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60159.7 (22)申请日 2017.08.30 (71)申请人 叶春海 地址 029326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 左翼中旗希伯花镇余丰堡村230号 (72)发明人 叶春海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P 1/12(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1/18(2006.01) A61P 1/02(2006。
2、.01) A61P 1/16(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P 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 备而成的制剂: 半夏10-30g, 党参10-25g, 黄岑 10-20g, 炙甘草10-15g, 干姜10-20g, 去核大枣 10-30g, 黄连5-10g, 肉桂1-5g, 去皮砂仁5-10g。 本发明的优点是: 起到免疫调节, 抑制幽门螺杆 菌感染, 保护胃黏膜屏障以及胃肠出血: 寒热平 调, 消脾散结的功。
3、能; 无不良反应, 效如桴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320708 A 2017.11.07 CN 107320708 A 1.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半 夏10-30g, 党参10-25g, 黄岑10-20g, 炙甘草10-15g, 干姜10-20g, 去核大枣10-30g, 黄连5- 10g, 肉桂1-5g, 去皮砂仁5-1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半夏20g, 党参 20g, 黄岑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去核大枣20g, 黄连8g, 肉桂3g, 去皮。
4、砂仁7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剂是颗 粒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散剂或口服液。 4.制备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 步骤: (1)、 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2)、 将半夏用60度温水浸泡十分钟, 重复三次, 半夏有毒, 口感麻辣, 遇到60度温水便 可去掉其毒性, 晒干备用; (3)将上述药材备好后, 共同研细粉, 过80-120目的筛子, 形成备用药粉; (4)将蜂蜜与药粉按照1 1的配比, 制备成制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20708 A 2 和。
5、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中药, 用于治疗胃气不和心下痞满 不痛, 干呕或呕吐, 肠鸣下利, 舌苔黄而腻, 脉弦数者。 背景技术 0002 胃气不和, 心下痞满, 干呕或呕吐, 肠鸣下利, 寒而不通, 否而不分为痞, 以上症状 符合现代的(1)慢性胃炎(2)糜烂性胃炎(3)胃十二指肠溃疡(4)反流性食管炎(5)胆汁反流 性胃炎(6)肥厚性胃炎(7)浅表性胃炎(8)顽固性呃逆(9)口腔黏膜溃疡(10)胰腺炎(11)溃 疡性结肠炎(12)肠易激综合征(13)治疗慢性腹泻(14)胃肿瘤消化道症状(15)治疗小儿腹 泻(16)功。
6、能性消化不良(17)慢性结肠炎(18)慢性肝炎(19)肝硬化早期(20)急慢性肠胃炎 (21)习惯性便秘, 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非常多, 但效果一般, 疗程很长, 反复性发作, 副作用 特别多。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4 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半夏10-30g, 党参10-25g, 黄岑10-20g, 炙甘草10-15g, 干姜10-20g, 去核大枣10-30g, 黄连5-10g, 肉桂1- 5g, 去皮砂仁5-10g。 0005 所述的半夏2。
7、0g, 党参20g, 黄岑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去核大枣20g, 黄连8g, 肉 桂3g, 去皮砂仁7g。 0006 所述的制剂是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散剂或口服液。 0007 制备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 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0009 (2)、 将半夏用60度温水浸泡十分钟, 重复三次, 半夏有毒, 口感麻辣, 遇到60度温 水便可去掉其毒性, 晒干备用; 0010 (3)将上述药材备好后, 共同研细粉, 过80-120目的筛子, 形成备用药粉; 0011 (4)将蜂蜜与药粉按照1 1的配比, 制备成制剂。 。
8、0012 本发明的优点是: 起到免疫调节, 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保护胃黏膜屏障以及胃肠 出血: 寒热平调, 消脾散结的功能; 无不良反应, 效如桴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 更为清楚。 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 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该理解的是,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 行修改或替换, 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320708 A 3 0014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
9、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的制剂: 半夏10g, 党参10g, 黄岑10g, 炙甘草10g, 干姜10g, 去核大枣10g, 黄连5g, 肉桂1g, 去 皮砂仁5g。 0015 制备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 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0017 (2)、 将半夏用60度温水浸泡十分钟, 重复三次, 半夏有毒, 口感麻辣, 遇到60度温 水便可去掉其毒性, 晒干备用; 0018 (3)将上述药材备好后, 共同研细粉, 过80-120目的筛子, 形成备用药粉; 0019 (4)将蜂蜜与药粉按照1 1的配比, 制备成丸剂, 每丸重9克。 0020 所。
10、述的制剂还可以是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散剂或口服液。 002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原料组分的重量不同, 具体为: 所述的半夏20g, 党参20g, 黄岑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去核大枣20g, 黄连8g, 肉桂3g, 去皮砂仁7g, 还涉及 一种制备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 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0023 (2)、 将半夏用60度温水浸泡十分钟, 重复三次, 半夏有毒, 口感麻辣, 遇到60度温 水便可去掉其毒性, 晒干备用; 0024 (3)将上述药材备好后, 共同研细粉, 过80-120目的筛子, 形。
11、成备用药粉; 0025 (4)将蜂蜜与药粉按照1 1的配比, 制备成颗粒剂, 每袋重9克。 0026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原料组分的重量不同, 具体为: 半夏30g, 党参 25g, 黄岑20g, 炙甘草15g, 干姜20g, 去核大枣30g, 黄连10g, 肉桂5g, 去皮砂仁10g; 还涉及制 备和胃降逆消痞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 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0028 (2)、 将半夏用60度温水浸泡十分钟, 重复三次, 半夏有毒, 口感麻辣, 遇到60度温 水便可去掉其毒性, 晒干备用; 0029 (3)将上述药材备好后, 共同研细粉, 。
12、过80-120目的筛子, 形成备用药粉; 0030 (4)将蜂蜜与药粉按照1 1的配比, 制备成胶囊剂, 每粒重9克。 0031 临床试验总结 0032 1、 基本资料: 选择胃气不和、 心下痞满者100例, 平均年龄34.5岁, 病史1-3年。 0033 2、 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制剂治疗, 口服中药制剂者, 每天3次, 每次 9g, 30天为一疗程。 0034 3、 疗效判断标准 0035 治愈: 体征完全改善, 基本无胃气不和、 腹胀、 呕吐现象, 食欲正常, 食量显著增加, 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 0036 显效: 体征显著改变, 胃气不和、 腹胀、 呕吐显著改善, 食量增。
13、加, 偶感轻微不适。 0037 有效: 体征明显改善, 胃气不和、 腹胀、 呕吐改善, 食欲增加, 偶感不适, 精力较充 沛。 0038 无效: 体征无改变, 胃气不和、 腹胀、 呕吐现象仍存在, 食欲无改善, 食量无增加, 症 状如前, 精神萎靡不振。 0039 4、 结果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320708 A 4 0040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 胃气不和、 腹胀、 呕吐患者共治愈90例, 显著5例, 有效2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达97, 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胃气不和、 腹胀具有显著的治 疗效果。 0041 典型病例 0042 病例1: 万某, 女, 42岁, 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饮食无规律, 平时食欲差, 胃气不 和, 偶尔伴随呕吐, 精神萎靡, 夜寐不宁, 舌质淡, 苔薄白。 给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2 个疗程后, 无胃气不和、 腹胀现象, 食欲正常, 食量显著增加。 1年后回访, 无病症复发现象。 0043 病例2: 史某, 男, 20岁, 诊断为慢性胃炎, 饮食睡眠无规律。 常伴随间断性腹部隐 痛、 腹胀, 面色不华, 精神不振,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 无腹痛现象, 精神状况良好, 以上病状消失, 无复发现象。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32070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