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胶颗粒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胶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龟甲胶、鹿角胶、阿胶为市售成药,具有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是 我国中医药中传统的滋补药品,民间多单独使用,传统服用方法为烊化(即 加水蒸溶)后服用,蒸煮烊化的过程繁琐,时间长,并有三种胶的腥味,难 以服用。而且三胶不配其它药物使用或配合比例不恰当,易产生助火生热, 滋腻难化之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感好、服用方便的三胶颗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三胶颗粒:含有下列重量百 分比的组分物:龟甲胶1.96~3.92%,枸杞子5~5.88%,女贞子14~15%,鹿 角胶0.98~1.96%,黄芪5~6%,黄精14~15%,阿胶4.90~9.80%,当归5~ 6%,丹参14~15%,陈皮8~9%,山楂17~18%。
一种三胶颗粒的生产工艺:蒸馏陈皮提取陈皮挥发油,蒸馏后的陈皮水 溶液另器收集;将当归、丹参、女贞子用65~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 一次加乙醇5~8倍量,回流1~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3~6倍量,回流0.5~ 1.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乙醇味,得当归、丹 参、女贞子浓缩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当归、丹参、女贞子药渣与枸杞子、 黄芪、黄精、山楂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5~8倍量水,煎煮1~2 小时,第二次加3-6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与 蒸馏后的陈皮水溶液及当归、丹参、女贞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1.4/80℃的清膏;取龟甲胶、鹿角胶、阿胶加等量蔗糖,粉碎成细粉, 加入蔗糖粉、可溶性淀粉,与清膏混匀,制粒,干燥,喷入陈皮挥发油,密 封放置,分装,即得。
本发明根据民间传统应用龟甲胶、鹿角胶、阿胶冬令进补的习俗,在原 三胶的基础上,辅助其他药物,制成口感好、服用方便、可全面协调人体精、 气、神的三胶颗粒,避免了三胶蒸煮烊化的繁琐过程,提高了三胶的滋补保 健作用,同时由于组方配伍巧妙,该产品温而不滞、滋而不腻,具有一般胶 (膏)剂所没有的特点。并具有补肾、益气、养血之功效;适用于脾虚不足 引起头晕,目眩,疲倦乏力,腰腿酸软等症;也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 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取陈皮36克,蒸馏陈皮提取陈皮挥发油,蒸馏后的陈皮水溶液另器收集; 将当归24克、丹参60克、女贞子60克,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 一次加乙醇6倍量,回流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回流1小时,合 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乙醇味,得当归、丹参、女贞子 浓缩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当归、丹参、女贞子药渣与枸杞子24克、黄芪24 克、黄精60克、山楂72克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 1.5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与蒸馏后 的陈皮水溶液及当归、丹参、女贞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 1.37/80℃(在80℃下测定)的清膏;取龟甲胶12克、鹿角胶6克、阿胶30克 加48克蔗糖,粉碎成细粉,加入蔗糖粉750克、可溶性淀粉130克,与清膏 混匀,制粒,干燥,喷入陈皮挥发油,密封放置24小时,制成约1000克三 胶颗粒,分装,即得。
临床治疗实施例:
1、2001年1-3月,依据湖南省药监局“中健95-055号”新药临床研究 批件,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负责,组织株洲市中医院、湖南中医 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验证人员进行了临床验证,共验证观察了160例病人, 结论为该药对于气阴两虚证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疲乏症具有较好疗效。
2、2002年1月-2003年3月,由株洲市中医院对该药进行了临床验证, 共验证观察了60例病人,结论为该药对于气阴两虚证总有效率为93.3%,对 于缺铁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96.7%,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2002年1月-2003年3月,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对该药进 行了临床验证,共验证观察了60例病人,结论为该药能明显改善慢性疲乏证 之气阴两虚证候,对免疫球蛋白有一定提高作用,用药安全。
4、2002年1-3月,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该药进行了临床验 证,共验证观察了40例病人,结论为该药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总有效率为95.0%, 对于慢性疲乏证总有效率为95.0%,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