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33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 CN 204033334 U (21)申请号 201420390841.3 (22)申请日 2014.07.15 A61B 5/055(2006.01) A61B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 17 号 (72)发明人 齐顺 穆允凤 印弘 李想 陆黎川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61216 代理人 李婷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
2、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 位头盔, 包括头盔, 所述的头盔为半圆形, 头盔的 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可充气的气囊, 气囊之间通过 气管相互连接 ; 在头盔上分布有多个定位管, 定 位管中设置有定位剂 ; 头盔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 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佩戴方便, 使用简单, 仅需 患者穿戴然后固定即可, 提高了检查效率, 通用性 强 ; 能在有效固定的前提下,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即使患者出现狂躁微动的情况, 也能达到良好的 固定效果, 且不会造成患者的损伤, 便于和扫描配 合以确定病灶位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334 U CN 204033334 U 1/1 页 2 1. 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包括头盔 (1), 其特征在于, 头盔 (1) 的内壁上分 布有多个可充气的气囊 (10), 气囊 (10) 之间通过气管 (8) 相互连通 ; 在头盔 (1) 上分布 有多个定位管 (4), 定位管 (4) 中设置有定位剂 (5) ; 头盔 (1) 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定位板 (12) 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定位管(4)与 头盔 (1) 连通, 所述的。
4、定位剂 (5) 为圆柱状, 定位剂 (5) 固结在一个推杆 (2) 上, 推杆 (2) 上设置有定位刻度 (3), 通过推杆 (2) 调整定位剂 (5) 在定位管 (4) 中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囊 (10) 在 头盔 (1) 的内壁上呈环状设置至少两层, 每层设置多个 ; 在其中一个或多个气囊 (10) 上设 置有穿过头盔 (1) 侧壁的充气口 (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盔(1)的外 壁上设置有卡板 (6), 在扫描床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定位板 (12), 定位板 (12) 。
5、上开设有与卡 板 (6) 配合的卡槽 (14), 卡槽 (14) 上设置有调整刻度 (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定位管(4)设 置在头盔 (1) 的顶部, 和头盔 (1) 的下缘上对称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盔(1)的下 缘上设置有紧固带 (7)。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囊 (10) 为 条状、 饼状、 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多边体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盔(1)为半 圆形。 权 。
6、利 要 求 书 CN 204033334 U 2 1/3 页 3 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磁共振检查时患者使用的充气 定位头盔。 背景技术 0002 磁共振检查技术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对颅脑、 脊髓等疾病是当今最有效的影像 诊断方法, 其通过调节磁场可自由选择所需剖面, 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信号经数字重建转 换成图像,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能得到其他成像技术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 可 早期发现脑肿瘤、 脑梗塞、 脑出血、 脑脓肿、 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还可以确定脑积 水的种类及原因, 因此在临床脑部疾病。
7、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0003 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 需要将头部位置固定, 以防止在检查过程中, 患者头部 位置晃动, 产生虚影而影响检查结果 ; 另外一些检查还需要配合体外的定位剂来辅助确定 头部病灶的位置。 目前临床上对于患者头部固定, 多采用在扫描床上放置带有凹槽的枕头、 布条捆绑或夹板夹持的方法, 但存在很多缺陷 : 0004 1. 现有的固定方法过程繁琐, 没有统一标准, 比较生硬, 固定效果差, 容易损伤患 者 ; 2. 磁共振增强扫描时, 扫描仪运行时会产生巨大噪声, 且持续时间长, 虽然采取了使用 耳塞的减噪措施, 但患者仍易出现躁动症状, 影响扫描结果 ; 3. 传。
8、统的固定方法, 和一些固 定器具, 对于自主能力差的病人固定效果差, 但扫描时仅一点微动就可能影响扫描结果, 主 要原因是对患者头部不能完全有效、 且相对舒适地固定 ; 4. 一些扫描需要定位剂来配合确 定病灶位置, 目前没有专用器具以精确放置定位剂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磁共振扫描 充气式定位头盔, 有效、 全面且舒适地固定患者头部并且能辅助确定病灶。 0006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7 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包括头盔, 头盔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可充气的 气囊, 气囊之间通过气管。
9、相互连通 ; 在头盔上分布有多个定位管, 定位管中设置有定位剂 ; 头盔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定位板上。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定位管与头盔连通, 所述的定位剂为圆柱状, 定位剂固结在一个 推杆上, 推杆上设置有定位刻度, 通过推杆调整定位剂在定位管中的位置。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气囊在头盔的内壁上呈环状设置至少两层, 每层设置多个, 在其 中一个或多个气囊上设置有穿过头盔侧壁的充气口。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的气囊为条状、 饼状、 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多边体状。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的头盔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板, 在扫描床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定位板, 定位板上开设有与卡板配合的卡槽,。
10、 卡槽上设置有调整刻度。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定位管设置在头盔的顶部, 和头盔的下缘上对称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204033334 U 3 2/3 页 4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头盔的下缘上设置有紧固带。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的头盔为半圆形。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0016 1. 佩戴方便, 使用简单, 仅需患者穿戴然后固定即可, 提高了检查效率, 通用性 强 ; 0017 2. 能在有效固定的前提下,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即使患者出现狂躁微动的情况, 也 能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且不会造成患者的损伤 ; 0018 3. 设置有定位剂。
11、安装孔, 能调节定位剂的位置, 便于和扫描配合以确定病灶位置。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为头盔的外观示意图 ; 0021 图 3 为定位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中标号代表 : 1头盔, 2推杆, 3定位刻度, 4定位管, 5定位剂, 6卡板, 7紧固带, 8气管, 9充气口, 10气囊, 11固定孔, 12定位板, 13调整刻度, 14 卡槽 ;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一种磁共振扫描充气式定位头盔, 包括头 盔 1, 所述的头盔 1 为半圆形, 头盔 1 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可充。
12、气的气囊 10, 气囊 10 之间通 过气管8相互连通 ; 在头盔1上分布有多个定位管4, 定位管4中设置有定位剂5 ; 头盔1可 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定位板 12 上。 0024 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患者头部的固定问题 : 由于扫描仪 运行时产生巨大的噪声, 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下一些患者会出现躁动症状, 患者颅部的晃 动会影响扫描结果, 而目前无法对患者头部进行有效固定 ; 虽然有些辅助的头罩, 但头罩的 大小不能调整, 不适于不同的患者, 患者带上头罩后, 头罩贴合不严, 头部仍有不小的晃动 空间 ; 二是对于一些病灶的定位和比对, 需要体外设置定位剂 5, 通过扫描片上。
13、定位剂 5 的 位置来对病灶进行比对和定位。 针对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 : 其包括一个半圆形 头盔 1, 头盔 1 的尺寸较一般患者的头部尺寸大, 设置圆形的目的是, 使其能适用于各个患 者, 而不用对头盔 1 进行额外的调整, 增强其通用性。 0025 头盔 1 内壁上呈环状分布有至少两层气囊 10, 每层设置多个气囊 10。气囊 10 为 条状、 饼状、 层状、 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多边体状, 所有气囊 10 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 据其所处的位置实际设置, 尽量使所有气囊 10 充气后, 气囊 10 的最大突起程度基本相同。 在其中一个或多个气囊 10 上设置有穿过头盔 1。
14、 侧壁的充气口 9, 宜设置多个充气口 9, 可使 充气更加快速和均匀。 0026 气囊 10 在使用前先不充气, 当患者戴上头盔 1 后, 头部位于气囊 10 之间, 然后通 过气囊 10 上连接的充气口 9 缓慢对气囊 10 进行充气。由于所有气囊 10 均是贯通的, 当一 个气囊10膨胀与患者头部的某个位置紧密接触后, 该气囊10不会继续膨胀, 而是通过气管 8 将不断进入的气体导向气压更小的气囊 10, 即还未完全突起与患者头部接触的气囊 10, 说 明 书 CN 204033334 U 4 3/3 页 5 最终所有气囊10膨胀与患者头部接触后, 不再继续向气囊10中鼓气, 这样使患者。
15、头部与头 盔 1 之间达到非常好的固定, 贴合度高, 同时患者头部非常舒适。 0027 为了进一步固定, 在头盔1的下缘上设置有紧固带7, 患者戴上头盔1后, 通过紧固 带 7 先将头盔 1 与下颌之间相对固定, 然后再对气囊 10 进行充气, 这样充气过程中, 不会因 为气囊 10 的挤压而使头盔 1 整体朝着远离患者头部的方向运动。 0028 头盔 1 上分布多个定位管 4, 其结构如图 3 所示, 定位管 4 与头盔 1 连通, 所述的 定位剂 5 为圆柱状, 定位剂 5 固结在一个推杆 2 上, 推杆 2 上设置有定位刻度 3, 通过推杆 2 调整定位剂 5 在定位管 4 中的位置。定。
16、位剂 5 即为造影剂, 在扫描片下显影以确定其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对其位置进行精确的确定 : 首先头盔 1 的外形是规则的, 其外径大小也是已 知的 ; 其次定位管 4 的长度、 定位剂 5 的长度均是固定的, 并且在推杆 2 上设置有定位刻度 3, 通过定位刻度 3 可读出定位剂 5 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精确设置每一个定位剂 5 与患者头 部之间的距离。 0029 如图所 2 示, 本实施例中定位管 4 设置在头盔 1 的顶端, 和头盔 1 的下缘上对称的 位置, 通过这些位置可基本满足头部的辅助定位需求, 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定位管 4。设置定位管 4 时注意, 定位管 4 与头盔 1。
17、 贯通的位置不能有气囊 10, 可以为气管 8 的位 置, 防止气囊 10 挡住定位剂 5 的行进。为了更清楚的交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 1 中头盔 1 采用了透视处理, 但实际上气囊 10 是设置在头盔 1 内壁上。 0030 头盔 1 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板 6, 在扫描床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定位板 12, 定位板 12 上开设有与卡板 6 配合的卡槽 14, 卡槽 14 上设置有调整刻度 13。定位板 12 上设置有固定 孔 11, 通过固定孔 11 可拆卸地与扫描床连接。对于一些自主意识差的患者, 通过头盔 1 固 定头部后, 扫描过程中, 因为其不能很好的与医生配合, 可能出现头部整体晃动。
18、的情况, 针 对于这种患者, 可采用在扫描床上加装定位板 12 的方法, 定位板 12 一方面通过卡槽 14 与 头盔 1 上的卡板 6 配合, 对头盔 1 进行固定, 使患者即使存在颈部转动的趋势, 也不会造成 头部的转动 ; 另一方面, 在卡槽 14 上设置有调整刻度 13, 通过该调整刻度 13 可更加精确方 便地进行定位剂 5 的位置确定和调整。 0031 本实用新型除定位剂 5 外, 所有部件均采用低密度材料制成, 尽可能减小材料对 扫描结果带来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204033334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334 U 6 2/2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33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