个第二外螺纹段的螺钉件,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螺纹连接。背景技术0002有单个外螺纹段的传统螺钉存在的问题是,例如由于采用螺钉的设备工作时的振动等,随时间的推移螺钉可能松脱。这会导致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后果。0003除了上述简单螺钉外,还已知设计为不同螺纹螺钉的所谓安全螺钉。有不同螺纹的螺钉可以牢固地夹紧构件,其中,在螺钉与内螺纹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它保。

9、证安全功能。制动力矩的形成归因于螺钉有两个不同的外螺纹段,尽管它们有相同的螺旋线走向,然而有互不相同的螺距。若这种不同螺纹的螺钉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导致外螺纹段与内螺纹夹紧。在已知的不同螺纹的螺钉中,这两个外螺纹段通常互相直接过渡。已知的这种不同螺纹螺钉的缺点是其加工比较复杂。0004由DE490889已知一种螺母不是螺钉件,它自动防止无意中松脱。为此,该已知螺母有两个沿轴向彼此间隔的内螺纹段,其中,在这些内螺纹段之间设一个环形的内凹槽,它通过切削加工制成。所述的制动作用归因于,在加上内凹槽后使这两个内螺纹段沿轴向相向运动,由此造成内螺纹螺距跃迁INNENGEWINDESTEIGUNGSSPR。

10、UNG,它保证这些内螺纹段在与公共的外螺纹件旋紧时沿轴向有些夹紧在外螺纹件的螺旋线内。该已知螺母的缺点是,它必须借助切削加工制成。0005由DE904013B已知一种有两个彼此错开布置的外螺纹段的螺钉件,其中,这些外螺纹段的外螺纹相继加工在一个螺钉毛坯上。0006由DE2527557A1已知一种有两个沿轴向彼此错开的外螺纹段的螺钉,其中,这些外螺纹段同时,但用一种特殊螺纹的板牙加工,该特殊螺纹的板牙有两个相应地沿轴向彼此错开具有凹槽和用于置入螺纹槽内的隆凸的区域。0007DE213669B同样介绍了一种有两个沿轴向错开的外螺纹段的螺钉。0008这些已知螺钉件的缺点主要是,它们并非针对多次使用设。

11、计。在已知的螺钉件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时导致塑性变形,亦即不可逆变形。除此之外,已知的这些螺钉件倾向于挤压,由此损坏螺旋线。此外,采用已知的这些螺钉件不能补偿内螺纹件中因加工引起的误差,其结果是会导致,取决于误差尺寸过大或过小,或根本不造成制动力矩,或制动力矩超过最大允许值。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简单制造安全螺钉件的方法,以及提供一种可用作安全螺钉的螺钉件,它可以采用按本发明的方法制造。此外,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有至少一个相应地优化的螺钉件的螺纹连接。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2/7页50010上述有关方法的技术问题通。

12、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解决,有关螺钉件的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7的特征得以解决,以及有关螺纹连接的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6的特征得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本发明有利的扩展设计。所有由至少两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和/或附图中所公开的特征的组合,均处于本发明的框架内。为避免重复,针对设备公开的特征应适用于作为针对方法公开的特征并可请求保护。同样,按方法公开的特征也应适用于作为按设备公开的特征并可请求保护。0011本发明指向一种制造后面说明的安全螺钉件的方法。此方法的特征在于,螺钉件毛坯的第一与第二外螺纹段彼此定位为,在这两个外螺纹段共同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0012按本发明,外螺纹。

13、段的定位通过这些外螺纹段沿轴向和/或沿周向规定的相对移动实现。0013为了确保制动力矩,优选地拉伸按本发明的螺钉件,也就是说,这两个制成的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塑性移开,从而使螺钉件在按规定使用时,亦即在与一个内螺纹件旋紧时受压缩TAUCHEN,确切地说,优选地弹性压缩,由此消除沿螺钉件拉力方向的螺纹间隙并导致制动力矩效果。0014如前面说明的那样,特别优选的是,首先螺钉件毛坯优选地通过挤压制造,特别优选地通过冷挤压制造,其中螺钉件毛坯有一个尤其在端侧的优选地圆柱形螺钉件毛坯段,它与一个轴向段相邻设置。此螺钉件毛坯段优选地与相邻的第二轴向段在其直径尺寸方面不同。在这方面更优选的是,尤其在端侧的螺钉。

14、件毛坯段有比相邻的第二轴向段小的直径。优选地,此螺钉件毛坯段在后继的工序中压制,优选地冷挤压,优选地在此压制过程后由此螺钉件毛坯段得到一个第一轴向段,它的直径至少近似,优选准确地与第二轴向段一致。第一外螺纹段,或在下一道工序中,或与由此螺钉件毛坯段制成第一轴向段同时,加工在此第一轴向段上。优选地,亦即如后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与制造第一外螺纹段同时,亦即与在第一轴向段上加工外螺纹同时也就是说在同一道工序中,也将外螺纹加工在第二轴向段上。0015在实现使第一轴向段直径增大的挤压过程尤其冷挤压过程方面优选的是,将螺钉件毛坯段压制为,使得到的第一轴向段也在一个沿径向的外部区直接贴靠在第二轴向段上。0。

15、016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外螺纹段的外螺纹如第二外螺纹段的外螺纹那样在同一道工序中,优选地通过压制或滚压ROULIEREN加工在螺钉件毛坯段内。此外优选的是,为了同时制成这些外螺纹段,与压制第一轴向段的同时,在两个轴向段上加工螺纹。如上面同样已说明的那样,第一轴向段在压制前,亦即作为螺钉件毛坯段,其直径小于第二轴向段的直径,以及在下一个压制过程中使所述螺钉件毛坯段的直径等同于第二轴向段的直径,并以此方式制成第一轴向段。换句话说,第一轴向段由直径较小的螺钉件毛坯段,优选地在端侧的螺钉件毛坯段压制而成,其中,所述的挤压应实施为,在挤压后优选地已制有外螺纹的轴向段之间不存在轴向间距。

16、,从而使这些轴向段在端侧互相全面贴靠。0017按方法的上述实施方案,在螺钉件毛坯挤压后,尤其在冷挤压后,使这两个轴向段沿轴向在端侧互相贴靠是特别优选的,因为由此可制成一个轴向尺寸最小的螺钉件。换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3/7页6句话说,采用所说明的方法外螺纹段之间要制成的间隙的轴向尺寸限制为最小值。优选地,在外螺纹段轴向移动后在这些外螺纹段之间的轴向间隙的轴向尺寸小于2MM,更优选地小于1MM,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06MM。特别优选的是,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移开如此远,使得间隙的轴向尺寸从一个在大约01MM与05MM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间隙环槽的轴向尺。

17、寸,优选地与将这两个外螺纹段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段的轴向尺寸一致。0018将外螺纹段互相连接成一体、优选地圆柱形结构的连接段的直径优选地选择为,使螺钉件有一种动力特性。换句话说,连接段的直径选择为,使螺钉件在与内螺纹件旋紧时可以沿轴向弹性变形压缩,亦即使螺钉件可轴向可逆地变形。以此方式,这种螺钉件可以多次使用,没有卡死的倾向。此外可以补偿内螺纹件比较大的加工误差范围,基本避免不允许过大或过小的制动力矩。0019业己表明特别有利的是,沿轴向连接外螺纹段的连接段的直径最大等于外螺纹段直径尤其螺纹内径的75,这些外螺纹段优选地有相同的直径,尤其相同的螺纹内径。特别有利的是,连接段的直径为外螺纹段直径。

18、的约20至75,更进一步优选的是,连接段的直径等于外螺纹段直径的约25至50。0020特别恰当的是,将连接段设计为,使两个外螺纹段相向的弹性移动可以从一个在大约005MM与04MM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特别优选的是,可以一个在大约01MM与03MM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0021轴向段彼此相对的轴向移动可例如这样实现在第一外螺纹段上旋上一个内螺纹并夹紧具有第二外螺纹段的螺钉部分,此时这两个轴向段在下一个步骤中通过施加规定的轴向力,例如借助活塞缸部件,优选地液压活塞缸部件,彼此移开一个规定的行程优选01MM至05MM。0022除了螺纹段轴向移动外或与此不同,它们也可以沿周向彼此相对扭转,在这种情况。

19、下,在扭转时必须注意,不造成过大的材料损伤。0023尤其为了制造能施加拉力的螺钉件,这些轴向段沿轴向彼此移开。0024在按本发明的螺钉件中制动力矩固定或保险力矩这样造成螺钉件的至少两个,优选地仅两个外螺纹段,引起制动力矩地相互定位,以获得一种自动保险的螺钉件。换句话说,在按本发明的方案设计为螺钉件中,制动力矩并非归因于,至少不仅仅归因于外螺纹段的这种特殊设计,而是归因于它们的相对位置。如后面还要说明的那样,这些外螺纹段可例如通过轴向移动和/或通过沿周向移动彼此定位为,当外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通过基于本发明的这些外螺纹段,必要时除了其长度外,有一致的设计,可以显著简。

20、化螺钉件的制造。此外,在制造期间,能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按规定的定位,例如通过轴向段彼此规定的相对移动,可以在所有要制成的螺钉件中,无需切削加工可重现地产生一个有规定大小的制动力矩。0025特别恰当的是,与外螺纹段设计为一体并将两个外螺纹段有间距地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段仅选择为如此厚,亦即能弹性压缩,确切地说,优选地至少005MM,特别优选地至少01MM,更进一步优选地02MM,特别优选地至少03MM。由于螺钉件在连接段区域内有弹性压缩能力,保证按本发明方案设计的螺钉件可以多次使用,与此同时不发生可觉察到的制动力矩损失畸变。通过在螺钉件与对应于外螺纹段的内螺纹件旋紧时螺钉件的弹性说明书CN10235。

21、6245ACN102356255A4/7页7压缩,消除沿螺纹连接拉力方向的螺纹间隙。按本发明的螺钉件基于所述的弹性压缩能力,理想地适用于补偿内螺纹件的加工误差,以及保证在一个比较大的公差范围内有一个相对恒定的制动力矩。0026优选地,在两个外螺纹段之间的间隙环槽,亦即连接段的长度,选择为仅略大于要制造的螺纹连接的螺纹间隙。特别优选地,所述间隙的轴向尺寸小于2MM,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1MM,特别优选地小于06MM。特别恰当的是,所述间隙的轴向尺寸从一个在约01MM与05MM之间的数值范围内选择。由于间隙的这种最小轴向尺寸,也可获得整个螺钉件的最小轴向尺寸,由此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对应的内。

22、螺纹件也可以实现最小的轴向尺寸。尤其对于那种因结构条件不允许实现内螺纹件较大的轴向尺寸的应用,间隙较小的轴向尺寸有突出的优点。0027优选地,最小间隙这样获得,即,首先压制,尤其冷挤压一个用于制造这两个有相同直径的轴向段的螺钉件毛坯。在这方面特别优选的是,轴向段在冷挤压后沿轴向互相贴靠在一起。在同一个步骤中或优选地在下一个步骤中,优选地在一个共同的工艺步骤中,在轴向段上加工外螺纹。0028制成的外螺纹段,亦即加工有外螺纹的轴向段,然后为了构成间隙无论如何要分离,确切地说彼此间隔优选地小于2MM,更进一步优选地小于1MM,持别优选地小于06MM,从而获得其轴向尺寸最小的螺钉件。0029特别恰当的。

23、是,优选地圆柱形结构的连接段,其直径仅为外螺纹段直径,尤其外螺纹段螺纹内径的约20至约75。特别优选地,连接段的直径仅为优选地具有相同直径的这些外螺纹段直径,尤其是其螺纹内径的约25至50。0030在螺钉件的具体设计方面有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特别优选地,按螺钉件安全螺钉的一种实施形式设计为带头螺钉或柱螺钉。0031螺钉件的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其中为造成制动力矩,将第一个优选地在端侧的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个沿轴向相邻的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隔开间距,亦即实现这些外螺纹段之间的一种螺距跃迁。换句话说,这两个优选地有相同螺距的外螺纹段定位为,使这些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并不准确地沿螺旋。

24、线方向互相对齐,从而一旦第二外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产生相互作用时,便基于旋入时螺旋线之间的紧度而造成制动力矩。0032所述的螺距跃迁可例如这样实现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沿轴向离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隔开适当的距离。优选地,制造时通过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相对移动,自动达到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的间距。也可以在螺钉件制造时使这些外螺纹段彼此相对扭转,并由此使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错移。通过选择轴向移动量和/或沿周向错移量,可以调整制动力矩的大小。0033优选地,在制造螺钉件时外螺纹段彼此相对定位为,在这些外螺纹段之间,更准确地。

25、说在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之间形成的轴向距离,并不准确地与外螺纹段的螺距一致以及并不准确地与外螺纹段螺距的整数倍一致。否则,螺钉件可能借助两个外螺纹段在没有制动力矩的作用下与内螺纹件旋紧。所述螺距涉及在螺钉件旋转一整圈时一个外螺纹段在内螺纹件内移动的轴向行程。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5/7页80034螺钉件的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优选的,据此,这两个外螺纹段分别具有公制外螺纹。0035如前言已说明的那样,特别优选的是,这两个外螺纹段的螺距和/或螺纹尺寸相同。特别优选地,这两个外螺纹段有同样的螺纹,此时这些外螺纹段的轴向尺寸可以不同。当然也可。

26、以实现一种实施形式,据此,这些外螺纹段的至少一个螺纹参数,例如螺距不同。但优选地在两个外螺纹段上采用相同的螺纹。0036特别恰当的是,这两个外螺纹段通过沿轴向和/或沿周向相对移动彼此定位,以造成期望的制动力矩保险力矩。0037本发明还指向一种螺纹连接,包括一个按前面所述设计的螺钉件,它以其两个外螺纹段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旋紧。在这里优选地,在两个外螺纹段之间造成一种螺距跃迁,从而从第二外螺纹段旋入此内螺纹件内的瞬间起,便导致沿轴向夹紧在螺旋线内。附图说明0038由下面对优选实旋例的说明并借助附图提供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及详情。0039其中0040图1示意表示螺钉件第一种实施例,其具有两个轴向。

27、间隔的外螺纹段,它们仅在其轴向尺寸方面不同,其中,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仅通过这些外螺纹段沿轴向彼此相对移动,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沿周向和轴向错开;0041图2表示另一种实施例,其中,两个外螺纹段彼此相对扭转,由此实现第一外螺纹段的螺旋线出口沿周向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的螺旋线进口错开;0042图3表示一种螺纹连接,包括一个设计为带头螺钉的螺钉件;以及0043图4A至4C示意表示制造方法第一种方案的实施过程。具体实施方式0044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以及功能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符号表示。0045图1表示螺钉件1的一部分。螺钉件1包括杆2,它有在端侧的具有第一外螺纹4的第一外螺纹段3。第二外螺。

28、纹段5沿轴向与第一外螺纹段3相邻,它设有第二外螺纹6。这两个外螺纹4、6是一致的,亦即它们有相同的螺旋线走向、相同的螺距以及相同的螺纹尺寸。0046由图1可以看出,两个外螺纹段3、5的直径螺纹内径和螺纹外径是一致的。外螺纹段3、5两者均制在整体的杆2上并通过圆柱形连接段7互相连接成一体。连接段7有比外螺纹段3、5小的直径,在这里,直径的大小决定圆柱形连接段7沿轴向的弹性效果。0047第一外螺纹段3的第一外螺纹4,包括一个图中仅部分表示的具有螺旋线出口9的第一螺旋线8。第二外螺纹段5的第二外螺纹6,包括一个仅局部表示的具有一个面朝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进口11的第二螺旋线10。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

29、旋线出口9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定位为,在外螺纹段3、5与一个没有表示的内螺纹件旋紧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0048如图1所示,在外螺纹段3、5的螺旋线8、10之间造成一种螺距跃迁。如果没有所述的螺距跃迁,则第二螺旋线10如虚线表示的那样沿螺旋线走向与第一螺旋线8对齐,以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6/7页9及在外螺纹段3、5与内螺纹件旋紧时不会造成制动力矩。在第一外螺纹段3的螺旋线出口9与第二外螺纹段5的螺旋线进口11之间的距离A与螺旋线8、10的螺距略有不同,所以在外螺纹段3、5与内螺纹件旋紧时出现沿轴向的紧度,并因而造成制动力矩,亦即保险力矩。由图1可。

30、见,螺旋线出口9与螺旋线进口11的圆周中心并未准确地处于同一个圆周角上,而是沿圆周方向的走向设置为彼此略有错开,由此导致上面提及的螺距跃迁。0049图1中表示的外螺纹段3、5螺旋线8、10彼此的相对位置,或可以通过加工图1中表示的宽度A尤其A01MM至约05MM的环槽凹槽制成,但为此需要比较麻烦的切削加工。优选地,外螺纹段3、5之间的轴向错移和由此造成的螺旋线出口9与螺旋线进口11之间的周向错移,可通过外螺纹段3、5彼此沿轴向相对移动造成,这在后面还要借助图4A至4C说明。0050图2表示包括杆2的整体式螺钉件1另一种实施例。可以看出,互相连接成一体的外螺纹段3、5具有第一或第二外螺纹4、6。。

31、与按图1的实施例中一样,第一外螺纹4第一螺旋线8的螺旋线出口9相对于第二外螺纹6第二螺旋线10的螺旋线进口11沿周向略有错开地设置。在这种相对定位前,这两个螺旋线8、10沿螺旋线方向是互相对齐的,这种情况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的第二螺旋线段的相对位置可以清楚看出。0051为了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外螺纹段3、5例如仅通过扭转使彼此相对移动。0052图3表示螺纹连接12。它包括一个设计为带头螺钉的螺钉件1,螺钉件1以其两个外螺纹段3、5与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13连续的内螺纹18旋紧。通过第一外螺纹4未绘入的在这里是一个螺母螺旋线出口9相对于第二外螺纹6螺旋线进口11错开,在旋紧时或通过旋紧造成制动力矩。

32、。0053下面借助图4A至4C说明一种优选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一个如图1中设计的螺钉件1。首先,在第一个工艺步骤中通过冷挤压制成一个如图4A中所表示的螺钉件毛坯14。螺钉件毛坯14包括一个设计为阶梯状的杆2。杆2包括一个在端侧的第一螺钉件毛坯段15和轴向相邻的第二轴向段16,其中第一螺钉件毛坯段15的直径明显小于第二轴向段16的直径。0054在下一个工艺步骤中将第一螺钉件毛坯段15压制为,缩短其轴向尺寸,为此其径向尺寸增大,由此获得图4B所示在端侧的第一轴向段17。优选地,与所述压制过程同时,在第一轴向段17中和在第二轴向段16中加工螺纹。螺纹的加工也可以在下一个滚压或挤压步骤中进行。重要的是。

33、获得所述的第一外螺纹段3和第二外螺纹段5,它们同心地通过导致弹性效果的连接段7互相连接或构成一体。第一轴向段17的第一外螺纹4和第二轴向段16的第二外螺纹6,除它们的轴向尺寸外是一致的。这两个外螺纹段3、5在端侧,亦即沿轴向互相直接贴靠。0055如图4中用箭头18表示的那样,外螺纹段3、5通过轴向移动,在这里通过拉开彼此相对定位为,当螺钉件1旋入一个公共的内螺纹件内时造成一个制动力矩。由图4C可以看出,在移动时改变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增大了连接段7的轴向尺寸。优选地,连接段7的轴向尺寸A并因而间隙21环槽的轴向尺寸,从大体为零增大到一个在约01MM与约05MM之间数值范围内的值。由此得到一个螺。

34、钉件1,其中螺旋线出口9或更准确地说螺旋线出口9的圆周中心,不准确地处于与第二外螺纹段5第二外螺纹6的螺旋线进口11或螺旋线进口11圆周中心同样的圆周角上。图4C所示的螺钉件1特别适用于承受拉负荷,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7/7页10其中拉负荷沿着与制造期间在端侧的第一外螺纹段3相对于第二外螺纹段5轴向移动运动时同一个方向参见图4B。0056在借助图4A至4C展示的实施例中,外螺纹4、6的螺旋线出口9和螺旋线进口11沿周向彼此略有错开地设置,这些外螺纹段3、5彼此没有相对扭转,但如果希望,也可以除外螺纹段3、5这种轴向的相对移动外或与之不同,实施它们彼此的相对扭转。

35、。0057附图标记清单00581螺钉件00592杆00603第一外螺纹段00614第一外螺纹00625第二外螺纹段00636第二外螺纹00647连接段00658第一螺旋线00669螺旋线出口006710第二螺旋线006811螺旋线进口006912螺纹连接007013内螺纹件007114螺钉件毛坯007215螺钉件毛坯段007316第二轴段007417第一轴段007518箭头007619箭头007720内螺纹007821间隙环槽0079A宽度/宽度尺寸说明书CN102356245ACN102356255A1/3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6245ACN102356255A2/3页12图3图4A图4B说明书附图CN102356245ACN102356255A3/3页13图4C说明书附图CN10235624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