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体的定量排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收纳粉粒体的多个容器将粉粒体同时连续抽出的排出设备。背景技术 作为从收纳粉粒体的容器将粉粒体连续定量地抽出的排出机, 使用皮带给料机、 振动给料机、 螺旋给料机、 旋转给料机、 辊式给料机等。 在它们之中, 皮带给料机以及辊式给 料机在需要进行精度高的流量设定的情况下, 被大量使用。
在对粉粒体进行处理的工业领域, 常常需要从多个容器将分别保有的粉粒体同时 抽出, 向一个容器运送的设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各容器的下侧各配设一台上述那样的排 出机。而且, 为了将从各容器抽出的粉粒体向规定的场所运送, 使用皮带输送器等。
这样的设备的一个例子表示在图 5 中。 在该排出设备 120 中, 在收纳粉粒体的多个 容器 10a、 10b、 ...10e 的下侧, 分别配设用于将粉粒体抽出的辊式给料机 90a、 90b、 ...90e。 而且, 在各辊式给料机 90a、 90b、 ...90e 的下侧配设用于将被抽出的粉粒体转移的皮带输 送器 122。
皮带输送器 122 被收纳在壳体 121 内。被连结在辊式给料机 90a、 90b、 ...90e 的 出口侧的供给管 125a、 125b、 ...125e 贯通壳体 121 的上部, 被插入壳体 121 内, 其先端侧 沿皮带的运送方向配置。从各辊式给料机 90a、 90b、 ...90e 排出的粉粒体在供给管 125a、 125b、 ...125e 通过, 向皮带输送器 122 供给。壳体 121 在皮带输送器 122 的运送方向终端 的下方具备粉粒体排出口 124。从供给管 125a、 125b、 ...125e 向皮带输送器 122 供给的粉 粒体在皮带输送器 122 的运送方向 ( 箭头 X) 被运送, 从上述粉粒体排出口 124 向皮带输送 器 122 的外部被排出。
这样的排出设备能够将收纳在多个容器的粉粒体同时连续地抽出, 向规定的场所 运送。但是, 在该系统因为具备辊式给料机 90a、 90b、 ...90e 以及皮带输送器 122, 所以, 驱 动它们的旋转机械以及电动机的数量增多。 因此, 设备费用增大, 维持管理旋转机械以及电 动机的费用增大。 再有, 为了在各粉粒体容器的下侧配设辊式给料机和皮带输送器, 必须将 各容器配置在高的位置, 在高度方向需要大的设置空间。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 1 提出了通过在辊式给料机的入口部设置隔壁, 来从多个容器将粉粒体连续地抽出的排出机。 该排出机在辊的沿轴向的辊周面形成多个与 多个容器连通的粉粒体的入口流路。通过该构造, 上述排出机能够从多个容器将粉粒体连 续地抽出。
若使用该排出机, 则能够将在图 5 的系统中需要的多个辊式给料机置换为一台排 出机。因此, 得到减少旋转机械以及电动机的数量的效果。但是, 在为该排出机的情况下, 需要从各容器向该排出机供给粉粒体的多个斜槽。 这些斜槽需要粉粒体的安息角以上的仰 留有问题。 角。因此, 在高度方向需要大的设置空间这点,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11-76794 号公报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收纳在多个容器的粉粒体同时连续定量地抽出
的粉粒体的排出设备。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了旋转机械以及电动机的数量, 降低了设 备费以及维持管理费的排出设备。 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度方向不需要大的设置空间的 排出设备。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将抽出的粉粒体向规定的场所运送的功能的排出设 备。第五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抽出粉粒体时的精度良好, 定量性优异的排出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下述记载的发明。
[1] 一种定量排出设备, 是从收纳粉粒体的多个容器将粉粒体同时抽出的排出设 备, 其中, 包括
内部具备皮带输送器, 且在皮带输送器的运送方向终端的下方具有粉粒体排出口 的壳体和
沿上述皮带输送器的运送方向, 贯通壳体, 并将其下端侧插入壳体内, 且将其下端 配设在皮带输送器的皮带的上方的多个供给管,
上述供给管的下端侧, 通过在皮带运送方向下游侧从其下端向上方被切掉规定长 度而形成。 [2] 如 [1] 所述的定量排出设备, 其中, 从皮带运送方向上游侧数第一个供给管通 过将其下端和皮带上表面的间隔作为粉粒体的平均粒径的 2 ~ 3 倍安装而形成。
[3] 如 [1] 所述的定量排出设备, 其中, 从皮带运送方向上游侧数第二个以后的供 给管通过在其下端侧安装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大的 V 字状的分散板而形成。
[4] 如 [1] 所述的定量排出设备, 其中, 从皮带运送方向上游侧数第二个以后的供 给管通过将其下端和皮带上表面的间隔作为粉粒体的平均粒径的 3 ~ 5 倍安装而形成。
[5] 如 [1] 至 [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量排出设备, 其中, 在各供给管的下方的上 述皮带的下面, 与皮带滑动自由地接触地设置有皮带支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排出设备能够将收纳在多个容器的粉粒体同时连续定量地抽出。另外, 该排出设备因为减少了所使用的旋转机械以及电动机的数量, 所以, 能够降低设备费以及 维持管理所需要的费用。该排出设备在高度方向不需要大的设置空间。再有, 该排出设备 具备将抽出的粉粒体集中, 向规定的场所运送的功能。 而且, 该排出设备能够进行定量性优 异的粉粒体的抽出。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排出设备的一例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 2 是表示排出设备的主要部分的一例, (a) 是概略纵剖视图, (b) 是 (a) 中的 A-A 向视的概略横剖视图。
图 3 是表示从上游侧数的第一个供给管, (a) 是整体图, (b) 是主视图, (c) 是侧视 图, (d) 是 (a) 的 B-B 向视横剖视图, (e) 是 (a) 的 C-C 向视横剖视图。
图 4 是表示从上游侧数的第二个供给管, (a) 是整体图, (b) 是主视图, (c) 是侧视 图, (d) 是 (a) 的 D-D 向视横剖视图, (e) 是 (a) 的 E-E 向视横剖视图。
图 5 是表示以往的排出设备的一例的概略纵剖视图。符号说明
10a ~ 10e : 容器 ; 20、 120 : 排出设备 ; 21、 121 : 壳体 ; 22、 122 : 皮带输送器 ; 23a ~ 23e : 粉粒体供给口 ; 24、 124 : 粉粒体排出口 ; 25a ~ 25e、 125a ~ 125e : 供给管 ; 26b ~ 26e : 分散板 ; 27a ~ 27e : 皮带支架 ; 29 : 皮带 ; 30a ~ 30c : 切口部 ; 90a ~ 90e : 辊式给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照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排出设备 20 是从收纳粉粒体的多个 ( 图 1 中为五个 ) 容器 10a、 10b、 ...10e 将粉粒体同时抽出的排出 设备。在本发明中, 容器并不限于单纯储藏粉粒体的容器, 包括所有为了进行连续的处理, 粉粒体以规定的滞留时间通过的机械。 作为这样的容器, 有在工业工序中使用的反应器、 热 交换器等。
排出设备 20 由具备多个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以及一个粉粒体排出口 24 的壳体 21、 设置在壳体 21 的内部的皮带输送器 22、 安装在各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的供给管 25a、 25b、 ...25e 构成。
壳体 21 发挥用于安装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支撑体的职能, 且发挥为了防尘、 除雨而覆盖皮带输送器 22 整体的罩的职能。 在容器 10a、 10b、 ...10e 为反应器等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将壳体 21 做成密封构造, 使气体不在壳体 21 的内外流通。优选在壳体 21 上恰 当地设置内部检查用的窥视窗、 检查口。
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沿皮带输送器 22 的运送方向 ( 箭头 X 方向 ) 被大 致直线状地设置在壳体 21 的上表面。粉粒体排出口 24 在皮带输送器 22 的运送方向终端 部被设置在壳体 22 的下部。
皮带输送器 22 的皮带 29 在 X 方向行走, 将从各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连 续向皮带 29 供给的粉粒体向粉粒体排出口 24 运送, 并从粉粒体排出口 24 连续地向壳体 21 的外部排出。优选为将粉粒体定量地抽出而使用的皮带 29 的载置面平坦, 行走时上下的摇 摆少。
在想要针对粉粒体的抽出量提高定量性的情况下, 优选在皮带 29 的下面滑动自 由地设置皮带支架 27a、 27b、 ...27e。
皮带支架 27a、 27b、 ...27e 设置在各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方。如图 1 以 及图 2 所示, 皮带支架 27a、 27b、 ...27e 滑动自由地支持皮带 29 的下面。皮带支架 27a、 27b、 ...27e 具备平坦的上表面, 被恰当地固定在壳体 12 上。
供给管 25a、 25b、 ...25e 是呈筒状的部件, 以贯通壳体 21 的上表面的状态被安装 在各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上。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上端侧向壳体 21 的外 侧突出, 形成向各容器 10a、 10b、 ...10e 的连接口。各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侧被 插入壳体 21 的内部, 其下端被配设在皮带 29 的上方。
本发明的排出设备 20 是通过皮带输送器 22 从多个容器 10a、 10b、 ...10e 同时将 粉粒体抽出的设备。 各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和皮带 29 的位置关系是, 多个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位于皮带 29 上的一条行走轨迹上。通常, 供给管 25a、 25b、 ...25e 沿皮带 29 的运送方向被设置成一条直线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两列以上、 做成无规则的 配置。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 椭圆形三角形、 四角形等的多角 形等任意的形状。但是, 优选下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根据图 2 ~图 4, 对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部的形状进行说明。
图 2 是表示供给管 25a、 25b、 25c 以及粉粒体流动的样子。图 2(a) 是纵剖视图, 图 2(b) 是图 2(a) 的 A-A 向视的横剖视图。皮带输送器 22 的皮带 29 在箭头 X 所示的方向行 走。供给管 25a、 25b、 25c 的下端侧, 在皮带运送方向下游侧从其下端向上方被切掉规定长 度。因此, 伴随着皮带 29 的行走, 粉粒体从该切口部 30a、 30b、 30c 被抽出。
图 3 是表示在排出设备 20 中成为从皮带运送方向上游侧数第一个的供给管 25a。 图 3 中, (a) 是供给管 25a 的整体图, (b) 是从皮带运送方向下游侧看的下端部的主视图, (c) 是下端部的侧视图, (d) 是 (a) 的 B-B 向视横剖视图, (e) 是 (a) 的 C-C 向视横剖视图。 3
通过供给管 25a 的粉粒体的抽出量 Q(m /h) 以下述算式表示。
Q = k·p·q·v......( 算式 1)
这里, 各变量是下述的值。
k: 由粉粒体决定的流量系数 (-)
p: 切口高度 (m) q: 切口宽度 (m)
v: 皮带的行走速度 (m/h)
因为供给管 25a 的下端和皮带 29 的上表面的间隔 r 在尽可能小的情况下, 排出量 恒定, 所以被优选。但是, 若供给管 25a 的下端在皮带 29 的上表面滑动, 则会损伤皮带 29, 所以不理想。另外, 存在附着在皮带 29 上的粉粒体未从粉粒体排出口被排出, 而是继续环 绕, 被夹入供给管 25a 的下端和皮带 29 之间的情况。因此, 优选间隔 r 为粉粒体的平均粒 子径的 2 ~ 3 倍。在算式 1 中, 切口高度 p 是在供给管的下端被切掉的切口长度和供给管 的下端及皮带上表面的间隔 r 的合计的长度。因此, 切口高度 p 是包括有 r 的高度。
从皮带行进方向上游侧数第二个以后的供给管 25b、 25c、 ...25e 是与第一个供给 管 25a 相同的形状。但是, 从上游运送来的粉粒体碰撞供给管 25b、 25c...25e 的下端部, 给 予这些下端部大的力。其结果为, 皮带输送器 22 的驱动动力增大, 且缩短皮带 29 的寿命。
因此, 优选在第二个以后的供给管 25b、 25c、 ...25e 上, 在其下端侧安装从上游侧 向下游侧水平方向的宽度逐渐扩大的 V 字状的分散板 26b、 26c、 ...26e。
图 4 是表示在排出设备 20 中成为从皮带行进方向上游侧数第二个的供给管 25b。 图 4 中, (a) 是供给管 25b 的整体图, (b) 是从皮带运送方向下游侧看的下端部的主视图, (c) 是下端部的侧视图, (d) 是 (a) 的 D-D 向视横剖视图, (e) 是 (a) 的 E-E 向视横剖视图。
在供给管 25b 中, 从上游运送来的粉粒体由分散板 26b 向皮带 29 的两宽度方向推 压。其结果为, 能够减少给予下游的供给管 25c 的力。通过采用分散板 26b、 26c、 ...26e, 能够降低皮带输送器 22 的驱动动力, 延长皮带 29 的寿命。
分散板 26b 的形状可考虑各种变形。 但是, 若做成朝向皮带运送方向左右对称的 V 字状, 则简单且具有效果。 优选朝向粉粒体流的、 分散板 26b 的前端的角度 α 为 50 ~ 60°。
由供给管 25b 抽出的粉粒体的抽出量 Q(m3/h) 与供给管 25a 同样, 可通过算式 1 计 算。但是, 算式 1 中的 p 的值不是从皮带表面, 而是从供给管 25b 的下端开始的切口高度。 这是因为如图 4(c) 所示, 在从皮带表面到供给管 25b 下端的高度 s 已经存在由供给管 25a
抽出的粉粒体。
优选在从皮带行进方向上游侧数第二个以后的供给管 25b、 25c、 ...25e 中, 从皮 带表面到供给管下端的高度 s 的值为粉粒体的平均粒径的 3 倍以上, 具体地说, 优选是平均 粒径的 3 ~ 5 倍。 通过采用这样的 s 的值, 能够使来自上游的粉粒体通过, 而不会引起啮入。
本发明的排出设备 20 通过使多个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位于皮带 29 上 的优选为一条行走轨迹上, 能够做成紧凑的排出设备。本排出设备因为能够任意地设置各 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间隔, 所以, 能够将各容器直接配置在各供给管的正上方。其结 果为, 不需要像以往的装置那样, 将容器和供给管连结的斜槽等装备。由于这些理由, 本排 出设备在高度方向不需要大的空间。因此, 容器 10a、 10b...10e 的配置上端的位置变低, 能 够缩小配置容器所必须的框架。
通 过 将 皮 带 支 架 27a、 27b、 ...27e 设 置 在 皮 带 29 的 下 面, 将 各 供 给 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和皮带 29 上表面的间隔精度良好地保持为恒定。其结果为, 能够进行 定量性优异的粉粒体的抽出。即使在由于事故, 皮带 29 突然断裂的情况下, 从容器 10a、 10b、 ...10e 流出的粉粒体也会被皮带支架 27a、 27b、 ...27e 挡住。因此, 能够防止粉粒体 大量地向壳体 21 内流出。 另外, 在上述方式中, 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一条直线状地设置在壳体 21 的上部。但是, 并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壳体 21 上部的任意的位置。
再有, 也可以不在壳体 21 设置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而是直接贯通壳体 21 的机壁, 安装供给管 25a、 25b、 ...25e。但是, 优选能够使供给管 25a、 25b、 ...25e 的下端 和皮带 29 的上表面的间隔的调整、 分散板 26b、 26c、 ...26e 等的检查、 皮带 29 的更换等这 样的维护·检查作业容易。
因此, 优选做成将粉粒体供给口 23a、 23b、 ...23e 设置在壳体 21 上, 能够将供给管 25a、 25b、 ...25e 从壳体 21 拆卸下的构造。另外, 供给管 25a、 25b、 ...25e 没有必要一定是 垂直, 也可以倾斜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