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14881.2 (22)申请日 2016.08.24 (71)申请人 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罗岗工 业区自编18号 (72)发明人 陈效芳 刘瑞学 冷群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 代理 事 务 所( 普 通 合 伙 ) 44295 代理人 王海曼 (51)Int.Cl. A61K 8/9794(2017.01) A61K 8/9789(2017.01) A61K 8/49(2006.01) A61。
2、K 8/44(2006.01) A61K 8/365(2006.01) A61Q 1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旨 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 美白效果好且稳定的美白 霜; 其技术方案是: 该美白霜按重量百分含量主 要由以下组分制成: 传明酸0.5-3, 烟酰胺0.5- 3.5, 4-甲氧基水杨酸钾0.2-1.5, 光果甘草 根提取物0.005-0.04,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物 0.5-2, 虎耳草提取物0.1-1.5, 乳化剂3- 6, 助乳化剂2-5, 油脂10.1-23.2, 抗氧化 剂0.05-0.1。
3、, EDTA二钠0.05-0.1, 尿囊素 0.2-0.5, 多元醇4-10, 保湿剂2.25-8.55, 水相增稠剂0.2-0.5, 增稠稳定剂0.5-1, 抗 敏调理剂0.5-3, 防腐剂0.8-1, 色素0.5- 1.2, 余量为水; 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6页 CN 106309272 A 2017.01.11 CN 106309272 A 1.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百分含量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 传明酸0.5-3, 烟 酰胺0.5-3.5, 4-甲氧基水杨酸钾0.2-1.5, 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05-0.04, 雪片莲属 鳞茎提取物0.5-2, 。
4、虎耳草提取物0.1-1.5, 乳化剂3-6, 助乳化剂2-5, 油脂10.1- 23.2, 抗氧化剂0.05-0.1, EDTA二钠0.05-0.1, 尿囊素0.2-0.5, 多元醇4-10, 保 湿剂2.25-8.55, 水相增稠剂0.2-0.5, 增稠稳定剂0.5-1, 抗敏调理剂0.5-3, 防腐 剂0.8-1, 色素0.5-1.2,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化剂为山嵛醇、 甘油硬脂 酸酯、 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 二椰油酰乙二胺PEG-15二硫酸酯二钠、 PEG-100硬脂酸酯、 花 生醇、 花生醇葡糖苷中的任意组合或者其中之一; 所述的。
5、助乳化剂为鲸蜡硬脂醇或鲸蜡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油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辛 酸癸酸甘油三酯、 甘油三(乙基己酸)酯、 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 三山嵛精、 聚二甲基硅氧 烷、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霍霍巴籽油、 葡萄籽油、 澳洲坚果籽油、 橄榄油、 甲氧基肉桂酸乙 基己酯、 可可籽脂/狭翅莎罗双籽脂、 牛油果树果酯、 红没药醇、 生育酚乙酸酯中的至少6种 或者6种以上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四(二丁基羟基 肉桂酸氢季戊酯)或丁羟甲苯; 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的复合物; 所述色素 为柠檬黄。
6、和日落黄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元醇包括甘油、 1,3-丙二 醇、 山梨糖醇、 丁二醇、 二丙二醇、 聚乙二醇-400中的至少2种或者2种以上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湿剂包括透明质酸钠、 聚 谷氨酸、 海藻糖、 甜菜根提取物、 泛醇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相增稠剂为黄原胶或羟乙 基纤维素; 所述增稠稳定剂为法国赛比克公司的SEPIPLUS S、 SEPIPLUS 400、 SEPIPLUS 265 其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7、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敏调理剂主要包括苦参根提 取物、 胀果甘草根提取物和黄岑根提取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美白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敏调理剂还包括枇杷叶提 取物、 紫苜蓿花提取物、 扁蓄提取物、 兵豆果提取物的其中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10.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白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含量称取各个组分; 2)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与1,3丙二醇混合后, 加热至70-75左右, 至溶解完全, 冷却至 室温后备用; 3)将传明酸、 烟酰胺、 4-甲氧基水杨酸钾用适量蒸馏水溶解透明后, 备用; 4)将步骤1)称取的乳化。
8、剂、 助乳化剂、 油脂、 抗氧化剂加入到油相锅中, 搅拌加热至80- 85至溶解完全, 得油相组分; 5)将步骤1)称取的EDTA二钠、 尿囊素、 多元醇、 保湿剂、 水和水相增稠剂加入到乳化锅 中, 搅拌加热至85-90, 均质3min后, 保温15-20min至溶解完全, 得水相组分; 6)在搅拌条件下, 将步骤4)制备的油相组分过滤后匀速抽入水相中, 并开启均质搅拌 器, 2500-3500r/min均质24min后, 再加入增稠稳定剂, 以3500-5500r/min均质35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309272 A 2 后, 继续保温搅拌1020min得。
9、乳化相组分; 7)待温度降至55时, 加入步骤3)制得的备用物, 搅拌均匀; 8)待温度降至45时, 加入预先处理好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物、 虎 耳草提取物和其它抗敏调理剂以及防腐剂, 搅拌均匀; 降温至40时, 加入色素, 搅拌均匀 后, 出料, 即得半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309272 A 3 一种美白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白霜, 本发明还涉及该美白霜的制备方法; 属于化妆品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常言道 “一白遮三丑” , 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一样从 未停止, 胭脂水粉几乎。
10、是每个成年女性的必备品, 到了现在, 更是有遮瑕膏、 粉底、 散粉、 粉 饼等零零总总的粉饰家族, 粉饰美白、 粉饰太平。 其实, 美白就像是治病, 治标不如治本, 只 有把内在肤质调理好, 根治影响美白的罪魁祸首黑色素, 肌肤才能展现真正由内而外 的自然美白光彩。 0003 从功能上看, 各种美白组合物可以分为四类: 1)抑制黑色素: 即阻断性美白, 如麴 酸、 熊果素等, 它们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具有很强的淡斑功效。 但它们往往需要渗透到 肌肤底层才能发挥其阻断作用, 这对产品制剂提出了较高要求。 2)堵截黑色素: 抑制黑色素 黑色素从细胞转运到角质细胞, 如维生素B3。 3)淡化黑色。
11、素: 即还原美白, 维生素C及其衍生 物能把已经氧化了的过程再还原回去, 抑制黑色素的氧化反应, 让肌肤逐渐透白; 但它不稳 定, 易在空气中分解而失去功效。 4)代谢黑色素: 即代谢美白, 像果酸、 水杨酸A醇等, 可剥落 肌肤过多的角质层, 从而把黑色素从皮肤上带走, 让肌肤新生; 但这种美白方式治标不治 本, 只能祛除皮肤表层的黑色素, 而黑色素是存在于皮肤底层, 因此还需要结合深层美白产 品使用, 并且, 敏感肌肤对剥落角质的美白方式比较敏感, 易产生不适感。 0004 近年来, 国内外美白产品已成为护肤品中的主流产品之一。 目前市场上美白的化 妆品, 有的美白效果好, 但含有违禁成分。
12、如汞化合物, 美白祛斑一周内见效, 但毒性累积致 无数消费者面部细胞坏死, 留下不可治愈的青斑; 有的对皮肤有剥落作用, 伤害皮肤, 容易 反复, 有的天然安全但美白效果差, 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 如何获得安全、 有效的美白产品一 直是困扰化妆品行业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 美白效果好且稳定的美白霜。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美白霜的制备方法。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8 一种美白霜, 按重量百分含量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 0009 传明酸0.5-3, 烟酰胺0.5-3.5,。
13、 4-甲氧基水杨酸钾0.2-1.5, 光果甘草根提 取物0.005-0.04,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物0.5-2, 虎耳草提取物0.1-1.5, 乳化剂3-6, 助乳化剂2-5, 油脂10.1-23.2, 抗氧化剂0.05-0.1, EDTA二钠0.05-0.1, 尿囊素 0.2-0.5, 多元醇4-10, 保湿剂2.25-8.55, 水相增稠剂0.2-0.5, 增稠稳定剂0.5- 1, 抗敏调理剂0.5-3, 防腐剂0.8-1, 色素0.5-1.2, 余量为水; 0010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乳化剂为山嵛醇、 甘油硬脂酸酯、 甘油硬脂 说 明 书 1/16 页 4 CN 106。
14、309272 A 4 酸酯柠檬酸酯、 二椰油酰乙二胺PEG-15二硫酸酯二钠、 PEG-100硬脂酸酯、 花生醇、 花生醇葡 糖苷中的任意组合或者其中之一; 所述的助乳化剂为鲸蜡硬脂醇或鲸蜡醇。 0011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油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辛酸癸酸甘油三 酯、 甘油三(乙基己酸)酯、 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 三山嵛精、 聚二甲基硅氧烷、 环五聚二甲 基硅氧烷、 霍霍巴籽油、 葡萄籽油、 澳洲坚果籽油、 橄榄油、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可可籽 脂/狭翅莎罗双籽脂、 牛油果树果酯、 红没药醇、 生育酚乙酸酯中的至少6种或者6种以上任 意组合。 0012 进一步的, 上。
15、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四(二丁基羟基肉桂酸氢季戊 酯)或丁羟甲苯; 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的复合物; 所述色素为柠檬黄、 日 落黄的混合物。 0013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多元醇包括甘油、 1,3-丙二醇、 山梨糖醇、 丁 二醇、 二丙二醇、 聚乙二醇-400中的至少2种或者2种以上任意组合。 0014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保湿剂包括透明质酸钠、 聚谷氨酸、 海藻糖、 甜菜根提取物、 泛醇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0015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水相增稠剂为黄原胶或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 增稠稳定剂为法国赛比克公司的SEPI。
16、PLUS S、 SEPIPLUS 400、 SEPIPLUS 265其中的任意一 种。 0016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抗敏调理剂主要包括苦参根提取物、 胀果甘草 根提取物和黄岑根提取物。 0017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美白霜, 所述的抗敏调理剂还包括枇杷叶提取物、 紫苜蓿花 提取物、 扁蓄提取物、 兵豆果提取物的其中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0018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上述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依次包括的 下述步骤: 0019 1)称取各个组分; 0020 2)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与1,3丙二醇混合后, 加热至70-75左右, 至溶解完全, 冷 却至室温后备用; 0。
17、021 3)将传明酸、 烟酰胺、 4-甲氧基水杨酸钾用适量蒸馏水溶解透明后, 备用; 0022 4)将步骤1)称取的乳化剂、 助乳化剂、 油脂、 抗氧化剂加入到油相锅中, 搅拌加热 至80-85至溶解完全, 得油相组分; 0023 5)将步骤1)称取的EDTA二钠、 尿囊素、 多元醇、 保湿剂、 水和水相增稠剂加入到乳 化锅中, 搅拌加热至85-90, 均质3min后, 保温15-20min至溶解完全, 得水相组分; 0024 6)在搅拌条件下, 将步骤4)制备的油相组分过滤后匀速抽入水相中, 并开启均质 搅拌器, 2500-3500r/min均质24min后, 再加入增稠稳定剂, 以3500。
18、-5500r/min均质3 5min后, 继续保温搅拌1020min得乳化相组分; 0025 7)待温度降至55时, 加入步骤3)制得的备用物, 搅拌均匀; 0026 8)待温度降至45时, 加入预先处理好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 物、 虎耳草提取物和其它抗敏调理剂以及防腐剂, 搅拌均匀; 降温至40时, 加入色素, 搅拌 均匀后, 出料, 即得半成品。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2/16 页 5 CN 106309272 A 5 0028 1、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传明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 其他名称有断血 炎、 止血环酸。
19、、 凝血酸等, 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能抑制蛋白酶对肽键水解的催化作用, 从而 阻止了如发炎性蛋白酶等酶的活性, 进而抑制了黑斑部位的表皮细胞机能的混乱, 并且抑 制黑色素增强因子群, 再彻底断绝因为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黑色素发生的途径。 即让黑斑 不再变浓、 扩大及增加, 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 0029 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烟酰胺, 又名VB3, 是维生素家庭中重要一员。 其美白 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速新陈代谢, 促进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 烟酰胺的分子 较小, 可直接由细胞吸收, 能保持皮肤能量平衡, 同时能恢复细胞能量, 加速胶原质合成, 从 而避免肌肤。
20、因油脂含量低、 角质层变薄而导致的黑色素过度沉着。 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 色素, 减少其向表层细胞转移。 因为只有黑色素被传递到角质细胞时, 才会令皮肤看上去变 黑。 而烟酰胺则是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 有效抑制约35一40的黑色素从黑色素细 胞向角质细胞传递, 从而减少过度色素沉积。 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 改善肌肤质地。 烟酰胺能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 增强肌肤自身的防御能力, 增加肌肤含水率。 所以, 烟 酰胺也在广泛用在抗衰老产品中。 0030 3、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4-甲氧基水杨酸钾, 即4MSK(4-Methoxy Salicylic Acid KCI), 是资生堂研究开。
21、发的药用美白组合物。 主要作用在于让受到紫外线照射, 导致 角质层紊乱、 重叠, 产生慢性角化异常而引起的黑斑、 雀斑肌肤, 一来有改善角化异常的功 效, 还能阻断麦拉宁黑色素生成的源头, 抑制麦拉宁生成, 预防黑斑、 雀斑的发生, 具有抑制 黑色素的生成, 防止因日晒而生成的色斑、 雀斑的效果。 4MSK不只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 果, 更能调整角化过程不顺的状况。 4MSK能使受损部位的因子量恢复, 让黑色素排出过程中 各层面的因子都能发挥作用, 点燃黑色素排出的指引灯, 让黑色素不再迷失离开的方向。 0031 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富含光果甘草素和光果甘草 定。
22、, 能深入皮肤内部并保持高活性, 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和 DHICA氧化酶的活性, 是一种快速、 高效、 安全、 绿色的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剂, 具有与SOD (过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具有与维生素E相近的抗氧自由基能力。 同 时还具有防止皮肤粗糙及抗炎、 抗菌的功效。 0032 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雪片莲属鳞茎提取物和虎耳草提取物, 可增加SOD(超 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来减少由过氧化物产生的危害, 同时可作用于黑色素和黑色素细胞, 减缓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合成, 达到美白祛斑的功效。 本发明中的虎耳草提取物, 具有抗氧化作用, 同时可。
23、修复DNA, 减少紫外线辐射产生的诱变性, 可抑制黑色素形成。 0033 上述传明酸、 烟酰胺、 4-甲氧基水杨酸钾、 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 物和虎耳草提取物科学配伍, 协同作用分别作用于皮肤变黑的各个途径, 相互协同, 能有效 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高效清除氧自由基, 能淡化已有黑色素和防止黑色素的产生, 显著提 高皮肤的白度和肤色均匀度, 消除肤色黯哑、 斑点、 粗糙等问题。 0034 6、 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根提取物、 胀果甘草根提取物和黄岑根提取物协同作用, 抑 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 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 此外可以平滑肌本身, 并且对痢疾杆 菌、 白喉杆菌、 绿脓杆。
24、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并且杀虫止痒, 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同时能够平衡油脂分泌, 疏通并收敛毛孔, 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 丰富的本草营养, 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恢复皮下毛 说 明 书 3/16 页 6 CN 106309272 A 6 细血管细胞活力, 肌肤重现紧致细滑, 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0035 7、 本发明中枇杷叶提取物、 紫苜蓿花提取物、 扁蓄提取物、 兵豆果提取物, 可以增 加肌肤含水量和加强肌肤屏障功能, 减少外界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具有抗炎杀菌效果, 可以 使炎症肌肤得到充分的镇静和舒缓。 0036 总。
25、而言之, 本发明提供的美白霜质地轻、 涂抹性好, 富含合成类美白组合物与多种 天然提取物, 本发明的美白霜不添加违禁成分, 且美白淡斑效果明显, 实现了人们对美白化 妆品安全性高, 效果好且稳定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述, 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 实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 除非特别指出, 本发明所使用的各种组分均为本领域现有材料, 可 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或通过现有方法制得。 0038 所采用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采购于西安富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兵豆果提取 物、 扁蓄提取物、 虎耳草提取物采购于陕西斯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枇杷叶提取物采购。
26、于 广州居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苦参根提取物、 胀果甘草根提取物、 黄岑根提取物采购于上海 珈叶实业有限公司; 紫苜蓿花提取物采购陕西森弗公司天然制品有限公司; 雪片莲属鳞茎 提取物按照中国专利2009801357653所述的方法制备。 0039 本发明提供的美白霜, 按总重量100g计, 每组实施例分别由下述质量数组分和余 量的水制成: 0040 表1 0041 说 明 书 4/16 页 7 CN 106309272 A 7 0042 说 明 书 5/16 页 8 CN 106309272 A 8 0043 说 明 书 6/16 页 9 CN 106309272 A 9 0044 备注: 上。
27、述表格中乳化剂1由30-50wt山嵛醇, 30-50wt甘油硬脂酸酯, 10- 20wt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和10-20wt二椰油酰乙二胺PEG-15二硫酸酯二钠组成, 各 个组分之和为100。 0045 乳化剂2由50-60wt花生醇, 25-35wt山嵛醇, 10-20wt花生醇葡糖苷, 各个组 分之和为100。 0046 上述实施例1-8中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7 1)按实施例1至8中任意一组质量数称取各组分; 0048 2)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与1,3丙二醇混合后, 加热至70-75左右, 至溶解完全, 冷 却至室温后备用; 0049 3)将传明酸、 烟酰胺、 4-。
28、甲氧基水杨酸钾用适量蒸馏水溶解透明后, 备用; 0050 4)将步骤1)称取的乳化剂、 助乳化剂、 油脂、 抗氧化剂加入到油相锅中, 搅拌加热 至80-85至溶解完全, 得油相组分; 0051 5)将步骤1)称取的EDTA二钠、 尿囊素、 多元醇、 保湿剂、 水和水相增稠剂加入到乳 化锅中, 搅拌加热至85-90, 均质3min后, 保温15-20min至溶解完全, 得水相组分; 0052 6)在搅拌条件下, 将步骤4)制备的油相组分过滤后匀速抽入水相中, 并开启均质 搅拌器, 2500-3500r/min均质24min后, 再加入增稠稳定剂, 以3500-5500r/min均质3 5min后。
29、, 继续保温搅拌1020min得乳化相组分; 0053 7)待温度降至55时, 加入步骤3)制得的备用物, 搅拌均匀; 0054 8)待温度降至45时, 加入预先处理好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 物、 虎耳草提取物和其它抗敏调理剂以及防腐剂, 搅拌均匀; 降温至40时, 加入色素, 搅拌 均匀后, 出料, 即得半成品。 0055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传明酸、 烟酰胺、 4-甲氧基水杨酸钾、 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 莲属鳞茎提取物和虎耳草提取物六者具有协同效果, 本发明设置对比例1-6的美白霜与实 施例8的美白霜进行对比。 其中, 对比例1-6分别只添加传明酸、 烟酰胺、 4-甲氧基水。
30、杨酸钾、 光果甘草根提取物、 雪片莲属鳞茎提取物和虎耳草提取物六者之一, 其余成分与实施例8的 美白霜相同。 0056 每组对比例的美白霜按总重量100g计, 分别由下述质量数组分和余量的水制成: 说 明 书 7/16 页 10 CN 106309272 A 10 0057 说 明 书 8/16 页 11 CN 106309272 A 11 0058 0059 备注: 上述表格中乳化剂1由30-50wt山嵛醇, 30-50wt甘油硬脂酸酯, 10- 20wt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和10-20wt二椰油酰乙二胺PEG-15二硫酸酯二钠组成, 各 个组分之和为100。 0060 乳化剂2由50-60。
31、wt花生醇, 25-35wt山嵛醇, 10-20wt花生醇葡糖苷, 各个组 分之和为100。 0061 上述对比例1-6中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8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相 同。 0062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检测实验数据: 说 明 书 9/16 页 12 CN 106309272 A 12 0063 一、 美白效果测试 0064 1、 实验方法: 0065 筛选面部肤色较为暗淡的成年试用者150名, 分为15个小组, 分别试用本发明实施 例1-8的美白霜、 对比例1-6以及某一市售美白霜。 试用产品前对其面部皮肤进行黑红色素、 色差数据采集和面部图像分析测试, 。
32、数据作为皮肤本底值。 连续使用产品4周。 分别于第1 周、 第2周、 第4周时进行数据采集。 利用皮肤色差测试探头及多功能皮肤测试系统(CL400和 MPA6,德国CK)和皮肤红黑色素测试仪及测试探头(Mexameter MX18, 德国CK公司)评测受试 者使用化妆品(以及化妆品功效成分)前后皮肤白度(亮度)和皮肤黑色素含量的变化, 从而 确定化妆品(或功效成分)的美白效果。 0066 2、 评价指标: 0067 2.1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 0068 基于光谱吸收的原理(RGB), 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照在人体皮肤上后的反射量 来确定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 仪器的测量范围是0999, 测量数值。
33、越高, 说明皮肤中黑色素 含量越高。 0069 2.2皮肤白度L*值 0070 L值表征L*为白平衡, 值越大, 颜色越偏向白色, 反之, 偏向黑色。 0071 2.3皮肤亮度ITA 0072 ITA 值为皮肤个体类型角, 是与L*和b*相关的表征皮肤明亮度的数值。 ITA 值越 大, 皮肤越明亮, 反之, 皮肤越暗沉。 0073 0074 3、 测试结果: 0075 3.1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 0076 MITn-T0 0077 式中, Tn受试区域随时间变化数值 0078 T0受试区域起始值 0079 表1使用一个月皮肤黑色素MI值测试结果(n7) 说 明 书 10/16 页 13 CN 。
34、106309272 A 13 0080 说 明 书 11/16 页 14 CN 106309272 A 14 0081 0082 注: 数据表征单位面积黑色素。 数值越大, 肤色越暗淡。 0083 由表1可以看出, 在测试周期4周内, 受试者使用含本发明的美白霜后, 皮肤黑色素 MI值呈降低趋势, 且从第1周、 第2周和第4周时, 均低于对比例1-6的美白霜和某市售美白 霜, 皮肤黑色素下降明显。 说明本发明的美白霜具有降低皮肤黑色素的效果。 0084 3.2皮肤白度L*值 0085 L*Tn-T0 0086 式中, Tn受试区域随时间变化数值 0087 T0受试区域起始值 0088 表2产品。
35、使用前后皮肤明亮度L*值统计结果(n7) 说 明 书 12/16 页 15 CN 106309272 A 15 0089 说 明 书 13/16 页 16 CN 106309272 A 16 0090 0091 由表2可以看出, 在测试周期4周内, 受试者使用含本发明产品的美白霜后, 皮肤白 度(亮度)L*值呈升高趋势, 且在第1周、 第2周和第4周, 与对比例1-6的美白霜和某市售美 白霜相比都有显著差异, 说明本发明的美白霜具有提高皮肤白度的效果。 0092 3.3皮肤明亮度ITA 值 0093 ITA Tn-T0 0094 式中, Tn受试区域随时间变化数值 0095 T0受试区域起始值。
36、 0096 表3产品使用前后皮肤明亮度ITA 值统计结果(n7) 0097 说 明 书 14/16 页 17 CN 106309272 A 17 0098 0099 由表3可以看出, 在测试周期4周内, 受试者使用产品后, 皮肤明亮度ITA 值呈升高 趋势, 且与对比例1-6的美白霜和某市售美白霜相比, 有显著的差异, 说明本发明的美白霜 具有提高皮肤明亮度的效果。 0100 在使用测试期间, 对试验人群进行了回访,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8美白霜的人群普 遍表示, 使用过程中均无刺激、 刺痛、 过敏等不良现象, 且在使用4个星期后, 皮肤透亮度明 说 明 书 15/16 页 18 CN 106。
37、309272 A 18 显提升, 斑点逐渐淡化, 说明本发明的美白霜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 0101 二、 安全性测试 0102 1、 试验方法: 选取受试人群80人, 女性, 3060岁之间, 受试者皮肤健康, 无皮肤病 过敏史, 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 分成8组, 每组10人, 平均年龄382岁, 试验样品为本发 明实施例1-8制备的美白霜。 选用合格的斑试器, 以封闭式斑贴实验方式, 选用将受试物约 0.020g0.025g滴于斑试器内, 外用专用胶带贴覆于受试者背部, 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 分 别去除后0.5、 6、 12、 24、 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 按照 化妆品卫生规范 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记录其结果。 0103 2、 实验结果: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 各组受试者通过实施例18制备的美 白霜的斑贴试验, 在0.5、 6、 12、 24、 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 其中0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说明 所述的美白霜使用安全。 0104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美白霜, 多种美白成分与苦参根提取物、 胀果甘草根提取物、 黄岑根提取物、 枇杷叶提取物、 紫苜蓿花提取物、 扁蓄提取物、 兵豆果提取物任意组合协同 作用, 使用安全, 无过敏现象, 且美白淡斑效果明显。 说 明 书 16/16 页 19 CN 106309272 A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