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023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8939.X

申请日:

2010.08.20

公开号:

CN102376446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41/04申请日:20100820|||公开

IPC分类号:

H01F41/04; B05B13/04; B05C5/00

主分类号:

H01F41/04

申请人:

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远; 黄若辰; 文志庆; 黄长俊; 黎治易; 何志峰; 陈珏然

地址:

英属处女群岛托托拉岛罗得城离岸合作中心邮箱9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陈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该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UV固化炉、自动折弯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圈传输到各个工位上进行自动化加工,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全线自动化运行,提高产品品质,亦节省人力成本,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非接触式喷胶工艺,可消除线圈来料差异,实现线圈侧面刮引线零不良率目标,解决实现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 排布的自动切线机、 自动喷胶机、 自动点胶机、 UV 固化炉、 自动折弯机、 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 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自动 叠模机, 所述自动叠模机位于所述自动折弯机与生产线出口之间。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线圈后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切线机 包括切刀、 切线顶块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 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 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切线工位的前方, 所述顶块位于切线 工位的正下方, 所述切刀及切线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 并且所述切刀与切线顶块在水 平方向上位置对应。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喷胶机包 括可沿传输路径平行移动的喷头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 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 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 所述 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 所述喷头具有喷嘴, 所述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 紧压线圈侧面引线的自动紧压机, 所述自动紧压机位于所述自动喷胶机与自动切线机之 间, 其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压块、 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 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 输路径上位于紧压工位的前方, 所述压块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点胶机包 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 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 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 所述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折弯机包 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拨线头、 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 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 板的顶块、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 于折弯工位的前方, 所述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 所述拨线头位于折弯工位的上方。
8: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叠模机包括 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 所述载模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块, 每一弹性块的一端枢接, 所述定位机 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用 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所述多个弹性块 的前方, 所述顶块位于所述多个弹性块的下方。
9: 一种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 分别用于在线圈的侧面及正面涂上胶水,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自动喷胶机、 自动点胶机、 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块输送至喷胶工 位及点胶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 所述自动喷胶机包括喷头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位于 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 2 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 于喷胶工位的前方, 所述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 所述喷头具有喷嘴, 所述喷嘴位于喷 胶工位的侧上方。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 上下移动的点胶头、 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 生产线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挡块在传输路 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 所述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

说明书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圈加工生产领域, 尤其涉及工业用精密线圈后自动加工生产设备以 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 电子产品的类目也逐渐繁多起来。线圈产品的应用及 开发也越来越广, 在医疗器械、 视听娱乐、 电子电力、 IT 等等行业的大量应用和需求形成庞 大的市场。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是所有生产厂商对工艺优化的不懈追求, 但繁琐的细 节不得不浪费大量人力资源来造就, 为此, 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是平衡其追求的最终梦想。 由 于加工的精细程度较高, 自动化难度很高, 目前只能大量使用人手在细节工序上, 人力成本 是生产中材料成本外最大的投资。
     线圈的后加工主要有切线、 点胶、 UV( 紫外线 ) 炉固化、 引线折弯、 叠模等, 目前这 些工序是半自动生产方式, 每道工序依然要依赖操作人员才能完成, 而且还需要辅助的送
     料员才能实现半成品的搬运, 人工操作有诸多弊端, 例如 : 效率低、 品质不易保证而较差、 产 品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 一次良品率较低等, 而人员成本也是工序的浪费之一。 为保证所 有工序流畅运作, 需要投入大量高精度夹具, 如需提高少量产量也需要大量高成本夹具, 同 时大量夹具的堆放也占用生产场地, 维护成本增加。
     由于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 直接导致生产需要大量人手及场地, 产品和夹具的临 时暂放和搬运致使场地人员工作细节增多, 劳动强度加大。随着工艺的改进和产能提升的 要求, 亟需新的生产线适应新的工艺。
     其中, 点胶工序需要对线圈的正面及侧面同时点胶, 传统的点胶方式是采用接触 式点胶工艺。然而, 线圈侧面的位置不平坦, 线圈侧面没有固定基准, 线圈侧面的位置经常 发生改变, 易导致使用传统接触式点胶时产生很多刮引线不良, 从理论上都无法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 其 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刮引线的线圈喷胶及点胶机。
     针对上述线圈自动后生产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得以实现的, 该线圈自动后加工生 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 自动喷胶机、 自动点胶机、 UV 固化炉、 自动折弯机、 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 机构。
     进一步地, 所述设备还包括自动叠模机, 自动叠模机位于自动折弯机与生产线出 口之间。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切线机包括切刀、 切线顶块及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 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切线工位的前 方, 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正下方, 切刀及切线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 并且切刀与切线顶 块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喷胶机包括可沿传输路径平行移动的喷头及定位机构, 定位 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 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 于喷胶工位的前方, 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 喷头具有喷嘴, 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 方。
     进一步地,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紧压线圈侧面引线的自动紧压机, 自动紧压机位 于自动喷胶机与自动切线机之间, 其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压块、 以及定位机 构, 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 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紧压工位的前方, 压块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位 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 移动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 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折弯机包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定位模板前后移动 的拨线头、 及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 动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 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折弯工位的前方, 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 拨线头位于折 弯工位的上方。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叠模机包括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 载模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块, 每一弹性块的一端枢接, 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用于承 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 上位于多个弹性块的前方, 顶块位于多个弹性块的下方。
     针对上述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 本发明是这得以实现的, 该线圈自动喷胶及点 胶机分别用于在线圈的侧面及正面涂上胶水, 其包括自动喷胶机、 自动点胶机、 以及用于将 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块输送至喷胶工位及点胶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 自动喷胶机包 括喷头及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 的挡块、 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 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 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 喷头具有喷嘴, 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 以及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位 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生产线向前移动的挡块、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 动的驱动装置,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 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上述线圈后自动生产设备可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 圈传输到各个工位上进行自动化加工, 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 全线自动化运行, 提高了产 品品质, 亦节省了人力成本, 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 空间利用率高, 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采用非接触式喷胶工艺, 避免线圈侧面没有固定基 准, 侧面位置不平坦且经常发生改变的影响, 完全消除了线圈来料差异, 实现了线圈侧面刮引线零不良率目标, 解决了实现整条生产自动化的瓶颈问题, 从而解决了需要较多操作人 员, 且效率低、 品质不易保证而较差, 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中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 是应用于图 1 所示的生产设备的线圈及定位模板的组合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中自动切线机的立体示意图 ;
     图 4 是图 3 中自动切线机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
     图 5 是图 3 中自动切线机的另一局部组合示意图 ;
     图 6 是图 1 中自动喷胶机的立体示意图 ;
     图 7 是图 1 中自动点胶机的立体示意图 ;
     图 8 是图 1 中自动折弯机的立体示意图 ;
     图 9 是图 8 中自动折弯机的局部示组合示意图 ;
     图 10 是图 1 中自动叠模机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
     图 11 是图 10 中自动叠模机上叠置有多块模板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 1, 是本发明中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 该线圈自动后 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 1、 自动喷胶机 2、 自动 点胶机 3、 UV 固化炉 4、 自动折弯机 5、 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 位的自动输送机构 ( 本实施例中为自动传送带, 图中未标示 )。
     上述线圈后自动生产设备可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圈传输到各个工位 上进行自动化加工, 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 全线自动化运行, 提高了产品品质, 亦节省了 人力成本, 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 空间利用率高, 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生产设备还包括自动叠模机 6, 自动叠模机 6 位于自动折弯机 5 与生产线出口之间。
     图 2 示出了上述生产设备中待加工的线圈 100 及其定位模板 200, 所述定位模板 200 上放置有六个线圈 100( 当然, 也可以是一个线圈或其他数量的线圈 ), 定位模板 200 上 设有定位通孔 202, 以便在每道工序中进行定位 ( 详见后述 ), 此外, 定位模板 200 上还设 有凸柱 204, 凸柱 204 底部具有凹坑 ( 图中未示出 ), 以便在叠模工序中进行叠模 ( 详见后 述 )。
     具体地, 如图 3 至图 5 所示, 所述自动切线机 1 包括切刀 11、 切线顶块 12 及定位机 构。 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13、 用 于承载线圈 100 定位模板 200 的顶块 14、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 13 及顶块 14 上下移动的 驱动装置。挡块 13 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切线工位的前方, 顶块 14 位于切线工位的正下方, 切 刀 11 及切线顶块 12 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 并且切刀 11 与切线顶块 12 在水平方向上位置
     对应。在本实施例中, 分别有六个切刀 11 及六个对应的切线顶块 12。于顶块 14 上设有定 位凸柱 142, 其可穿设于线圈 100 的定位模板 200 的定位通孔 202 中, 从而在水平方向上使 定位模板 200 定位。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顶块 14 上方时, 驱动装置驱动 挡块 13 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顶块 14 上方, 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 14 向 上移动至线圈 100 处于切线工位, 顶块 14 上的定位凸柱 142 插置于定位模板 200 的定位通 孔 202 中, 切线工位上, 线圈 100 的引线 102 位于切刀 11 与切线顶块 12 之间, 之后, 切刀 11 及切线顶块 12 相向移动, 当其接触时即可切断线圈 100 的引线 102, 切断引线 102 后, 切刀 11 及切线顶块 12 返回原位, 顶块 14 向下移动至定位模板 200 位于传输路径中, 此时, 挡块 13 亦向下移动, 以使定位模板 200 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
     如图 6 所示, 所述自动喷胶机 2 用于对线圈 100 的侧面涂胶, 其包括可沿传输路径 平行移动的喷头 21 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结构与上述自动切线机 1 的定位机构结构相 似, 其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 图中未示 出 )、 用于承载线圈 100 定位模板 200 的顶块 ( 图中未示出 )、 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 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 图中未标示 ),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 顶块位于 喷胶工位的正下方, 喷头 21 具有喷嘴 211, 喷嘴 211 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 本实施例中喷 头 21 具有两个喷嘴 211。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自动喷胶机 2 的顶块上方时, 驱 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顶块上方, 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 向上移动至线圈 100 处于喷胶工位, 顶块上的定位凸柱插置于定位模板 200 的定位通孔 202 中, 喷胶工位上, 线圈 100 上需涂胶的一侧领近喷头 21, 喷头 21 平行于传输路径移动, 使喷 嘴 211 向线圈 100 侧面喷涂胶水, 喷涂好胶水后, 喷头 21 返回原位, 顶块向下移动至定位模 板 200 位于传输路径中, 此时, 挡块亦向下移动, 以使定位模板 200 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 序。
     在本实施例中, 喷头 21 上设有两个喷嘴 211, 将喷头 21 安装在一轨道 22 上, 通过 使喷头 21 沿轨道 22 移动来实现对多个线圈 100 的喷胶, 可以理解, 喷嘴 211 的数量也可以 是与线圈 100 数量对应的, 这样, 就不需要设置轨道 22, 当线圈 100 移动到喷胶工位时, 其侧 面分别与多个喷嘴 211 位置对应, 无需移动喷头 21, 即可同时对多个线圈 100 进行喷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 在上述自动喷胶机 2 与自动切线机 1 之间还设有自动紧 压机 7, 以紧压线圈 100 侧面引线 102 动作, 防止引线 102 翘起产生胶水及引线高不良率。 自动紧压机 7 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 200 前后移动 ( 即图 6 中所示的 Z 轴方向 ) 的压块 71 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 图中未示 出 )、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 图中未标示 ),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紧压 工位的前方, 压块 71 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六个压块 71。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紧压工位时, 驱动装置驱动挡块 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紧压工位, 压块 71 向前移动, 直至压块 71 紧压线圈 100 侧面的引线 102, 之后压块 71 返回至原位, 挡块亦向下移动, 以使定位模板 200 可无阻 碍地进入下一工序。
     请参阅图 7, 所述自动点胶机 3 用于对线圈 100 的正面进行点胶, 其包括可上下移
     动的点胶头 31 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 图中未示出 )、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 图中未标示 ),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 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 点胶头 31 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六个点胶头 31, 点胶头 31 安装在一轨道 32 上, 轨道 32 与传输路径相平行。此外, 定位机构还安装在一轨 道 33 上, 轨道 33 平行于传输路径前后延伸 ( 即如图 7 中所示的 Z 轴方向延伸 ), 从而可使 线圈 100 平行于传输路径前后移动。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点胶工位的侧下方时, 驱动装置 驱动挡块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点胶工位的侧下方, 此时, 定位机构沿轨道 33 移动至点胶头 31 下方, 而点胶头 31 沿轨道 32 移动至与各个线圈 100 的位置一一对应, 之后, 点胶头 31 向下移动, 直到在线圈 100 正面涂上胶水, 涂好胶水后, 点胶头 31 返回原 位, 定位机构沿轨道 33 返回原位, 挡块向下移动, 以使定位模板 200 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 序。
     请参阅图 8 及图 9, 所述自动折弯机 5 包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 100 定位 模板 200 前后移动 ( 即图 9 中所示的 Z 轴方向 ) 的拨线头 51、 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结 构与上述自动切线机 1 的定位机构结构相似, 其位于传输路径中,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 图中未示出 )、 用于承载线圈 100 定位模板 200 的顶块 ( 图中 未标出 )、 以及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 图中未标示 ), 挡块在传输路径 上位于折弯工位的前方, 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 拨线头 51 位于折弯工位的上方。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自动折弯机 5 的顶块上方时, 驱 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顶块上方, 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 向上移动至线圈 100 处于折弯工位, 顶块上的定位凸柱插置于定位模板 200 的定位通孔 202 中, 折弯工位上, 拨线头 51 沿 Z 轴向前移动至线圈 100 上方, 之后, 拨线头 51 向下移动, 直 至其压靠在线圈 100 正面, 然后, 拨线头 51 沿 Z 轴向后移动, 从而将线圈 100 引线 102 折弯 成水平样态, 折弯引线 102 后, 拨线头 51 返回原位, 顶块向下移动至定位模板 200 位于传输 路径中, 此时, 挡块亦向下移动, 以使定位模板 200 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
     请参阅图 10 及图 11, 所述自动叠模机 6 包括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 载模机构具有 多个弹性块 61, 每一弹性块 61 的一端枢接, 弹性块 61 可绕枢接轴转动。定位机构与上述 自动切线机 1 中的定位机构结构相似, 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 100 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 块 ( 图中未示出 )、 用于承载线圈 100 定位模板 200 的顶块 ( 图中未示出 )、 以及用于驱动 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 图中未标示 ), 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多个弹性块 61 的 前方, 顶块位于多个弹性块 61 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 具有四个弹性块 61, 其呈分布于矩形 的四个角落处。
     线圈 100 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 当线圈 100 运行至自动叠模机 6 的顶块上方时, 驱 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 从而将定位模板 200 挡止于顶块上方, 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 向上移动, 使定位模板 200 将四个弹性块 61 向上顶起, 直到定位模板 200 的高度超过弹性 块 61 的顶端, 此时弹性块 61 回落至原位, 定位模板 200 承载于弹性块 61 上方, 顶块向下移 动至原位, 按照上述方法, 顶块将下一片定位模板 200 运送至弹性块 61 上方, 并且叠置于前 一片定位模板 200 的下方, 此时, 位于下方的定位模板 200 的凸柱 204 插置于位于上方的定 位模板 200 凸柱 204 底部的凹坑中。 当自动叠模机 6 叠置的定位模板 200 达到一定数量时,
     即可将这些叠置在一起的定位模板 200 取下, 进行后序的线圈 100 及定位模板 200 卸载操 作。
     驱动上述各工件移动的驱动源优选气缸, 其安装方便, 成本较低, 当然也可以是其 他驱动装置, 例如液压驱动装置等。
     上述设备的各操作台呈一字型通道式分布, 在线圈 100 进入生产线入口之前可以 先将线圈 100 的引线 102 折弯, 以便自动切线机 1 切线。在上述设备传输路径的一侧还可 设置一条自动传送带 ( 图中未示出 ), 以将卸载下来的定位模板 200 回传至生产线的入口, 从而构成单侧开环外循环生产线。
     此外, 为防止某个操作工位上还有线圈 100 在加工, 而后面的定位模板 200 又运 送到该操作工位引起冲突, 可在自动输送机构上方每个操作台之间安装传感器 ( 图中未示 出 ), 当操作工位上还有线圈 100 在加工时, 控制自动输送机构暂停运行, 待操作工位上线 圈 100 为空时, 再继续运行。
     采用上述设备加工线圈 100 时, 首先线圈 100 完成加工前的弯引线 102 及安装在 定位模板 200 上, 完成一次六个线圈 100 的加工定位工作, 然后由自动传送带进入自动生产 线中首个自动切线机 1, 经自动切线机 1 完成引线 102 定长切断工作, 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 送入自动喷胶机 2, 在自动喷胶机 2 首先完成紧压线圈 100 侧面引线 102 动作, 以防止引线 102 翘起产生胶水及引线高不良率, 然后对线圈 100 侧面引线 102 进行喷胶, 将引线 102 固 定, 完成喷胶后, 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点胶机 3, 通过自动点胶机 3 完成线圈 100 正 面引线点胶固定工作, 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 UV 固化炉 4, 在 UV 固化炉 4 经 UV 光照射 30 秒左右, 完成胶水固化, 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引线折弯机 5, 在设备自动顺序控 制下完成引线 102 折弯动作, 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叠模机 6, 完成线圈 100 及定位 模板 200 组合叠加组合, 然后进入去皮工序后进入线圈 100 及定位模板 200 组合卸载操作 台, 将完成后加工的线圈 100 及定位模板 200 分开, 组合的定位模板 200 经循环传送带, 返 回到初始的线圈 100 人工弯线及线圈 100 与定位模板 200 组合操作工作台。至此, 完成整 个流程生产过程。
     上述自动喷胶及点胶机也可单独应用于现有的线圈 100 后加工工艺中, 其采用非 接触式喷胶工艺, 避免线圈 100 侧面没有固定基准, 侧面位置不平坦且经常发生改变的影 响, 完全消除了线圈 100 来料差异, 实现了线圈 100 侧面刮引线零不良率目标, 解决了实现 整条生产自动化的瓶颈问题, 从而解决了需要较多操作人员, 且效率低、 品质不易保证而较 差, 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6446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6446ACN102376446A21申请号201010258939X22申请日20100820H01F41/04200601B05B13/04200601B05C5/0020060171申请人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英属处女群岛托托拉岛罗得城离岸合作中心邮箱957号72发明人罗远黄若辰文志庆黄长俊黎治易何志峰陈珏然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代理人陈健54发明名称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该线圈自动后加工生。

2、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UV固化炉、自动折弯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圈传输到各个工位上进行自动化加工,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全线自动化运行,提高产品品质,亦节省人力成本,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非接触式喷胶工艺,可消除线圈来料差异,实现线圈侧面刮引线零不良率目标,解决实现整条生产自动化的瓶颈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1页CN102376454A1/2页21一种线圈自动后。

3、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UV固化炉、自动折弯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自动叠模机,所述自动叠模机位于所述自动折弯机与生产线出口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后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线机包括切刀、切线顶块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

4、切线工位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正下方,所述切刀及切线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并且所述切刀与切线顶块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喷胶机包括可沿传输路径平行移动的喷头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所述喷头具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紧压线圈侧面引。

5、线的自动紧压机,所述自动紧压机位于所述自动喷胶机与自动切线机之间,其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压块、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紧压工位的前方,所述压块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所述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自动。

6、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折弯机包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拨线头、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折弯工位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所述拨线头位于折弯工位的上方。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叠模机包括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所述载模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块,每一弹性块的一端枢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

7、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所述多个弹性块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所述多个弹性块的下方。9一种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分别用于在线圈的侧面及正面涂上胶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块输送至喷胶工位及点胶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所述自动喷胶机包括喷头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权利要求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4A2/2页3顶块、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喷胶工。

8、位的正下方,所述喷头具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生产线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所述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权利要求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4A1/6页4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线圈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工业用精密线圈后自动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背景技术0002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

9、展,电子产品的类目也逐渐繁多起来。线圈产品的应用及开发也越来越广,在医疗器械、视听娱乐、电子电力、IT等等行业的大量应用和需求形成庞大的市场。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是所有生产厂商对工艺优化的不懈追求,但繁琐的细节不得不浪费大量人力资源来造就,为此,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是平衡其追求的最终梦想。由于加工的精细程度较高,自动化难度很高,目前只能大量使用人手在细节工序上,人力成本是生产中材料成本外最大的投资。0003线圈的后加工主要有切线、点胶、UV紫外线炉固化、引线折弯、叠模等,目前这些工序是半自动生产方式,每道工序依然要依赖操作人员才能完成,而且还需要辅助的送料员才能实现半成品的搬运,人工操作有诸多弊。

10、端,例如效率低、品质不易保证而较差、产品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一次良品率较低等,而人员成本也是工序的浪费之一。为保证所有工序流畅运作,需要投入大量高精度夹具,如需提高少量产量也需要大量高成本夹具,同时大量夹具的堆放也占用生产场地,维护成本增加。0004由于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直接导致生产需要大量人手及场地,产品和夹具的临时暂放和搬运致使场地人员工作细节增多,劳动强度加大。随着工艺的改进和产能提升的要求,亟需新的生产线适应新的工艺。0005其中,点胶工序需要对线圈的正面及侧面同时点胶,传统的点胶方式是采用接触式点胶工艺。然而,线圈侧面的位置不平坦,线圈侧面没有固定基准,线圈侧面的位置经常发生改变。

11、,易导致使用传统接触式点胶时产生很多刮引线不良,从理论上都无法改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刮引线的线圈喷胶及点胶机。0008针对上述线圈自动后生产设备,本发明是这样得以实现的,该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UV固化炉、自动折弯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0009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自动叠模机,自动叠模机位于自动折弯机与生产线出口之间。0010进一步地,所。

12、述自动切线机包括切刀、切线顶块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说明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4A2/6页5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切线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正下方,切刀及切线顶块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并且切刀与切线顶块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001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喷胶机包括可沿传输路径平行移动的喷头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13、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喷头具有喷嘴,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00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紧压线圈侧面引线的自动紧压机,自动紧压机位于自动喷胶机与自动切线机之间,其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压块、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紧压工位的前方,压块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0013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

14、点胶工位的前方,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001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折弯机包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定位模板前后移动的拨线头、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折弯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拨线头位于折弯工位的上方。0015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叠模机包括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载模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块,每一弹性块的一端枢接,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

15、传输路径上位于多个弹性块的前方,顶块位于多个弹性块的下方。0016针对上述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本发明是这得以实现的,该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分别用于在线圈的侧面及正面涂上胶水,其包括自动喷胶机、自动点胶机、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模块输送至喷胶工位及点胶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自动喷胶机包括喷头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用于承载线圈定位模板的顶块、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喷头具有喷嘴,喷嘴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0017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点胶机包括可上下移。

16、动的点胶头、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沿生产线向前移动的挡块、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点胶头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线圈后自动生产设备可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圈传输到各个工位上进行自动化加工,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全线自动化运行,提高了产品品质,亦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0019上述线圈自动喷胶及点胶机采用非接触式喷胶工艺,避免线圈侧面没有固定基准,侧面位置不平坦且经常发生改变的影响,完全消除了线圈来料差异,实现了线圈侧面刮说明书CN10。

17、2376446ACN102376454A3/6页6引线零不良率目标,解决了实现整条生产自动化的瓶颈问题,从而解决了需要较多操作人员,且效率低、品质不易保证而较差,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中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21图2是应用于图1所示的生产设备的线圈及定位模板的组合示意图;0022图3是图1中自动切线机的立体示意图;0023图4是图3中自动切线机的局部组合示意图;0024图5是图3中自动切线机的另一局部组合示意图;0025图6是图1中自动喷胶机的立体示意图;0026图7是图1中自动点胶机的立体示意图;0027图8是图1中自动折弯机的。

18、立体示意图;0028图9是图8中自动折弯机的局部示组合示意图;0029图10是图1中自动叠模机的局部组合示意图;0030图11是图10中自动叠模机上叠置有多块模板的局部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32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中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由生产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布的自动切线机1、自动喷胶机2、自动点胶机3、UV固化炉4、自动折弯机5、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待加工线圈的定位。

19、模板输送至各工位的自动输送机构本实施例中为自动传送带,图中未标示。0033上述线圈后自动生产设备可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将待加工的线圈传输到各个工位上进行自动化加工,生产工艺中人工干预少,全线自动化运行,提高了产品品质,亦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各操作台分布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0034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生产设备还包括自动叠模机6,自动叠模机6位于自动折弯机5与生产线出口之间。0035图2示出了上述生产设备中待加工的线圈100及其定位模板200,所述定位模板200上放置有六个线圈100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线圈或其他数量的线圈,定位模板200上设有定位通孔202,以便在每道。

20、工序中进行定位详见后述,此外,定位模板200上还设有凸柱204,凸柱204底部具有凹坑图中未示出,以便在叠模工序中进行叠模详见后述。0036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自动切线机1包括切刀11、切线顶块12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13、用于承载线圈100定位模板200的顶块14、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13及顶块14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挡块13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切线工位的前方,顶块14位于切线工位的正下方,切刀11及切线顶块12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并且切刀11与切线顶块12在水平方向上位置说明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

21、4A4/6页7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有六个切刀11及六个对应的切线顶块12。于顶块14上设有定位凸柱142,其可穿设于线圈100的定位模板200的定位通孔202中,从而在水平方向上使定位模板200定位。0037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顶块14上方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13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顶块14上方,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14向上移动至线圈100处于切线工位,顶块14上的定位凸柱142插置于定位模板200的定位通孔202中,切线工位上,线圈100的引线102位于切刀11与切线顶块12之间,之后,切刀11及切线顶块12相向移动,当其接触时即可切断线圈10。

22、0的引线102,切断引线102后,切刀11及切线顶块12返回原位,顶块14向下移动至定位模板200位于传输路径中,此时,挡块13亦向下移动,以使定位模板200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0038如图6所示,所述自动喷胶机2用于对线圈100的侧面涂胶,其包括可沿传输路径平行移动的喷头21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结构与上述自动切线机1的定位机构结构相似,其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承载线圈100定位模板200的顶块图中未示出、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喷胶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喷胶工位的正下方,喷头21。

23、具有喷嘴211,喷嘴211位于喷胶工位的侧上方,本实施例中喷头21具有两个喷嘴211。0039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自动喷胶机2的顶块上方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顶块上方,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向上移动至线圈100处于喷胶工位,顶块上的定位凸柱插置于定位模板200的定位通孔202中,喷胶工位上,线圈100上需涂胶的一侧领近喷头21,喷头21平行于传输路径移动,使喷嘴211向线圈100侧面喷涂胶水,喷涂好胶水后,喷头21返回原位,顶块向下移动至定位模板200位于传输路径中,此时,挡块亦向下移动,以使定位模板200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00。

24、40在本实施例中,喷头21上设有两个喷嘴211,将喷头21安装在一轨道22上,通过使喷头21沿轨道22移动来实现对多个线圈100的喷胶,可以理解,喷嘴211的数量也可以是与线圈100数量对应的,这样,就不需要设置轨道22,当线圈100移动到喷胶工位时,其侧面分别与多个喷嘴211位置对应,无需移动喷头21,即可同时对多个线圈100进行喷胶。004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在上述自动喷胶机2与自动切线机1之间还设有自动紧压机7,以紧压线圈100侧面引线102动作,防止引线102翘起产生胶水及引线高不良率。自动紧压机7包括可平行于定位模板200前后移动即图6中所示的Z轴方向的压块71以及定位机构。定位。

25、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紧压工位的前方,压块71位于紧压工位的侧方,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六个压块71。0042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紧压工位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紧压工位,压块71向前移动,直至压块71紧压线圈100侧面的引线102,之后压块71返回至原位,挡块亦向下移动,以使定位模板200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0043请参阅图7,所述自动点胶机3用于对线圈100的正面进行点胶,其包括可上下移说明书CN102376446ACN1023。

26、76454A5/6页8动的点胶头31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驱动挡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点胶工位的前方,点胶头31位于点胶工位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六个点胶头31,点胶头31安装在一轨道32上,轨道32与传输路径相平行。此外,定位机构还安装在一轨道33上,轨道33平行于传输路径前后延伸即如图7中所示的Z轴方向延伸,从而可使线圈100平行于传输路径前后移动。0044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点胶工位的侧下方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点胶工位的侧下方,此。

27、时,定位机构沿轨道33移动至点胶头31下方,而点胶头31沿轨道32移动至与各个线圈100的位置一一对应,之后,点胶头31向下移动,直到在线圈100正面涂上胶水,涂好胶水后,点胶头31返回原位,定位机构沿轨道33返回原位,挡块向下移动,以使定位模板200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0045请参阅图8及图9,所述自动折弯机5包括可上下移动并且可平行于线圈100定位模板200前后移动即图9中所示的Z轴方向的拨线头51、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结构与上述自动切线机1的定位机构结构相似,其位于传输路径中,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承载线圈100定位模板200的顶块图中未标。

28、出、以及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折弯工位的前方,顶块位于折弯工位的正下方,拨线头51位于折弯工位的上方。0046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自动折弯机5的顶块上方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顶块上方,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向上移动至线圈100处于折弯工位,顶块上的定位凸柱插置于定位模板200的定位通孔202中,折弯工位上,拨线头51沿Z轴向前移动至线圈100上方,之后,拨线头51向下移动,直至其压靠在线圈100正面,然后,拨线头51沿Z轴向后移动,从而将线圈100引线102折弯成水平样态,折弯引线102后。

29、,拨线头51返回原位,顶块向下移动至定位模板200位于传输路径中,此时,挡块亦向下移动,以使定位模板200可无阻碍地进入下一工序。0047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述自动叠模机6包括载模机构及定位机构。载模机构具有多个弹性块61,每一弹性块61的一端枢接,弹性块61可绕枢接轴转动。定位机构与上述自动切线机1中的定位机构结构相似,其包括用于阻止线圈100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承载线圈100定位模板200的顶块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驱动挡块及顶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挡块在传输路径上位于多个弹性块61的前方,顶块位于多个弹性块6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四个弹性块61,其呈。

30、分布于矩形的四个角落处。0048线圈100在传输路径中运行时,当线圈100运行至自动叠模机6的顶块上方时,驱动装置驱动挡块向上移动,从而将定位模板200挡止于顶块上方,此时驱动装置驱动顶块向上移动,使定位模板200将四个弹性块61向上顶起,直到定位模板200的高度超过弹性块61的顶端,此时弹性块61回落至原位,定位模板200承载于弹性块61上方,顶块向下移动至原位,按照上述方法,顶块将下一片定位模板200运送至弹性块61上方,并且叠置于前一片定位模板200的下方,此时,位于下方的定位模板200的凸柱204插置于位于上方的定位模板200凸柱204底部的凹坑中。当自动叠模机6叠置的定位模板200达。

31、到一定数量时,说明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4A6/6页9即可将这些叠置在一起的定位模板200取下,进行后序的线圈100及定位模板200卸载操作。0049驱动上述各工件移动的驱动源优选气缸,其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驱动装置,例如液压驱动装置等。0050上述设备的各操作台呈一字型通道式分布,在线圈100进入生产线入口之前可以先将线圈100的引线102折弯,以便自动切线机1切线。在上述设备传输路径的一侧还可设置一条自动传送带图中未示出,以将卸载下来的定位模板200回传至生产线的入口,从而构成单侧开环外循环生产线。0051此外,为防止某个操作工位上还有线圈100在加。

32、工,而后面的定位模板200又运送到该操作工位引起冲突,可在自动输送机构上方每个操作台之间安装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当操作工位上还有线圈100在加工时,控制自动输送机构暂停运行,待操作工位上线圈100为空时,再继续运行。0052采用上述设备加工线圈100时,首先线圈100完成加工前的弯引线102及安装在定位模板200上,完成一次六个线圈100的加工定位工作,然后由自动传送带进入自动生产线中首个自动切线机1,经自动切线机1完成引线102定长切断工作,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喷胶机2,在自动喷胶机2首先完成紧压线圈100侧面引线102动作,以防止引线102翘起产生胶水及引线高不良率,然后对线圈100侧。

33、面引线102进行喷胶,将引线102固定,完成喷胶后,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点胶机3,通过自动点胶机3完成线圈100正面引线点胶固定工作,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UV固化炉4,在UV固化炉4经UV光照射30秒左右,完成胶水固化,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引线折弯机5,在设备自动顺序控制下完成引线102折弯动作,经中间自动输送机构送入自动叠模机6,完成线圈100及定位模板200组合叠加组合,然后进入去皮工序后进入线圈100及定位模板200组合卸载操作台,将完成后加工的线圈100及定位模板200分开,组合的定位模板200经循环传送带,返回到初始的线圈100人工弯线及线圈100与定位模板200组合操。

34、作工作台。至此,完成整个流程生产过程。0053上述自动喷胶及点胶机也可单独应用于现有的线圈100后加工工艺中,其采用非接触式喷胶工艺,避免线圈100侧面没有固定基准,侧面位置不平坦且经常发生改变的影响,完全消除了线圈100来料差异,实现了线圈100侧面刮引线零不良率目标,解决了实现整条生产自动化的瓶颈问题,从而解决了需要较多操作人员,且效率低、品质不易保证而较差,报废率和返工情况较高的问题。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76446ACN10237645。

35、4A1/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2/11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3/11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4/11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5/11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6/11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7/11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8/11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9/11页1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10/11页1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CN102376454A11/11页2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7644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