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归芍调经片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归芍调经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成 分包括: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川芎和泽泻共七味中药 材。
相关技术中,归芍调经片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当归和川芎蒸馏, 得到挥发油和药渣;再将此药渣和其它五味药材合并进行煎煮,再 将得到的溶液依次过滤、浓缩、醇沉、回收乙醇、干燥、粉碎、制 粒,得到药物颗粒;最后将上文中的挥发油直接喷洒在药物颗粒上, 再加入其它辅料,进行压片,最终制得归芍调经片。
以上制备方法存在如下问题:直接将挥发油喷洒在药物颗粒上, 不仅会降低药物颗粒的粘性,进而导致压片困难;而且挥发油易挥 发到药片的表面,进而使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还会使药物崩解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归芍调经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归芍调经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
将当归和川芎蒸馏,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挥发油与β-环状糊精、水混合,并均质,得到悬浮液;
将悬浮液依次沉淀、过滤、干燥、粉碎,得到挥发油包合物;
将药渣与柴胡、白芍、白术、茯苓以及泽泻混合,再进行煎煮,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依次过滤、浓缩、制粒,得到药物颗粒;
将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再压片,得到归芍调经片;
其中,挥发油、β-环状糊精和水三种成分的体积比为: 1:4.5-7.5:13.5-22.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归芍调经片,其采用上述实施例的 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归芍调经片及其制备方法,将挥发油进行 包合,再将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制得归芍调经片。 由于包合之后,挥发油被包裹在包合物的内部,并且包合物外部是 具有较好粘性的β-环状糊精,因此,将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 合,不仅不会降低药物颗粒的粘性,反而会增加药物颗粒的粘性, 因而更容易压片,降低了生产工艺的难度;而且由于挥发油被包裹 在内部不易挥发出来,因而药物的稳定性提高,保质时间延长,还 避免了挥发油挥发至药物表面使药物崩解难的问题。此外,由于药 物中添加的β-环状糊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因此更利于药 物的崩解,使得药物的溶解吸收速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归芍调经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将当归和川芎蒸馏,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步骤102:将挥发油与β-环状糊精、水混合,并均质,得到悬 浮液;
步骤103:将悬浮液依次沉淀、过滤、干燥、粉碎,得到挥发 油包合物;
步骤104:将药渣与柴胡、白芍、白术、茯苓以及泽泻混合, 再进行煎煮,得到混合液;
步骤105:将混合液依次过滤、浓缩、制粒,得到药物颗粒;
步骤106:将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再压片,得到归 芍调经片;
其中,挥发油、β-环状糊精和水三种成分的体积比为:1: 4.5-7.5:13.5-22.5。
以上制备方法将挥发油进行包合,再将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与 药物颗粒混合制得归芍调经片。由于包合之后,挥发油被包裹在包 合物的内部,并且包合物外部是具有较好粘性的β-环状糊精,因此, 将该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不仅不会降低药物颗粒的粘性, 反而会增加药物颗粒的粘性,因而更容易压片,降低了生产工艺的 难度;而且由于挥发油被包裹在内部不易挥发出来,因而药物的稳 定性提高,保质时间延长,还避免了挥发油挥发至药物表面使药物 崩解难的问题。此外,由于药物中添加的β-环状糊精具有良好的吸 水性和膨胀性,因此更利于药物的崩解,使得药物的溶解吸收速率 提高。
由于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归芍调经片更易崩解,因此,不需要 再添加崩解剂,因此既减少了辅料用量,又避免了加入崩解剂可能 带来的副作用。
另外,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更多的技术效 果,例如:
优选地,步骤105中浓缩的方法为:
将混合液过滤之后得到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得到 清膏;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再静置,后取上清液;
回收上清液中的乙醇,同时得到残液;
过滤残液,并将得到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
通过以上浓缩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
优选地,将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的步骤之后和压片之 前还包括:加入滑石粉。滑石粉具有助流作用,因此添加滑石粉可 将药物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药物颗粒表面的粗糙性, 从前达到降低药物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药物颗粒流动往的目的, 从而更容易压片。
优选地,将挥发油包合物与药物颗粒混合的步骤之后和压片之 前还包括:加入硬脂酸镁。硬脂酸镁具有润滑作用,因此添加硬脂 酸镁可将药物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药物颗粒表面的粗 糙性,从前达到降低药物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药物颗粒流动往的 目的,从而更容易压片。此外,由于硬脂酸镁为疏水物质,因此为 了更全面地提高润滑性和流动性,还可以向药物中同时添加硬脂酸 镁与滑石粉,使两者的作用互补、递增。
优选地,蒸馏之前还包括:将当归和川芎混合,并向其中加入 水,浸润2-4h。通过浸润使当归和川芎软化,从而更易蒸馏,并且 还可以通过浸润来溶解当归和川芎的一部分药效成分,从而提高挥 发油的提取效率。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改善提取效率,还可以在浸 润前,先将当归切成片状,将川芎粉碎,尤其是切成斜薄片(厚度 为1-2mm),这种形状的药材比表面积大,因而挥发油的提取率和 提取效率都更高。
本发明还以挥发油收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试验,证明:将当归 制成斜薄片、川芎粉碎成粗粉,提取挥发油,结果挥发油提取效果 优于将当归、川芎碎断的传统工艺。
优选地,制粒的方法为:干法制粒。传统制备方法中多采用湿 法制粒,由于湿法制粒过程中,需要加入水,而加入水加热时物料 易出现塌锅现象(正常情况下物料应在锅体内呈沸腾状态,由于工 艺参数控制不当,物料没有及时干燥,导致物料粘结严重,沉在锅 底,不能沸腾起来,此现象称为塌锅,也意味着制粒失败)。而采用 干法制粒不需要加入水,因此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因而制备的成品 率更高。
优选地,归芍调经片中,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川 芎和泽泻的配比为:按重量计,柴胡1-2份、白芍1-4份、白术1.2-2.8 份、茯苓1.2-2.8份、当归1-2份、川芎0.8-1.2份和泽泻1-2份。上 述七味药材可以采用其份数范围内的任意份。
优选地,将挥发油与β-环状糊精、水混合,并均质的方法进一 步为:将β-环状糊精和水加入到胶体磨中,再边向胶体磨中加入挥 发油,边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采用这种均质方法更容易使物料之 间互相渗透得更均匀。
优选地,上文所用的乙醇为: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通过试 验发现,采用该浓度的乙醇包合效果更佳。
此外,在压片之后,还可以再进行常规的包薄膜衣工序,例如 包糖衣。而在制备挥发油包合物时,加入β-环状糊精、水之前还可 以先用95%乙醇(体积浓度)稀释挥发油,这样更容易包合。
下文中的相对密度是指相对于水的密度。
实施二
一种归芍调经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干膏粉:按照处方,当归药材切成斜薄片、川芎药材粉碎成细 粉,其它药材(柴胡、白芍、白术、茯苓、泽泻)酌予碎断,备用。 当归、川芎加适量水浸润2-4小时后,再用水蒸汽蒸馏7h,提取挥 发油,并得到药渣备用;药渣与其余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2小时,合并煎煮,滤过,将滤液和当归、川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10-1.12(60℃)的清膏,加乙醇使其含量达50%,搅匀,静置 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真空7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 备用。
挥发油包合物:挥发油加6倍β-环糊精包合和18倍水研磨包 合、45℃以下干燥、粉碎成细分。
最终,将干膏粉,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干法制粒,颗粒中 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产品。
该实施例除了可以达到上文所提及的工序的有益效果外,还可 以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药渣与其它五味药材煎煮了两次,提高了药效成分的提取率。
在煎煮、过滤、浓缩之后又加入了乙醇,从而使药物中的疏水 性的药效成分更充分地溶解出来。其中,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10-1.12 的清膏更容易沉淀,因而分离效果更好,药物纯度更高。
最后在70℃以下干燥,可以保证得到高质量的药物,因为:干 燥温度超过70℃后,药效成分芍药苷易分解。
制备挥发油包合物时在45℃以下干燥,可以避免挥发油在高温 下的分解等问题。
实施例三
一种归芍调经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干膏粉:按照处方,将当归、川芎制成厚片,其它药材(柴胡、 白芍、白术、茯苓、泽泻)酌予碎断,备用。当归、川芎加适量水浸 润2-4小时后,用水蒸汽蒸馏7h,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 白芍等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滤过,将 滤液和当归、川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的清膏, 加乙醇使其含量达5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滤液 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60℃)的稠膏,真空70℃以下 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挥发油包合物:挥发油加6倍β-环糊精包合和18倍水研磨包 合、45℃以下干燥、粉碎成细分。
最终,将干膏粉,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干法制粒,颗粒中 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4.4g,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该实施例可以达到上文涉及的所有工序的有益效果。
以下实施例四至六提供了三种归芍调经片,这三种归芍调经片 均采用上文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四
一种归芍调经片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计,柴胡1份、白芍 1份、白术1.2份、茯苓1.2份、当归1份、川芎0.8份和泽泻1份。
实施例五
一种归芍调经片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计,柴胡2份、白芍 4份、白术2.8份、茯苓2.8份、当归2份、川芎1.2份和泽泻1-2 份。
实施例六
一种归芍调经片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计,柴胡1.5份、白 芍2.5份、白术2份、茯苓2份、当归1.5份、川芎1份和泽泻1.5 份。
实施例七
一种归芍调经片由以下成分组成:柴胡882g、白芍1470g、白 术1176g、茯苓1176g、当归882g、川芎588g、泽泻882g。采用 该配方制备药物时,所添加的硬脂酸镁、滑石粉共4.4g。
试验例
挥发油的包合效果试验
主要设备:胶体磨、抽滤瓶、真空干燥箱、挥发油测定器。
试验方法:
提取挥发油:当归斜薄片88.2kg,川芎粗粉58.8kg,投入3m3 多功能提取罐中,加1.5倍水浸润4小时,从底部通入蒸汽加热药 材,蒸出挥发油,带有挥发油的热蒸汽通过冷却装置、冷却,进入 油水分离器,挥发油保留油水分离器中,水液回流入多功能提取罐, 如此提取7小时,分取挥发油,备用。
包合挥发油:挥发油的包合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试验,试验因素 和水平见表1。称取β-环糊精于洁净桶内,加纯化水搅拌溶解,倒 入已正常运转的胶体磨内,调整好间隙为5μm,开启循环。取当归、 川芎挥发油120ml,加乙醇溶解(1:1)后缓慢加入胶体磨内(约 3分钟),在40℃以下研磨,关闭循环,开启出料口,包合物水溶液 放置洁净桶内,冷库放置24小时,抽滤、收集沉淀、45℃干燥,得 到挥发油包合物,称重,计算包合物收率。将包合物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测定项下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
考察指标:挥发油包合率。
表1包合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试验设计与试验结果
表3显著性检验
F0.10(2,1)=49.5 F0.025(2,1)=799.5
表4极差分析
A B C Ⅰj 2.190 1.641 2.051 Ⅱj 2.096 2.432 2.262 Ⅲj 2.092 2.305 2.065 R 0.033 0.264 0.070
结论:结果如表2-4所示,分析表明,因素B对试验结果有非 常显著的影响,因素C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在考察范围内,因 素A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根据极差分析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参数 为B2C2,在试验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较少的辅料用量A。 故确定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参数为A3B2C2。
称取6倍挥发油重量的β-环糊精,加3倍β-环糊精重量的纯化 水搅拌溶解,倒入已正常运转的胶体磨内,调整好间隙为5μm,开 启循环。取当归、川芎挥发油加95%乙醇溶解后(挥发油:95%乙 醇=1:1),缓慢加入胶体磨内(挥发油添加完成后开始计时),在 40℃以下研磨20分钟,关闭循环,开启出料口,取出包合物水溶液 放置洁净桶内冷库放置24小时,抽滤、收集沉淀、45℃干燥,得到 挥发油包合物。
稳定性试验
取实施例2-3以及对照组制得的样品,按照《中药、天然药物 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
在本试验中,实施例2-3所用的配方和对照组所用的配方相同, 均如下:
柴胡882g、白芍1470g、白术1176g、茯苓1176g、当归882g、 川芎588g、泽泻882g。
对照组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处方七味药材,酌予碎断,取当归、川芎加适量水浸润2-4 小时后,用水蒸汽蒸馏7h,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白芍等 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滤过,将滤液和 当归、川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的清膏,加乙醇 使含醇量达5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 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60℃)的稠膏,真空90℃以下干燥, 粉碎,备用;将干膏粉和糊精粉混合,使用一步制粒,加入硬脂酸 镁、滑石粉4.4g、羧甲基淀粉钠4.4g,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 得。
稳定性试验结果如表5和6所示,其中的芍药苷是归芍调经片 的主要药效成分,由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药物 的挥发油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含量也比对照组高,并且有效成分芍 药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5加速稳定性试验的考察结果
表6长期稳定性试验的考察结果
采用包合挥发油对样品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其包合过程中油、 β-环糊精、水的比例、研磨时间影响包合效果;干法制粒规避了流 化床制粒干膏受热、水分增加、发软变粘的不利因素,提高了药物 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