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按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走式按摩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408669.4 (22)申请日 2014.08.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2670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1.27 (30)优先权数据 103124640 2014.07.17 TW (73)专利权人 巫东和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 (72)发明人 巫东和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宋焰琴 (51)Int.Cl. A61H 15/00(2006.01) (56)对比文件。
2、 CN 201529243 U,2010.07.21, JP 特開2011-78579 A,2011.04.21, CN 2178072 Y,1994.09.28, TW I361065 B,2012.04.01, KR 10-2004-0013884 A,2004.02.14, JP 特開2000-5253 A,2000.01.11, WO 01/08627 A1,2001.02.08, 审查员 陈玉冰 (54)发明名称 自走式按摩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自走式按摩装置, 包含本体、 按摩组 件、 至少二第一卷放带及至少二第二卷放带, 本 体设有两定位件、 护罩、 长条状导轨, 该护罩下方。
3、 在本体顶面的对正处并各界定成轨条, 长条状导 轨内部为中空用来按摩组件的驱动器放入套组, 在导轨两侧则各以长槽往外穿透, 驱动器中穿设 有往两侧伸出的传动轴, 驱动器放入套组在导轨 的内部空间中以长槽提供传动轴伸出, 驱动器能 在导轨两侧外方各利用传动轴接设有按摩体, 传 动轴两端各以多个滚轮的固设靠抵在轨条上, 这 些滚轮互相隔开并在按摩组件两侧各至少形成 有第一、 第二间隔空间, 第一、 第二卷放带的一端 分别套固在一定位件上, 第一、 第二卷放带的另 一端则分别在第一间隔空间、 第二间隔空间中对 传动轴圈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05267020 B 2017。
4、.11.10 CN 105267020 B 1.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 一按摩组件、 至少二第一卷放带 及至少二第二卷放带, 其中: 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第一端与第二端上各设有一定位件, 在本体两侧则各 往上形成有一内弯的护罩, 该护罩下方在本体顶面的对正处并各界定成一轨条, 又本体中 央是设有一往第一端、 第二端方向做延伸的长条状导轨, 该导轨内部是中空, 以用来提供按 摩组件的驱动器放入套组, 在导轨两侧则各以一长槽往外进行穿透; 按摩组件具有一驱动器, 驱动器中穿设有一往两侧伸出的传动轴, 当驱动器放入套组 在导轨的内部空间中时, 即以长槽提供传动轴。
5、伸出, 让驱动器能在导轨两侧外方各利用传 动轴接设有一以偏心对称形态进行设立的按摩体, 又传动轴两端各以多个滚轮的固设靠抵 在本体的轨条上, 这些滚轮并互相隔开, 利用滚轮的适当相隔, 在按摩组件两侧各至少形成 有一第一间隔空间与一第二间隔空间; 第一卷放带一端是套固在本体第一端的定位件上, 另一端则在第一间隔空间中对传动 轴进行圈绕; 第二卷放带一端是套固在本体第二端的定位件上, 另一端则在第二间隔空间中对传动 轴进行圈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 二卷放带为一宽板状的编 织带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滚轮为一圆形的轮体。
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滚轮为一椭圆形的轮体, 利用该 椭圆形轮体长、 短轴上的差异, 令滚轮能以高、 低起伏的形态在轨条上滚动, 同步掣动按摩 组件产生指压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本体、 轨条与导轨是水平延伸, 令 按摩组件能直线位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本体、 轨条与导轨是依照人体曲 线, 设呈弯曲状的造型, 让按摩组件能顺着该弯曲状的本体进行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轨条为凸出于本体上方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7、 轨条表面是设呈波浪起伏造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导轨顶部是设呈能分离状, 将驱 动器放入安装后, 再结合封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与第二端上各水平架设 有一杆状的定位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267020 B 2 自走式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尤指一种可避免滚轮打滑, 而停滞不前的自 走式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有鉴于传统按摩装置只能按摩身体特定部位的缺弊, 本发明人遂研发出一种可位 移作动双偏摆按摩件的按摩机构, 其结构型态为有如台湾地。
8、区专利证书号第M371014号所 揭示者(如附件所示), 其主要包含有: 一限位框及一按摩组件, 其中, 按摩组件具有一驱动 器, 驱动器内贯穿有一往两侧延伸且具有缺边的心轴, 在延伸出的心轴上并均固设有一按 摩件, 其特征在于: 限位框一端乃具有一开放部, 另一端与两旁侧则往上弯折, 用以各成为 一挡缘及一滑轨, 又二滑轨内侧方各设有一轨条, 该轨条乃低于滑轨中心, 在限位框上方表 面中央则利用二相分隔且略为隆起的凸垣, 而得以在该处形成有一滑沟, 驱动器底端设有 一较小的凸块, 心轴两侧端上则均由内而外依序结合有一滚轮及一轴承; 通过上述结构, 按 摩组件是利用凸块契合于限位框的滑沟, 滚。
9、轮抵靠在轨条上, 及轴承滑入滑轨, 而令按摩组 件能从限位框的开放部整个置入, 且因为按摩组件置入时, 其轴承的上周缘面与滚轮的下 周缘面会分别确实密合于滑轨的顶面与轨条上, 故将能利用该高低差的错位来产生一刹车 的作用, 待按摩组件置入后, 再将从驱动器牵出的电源线与限位框相接, 如此一来, 就能在 驱动器作动时, 透过心轴带动按摩件及滚轮一起转动, 让按摩组件能边位移边按摩腿部多 个部位者。 0003 惟, 本发明人于开发出该创作案之后, 并不因此而自满, 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持续 地再加以思索研发, 力求让此一结构特色能更加地实用创新; 本发明人于后续开发过程中 发现, 上述前案结构中单靠。
10、滚轮与轨条的靠抵, 以滚轮与轨条间的磨擦阻力来带动按摩组 件位移, 恐让动力无法确实传递, 让滚轮连同按摩组件容易在原位产生打滑, 而停滞不前, 因此, 实有必要再改良创新。 0004 是以, 本发明所欲揭示者, 即是针对本发明人相关前案结构中缺撼不足之处再加 以改良突破所得的发明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0005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0006 主要针对本发明人先前所开发的现有按摩装置所存在滚轮容易打滑的问题加以 改良突破。 0007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0008 本发明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包含有: 一本体、 一按摩组件、 至少二第一卷放带及 至少二第二卷放带, 其中, 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
11、第二端, 第一端与第二端上各水平架设有 一杆状的定位件, 以该定位件的伸出为能用来提供卷放带一端套固, 在本体两侧则各往上 形成有一内弯的护罩, 该护罩下方在本体顶面的对正处并各界定成一轨条, 又本体中央是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267020 B 3 设有一往第一端、 第二端方向做延伸的长条状导轨, 该导轨内部为中空, 以用来提供按摩组 件的驱动器放入套组, 在导轨两侧则各以一长槽往外进行穿透, 按摩组件具有一由减速机 与马达构成的驱动器, 驱动器中穿设有一往两侧伸出的传动轴, 当驱动器放入套组在导轨 的内部空间中时, 即以长槽提供传动轴伸出, 让驱动器能在导轨两侧外方各利用。
12、传动轴接 设有一以偏心对称形态进行设立的按摩体, 又传动轴两端各以多个滚轮的固设靠抵在本体 的轨条上, 这些滚轮并互相隔开, 利用滚轮的适当相隔, 在按摩组件两侧各至少形成有一第 一间隔空间与一第二间隔空间, 第一卷放带为一宽板状的编织带体, 其一端是套固在本体 第一端的定位件上, 另一端则在第一间隔空间中对传动轴进行圈绕, 第二卷放带为一宽板 状的编织带体, 其一端是套固在本体第二端的定位件上, 另一端则在第二间隔空间中对传 动轴进行圈绕; 由此, 能构成该自走式按摩装置。 0009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0010 (一)本发明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利用第一卷放带与第二卷放带的反向设置, 以。
13、 一卷紧、 一放松的形态来对按摩组件进行拉、 放, 能防止按摩组件因滚轮打滑, 而停滞不前, 令动力能确实传递, 以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者。 0011 (二)本发明的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利用第一卷放带与第二卷放带的反向设置, 具 有结构简单, 但动作却相当确实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 图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3 图2: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以第一卷放带对按摩组件进行辅助拉动的状态图。 0014 图3: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以第一卷放带对按摩组件进行辅助拉动的另一角度状 态图。 0015 图4: 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 图5: 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图。 0。
14、017 图6: 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图。 0018 图7: 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图。 0019 【符号说明】 0020 本发明部分: 0021 本体-10 第一端-11 0022 第二端-12 定位件-13 0023 护罩-14 轨条-15 0024 导轨-16 长槽-17 0025 按摩组件-20 驱动器-21 0026 传动轴-22 按摩体-23 0027 滚轮-24 第一间隔空间-25 0028 第二间隔空间-26 0029 第一卷放带-30 0030 第二卷放带-40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267020 B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
15、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以 下兹请配合 【图式简单说明】 详述如后: 0032 通常根据本发明, 先请由图1所示观之, 其包含有: 一本体10、 一按摩组件20、 至少 二第一卷放带30及至少二第二卷放带40, 其中, 本体10具有一第一端11与一第二端12, 第一 端11与第二端12上各水平架设有一杆状的定位件13, 以该定位件13的伸出是能用来提供卷 放带30、 40一端套固, 在本体10两侧则各往上形成有一内弯的护罩14, 该护罩14下方在本体 10顶面的对正处并各界定成一轨条15, 又本体10中央是设有一往第一端11、 第二端12方向 做延伸的长条状导轨16, 该导轨16内。
16、部为中空, 以用来提供按摩组件20的驱动器21放入套 组, 在导轨16两侧则各以一长槽17往外进行穿透, 按摩组件20具有一由减速机与马达构成 的驱动器21, 驱动器21中穿设有一往两侧伸出的传动轴22, 当驱动器21放入套组在导轨16 的内部空间中时, 即以长槽17提供传动轴22伸出, 让驱动器21能在导轨16两侧外方各利用 传动轴22接设有一以偏心对称形态进行设立的按摩体23, 又传动轴22两端各以多个滚轮24 的固设靠抵在本体10的轨条15上, 这些滚轮24并互相隔开, 利用滚轮24的适当相隔, 在按摩 组件20两侧各至少形成有一第一间隔空间25与一第二间隔空间26, 第一卷放带30为一。
17、宽板 状的编织带体, 其一端是套固在本体10第一端11的定位件13上, 另一端则在第一间隔空间 25中对传动轴22进行圈绕, 第二卷放带40为一宽板状的编织带体, 其一端是套固在本体10 第二端12的定位件13上, 另一端则在第二间隔空间26中对传动轴22进行圈绕。 0033 其实际使用时, 将按摩组件20开启, 以透过驱动器21经传动轴22带动按摩体23产 生偏心旋摆, 以按摩体23对人体的靠触揉压, 来达到按摩舒压的效果, 通过传动轴22的转 动, 带动滚轮24在轨条15上旋转, 还令整个按摩组件20能往第一端11或第二端12的方向位 移靠近, 透过第一卷放带30与第二卷放带40的设置, 。
18、以一卷紧、 一放松的形态辅助位移, 则 能避免按摩组件20打滑, 而停滞不前, 令动力能确实传递, 即, 当按摩组件20要往第一端11 方向靠近时(请同时由图2及图3所示观之), 其第一卷放带30会卷紧, 而第二卷放带40会放 松, 以利用第一卷放带30卷紧时的拉力, 牵引按摩组件20往第一端11方向位移, 反之, 当按 摩组件20要往第二端12方向靠近时, 其第二卷放带40则会卷紧, 让第一卷放带30能跟着放 松。 0034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滚轮24为一圆形的轮体。 0035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滚轮24为一椭圆形的轮体请同时由图4及 图5所示观之。
19、, 利用该椭圆形轮体长、 短轴上的差异, 令滚轮24能以高、 低起伏的形态在轨条 15上滚动, 同步掣动按摩组件20产生指压效果。 0036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本体10、 轨条15与导轨16是水平延伸, 令 按摩组件20能直线位移。 0037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本体10、 轨条15与导轨16是依照人体曲 线, 设呈弯曲状的造型(请同时由图6所示观之), 让按摩组件20能顺着该弯曲状的本体10进 行位移。 0038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轨条15凸出于本体10上方表面。 0039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轨条15表面是。
20、设呈波浪起伏造型, 当按摩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267020 B 5 组件20经滚轮24在该轨条15上滚动时, 能同步产生出震动效果(请同时由图7所示观之)。 0040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按摩装置, 其中, 导轨16顶部是设呈可分离状, 将驱动器21 放入安装后, 再结合封闭。 0041 通过上述自走式按摩装置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其利用第一卷放带30与第二卷放 带40的反向设置, 以一卷紧、 一放松的形态来对按摩组件20进行拉、 放, 能防止按摩组件20 因滚轮24打滑, 而停滞不前, 令动力能确实传递, 以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者; (二)其利用 第一卷放带30与第二。
21、卷放带40的反向设置, 具有结构简单, 但动作却相当确实的优点。 0042 唯以上所述者, 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 范围; 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创作专利涵盖的 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267020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105267020 B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105267020 B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105267020 B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105267020 B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105267020 B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105267020 B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105267020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