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17512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5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8932.6

申请日:

20110819

公开号:

CN102949286A

公开日:

201303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4,A61H7/00,A61N2/12

主分类号:

A61H39/04,A61H7/00,A61N2/12

申请人:

张振国

发明人:

张振国

地址: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剧场东街9号楼2单元302

优先权:

CN20111023893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为提供一种成本低、方便实施的按摩方法,其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在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手握拍子既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重拍时才用臂力。击打使邪气排出,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等的影响,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内分泌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因素、饮食不良导致皮肤变黑的影响;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即在拍一次后,再连续快速地拍打4下,是为一节;变一节约在1秒钟内完成,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再加上某些空拍,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感。其具有成本低、方便实施,有助人们获得健康美容体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在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手握拍子既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重拍时才用臂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击打使邪气排出,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等的影响,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内分泌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因素、饮食不良导致皮肤变黑的影响;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即在拍一次后,再连续快速地拍打4下,是为一节;变一节约在1秒钟内完成,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再加上某些空拍,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拍打的轻重可分为轻拍、中拍和重拍;开始时要轻拍、逐渐加重,到最后快结束时,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拍打是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行拍打之前,人应保持精神宁静、肌肉放松;如系远路赶来者,应休息20~30分钟;在施行拍打之前,应先让人排净大小便,脱去外衣,坐在凳子上;在施用拍打手法时,应先用轻揉手法,逐渐加重,不可一次用力过猛,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儿童更应注意;对肌肉菲薄处手法宜轻,肌肉肥厚处手法略重些;对身体较强壮、病程较长、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或肌肉萎缩的人,手法要逐渐加重;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手法,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拍打部位除了面部和会阴外,全身各部均为四面,拍打时应面面俱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拍打法为先用捏筋手法后用拍打手法或者拍打法为刮、刺、拍并用的刮骨法;施用拍打手法时,其拍打顺序是,先背和腰,继肩和臂,再腿和脚,先左再右,先前再后,先内后外,由上而下,由近端向末端,反复3-5遍,脉位重点拍打;捏筋是用双手在身体脉位上进行捏、揉、抠,拿等各种手法,使人产生酸、胀、麻、放敌搏等各种不同的感应;捏筋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筋,即五体的肉分和筋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捏筋手法有:1).捏法包括单手捏法、双手捏法、背部捏法、颈部捏法、上肢捏法、下肢捏法、捏揉法,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施力,反更交替捏拿于施治部位;2).揉法是指施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作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包括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四指揉法、跪指揉法、贴掌揉法、平掌揉法、根揉法、肘尖揉法;3).抠法以手指抠取凹陷部位中的脉位,使之产生较强烈的感应,手指为拇指、食指或中指;包括拇指抠法、食指抠法、中指拒法、抠揉法、抠拨法等;4).拿法包括上肢拿法、下肢拿法、颈部拿法、肩部拿法、背部拿法、展转拿法、滑动拿法、压缩拿法、拿揉法;是指单手或双手对合成钳形,施以夹力提拿于施治部位;5).点法包括拇指点法、中指点法,肘尖点法、点揉法、点拨法、点压法;是指着力点于施治部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6).拨法以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着力桉而拨动的手法;7).刮法指端或拳尖于施治部位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8).划法又称指划法。以两拇指指尖桉于颅顶脉处做S状划动,其余四指敞开在头俩侧划动;9).搓法包括指搓法、平掌搓法、立掌搓法、合掌搓法、虎口搓法、搓揉法;是用指或掌、掌指于施泊部位体表着力,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10).压法包括单掌压法、双掌压法、双举压法、驼鞍式压法等;是指着力于施治部位压而抑之;11).滚法包括单掌滚法、双掌滚法、液压法、滚揉法、大鱼际滚揉法等;是用着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以腕关节带动作前后、左右滚动;12).掐法用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13).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14).扳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的方法;16).抓法手指掌贴于体表部位,聚指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逐渐松脱;15).抖法手握肢体远端怍摇转导引,使整个肢体随之呈波纹状起伏抖动;17).摆法手腕为轴,用手掌摆动,以小鱼际着力;18).摇法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为摇法;19).挤法用指或掌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泊部位挤而压之,挤而合之;20).挟法是以人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包括上肢挟法、下肢挟法等;21).引法又称“引伸法”,即牵拉导引患肢进行伸展活动;包括前屈引伸法、后背引伸法、举引伸法等;22).拔法用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23).折法用屈曲活动膝肘关节。包括折肘法、折膝法等;24).打法用十指尖、虚拳或实拳在患处进行拍打或捶击;刮骨法:是应用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进行刮、刺、拍等手法,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促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得到康复,松解组织黏连,从而缓解人的疼痛、紧张、疲劳以及由疾影响病的其他症状,从而实现健康美容;此方法主要是按摩师在人体表或反谢点处运力刮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筋手法为捏筋弹拨拍打手法,其作用部位主要在体表各脉位或者穴位,主要是肌肉、肌腱、韧带、关节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等,其中:捏筋弹拨打脉位头面项颈部分有:在头顶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央交叉点上的颅顶脉,适用点法、掐法、刮法、指法、指划法、点揉法;两眉之间向上5分的天庭脉,适用点法、掐法、点揉法、指搓;鼻柱下,鼻唇沟上段的人中脉,适用掐法、指刮法;下颌中央略下方的地阁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颈椎4-5棘突之间的颈间脉,适用点揉法;颞颥后发际中的颈后上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颈后大筋中央,第5颈椎旁开1.5寸的颈后中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第7颈椎旁开2寸的颈后下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在眉头眶缘上的眉头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指刮法;在眉弓中央略上方的眉上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在眉梢外侧两横指的太阳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鼻旁5分的鼻侧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颧骨中央下缘的颧下脉,适用点揉法;下颌角前上方的下颌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拨法;耳屏前方的耳前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耳后完骨前下方的耳后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耳垂下,下颌角后缘的耳下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平夹于结喉两面三刀侧,动脉应手处的人迎脉,适用于拿揉法;躯干部分有:锁骨上方,胸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下方,有动脉搏处的前膀肾脉,适用于点揉法或揉法及点拨法;背部第3、4胸椎棘突旁开2寸的后膀肾脉,适用点揉和拿揉法及点拨法;在胸前壁外上角,腋横纹头内1寸的欢跳脉,适用于点揉法;胸骨剑突略下方的剑突脉,适用点揉法;乳头水平线旁开4横指的乳侧脉,适用点揉法;肩胛部,腋纹头向内4横指略上方的肩胛暗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肘压法;肩胛内缘中央的平心脉,适用于点揉法;肩胛下角外缘的肩胛角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第七,八胸椎之间的脊柱暗脉,适用点抒法和指压法;脊柱暗脉两旁上下找压痛点,取相等距离构成正方形的4个角处的四点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在胁下11肋端的前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在胁下12肋端的后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在第2、3腰椎旁开2寸的腰眼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腰骶关节两旁,第5腰椎横突外侧的骶侧上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骶骨第2对骶后孔上,当骶中线与骶后上棘连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之间,两骶骨嵴的水平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棘突之间的尾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第4、5腰椎之间,两髂骨嵴的水平线上的尾中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尾骨尖略前方的尾根脉,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上肢部分;肩上挑担处,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央的肩井脉,适用点揉法、拿揉法和肘压法;肩头正中略前方,肩峰略下方的肩头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肩后腋横纹头上1寸的肩贞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锁骨外下方的抬举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腋窝正中,有动脉搏动处的血海根处的血海根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上臂正中,上1/3连接处的血海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肘横纹中央动脉处的肘中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肘内上髁略前方及其上下各1寸处的肘尺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外上髁略前方及上下各1寸处的肘桡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掌横纹上4横指,前臂两骨间的内四指脉,适用点法,捏法和点揉法;手背腕横纹上4横指的外四指脉,适用点法,掐法,点揉法;尺桡骨茎突下方各一脉的腕侧双脉,适用点揉法、抠揉法和指刮法;第1、2撑骨之间的虎口脉,适用点法,掐法和点揉法;下肢部分:在腹股沟上段,髂前上棘下方的止尿脉,适用点压法和点揉法;在髂骨嵴,股骨大转子连线与髂前、后上棘连线的交叉点上的髂侧上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在髂侧上脉与大转子连线中央的髂侧下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在股骨大转子与尾骶骨连线的中外1/3上方5分的殿侧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殿下横纹中央略下方的殿下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腹股沟中段,动脉跳动处的股根脉,适用点压法和撑压法;大腿内侧中上1/3处,股根脉下5横指的股内上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中下1/3处,膝上5横指处的股内中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股骨内髁上的骨内下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大腿前侧中央的股前脉,适用点揉法;在大腿后侧,臀横纹和腘横纹连线的中间的股后脉,适用点拨法,点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中间,大转子与膝关节连线的中央的股外上脉,适用点拨法,点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殷骨外髁上的股外下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法;在膑骨的内、外,上、下及内上、外上、内下、外下个位置的膑周八点脉,适用点揉法的刮法;胭窝中央动脉处的胭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在膳窝,胭横纹两端,腰脉两侧的胭侧双脉,适用,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胫内侧脉在胫骨内髁下缘,胫外侧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胫侧双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的捏法;在胫内侧脉后下方2寸,胫骨中上1/3内后缘,腓肠肌中的腓内脉,适用捏揉法和拿揉法;在腓肠肌肌腹中的风门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两筋间的髁前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髁前脉两旁,两髁骨的前下缘的髁侧双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双髁骨后缘与跟腱之间的跟腱双脉,适用抠法和掐法;在第1、2跖骨基底结合部的脚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抠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拍打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筋弹拨拍打手法一般部位的操作如下:1).头面部:让人取仰卧位,施拍者坐于头前方:用双手食指抠揉颈后上脉;点揉两太函脉;抠揉眉头脉;点揉天庭脉、眉上脉;用四指尖掐眶上缘;用双手拇指尖按点着铲划动巅顶脉,同时其余四指屈曲半握,用指尖在头两侧进行按点和环形划动,状如洗头梳发:用双拇指压两太阳脉1-2分钟;用一手拇指按于头部上星穴处,食指中指按于两眉头脉处,按庄1-2分钟;如患鼻炎,再用拇食二指点拨掐揉双侧鼻侧脉;牙痛点揉弹拨下颌脉、黼下脉,耳下脉、虎口脉等,不用拍打法;2).颈肩部:让人取坐位,施拍者立于身后:用捏揉法和拿揉法捏揉颈后三脉:拇指点揉颈间脉;双手食指抠拨双侧前膀肾脉,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抠拨肩胛暗脉,点压肩井脉、肩头脉,拿揉抬举脉和肩贞脉;摇颈椎:大鱼际液揉颈肩部和肩胛部;最后拍打颈肩部;3).上肢部:让人一般取坐位,个别可取卧位,施拍者先拿揉前后膀胱肾脉,再拿揉肩贞脉和抬举脉;弹拨肩头脉和肩胛暗脉:抠揉血海根脉和血海脉,弹拨时尺三脉和肘桡三脉,推内四指脉和外四指脉,旋摇腕关节;牵拨五指,最后用拍子拍打上肢四面。针对病症,对症取手法和脉位;4).胸腹部:让人仰卧于床上,先用中指点撮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四指揉欢跳脉、乳侧脉、剑突脉;手掌自上向下推胸廓,沿肋间隙由后向前推胸廓。若病在腹者,先掌揉腹部,用顺时针揉或逆时针揉,再掌推中脘至两侧章门及由剑突推向关元;重点穴位进行点压,最后用辗转拿法和滑动拿法拿揉腹肌;胸腹部因内含重要脏器,均禁用拍打法;5).腰背部:让人取俯卧位,先掌根揉脊柱两侧,由上面下;再双拇指点揉脊柱两侧,双拳滚压脊柱两侧;然后肘点压腰背部痛点及脊柱暗脉.腰痛点压腰眼、尾肾脉,尾中脉骶侧上脉、骶侧下脉;再侧扳和斜扳活动脊柱关节;晕后用顺推法和八字推法由上而下推腰背部;结束前,用拍子拍打腰背三条线;6).下肢部:让病人取卧位,先拿揉下肢四面,脉位处重点拿揉:再用肘点压臀侧脉、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髂侧上脉、髂侧下脉、股外上脉、股外下脉、胫外侧脉等;然后拿揉股内上、中、下脉,胫内侧脉:在以上手法完成后,用掌根压股根脉3分钟,放开后有热流传导直至脚,并牵抖下肢;再屈伸膝关节,摇躁关节,掌推下肢肌肉由上向下推;最后用拍子拍打下肢四面。 9.权利要求1所述拍打按摩方法配用的磁性拍打棒,其特征在于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内镶嵌一组或者多组永磁体;或者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内镶嵌一个或者多个永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磁性拍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三组:下部一组、中上部一组,顶部一组;下部一组为上下贯穿板面的并列三个永磁条,中上部一组为左右横穿木棒的并列七个永磁条,顶部一组为与并列七个永磁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呈V字形公布的顶嵌磁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按摩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更趋于多样化、完美化,深层次化; 但是,现有的美容健身方法,要么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获得不健康的美,要么需要付出 昂贵的成本使普通百姓高不可及,即使能够付出昂贵代价仍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方便实施的拍打按摩 方法,该方法有助人们获得健康美容体质;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磁性 拍打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拍打按摩方法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在 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手握拍子既不要 过紧也不要过松,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重拍时才用臂力。拍打疗法优选用胡挑木、水柞 制的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任何木料制成。手握中下三分 之一交界处即手握中下部或者中下部与下部三分之一之间的交界处。其能促使经络疏通, 拍打法能增加肌肉、肌踺、韧带的张力和强力,促进分泌吸收过程的活跃,扩大关节活动 的范围,并对其所附着之骨骼也将产生刺激,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加强。另外,通过 拍打还可刺激神经血管系统,调整神经的兴奋及抑制过程,加速血液循环,特别是体表血 液循环。在各种丧皮湿烂的皮肤病、发热、急性传染病、癫痫、严重心脏病、肝脾肿大、 各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妇女月经期及奸娠期、内脏肿瘤、骨折未愈合、骨结核、类风湿等 均禁用.尤其肾区严禁拍打。其作用有:1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阴阳,达到平衡; 2、健肌皮、松腠理、透毛孔、引邪达表。3、营养筋脉、祛风散寒。4、解除痉挛、松解 粘连。5、捧除体内寒气、毒索。6、消肿止痛,宜通气血。7、活化神经与肌肉组织、 镇痛作用。8、净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其具有成本低、方便实施,有助人们获 得健康美体质的优点。

作为优化,击打使邪气排出,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 五络等的影响,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内分泌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因素、饮食不良导致 皮肤变黑的影响;

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即在拍一次后,再连续快速地拍打4下,是为一节;变一 节约在1秒钟内完成,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再加上某些空拍,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 感。

消除七邪即三合五行祛七邪:一、三合五行祛七邪的原理

1、三合五行祛七邪的定义:是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宗旨。以天地 人相应为基础,根据天的时间因素、地的地域因素、人体的体质因素结合大自然中五行和 五季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与阴阳五行自然周而复始的新陈代谢规律,按《易经》、《黄帝 内经》等著作的核心论述,经过综合辩证在人体体表根据不同病患情况及相应的部位采用 相应的手法进行调理,具有行气活血、舒筋和络、消除疲劳和解痉镇痛等作用。由七邪对 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等影响所产生的病患。在特定的部位进行击 打还有助于邪气的排出。是养生健身防治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2、何谓为三合:三合指天、地、人三合,数理指术数理论。三合,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三因制宜”。又叫中医“三合数理”;天的因素也就是时间因素,包括中医的干支学 说,五运六气学说,现在也有“天文医学”、“时间医学”的称呼,现在称其为时间医学。 地的因素也就是地域因素,包括阴阳应象学说,现代也有“风水医学”、“地理医学”、 “地域医学”、“环境医学”的称呼,现在称其为环境医学。人的因素也就是体质因素, 包括阴阳二十五人,现在也有“人事医学”、“体质医学”的称呼,统一叫做体质医学。 数理的因素也就是变化的因素,包括周易学说,现在也有叫“变化医学”,“加减医学”, “数理医学”的称呼,统一叫做“数理医学”。

中医“三合数理”就是将时间医学、环境医学、体质医学、数理医学相结合,在中 医治神、养生、针灸、用药处方时,除传统中医辩证治中针对疾病治神、养生、针灸、用 药以外,同时还要有时间治神、时间养生、时间针灸、时间用药、环境治神、环境养生、 环境用药、体质治神、体质养生、体质针灸、体质用药,数理治神、数理养生、数理用药, 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从而增强了功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合的道法诠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 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本来样子为法则。“道”, 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是无形无象的一切“物质”的根本,是“天地万物之母”。一切 有形的物质形态,一切无形的物质形态,都从“道”中分离出来的。“道”,是有形物质 形态和无形物质形态的混合体。老子对“道”的描述是这样的: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 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无声又无形,独立长存永无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它 可以算做万物的根源。

3、何为五行:天地万物有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 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等,皆属阴。「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膀 胱、三焦等,皆属阳。

人体中有精、气、神三宝。生理活动归纳为:一生、二出、三入、四升、五降、六 殁等功能。人有阳气与阴气,若阳气虚弱则病显虚寒症,若阴气虚弱则病显虚热病。故曰: 「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特 性如下:金生绚丽,变革香宝。木生茁长,登发升高。水生滋润,寒冻酷冽。火生炎热, 燥闷引烦。土生融和,万物绿化。此为之五行特性也。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 肾属水。

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木→火→土→金→ 水(肝→心→脾→肺→肾)

1)木生火——肝属木,心属火;木是可以生火的,所以肝脏好心脏就好;因为肝是 藏血的,心又是主血脉的,肝藏血功能正常就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像平时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脑血管病都是与肝的问题有关,例如说肝代谢功能差就会造成血液的 粘稠度高、甘油三酯偏高,胆固醇偏高。肝好心就好!

2)火生土——心是属火的,脾是属土的,火能生土,所以心火能温脾土,心主血脉、 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了,血就能营养脾脏,脾才能发挥主 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心脏好脾脏就好!

3)土生金——脾是属土的,肺是属金的,所以脾土能助肺金,脾如果能益气,能化 生气血,输送精微营养用来充盈肺脏,就能促进肺主气的功能加强,使之运作正常。脾脏 好肺就好!

4)金生水——肺是属金的肾是属水的,所以肺金能养肾水,肺主梳理和输布的,肾 主藏精,肺气能下行有助于肾藏精。肺好肾就好!

5)水生木——肾是属水的肝是属木的,所以肾水能滋养肝木,肾藏精,肝藏血,所 以肾精可以生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肾好肝就好!俗话说:肝肾同源!

三、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五行相克理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 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即木克土(肝克脾)、土克水(脾克肾)、水克火(肾 克心)、火克金(心克肺)、金克木(肺克肝)

应当指出,五行的生克,乃是从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性质和机能变化而抽象出来的理 性认识,成为一种阐释事物系统结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的理论方法,已经不是指五种事物 的本体了。故《四圣心源》说:“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1)水克火——心是属火的,肾是属水的,水能够克制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 水足够就可以滋润到心,可以防止心火过旺。如果肾水不足就无法抑制心火过旺了,在治 疗心火过旺中医手段一般是采用补足肾水的方法。

2)火克金——肺是属金的,心是属火的,火能克制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 的阳热,可抑制肺气太过耗散。

3)金克木——肝是属木的,肺是属金的,金能克制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 的输布下降,可抑制肝火过旺。所以中医在治疗肝火过旺时就会调肺气清肺热。

4、何为七邪: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则脑转,脑 转则引目系,目系急,急则目眩以转矣。后曰项,前曰颈。以目系入脑,故邪循目系,脑 转目眩也。

邪中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故见两物。五精合而为眼,邪中其 精,则五精不得比和,别有所见,故视岐见于两物,如第二问等也。目者,心之使也;心 者,神之舍也。故神分精乱而不传,卒然见非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心脏 者,心内形也。心者神之用,神者心之主也。故神劳分散,则五精乱不相传,卒见非常两 物者也,以其精神乱为惑也。

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尝不惑,去之则复,余惟独为东苑劳神乎?何 其异也?清冷之台在东苑,故每往登台则惑,去台则复于常,岂不为彼东苑劳神,遂至有 惑,是所可怪也。

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 复。夫心者神用,谓之情也。情之所喜,谓之欲也。故情之起欲,是神之所恶;神之所好, 心之所恶。是以养神须去情欲,欲去神安,长生久视;任心所作,则情欲百端,情欲既甚, 则伤神害命。斯二不可并行,并行相感则情乱致惑;若得神移反本,则惑解神复。是故间 者为迷,甚者为惑。

黄帝曰:善。间,轻也。甚,重也。此为第一惑邪。黄帝曰:人之喜忘者,何气使 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不以时上,故 喜忘矣。心肺虚,上气不足也。肠胃实,下气有余也。营卫行留于肠胃不上,心肺虚故喜 忘。复有上时,又得不忘也。此为第二喜忘邪也。

黄帝曰:人之喜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 热则消谷,谷消故喜饥。胃气逆上故胃管寒,胃管寒故不嗜食也。

精气,阴气也。胃之阴气并在脾内,则胃中独热,故消食喜饥。胃气独热,逆上为难,所 以胃咽中冷,故不能食也。此为第三不嗜食邪。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出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 阳则阳气满,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卫气昼行阳脉二十五周, 夜行五脏二十五周,昼夜周身五十周。若卫行阳脉,不入脏阴,则阳脉盛,则阳蹻盛而不 和,阴蹻虚也。二蹻并至于目,故阳盛目不得瞑,所以不卧。此为第四不得卧邪。瞑,音 眠。

黄帝曰:病而目不得视,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 阴气盛,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阳气虚,故目闭焉。

卫气留于五脏,则阴蹻盛不和,惟阴无阳,所以目闭不得视也。以阳主开,阴主闭也。此 为第五不得视邪也。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瀒,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瀒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 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瀒,分肉不解,则行迟。留 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 也久,故少卧焉。其人肠胃能大,皮肤能涩,大则卫气停留,瀒则卫气行迟,留而行瀒, 其气不精,故多卧少寤;反之少卧。此为第六多卧邪也。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 不通,已食若饮汤,卫反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

邪气留于上焦,上焦之气不行,或因饮食,卫气留于心肺,故闷而多卧。此为第七邪也。 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腑脏,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 补之,必先明知其形气之苦乐,定乃取之。疗此七邪之法,先取五脏六腑诸募等脏腑之上 诸穴,除其微过,然后调其脏腑五输六输而补泻之。补泻之前,必须明知形气虚实苦乐之 志,然后取之。

二、三合五行祛七邪作用机理: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血管,皮肤 肌肉,并且影响到体液的变化,促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营养状况。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当人体某一部位发生损伤或疾病后,必然会波及到该部位的神 经,使之产生异常的变化,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局部麻木、功能衰退或功能丧失、皮肤温度下 降、局部发凉等。由于损伤所致的水肿出血被吸收后,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挛缩、粘 连、结疤、僵硬、压迫局部神经,于是又加深了神经的抑制状态。捏筋拍法疗法,即在病变 部位使用适宜的手法调节、改善局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同时还能解除神经周围结缔 组织的痉挛、挛缩、结节和粘连,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实现健康美容之目的。

2、对运动系统的作用: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运动系统——肌肉、关节、 肌腱、骨骼、韧带等组织器官,它不但能刺激神经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而且还 能增强肌肉、肌腱、韧带的张力和弹性,提高它们的收缩舒张能力,防止和治疗肌肉萎缩、 肌无力等症。不仅如此,它还能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和吸收,对解除关节疼痛、消除 关节积液、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都有较好的作用。对于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的效用,总 结为:“通行气血、濡养筋骨、润利关节、提挈运用。

3、对体液代谢的作用:人体中体液占70%左右,人体各部的生理功能,活动功能和抗 病能力,无不依靠这些体液的不断循环代谢的功能。当这种代谢功能缓慢或发生障碍时,就 会产生疾病;某一部位损伤或疾病也可使这种代谢功能减退或发生障碍。

三合五行祛七邪法,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液代谢旺盛,激发组织细胞运动活跃, 增强体液的渗透能力,从而加速了体液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实现 健康美容之目的。

4、对血管系统的作用:当身体某一部位损伤或发生疾患时,由于出血和组织液。渗 出造成局部水肿和血肿,压迫或阻塞血管,影响血液循环。血管周围水肿或血肿吸收后的有 机化合物,使结缔组织增生、挛缩,也影响到血管和血液循环。捏筋拍打法可以消除压迫血 管或阻塞血管的各种生理、生化因素,促进血管扩张,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 加速血液循环,促使血液运行旺盛,使营养供应丰富,同时还能加速损伤局部水肿瘀血的吸 收,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5、排除体内寒气毒素:毒素是人体的供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可以三合五行祛七邪法 的刺激,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增快。吞噬 作用及搬动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 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促进健康美容。

作为优化,拍打的轻重可分为轻拍、中拍和重拍;开始时要轻拍、逐渐加重,到最后 快结束时,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

拍打是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

作为优化,在施行拍打之前,人应保持精神宁静、肌肉放松;如系远路赶来者,应休 息20~30分钟;

在施行拍打之前,应先让人排净大小便,脱去外衣,坐在凳子上;

在施用拍打手法时,应先用轻揉手法,逐渐加重,不可一次用力过猛,尤其对年老体 弱及儿童更应注意;

对肌肉菲薄处手法宜轻,肌肉肥厚处手法略重些;

对身体较强壮、病程较长、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或肌肉萎缩的人,手法要逐渐加重;

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手法,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

拍打部位除了面部和会阴外,全身各部均为四面,拍打时应面面俱到。

作为优化,打法为先用捏筋手法后用拍打手法或者拍打法为刮、刺、拍并用的刮骨法; 施用拍打手法时,其拍打顺序是,先背和腰,继肩和臂,再腿和脚,先左再右,先前再后, 先内后外,由上而下,由近端向末端,反复3-5遍,脉位重点拍打;

捏筋是用双手在身体脉位上进行捏、揉、抠,拿等各种手法,使人产生酸、胀、麻、 放敌搏等各种不同的感应;捏筋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筋,即五体的肉分和筋分。

捏筋弹拨拍打疗法

捏筋弹拨拍打法的原理:1.从中医的理论角度来看,捏筋法主要作用于经筋.相当于 “五体”的肉分和筋分,而拍打疗法荆首先作用于经络系统的最表层——十二皮部,通过 作用力的渗透,经皮层作用于经络系统的其他层次。尽管它们的侧重点刁;同,但它们相 互配合使用.相辅相成,从而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气血及防御外邪之功效。2.从现 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捏筋弹拨拍打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血管、皮肤肌肉,并影响到体 液的变化,同时通过手法作甩的局部反射或整体反射机制,促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改善 营养状况,从而促进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与平衡,达到健康美容目的。

作为优化,捏筋手法有:

1).捏法包括单手捏法、双手捏法、背部捏法、颈部捏法、上肢捏法、下肢捏法、捏 揉法,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施力,反更交替捏拿于施治部位;

2).揉法包括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四指揉法、跪指揉法、贴掌揉法、平掌揉法、根 揉法、肘尖揉法等,是指施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作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

3).抠法以手指抠取凹陷部位中的脉位,使之产生较强烈的感应,手指为拇指、食 指或中指;包括拇指抠法、食指抠法、中指拒法、抠揉法、抠拨法等;

4).拿法包括上肢拿法、下肢拿法、颈部拿法、肩部拿法、背部拿法、展转拿法、 滑动拿法、压缩拿法、拿揉法等;是指单手或双手对合成钳形,施以夹力提拿于施治部位;

5).点法包括拇指点法、中指点法,肘尖点法、点揉法、点拨法、点压法等;指着 力点于施治部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

6).拨法以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着力桉而拨动的手法;

7).刮法指端或拳尖于施治部位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

8).划法又称指划法。以两拇指指尖桉于颅顶脉处做S状划动,其余四指敞开在头 俩侧划动;

9).搓法包括指搓法、平掌搓法、立掌搓法、合掌搓法、虎口搓法、搓揉法等;是 用指或掌、掌指于施泊部位体表着力,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

10).压法包括单掌压法、双掌压法、双举压法、驼鞍式压法等;是指着 力于施治部位压而抑之;

11).滚法包括单掌滚法、双掌滚法、液压法、滚揉法、大鱼际滚揉法等; 是用着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以腕关节带动作前后、左右滚动;

12).掐法用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

13).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14).扳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的方法;

16).抓法手指掌贴于体表部位,聚指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逐渐松 脱;

15).抖法手握肢体远端怍摇转导引,使整个肢体随之呈波纹状起伏抖动:

17).摆法手腕为轴,用手掌摆动,以小鱼际着力;

18).摇法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为摇法;

19).挤法用指或掌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泊部位挤而压之,挤而合之;

20).挟法是以人的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包括上肢挟法、下肢挟法等;

21).引法又称“引伸法”,即牵拉导引患肢进行伸展活动;包括前屈引伸 法、后背引伸法、举引伸法等;

22).拔法用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

23).折法用屈曲活动膝肘关节。包括折肘法、折膝法等;

24).打法用十指尖、虚拳或实拳在患处进行拍打或捶击;

刮骨法:是应用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进行刮、刺、拍等手法, 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促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得到康复,松解组织 黏连,从而缓解人的疼痛、紧张、疲劳以及由疾影响病的其他症状,从而实现健康美容; 此方方法主要是按摩师在人体表或反谢点处运力刮骨。

刮骨法是是一种按摩师运用各种不同手法作用于体表某经络、关节、神经、血管等 部位,进行运力放热能的刮骨法,以此调节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健康 美容目的。

刮骨法具有如下特点:1、适应证多:刮骨疗法适用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尤其对一 些慢性功能性疾病或恢复期康复的人更加适用。2、易学易懂:凡是学习刮骨疗法者,只 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勤于实践,一般3-6个月即可进行操作。3、安全有效:刮骨疗 法是比较安全而且比较舒适的一种内外兼治疗法,无不良作用,只要掌握手到、力到以及 法的压力和强度适宜,刮骨后既无痛苦,又安全有效。4、经济简便:按摩师只用一棒一 板、一双手即可防治疾病。按摩师只要辩证诊治明确、对症选穴或反射区,手法熟练、不 需要特殊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治疗,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所以深受欢迎。 5、防病保健:只要学会运用某些手法,能自我或与别人互相操作,持之以恒,即能防治 疾病、又能强健身体。

此外,某些久病体弱(年老体弱)的人,通过刮骨疗法后,饮食增加,睡眠改善。更可 观的是有些人的面部颜色变红润,说话声音变洪亮,步履较稳健康,心情舒畅。说明刮骨 疗法具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能够促进人体正常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起 延年益寿的作用。

刮骨法的原理与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刮骨疗法之所以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是因 为刮骨的作用,能够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理筋擅复、松解黍 连、捧除毒素的作用。

1、调整阴阳、达到平衡:阴阳是古人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 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资生着、发展,大到开体的运行,小至物质的原子运动,其间都 包含着的阴阳对立的两面。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瞬息万变的阴阳转化,人体也不例外。 人体的正常功能是在阴阳平衡的制约下进行,两者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保持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无论是内伤还是外感风寒,人体阴阳就会失去相对平 衡,而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导致。所以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 本原因。

刮骨是根据人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及不同的证而采用辩证施治的不同手法,通过疏通经 络、调和气血、达到阴阳平衡。对相关脏器可以起到双向调节。如腹胀积食或者便秘,在 手部或脚部相关的反身区上进行刮拭可以调整肠胃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通过对相关部 位的良性刺激,可以将生物信息传递到相应脏腑器官,发挥人体的调节功能,使阴阳重新 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消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刮骨疗法在调整阴阳平衡状态,一 般为阴虚则阳补、阳虚则阴补,使之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 骸、五官九窍,沟通内外,贯窜左右上下、网络全身,运行气血,使人体各部位紧密联系 起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活动,保持人体机能的 协调和相对平衡。

因此人体内经络不通则产生疾病,身体局部出现不同症状,如身体某些部位的麻木 疼痛感。经络不通还可以引起肌肉紧张、痉挛,长期的紧张可引起实质性改变,如纤维瘢 痕化。刮骨能疏通经络,调节肌肉神经,消除肌肉组织痉挛,改变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3、活血化瘀、理筋整复:对骨伤、筋伤的箍复可采用刮骨运力手法,有直接作用。 局部软组织韧带、肌肉、肌腱、拉伤均可采用刮骨综合手法修复,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也 可以采用刮骨疗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通利关节、理筋控复治疗疾病。如气滞血瘀引 起的脏腑或机体的病理变化,可采用刮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祛病健身。

4、松解黏连:现代医学认为,刮骨疗法能增加肌肉、肌腱、韧带的张力和弹力,可 以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由于[肌腱韧带」的收缩力加强和活动量增加,促进了关节润滑 液分泌吸收过程的活跃,从而解除关节疼痛,消除关节积液,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并对 其所附着之骨骼也将产生刺激,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加强。

5、捧除体内寒气毒素:毒素是人体的供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可以应用刮骨疗法的刺 激,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 及搬动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紊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挣化, 增加了全身抵抗力,促进健康。

禁忌:(1)急性病;急腹症、炎症急性期、热性病及传染病。(2)严重的高血压、心脏 病、癌症晚期。(3)容易引起出血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搬、过敏性紫撮。(4) 严重皮肤病、严重精神病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严重肝肾病患者。

作为优化,所述捏筋手法为捏筋弹拨拍打手法,其作用部位主要在体表各脉位或者 穴位,主要是肌肉、肌腱、韧带、关节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等,其中:

捏筋弹拨打脉位头面项颈部分有:在头顶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央交叉点 上的颅顶脉,适用点法、掐法、刮法、指法、指划法、点揉法;两眉之间向上5分的天庭 脉,适用点法、掐法、点揉法、指搓;鼻柱下,鼻唇沟上段的人中脉,适用掐法、指刮法; 下颌中央略下方的地阁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颈椎4-5棘突之间的颈间脉,适用点揉 法;颞颥后发际中的颈后上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颈后大筋中央,第5颈 椎旁开1.5寸的颈后中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第7颈椎旁开2寸的颈后下 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在眉头眶缘上的眉头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指刮 法;在眉弓中央略上方的眉上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在眉梢外侧两横指的太阳脉,适 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鼻旁5分的鼻侧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颧骨中央下缘的颧下脉, 适用点揉法;下颌角前上方的下颌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拨法;耳屏前方的耳前脉,适用点 法和点揉法;耳后完骨前下方的耳后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耳垂下,下颌角后缘的耳下 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平夹于结喉两面三刀侧,动脉应手处的人迎脉,适用于拿揉法;

躯干部分有:锁骨上方,胸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下方,有动脉搏处的前膀肾脉, 适用于点揉法或揉法及点拨法;背部第3、4胸椎棘突旁开2寸的后膀肾脉,适用点揉和 拿揉法及点拨法;在胸前壁外上角,腋横纹头内1寸的欢跳脉,适用于点揉法;胸骨剑突 略下方的剑突脉,适用点揉法;乳头水平线旁开4横指的乳侧脉,适用点揉法;肩胛部, 腋纹头向内4横指略上方的肩胛暗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肘压法;肩胛内缘中央的平 心脉,适用于点揉法;肩胛下角外缘的肩胛角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第七,八胸椎之 间的脊柱暗脉,适用点抒法和指压法;脊柱暗脉两旁上下找压痛点,取相等距离构成正方 形的4个角处的四点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在胁下11肋端的前肾脉,适用点揉法和 抠揉法;在胁下12肋端的后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在第2、3腰椎旁开2寸的腰眼 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腰骶关节两旁,第5腰椎横突外侧的骶侧上脉,适用点揉法 和肘压法;在骶骨第2对骶后孔上,当骶中线与骶后上棘连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 揉法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之间,两骶骨嵴的水平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揉法 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棘突之间的尾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第4、5腰椎之间, 两髂骨嵴的水平线上的尾中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尾骨尖略前方的尾根脉,适用点揉 法和抠揉法;

上肢部分;肩上挑担处,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央的肩井脉,适用点揉法、拿揉法和 肘压法;肩头正中略前方,肩峰略下方的肩头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肩后腋横纹头上 1寸的肩贞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锁骨外下方的抬举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腋窝 正中,有动脉搏动处的血海根处的血海根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上臂正中,上1/3 连接处的血海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肘横纹中央动脉处的肘中脉,适用点揉法,指 刮法;肘内上髁略前方及其上下各1寸处的肘尺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外上髁略前 方及上下各1寸处的肘桡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掌横纹上4横指,前臂两骨间的内 四指脉,适用点法,捏法和点揉法;手背腕横纹上4横指的外四指脉,适用点法,掐法, 点揉法;尺桡骨茎突下方各一脉的腕侧双脉,适用点揉法、抠揉法和指刮法;第1、2撑 骨之间的虎口脉,适用点法,掐法和点揉法;

下肢部分:在腹股沟上段,髂前上棘下方的止尿脉,适用点压法和点揉法;在髂骨 嵴,股骨大转子连线与髂前、后上棘连线的交叉点上的髂侧上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 在髂侧上脉与大转子连线中央的髂侧下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在股骨大转子与尾骶 骨连线的中外1/3上方5分的殿侧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殿下横纹 中央略下方的殿下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腹股沟中段,动脉跳动处 的股根脉,适用点压法和撑压法;大腿内侧中上1/3处,股根脉下5横指的股内上脉,适 用点法,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中下1/3处,膝上5横指处的股内中脉,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股骨内髁上的骨内下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大腿前侧中央 的股前脉,适用点揉法;在大腿后侧,臀横纹和腘横纹连线的中间的股后脉,适用点拨法, 点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中间,大转子与膝关节连线的中央的股外上脉,适用点拨法,点 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殷骨外髁上的股外下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法;在膑骨的内、外, 上、下及内上、外上、内下、外下个位置的膑周八点脉,适用点揉法的刮法;胭窝中央动 脉处的胭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在膳窝,胭横纹两端,腰脉两侧的胭侧双脉,适 用,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胫内侧脉在胫骨内髁下缘,胫外侧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 胫侧双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的捏法;在胫内侧脉后下方2寸,胫骨中上1/3内后缘, 腓肠肌中的腓内脉,适用捏揉法和拿揉法;在腓肠肌肌腹中的风门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两筋间的髁前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髁前脉两旁,两髁 骨的前下缘的髁侧双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双髁骨后缘与跟腱之间的跟腱双脉, 适用抠法和掐法;在第1、2跖骨基底结合部的脚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抠法。

作为优化,所述捏筋弹拨拍打手法一般部位的操作如下:

1).头面部:让人取仰卧位,施拍者坐于头前方:用双手食指抠揉颈后上脉;点揉两 太函脉;抠揉眉头脉;点揉天庭脉、眉上脉;用四指尖掐眶上缘;用双手拇指尖按点着铲 划动巅顶脉,同时其余四指屈曲半握,用指尖在头两侧进行按点和环形划动,状如洗头梳 发:用双拇指压两太阳脉1-2分钟;用一手拇指按于头部上星穴处,食指中指按于两眉 头脉处,按住1-2分钟;如患鼻炎,再用拇食二指点拨掐揉双侧鼻侧脉;牙痛点揉弹拨 下颌脉、黼下脉,耳下脉、虎口脉等,不用拍打法;

2).颈肩部:让人取坐位,施拍者立于身后:用捏揉法和拿揉法捏揉颈后三脉:拇指 点揉颈间脉;双手食指抠拨双侧前膀肾脉,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抠拨肩胛暗脉, 点压肩井脉、肩头脉,拿揉抬举脉和肩贞脉;摇颈椎:大鱼际液揉颈肩部和肩胛部;最后 拍打颈肩部;

3).上肢部:让人一般取坐位,个别可取卧位,施拍者先拿揉前后膀胱肾脉,再拿揉 肩贞脉和抬举脉;弹拨肩头脉和肩胛暗脉:抠揉血海根脉和血海脉,弹拨时尺三脉和肘桡 三脉,推内四指脉和外四指脉,旋摇腕关节;牵拨五指,最后用拍子拍打上肢四面。针对 病症,对症取手法和脉位;

4).胸腹部:让人仰卧于床上,先用中指点撮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 四指揉欢跳脉、乳侧脉、剑突脉;乎掌自上向下推胸廓,沿肋间隙由后向前推胸廓。若病 在腹者,先掌揉腹部,用顺时针揉或逆时针揉,再掌推中脘至两侧章门及由剑突推向关元; 重点穴位进行点压,最后用辗转拿法和滑动拿法拿揉腹肌;胸腹部因内含重要脏器,均禁 用拍打法;

5).腰背部:让人取俯卧位,先掌根揉脊柱两侧,由上面下;再双拇指点揉脊柱两侧, 双拳滚压脊柱两侧;然后肘点压腰背部痛点及脊柱暗脉.腰痛点压腰眼、尾肾脉,尾中脉 骶侧上脉、骶侧下脉;再侧扳和斜扳活动脊柱关节;晕后用顺推法和八字推法由上而下推 腰背部;结束前,用拍子拍打腰背三条线;

6).下肢部:让病人取卧位,先拿揉下肢四面,脉位处重点拿揉:再用肘点压臀侧脉、 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髂侧上脉、髂侧下脉、股外上脉、股外下脉、胫外侧脉 等;然后拿揉股内上、中、下脉,胫内侧脉:在以上手法完成后,用掌根压股根脉3分钟, 放开后有热流传导直至脚,并牵抖下肢;再屈伸膝关节,摇躁关节,掌推下肢肌肉由上向 下推;最后用拍子拍打下肢四面。

下列情况禁用捏筋拍打法:(1)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间。(2)幻有出血性疾患者,如吐 血、咯血、衄血。(3)急性传染性疾病及高烧患者。(4)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5)急 性炎症、疖肿、疮疡患者。尿血、便血、外伤出血及脑溢血等。(6)梅毒、骨结核、类风湿 性关节炎及癫痫发作。(7)各种骨病及内脏肿瘤。(8)对各种骨折,在其整复固定之后,才 可在其远离骨折之处进行轻度捏筋,以活气血。在其达到临床愈合之后,为加强功能锻炼, 可加用捏筋拍打手法,以促进活动功能的早日恢复和健康美容目的。

本发明人通过应用本发明拍打按摩方法,使众多人收到了健康美容效果,下面例举 其中九例:

1、彭小姐,38岁,女,湖北人。因从事柜台服务行业多年,长期站立,下肢静脉曲 张,走路超过20分钟后出现双腿无力,“膀胱经和胆经不通”导致脸色发暗,通过使用本 发明拍打法拍打膀胱经的飞扬、承山、委中和胆经的风市、阳交、阳辅、悬钟,坚持两个 月((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脸色恢复正常。

2、罗女士,48岁,女深圳人,长期便秘致脸色发暗,且隐现黑斑,通过实施本发 明拍打疗法“胆经,脾经,胃经”,1个半月(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大小便通畅、脸 色出现红润,隐现黑斑退去,达到美容的效果。

3、汪女士,50岁,深圳人,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手上有老年斑和色素点点, 通过实施本发明拍打胆经和膀胱经,脾经配合本发明刮骨法及拍打心饱经、肺经和大肠经 及手部的刮骨(一个月,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手上的和脸上的老年斑明显淡化。

4、刘女士,42岁,湖南人,长期从事理发,长期站立工作,下半身腿和臀疼痛致 脸色暗灰色无光泽,通过拍打膀胱经和胆经和胃经,涌泉穴,腿部和臀部((一个月,每 天一次,每次15分钟)),脸色也有明显改善,变的有光泽。

5、张先生,男,59岁,黑龙江,离休干部。前列腺肥大,夜里尿频,导致整日无 精打采,脸色暗黄,通过拍打一个疗程(十天,每天20分钟)归来穴,当天晚上就有改 善,起夜次数少,再一个疗程之后,不在起夜,睡眠好了,脸色明显有光泽。

6、金小姐,女,49岁,湖北人,三维大,大腿粗大腰围30,通过拍打和敲击胆经, 胃经,还有气海,关元,归来穴(十天,每天20分钟),改善了开关失灵,三维明显变小, 大腿变小,腰围28。再通过拍条打手法和敲击胆经(十天,每天20分钟),打通经络。 刚开始的时候拍完之后整个部位都是是瘀紫的,第二次都不下手,后面坚持拍打了二个月 左右。最后改善了大腿粗,明显的有效果,也同时改善了脸的肤色,加上脸部的拍击,有 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7、陈女士。深圳南山,46岁,腰椎受损,下肢神经疼,左腿只要走路的时候就痛导 致脸色发暗,就把重点放在多拍打上,拍打1个月后(每天10-15分钟)现在能进行正常 的拉筋锻炼了,失眠症状大为改善,有时还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脸色恢复正常。

8、陈小姐:女32岁、深圳福田从事财务工作,因一次出差感冒引起的肩周疼长达 十多年,全国各地求医无数,左手无法抬高,一抬就痛导致脸色发黄、发暗,明显缺少青 春气息。采用刮骨疗法和拍打术,经过三次(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的综合疗理,手 就可以抬起来,后再进行本发明拍打法锻炼,现在左手同开始一样,活动自如,脸色红润, 富有朝气。

9、胡某,女,24岁,因饱受月经不调、色斑、便秘之困扰,脸部多色斑,且脸色发 暗,每天实施本发明拍打法,做得很认真。每天拍打脾胃经。同时拍打三阴交、血海、中 脘、关元等穴位。十天后首先是便秘问题逐渐解决;再十天后紧接着发现脸部色斑渐渐减 少;这个月痛经现象也没有那么严重了。注每天拍打10-15分钟。

本发明所述拍打按摩方法配用的磁性拍打棒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内 镶嵌一组或者多组永磁体;或者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内镶嵌一个或者多个 永磁体。引入永磁体后,拍打棒就有了自体磁场,拍打过程中能够向人体作用动态磁场, 从而在人体产生动态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动态感应电流,进一步促进刺激人体经脉和微 循环,达到健康美容目的。

作为优化,所述永磁体为三组:下部一组、中上部一组,顶部一组;下部一组为上 下贯穿板面的并列三个永磁条,中上部一组为左右横穿木棒的并列七个永磁条,顶部一组 为与并列七个永磁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呈V字形公布的顶嵌永磁条。选择常作用于人体 体表的拍打棒的三个区域设置永磁体组,能够使拍打棒磁场更接近于拍打部位,充分发挥 磁场激励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具有成本低、方便实施, 有助人们获得健康美体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磁性拍打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磁性拍打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拍打按摩方法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在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 而有节奏的拍打;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手握拍子既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一 般拍打主要用腕力,重拍时才用臂力。

其击打是使邪气排出,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等的 影响,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内分泌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因素、饮食不良导致皮肤变黑 的影响;

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即在拍一次后,再连续快速地拍打4下,是为一节;变一 节约在1秒钟内完成,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再加上某些空拍,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 感。

其拍打的轻重可分为轻拍、中拍和重拍;开始时要轻拍、逐渐加重,到最后快结束时, 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

拍打是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

在施行拍打之前,人应保持精神宁静、肌肉放松;如系远路赶来者,应休息20~30 分钟;

在施行拍打之前,应先让人排净大小便,脱去外衣,坐在凳子上;

在施用拍打手法时,应先用轻揉手法,逐渐加重,不可一次用力过猛,尤其对年老体 弱及儿童更应注意;

对肌肉菲薄处手法宜轻,肌肉肥厚处手法略重些;

对身体较强壮、病程较长、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或肌肉萎缩的人,手法要逐渐加重;

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手法,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

拍打部位除了面部和会阴外,全身各部均为四面,拍打时应面面俱到。

拍打法为先用捏筋手法后用拍打手法或者拍打法为刮、刺、拍并用的刮骨法;施用拍 打手法时,其拍打顺序是,先背和腰,继肩和臂,再腿和脚,先左再右,先前再后,先内 后外,由上而下,由近端向末端,反复3-5遍,脉位重点拍打;

捏筋是用双手在身体脉位上进行捏、揉、抠,拿等各种手法,使人产生酸、胀、麻、 放敌搏等各种不同的感应;捏筋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筋,即五体的肉分和筋分。

捏筋手法有:1).捏法包括单手捏法、双手捏法、背部捏法、颈部捏法、上肢捏法、 下肢捏法、捏揉法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施力,反更交替捏拿于施治部位;

2).揉法包括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四指揉法、跪指揉法、贴掌揉法、平掌揉法、根 揉法、肘尖揉法是指施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作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

3).抠法以手指抠取凹陷部位中的脉位,使之产生较强烈的感应,手指为拇指、食 指或中指;包括拇指抠法、食指抠法、中指拒法、抠揉法、抠拨法等;

4).拿法包括,上肢拿法、下肢拿法、颈部拿法、肩部拿法、背部拿法、展转拿法、 滑动拿法、压缩拿法、拿揉法等;指单手或双手对合成钳形,施以夹力提拿于施治部位;

5).点法包括拇指点法、中指点法,肘尖点法、点揉法、点拨法、点压法等;指着 力点于施治部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

6).拨法以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着力桉而拨动的手法;

7).刮法指端或拳尖于施治部位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

8).划法又称指划法。以两拇指指尖桉于颅顶脉处做S状划动,其余四指敞开在头 俩侧划动;

9).搓法包括指搓法、平掌搓法、立掌搓法、合掌搓法、虎口搓法、搓揉法等;是 用指或掌、掌指于施泊部位体表着力,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

10).压法包括单掌压法、双掌压法、双举压法、驼鞍式压法等;是指着 力于施治部位压而抑之;

11).滚法包括单掌滚法、双掌滚法、液压法、滚揉法、大鱼际滚揉法等; 是用着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以腕关节带动作前后、左右滚动;

12).掐法用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

13).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14).扳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的方法;

16).抓法手指掌贴于体表部位,聚指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逐渐松 脱;

15).抖法手握肢体远端怍摇转导引,使整个肢体随之呈波纹状起伏抖动;

17).摆法手腕为轴,用手掌摆动,以小鱼际着力;

18).摇法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为摇法;

19).挤法用指或掌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泊部位挤而压之,挤而合之;

20).挟法是以人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包括上肢挟法、下肢挟法等;

21).引法又称“引伸法”,即牵拉导引患肢进行伸展活动;包括前屈引伸 法、后背引伸法、举引伸法等;

22).拔法用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

23).折法用屈曲活动膝肘关节。包括折肘法、折膝法等;

24).打法用十指尖、虚拳或实拳在患处进行拍打或捶击;

刮骨法:是应用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进行刮、刺、拍等手法, 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促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得到康复,松解组织 黏连,从而缓解人的疼痛、紧张、疲劳以及由疾影响病的其他症状,从而实现健康美容; 此方方法主要是按摩师在人体表或反谢点处运力刮骨。

所述捏筋手法为捏筋弹拨拍打手法,其作用部位主要在体表各脉位或者穴位,主要 是肌肉、肌腱、韧带、关节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等,其中:

捏筋弹拨打脉位头面项颈部分有:在头顶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央交叉点 上的颅顶脉,适用点法、掐法、刮法、指法、指划法、点揉法;两眉之间向上5分的天庭 脉,适用点法、掐法、点揉法、指搓;鼻柱下,鼻唇沟上段的人中脉,适用掐法、指刮法; 下颌中央略下方的地阁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颈椎4-5棘突之间的颈间脉,适用点揉 法;颞颥后发际中的颈后上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颈后大筋中央,第5颈 椎旁开1.5寸的颈后中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第7颈椎旁开2寸的颈后下 脉,适用点揉搓法、点拨法、指划法;在眉头眶缘上的眉头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指刮 法;在眉弓中央略上方的眉上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在眉梢外侧两横指的太阳脉,适 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鼻旁5分的鼻侧脉,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颧骨中央下缘的颧下脉, 适用点揉法;下颌角前上方的下颌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拨法;耳屏前方的耳前脉,适用点 法和点揉法;耳后完骨前下方的耳后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耳垂下,下颌角后缘的耳下 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平夹于结喉两面三刀侧,动脉应手处的人迎脉,适用于拿揉法;

躯干部分有:锁骨上方,胸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下方,有动脉搏处的前膀肾脉, 适用于点揉法或揉法及点拨法;背部第3、4胸椎棘突旁开2寸的后膀肾脉,适用点揉和 拿揉法及点拨法;在胸前壁外上角,腋横纹头内1寸的欢跳脉,适用于点揉法;胸骨剑突 略下方的剑突脉,适用点揉法;乳头水平线旁开4横指的乳侧脉,适用点揉法;肩胛部, 腋纹头向内4横指略上方的肩胛暗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肘压法;肩胛内缘中央的平 心脉,适用于点揉法;肩胛下角外缘的肩胛角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第七,八胸椎之 间的脊柱暗脉,适用点抒法和指压法;脊柱暗脉两旁上下找压痛点,取相等距离构成正方 形的4个角处的四点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在胁下11肋端的前肾脉,适用点揉法和 抠揉法;在胁下12肋端的后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在第2、3腰椎旁开2寸的腰眼 脉,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在腰骶关节两旁,第5腰椎横突外侧的骶侧上脉,适用点揉法 和肘压法;在骶骨第2对骶后孔上,当骶中线与骶后上棘连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 揉法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之间,两骶骨嵴的水平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适用点揉法 和肘压法;在第1、2腰椎棘突之间的尾肾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第4、5腰椎之间, 两髂骨嵴的水平线上的尾中脉,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尾骨尖略前方的尾根脉,适用点揉 法和抠揉法;

上肢部分;肩上挑担处,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央的肩井脉,适用点揉法、拿揉法和 肘压法;肩头正中略前方,肩峰略下方的肩头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肩后腋横纹头上 1寸的肩贞脉,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锁骨外下方的抬举脉,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腋窝 正中,有动脉搏动处的血海根处的血海根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上臂正中,上1/3 连接处的血海脉,适用拨法,抠揉法和抠;肘横纹中央动脉处的肘中脉,适用点揉法,指 刮法;肘内上髁略前方及其上下各1寸处的肘尺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外上髁略前 方及上下各1寸处的肘桡三脉,适用点揉法,指刮法;掌横纹上4横指,前臂两骨间的内 四指脉,适用点法,捏法和点揉法;手背腕横纹上4横指的外四指脉,适用点法,掐法, 点揉法;尺桡骨茎突下方各一脉的腕侧双脉,适用点揉法、抠揉法和指刮法;第1、2撑 骨之间的虎口脉,适用点法,掐法和点揉法;

下肢部分:在腹股沟上段,髂前上棘下方的止尿脉,适用点压法和点揉法;在髂骨 嵴,股骨大转子连线与髂前、后上棘连线的交叉点上的髂侧上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 在髂侧上脉与大转子连线中央的髂侧下脉,适用指点法,或肘压法;在股骨大转子与尾骶 骨连线的中外1/3上方5分的殿侧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殿下横纹 中央略下方的殿下脉,适用点法,点揉法,撑揉法和肘压法;在腹股沟中段,动脉跳动处 的股根脉,适用点压法和撑压法;大腿内侧中上1/3处,股根脉下5横指的股内上脉,适 用点法,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中下1/3处,膝上5横指处的股内中脉,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捏揉法;大腿内侧,股骨内髁上的骨内下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大腿前侧中央 的股前脉,适用点揉法;在大腿后侧,臀横纹和腘横纹连线的中间的股后脉,适用点拨法, 点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中间,大转子与膝关节连线的中央的股外上脉,适用点拨法,点 法和肘压法;大腿外侧,殷骨外髁上的股外下脉,适用点揉法和点法;在膑骨的内、外, 上、下及内上、外上、内下、外下个位置的膑周八点脉,适用点揉法的刮法;胭窝中央动 脉处的胭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在膳窝,胭横纹两端,腰脉两侧的胭侧双脉,适 用,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拨法;胫内侧脉在胫骨内髁下缘,胫外侧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 胫侧双脉,适用点揉法,点拨法的捏法;在胫内侧脉后下方2寸,胫骨中上1/3内后缘, 腓肠肌中的腓内脉,适用捏揉法和拿揉法;在腓肠肌肌腹中的风门脉,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两筋间的髁前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髁前脉两旁,两髁 骨的前下缘的髁侧双脉,适用点法,指搓法,指刮法;双髁骨后缘与跟腱之间的跟腱双脉, 适用抠法和掐法;在第1、2跖骨基底结合部的脚脉,适用点法,点揉法和抠法。

所述捏筋弹拨拍打手法一般部位的操作如下:1).头面部:让人取仰卧位,施拍者 坐于头前方:用双手食指抠揉颈后上:脉;点揉两太函脉;抠揉眉头脉;点揉天庭脉、眉 上脉;用四指尖掐眶上缘;用双手拇指尖按点着铲划动巅顶脉,同时其余四指屈曲半握, 用指尖在头两侧进行按点和环形划动,状如洗头梳发:用双拇指压两太阳脉1-2分钟; 用一手拇指按于头部上星穴处,食指中指按于两眉头脉处,按庄1-2分钟;如患鼻炎, 再用拇食二指点拨掐揉双侧鼻侧脉;牙痛点揉弹拨下颌脉、黼下脉,耳下脉、虎口脉等, 不用拍打法;

2).颈肩部:让人取坐位,施拍者立于身后:用捏揉法和拿揉法捏揉颈后三脉:拇指 点揉颈间脉;双手食指抠拨双侧前膀肾脉,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抠拨肩胛暗脉, 点压肩井脉、肩头脉,拿揉抬举脉和肩贞脉;摇颈椎:大鱼际液揉颈肩部和肩胛部;最后 拍打颈肩部;

3).上肢部:让人一般取坐位,个别可取卧位,施拍者先拿揉前后膀胱肾脉,再拿揉 肩贞脉和抬举脉;弹拨肩头脉和肩胛暗脉:抠揉血海根脉和血海脉,弹拨时尺三脉和肘桡 三脉,推内四指脉和外四指脉,旋摇腕关节;牵拨五指,最后用拍子拍打上肢四面。针对 病症,对症取手法和脉位;

4).胸腹部:让人仰卧于床上,先用中指点撮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 四指揉欢跳脉、乳侧脉、剑突脉;乎掌自上向下推胸廓,沿肋间隙由后向前推胸廓。若病 在腹者,先掌揉腹部,用顺时针揉或逆时针揉,再掌推中脘至两侧章门及由剑突推向关元; 重点穴位进行点压,最后用辗转拿法和滑动拿法拿揉腹肌;胸腹部因内含重要脏器,均禁 用拍打法;

5).腰背部:让人取俯卧位,先掌根揉脊柱两侧,由上面下;再双拇指点揉脊柱两侧, 双拳滚压脊柱两侧;然后肘点压腰背部痛点及脊柱暗脉.腰痛点压腰眼、尾肾脉,尾中脉 骶侧上脉、骶侧下脉;再侧扳和斜扳活动脊柱关节;晕后用顺推法和八字推法由上而下推 腰背部;结束前,用拍子拍打腰背三条线;

6).下肢部:让病人取卧位,先拿揉下肢四面,脉位处重点拿揉:再用肘点压臀侧脉、 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髂侧上脉、髂侧下脉、股外上脉、股外下脉、胫外侧脉 等;然后拿揉股内上、中、下脉,胫内侧脉:在以上手法完成后,用掌根压股根脉3分钟, 放开后有热流传导直至脚,并牵抖下肢;再屈伸膝关节,摇躁关节,掌推下肢肌肉由上向 下推;最后用拍子拍打下肢四面。

本发明所述拍打按摩方法配用的磁性拍打棒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1 内镶嵌三组永磁体:下部一组、中上部一组,顶部一组;下部一组为上下贯穿板面的并列 三个下部永磁条21,中上部一组为左右横穿木棒的并列七个中上部永磁条22,顶部一组 为与并列七个永磁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呈V字形公布的顶嵌永磁条23。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92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N 102949286 A *CN102949286A* (21)申请号 201110238932.6 (22)申请日 2011.08.19 A61H 39/04(2006.01) A61H 7/00(2006.01) A61N 2/12(2006.01) (71)申请人 张振国 地址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剧场东街 9 号楼 2 单元 302 (72)发明人 张振国 (54) 发明名称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 棒, 为提供一种成本低、 。

2、方便实施的按摩方法, 其 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 在人体 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 ; 拍打时手握中 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手握拍子既不要过紧也不要 过松, 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 重拍时才用臂力。击 打使邪气排出, 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 奇经八 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等的影响, 消除睡眠及精神 状况、 内分泌因素、 慢性疾病、 药物因素、 饮食不 良导致皮肤变黑的影响 ; 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 子, 即在拍一次后, 再连续快速地拍打 4 下, 是为 一节 ; 变一节约在 1 秒钟内完成, 一节连一节地连 续拍打, 再加上某些空拍, 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 感。其具有成本低、。

3、 方便实施, 有助人们获得健康 美容体质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 页 1/5 页 2 1. 一种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 在人体上 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 ; 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手握拍子既不要过紧也 不要过松, 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 重拍时才用臂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击打使邪气排出, 消除七邪对人体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

4、十五络等的影响, 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 内分泌因素、 慢性 疾病、 药物因素、 饮食不良导致皮肤变黑的影响 ; 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 即在拍一次后, 再连续快速地拍打 4 下, 是为一节 ; 变一节 约在 1 秒钟内完成, 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 再加上某些空拍, 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感。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拍打的轻重可分为轻拍、 中拍和重 拍 ; 开始时要轻拍、 逐渐加重, 到最后快结束时, 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 ; 拍打是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施行拍打之前, 人应保持精神宁静、 。

5、肌肉放松 ; 如系远路赶来者, 应休息 20 30 分 钟 ; 在施行拍打之前, 应先让人排净大小便, 脱去外衣, 坐在凳子上 ; 在施用拍打手法时, 应先用轻揉手法, 逐渐加重, 不可一次用力过猛, 尤其对年老体弱 及儿童更应注意 ; 对肌肉菲薄处手法宜轻, 肌肉肥厚处手法略重些 ; 对身体较强壮、 病程较长、 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 或肌肉萎缩的人, 手法要逐渐加重 ; 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手法, 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 ; 拍打部位除了面部和会阴外, 全身各部均为四面, 拍打时应面面俱到。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拍打法为先用捏筋手法后用拍打手 法或者。

6、拍打法为刮、 刺、 拍并用的刮骨法 ; 施用拍打手法时, 其拍打顺序是, 先背和腰, 继肩 和臂, 再腿和脚, 先左再右, 先前再后, 先内后外, 由上而下, 由近端向末端, 反复 3-5 遍, 脉 位重点拍打 ; 捏筋是用双手在身体脉位上进行捏、 揉、 抠, 拿等各种手法, 使人产生酸、 胀、 麻、 放敌搏 等各种不同的感应 ; 捏筋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筋, 即五体的肉分和筋分。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捏筋手法有 : 1). 捏法包括单手捏法、 双手捏法、 背部捏法、 颈部捏法、 上肢捏法、 下肢捏法、 捏揉法, 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施力, 反更交替捏拿于施治部。

7、位 ; 2). 揉法是指施力部位吸定于体表作左右、 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 包括拇指揉 法、 中指揉法、 四指揉法、 跪指揉法、 贴掌揉法、 平掌揉法、 根揉法、 肘尖揉法 ; 3). 抠法以手指抠取凹陷部位中的脉位, 使之产生较强烈的感应, 手指为拇指、 食指或 中指 ; 包括拇指抠法、 食指抠法、 中指拒法、 抠揉法、 抠拨法等 ; 4). 拿法包括上肢拿法、 下肢拿法、 颈部拿法、 肩部拿法、 背部拿法、 展转拿法、 滑动拿 法、 压缩拿法、 拿揉法 ; 是指单手或双手对合成钳形, 施以夹力提拿于施治部位 ; 5). 点法包括拇指点法、 中指点法, 肘尖点法、 点揉法、 点拨法、 。

8、点压法 ; 是指着力点于 施治部位上按而压之, 戳而点之 ; 6). 拨法以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 着力桉而拨动的手法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286 A 2 2/5 页 3 7). 刮法指端或拳尖于施治部位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 ; 8).划法又称指划法。 以两拇指指尖桉于颅顶脉处做S状划动, 其余四指敞开在头俩侧 划动 ; 9). 搓法包括指搓法、 平掌搓法、 立掌搓法、 合掌搓法、 虎口搓法、 搓揉法 ; 是用指或掌、 掌指于施泊部位体表着力, 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 ; 10). 压法包括单掌压法、 双掌压法、 双举压法、 驼鞍式压法等 ; 是指着力于施治部位压 而抑之 。

9、; 11). 滚法包括单掌滚法、 双掌滚法、 液压法、 滚揉法、 大鱼际滚揉法等 ; 是用着力部位 吸定于体表, 以腕关节带动作前后、 左右滚动 ; 12). 掐法用指端甲缘重按穴位, 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 ; 13). 推法用指、 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 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 14). 扳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的方法 ; 16). 抓法手指掌贴于体表部位, 聚指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 然后逐渐松脱 ; 15). 抖法手握肢体远端怍摇转导引, 使整个肢体随之呈波纹状起伏抖动 ; 17). 摆法手腕为轴, 用手掌摆动, 以小鱼际着力 ; 18). 摇法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为。

10、摇法 ; 19). 挤法用指或掌的对合力, 着力于施泊部位挤而压之, 挤而合之 ; 20). 挟法是以人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 包括上肢挟法、 下肢挟法等 ; 21). 引法又称 “引伸法” , 即牵拉导引患肢进行伸展活动 ; 包括前屈引伸法、 后背引伸 法、 举引伸法等 ; 22). 拔法用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 ; 23). 折法用屈曲活动膝肘关节。包括折肘法、 折膝法等 ; 24). 打法用十指尖、 虚拳或实拳在患处进行拍打或捶击 ; 刮骨法 : 是应用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 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进行刮、 刺、 拍等手法, 通过 经络的作用, 使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 促使已经发生障。

11、碍的功能得到康复, 松解组织黏连, 从而缓解人的疼痛、 紧张、 疲劳以及由疾影响病的其他症状, 从而实现健康美容 ; 此方法主 要是按摩师在人体表或反谢点处运力刮骨。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筋手法为捏筋弹拨拍打手 法, 其作用部位主要在体表各脉位或者穴位, 主要是肌肉、 肌腱、 韧带、 关节部位及其周围区 域等, 其中 : 捏筋弹拨打脉位头面项颈部分有 : 在头顶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央交叉点上 的颅顶脉, 适用点法、 掐法、 刮法、 指法、 指划法、 点揉法 ; 两眉之间向上 5 分的天庭脉, 适用 点法、 掐法、 点揉法、 指搓 ; 鼻柱下, 鼻。

12、唇沟上段的人中脉, 适用掐法、 指刮法 ; 下颌中央略下 方的地阁脉, 适用点揉法、 指刮法 ; 颈椎 4-5 棘突之间的颈间脉, 适用点揉法 ; 颞颥后发际中 的颈后上脉, 适用点揉搓法、 点拨法、 指划法 ; 颈后大筋中央, 第 5 颈椎旁开 1.5 寸的颈后中 脉, 适用点揉搓法、 点拨法、 指划法 ; 第 7 颈椎旁开 2 寸的颈后下脉, 适用点揉搓法、 点拨法、 指划法 ; 在眉头眶缘上的眉头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指刮法 ; 在眉弓中央略上方的眉上 脉, 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 ; 在眉梢外侧两横指的太阳脉, 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 ; 鼻旁 5 分的 鼻侧脉, 适用点揉法和指搓法 ; 。

13、颧骨中央下缘的颧下脉, 适用点揉法 ; 下颌角前上方的下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286 A 3 3/5 页 4 脉, 适用点揉法和点拨法 ; 耳屏前方的耳前脉, 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 耳后完骨前下方的耳后 脉, 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 耳垂下, 下颌角后缘的耳下脉, 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 平夹于结喉两 面三刀侧, 动脉应手处的人迎脉, 适用于拿揉法 ; 躯干部分有 : 锁骨上方, 胸骨上方, 胸锁乳突肌后下方, 有动脉搏处的前膀肾脉, 适用于 点揉法或揉法及点拨法 ; 背部第3、 4胸椎棘突旁开2寸的后膀肾脉, 适用点揉和拿揉法及点 拨法 ; 在胸前壁外上角, 腋横纹头内 1 。

14、寸的欢跳脉, 适用于点揉法 ; 胸骨剑突略下方的剑突 脉, 适用点揉法 ; 乳头水平线旁开 4 横指的乳侧脉, 适用点揉法 ; 肩胛部, 腋纹头向内 4 横指 略上方的肩胛暗脉, 适用点揉法, 点拨法, 肘压法 ; 肩胛内缘中央的平心脉, 适用于点揉法 ; 肩胛下角外缘的肩胛角脉, 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 ; 第七, 八胸椎之间的脊柱暗脉, 适用点抒 法和指压法 ; 脊柱暗脉两旁上下找压痛点, 取相等距离构成正方形的 4 个角处的四点脉, 适 用点拨法和点揉法 ; 在胁下 11 肋端的前肾脉, 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 ; 在胁下 12 肋端的后肾 脉, 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 ; 在第 2、 3 腰椎旁开。

15、 2 寸的腰眼脉, 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 ; 在腰骶 关节两旁, 第5腰椎横突外侧的骶侧上脉, 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 ; 在骶骨第2对骶后孔上, 当 骶中线与骶后上棘连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 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 ; 在第 1、 2 腰椎之间, 两骶 骨嵴的水平线的中央的骶侧下脉, 适用点揉法和肘压法 ; 在第 1、 2 腰椎棘突之间的尾肾脉, 适用点揉法和撑压法 ; 第 4、 5 腰椎之间, 两髂骨嵴的水平线上的尾中脉, 适用点揉法和撑压 法 ; 尾骨尖略前方的尾根脉, 适用点揉法和抠揉法 ; 上肢部分 ; 肩上挑担处, 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央的肩井脉, 适用点揉法、 拿揉法和肘压 法 ; 肩头正中略。

16、前方, 肩峰略下方的肩头脉, 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 ; 肩后腋横纹头上 1 寸的 肩贞脉, 适用点拨法和点揉法 ; 锁骨外下方的抬举脉, 适用点揉法和指刮法 ; 腋窝正中, 有 动脉搏动处的血海根处的血海根脉, 适用拨法, 抠揉法和抠 ; 上臂正中, 上 1/3 连接处的血 海脉, 适用拨法, 抠揉法和抠 ; 肘横纹中央动脉处的肘中脉, 适用点揉法, 指刮法 ; 肘内上髁 略前方及其上下各 1 寸处的肘尺三脉, 适用点揉法, 指刮法 ; 外上髁略前方及上下各 1 寸处 的肘桡三脉, 适用点揉法, 指刮法 ; 掌横纹上 4 横指, 前臂两骨间的内四指脉, 适用点法, 捏 法和点揉法 ; 手背腕横纹。

17、上 4 横指的外四指脉, 适用点法, 掐法, 点揉法 ; 尺桡骨茎突下方各 一脉的腕侧双脉, 适用点揉法、 抠揉法和指刮法 ; 第 1、 2 撑骨之间的虎口脉, 适用点法, 掐法 和点揉法 ; 下肢部分 : 在腹股沟上段, 髂前上棘下方的止尿脉, 适用点压法和点揉法 ; 在髂骨嵴, 股骨大转子连线与髂前、 后上棘连线的交叉点上的髂侧上脉, 适用指点法, 或肘压法 ; 在髂 侧上脉与大转子连线中央的髂侧下脉, 适用指点法, 或肘压法 ; 在股骨大转子与尾骶骨连线 的中外 1/3 上方 5 分的殿侧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 撑揉法和肘压法 ; 在殿下横纹中央略下 方的殿下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

18、, 撑揉法和肘压法 ; 在腹股沟中段, 动脉跳动处的股根脉, 适 用点压法和撑压法 ; 大腿内侧中上 1/3 处, 股根脉下 5 横指的股内上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 和捏揉法 ; 大腿内侧中下 1/3 处, 膝上 5 横指处的股内中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捏揉法 ; 大 腿内侧, 股骨内髁上的骨内下脉, 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 大腿前侧中央的股前脉, 适用点揉法 ; 在大腿后侧, 臀横纹和腘横纹连线的中间的股后脉, 适用点拨法, 点法和肘压法 ; 大腿外侧 中间, 大转子与膝关节连线的中央的股外上脉, 适用点拨法, 点法和肘压法 ; 大腿外侧, 殷骨 外髁上的股外下脉, 适用点揉法和点法 ;。

19、 在膑骨的内、 外, 上、 下及内上、 外上、 内下、 外下个 位置的膑周八点脉, 适用点揉法的刮法 ; 胭窝中央动脉处的胭脉, 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拨法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286 A 4 4/5 页 5 在膳窝, 胭横纹两端, 腰脉两侧的胭侧双脉, 适用, 适用点法、 点揉法和拨法 ; 胫内侧脉在胫 骨内髁下缘, 胫外侧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胫侧双脉, 适用点揉法, 点拨法的捏法 ; 在胫内 侧脉后下方2寸, 胫骨中上1/3内后缘, 腓肠肌中的腓内脉, 适用捏揉法和拿揉法 ; 在腓肠肌 肌腹中的风门脉, 适用点法和点揉法 ;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 两筋间的髁前脉, 适用。

20、点法, 指 搓法, 指刮法 ; 髁前脉两旁, 两髁骨的前下缘的髁侧双脉, 适用点法, 指搓法, 指刮法 ; 双髁 骨后缘与跟腱之间的跟腱双脉, 适用抠法和掐法 ; 在第 1、 2 跖骨基底结合部的脚脉, 适用点 法, 点揉法和抠法。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筋弹拨拍打手法一般部位的 操作如下 : 1). 头面部 : 让人取仰卧位, 施拍者坐于头前方 : 用双手食指抠揉颈后上脉 ; 点揉两太 函脉 ; 抠揉眉头脉 ; 点揉天庭脉、 眉上脉 ; 用四指尖掐眶上缘 ; 用双手拇指尖按点着铲划动 巅顶脉, 同时其余四指屈曲半握, 用指尖在头两侧进行按点和环形划动, 。

21、状如洗头梳发 : 用 双拇指压两太阳脉 1-2 分钟 ; 用一手拇指按于头部上星穴处, 食指中指按于两眉头脉处, 按 庄 1-2 分钟 ; 如患鼻炎, 再用拇食二指点拨掐揉双侧鼻侧脉 ; 牙痛点揉弹拨下颌脉、 黼下脉, 耳下脉、 虎口脉等, 不用拍打法 ; 2). 颈肩部 : 让人取坐位, 施拍者立于身后 : 用捏揉法和拿揉法捏揉颈后三脉 : 拇指点 揉颈间脉 ; 双手食指抠拨双侧前膀肾脉, 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抠拨肩胛暗脉, 点压 肩井脉、 肩头脉, 拿揉抬举脉和肩贞脉 ; 摇颈椎 : 大鱼际液揉颈肩部和肩胛部 ; 最后拍打颈 肩部 ; 3). 上肢部 : 让人一般取坐位, 个别可取卧。

22、位, 施拍者先拿揉前后膀胱肾脉, 再拿揉肩 贞脉和抬举脉 ; 弹拨肩头脉和肩胛暗脉 : 抠揉血海根脉和血海脉, 弹拨时尺三脉和肘桡三 脉, 推内四指脉和外四指脉, 旋摇腕关节 ; 牵拨五指, 最后用拍子拍打上肢四面。针对病症, 对症取手法和脉位 ; 4). 胸腹部 : 让人仰卧于床上, 先用中指点撮膻中、 中脘、 气海、 关元、 天枢等穴, 四指揉 欢跳脉、 乳侧脉、 剑突脉 ; 手掌自上向下推胸廓, 沿肋间隙由后向前推胸廓。若病在腹者, 先 掌揉腹部, 用顺时针揉或逆时针揉, 再掌推中脘至两侧章门及由剑突推向关元 ; 重点穴位进 行点压, 最后用辗转拿法和滑动拿法拿揉腹肌 ; 胸腹部因内含重。

23、要脏器, 均禁用拍打法 ; 5). 腰背部 : 让人取俯卧位, 先掌根揉脊柱两侧, 由上面下 ; 再双拇指点揉脊柱两侧, 双 拳滚压脊柱两侧 ; 然后肘点压腰背部痛点及脊柱暗脉 . 腰痛点压腰眼、 尾肾脉, 尾中脉骶侧 上脉、 骶侧下脉 ; 再侧扳和斜扳活动脊柱关节 ; 晕后用顺推法和八字推法由上而下推腰背 部 ; 结束前, 用拍子拍打腰背三条线 ; 6). 下肢部 : 让病人取卧位, 先拿揉下肢四面, 脉位处重点拿揉 : 再用肘点压臀侧脉、 臀 下脉、 股后脉、 胭脉、 风门脉、 髂侧上脉、 髂侧下脉、 股外上脉、 股外下脉、 胫外侧脉等 ; 然后拿 揉股内上、 中、 下脉, 胫内侧脉 : 。

24、在以上手法完成后, 用掌根压股根脉 3 分钟, 放开后有热流 传导直至脚, 并牵抖下肢 ; 再屈伸膝关节, 摇躁关节, 掌推下肢肌肉由上向下推 ; 最后用拍 子拍打下肢四面。 9. 权利要求 1 所述拍打按摩方法配用的磁性拍打棒, 其特征在于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 厚的窄板式木棒内镶嵌一组或者多组永磁体 ; 或者是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内 镶嵌一个或者多个永磁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286 A 5 5/5 页 6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磁性拍打棒, 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三组 : 下部一组、 中上 部一组, 顶部一组 ; 下部一组为上下贯穿板面的并列三个永磁条,。

25、 中上部一组为左右横穿木棒的并列七个 永磁条, 顶部一组为与并列七个永磁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呈 V 字形公布的顶嵌磁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286 A 6 1/16 页 7 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按摩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打按摩方法及其磁性拍打棒。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人们对美的追求更趋于多样化、 完美化, 深层次 化 ; 但是, 现有的美容健身方法, 要么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获得不健康的美, 要么需要付 出昂贵的成本使普通百姓高不可及, 即使能够付出昂贵代价仍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美。 发明内容 00。

26、03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成本低、 方便实施的拍打按 摩方法, 该方法有助人们获得健康美容体质 ;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磁 性拍打棒。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拍打按摩方法是用木槌或者木棒或者钢丝制成的拍子, 在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 ; 拍打时手握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手握拍子既不 要过紧也不要过松, 一般拍打主要用腕力, 重拍时才用臂力。拍打疗法优选用胡挑木、 水柞 制的柄端到头端逐渐加厚的窄板式木棒, 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任何木料制成。手握中下三分 之一交界处即手握中下部或者中下部与下部三分之一之间的交界处。其能促使经络疏通, 。

27、拍打法能增加肌肉、 肌踺、 韧带的张力和强力, 促进分泌吸收过程的活跃, 扩大关节活动的 范围, 并对其所附着之骨骼也将产生刺激, 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加强。另外, 通过拍打 还可刺激神经血管系统, 调整神经的兴奋及抑制过程, 加速血液循环, 特别是体表血液循 环。 在各种丧皮湿烂的皮肤病、 发热、 急性传染病、 癫痫、 严重心脏病、 肝脾肿大、 各种出血倾 向的疾病, 妇女月经期及奸娠期、 内脏肿瘤、 骨折未愈合、 骨结核、 类风湿等均禁用 . 尤其肾 区严禁拍打。其作用有 : 1 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调整阴阳, 达到平衡 ; 2、 健肌皮、 松腠理、 透 毛孔、 引邪达表。3、 营养。

28、筋脉、 祛风散寒。4、 解除痉挛、 松解粘连。5、 捧除体内寒气、 毒索。 6、 消肿止痛, 宜通气血。 7、 活化神经与肌肉组织、 镇痛作用。 8、 净化身体, 促进血液循环。 因 此, 其具有成本低、 方便实施, 有助人们获得健康美体质的优点。 0005 作为优化, 击打使邪气排出, 消除七邪对人体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 络等的影响, 消除睡眠及精神状况、 内分泌因素、 慢性疾病、 药物因素、 饮食不良导致皮肤变 黑的影响 ; 0006 拍打的节奏用四一四拍子, 即在拍一次后, 再连续快速地拍打 4 下, 是为一节 ; 变 一节约在 1 秒钟内完成, 一节连一节地连续拍打。

29、, 再加上某些空拍, 便形成了有旋律的节奏 感。 0007 消除七邪即三合五行祛七邪 : 一、 三合五行祛七邪的原理 0008 1、 三合五行祛七邪的定义 : 是以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宗旨。 以天地人 相应为基础, 根据天的时间因素、 地的地域因素、 人体的体质因素结合大自然中五行和五季 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与阴阳五行自然周而复始的新陈代谢规律, 按 易经 、黄帝内经 等 说 明 书 CN 102949286 A 7 2/16 页 8 著作的核心论述, 经过综合辩证在人体体表根据不同病患情况及相应的部位采用相应的手 法进行调理, 具有行气活血、 舒筋和络、 消除疲劳和解痉镇痛等。

30、作用。由七邪对人体十二正 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等影响所产生的病患。在特定的部位进行击打还有助于邪 气的排出。是养生健身防治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0009 2、 何谓为三合 : 三合指天、 地、 人三合, 数理指术数理论。三合,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三因制宜” 。又叫中医 “三合数理” ; 天的因素也就是时间因素, 包括中医的干支学说, 五运 六气学说, 现在也有 “天文医学” 、“时间医学” 的称呼, 现在称其为时间医学。地的因素也就 是地域因素, 包括阴阳应象学说, 现代也有 “风水医学” 、“地理医学” 、“地域医学” 、“环境医 学” 的称呼, 现在称其为环境医学。 人的。

31、因素也就是体质因素, 包括阴阳二十五人, 现在也有 “人事医学” 、“体质医学” 的称呼, 统一叫做体质医学。数理的因素也就是变化的因素, 包括 周易学说, 现在也有叫 “变化医学” ,“加减医学” ,“数理医学” 的称呼, 统一叫做 “数理医学” 。 0010 中医 “三合数理” 就是将时间医学、 环境医学、 体质医学、 数理医学相结合, 在中医 治神、 养生、 针灸、 用药处方时, 除传统中医辩证治中针对疾病治神、 养生、 针灸、 用药以外, 同时还要有时间治神、 时间养生、 时间针灸、 时间用药、 环境治神、 环境养生、 环境用药、 体质 治神、 体质养生、 体质针灸、 体质用药, 数理。

32、治神、 数理养生、 数理用药, 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从 而增强了功效, 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0011 三合的道法诠释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 地以天为法 则, 天以 “道” 为法则,“道” 则纯任自然, 以它自己的本来样子为法则。 “道” , 是产生万事万 物的本源, 是无形无象的一切 “物质” 的根本, 是 “天地万物之母” 。一切有形的物质形态, 一 切无形的物质形态, 都从 “道” 中分离出来的。 “道” , 是有形物质形态和无形物质形态的混合 体。老子对 “道” 的描述是这样的 :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 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 无声又无形, 独立。

33、长存永无衰竭, 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 它可以算做万物的根源。 0012 3、 何为五行 : 天地万物有五行为金、 木、 水、 火、 土、 人体器官分为 五脏 、六腑 。 五脏 为心、 肝、 脾、 肺、 肾等, 皆属阴。 六腑 为胆、 胃、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等, 皆属阳。 0013 人体中有精、 气、 神三宝。 生理活动归纳为 : 一生、 二出、 三入、 四升、 五降、 六殁等功 能。人有阳气与阴气, 若阳气虚弱则病显虚寒症, 若阴气虚弱则病显虚热病。故曰 :阴胜 则寒, 阳胜则热,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也。五行为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其特性如下 : 金生 绚丽, 变革香宝。

34、。木生茁长, 登发升高。水生滋润, 寒冻酷冽。火生炎热, 燥闷引烦。土生融 和, 万物绿化。此为之五行特性也。肝属木、 心属火, 肺属金, 脾属土, 肾属水。 0014 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 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 : 木火土金水 ( 肝心脾 肺肾 ) 0015 1) 木生火肝属木, 心属火 ; 木是可以生火的, 所以肝脏好心脏就好 ; 因为肝是 藏血的, 心又是主血脉的, 肝藏血功能正常就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就像平时我 们知道一个人的心脑血管病都是与肝的问题有关, 例如说肝代谢功能差就会造成血液的粘 稠度高、 甘油三酯偏高, 胆固醇偏高。肝好心就好! 0016 2) 火生土心是属火的。

35、, 脾是属土的, 火能生土, 所以心火能温脾土, 心主血脉、 主神志, 脾主运化、 主生血统血,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了, 血就能营养脾脏, 脾才能发挥主运 化、 生血、 统血的功能。心脏好脾脏就好! 0017 3) 土生金脾是属土的, 肺是属金的, 所以脾土能助肺金, 脾如果能益气, 能化 说 明 书 CN 102949286 A 8 3/16 页 9 生气血, 输送精微营养用来充盈肺脏, 就能促进肺主气的功能加强, 使之运作正常。脾脏好 肺就好! 0018 4) 金生水肺是属金的肾是属水的, 所以肺金能养肾水, 肺主梳理和输布的, 肾 主藏精, 肺气能下行有助于肾藏精。肺好肾就好! 0019 。

36、5) 水生木肾是属水的肝是属木的, 所以肾水能滋养肝木, 肾藏精, 肝藏血, 所 以肾精可以生化肝血, 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肾好肝就好!俗话说 : 肝肾同源! 0020 三、 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五行相克理论 : 0021 素问宝命全形论 指出 :“木得金而伐, 火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 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 不可胜竭。 ” 即木克土 ( 肝克脾 )、 土克水 ( 脾克肾 )、 水克火 ( 肾克 心 )、 火克金 ( 心克肺 )、 金克木 ( 肺克肝 ) 0022 应当指出, 五行的生克, 乃是从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性质和机能变化而抽象出来的 理性认识, 成为一种阐释事物系。

37、统结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的理论方法, 已经不是指五种事 物的本体了。故 四圣心源 说 :“其相生相克, 皆以气而不以质也, 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0023 1) 水克火心是属火的, 肾是属水的, 水能够克制火, 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 水足够就可以滋润到心, 可以防止心火过旺。 如果肾水不足就无法抑制心火过旺了, 在治疗 心火过旺中医手段一般是采用补足肾水的方法。 0024 2) 火克金肺是属金的, 心是属火的, 火能克制金, 即心火能制约肺金, 如心火 的阳热, 可抑制肺气太过耗散。 0025 3) 金克木肝是属木的, 肺是属金的, 金能克制木, 即肺金能制约肝木, 如肺气 的输布下降, 可抑制。

38、肝火过旺。所以中医在治疗肝火过旺时就会调肺气清肺热。 0026 4、 何为七邪 : 故邪中于项, 因逢其身虚, 其入深, 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则脑转, 脑转 则引目系, 目系急, 急则目眩以转矣。后曰项, 前曰颈。以目系入脑, 故邪循目系, 脑转目眩 也。 0027 邪中其精, 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 故见两物。五精合而为眼, 邪中其 精, 则五精不得比和, 别有所见, 故视岐见于两物, 如第二问等也。目者, 心之使也 ; 心者, 神 之舍也。故神分精乱而不传, 卒然见非常之处, 精神魂魄散不相得, 故曰惑。心脏者, 心内形 也。心者神之用, 神者心之主也。故神劳分散, 则五精乱不。

39、相传, 卒见非常两物者也, 以其精 神乱为惑也。 0028 黄帝曰 : 余疑其然。 余每之东苑, 未尝不惑, 去之则复, 余惟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 异也?清冷之台在东苑, 故每往登台则惑, 去台则复于常, 岂不为彼东苑劳神, 遂至有惑, 是 所可怪也。 0029 岐伯曰 : 不然也。心有所喜, 神有所恶, 卒然相感, 则精气乱, 视误故惑, 神移乃复。 夫心者神用, 谓之情也。情之所喜, 谓之欲也。故情之起欲, 是神之所恶 ; 神之所好, 心之所 恶。是以养神须去情欲, 欲去神安, 长生久视 ; 任心所作, 则情欲百端, 情欲既甚, 则伤神害 命。斯二不可并行, 并行相感则情乱致惑 ; 若得神。

40、移反本, 则惑解神复。是故间者为迷, 甚者 为惑。 0030 黄帝曰 : 善。间, 轻也。甚, 重也。此为第一惑邪。黄帝曰 : 人之喜忘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 上气不足, 下气有余, 肠胃实而心肺虚, 虚则营卫留于下久, 不以时上, 故喜忘矣。 心 肺虚, 上气不足也。肠胃实, 下气有余也。营卫行留于肠胃不上, 心肺虚故喜忘。复有上时, 说 明 书 CN 102949286 A 9 4/16 页 10 又得不忘也。此为第二喜忘邪也。 0031 黄帝曰 : 人之喜饥而不嗜食者, 何气使然?岐伯曰 : 精气并于脾, 热气留于胃, 胃 热则消谷, 谷消故喜饥。胃气逆上故胃管寒, 胃管寒故不嗜食。

41、也。 0032 精气, 阴气也。 胃之阴气并在脾内, 则胃中独热, 故消食喜饥。 胃气独热, 逆上为难, 所以胃咽中冷, 故不能食也。此为第三不嗜食邪。 0033 黄帝曰 : 病而不得卧出者, 何气使然?岐伯曰 : 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 阳则阳气满, 满则阳蹻盛, 不得入于阴, 阴气虚, 故目不得瞑矣。卫气昼行阳脉二十五周, 夜 行五脏二十五周, 昼夜周身五十周。若卫行阳脉, 不入脏阴, 则阳脉盛, 则阳蹻盛而不和, 阴 蹻虚也。二蹻并至于目, 故阳盛目不得瞑, 所以不卧。此为第四不得卧邪。瞑, 音眠。 0034 黄帝曰 : 病而目不得视, 何气使然?岐伯曰 : 卫气留于阴, 不。

42、得行于阳, 留于阴则 阴气盛, 盛则阴蹻满, 不得入于阳, 阳气虚, 故目闭焉。 0035 卫气留于五脏, 则阴蹻盛不和, 惟阴无阳, 所以目闭不得视也。以阳主开, 阴主闭 也。此为第五不得视邪也。 0036 黄帝曰 : 人之多卧者, 何气使然?岐伯曰 : 此人肠胃大而皮肤瀒, 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 皮肤瀒则分肉不解, 其行迟。夫卫气者, 昼日常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阳 气尽则卧, 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 则卫气行留久 ; 皮肤瀒, 分肉不解, 则行迟。留于阴也久, 其气不精, 则欲瞑, 故多卧。肠胃小, 皮肤滑以缓, 分肉解利, 卫气之留于阳也久, 故少卧焉。 其人肠胃能大,。

43、 皮肤能涩, 大则卫气停留, 瀒则卫气行迟, 留而行瀒, 其气不精, 故多卧少寤 ; 反之少卧。此为第六多卧邪也。 0037 黄帝曰 : 其非常经也, 卒然多卧者, 何气使然?岐伯曰 : 邪气留于上焦, 上焦闭而 不通, 已食若饮汤, 卫反留于阴而不行, 故卒然多卧。 0038 邪气留于上焦, 上焦之气不行, 或因饮食, 卫气留于心肺, 故闷而多卧。 此为第七邪 也。 黄帝曰 : 善。 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 : 先其腑脏, 诛其小过, 后调其气, 盛者泻之, 虚者补 之, 必先明知其形气之苦乐, 定乃取之。 疗此七邪之法, 先取五脏六腑诸募等脏腑之上诸穴, 除其微过, 然后调其脏腑五输六输而补。

44、泻之。补泻之前, 必须明知形气虚实苦乐之志, 然后 取之。 0039 二、 三合五行祛七邪作用机理 : 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血管, 皮 肤肌肉, 并且影响到体液的变化, 促使新陈代谢旺盛, 改善营养状况。 0040 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当人体某一部位发生损伤或疾病后, 必然会波及到该部位 的神经, 使之产生异常的变化, 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局部麻木、 功能衰退或功能丧失、 皮肤温 度下降、 局部发凉等。 由于损伤所致的水肿出血被吸收后, 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 挛缩、 粘 连、 结疤、 僵硬、 压迫局部神经, 于是又加深了神经的抑制状态。捏筋拍法疗法, 即在病变部 位使用适。

45、宜的手法调节、 改善局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状态 ; 同时还能解除神经周围结缔组 织的痉挛、 挛缩、 结节和粘连, 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 实现健康美容之目的。 0041 2、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 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运动系统肌肉、 关 节、 肌腱、 骨骼、 韧带等组织器官, 它不但能刺激神经血管, 加速血液循环, 改善营养状况, 而 且还能增强肌肉、 肌腱、 韧带的张力和弹性, 提高它们的收缩舒张能力, 防止和治疗肌肉萎 缩、 肌无力等症。 不仅如此, 它还能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对解除关节疼痛、 消除关 节积液、 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都有较好的作用。 对于三合五行祛七邪疗法的。

46、效用, 总结为 :“通 说 明 书 CN 102949286 A 10 5/16 页 11 行气血、 濡养筋骨、 润利关节、 提挈运用。 0042 3、 对体液代谢的作用 : 人体中体液占 70左右, 人体各部的生理功能, 活动功能 和抗病能力, 无不依靠这些体液的不断循环代谢的功能。当这种代谢功能缓慢或发生障碍 时, 就会产生疾病 ; 某一部位损伤或疾病也可使这种代谢功能减退或发生障碍。 0043 三合五行祛七邪法, 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体液代谢旺盛, 激发组织细胞运动 活跃, 增强体液的渗透能力, 从而加速了体液的新陈代谢过程, 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达 到实现健康美容之目的。 0。

47、044 4、 对血管系统的作用 : 当身体某一部位损伤或发生疾患时, 由于出血和组织液。 渗 出造成局部水肿和血肿, 压迫或阻塞血管, 影响血液循环。 血管周围水肿或血肿吸收后的有 机化合物, 使结缔组织增生、 挛缩, 也影响到血管和血液循环。捏筋拍打法可以消除压迫血 管或阻塞血管的各种生理、 生化因素, 促进血管扩张, 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改善微循环, 加速血液循环, 促使血液运行旺盛, 使营养供应丰富, 同时还能加速损伤局部水肿瘀血的吸 收, 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0045 5、 排除体内寒气毒素 : 毒素是人体的供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可以三合五行祛七邪 法的刺激, 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

48、 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 血液及淋巴液增快。吞噬 作用及搬动力量加强, 使体内废物、 毒素加速排除, 组织细胞得到营养, 从而使血液得到净 化, 增加了全身抵抗力, 促进健康美容。 0046 作为优化, 拍打的轻重可分为轻拍、 中拍和重拍 ; 开始时要轻拍、 逐渐加重, 到最后 快结束时, 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 ; 0047 拍打是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 0048 作为优化, 在施行拍打之前, 人应保持精神宁静、 肌肉放松 ; 如系远路赶来者, 应休 息 20 30 分钟 ; 0049 在施行拍打之前, 应先让人排净大小便, 脱去外衣, 坐在凳子上 ; 0050 在施用拍打手。

49、法时, 应先用轻揉手法, 逐渐加重, 不可一次用力过猛, 尤其对年老 体弱及儿童更应注意 ; 0051 对肌肉菲薄处手法宜轻, 肌肉肥厚处手法略重些 ; 0052 对身体较强壮、 病程较长、 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 或肌肉萎缩的人, 手法要逐渐加 重 ; 0053 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手法, 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 ; 0054 拍打部位除了面部和会阴外, 全身各部均为四面, 拍打时应面面俱到。 0055 作为优化, 打法为先用捏筋手法后用拍打手法或者拍打法为刮、 刺、 拍并用的刮骨 法 ; 施用拍打手法时, 其拍打顺序是, 先背和腰, 继肩和臂, 再腿和脚, 先左再右, 先前再后, 先内后外, 由上而下, 由近端向末端, 反复 3-5 遍, 脉位重点拍打 ; 0056 捏筋是用双手在身体脉位上进行捏、 揉、 抠, 拿等各种手法, 使人产生酸、 胀、 麻、 放 敌搏等各种不同的感应 ; 捏筋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筋, 即五体的肉分和筋分。 0057 捏筋弹拨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