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17003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43782.2

申请日:

20170516

公开号:

CN107126379A

公开日:

201709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87,A61K8/26,A61K8/29,A61K8/34,A61K8/44,A61K8/9789,A61K8/58,A61Q19/00,A61Q17/00,A61P17/10,A61P31/04

主分类号:

A61K8/87,A61K8/26,A61K8/29,A61K8/34,A61K8/44,A61K8/9789,A61K8/58,A61Q19/00,A61Q17/00,A61P17/10,A61P31/04

申请人: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戴跃锋,康文术,何广文,颜少慰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青山路668号

优先权:

CN20171034378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彤;王园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溶性聚氨酯2‑25份,高岭土5‑25份,二氧化钛1‑5份,二丙二醇3‑10份,吡咯烷酮羧酸锌0.1‑1份,祛痘活性物1‑5份。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组分,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剂,制备含有聚氨酯的泥膜,高岭土通过外部吸附油脂控油,辛酰基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抑制油脂分泌,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抑制,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痘活性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辛酰甘氨酸22.5-27.5%肌氨酸7-9.5%锡兰桂树皮提取物2.5-3.5%其余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氨酯的活性物为聚氨酯-35,活性物含量为43-48wt%。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4000-60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120nm。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品为面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为撕拉型泥膜。 10.一种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面膜市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日化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根据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2012年-2014年面膜市场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1.9%,2015年保守销售额达到300亿。面膜发展之快与功效息息相关,面膜可以全面解决肌肤5大问题:保湿,控油,美白,抗敏和抗衰老,祛痘面膜。

而日常护肤品往往只针对其中部分问题,无法全面快速改善肌肤状况。面膜利用覆盖在皮肤部位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和扩张毛孔,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促进肌肤含氧量上升。面膜中的水分深入肌肤角质层,使其变得柔软,增加弹性;泥膜由于粘附皮肤表面和毛孔中的污垢、代谢产物和过多油脂等,并将其清除。

撕拉型面膜是一种敷到脸上变干后结成一层膜的面膜。它能使脸部皮肤温度身高,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面膜干燥后,通过撕拉的方式将毛孔中污垢带出来达到去除死皮的功效。

最早的撕拉面膜为粉末状,采用天然高分子增稠剂和多孔吸附硅藻土在配方中起到协同作用,氧化镁和硫酸钙干燥后形成一层致密的封闭膜。

另外一种果冻状撕拉面膜,配方中主要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聚乙醇水溶液透明且稳定,干燥后形成一层均匀封闭的透明膜。但配方中乙醇和多元醇添加比例会影响聚乙烯醇的干燥速度,聚乙烯醇需要长时间缓慢搅拌才能完全溶解。

传统撕拉面膜,因为“撕拉”本身对皮肤的损伤很大,容易引起皮肤毛孔粗大,皮肤过敏等症状,同时这类型的面膜补水能力较差。

传统泥浆面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消炎,杀菌,清除油脂,抑制粉刺和收缩毛孔的作用。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能为肌肤补充营养,达到养护肌肤的目的。使用时在皮肤上形成封闭的泥膜,具有一定的深层保湿,修护肌肤,恢复细胞活力,去除角质的功效。

泥膏型面膜的主要成分是固体粉末,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固体粉末通常为高岭土,硅胶和粘土;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具有分散固体作用,高分子聚合物起悬浮稳定作用,二者形成的胶束对泥面膜的年度和稳定性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但传统泥膜的缺点就是比较难于清洗,给消费者体验差。

油性肌肤容易导致痤疮,80%的青少年受到痤疮问题的困扰,油漆是青春期引起的荷尔蒙紊乱。前往皮肤医师进行诊疗的患者中,油性,痤疮易发性皮肤问题占了20%。

油性肌肤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它存在于面部,头部,乳沟以及背的上部等这些常被人看到的身体部位。油性皮肤不会带来任何美感:它常常被认为是可怕的社交障碍然而又偏偏是如此的引人注意。它使人难以忍受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引起不可忽略的心里问题。

现有的泥膏型面膜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功效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油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祛痘活性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辛酰甘氨酸 22.5-27.5%

肌氨酸 7-9.5%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2.5-3.5%

其余为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聚氨酯的活性物为聚氨酯-35,其活性含量为43-48wt%。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4000-6000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120n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应用。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肤品为面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膜为撕拉型泥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面膜。

一种面膜,包括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溶性聚氨酯为成膜组分,通过选择高岭土和二氧化钛组合,最终优化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剂,制备的含有聚氨酯的泥膜,在水合状态形成软膜,能够温和轻松地从皮肤表面剥离,不会因撕拉给皮肤造成微创,并能适合敏感肌肤,解决了普通泥膜难于清洗的问题。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制备的泥膜,可广泛应用于面膜、颈膜,手膜,脚膜,胸膜,臀膜;上述面膜采用水性聚氨酯构成撕拉泥膜的基础上,采用高岭土吸附控油,深层清洁,同时通过形成聚氨酯软膜,解决了泥浆面膜堵塞毛孔,难以清洗的技术难点,且通过撕拉剥离,有利于死皮去除的机制,更加有利于油性肌肤痤疮滋生的预防和护理。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中还添加了辛酰基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高岭土通过外部吸附油脂控油,辛酰基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抑制油脂分泌,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抑制,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撕拉型化妆品是采用聚合化合物成膜剂,成膜剂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常被应用于定型产品和造型产品中,其能够在头发纤维形成一层透明的,坚固的薄膜,从而保持毛发的定型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提高护肤品,防嗮品,彩妆产品的防水性,牢度和耐久性。

目前,市场上的成膜剂主要有2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或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基共聚物)成膜剂和羧酸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或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成膜剂。

此类成膜剂具有以下缺点:

1)羧酸树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制品容易给肌肤带来粘腻感;

2)聚合物在皮肤或头发上成膜的机械性能很难掌握,通常情况下,成膜非常脆;

3)在发用定型产品中,羧酸树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往往需要添加溶剂,因此共聚物在生产工艺上很难溶解,特别是针对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发用定型产品或水性产品中应用十分受限。

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追崇可以带来自然效果的的化妆品(如无皮肤粘腻感,紧绷感等);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化妆业开始遵循环境保护法规对产品配方的限制,即限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成膜剂,通过选择有助于成膜的二丙二醇,以及矿物质泥土进行配方配比优化组合,最终制备的泥膜,能够在消费者使用习惯,敷面膜习惯为15-20分钟内干燥成膜,使用水喷雾使得形成的软膜水合应力收缩,使得该膜轻松温和的剥离肌肤,解决了泥膜清洗难的问题,给消费者愉悦、趣味使用泥膜的护肤体验。

1 成膜机理

采用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高分子量聚氨酯分散于水中)。将乳化剂加入聚氨酯链,以保持分散体的稳定性,通过异氰酸酯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多元醇,聚碳酸酯和聚酯)反应使得聚氨酯链合。

聚氨酯的各种特性取决于它的链段结构,本申请采用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低分子量组分(异氰酸酯和增溶剂)构成的链段为硬链段,由高分子量组分(多元醇的无定形橡胶态)构成的链段为软链段。软硬链段的组合决定了聚合物薄膜的机械性能。

本申请采用的水溶性聚氨酯是一种纯水性分散体,不含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乙醇等溶剂,也不含抗菌剂,可适合制备敏感人群化妆品。

2 成膜过程

传统制备撕拉面膜采用聚乙烯醇成膜剂,为得到理想的产品性能,即皮肤表面形成连续的聚合物薄膜,干燥时间快,容易剥离,需要加入乙醇等助剂。

本申请采用的水溶性聚氨酯,因本身是液体对的形式,无需添加助溶剂,在配方中也不会增加粘度。其产品成膜过程完全采用物理干燥成膜技术,室温下,通过水分蒸发,分散的离子结聚,进而成膜。

聚合物基体中的残余水分作为增塑剂来降低薄膜的玻璃化温度。根据成膜原理,为使得成膜均匀,本申请也确定了水溶性聚氨酯的配方中最低浓度,使得成膜均匀。

本申请采用矿物质高岭土和水溶性二氧化钛来制备泥膜,通过调节泥膜的组分含量配比,将配方的干燥时间控制在约为15min-20min,符合消费者使用泥膜习惯。本申请选择的水溶性聚氨酯作为成膜剂,使用方便,无需中和及低粘度,适合冷加工,无需添加助溶剂;与各类化妆品成分均有良好的兼容性,在高湿度下具有较好的弹力保持性,自然清爽,不油腻。

3 成膜性能优选

本申请为了满足泥膜的特点,使得泥膜能够在消费者敷膜习惯时间范围15-20min成膜,且成膜完整,容易撕拉成型,做到贴式面膜一样的免洗护肤体验,本申请优选了成膜助剂。为了让水分快速挥发,让水溶性聚氨酯高分子能够聚集成膜,传统做法添加乙醇来提升水分挥发速率,本专利考虑乙醇护肤容易提升消费者过敏几率,选择了泥膜中的矿物质组分来参与水分挥发调节。

为了提升泥膜的撕拉性能,确保撕拉泥膜的完整性,优选开发了有助于水溶性聚氨酯成膜和提升膜的弹性和韧性,对比了甘油,丙二醇,二丙二醇,最终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本专利成膜助剂。

本专利提出的成膜机理为,水分挥发,通过氢键的作用力结合成膜。

甘油对成膜影响模型:甘油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阻止氢键的形成,从而破坏成膜性。

丙二醇对成膜影响模型:丙二醇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阻止氢键的形成,从而破坏成膜性。

二丙二醇对成膜影响模型:二丙二醇不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阻止氢键的形成,而是贴合在PUD链条上,从而帮助链条更有弹性,成膜更结实。

4 痘痘形成机理

油性肌肤容易导致痤疮,80%的青少年受到痤疮问题的困扰,油漆是青春期引起的荷尔蒙紊乱。前往皮肤医师进行诊疗的患者中,油性,痤疮易发性皮肤问题占了20%。

油性肌肤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它存在于面部,头部,乳沟以及背的上部等这些常被人看到的身体部位。油性皮肤不会带来任何美感:它常常被认为是可怕的社交障碍然而又偏偏是如此的引人注意。它使人难以忍受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引起不可忽略的心里问题。

它也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瘟疫:大约有40%的欧洲女性以及50%的亚洲女性正受到油性皮肤的困扰。亮泽皮肤很容易转化成易于滋生痤疮的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的特征是受荷尔蒙控制皮脂溢分泌失调。它导致皮肤不自然油亮,常常引起人们的不适:面部发亮,头发油光,产生一种油腻的感觉而毫无清新之感。

有效抑制痤疮形成的机制,由于皮脂分泌受到男性荷尔蒙调控,特别是睾丸激素的控制,皮脂腺细胞中含有一种酶,5-α还原酶,它能够将睾丸激素转化为二羟基睾丸激素(DHT),DHT对毛囊活动产生影响,刺激皮脂腺,导致皮脂过度分泌。

皮脂腺过度分泌常常伴随着菌群的繁殖,特别是在毛孔中生产的痤疮杆菌,菌群繁殖导致疼痛,导致炎症滋生。皮脂腺过度分泌和胶质细胞过度角化,导致堵塞毛孔,痤疮丙酸杆菌属于厌氧菌,在毛孔堵塞的环境,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产生脂肪酸酶,促进脂肪酸形成,加剧炎症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本专利采用功效组分进行内源性痤疮机理控制,抑制5-α还原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深层清洁,剥离过度角质化死皮,疏通毛孔,从而从内外根源上修复痘痘肌肤,有效的抑制痤疮的产生。

5 祛痘功效成分

5.1 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sepicontrol A5)

本专利选用的辛酰甘氨酸、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作为祛痘功效组分,基于引起皮肤失衡的各个靶点进行性有效抑制,主要在以下5方面发生功效:

(1)抑制细菌并提升免疫防御,促进微生物蛋白HBD2的表达,在抵浓度下课抑制细菌繁殖,对抗导致失衡,油性痤疮易发型皮肤的细菌,其抗菌活性如下:

(2)对抗炎症,能够有效减少白介素-1α,抗弹性蛋白酶活性,抗自由基活性;

减少诱发炎症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α(1L-1α)的释放,降低皮肤刺激带来的炎症。

本专利采用辛酰甘氨酸、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具有抗弹性蛋白酶作用,减少发炎并保护细胞外介质,展现出比葡萄酸锌(阳性参照物)更强的抗弹性蛋白酶活性。

采用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弹性蛋白抑制活性:在弹性蛋白分解酶存在条件下,N-甲氧基琥珀酰基-丙氨酸-脯氨酸-结氨酸-帕拉-硝基苯胺酸(一种无色物质)释放出帕拉-硝基苯胺酸(一种有色物质),在410nm波段定量DO/min:%有色物质减少=%t抗弹性蛋白分解酶活性。

(3)控制过度角质化,减少丝聚蛋白的表达;

能有效控制过度角质化,通过丝聚蛋白来测定角化细胞增殖标定物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降低堵塞毛孔,减少粉刺的生成。

(4)抑制5α-还原酶活性,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分泌油脂;

本专利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减少DHT(5α-去氢睾酮)的含量,从而减少5α-雄烯二酮(ASD)的生成,抑制皮脂腺活性,降低皮脂分泌量。

(5)抑制脂肪酶活性,控制过氧化游离脂肪酸生成。

本专利通过辛酰甘氨酸、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抑制脂肪酶作用,控制易被过氧化的游离脂肪产生,控制皮肤的反应和刺激。

5.2 吡咯烷酮羧酸锌

本专利选用的吡咯烷酮羧酸锌具有双重生物活性,吡咯烷酮羧酸和锌。

吡咯烷酮羟酸,又名L-PCA,焦谷氨酸,早在1882年,Haitinger就发现了吡咯烷酮羧酸,它是谷氨酸,一种植物基质中大量存在的氨基酸的环化产物。

在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都有L-PCA存在,并且人体表皮中的含量很高,位于表皮天然保湿因子(NMF)中,它起着联系纽带的作用。

能量代谢

α-酮戊二酸酯/三羧酸循环的前驱体。

蛋白质合成

胶原蛋白成分氨基酸-脯氨酸和羟基脯氨酸的前驱体。

皮肤水合作用

L-PCA能够与活性分子结合并且成为输送载体,有研究表明,和普通盐类相比,与L-PCA结合的阳离子生物活性极大提高。

5.3 PCA-锌作用机理

PCA-锌是吡咯烷酮羧酸的锌盐,一种给皮肤同时带来锌与L-PCA的双重功效的活性物质。

(1)抑制5α-还原酶活性

通过与柔沛,氯化锌,PCA-锌对5α-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

PCA-锌能对5α-还原酶的活性产生显著的抑制,在低剂量(10-7M和10-6M,PCA-锌的效果剂量)可以观察这一效果,且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比氯化锌和柔沛都要强,主要因为其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性。

(2)抗菌功效

有害微生物,痤疮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是引起易于滋生痤疮的油性皮肤疼痛现象的主要原因。PCA-锌具有抗菌主要是由于它含有锌,其抗菌性已经由PCA-锌对于不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而得到证实。

PCA-锌对于不同细菌的MIC值如下:

菌株 PCA-锌最小抑菌浓度(MIC)% 痤疮杆菌 0.1% 白色葡萄球菌 0.5% 金黄色葡萄球菌 0.7% 绿脓杆菌 0.7% 大肠杆菌 0.7% 假丝酵母 0.7%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组分,通过选择高岭土和二氧化钛组合,最终优化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剂,制备含有聚氨酯的泥膜,在水合状态形成软膜,能够温和轻松地从皮肤表面剥离,不会因撕拉给皮肤造成微创,并能适合敏感肌肤,解决了普通泥膜难于清洗的问题。

2、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用于制备撕拉型面膜(泥膜),可广泛广泛应用于面膜、颈膜,手膜,脚膜,胸膜,臀膜;可开发具有清洁控油,祛痘可撕拉泥膜化妆品。

3、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选择水溶性聚氨酯作为成膜剂,使用方便,无需中和及低粘度,适合冷加工,无需添加助溶剂;与各类化妆品成分均有良好的兼容性,在高湿度下具有较好的弹力保持性,自然清爽,不油腻。

4、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在采用水性聚氨酯构成撕拉泥膜的基础上,采用高岭土吸附控油,深层清洁,同时通过形成聚氨酯软膜,解决了泥浆面膜堵塞毛孔,难以清洗的技术难点,且通过撕拉剥离,有利于死皮去除的机制,更加有利于油性肌肤痤疮滋生的预防和护理。

5、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添加了辛酰基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高岭土通过外部吸附油脂控油,辛酰基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抑制油脂分泌,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抑制,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附图说明

图1为撕拉祛痘泥膜控油功效评测图;

图2为撕拉祛痘泥膜祛痘功效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水溶性聚氨酯,性能特征为活性物为聚氨酯35,含量为45%,购自科思创。

高岭土,粒径为4000-6000目,购自联锴。

二氧化钛,粒径为80-120目,购自联锴。

祛痘活性物为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购自塞比克。

组分 活性物含量范围 辛酰甘氨酸 22.5-27.5% 肌氨酸 7-9.5%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2.5-3.5%

一、实施例和对照例的组分配比如下:

将对照样1-5,实施例1-3分别加入0.1wt%卡波,0.1%增稠剂305,精氨酸0.1%,防腐剂PHL 1%,,余下用去离子水补充至于100%。

以实施例1为例,配制工艺如下:

1、称取相应工艺水;

2、称取高岭土、二氧化钛加入到水中,将其高岭土、二氧化钛搅拌分散均匀;

3、加入水溶性聚氨酯、二丙二醇以30-60r/min搅拌均匀;

4、加入卡波20、精氨酸、增稠剂305,以10000r/min均质5-10min;

5、加入PCA-锌,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以300r/min搅拌10分钟;

6、温度降至小于45℃,加入防腐剂PHL,以200r/min,搅拌5-10分钟即可。

二、产品评测

1成膜性能评测

2控油性能评测

本实施例筛选有明显痘痘肌肤的对象进行人体试用评估实验,测试对象选择18-30岁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为受试对象18人,每3人分成1组,分成6组。本测试6组测试对象分别使用上述对照样3(control-3)、对照样4(control-4)、对照样5(control-5)、实例样1(Example-1)、实例样2(Example-2)、实例样3(Example-3),进行控油功效评测。

结果请见下表及图1。

本专利通过针对对照样1,对照样2、对照样3,对照样4,对照样5,实例样1,实例样2,实例样3进行成膜性测试,按照实例样添加水溶性聚氨酯,二丙二醇、高岭土,二氧化钛能够较好的形成可斯拉的泥浆面膜。

本专利通过德国CK设备通过油脂含量探头评测,添加了吡咯烷酮羧酸钠锌和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在控油效果上均优于对照样3,对照样4,以及不恰当比例对照样5。

3、祛痘功效评测

本实施例筛选有明显痘痘肌肤的对象进行人体试用评估实验,测试对象选择18-30岁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为受试对象18人,每3人分成1组,分成6组。本测试6组测试对象分别使用上述对照样3(control-3)、对照样4(control-4)、对照样5(control-5)、实例样1(Example-1)、实例样2(Example-2)、实例样3(Example-3),进行控油祛痘功效评测。

测试方法:

1)受试对象早、晚用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后,试用本专利测试样品,均匀涂抹面部,停留15-20min,测试样品脸部干了,喷水即可成膜,将面膜撕拉去除,清水洗净即可。

2)通过集中测试面部油脂分泌和观察痘痘肌肤恢复情况进行相应打分,进而评价本专利测试样品的控油祛痘功效,试用评估周期为28天,观擦皮肤持续改善状况。

测试结果:

3)受试者使用了祛痘撕拉泥膜进行肌肤改善评估,受试者皮肤反应根据测试评判标准记录:

4)本专利测试对象分别在使用测试样品1天,2天,7天,14天,21天,28天进行观察评估打分结果如下。

5)本专利对照样3、对照样4、对照样5、实例样1、实例样2、实例3其控油祛痘效果如图2所示。

本专利通过针对对照样3,对照样4,对照样5,实例样1,实例样2,实例样3进行为期28天的人体试用评估,实例样1,实例样2,实例样3在针对痘痘肌肤出现的发热,瘙痒,发红状态都较为明显的高效改善;针对痘痘肌肤出现的黑头,白头、水肿和脓包的阶段,能够较好的抑制和改善;针对痘印肌肤,实例样比对照样体现了较好的综合改善,本专利针对痘痘肌肤修护有较好的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43782.2 (22)申请日 2017.05.16 (71)申请人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区青山路668号 (72)发明人 戴跃锋 康文术 何广文 颜少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郑彤 王园园 (51)Int.Cl. A61K 8/87(2006.01) A61K 8/26(2006.01) A61K 8/29(2006.01) A61K 8/34(2006.。

2、01) A61K 8/44(2006.01) A61K 8/9789(2017.01) A61K 8/58(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7/00(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P 3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所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水 溶性聚氨酯2-25份, 高岭土5-25份, 二氧化钛1-5 份, 二丙二醇3-10份, 吡咯烷酮羧酸锌0.1-1份, 祛痘活性物1-5份。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 性聚氨。

3、酯为成膜组分, 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 剂, 制备含有聚氨酯的泥膜, 高岭土通过外部吸 附油脂控油, 辛酰基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 提取物和吡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还原酶, 抑制油脂分泌, 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 抑制, 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1页 CN 107126379 A 2017.09.05 CN 107126379 A 1.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祛。

4、痘活性物包括如下 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辛酰甘氨酸 22.5-27.5 肌氨酸 7-9.5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2.5-3.5 其余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性聚氨酯的 活性物为聚氨酯-35, 活性物含量为43-48wt。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 4000-60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 为80-120nm。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护肤品为面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膜为撕拉型泥膜。 10.一种面膜,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油祛痘组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26379 A 2 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面膜市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日化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根据尼尔森零售 研究数据, 2012年-2014年面膜市场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1.9, 2015年保守销售额达 到300亿。 面膜发展之快与功效息息相关, 面膜可。

6、以全面解决肌肤5大问题: 保湿, 控油, 美 白, 抗敏和抗衰老, 祛痘面膜。 0003 而日常护肤品往往只针对其中部分问题, 无法全面快速改善肌肤状况。 面膜利用 覆盖在皮肤部位的短暂时间, 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 提高肌肤温度和扩张毛孔, 促进 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 促进肌肤含氧量上升。 面膜中的水分深入肌肤角质层, 使其变得柔 软, 增加弹性; 泥膜由于粘附皮肤表面和毛孔中的污垢、 代谢产物和过多油脂等, 并将其清 除。 0004 撕拉型面膜是一种敷到脸上变干后结成一层膜的面膜。 它能使脸部皮肤温度身 高, 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面膜干燥后, 通过撕拉的方式将毛孔中污垢带出来。

7、达到 去除死皮的功效。 0005 最早的撕拉面膜为粉末状, 采用天然高分子增稠剂和多孔吸附硅藻土在配方中起 到协同作用, 氧化镁和硫酸钙干燥后形成一层致密的封闭膜。 0006 另外一种果冻状撕拉面膜, 配方中主要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 聚乙醇水溶液透 明且稳定, 干燥后形成一层均匀封闭的透明膜。 但配方中乙醇和多元醇添加比例会影响聚 乙烯醇的干燥速度, 聚乙烯醇需要长时间缓慢搅拌才能完全溶解。 0007 传统撕拉面膜, 因为 “撕拉” 本身对皮肤的损伤很大, 容易引起皮肤毛孔粗大, 皮肤 过敏等症状, 同时这类型的面膜补水能力较差。 0008 传统泥浆面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有消炎, 杀菌,。

8、 清除油脂, 抑制粉刺和收缩毛 孔的作用。 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能为肌肤补充营养, 达到养护肌肤的目的。 使用时在皮 肤上形成封闭的泥膜, 具有一定的深层保湿, 修护肌肤, 恢复细胞活力, 去除角质的功效。 0009 泥膏型面膜的主要成分是固体粉末, 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 固体粉末通常 为高岭土, 硅胶和粘土; 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具有分散固体作用, 高分子聚合物起悬浮稳定 作用, 二者形成的胶束对泥面膜的年度和稳定性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但传统泥膜的缺点就 是比较难于清洗, 给消费者体验差。 0010 油性肌肤容易导致痤疮, 80的青少年受到痤疮问题的困扰, 油漆是青春期引起 的荷尔蒙紊。

9、乱。 前往皮肤医师进行诊疗的患者中, 油性, 痤疮易发性皮肤问题占了20。 0011 油性肌肤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它存在于面部, 头部, 乳沟以及背的上部等这 些常被人看到的身体部位。 油性皮肤不会带来任何美感: 它常常被认为是可怕的社交障碍 然而又偏偏是如此的引人注意。 它使人难以忍受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引起不可忽略的心里问 题。 说 明 书 1/15 页 3 CN 107126379 A 3 0012 现有的泥膏型面膜功能单一, 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功效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13 基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 0014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5 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

10、,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6 001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控油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8 001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祛痘活性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20 辛酰甘氨酸 22.5-27.5 0021 肌氨酸 7-9.5 0022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2.5-3.5 0023 其余为水。 002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水溶性聚氨酯的活性物为聚氨酯-35, 其活性含量为 43-48wt。 002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4000-6000目。 002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120nm。 0027 本发明的。

11、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的应用。 0028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002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护肤品为面膜。 003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面膜为撕拉型泥膜。 003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面膜。 说 明 书 2/15 页 4 CN 107126379 A 4 0032 一种面膜, 包括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 0033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溶性聚氨酯为成膜组分, 通过选择高岭土和二氧化钛 组合, 最终优化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剂, 制备的含有聚氨酯的泥膜, 在水合状态形成软 膜, 能够温和轻松地从皮肤表面剥离, 不会因撕拉给皮肤造成微创, 并能适合。

12、敏感肌肤, 解 决了普通泥膜难于清洗的问题。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制备的泥膜, 可广泛应用于面膜、 颈 膜, 手膜, 脚膜, 胸膜, 臀膜; 上述面膜采用水性聚氨酯构成撕拉泥膜的基础上, 采用高岭土 吸附控油, 深层清洁, 同时通过形成聚氨酯软膜, 解决了泥浆面膜堵塞毛孔, 难以清洗的技 术难点, 且通过撕拉剥离, 有利于死皮去除的机制, 更加有利于油性肌肤痤疮滋生的预防和 护理。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中还添加了辛酰基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烷 酮强酸锌, 高岭土通过外部吸附油脂控油, 辛酰基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 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 -还原酶, 抑制油脂分。

13、泌, 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抑制, 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0034 撕拉型化妆品是采用聚合化合物成膜剂, 成膜剂作为主要活性成分, 常被应用于 定型产品和造型产品中, 其能够在头发纤维形成一层透明的, 坚固的薄膜, 从而保持毛发的 定型效果。 同时, 它还可以提高护肤品, 防嗮品, 彩妆产品的防水性, 牢度和耐久性。 0035 目前, 市场上的成膜剂主要有2种: 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或乙 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基共聚物)成膜剂和羧酸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或丙烯酸酯/丙烯 酰胺共聚物)成膜剂。 0036 此类成膜剂具有以下缺点: 0037 1)羧酸树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

14、制品容易给肌肤带来粘腻感; 0038 2)聚合物在皮肤或头发上成膜的机械性能很难掌握, 通常情况下, 成膜非常脆; 0039 3)在发用定型产品中, 羧酸树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往往需要添加溶剂, 因 此共聚物在生产工艺上很难溶解, 特别是针对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发用定型产品或水性产品 中应用十分受限。 0040 一方面, 消费者越来越追崇可以带来自然效果的的化妆品(如无皮肤粘腻感, 紧绷 感等); 另一方面, 以美国为首的化妆业开始遵循环境保护法规对产品配方的限制, 即限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0041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成膜剂, 通过选择有助于成膜的二丙二 醇, 以及矿。

15、物质泥土进行配方配比优化组合, 最终制备的泥膜, 能够在消费者使用习惯, 敷 面膜习惯为15-20分钟内干燥成膜, 使用水喷雾使得形成的软膜水合应力收缩, 使得该膜轻 松温和的剥离肌肤, 解决了泥膜清洗难的问题, 给消费者愉悦、 趣味使用泥膜的护肤体验。 0042 1 成膜机理 0043 采用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高分子量聚氨酯分散于水中)。 将乳化剂加入聚氨酯 链, 以保持分散体的稳定性, 通过异氰酸酯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多元醇, 聚碳酸酯和 聚酯)反应使得聚氨酯链合。 0044 聚氨酯的各种特性取决于它的链段结构, 本申请采用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由低 分子量组分(异氰酸酯和增溶剂)构成。

16、的链段为硬链段, 由高分子量组分(多元醇的无定形 橡胶态)构成的链段为软链段。 软硬链段的组合决定了聚合物薄膜的机械性能。 0045 本申请采用的水溶性聚氨酯是一种纯水性分散体, 不含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 说 明 书 3/15 页 5 CN 107126379 A 5 乙醇等溶剂, 也不含抗菌剂, 可适合制备敏感人群化妆品。 0046 2 成膜过程 0047 传统制备撕拉面膜采用聚乙烯醇成膜剂, 为得到理想的产品性能, 即皮肤表面形 成连续的聚合物薄膜, 干燥时间快, 容易剥离, 需要加入乙醇等助剂。 0048 本申请采用的水溶性聚氨酯, 因本身是液体对的形式, 无需添加助溶剂, 在配。

17、方中 也不会增加粘度。 其产品成膜过程完全采用物理干燥成膜技术, 室温下, 通过水分蒸发, 分 散的离子结聚, 进而成膜。 0049 聚合物基体中的残余水分作为增塑剂来降低薄膜的玻璃化温度。 根据成膜原理, 为使得成膜均匀, 本申请也确定了水溶性聚氨酯的配方中最低浓度, 使得成膜均匀。 0050 本申请采用矿物质高岭土和水溶性二氧化钛来制备泥膜, 通过调节泥膜的组分含 量配比, 将配方的干燥时间控制在约为15min-20min, 符合消费者使用泥膜习惯。 本申请选 择的水溶性聚氨酯作为成膜剂, 使用方便, 无需中和及低粘度, 适合冷加工, 无需添加助溶 剂; 与各类化妆品成分均有良好的兼容性,。

18、 在高湿度下具有较好的弹力保持性, 自然清爽, 不油腻。 0051 3 成膜性能优选 0052 本申请为了满足泥膜的特点, 使得泥膜能够在消费者敷膜习惯时间范围15-20min 成膜, 且成膜完整, 容易撕拉成型, 做到贴式面膜一样的免洗护肤体验, 本申请优选了成膜 助剂。 为了让水分快速挥发, 让水溶性聚氨酯高分子能够聚集成膜, 传统做法添加乙醇来提 升水分挥发速率, 本专利考虑乙醇护肤容易提升消费者过敏几率, 选择了泥膜中的矿物质 组分来参与水分挥发调节。 0053 为了提升泥膜的撕拉性能, 确保撕拉泥膜的完整性, 优选开发了有助于水溶性聚 氨酯成膜和提升膜的弹性和韧性, 对比了甘油, 丙。

19、二醇, 二丙二醇, 最终选择二丙二醇作为 本专利成膜助剂。 0054 本专利提出的成膜机理为, 水分挥发, 通过氢键的作用力结合成膜。 0055 甘油对成膜影响模型: 甘油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 阻止氢键的形成, 从而 破坏成膜性。 0056 丙二醇对成膜影响模型: 丙二醇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 阻止氢键的形成, 从而破坏成膜性。 0057 二丙二醇对成膜影响模型: 二丙二醇不会插在PUD和PUD之间的氢键上, 阻止氢键 的形成, 而是贴合在PUD链条上, 从而帮助链条更有弹性, 成膜更结实。 0058 4 痘痘形成机理 0059 油性肌肤容易导致痤疮, 80的青少年受。

20、到痤疮问题的困扰, 油漆是青春期引起 的荷尔蒙紊乱。 前往皮肤医师进行诊疗的患者中, 油性, 痤疮易发性皮肤问题占了20。 0060 油性肌肤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它存在于面部, 头部, 乳沟以及背的上部等这 些常被人看到的身体部位。 油性皮肤不会带来任何美感: 它常常被认为是可怕的社交障碍 然而又偏偏是如此的引人注意。 它使人难以忍受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引起不可忽略的心里问 题。 0061 它也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瘟疫: 大约有40的欧洲女性以及50的亚洲女性正受到 油性皮肤的困扰。 亮泽皮肤很容易转化成易于滋生痤疮的油性皮肤。 说 明 书 4/15 页 6 CN 107126379 A 6 0。

21、062 油性皮肤的特征是受荷尔蒙控制皮脂溢分泌失调。 它导致皮肤不自然油亮, 常常 引起人们的不适: 面部发亮, 头发油光, 产生一种油腻的感觉而毫无清新之感。 0063 有效抑制痤疮形成的机制, 由于皮脂分泌受到男性荷尔蒙调控, 特别是睾丸激素 的控制, 皮脂腺细胞中含有一种酶, 5- 还原酶, 它能够将睾丸激素转化为二羟基睾丸激素 (DHT),DHT对毛囊活动产生影响, 刺激皮脂腺, 导致皮脂过度分泌。 0064 皮脂腺过度分泌常常伴随着菌群的繁殖, 特别是在毛孔中生产的痤疮杆菌, 菌群 繁殖导致疼痛, 导致炎症滋生。 皮脂腺过度分泌和胶质细胞过度角化, 导致堵塞毛孔, 痤疮 丙酸杆菌属于。

22、厌氧菌, 在毛孔堵塞的环境, 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产生脂肪酸酶, 促进脂肪酸 形成, 加剧炎症发生, 形成恶性循环。 0065 本专利采用功效组分进行内源性痤疮机理控制, 抑制5- 还原酶, 抑制痤疮丙酸杆 菌, 深层清洁, 剥离过度角质化死皮, 疏通毛孔, 从而从内外根源上修复痘痘肌肤, 有效的抑 制痤疮的产生。 0066 5 祛痘功效成分 0067 5.1 辛酰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sepicontrol A5) 0068 本专利选用的辛酰甘氨酸、 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作为祛痘功效组分, 基于 引起皮肤失衡的各个靶点进行性有效抑制, 主要在以下5方面发生功效: 0069。

23、 (1)抑制细菌并提升免疫防御, 促进微生物蛋白HBD2的表达, 在抵浓度下课抑制细 菌繁殖, 对抗导致失衡, 油性痤疮易发型皮肤的细菌, 其抗菌活性如下: 0070 0071 (2)对抗炎症, 能够有效减少白介素-1 , 抗弹性蛋白酶活性, 抗自由基活性; 0072 减少诱发炎症的细胞因子, 白介素-1 (1L-1 )的释放, 降低皮肤刺激带来的炎症。 0073 本专利采用辛酰甘氨酸、 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具有抗弹性蛋白酶作用, 减 少发炎并保护细胞外介质, 展现出比葡萄酸锌(阳性参照物)更强的抗弹性蛋白酶活性。 0074 采用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弹性蛋白抑制活性: 在弹性蛋白分解酶存在条。

24、件下, N- 甲氧基琥珀酰基-丙氨酸-脯氨酸-结氨酸-帕拉-硝基苯胺酸(一种无色物质)释放出帕拉- 硝基苯胺酸(一种有色物质), 在410nm波段定量DO/min:有色物质减少t抗弹性蛋白 分解酶活性。 0075 (3)控制过度角质化, 减少丝聚蛋白的表达; 0076 能有效控制过度角质化, 通过丝聚蛋白来测定角化细胞增殖标定物的蛋白表达水 平, 从而降低堵塞毛孔, 减少粉刺的生成。 0077 (4)抑制5 -还原酶活性, 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分泌油脂; 0078 本专利通过抑制5 -还原酶活性, 减少DHT(5 -去氢睾酮)的含量, 从而减少5 -雄 说 明 书 5/15 页 7 CN 1071。

25、26379 A 7 烯二酮(ASD)的生成, 抑制皮脂腺活性, 降低皮脂分泌量。 0079 (5)抑制脂肪酶活性, 控制过氧化游离脂肪酸生成。 0080 本专利通过辛酰甘氨酸、 肌氨酸和锡兰桂树皮提取物抑制脂肪酶作用, 控制易被 过氧化的游离脂肪产生, 控制皮肤的反应和刺激。 0081 5.2 吡咯烷酮羧酸锌 0082 本专利选用的吡咯烷酮羧酸锌具有双重生物活性, 吡咯烷酮羧酸和锌。 0083 吡咯烷酮羟酸, 又名L-PCA, 焦谷氨酸, 早在1882年, Haitinger就发现了吡咯烷酮 羧酸, 它是谷氨酸, 一种植物基质中大量存在的氨基酸的环化产物。 0084 在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都有。

26、L-PCA存在, 并且人体表皮中的含量很高, 位于表皮 天然保湿因子(NMF)中, 它起着联系纽带的作用。 0085 能量代谢 0086 -酮戊二酸酯/三羧酸循环的前驱体。 0087 蛋白质合成 0088 胶原蛋白成分氨基酸-脯氨酸和羟基脯氨酸的前驱体。 0089 皮肤水合作用 0090 L-PCA能够与活性分子结合并且成为输送载体, 有研究表明, 和普通盐类相比, 与 L-PCA结合的阳离子生物活性极大提高。 0091 5.3 PCA-锌作用机理 0092 PCA-锌是吡咯烷酮羧酸的锌盐, 一种给皮肤同时带来锌与L-PCA的双重功效的活 性物质。 0093 (1)抑制5 -还原酶活性 009。

27、4 通过与柔沛, 氯化锌, PCA-锌对5 -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 0095 PCA-锌能对5 -还原酶的活性产生显著的抑制, 在低剂量(10-7M和10-6M, PCA-锌的 效果剂量)可以观察这一效果, 且抑制5 -还原酶的活性比氯化锌和柔沛都要强, 主要因为 其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性。 0096 (2)抗菌功效 0097 有害微生物, 痤疮杆菌, 白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是引起易于滋生痤疮的油性皮肤疼 痛现象的主要原因。 PCA-锌具有抗菌主要是由于它含有锌, 其抗菌性已经由PCA-锌对于不 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而得到证实。 0098 PCA-锌对于不同细菌的MIC值如下:。

28、 0099 菌株PCA-锌最小抑菌浓度(MIC) 痤疮杆菌0.1 白色葡萄球菌0.5 金黄色葡萄球菌0.7 绿脓杆菌0.7 大肠杆菌0.7 假丝酵母0.7 0100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 说 明 书 6/15 页 8 CN 107126379 A 8 0101 1、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采用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组分, 通过选择高岭土和二氧化钛 组合, 最终优化选择二丙二醇作为成膜助剂, 制备含有聚氨酯的泥膜, 在水合状态形成软 膜, 能够温和轻松地从皮肤表面剥离, 不会因撕拉给皮肤造成微创, 并能适合敏感肌肤, 解 决了普通泥膜难于清洗的问题。 0102 2、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用于制备。

29、撕拉型面膜(泥膜), 可广泛广泛应用于面膜、 颈 膜, 手膜, 脚膜, 胸膜, 臀膜; 可开发具有清洁控油, 祛痘可撕拉泥膜化妆品。 0103 3、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选择水溶性聚氨酯作为成膜剂, 使用方便, 无需中和及低 粘度, 适合冷加工, 无需添加助溶剂; 与各类化妆品成分均有良好的兼容性, 在高湿度下具 有较好的弹力保持性, 自然清爽, 不油腻。 0104 4、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在采用水性聚氨酯构成撕拉泥膜的基础上, 采用高岭土吸 附控油, 深层清洁, 同时通过形成聚氨酯软膜, 解决了泥浆面膜堵塞毛孔, 难以清洗的技术 难点, 且通过撕拉剥离, 有利于死皮去除的机制, 更加有利于油性。

30、肌肤痤疮滋生的预防和护 理。 0105 5、 上述控油祛痘组合物添加了辛酰基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吡咯 烷酮强酸锌, 高岭土通过外部吸附油脂控油, 辛酰基甘氨酸、 肌氨酸、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和 吡咯烷酮强酸锌通过抑制5 -还原酶, 抑制油脂分泌, 针对痘痘肌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效抑 制, 有效修复油性肌肤滋生的痤疮。 附图说明 0106 图1为撕拉祛痘泥膜控油功效评测图; 0107 图2为撕拉祛痘泥膜祛痘功效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8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但是, 本发明可以以许 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 。

31、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 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109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110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0111 水溶性聚氨酯, 性能特征为活性物为聚氨酯35, 含量为45, 购自科思创。 0112 高岭土, 粒径为4000-6000目, 购自联锴。 0113 二氧化钛, 粒径为80-120目, 购自联。

32、锴。 0114 祛痘活性物为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购自塞比克。 0115 组分活性物含量范围 辛酰甘氨酸22.5-27.5 肌氨酸7-9.5 说 明 书 7/15 页 9 CN 107126379 A 9 锡兰桂树皮提取物2.5-3.5 0116 一、 实施例和对照例的组分配比如下: 0117 说 明 书 8/15 页 10 CN 107126379 A 10 0118 说 明 书 9/15 页 11 CN 107126379 A 11 0119 0120 将对照样1-5, 实施例1-3分别加入0.1wt卡波, 0.1增稠剂305, 精氨酸0.1, 防腐剂PHL 1,, 余下。

33、用去离子水补充至于100。 0121 以实施例1为例, 配制工艺如下: 0122 1、 称取相应工艺水; 0123 2、 称取高岭土、 二氧化钛加入到水中, 将其高岭土、 二氧化钛搅拌分散均匀; 0124 3、 加入水溶性聚氨酯、 二丙二醇以30-60r/min搅拌均匀; 0125 4、 加入卡波20、 精氨酸、 增稠剂305, 以10000r/min均质5-10min; 0126 5、 加入PCA-锌, 辛酰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以300r/min搅拌10分钟; 0127 6、 温度降至小于45, 加入防腐剂PHL, 以200r/min, 搅拌5-10分钟即可。 0128 二、。

34、 产品评测 0129 1成膜性能评测 0130 0131 0132 2控油性能评测 0133 本实施例筛选有明显痘痘肌肤的对象进行人体试用评估实验, 测试对象选择18- 说 明 书 10/15 页 12 CN 107126379 A 12 30岁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为受试对象18人, 每3人分成1组, 分成6组。 本测试6组测试对象分别 使用上述对照样3(control-3)、 对照样4(control-4)、 对照样5(control-5)、 实例样1 (Example-1)、 实例样2(Example-2)、 实例样3(Example-3), 进行控油功效评测。 0134 结果请见下表及图1。。

35、 0135 0136 本专利通过针对对照样1, 对照样2、 对照样3, 对照样4, 对照样5, 实例样1, 实例样 2, 实例样3进行成膜性测试, 按照实例样添加水溶性聚氨酯, 二丙二醇、 高岭土, 二氧化钛能 够较好的形成可斯拉的泥浆面膜。 0137 本专利通过德国CK设备通过油脂含量探头评测, 添加了吡咯烷酮羧酸钠锌和辛酰 甘氨酸&肌氨酸&锡兰桂树皮提取物,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在控油效果上均优于对照 样3, 对照样4, 以及不恰当比例对照样5。 0138 3、 祛痘功效评测 0139 本实施例筛选有明显痘痘肌肤的对象进行人体试用评估实验, 测试对象选择18- 30岁符合要。

36、求的志愿者为受试对象18人, 每3人分成1组, 分成6组。 本测试6组测试对象分别 使用上述对照样3(control-3)、 对照样4(control-4)、 对照样5(control-5)、 实例样1 (Example-1)、 实例样2(Example-2)、 实例样3(Example-3), 进行控油祛痘功效评测。 0140 测试方法: 0141 1)受试对象早、 晚用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后, 试用本专利测试样品, 均匀涂抹面 部, 停留15-20min,测试样品脸部干了, 喷水即可成膜, 将面膜撕拉去除, 清水洗净即可。 0142 2)通过集中测试面部油脂分泌和观察痘痘肌肤恢复情况进行相。

37、应打分, 进而评价 本专利测试样品的控油祛痘功效, 试用评估周期为28天, 观擦皮肤持续改善状况。 0143 测试结果: 0144 3)受试者使用了祛痘撕拉泥膜进行肌肤改善评估, 受试者皮肤反应根据测试评判 标准记录: 说 明 书 11/15 页 13 CN 107126379 A 13 0145 0146 0147 4)本专利测试对象分别在使用测试样品1天, 2天, 7天, 14天, 21天, 28天进行观察 评估打分结果如下。 说 明 书 12/15 页 14 CN 107126379 A 14 0148 说 明 书 13/15 页 15 CN 107126379 A 15 0149 说 。

38、明 书 14/15 页 16 CN 107126379 A 16 0150 5)本专利对照样3、 对照样4、 对照样5、 实例样1、 实例样2、 实例3其控油祛痘效果如 图2所示。 0151 本专利通过针对对照样3, 对照样4, 对照样5,实例样1, 实例样2, 实例样3进行为期 28天的人体试用评估, 实例样1, 实例样2, 实例样3在针对痘痘肌肤出现的发热, 瘙痒, 发红 状态都较为明显的高效改善; 针对痘痘肌肤出现的黑头, 白头、 水肿和脓包的阶段, 能够较 好的抑制和改善; 针对痘印肌肤, 实例样比对照样体现了较好的综合改善, 本专利针对痘痘 肌肤修护有较好的功效。 0152 以上所述。

39、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5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15/15 页 17 CN 107126379 A 1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8 CN 107126379 A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