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炷灸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19227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95610.5

申请日:

20111202

公开号:

CN202366148U

公开日:

2012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6

主分类号:

A61H39/06

申请人:

河南中医学院

发明人:

高希言,夏征

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号

优先权:

CN201120495610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聂孟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炷灸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艾灸使用不方便、使用效果不好和温针灸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盘体,盘体中心有圆孔,圆孔内有金属网,圆孔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艾炷罩体上端部有筒盖,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独特,使用方便,适用效果好,是艾灸装置上的创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艾炷灸装置,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盘体(1)中心有圆孔(2),圆孔(2)内有金属网(3),圆孔(2)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4),艾炷罩体(4)上端部有筒盖(5),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炷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艾炷罩体侧壁上有两个对称的手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炷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艾炷罩体(4)下端部的直径大于圆孔(2)的直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艾炷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一些风寒湿性疾病、慢性虚劳性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方面更有其独特效果。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艾灸器灸,应用于治疗虚寒性顽疾,如腰痛,关节痛。 

艾炷灸是将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将艾炷尖端点燃进行直接灸或间接灸,直接灸需要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之上进行灸疗,其中无瘢痕灸是将艾炷燃至患者感到疼痛时,将艾炷移走。而瘢痕灸是每壮艾炷需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化脓后留有瘢痕,由于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常不被人们接受,对于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此法,所以现代人多采用无瘢痕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如姜、蒜、附子等)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治疗时,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功能,也常被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艾炷灸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艾灸使用不方便、使用效果不好和温针灸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盘体,盘体中心有圆孔,圆孔内有金属网,圆孔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艾炷罩体上端部有筒盖,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独特,使用方便,适用效果好,是艾灸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盘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盘体,盘体1中心有圆孔2,圆孔2内有金属网3,圆孔2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4,艾炷罩体4上端部有筒盖5,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6。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艾炷罩体侧壁上有两个对称的手柄7,方便艾炷罩体4的移动。 

所说的艾炷罩体4下端部的直径大于圆孔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盘体1放于施灸部位,盘体1下部也可放某种药材薄片,做隔物灸,然后将制作好的艾炷至于耐高温的金属网3上面,点燃艾炷,最后将艾炷罩体4对准艾炷,扣在盘体1的金属网3上,燃烧后的艾炷灰掉落在金属网3上,避免了艾灰及火星脱落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灼烧衣物的危险,并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保证了艾灸热力的持久和深透;艾炷的热量通过金属网持久、均匀地辐射到皮肤局部,若感觉灼热难忍,可移动盘体1至周围皮肤,避免了持续固定的熏灸可能产生烧灼感甚或烫伤皮肤,艾炷通气孔6与空气连通,保证艾柱的充分燃烧,艾炷燃烧产生的灸热可经耐高温的金属网3辐射到穴位,并能通过筒盖5观察艾炷燃烧程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是艾灸装置上的创新。 

一种艾炷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艾炷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艾炷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艾炷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艾炷灸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6614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8 CN 202366148 U *CN202366148U* (21)申请号 201120495610.5 (22)申请日 2011.12.02 A61H 39/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学院 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 1 号 (72)发明人 高希言 夏征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艾炷灸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炷灸装置, 可有效解决现 有的艾灸使用不方便、。

2、 使用效果不好和温针灸使 用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盘 体, 盘体中心有圆孔, 圆孔内有金属网, 圆孔上罩 有中空的艾炷罩体, 艾炷罩体上端部有筒盖, 艾炷 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独特, 使用方便, 适用效果好, 是艾灸装置上的创 新。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艾炷灸装置, 包括盘体, 其特征在于, 盘体 (1) 中心有圆孔 (2) , 圆孔 (2) 内有金 属网 (。

3、3) , 圆孔 (2) 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 (4) , 艾炷罩体 (4) 上端部有筒盖 (5) , 艾炷罩体侧 壁上有多个通气孔 (6)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艾炷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艾炷罩体侧壁上有两个对 称的手柄 (7)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艾炷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艾炷罩体 (4) 下端部的直径 大于圆孔 (2) 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66148 U 2 1/2 页 3 一种艾炷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艾炷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 防。

4、病保健的作用, 特别是在治疗一些风 寒湿性疾病、 慢性虚劳性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方面更有其独特效果。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艾灸 方法有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和艾灸器灸, 应用于治疗虚寒性顽疾, 如腰痛, 关节痛。 0003 艾炷灸是将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 将艾炷尖端点燃进行直接灸 或间接灸, 直接灸需要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之上进行灸疗, 其中无瘢痕灸是将艾炷燃至患 者感到疼痛时, 将艾炷移走。而瘢痕灸是每壮艾炷需燃尽后除去灰烬, 方可换炷, 化脓后留 有瘢痕, 由于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常不被人们接受, 对于身体过于虚弱, 或有糖 尿病、 皮肤病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此法, 所以现代人。

5、多采用无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 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 (如姜、 蒜、 附子等) 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治疗时, 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 又有药物的功能, 也常被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艾炷灸 装置, 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艾灸使用不方便、 使用效果不好和温针灸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盘体, 盘体中心有圆孔, 圆孔内有金属网, 圆孔上罩有 中空的艾炷罩体, 艾炷罩体上端部有筒盖, 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气孔。 000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独特, 使用方便, 适用效果好, 是艾灸装置上的创新。

6、。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盘体的俯视图。 0009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盘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 由图1至图3给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盘体, 盘体1中心有圆孔2, 圆孔2内有金属网 3, 圆孔 2 上罩有中空的艾炷罩体 4, 艾炷罩体 4 上端部有筒盖 5, 艾炷罩体侧壁上有多个通 气孔 6。 0012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 所说的艾炷罩体侧壁上有两个对称的手柄 7, 方便艾炷罩体 4 的移动。 0013 所说的艾炷罩体 4 下端部的直径大于圆孔 2 的直径。

7、。 001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首先将盘体 1 放于施灸部位, 盘体 1 下部也可放某种药材薄 说 明 书 CN 202366148 U 3 2/2 页 4 片, 做隔物灸, 然后将制作好的艾炷至于耐高温的金属网 3 上面, 点燃艾炷, 最后将艾炷罩 体 4 对准艾炷, 扣在盘体 1 的金属网 3 上, 燃烧后的艾炷灰掉落在金属网 3 上, 避免了艾灰 及火星脱落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灼烧衣物的危险, 并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保证了艾灸热力 的持久和深透 ; 艾炷的热量通过金属网持久、 均匀地辐射到皮肤局部, 若感觉灼热难忍, 可 移动盘体 1 至周围皮肤, 避免了持续固定的熏灸可能产生烧灼感甚或烫伤皮肤, 艾炷通气 孔6与空气连通, 保证艾柱的充分燃烧, 艾炷燃烧产生的灸热可经耐高温的金属网3辐射到 穴位, 并能通过筒盖 5 观察艾炷燃烧程度。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 操作简便、 成本低廉的特点, 是艾灸装置上的创新。 说 明 书 CN 202366148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66148 U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6614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