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21240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373588.5

申请日:

20150602

公开号:

CN204932248U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8,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H39/08,A61B17/00

申请人:

符仲华

发明人:

符仲华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汉中路139号五星年华大厦1006

优先权:

CN201520373588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张苏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涉及浮针,是浮针疗法的专用工具。包括针座,针芯,软管及其软管座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浮针针芯固定于针座头部,由针芯体和针芯尖组成;针座头部设有圆孔型凹槽;凹槽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包括第一位点和分布在第一位点两侧的进入口和第二位点;软管座为圆管型,可插入所述凹槽内;软管座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固定软管及其软管座的位置,第二凸起用于扫散位置的提醒标示。

权利要求书

1.浮针,包括钢针座,针芯,软管及其软管座和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固定于钢针座头部,包括针芯体和针芯尖;所述钢针座头部设有圆孔型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包括第一位点、分布在所述第一位点两侧的进入口和第二位点;所述软管座为圆管型,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软管座上设置第一凸起;当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位点时,所述针芯尖外露于所述软管;当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位点时,所述针芯尖绝大部分或完全隐藏于所述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位点和所述第二位点的形状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设有第二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座与斜切面一致的一面上设有防滑点,所述设有防滑点的面与所述凹槽位置一致;且该面和其背部对应面为凹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更安全的浮针。

背景技术

浮针疗法,突破了传统针灸理论,是本专利申请人在1996年发明。

浮针疗法主要运用特制浮针针具为工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主要是进入浅筋膜层。留针时间4-5小时,针具不深入肌层,而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这种新疗法可用来治疗全身多部位的一些常见局限性病痛病症。

现有的一种浮针(申请号:201220307856.X),实际上是一种留置针,包括针柄上的金属针芯、与金属针芯匹配的金属空心导管以及与金属空心导管匹配的软套管,结构复杂,工艺成本高,使用时安装不便,并且无法实现针芯缩回软套管即刻就固定的这样状态。另一种浮针(申请号:200810155285.0),空心导管上设有一个纵向导槽和与其交汇的横向卡槽,软套管的中空管座上设有一个定位凸起;中空管座与空心导管匹配,其在空心导管中的运动轨迹由定位凸起与纵向导槽、横向卡槽确定。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浮针疗法需进行平面内扫散运动(扫散范围为扇形区域),为防止针芯划伤皮下组织,要保持针芯保持在软套管内部;同时针芯退得太多,易被针芯戳破导致不能起到保护效果,损伤软套管,造成软套管断裂的隐患。而这种横向卡槽易产生软套管的滑动,造成软套管脱离针芯或使针芯在工作时不必要的外漏。

此外,由于浮针器具较小,治疗时贴近皮肤,操作空间较小,难以准确改变软管及其软管座的位置,给治疗增加难度,甚至增加就医者的疼痛,因此,该类型浮针器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浮针。通过设计定位口和软管及其软管座,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技术方案是:

浮针,包括钢针座,针芯,软管及其软管座和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

针芯固定于钢针座头部,包括针芯体和针芯尖;

钢针座头部设有圆孔型凹槽;凹槽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包括第一位点和分布在第一位点两侧的进入口和第二位点;

软管座为圆管型,可插入所述凹槽内;软管座上设置凸起一,它与所述第一位点和所述第二位点的形状吻合。固定部分露出于圆孔型凹槽处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起,作为优选,第二凸起为长条形凸起。

当第一凸起位于第一位点,针芯尖外露于软管;

当第一凸起位于第二位点,针芯尖大部分或完全隐藏于软管,作为优选,针芯尖隐藏于软管。

钢针座与第一凸起一致的一面上设有防滑点,设有防滑点的面与凹槽位置也一致。且该面和其背部对应面为凹面。凹面设置更加便于手持,并且方便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1.针芯容易不小心拔出的问题;2..软管及其软管座在位点间移动后固定困难的问题;3.扫散时增加了辨识度,提高了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及右视图;

其中,1为钢针座,2为针芯,3为软管及其软管座,6为定位口,7为防滑点,8为进入口,9为第一位点,10为第二位点,11为软管,12为软管座,13为第一凸起,14为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具体阐述。

如图1-3所示的浮针,包括钢针座1,针芯2,软管及其软管座3和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

针芯2固定于钢针座1头部,包括针芯体和针芯尖;

钢针座1头部设有圆孔型凹槽;凹槽上设有定位口6;定位口6包括第一位点9和分布在第一位点9两侧的进入口8和第二位点10。

第二位点10与第一位点9相通处宽度与第一凸起13宽度相当。

软管及其软管座3包括软管11和软管座12,软管座12为圆管型,可插入圆孔型凹槽内;软管座12上设置第一凸起13,它与第一位点9和第二位点10的形状吻合。软管座12露出于圆孔型凹槽处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起14。

作为优选,第一凸起13形状为横向长条形凸起,第二凸起14为纵向长条形凸起。

首先第一凸起13位于第一位点9,此时针芯尖外露于软管及其软管座3。此时将浮针刺入皮肤,刺入之后通过抽动钢针座1,并旋转软管及其软管座3,将第一凸起置于第二位点10内,将针芯尖隐藏于软管及其软管座3内。

钢针座1与斜切面一致的一面上设有防滑点7,且该面和其背部对应面为凹面。凹面设置更加便于手持,并且方便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的,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浮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浮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浮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涉及浮针,是浮针疗法的专用工具。包括针座,针芯,软管及其软管座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浮针针芯固定于针座头部,由针芯体和针芯尖组成;针座头部设有圆孔型凹槽;凹槽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包括第一位点和分布在第一位点两侧的进入口和第二位点;软管座为圆管型,可插入所述凹槽内;软管座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固定软管及其软管座的位置,第二凸起用于扫散位置的提醒标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