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17371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85160.X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号:

CN103611012A

公开日:

2014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8,A61P19/08,A61K35/60,A61K35/56,A61K35/54,A61K35/02

主分类号:

A61K36/8998,A61P19/08,A61K35/60,A61K35/56,A61K35/54,A61K35/02

申请人:

苏振华

发明人:

苏振华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长安社区文明街200户

优先权:

CN201310685160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孟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鳖甲、鸡子壳、龙骨、麦芽、黄精、大枣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鳖  甲 6-12克 鸡子壳 10-18克   龙  骨 6-15克麦  芽 12-20克   黄  精 10-20克   大  枣 15-25枚鳝  鱼 15-25克   杜  仲 12-2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鳖  甲 8克    鸡子壳 12克   龙  骨 8克麦  芽 15克   黄  精 12克   大  枣 20枚鳝  鱼 18克   杜  仲 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一)备料(1)鳖甲:用水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晒干;(2)鸡子壳:洗净;(3)龙骨:取刷净的龙骨,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锅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碾碎;(4)麦芽: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5)黄精:洗净泥土,略润,切片,晒干;(6)大枣:大枣:拣净杂质,晒干;(7)鳝鱼:洗净并去除肚杂;(8)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丝条,晒干;(二)制备(1)将所述重量的鸡子壳焙干研成细末;(2)将所述重量的龙骨研成细末;(3)将所述重量的麦芽炒熟后研成细末;(4)将所述重量的鳝鱼在瓦上焙熟研成细末;(5)将所述重量的杜仲、鳖甲在白酒中浸泡3天,然后在瓦上焙熟研为细末;(6)将所述重量的黄精水蒸九次,然后烘干,研成细末;(7)将所述重量的大枣去核,捣成泥状作小饼,木炭上炙干,研成细末;(8)将制备好的各药物细末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叫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为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碍,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发病缓慢,影响生长发育。多发生于3个月~2岁的小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鳖甲、鸡子壳、龙骨、麦芽、黄精、大枣、鳝鱼、杜仲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中选用鳖甲是因为其性味咸,平,入肝、脾经,有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功能,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劳疟疟母,癥瘕痃癖,经闭经漏,小儿惊癎。选用鸡子壳是因为其治停饮脘痛,反胃,小儿佝偻病,各种出血,眼生翳膜,头身疮疖,聤耳流脓。选用龙骨是因为其性味甘涩,平,归入心、肝、肾、大肠经,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的功能,治惊癎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选用麦芽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胃经,有消食,和中,下气的功能,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选用黄精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能,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选用大枣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的功能,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选用鳝鱼是因为其性味甘,温,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功能,治痨伤,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瘘,臁疮。选用杜仲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辛,温,入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鳖  甲    6-12克   鸡子壳    10-18克  龙  骨    6-15克

麦  芽    12-20克  黄  精    10-20克  大  枣    15-25枚

鳝  鱼    15-25克  杜  仲    12-22克            

优选为

鳖  甲    8克      鸡子壳    12克     龙  骨    8克

麦  芽    15克     黄  精    12克     大  枣    20枚

鳝  鱼    18克     杜  仲    1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鳖甲:用水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晒干;

2、鸡子壳:洗净;

3、龙骨:取刷净的龙骨,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锅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碾碎;

4、麦芽: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5、黄精:洗净泥土,略润,切片,晒干;

6、大枣: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7、鳝鱼:洗净并去除肚杂;

8、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丝条,晒干。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鸡子壳焙干研成细末;

2、将所述重量的龙骨研成细末;

3、将所述重量的麦芽炒熟后研成细末;

4、将所述重量的鳝鱼在瓦上焙熟研成细末;

5、将所述重量的杜仲、鳖甲在白酒中浸泡3天,然后在瓦上焙熟研为细末;

6、将所述重量的黄精水蒸九次,然后烘干,研成细末;

7、将所述重量的大枣去核,捣成泥状作小饼,木炭上炙干,研成细末;

8、将制备好的各药物细末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

本发明药物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见效快、疗效好。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西德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用纯药0.1:1(重量)加蒸馏水稀释为混合液,超剂量试验组为25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二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50例。

2、诊断标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激期和恢复期,统称为活动期。

3、治疗方法

选用所述药物散剂,给患者服用,每日2次,冷开水冲服,每次用量为6个月至1岁0.5克,1-2岁1克,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痊愈,恢复正常。

好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减轻,病情逐步好转。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50例,结果显效41例,显效率为82%,好转5例,好转率为10%,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

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10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05 CN 103611012 A (21)申请号 201310685160.X (22)申请日 2013.12.16 A61K 36/8998(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K 35/60(2006.01) A61K 35/56(2006.01) A61K 35/54(2006.01) A61K 35/02(2006.01) (71)申请人 苏振华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长 安社区文明街 200 户 (72)发明人 苏振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

2、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 所 34108 代理人 孟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 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它主要是由鳖甲、 鸡子 壳、 龙骨、 麦芽、 黄精、 大枣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 成, 本发明药物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 用于治疗维 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见效快, 疗效好, 无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1012 A CN 10。

3、3611012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 料药制成 : 鳖 甲 6-12 克 鸡子壳 10-18 克 龙 骨 6-15 克 麦 芽 12-20 克 黄 精 10-20 克 大 枣 15-25 枚 鳝 鱼 15-25 克 杜 仲 12-22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 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 鳖 甲 8 克 鸡子壳 12 克 龙 骨 8 克 麦 芽 15 克 黄 精 12 克 大 枣 20 枚 鳝 鱼 18 克 杜 仲 15 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下列。

4、步骤 : (一) 备料 (1) 鳖甲 : 用水浸泡, 去净皮肉, 洗净, 晒干 ; (2) 鸡子壳 : 洗净 ; (3) 龙骨 : 取刷净的龙骨, 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锅内煅红透, 取出, 放凉, 碾碎 ; (4) 麦芽 : 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 取出放凉 ; (5) 黄精 : 洗净泥土, 略润, 切片, 晒干 ; (6) 大枣 : 大枣 : 拣净杂质, 晒干 ; (7) 鳝鱼 : 洗净并去除肚杂 ; (8) 杜仲 : 除去粗皮, 洗净, 润透, 切成丝条, 晒干 ;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鸡子壳焙干研成细末 ; (2) 将所述重量的龙骨研成细末 ; (3) 将所述重量的麦芽炒熟。

5、后研成细末 ; (4) 将所述重量的鳝鱼在瓦上焙熟研成细末 ; (5) 将所述重量的杜仲、 鳖甲在白酒中浸泡 3 天, 然后在瓦上焙熟研为细末 ; (6) 将所述重量的黄精水蒸九次, 然后烘干, 研成细末 ; (7) 将所述重量的大枣去核, 捣成泥状作小饼, 木炭上炙干, 研成细末 ; (8) 将制备好的各药物细末混在一起搅拌均匀, 制成散剂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11012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维生素 。

6、D 缺乏性佝偻病, 又叫骨软化症, 即骨矿化不足, 为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 碍, 是以维生素 D 缺乏导致钙、 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维 生素 D 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 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维 生素 D 不足导致的佝偻病, 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发病缓慢, 影响生长发育。多发生于 3 个月 2 岁的小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 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维生 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药物,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中药组合药 物。

7、。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鳖甲、 鸡子壳、 龙骨、 麦芽、 黄精、 大枣、 鳝鱼、 杜仲药物进行组合 制备的,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维生素 D 缺乏 性佝偻病。 其中选用鳖甲是因为其性味咸, 平, 入肝、 脾经, 有养阴清热, 平肝熄风, 软坚散结 的功能, 治劳热骨蒸, 阴虚风动, 劳疟疟母, 癥瘕痃癖, 经闭经漏, 小儿惊癎。 选用鸡子壳是因 为其治停饮脘痛, 反胃, 小儿佝偻病, 各种出血, 眼生翳膜, 头身疮疖, 聤耳流脓。 选用龙骨是 因为其性味甘涩, 平, 归入心、 肝、 肾。

8、、 大肠经, 有镇惊安神, 敛汗固精的功能, 治惊癎癫狂, 怔 忡健忘, 失眠多梦, 自汗盗汗。选用麦芽是因为其性味甘, 微温, 入脾、 胃经, 有消食, 和中, 下气的功能, 治食积不消, 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 呕吐泄泻, 乳胀不消。选用黄精是因为其性 味甘平, 入脾、 肺、 肾经, 有补中益气, 润心肺, 强筋骨的功能, 治虚损寒热, 肺痨咳血, 病后体 虚食少, 筋骨软弱, 风湿疼痛, 风癞癣疾。选用大枣是因为其性味甘, 温, 入脾、 胃经, 有补脾 和胃, 益气生津, 调营卫, 解药毒的功能, 治胃虚食少, 脾弱便溏, 气血津液不足, 营卫不和, 心悸怔忡, 妇人脏躁。 选用鳝鱼是因。

9、为其性味甘, 温, 有补虚损, 除风湿, 强筋骨的功能, 治痨 伤, 风寒湿痹, 产后淋沥, 下痢脓血, 痔瘘, 臁疮。 选用杜仲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辛, 温, 入肝、 肾 经, 有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的功能, 治腰脊酸疼, 足膝痿弱, 小便余沥, 阴下湿痒, 胎漏欲堕, 高血压。 000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 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 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鳖 甲 6-12 克 鸡子壳 10-18 克 龙 骨 6-15 克 麦 芽 12-20 克 黄 精 10-20 克 大 枣 15-25 枚 说 明 书 CN 103611012 A 3 2。

10、/3 页 4 鳝 鱼 15-25 克 杜 仲 12-22 克 优选为 鳖 甲 8 克 鸡子壳 12 克 龙 骨 8 克 麦 芽 15 克 黄 精 12 克 大 枣 20 枚 鳝 鱼 18 克 杜 仲 15 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 备料 1、 鳖甲 : 用水浸泡, 去净皮肉, 洗净, 晒干 ; 2、 鸡子壳 : 洗净 ; 3、 龙骨 : 取刷净的龙骨, 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锅内煅红透, 取出, 放凉, 碾碎 ; 4、 麦芽 : 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 取出放凉 ; 5、 黄精 : 洗净泥土, 略润, 切片, 晒干 ; 6、 大枣 : 大枣 : 拣净杂质, 晒干 ; 7、 鳝鱼 : 洗。

11、净并去除肚杂 ; 8、 杜仲 : 除去粗皮, 洗净, 润透, 切成丝条, 晒干。 0008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鸡子壳焙干研成细末 ; 2、 将所述重量的龙骨研成细末 ; 3、 将所述重量的麦芽炒熟后研成细末 ; 4、 将所述重量的鳝鱼在瓦上焙熟研成细末 ; 5、 将所述重量的杜仲、 鳖甲在白酒中浸泡 3 天, 然后在瓦上焙熟研为细末 ; 6、 将所述重量的黄精水蒸九次, 然后烘干, 研成细末 ; 7、 将所述重量的大枣去核, 捣成泥状作小饼, 木炭上炙干, 研成细末 ; 8、 将制备好的各药物细末混在一起搅拌均匀, 制成散剂即得。 0009 本发明药物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 用于治疗。

1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见效快、 疗效 好。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 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0010 试验例 1 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西德兔30只, 雌雄兼用, 体重2.0-2.5kg, 分两组, 每组15只, 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 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用纯药 0.1:1 (重量) 加蒸馏水稀释为混合液, 超剂量试验组为 25ml/kg, 正常量为 10ml/kg, 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 每天二次, 连服 7 天, 每天观察给药反 应, 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 饮食正常, 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 2 本发明药。

13、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 50 例。 0011 2、 诊断标准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 肌肉松弛、 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 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 同时对小儿的智 力发育也有影响。在临床上分为初期、 激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 激期和恢复期, 统称 说 明 书 CN 103611012 A 4 3/3 页 5 为活动期。 0012 3、 治疗方法 选用所述药物散剂, 给患者服用, 每日 2 次, 冷开水冲服, 每次用量为 6 个月至 1 岁 0.5 克, 1-2 岁 1 克, 30 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用 2 个疗程。 0013 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症状痊愈, 恢复正常。 0014 好转 :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症状减轻, 病情逐步好转。 0015 无效 : 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6 5、 治疗结果 (见下表) : 在上述治疗中, 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者 50 例, 结果显效 41 例, 显效率为 82%, 好转 5 例, 好转率为 10%, 无效 8 例, 总有效率为 92%。 说 明 书 CN 10361101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