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2207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4554.9

申请日:

2011.09.08

公开号:

CN102350786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9C 49/42申请日:20110908授权公告日:20131204终止日期:201609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9/42申请日:20110908|||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9/42

主分类号:

B29C49/42

申请人:

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文镛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乌日乡荣泉村中山路三段688之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代理人:

宋连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其入料装置输入瓶坯至回转装置,回转装置将瓶坯运送至相对设置加热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瓶坯再被输送至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瓶坯间的间距,改变间距后的瓶坯再分流二路至两第二输送装置,该两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配合夹料装置就能同时将分流后的瓶坯进行吹塑成形,生产效率高,而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通过两转轮部分相切并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就能达成分流变距的作用,完全不需造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同时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吹塑成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含 : 一入料装置 ; 一回转装置, 邻设于该入料装置, 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 ;; 一第一输送装置, 邻设于该回转装置, 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 ; 复数个加热装置, 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 ;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包含一第一转轮、 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 其中 : 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 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相连, 该第一转轮的外周缘 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 ; 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 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 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间隔 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 ; 而该第二夹爪 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 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 ; 二第二输送装置, 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 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 及所述第二转轮 ; 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 该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 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 该二第二输送装置外周缘 ; 二夹料装置, 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 ; 以及一成形装置, 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 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复数个导引板与该第一转 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 该第一转轮与该第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 而该第一转 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 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移动, 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4: 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含以下步骤 : 入料 : 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 ; 进入双轮分流阶段 : 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轮相 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 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且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凹槽 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 ; 开始双轮分流 : 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 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时, 靠 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和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 而第一转 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 进入成形阶段 : 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分别 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 ; 吹塑成形 : 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 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成形 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入料时, 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 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行加热。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 次分流, 所述二次分流是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的距离, 使之与该第一转轮、 第二 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来实现的。

说明书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与塑料的吹塑成形有 关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塑成形设备系统通常是包含一入坯装置, 该入坯装置将预成形的瓶坯输 送至一输送装置, 该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加热装置, 该加热装置对其上的瓶坯 进行预热, 最后该输送装置将加热后的瓶坯输送至成形装置内的模具进行吹塑成形。现有 吹塑成形系统一般都是由一个输送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成形装置, 其生产效率有限, 无法提 供最佳的加工效率 ;
     因此, 亦有业内技术人员在该输送装置与该成形装置之间设置一变距装置, 通过 该变距装置改变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 提高输送瓶坯的效率。 然而, 一般的变距装置 结构复杂, 通过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装置配合产生变距的动作, 除此之外, 该变距装 置更要配合另外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螺杆或机械手臂动作, 由此可知, 该变距装置的设备 造价成本势必高昂, 如此就会增加该吹塑成形设备系统及其运作方法整体的设备成本, 当 然同时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其无需造价昂贵的精密传动构 件, 仅通过简单的结构配置就能实现将瓶坯送至模具之前分流并改变间距, 且还能使分流 后的瓶坯同时进行吹塑成形, 生产效率高且又兼具节能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吹塑成形装置, 包含 :
     一入料装置 ;
     一回转装置, 邻设于该入料装置, 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 ;;
     一第一输送装置, 邻设于该回转装置, 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 ;
     复数个加热装置, 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 ;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包含一第一转轮、 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 其中 :
     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 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相连, 该第一转轮的外 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 ;
     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 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 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 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 ; 而该第二 夹爪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 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 ;
     二第二输送装置, 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 51 及该第二转轮 52, 且分别连接于所述 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 ;
     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 该第一转轮及第二 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 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外周缘 ;二夹料装置, 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 ; 以及一成形装置, 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 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进一步地, 该些导引板与该第一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 该第一转轮与该第 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 而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 形成一瓶坯输出口。
     进一步地, 该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位移 动, 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 包含 :
     入料 : 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 ;
     进入双轮分流阶段 : 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 轮相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 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且 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 凹槽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 ;
     开始双轮分流 : 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 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 时, 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及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 而 第一转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
     进入成形阶段 : 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 分别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 ;
     吹塑成形 : 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 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 成形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
     进一步地, 入料时, 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 行加热。
     进一步地, 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次分流, 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 的距离, 使之与该第一转轮、 第二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以进行二次分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由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 具体地是通过 两部分相切的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实现, 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造 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 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吹塑成形装置未运送瓶坯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的局部放大图。
     图 3 是本发明塑成形装置运送瓶坯且瓶胚变距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 4 是图 3 的局部放大图。
     图 5 是本发明吹塑成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的元件符号的简单说明 :
     入料装置 10 回转装置 20 第一输送装置 30
     加热装置 40 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第一转轮 514102350786 A CN 102350789
     说明书第二转轮 52 导引板 53 送料轨道 71 瓶坯分流口 B3/4 页第一夹爪 511 第二夹爪 521 第二输送装置 60 成形装置 80 瓶坯输出口 C第一过渡凹槽 512 第二过渡凹槽 522 夹料装置 70 瓶坯输入口 A 瓶坯 P【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第 1 至 4 图所示, 一种吹塑成形装置, 包 含:
     一入料装置 10, 用以输入瓶坯 P ;
     一回转装置 20, 邻设于该入料装置 10, 并与该入料装置 10 相连, 该入料装置 10 输 入瓶坯 P 至该回转装置 20 ;
     一第一输送装置 30, 邻设于该回转装置 20, 并与该回转装置 20 相连, 该回转装置 20 上的瓶坯 P 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
     复数个加热装置 40, 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的外围, 该些加热装置 40 对该 第一输送装置 30 上的瓶坯 P 进行加热 ;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包含一第一转轮 51、 一第二转轮 52 以及复数个导引板 53, 其中 :
     该第一转轮 51 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相连, 该第一输 送装置 30 将瓶坯 P 输送至该第一转轮 51, 且该第一转轮 51 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一 夹爪 511 及第一过渡凹槽 512, 该第一夹爪 511 可夹持瓶坯 P, 而该第一过渡凹槽 512 则供 瓶坯 P 靠抵 ;
     该第二转轮 52 邻设于该第一转轮 51, 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 51, 该第二转轮 52 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二夹爪 521 及复数个第二过渡凹槽 522, 该第二夹爪 521 可夹持 瓶坯 P, 而该第二过渡凹槽 522 可供瓶坯 P 通过, 而该第二夹爪 521 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 槽 512 ; 该第二过渡凹槽 522 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 511 ;
     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 51 及该第二转轮 52, 且分别连接于该 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 ;
     该些导引板 53 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与该第一转轮 51 之间、 该第一转轮 51 及第二转轮 52 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之间、 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外周缘, 且该些导引板 53 与该第一转轮 51 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 A, 该第一转轮 51 与该第二转轮 52 之间形成一 瓶坯分流口 B, 而该第一转轮 51 及该第二转轮 52 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之间分别形成一 瓶坯输出口 C ; 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的瓶坯 P 由该瓶坯输入口 A 输入至该第一转轮 51, 该第 一转轮 51 上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 512 内的瓶坯 P 由该瓶坯分流口 B 分流至该第二转轮 52, 而夹持于该第一转轮 51 及第二转轮 52 的第一夹爪 511 和第二爪牙 521 上的瓶坯 P 再分别 由该二瓶坯输出口 C 输出至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
     二夹料装置 70, 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的外边缘, 该二夹料装置 70 分别 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的瓶坯 P 并沿一送料轨道 71 移动 ;
     以及一成形装置 80, 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 70, 且该送料轨道 71 延伸设置至该成形装置 80 内, 则该二夹料装置 70 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上的瓶坯 P 并输送至成形装 置 80 内进行吹塑成形。
     以上为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结构关系, 而其方法则如第 5 图所示, 包含 :
     (a.) 入料 : 该入料装置 10 连续输入瓶坯 P 至该回转装置 20, 而该回转装置 20 旋 转并将瓶坯 P 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再输送瓶坯 P 运转 ;
     (b.) 预热 : 第一输送装置 30 运转的同时, 相对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设置的该些加 热装置 40 便同时对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上的瓶坯 P 进行加热 ;
     (c.) 进入双轮分流阶段 : 接着, 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将加热后的瓶坯 P 由该瓶坯输 入口 A 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的第一转轮 51, 该第一转轮 51 的第一夹爪 511 夹持 瓶坯 P, 且该第一转轮 51 的第一过渡凹槽 512 与该导引板 53 之间限止瓶坯 P ;
     (d.) 开始分流 : 接着, 该第一转轮 51 持续运转且其上之瓶坯 P 随之旋转, 当瓶坯 P 旋转移动至该瓶坯分流口 B 时, 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 512 及导引板 53 之间的瓶坯 P 失去 限止, 同时又受到导引板 53 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 52, 而又由于第二转轮 52 是以第二 夹爪 521 相对第一过渡凹槽 512, 因此由该第一过渡凹槽 512 脱出的瓶坯 P 便会变成受到第 二夹爪 521 夹持, 则由于第一转轮 51 是间隔设置第一夹爪 511 及第一过渡凹槽 512, 当该第 一过渡凹槽 512 通过瓶坯分流口 B 后便会将瓶坯 P 分流至第二转轮 52, 则原本分布于第一 夹爪 511 及第一过渡凹槽 512 的瓶坯 P 改变成仅有第一夹爪 511 夹持瓶坯 P, 如此就改变了 瓶坯 P 间的间距, 且是改变瓶坯 P 间的间距为原来的两倍 ; (e.) 二次分流 : 当然, 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 60 夹持瓶坯 P 的距离, 使之与该第 一转轮 51、 第二转轮 52 上夹持瓶坯 P 的距离不同, 实现对瓶坯 P 进行二次分流, 也就相应改 变了变距的倍数 ;
     (f.) 进入成形阶段 : 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的瓶坯 P 在改变间距之后, 该第 一转轮 51 及该第二转轮 52 通过该二瓶坯输出口 C 将瓶坯 P 输送至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
     (g.) 吹塑成形 : 该二夹料装置 70 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的瓶坯 P, 并沿该 送料轨道 71 将瓶坯 P 送入该成形装置 80 内进行吹塑成形。
     由此可知, 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上可充分地夹持瓶坯 P, 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就能改变瓶坯 P 间的间距, 最后再由该二第二输送装置 60 分别搭载改变间距后的瓶坯 P 并由该二夹料装置 70 夹取瓶坯 P 进行吹塑成形, 不仅该第一输送装置 30 的输送空间可充 分地利用, 且分流后的瓶坯 P 更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 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
     且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 50 是通过该第一转轮 51 及第二转轮 52 部分相切的配置 方式, 以及第一夹爪 511、 第二爪牙 521 交错设置的结构配置, 再搭配该些导引板 53 的导引 就能完成瓶坯 P 间距的改变, 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机械就能达成, 能大幅 降低整体设备系统的设备成本, 且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提升经济效益。同时, 由于 设置了该双轮相切 变距装置 50 之后, 该些瓶坯 P 是分流为两道且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的 动作, 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也因如此, 更同时能发挥节能的功效。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 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 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78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786ACN102350786A21申请号201110264554922申请日20110908B29C49/4220060171申请人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县乌日乡荣泉村中山路三段688之1号72发明人杨文镛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代理人宋连梅54发明名称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其入料装置输入瓶坯至回转装置,回转装置将瓶坯运送至相对设置加热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瓶坯再被输送至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瓶。

2、坯间的间距,改变间距后的瓶坯再分流二路至两第二输送装置,该两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配合夹料装置就能同时将分流后的瓶坯进行吹塑成形,生产效率高,而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通过两转轮部分相切并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就能达成分流变距的作用,完全不需造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同时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102350789A1/1页21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入料装置;一回转装置,邻设于该入料装置,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一第一输送装置,邻设于该回转装置,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复数个加热装置,相对设置。

3、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包含一第一转轮、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其中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相连,该第一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而该第二夹爪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该第一转轮及。

4、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外周缘;二夹料装置,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以及一成形装置,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导引板与该第一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该第一转轮与该第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而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移动,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4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入料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

5、;进入双轮分流阶段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且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凹槽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开始双轮分流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和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而第一转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进入成形阶段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分别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吹塑成形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成形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料时,。

6、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行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次分流,所述二次分流是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来实现的。权利要求书CN102350786ACN102350789A1/4页3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其运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与塑料的吹塑成形有关的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吹塑成形设备系统通常是包含一入坯装置,该入坯装置将预成形的瓶坯输送至一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

7、置对其上的瓶坯进行预热,最后该输送装置将加热后的瓶坯输送至成形装置内的模具进行吹塑成形。现有吹塑成形系统一般都是由一个输送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成形装置,其生产效率有限,无法提供最佳的加工效率;0003因此,亦有业内技术人员在该输送装置与该成形装置之间设置一变距装置,通过该变距装置改变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提高输送瓶坯的效率。然而,一般的变距装置结构复杂,通过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装置配合产生变距的动作,除此之外,该变距装置更要配合另外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螺杆或机械手臂动作,由此可知,该变距装置的设备造价成本势必高昂,如此就会增加该吹塑成形设备系统及其运作方法整体的设备成本,当然同时也会增加产品。

8、的生产成本。【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其无需造价昂贵的精密传动构件,仅通过简单的结构配置就能实现将瓶坯送至模具之前分流并改变间距,且还能使分流后的瓶坯同时进行吹塑成形,生产效率高且又兼具节能效果。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包含0006一入料装置;0007一回转装置,邻设于该入料装置,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0008一第一输送装置,邻设于该回转装置,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0009复数个加热装置,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0010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包含一第一转轮、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其中0011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并与该第一。

9、输送装置相连,该第一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0012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而该第二夹爪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0013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0014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该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外周缘;说明书CN102350786ACN102。

10、350789A2/4页40015二夹料装置,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0016以及一成形装置,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0017进一步地,该些导引板与该第一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该第一转轮与该第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而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0018进一步地,该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位移动,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0019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包含0020入料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0021进入双轮分流阶段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

11、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且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凹槽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0022开始双轮分流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及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而第一转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0023进入成形阶段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分别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0024吹塑成形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成形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0025进一步地,入料时,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行加热。

12、。0026进一步地,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次分流,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以进行二次分流。0027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28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由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具体地是通过两部分相切的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实现,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造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2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30图1是本发明吹塑成形装置未运送瓶坯时的平面示意图。0031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0032图3是本发明塑成形装置运送瓶坯。

13、且瓶胚变距时的平面示意图。0033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0034图5是本发明吹塑成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0035本发明的元件符号的简单说明0036入料装置10回转装置20第一输送装置300037加热装置40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第一转轮51说明书CN102350786ACN102350789A3/4页50038第一夹爪511第一过渡凹槽512第二转轮520039第二夹爪521第二过渡凹槽522导引板530040第二输送装置60夹料装置70送料轨道710041成形装置80瓶坯输入口A瓶坯分流口B0042瓶坯输出口C瓶坯P【具体实施方式】0043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第1至4图所示,一种。

14、吹塑成形装置,包含0044一入料装置10,用以输入瓶坯P;0045一回转装置20,邻设于该入料装置10,并与该入料装置10相连,该入料装置10输入瓶坯P至该回转装置20;0046一第一输送装置30,邻设于该回转装置20,并与该回转装置20相连,该回转装置20上的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30;0047复数个加热装置40,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外围,该些加热装置40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的瓶坯P进行加热;0048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包含一第一转轮51、一第二转轮52以及复数个导引板53,其中0049该第一转轮51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30相连,该第一输送装置30。

15、将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转轮51,且该第一转轮51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该第一夹爪511可夹持瓶坯P,而该第一过渡凹槽512则供瓶坯P靠抵;0050该第二转轮52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51,该第二转轮52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二夹爪521及复数个第二过渡凹槽522,该第二夹爪521可夹持瓶坯P,而该第二过渡凹槽522可供瓶坯P通过,而该第二夹爪521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512;该第二过渡凹槽522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511;0051二第二输送装置60,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且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0052该。

16、些导引板53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与该第一转轮51之间、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外周缘,且该些导引板53与该第一转轮51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A,该第一转轮51与该第二转轮52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B,而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C;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瓶坯P由该瓶坯输入口A输入至该第一转轮51,该第一转轮51上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512内的瓶坯P由该瓶坯分流口B分流至该第二转轮52,而夹持于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的第一夹爪511和第二爪牙521上的瓶坯P再分别由该二瓶坯输出口C输出至该二第。

17、二输送装置60;0053二夹料装置70,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外边缘,该二夹料装置70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瓶坯P并沿一送料轨道71移动;0054以及一成形装置80,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70,且该送料轨道71延伸设置至该成形说明书CN102350786ACN102350789A4/4页6装置80内,则该二夹料装置70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上的瓶坯P并输送至成形装置80内进行吹塑成形。0055以上为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结构关系,而其方法则如第5图所示,包含0056A入料该入料装置10连续输入瓶坯P至该回转装置20,而该回转装置20旋转并将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30,该。

18、第一输送装置30再输送瓶坯P运转;0057B预热第一输送装置30运转的同时,相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设置的该些加热装置40便同时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的瓶坯P进行加热;0058C进入双轮分流阶段接着,该第一输送装置30将加热后的瓶坯P由该瓶坯输入口A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的第一转轮51,该第一转轮51的第一夹爪511夹持瓶坯P,且该第一转轮51的第一过渡凹槽512与该导引板53之间限止瓶坯P;0059D开始分流接着,该第一转轮51持续运转且其上之瓶坯P随之旋转,当瓶坯P旋转移动至该瓶坯分流口B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512及导引板53之间的瓶坯P失去限止,同时又受到导引板53的导引而被导引至。

19、第二转轮52,而又由于第二转轮52是以第二夹爪521相对第一过渡凹槽512,因此由该第一过渡凹槽512脱出的瓶坯P便会变成受到第二夹爪521夹持,则由于第一转轮51是间隔设置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当该第一过渡凹槽512通过瓶坯分流口B后便会将瓶坯P分流至第二转轮52,则原本分布于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的瓶坯P改变成仅有第一夹爪511夹持瓶坯P,如此就改变了瓶坯P间的间距,且是改变瓶坯P间的间距为原来的两倍;0060E二次分流当然,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60夹持瓶坯P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51、第二转轮52上夹持瓶坯P的距离不同,实现对瓶坯P进行二次分流,也就相应改变了。

20、变距的倍数;0061F进入成形阶段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的瓶坯P在改变间距之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通过该二瓶坯输出口C将瓶坯P输送至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0062G吹塑成形该二夹料装置70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瓶坯P,并沿该送料轨道71将瓶坯P送入该成形装置80内进行吹塑成形。0063由此可知,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可充分地夹持瓶坯P,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就能改变瓶坯P间的间距,最后再由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分别搭载改变间距后的瓶坯P并由该二夹料装置70夹取瓶坯P进行吹塑成形,不仅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空间可充分地利用,且分流后的瓶坯P更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能大幅提。

21、升生产效率;0064且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是通过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部分相切的配置方式,以及第一夹爪511、第二爪牙521交错设置的结构配置,再搭配该些导引板53的导引就能完成瓶坯P间距的改变,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机械就能达成,能大幅降低整体设备系统的设备成本,且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提升经济效益。同时,由于设置了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之后,该些瓶坯P是分流为两道且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的动作,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也因如此,更同时能发挥节能的功效。0065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350786ACN102350789A1/5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0786ACN102350789A2/5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0786ACN102350789A3/5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0786ACN102350789A4/5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0786ACN102350789A5/5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078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