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 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特征为高血糖、多饮、多尿、 多食及疲乏、消瘦等,糖尿病长时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 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 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目前,1、2型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西医治疗中主要是饮食控制配合降糖 药物或者胰岛素补充相结合治疗,副作用大。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疗效都不够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包括该组合物 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 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黄芪35~55份,山 茱萸25~35份,金锦香25~35份,青黛10~15份,两面针5~10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黄芪40份, 山茱萸30份,金锦香30份,青黛10份,两面针5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黄芪45份, 山茱萸28份,金锦香28份,青黛13份,两面针8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黄芪50份, 山茱萸33份,金锦香33份,青黛15份,两面针1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与药学上允许的辅料,可制成治疗糖 尿病的药物;所述药物为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加入各原料药10-20倍重量的水, 浸泡24-48小时,煎煮2-4次,每次煎煮2-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将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加入药学上的常规辅料制成胶囊剂、 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加入各原料药15倍重量的水, 浸泡30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将滤液浓缩 至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按重量份数,取稠膏1份,糊精2份,木糖醇2.5 份及70%乙醇适量,制成软材,过15目筛,湿颗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降血糖效果明显,服用方便,对糖尿病具有显著的 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下列中药组分:黄芪40份,山茱萸30份,金锦香30 份,青黛10份,两面针5份;加入各原料药15倍重量的水,浸泡30小时, 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5的稠膏;按重量份数,取稠膏1份,糊精2份,木糖醇2.5份及70%乙醇 适量,制成软材,过15目筛,湿颗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颗粒剂包装规格 为5g/袋,该颗粒剂的临床推荐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1袋。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下列中药组分:黄芪45份,山茱萸28份,金锦香28 份,青黛13份,两面针8份;加入各原料药15倍重量的水,浸泡30小时, 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5的稠膏;将稠膏在50℃烘干,得到干膏粉,加入淀粉和糊精,干膏粉: 淀粉:糊精的质量比为1:1.2:1.2,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即得片剂。该片 剂的规格为0.5g/片,该片剂的临床推荐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3粒。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下列中药组分:黄芪50份,山茱萸33份,金锦香33 份,青黛15份,两面针10份;加入各原料药10倍重量的水,浸泡48小时, 煎煮4次,每次煎煮2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的稠膏;将稠膏在50℃烘干,得到干膏粉,将干膏粉与淀粉按质量比1:1 混匀,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该胶囊剂的规格为0.4g/粒,该胶囊剂的临床 推荐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2粒。
临床治疗案例:
1.病历资料:
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0例。
治疗组1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治疗;
治疗组2男性30例,女性20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片剂治疗;
治疗组3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治疗;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参芪降糖颗粒,由鲁南厚普制药有 限公司生产。
以上患者全部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治疗组1: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5 天,5g/袋,每天2次,每次1袋。
治疗组2:本发明实施例2的片剂,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0.5g/ 片,每天3次,每次3片。
治疗组3: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 0.4g/粒,每天3次,每次2粒。
对照组:参芪降糖颗粒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0.35g/袋,每天2 次,每次1袋。
3.诊断标准
按照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l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5)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4.疗效标准
显著: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gl),餐后2 小时血糖<8.3mmol/L(150mg/gl),24小时尿糖总量<10.0g,或血糖、24小时尿 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gl),餐后2 小时血糖<10.0mmol/L(180mg/gl),24小时尿糖总量<25.0g,或血糖、24小 时尿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5.治疗效果
表1治疗组1疗效
表2治疗组2疗效
表3治疗组3疗效
表4对照组疗效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治疗组1的治疗效果最佳,本发明治疗组1、治 疗组2和治疗组3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