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16965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96377.6

申请日:

20161113

公开号:

CN106421527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1/00,A61P29/00,A61P11/14,A61K35/618

主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1/00,A61P29/00,A61P11/14,A61K35/618

申请人:

吉林农业大学

发明人:

温伟,杨丽华,胡桂学,孙永峰,陈绍辉,隋玉健,赵立峰,张双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城大街2888号

优先权:

CN201610996377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铁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铺地锦、盐肤木根、虎耳草、金荞麦、鱼腥草、千里光、老鹳草、铜锤玉带草、薏苡仁、功劳木、鹿茸草、赤芍、瓦松、川贝、海蛤壳、冬苋菜、葶苈子、桃仁、丹参、青藤、入地金牛、麻绒、沙参、麦冬、橘络、甘草。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目的。采用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临床实践证明,治愈率87.88%,有效率96.9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30-50份、铺地锦30-50份、盐肤木根30-50份、虎耳草25-45份、金荞麦25-45份、鱼腥草25-45份、千里光25-45份、老鹳草25-45份、铜锤玉带草25-45份、薏苡仁25-45份、功劳木20-40份、鹿茸草20-40份、赤芍20-40份、瓦松20-40份、川贝20-40份、海蛤壳20-40份、冬苋菜20-40份、葶苈子20-40份、桃仁20-40份、丹参20-40份、青藤15-35份、入地金牛15-35份、麻绒15-35份、沙参15-35份、麦冬15-35份、橘络10-30份、甘草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50份、铺地锦50份、盐肤木根50份、虎耳草45份、金荞麦45份、鱼腥草45份、千里光45份、老鹳草45份、铜锤玉带草45份、薏苡仁45份、功劳木40份、鹿茸草40份、赤芍40份、瓦松40份、川贝40份、海蛤壳40份、冬苋菜40份、葶苈子40份、桃仁40份、丹参40份、青藤35份、入地金牛35份、麻绒35份、沙参35份、麦冬35份、橘络30份、甘草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30份、铺地锦30份、盐肤木根30份、虎耳草25份、金荞麦25份、鱼腥草25份、千里光25份、老鹳草25份、铜锤玉带草25份、薏苡仁25份、功劳木20份、鹿茸草20份、赤芍20份、瓦松20份、川贝20份、海蛤壳20份、冬苋菜20份、葶苈子20份、桃仁20份、丹参20份、青藤15份、入地金牛15份、麻绒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橘络10份、甘草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40份、铺地锦40份、盐肤木40根份、虎耳草35份、金荞麦35份、鱼腥草35份、千里光35份、老鹳草35份、铜锤玉带草35份、薏苡仁35份、功劳木30份、鹿茸草30份、赤芍30份、瓦松30份、川贝30份、海蛤壳30份、冬苋菜30份、葶苈子30份、桃仁30份、丹参30份、青藤25份、入地金牛25份、麻绒25份、沙参25份、麦冬25份、橘络20份、甘草20份。 5.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金荞麦、功劳木、鹿茸草、赤芍、瓦松、盐肤木根、川贝、海蛤壳、桃仁、丹参、青藤、入地金牛、沙参、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80目;2)采用冷浸法的方式,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加入65%的酒精,酒精的添加量以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盖好盖,浸渍5天,在浸渍过程中,应经常振摇或搅拌,以加快浸出;3)然后取出浸渍液,过滤,并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再加入65%的酒精,浸渍5天,再次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4)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一起,再次过滤,浓缩并除去乙醇,得粘稠液体,即为1号药液,备用;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肺形草、铺地锦、血竭、石蒜、虎耳草、鱼腥草、千里光、冬苋菜、葶苈子、老鹳草、橘络、麻绒、麦冬、铜锤玉带草、甘草粉碎至粒径2毫米以下,混合均匀,加7倍重量的水浸泡60分钟;5)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滤除去药渣,取滤液;6)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再次滤除去药渣,取滤液;7)将二次滤液合并,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备用;8)将1号、2号药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马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部按压敏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是在风温肺热病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为发病初期邪在肺卫时,若失治误治或治之不当或正不胜邪,必邪气深入,由卫分证转为气分证而成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

本病多因马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温之邪而发,致肺失宣降,肺气郁闭不宣,化热灼津炼液成痰,阻塞于气道,致使肃降无权而现气喘、咳嗽、鼻液铁锈色、痰鸣等肺气郁闭之证。故病位在肺,但病机之关键实属肺气郁闭,痰热是其主要病理产物。是因外邪内侵,邪郁于肺以致化热、生痰、酿毒,而发为本病。现代兽医学所称的大叶性肺炎与本病相似。并认为是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伴有过敏性炎症,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

本病的常见诱因为感受风寒、使役过度、吸入刺激性气体、厩舍及周边卫生条件差及饲料营养缺乏等均可畜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以致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发病。多种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坏死杆菌等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在诱因存在的前提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体内外常在菌迅速生长繁殖, 继而侵入肺细胞而诱发细支气管发炎,并引发整个肺叶发炎。其发病季节以冬季及早春多发,主要侵害4~10 岁成年马。

本病前驱期症状不明显,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持续呈稽留热型。咳嗽,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喘粗,结膜充血、发绀,腹泻。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神经症状,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呼吸次数可达70次∕min左右,常呈混合型呼吸。部分病畜唇和鼻可现口疮。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及较弱的捻发音,叩诊浊音。随着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有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6~9 d后下降至常温,此时肺部叩诊逐渐变为清音,支气管呼吸音也逐渐减弱,代之出现湿性啰音。心音亢进,心跳加速,达到80-100次∕min左右。病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低头站立。口色赤红而干。鼻镜干燥,耳尖和鼻端发凉,病初很少有鼻液,2~3 d后鼻孔流出铁锈色鼻液。后期流少量脓性鼻液。

临床上现代兽医学治疗本病没有太好的方法,以往仅采用消炎、制止渗出等措施,但大多疗效不理想,且西药具有毒副作用大、药物残留、污染环境,且治疗成本高等缺点。根据我们多年来治疗本病的经验,采用中药治疗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减少药物残留及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疗效较高的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药物。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肺形草30-50份、铺地锦30-50份、盐肤木根30-50份、虎耳草25-45份、金荞麦25-45份、鱼腥草25-45份、千里光25-45份、老鹳草25-45份、铜锤玉带草25-45份、薏苡仁25-45份、功劳木20-40份、鹿茸草20-40份、赤芍20-40份、瓦松20-40份、川贝20-40份、海蛤壳20-40份、冬苋菜20-40份、葶苈子20-40份、桃仁20-40份、丹参20-40份、青藤15-35份、入地金牛15-35份、麻绒15-35份、沙参15-35份、麦冬15-35份、橘络10-30份、甘草10-30份。

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50份、铺地锦50份、盐肤木根50份、虎耳草45份、金荞麦45份、鱼腥草45份、千里光45份、老鹳草45份、铜锤玉带草45份、薏苡仁45份、功劳木40份、鹿茸草40份、赤芍40份、瓦松40份、川贝40份、海蛤壳40份、冬苋菜40份、葶苈子40份、桃仁40份、丹参40份、青藤35份、入地金牛35份、麻绒35份、沙参35份、麦冬35份、橘络30份、甘草30份。

或为:

肺形草30份、铺地锦30份、盐肤木根30份、虎耳草25份、金荞麦25份、鱼腥草25份、千里光25份、老鹳草25份、铜锤玉带草25份、薏苡仁25份、功劳木20份、鹿茸草20份、赤芍20份、瓦松20份、川贝20份、海蛤壳20份、冬苋菜20份、葶苈子20份、桃仁20份、丹参20份、青藤15份、入地金牛15份、麻绒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橘络10份、甘草10份。

或为:

肺形草40份、铺地锦40份、盐肤木40根份、虎耳草35份、金荞麦35份、鱼腥草35份、千里光35份、老鹳草35份、铜锤玉带草35份、薏苡仁35份、功劳木30份、鹿茸草30份、赤芍30份、瓦松30份、川贝30份、海蛤壳30份、冬苋菜30份、葶苈子30份、桃仁30份、丹参30份、青藤25份、入地金牛25份、麻绒25份、沙参25份、麦冬25份、橘络20份、甘草20份。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金荞麦、功劳木、鹿茸草、赤芍、瓦松、盐肤木根、川贝、海蛤壳、桃仁、丹参、青藤、入地金牛、沙参、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80目。采用冷浸法的方式,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加入65%的酒精,酒精的添加量以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盖好盖,浸渍5天,在浸渍过程中,应经常振摇或搅拌,以加快浸出。然后取出浸渍液,过滤,并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再加入65%的酒精,浸渍5天,再次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一起,再次过滤,浓缩并除去乙醇,得粘稠液体,即为1号药液,备用。

2. 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肺形草、铺地锦、血竭、石蒜、虎耳草、鱼腥草、千里光、冬苋菜、葶苈子、老鹳草、橘络、麻绒、麦冬、铜锤玉带草、甘草粉碎至粒径2毫米以下,混合均匀,加7倍重量的水浸泡60分钟。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滤除去药渣,取滤液。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再次滤除去药渣,取滤液。将二次滤液合并,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备用。

将1号、2号药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方中肺形草辛、性寒,入肺、肾经。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之功。对风温肺热病、肺热咳嗽,肺痈等证有较好的疗效。铺地锦甘淡微辛,性中,入脾肺经。内服清热解毒、行气散结。主治痰热咳嗽、腹痛等证。虎耳草微苦、辛,寒,归肺、脾、大肠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治风疹,湿疹,丹毒,咳嗽吐血,肺痈等证有良效。三药合用,清肺解毒,行气散结,凉血止咳,共同组成方中的君药。金荞麦微辛、涩,性凉,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热喘咳,肺痈吐脓等证。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等,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肺胃积热、疮疡肿毒等。千里光辛寒、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之功。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炎等多种疾病。功劳木苦平、性寒,归大肠、肾、肺经。功用:清热;燥湿;解毒。主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痢疾等病证。四药合用,其清热解毒,排脓祛瘀之功尤显。盐肤木根酸咸、寒。 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主治感冒发热, 支气管炎,咳嗽咯血等证。川贝苦甘、微寒,入心、肺经。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常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咳嗽等证,具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之功。海蛤壳咸寒,入肺胃经,功擅清肺热而化痰清火。三药共用,以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清肝利肺,凉血止血。上述七味药共为方中的臣药。鹿茸草苦凉,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用于咳嗽,吐血,赤痢疖肿等病证。赤芍苦凉,入肝经。功效凉血活血,消肿止痛。用治疮痈肿毒等气滞血瘀证,常与丹参、桃仁等同用;治疮痈肿毒,可与当归、甘草等配伍。本品有清热凉血作用,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发热等证。瓦松酸苦、凉,归肝、肺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鼻衄;便血;血痢;热淋及肺炎,肝炎 等证。上述三药配伍应用,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凉血止血之功。冬苋菜甘、寒,入肾、膀胱经。功效:解毒清热 清利湿热 通利小便。主治:肺热咳嗽、喉痛 小便短少或涩痛,尤其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葶苈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大肠经。具有祛痰定喘,泻肺行水之功。本品苦寒下降,能祛痰定喘,下气行水,常用于痰涎壅滞,肺气喘促,咳逆实证,使气下则喘平,水行则痰去。与冬苋菜配伍具有泻肺利尿之功,用治肺热喘粗。老鹳草辛苦、平,归肝、肾、脾经。功能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肠炎等,效果良好。桃仁甘苦、平,入肝、肺、大肠经。有破血祛瘀,润燥滑肠之功。丹参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青藤苦甘、凉,入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治肺热痈肿乳痈,疔疮, 跌打损伤等瘀血肿痛之证。与丹参、桃仁、老鹳草配伍,具有很好的活血凉血,祛瘀消痈之功,可用于多种瘀血为患的病证。橘络苦甘、性平,归脾、肺经。功效:通络、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胸胁作痛。入地金牛辛苦、微温,入肺经。功用祛风通络,胜湿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等证。麻绒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入地金牛配麻绒治痹症,麻绒辛苦偏入气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入地金牛辛苦温偏入心经血分,辛散温煦,透达营卫,有通络之力。二药相合,入卫入营,一宣一透有疏风、通络、止痛之功。二药加上橘络合用,具有祛风通络,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沙参甘、凉,入肺、胃经。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本品能清肺热、养肺阴,并能益气祛痰,常用于久咳肺虚及热伤肺阴干咳少痰等,常与麦冬、天花粉等配伍。麦冬甘、微苦、凉,入肺、胃、心经。功效清心润肺,养胃生津。适用于阴虚内热、干咳少痰等。两药合用,清肺热,养肺阴,益气祛痰。铜锤玉带草辛苦、平,入肺、肾经。功能祛风利湿,清肺热、消炎解毒、活血散瘀等。用于风湿疼痛,风温肺热病等。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肺、肾经。功效:清热除湿,健脾止泻,除痹。薏苡仁配桃仁上清肺金之热,用于风温肺热病、肺痈等;与铜锤玉带草相配清热除湿,祛风活血。甘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缓和药性。上述十七味药共为方中的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之剂。

制方特点:本方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并用,兼以祛风通络、活血祛瘀、润肺利水,标本兼治。

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目的。采用本发明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马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的治愈率87.88%,有效率96.9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重量组份:肺形草50份、铺地锦50份、盐肤木根50份、虎耳草45份、金荞麦45份、鱼腥草45份、千里光45份、老鹳草45份、铜锤玉带草45份、薏苡仁45份、功劳木40份、鹿茸草40份、赤芍40份、瓦松40份、川贝40份、海蛤壳40份、冬苋菜40份、葶苈子40份、桃仁40份、丹参40份、青藤35份、入地金牛35份、麻绒35份、沙参35份、麦冬35份、橘络30份、甘草30份。

实施例2

重量组份:肺形草30份、铺地锦30份、盐肤木根30份、虎耳草25份、金荞麦25份、鱼腥草25份、千里光25份、老鹳草25份、铜锤玉带草25份、薏苡仁25份、功劳木20份、鹿茸草20份、赤芍20份、瓦松20份、川贝20份、海蛤壳20份、冬苋菜20份、葶苈子20份、桃仁20份、丹参20份、青藤15份、入地金牛15份、麻绒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橘络10份、甘草10份。

实施例3

重量组份:肺形草40份、铺地锦40份、盐肤木40根份、虎耳草35份、金荞麦35份、鱼腥草35份、千里光35份、老鹳草35份、铜锤玉带草35份、薏苡仁35份、功劳木30份、鹿茸草30份、赤芍30份、瓦松30份、川贝30份、海蛤壳30份、冬苋菜30份、葶苈子30份、桃仁30份、丹参30份、青藤25份、入地金牛25份、麻绒25份、沙参25份、麦冬25份、橘络20份、甘草20份。

实施例4

按实施例1、2或3配比称重,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金荞麦、功劳木、鹿茸草、赤芍、瓦松、盐肤木根、川贝、海蛤壳、桃仁、丹参、青藤、入地金牛、沙参、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80目。采用冷浸法的方式,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加入65%的酒精,酒精的添加量以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盖好盖,浸渍5天,在浸渍过程中,应经常振摇或搅拌,以加快浸出。然后取出浸渍液,过滤,并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再加入65%的酒精,浸渍5天,再次压榨药渣,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一起,再次过滤,浓缩并除去乙醇,得粘稠液体,即为1号药液,备用。

2. 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其中的肺形草、铺地锦、血竭、石蒜、虎耳草、鱼腥草、千里光、冬苋菜、葶苈子、老鹳草、橘络、麻绒、麦冬、铜锤玉带草、甘草粉碎至粒径2毫米以下,混合均匀,加7倍重量的水浸泡60分钟。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滤除去药渣,取滤液。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再次滤除去药渣,取滤液。将二次滤液合并,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备用。

将1号、2号药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实验例

服用方法:将实施例1、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或实施例2、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或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按2ml/kg体重的剂量一次灌服。、药温控制在40℃左右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对患马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饮水,喂给柔软易消化的饲料。

疗效标准: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判定主要依据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是否消失。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为三级:

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们在多个马场和兽医院等单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二百余例,治疗一个疗程,治愈率87.88%,有效率96.97%。

临床疗效试验

1.方法:选深圳赛马会、深圳世界之窗车马仪仗队、吉林农业大学兽医院等7个单位,从2002-2015年共挑选发生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132例,年龄4-13岁。将患马分为四组,分别为本发明组、麻杏石甘汤组、清肺化痰汤组及对照组。

本发明组:取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按2ml/kg体重,候温灌服。每天一剂,连用7日。

麻杏石甘汤组。方剂的组成及用法:麻黄、金银花、连翘各40g,石膏(打碎先煎)60g,葶苈子、杏仁、知母、沙参、麦冬、冬瓜仁、桔梗、车前子、郁金、甘草各30g,牡丹皮、陈皮、木香各20g。水煎去渣取汁,候温灌服。每日一剂,连用7日。

清肺化痰汤组。方剂的组成及用法:苇茎、金银花、鱼腥草各50g,知母、玄参、桃仁各40g,黄芩、栀子、冬瓜仁、葶苈子、薏苡仁、当归、桔梗、杏仁、木香、泽泻、陈皮、甘草各35g。用法:水煎去渣取汁,候温灌服。每日一剂,连用7日。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2.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判定主要依据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是否消失。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为三级:

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3.结果:133例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马通过灌服不同的药物,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各组的治疗效果见表2。

由表2 可见, 四组药物对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其中以本发明组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达87.88%,总有效率96.97% , 极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 < 0. 01);麻杏石甘汤组次之, 清肺化痰汤组再次,此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 〉0. 05);对照组没有治疗作用,治愈及好转的几例属于正常耐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1) 。

实践证明,本发明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目的。采用本发明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马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的治愈率87.88%,有效率96.97%。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治疗马氮尿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96377.6 (22)申请日 2016.11.13 (71)申请人 吉林农业大学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 城大街2888号 (72)发明人 温伟 杨丽华 胡桂学 孙永峰 陈绍辉 隋玉健 赵立峰 张双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代理人 张铁生 (51)Int.Cl. A61K 36/8994(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1/14(20。

2、06.01) A61K 35/618(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 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 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它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 铺地锦、 盐肤木根、 虎耳草、 金荞麦、 鱼腥草、 千里 光、 老鹳草、 铜锤玉带草、 薏苡仁、 功劳木、 鹿茸 草、 赤芍、 瓦松、 川贝、 海蛤壳、 冬苋菜、 葶苈子、 桃 仁、 丹参、 青藤、 入地金牛、 麻绒、 沙参、 麦冬、 橘 络、 甘草。 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 辩证配伍和相互 辅佐, 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 化痰祛瘀、 止咳平喘 等功效, 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

3、热壅肺证 的目的。 采用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 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成本低、 制备容易, 无毒副作 用、 且疗效显著。 临床实践证明, 治愈率87.88%, 有效率96.97%。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6421527 A 2017.02.22 CN 106421527 A 1.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它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30-50 份、 铺地锦30-50份、 盐肤木根30-50份、 虎耳草25-45份、 金荞麦25-45份、 鱼腥草25-45份、 千 里光25-45份、 老鹳草25-45份、 铜锤玉带草25-45份、 薏苡仁25-45份、 功劳木2。

4、0-40份、 鹿茸 草20-40份、 赤芍20-40份、 瓦松20-40份、 川贝20-40份、 海蛤壳20-40份、 冬苋菜20-40份、 葶 苈子20-40份、 桃仁20-40份、 丹参20-40份、 青藤15-35份、 入地金牛15-35份、 麻绒15-35份、 沙参15-35份、 麦冬15-35份、 橘络10-30份、 甘草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50份、 铺地锦50份、 盐肤木根50份、 虎耳草45份、 金荞麦45份、 鱼腥草45份、 千里光45份、 老鹳草45份、 铜锤玉带草45。

5、份、 薏苡仁45份、 功劳木40份、 鹿茸草 40份、 赤芍40份、 瓦松40份、 川贝40份、 海蛤壳40份、 冬苋菜40份、 葶苈子40份、 桃仁40份、 丹 参40份、 青藤35份、 入地金牛35份、 麻绒35份、 沙参35份、 麦冬35份、 橘络30份、 甘草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30份、 铺地锦30份、 盐肤木根30份、 虎耳草25份、 金荞麦25份、 鱼腥草25份、 千里光25份、 老鹳草25份、 铜锤玉带草25份、 薏苡仁25份、 功劳木20份、 鹿茸草 20份、 赤芍20份、 瓦。

6、松20份、 川贝20份、 海蛤壳20份、 冬苋菜20份、 葶苈子20份、 桃仁20份、 丹 参20份、 青藤15份、 入地金牛15份、 麻绒15份、 沙参15份、 麦冬15份、 橘络10份、 甘草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40份、 铺地锦40份、 盐肤木40根份、 虎耳草35份、 金荞麦35份、 鱼腥草35份、 千里光35份、 老鹳草35份、 铜锤玉带草35份、 薏苡仁35份、 功劳木30份、 鹿茸草 30份、 赤芍30份、 瓦松30份、 川贝30份、 海蛤壳30份、 冬苋菜30份、 葶苈子30份、。

7、 桃仁30份、 丹 参30份、 青藤25份、 入地金牛25份、 麻绒25份、 沙参25份、 麦冬25份、 橘络20份、 甘草20份。 5.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1)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 称取各组份, 将其中的金荞麦、 功劳木、 鹿茸草、 赤芍、 瓦松、 盐肤木根、 川贝、 海蛤壳、 桃仁、 丹参、 青藤、 入地金牛、 沙参、 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 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过80目; 2) 采用冷浸法的方式, 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 加入65%的酒精, 酒精的添加量以 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 。

8、盖好盖, 浸渍5天, 在浸渍过程中, 应经常振摇或搅拌, 以加快浸出; 3) 然后取出浸渍液, 过滤, 并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 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 再加入65%的酒精, 浸渍5天, 再次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 与浸出液合并; 4) 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一起, 再次过滤, 浓缩并除去乙醇, 得粘稠液体, 即为1号药液, 备用;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 取各组份, 将其中的肺形草、 铺地锦、 血竭、 石蒜、 虎耳草、 鱼腥草、 千里光、 冬苋菜、 葶苈子、 老鹳草、 橘络、 麻绒、 麦冬、 铜锤玉带草、 甘草粉碎至粒。

9、径2毫米以下, 混合均匀, 加7倍重量的 水浸泡60分钟; 5) 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钟, 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6) 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钟, 再次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7) 将二次滤液合并, 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 备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421527 A 2 8) 将1号、 2号药液混合, 搅拌均匀后即得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 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421527 A 3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动物医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

10、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 物。 0002 背景技术: 马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 是以发热、 咳嗽、 胸部按压敏感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外感疾病。 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 故合称风温肺热病。 马风温肺热病痰 热壅肺证是在风温肺热病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即为发病初期邪在肺卫时, 若失治误 治或治之不当或正不胜邪, 必邪气深入, 由卫分证转为气分证而成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 证。 本病多因马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感受风温之邪而发, 致肺失宣降, 肺气郁闭不宣, 化热 灼津炼液成痰, 阻塞于气道, 致使肃降无权而现气喘、 咳嗽、 鼻液铁锈色、 痰鸣等肺气郁闭之 证。 故病位在肺, 。

11、但病机之关键实属肺气郁闭, 痰热是其主要病理产物。 是因外邪内侵, 邪郁 于肺以致化热、 生痰、 酿毒, 而发为本病。 现代兽医学所称的大叶性肺炎与本病相似。 并认为 是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并伴有过敏性炎症,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 性炎症。 0003 本病的常见诱因为感受风寒、 使役过度、 吸入刺激性气体、 厩舍及周边卫生条件差 及饲料营养缺乏等均可畜体的抗病能力下降, 以致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多种病原体, 如肺炎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杆菌、 绿脓杆菌、 坏死杆菌等均可 引起大叶性肺炎, 但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 在诱因存在的前提下,机体抵抗力。

12、降低时,体内 外常在菌迅速生长繁殖, 继而侵入肺细胞而诱发细支气管发炎, 并引发整个肺叶发炎。 其 发病季节以冬季及早春多发, 主要侵害410 岁成年马。 0004 本病前驱期症状不明显, 起病急骤, 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 持续呈稽留热 型。 咳嗽, 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喘粗, 结膜充血、 发绀, 腹泻。 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神 经症状, 呼吸急促, 鼻翼煽动, 呼吸次数可达 次 min左右, 常呈混合型呼吸。 部分病畜唇和 鼻可现口疮。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及较弱的捻发音, 叩诊浊音。 随着进一步发 展, 可出现典型体征, 如患侧呼吸音减弱, 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诊有病理性支。

13、气管呼吸音, 6 9 d后下降至常温, 此时肺部叩诊逐渐变为清音, 支气管呼吸音也逐渐减弱, 代之出现湿 性啰音。 心音亢进, 心跳加速, 达到80-100次 min左右。 病马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多 低头站立。 口色赤红而干。 鼻镜干燥, 耳尖和鼻端发凉, 病初很少有鼻液, 23 d后鼻孔流出 铁锈色鼻液。 后期流少量脓性鼻液。 0005 临床上现代兽医学治疗本病没有太好的方法, 以往仅采用消炎、 制止渗出等措施, 但大多疗效不理想, 且西药具有毒副作用大、 药物残留、 污染环境, 且治疗成本高等缺点。 根 据我们多年来治疗本病的经验, 采用中药治疗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6。

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取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6421527 A 4 材容易、 制备方便、 减少药物残留及毒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疗效较高的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 热壅肺证的药物。 0007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它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30-50 份、 铺地锦30-50份、 盐肤木根30-50份、 虎耳草25-45份、 金荞麦25-45份、 鱼腥草25-45份、 千 里光25-45份、 老鹳草25-45份、 铜锤玉带草25-45份、 薏苡仁25-45份、 功劳木20-40份、 鹿茸 草20-。

15、40份、 赤芍20-40份、 瓦松20-40份、 川贝20-40份、 海蛤壳20-40份、 冬苋菜20-40份、 葶 苈子20-40份、 桃仁20-40份、 丹参20-40份、 青藤15-35份、 入地金牛15-35份、 麻绒15-35份、 沙参15-35份、 麦冬15-35份、 橘络10-30份、 甘草10-30份。 0008 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肺形草50份、 铺地锦50份、 盐肤木根50份、 虎耳草45份、 金荞麦45份、 鱼腥草45份、 千里 光45份、 老鹳草45份、 铜锤玉带草45份、 薏苡仁45份、 功劳木40份、 鹿茸草40份、 赤芍40份、 瓦 松40份、 川贝40份、 海蛤。

16、壳40份、 冬苋菜40份、 葶苈子40份、 桃仁40份、 丹参40份、 青藤35份、 入地金牛35份、 麻绒35份、 沙参35份、 麦冬35份、 橘络30份、 甘草30份。 0009 或为: 肺形草30份、 铺地锦30份、 盐肤木根30份、 虎耳草25份、 金荞麦25份、 鱼腥草25份、 千里 光25份、 老鹳草25份、 铜锤玉带草25份、 薏苡仁25份、 功劳木20份、 鹿茸草20份、 赤芍20份、 瓦 松20份、 川贝20份、 海蛤壳20份、 冬苋菜20份、 葶苈子20份、 桃仁20份、 丹参20份、 青藤15份、 入地金牛15份、 麻绒15份、 沙参15份、 麦冬15份、 橘络10份、 。

17、甘草10份。 0010 或为: 肺形草40份、 铺地锦40份、 盐肤木40根份、 虎耳草35份、 金荞麦35份、 鱼腥草35份、 千里 光35份、 老鹳草35份、 铜锤玉带草35份、 薏苡仁35份、 功劳木30份、 鹿茸草30份、 赤芍30份、 瓦 松30份、 川贝30份、 海蛤壳30份、 冬苋菜30份、 葶苈子30份、 桃仁30份、 丹参30份、 青藤25份、 入地金牛25份、 麻绒25份、 沙参25份、 麦冬25份、 橘络20份、 甘草20份。 0011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是 由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

18、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 将其中 的金荞麦、 功劳木、 鹿茸草、 赤芍、 瓦松、 盐肤木根、 川贝、 海蛤壳、 桃仁、 丹参、 青藤、 入地金 牛、 沙参、 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 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过80目。 采用冷浸法的方 式, 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 加入65%的酒精, 酒精的添加量以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 盖 好盖, 浸渍5天, 在浸渍过程中, 应经常振摇或搅拌, 以加快浸出。 然后取出浸渍液, 过滤, 并 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 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 再加入65%的酒精, 浸渍 5天, 再次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 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

19、一起, 再次过滤, 浓缩并除去乙醇, 得粘稠液体, 即为1号药液, 备用。 0012 2. 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 将其中的肺形草、 铺地锦、 血竭、 石蒜、 虎耳草、 鱼腥草、 千里光、 冬苋菜、 葶苈子、 老鹳草、 橘 络、 麻绒、 麦冬、 铜锤玉带草、 甘草粉碎至粒径2毫米以下, 混合均匀, 加7倍重量的水浸泡60 分钟。 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钟, 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 钟, 再次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将二次滤液合并, 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 备用。 0013 将1号、 2号药液混合, 搅拌均匀后即得。

20、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6421527 A 5 组合物。 0014 本发明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方中肺形草辛、 性寒, 入 肺、 肾经。 具有清肺止咳, 解毒消肿之功。 对风温肺热病、 肺热咳嗽, 肺痈等证有较好的疗效。 铺地锦甘淡微辛, 性中, 入脾肺经。 内服清热解毒、 行气散结。 主治痰热咳嗽、 腹痛等证。 虎耳 草微苦、 辛, 寒, 归肺、 脾、 大肠经。 具有祛风清热, 凉血解毒之功。 治风疹,湿疹,丹毒, 咳嗽吐 血, 肺痈等证有良效。 三药合用, 清肺解毒, 行气散结, 凉血止咳, 共同组成方中的君药。 。

21、金荞 麦微辛、 涩, 性凉, 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 排脓祛瘀。 用于肺热喘咳, 肺痈吐脓等证。 鱼腥草 味辛, 性寒凉, 归肺经。 能清热解毒、 消肿疗疮、 利尿除湿、 清热止痢等, 用治实热、 热毒、 湿 邪、 疾热为患的肺痈、 肺胃积热、 疮疡肿毒等。 千里光辛寒、 入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 明目退翳 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肠炎等多种疾病。 功劳木苦平、 性寒, 归 大肠、 肾、 肺经。 功用:清热; 燥湿; 解毒。 主肺热咳嗽; 黄疸; 泄泻; 痢疾等病证。 四药合用, 其 清热解毒, 排脓祛瘀之功尤显。 盐肤木根酸咸、 寒。 具有清热解毒, 散瘀止。

22、血之功, 主治感冒 发热, 支气管炎, 咳嗽咯血等证。 川贝苦甘、 微寒, 入心、 肺经。 功效: 止咳化痰, 清热散结。 常 用于风温肺热病、 痰热咳嗽等证, 具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之功。 海蛤壳咸寒, 入肺胃经, 功擅清 肺热而化痰清火。 三药共用, 以止咳化痰, 清热散结, 清肝利肺, 凉血止血。 上述七味药共为 方中的臣药。 鹿茸草苦凉, 入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之功。 用于咳嗽, 吐血, 赤痢疖肿 等病证。 赤芍苦凉, 入肝经。 功效凉血活血, 消肿止痛。 用治疮痈肿毒等气滞血瘀证, 常与丹 参、 桃仁等同用; 治疮痈肿毒, 可与当归、 甘草等配伍。 本品有清热凉血作用, 用于。

23、温病热入 营血、 发热等证。 瓦松酸苦、 凉, 归肝、 肺经。 功效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 主治吐血; 鼻衄; 便血; 血痢; 热淋及肺炎, 肝炎 等证。 上述三药配伍应用, 具有止咳化痰, 清热散结, 凉血止血之 功。 冬苋菜甘、 寒, 入肾、 膀胱经。 功效: 解毒清热 清利湿热 通利小便。 主治: 肺热咳嗽、 喉痛 小便短少或涩痛, 尤其适宜多痰, 痰粘稠, 咳嗽等症状。 葶苈子辛苦、 大寒, 入肺、 膀胱、 大肠 经。 具有祛痰定喘, 泻肺行水之功。 本品苦寒下降, 能祛痰定喘, 下气行水, 常用于痰涎壅滞, 肺气喘促, 咳逆实证, 使气下则喘平, 水行则痰去。 与冬苋菜配伍具有泻肺利。

24、尿之功, 用治肺 热喘粗。 老鹳草辛苦、 平, 归肝、 肾、 脾经。 功能祛风, 活血, 清热解毒。 治风湿疼痛, 拘挛麻木, 痈疽, 肠炎等,效果良好。 桃仁甘苦、 平, 入肝、 肺、 大肠经。 有破血祛瘀, 润燥滑肠之功。 丹参 苦、 微寒, 入心、 心包、 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 凉血消痈, 养血安神。 青藤苦甘、 凉, 入肺、 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散瘀之功。 治肺热痈肿乳痈, 疔疮, 跌打损伤等瘀血肿痛之证。 与丹参、 桃仁、 老鹳草配伍, 具有很好的活血凉血, 祛瘀消痈之功, 可用于多种瘀血为患的病证。 橘络 苦甘、 性平, 归脾、 肺经。 功效: 通络、 化痰、 止咳。。

25、 主治咳嗽痰多, 胸胁作痛。 入地金牛辛苦、 微 温, 入肺经。 功用祛风通络, 胜湿止痛, 解毒消肿。 主治风寒湿痹, 筋骨疼痛, 跌打骨折等证。 麻绒辛、 微苦, 温。 入肺、 膀胱经。 具有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之功。 入地金牛配麻绒 治痹症, 麻绒辛苦偏入气分, 辛开苦泄遍彻皮毛; 入地金牛辛苦温偏入心经血分, 辛散温煦, 透达营卫, 有通络之力。 二药相合, 入卫入营, 一宣一透有疏风、 通络、 止痛之功。 二药加上橘 络合用, 具有祛风通络, 宣肺平喘, 化痰止咳的作用。 沙参甘、 凉, 入肺、 胃经。 功效: 润肺止 咳, 养胃生津。 本品能清肺热、 养肺阴, 并能益气。

26、祛痰, 常用于久咳肺虚及热伤肺阴干咳少痰 等, 常与麦冬、 天花粉等配伍。 麦冬甘、 微苦、 凉, 入肺、 胃、 心经。 功效清心润肺, 养胃生津。 适 用于阴虚内热、 干咳少痰等。 两药合用, 清肺热, 养肺阴, 益气祛痰。 铜锤玉带草辛苦、 平, 入 肺、 肾经。 功能祛风利湿, 清肺热、 消炎解毒、 活血散瘀等。 用于风湿疼痛, 风温肺热病等。 薏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6421527 A 6 苡仁甘淡、 微寒, 入脾、 肺、 肾经。 功效: 清热除湿, 健脾止泻, 除痹。 薏苡仁配桃仁上清肺金之 热, 用于风温肺热病、 肺痈等; 与铜锤玉带草相配清热除湿, 祛风活血。 。

27、甘草清热解毒, 润肺 止咳, 补中益气, 缓和药性。 上述十七味药共为方中的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 化痰 祛瘀、 止咳平喘之剂。 0015 制方特点: 本方以清热解毒、 化痰祛瘀、 止咳平喘并用, 兼以祛风通络、 活血祛瘀、 润肺利水, 标本兼治。 0016 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 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 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 化痰祛瘀、 止 咳平喘等功效, 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一种治疗马风 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马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的中药 组合物具有成本低、 制备容易, 无毒副作用、 且疗效显著。 临床实践证明, 该药的治愈。

28、率 87.88%, 有效率96.9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重量组份: 肺形草50份、 铺地锦50份、 盐肤木根50份、 虎耳草45份、 金荞麦45份、 鱼腥草 45份、 千里光45份、 老鹳草45份、 铜锤玉带草45份、 薏苡仁45份、 功劳木40份、 鹿茸草40份、 赤 芍40份、 瓦松40份、 川贝40份、 海蛤壳40份、 冬苋菜40份、 葶苈子40份、 桃仁40份、 丹参40份、 青藤35份、 入地金牛35份、 麻绒35份、 沙参35份、 麦冬35份、 橘络30份、 甘草30份。 0018 实施例2 重量组份: 肺形草30份、 铺地锦30份、 盐肤木根30份、 虎耳草2。

29、5份、 金荞麦25份、 鱼腥草 25份、 千里光25份、 老鹳草25份、 铜锤玉带草25份、 薏苡仁25份、 功劳木20份、 鹿茸草20份、 赤 芍20份、 瓦松20份、 川贝20份、 海蛤壳20份、 冬苋菜20份、 葶苈子20份、 桃仁20份、 丹参20份、 青藤15份、 入地金牛15份、 麻绒15份、 沙参15份、 麦冬15份、 橘络10份、 甘草10份。 0019 实施例3 重量组份: 肺形草40份、 铺地锦40份、 盐肤木40根份、 虎耳草35份、 金荞麦35份、 鱼腥草 35份、 千里光35份、 老鹳草35份、 铜锤玉带草35份、 薏苡仁35份、 功劳木30份、 鹿茸草30份、 赤 。

30、芍30份、 瓦松30份、 川贝30份、 海蛤壳30份、 冬苋菜30份、 葶苈子30份、 桃仁30份、 丹参30份、 青藤25份、 入地金牛25份、 麻绒25份、 沙参25份、 麦冬25份、 橘络20份、 甘草20份。 0020 实施例4 按实施例1、 2或3配比称重,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是由下 述方法制备: 1.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 将其中 的金荞麦、 功劳木、 鹿茸草、 赤芍、 瓦松、 盐肤木根、 川贝、 海蛤壳、 桃仁、 丹参、 青藤、 入地金 牛、 沙参、 薏苡仁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 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过80。

31、目。 采用冷浸法的方 式, 先将粉碎的药物放入浸渍锅, 加入65%的酒精, 酒精的添加量以没过药粉3厘米为宜, 盖 好盖, 浸渍5天, 在浸渍过程中, 应经常振摇或搅拌, 以加快浸出。 然后取出浸渍液, 过滤, 并 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 将药渣再放入浸渍器中, 再加入65%的酒精, 浸渍 5天, 再次压榨药渣, 将所得的压榨液与浸出液合并。 将两次浸泡液混合在一起, 再次过滤, 浓缩并除去乙醇, 得粘稠液体, 即为1号药液, 备用。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6421527 A 7 0021 2. 按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

32、, 将其中的肺形草、 铺地锦、 血竭、 石蒜、 虎耳草、 鱼腥草、 千里光、 冬苋菜、 葶苈子、 老鹳草、 橘 络、 麻绒、 麦冬、 铜锤玉带草、 甘草粉碎至粒径2毫米以下, 混合均匀, 加7倍重量的水浸泡60 分钟。 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钟, 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将药渣又放入煎煮锅内, 煎煮30分 钟, 再次滤除去药渣, 取滤液。 将二次滤液合并, 浓缩后既得2号药液, 备用。 0022 将1号、 2号药液混合, 搅拌均匀后即得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 组合物。 0023 实验例 服用方法: 将实施例1、 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 物; 或。

33、实施例2、 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或实施例 3、 实施例4制得的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 按2ml/kg体重的剂量 一次灌服。 、 药温控制在40左右温服。 0024 禁忌事项: 治疗服药期间对患马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充足的饮水, 喂给柔软易消化 的饲料。 0025 疗效标准: 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 肺证, 疗效判定主要依据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是否消失。 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 具体疗效分为三级: 治愈: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部分消失;。

34、 无效: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0026 近年来, 我们在多个马场和兽医院等单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二百余 例, 治疗一个疗程, 治愈率87.88%, 有效率96.97%。 0027 临床疗效试验 1.方法:选深圳赛马会、 深圳世界之窗车马仪仗队、 吉林农业大学兽医院等7个单位, 从 2002-2015年共挑选发生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132例, 年龄4-13岁。 将患马分为四组, 分 别为本发明组、 麻杏石甘汤组、 清肺化痰汤组及对照组。 0028 本发明组: 取实施例3、 实施例4制得的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 按2ml/kg体重, 候温灌服。 每天一剂,连用7日。

35、。 0029 麻杏石甘汤组。 方剂的组成及用法: 麻黄、 金银花、 连翘各40g, 石膏 (打碎先煎) 60g, 葶苈子、 杏仁、 知母、 沙参、 麦冬、 冬瓜仁、 桔梗、 车前子、 郁金、 甘草各30g, 牡丹皮、 陈皮、 木香各20g。 水煎去渣取汁, 候温灌服。 每日一剂, 连用7日。 0030 清肺化痰汤组。 方剂的组成及用法: 苇茎、 金银花、 鱼腥草各50g, 知母、 玄参、 桃仁 各40g, 黄芩、 栀子、 冬瓜仁、 葶苈子、 薏苡仁、 当归、 桔梗、 杏仁、 木香、 泽泻、 陈皮、 甘草各35g。 用法: 水煎去渣取汁, 候温灌服。 每日一剂, 连用7日。 0031 对照组: 。

36、不做任何处理。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6421527 A 8 0032 2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 一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 肺证, 疗效判定主要依据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是否消失。 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具体疗效分为三级: 治愈: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 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0033 3.结果: 133例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马通过灌服不同的药物,经过一个疗程 的治疗后,各组的治疗效果见表2。 0034 由表2 可见, 四组药物对马风温。

37、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其中以 本发明组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达87.88%, 总有效率96.97% , 极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 0. 01); 麻杏石甘汤组次之, 清肺化痰汤组再次, 此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对照组 没有治疗作用, 治愈及好转的几例属于正常耐过, 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1) 。 0035 实践证明, 本发明药物经有机组合, 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 增强了该方清热解毒、 化痰祛瘀、 止咳平喘等功效, 从而达到治愈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一 种治疗马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马痰热壅肺型风温肺 热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成本低、 制备容易, 无毒副作用、 且疗效显著。 临床实践证明, 该药的 治愈率87.88%, 有效率96.97%。 0036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治疗马氮尿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的详细描述, 是说明性的而 不是限定性的, 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 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6421527 A 9 的变化和修改, 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6421527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