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潮药瓶.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159123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8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57646.X

申请日:

20110311

公开号:

CN102160844B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1/03

主分类号:

A61J1/03

申请人:

成都理工大学

发明人:

郑仁华,杨李雪,赵霄祥

地址: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优先权:

CN20111005764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潮药瓶,它包括瓶顶(1)、瓶身(2)、旋转体(3)、底座(4),瓶身(2)底部开有瓶身孔(6),旋转体(3)可绕底座(4)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旋转体孔(7),旋转体(3)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8)。在无外力作用下,瓶身孔(6)始终与旋转体孔(7)完全错开,使瓶顶(2)和瓶身(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拨动钮(8)带动旋转体(3)旋转一定角度至极限位置,可使瓶身孔(6)与旋转体孔(7)完全重合,撤销外力时,旋转体(3)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大量减少病人在取药过程中瓶内外的空气和水汽交换,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新型防潮药瓶,包括瓶顶(1)、瓶身(2)、旋转体(3)、底座(4)、瓶盖(10)以及固定于底座(4)底部的弹簧(11),其特征是:所述瓶身(2)与瓶顶(1)之间、瓶身(2)与底座(4)之间均为固定紧密连接,所述旋转体(3)与瓶身(2)之间、旋转体(3)与底座(4)之间均紧密配合,但可发生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所述瓶身(2)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5),偏心漏斗形底部(5)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通孔瓶身孔(6);所述旋转体(3)可绕底座(4)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7),旋转体(3)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8);所述底座(4)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9),瓶口(9)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10);在无外力作用下,瓶身孔(6)始终与旋转体孔(7)完全错开,瓶顶(1)和瓶身(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瓶身(2)和旋转体(3)之间形成一个U形空间,该U形空间的开口正对瓶口(9),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拨动钮(8)带动旋转体(3)旋转一定角度,可使瓶身孔(6)与旋转体孔(7)完全重合,瓶顶(1)、瓶身(2)和旋转体(3)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撤销外力时,旋转体(3)在扭转弹簧(11)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品包装领域,属于防潮药品包装的一种。

背景技术

药瓶是药品的一个重要包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的药瓶,不仅可以防止药品在转运和使用过程中被污染,而且可以有效阻隔瓶内外的空气和水汽,从而达到防潮和延长药品有效期的目的。现在,药瓶的密封形式可分为瓶塞密封、塑料盖密封和瓶贴密封三种,这三种密封方式都能较好地实现药瓶在病人第一次开封使用前的密封效果,但是,随着药瓶被开封启用,病人的每一次开瓶取药过程都会导致瓶内外的空气就会发生交换,加速药品受潮,如果瓶内所存放药品数量大,服用周期长,极有可能导致药品尚未服用完就已经失效,有害患者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虽然很多药瓶内还有防潮棉或其他干燥剂,但干燥剂不仅占用药瓶装药容积,而且容易使人误将干燥剂当药品服用。不仅如此,干燥剂的使用期有限,药瓶启封后很快就会失效,失效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使用者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不依靠干燥剂而能够在药瓶启封后的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潮作用的装置,是一种新型的防潮药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防潮药瓶由瓶顶、瓶身、旋转体、底座、瓶盖以及固定于底座底部的扭转弹簧构成,瓶身与瓶顶之间、瓶身与底座之间均为固定紧密连接,旋转体与瓶身之间、旋转体与底座之间均紧密配合,但可发生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瓶身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漏斗形底部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通孔瓶身孔。旋转体可绕底座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一个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旋转体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底座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瓶口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在无外力作用下,瓶身孔始终与旋转体孔完全错开,使瓶顶和瓶身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狭小U形空间,该U形空间的开口正对瓶口,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拨动钮带动旋转体旋转一定角度到极限位置,可使瓶身孔与旋转体孔完全重合,使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撤销外力时,旋转体在扭转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的U形空间的存在,起到了阻隔药瓶内外空气和水汽交换的作用,与传统的普通药瓶相比,病人每次取药的过程中,药瓶内外的空气交换量大大减少,从而起到了在药瓶使用过程中的防潮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未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旋转体旋转到极限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是A-A剖面图

图4是B-B剖面图

图5是C-C剖面图

图中,1.瓶顶,2.瓶身,3.旋转体,4.底座,5.漏斗形底部,6.瓶身孔,7.旋转体孔,8.拨动钮,9.瓶口,10.瓶盖,11.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新型防潮药瓶,包括瓶顶(1)、瓶身(2)、旋转体(3)、底座(4)、瓶盖(10)以及固定于底座(4)底部的弹簧(11),所述瓶身(2)与瓶顶(1)之间、瓶身(2)与底座(4)之间均为固定紧密连接,所述旋转体(3)与瓶身(2)之间、旋转体(3)与底座(4)之间均紧密配合,但可发生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瓶身(2)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5),漏斗形底部(5)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通孔瓶身孔(6)。旋转体(3)可绕底座(4)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7),旋转体(3)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8)。底座(4)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9),瓶口(9)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10)。

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即本发明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瓶身孔(6)与旋转体孔(7)处于完全错位状态,使瓶顶(1)和瓶身(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瓶身(2)和旋转体(3)之间形成一个U形空间,该U形空间的开口正对瓶口(9),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拨动钮(8)带动旋转体(3)旋转一定角度到极限位置,可使瓶身孔(6)与旋转体孔(7)完全重合,从而使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瓶内最接近瓶身孔(6)的药粒将因自身重力及其他药粒的挤压而掉入瓶身(2)与旋转体(3)之间形成的狭小U形空间,此时松开拨动钮(8),旋转体(3)将在扭转弹簧(11)的作用下迅速恢复原位,瓶身(2)和瓶顶(1)之间重新恢复成密闭空间,此时,瓶身(2)与旋转体(3)之间形成的狭小U形空间的开口正好对准瓶口(9),打开瓶盖(10),即可顺利取出药粒。

从一次完整的取药过程来看,由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的U形空间的存在,使得药瓶内外的空气交换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交换发生在病人拨动拨动钮使瓶身孔与旋转体孔重合时,药瓶内的空气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一个狭小的U形空间的空气发生短暂的交换,第二次空气交换发生在病人松开拨动钮使旋转体恢复到原位,再打开瓶盖取药时,瓶身与旋转体之间的狭小U形空间与瓶外的空气将发生交换。由于U形空间容积很小,两次空气交换的量都很小,而且,由于两次交换存在着一定的递减效应,瓶内外的实际空气交换量更少,实际上相当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U形空间阻挡了瓶内外的空气交换,使瓶内外空气交换量大大降低,从而起到了在药瓶使用过程中的防潮作用。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新型防潮药瓶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发明新型防潮药瓶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的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新型防潮药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型防潮药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型防潮药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防潮药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防潮药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6084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07 CN 102160844 B *CN102160844B* (21)申请号 201110057646.X (22)申请日 2011.03.11 A61J 1/03(2006.01) (73)专利权人 成都理工大学 地址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 1 号 (72)发明人 郑仁华 杨李雪 赵霄祥 CN 201223556 Y,2009.04.22, 权利要求 1-2, 说明书第 2 页, 附图 1-3. CN 201223556 Y,2009.04.22, 权利要求 1-2, 说明书第 2 页。

2、, 附图 1-3. EP 0771739 A1,1997.05.07, 全文 . DE 202009011283 U1,2009.12.24, 全文 . CN 1314863 A,2001.09.26, 全文 . CN 1071635 A,1993.05.05, 说明书第 5-6 页, 附图 1-2. 张宝珍等 . 啤酒瓶自动启盖机设计 .食品 与机械 .2008, 第 24 卷 ( 第 02 期 ),84-85. (54) 发明名称 新型防潮药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潮药瓶, 它包括瓶 顶 (1) 、 瓶身 (2) 、 旋转体 (3) 、 底座 (4) , 瓶身 (2) 底。

3、部开有瓶身孔 (6) , 旋转体 (3) 可绕底座 (4) 的 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旋转体孔 (7) , 旋转体 (3) 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 (8) 。在无外力作用下, 瓶 身孔 (6)始终与旋转体孔 (7)完全错开, 使瓶顶 (2) 和瓶身 (2) 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在外力作 用下, 拨动拨动钮 (8) 带动旋转体 (3) 旋转一定角 度至极限位置, 可使瓶身孔 (6) 与旋转体孔 (7) 完 全重合, 撤销外力时, 旋转体 (3) 迅速恢复到无外 力作用下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能大量减 少病人在取药过程中瓶内外的空气和水汽交换, 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51)Int.Cl。

4、.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孙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新型防潮药瓶, 包括瓶顶 (1) 、 瓶身 (2) 、 旋转体 (3) 、 底座 (4) 、 瓶盖 (10) 以及固定于 底座 (4) 底部的弹簧 (11) , 其特征是 : 所述瓶身 (2) 与瓶顶 (1) 之间、 瓶身 (2) 与底座 (4) 之 间均为固定紧密连接, 所述旋转体 (3) 与瓶身 (2) 之间、 旋转体 (3) 与底座 (4) 之间均紧密 配合, 但可发生圆周方向。

5、的相对位移 ; 所述瓶身 (2) 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 (5) , 偏心漏斗形底部 (5) 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 通孔瓶身孔 (6) ; 所述旋转体 (3) 可绕底座 (4) 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 (7) , 旋 转体 (3) 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 (8) ; 所述底座 (4) 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 (9) , 瓶口 (9) 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 (10) ; 在无外力作用下, 瓶身孔 (6) 始终与旋转体孔 (7) 完全错开, 瓶顶 (1) 和瓶身 (2) 之间 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瓶身 (2) 和旋转体 (3) 之间形成一个 U 形空间, 该 U 形空间的开口正对 瓶口 。

6、(9) , 在外力作用下, 拨动拨动钮 (8) 带动旋转体 (3) 旋转一定角度, 可使瓶身孔 (6) 与 旋转体孔 (7) 完全重合, 瓶顶 (1) 、 瓶身 (2) 和旋转体 (3) 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 撤销外力 时, 旋转体 (3) 在扭转弹簧 (11) 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60844 B 2 1/2 页 3 新型防潮药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品包装领域, 属于防潮药品包装的一种。 背景技术 0002 药瓶是药品的一个重要包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的药瓶, 不仅可以防止药品在 转运和使用过程中被污染, 而且可以。

7、有效阻隔瓶内外的空气和水汽, 从而达到防潮和延长 药品有效期的目的。现在, 药瓶的密封形式可分为瓶塞密封、 塑料盖密封和瓶贴密封三种, 这三种密封方式都能较好地实现药瓶在病人第一次开封使用前的密封效果, 但是, 随着药 瓶被开封启用, 病人的每一次开瓶取药过程都会导致瓶内外的空气就会发生交换, 加速药 品受潮, 如果瓶内所存放药品数量大, 服用周期长, 极有可能导致药品尚未服用完就已经失 效, 有害患者身体健康, 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虽然很多药瓶内还有防潮棉或其他干燥剂, 但干燥剂不仅占用药瓶装药容积, 而且容易使人误将干燥剂当药品服用。 不仅如此, 干燥剂 的使用期有限, 药瓶启封后很快就会。

8、失效, 失效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危害使用者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不依靠干燥剂而能够在药瓶启封后的使用过程中 起到防潮作用的装置, 是一种新型的防潮药瓶。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防潮药瓶由瓶顶、 瓶身、 旋转体、 底座、 瓶盖 以及固定于底座底部的扭转弹簧构成, 瓶身与瓶顶之间、 瓶身与底座之间均为固定紧密连 接, 旋转体与瓶身之间、 旋转体与底座之间均紧密配合, 但可发生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瓶 身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 漏斗形底部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通孔瓶身孔。旋转体可绕底 座的纵向中心线旋转并开有一个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 旋转体向。

9、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 底座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 瓶口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在无外力作用下, 瓶身孔始终与旋 转体孔完全错开, 使瓶顶和瓶身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狭小 U 形空间, 该 U 形空间的开口正对瓶口, 在外力作用下, 拨动拨动钮带动旋转体旋转一定角度 到极限位置, 可使瓶身孔与旋转体孔完全重合, 使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 撤 销外力时, 旋转体在扭转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到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的 U 形空间的存在, 起 到了阻隔药瓶内外空气和水汽交换的作用, 与传统的普通药瓶相比,。

10、 病人每次取药的过程 中, 药瓶内外的空气交换量大大减少, 从而起到了在药瓶使用过程中的防潮作用。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未使用状态剖视图 0007 图 2 是本发明在旋转体旋转到极限位置时的剖视图 0008 图 3 是 A-A 剖面图 0009 图 4 是 B-B 剖面图 说 明 书 CN 102160844 B 3 2/2 页 4 0010 图 5 是 C-C 剖面图 0011 图中, 1. 瓶顶, 2. 瓶身, 3. 旋转体, 4. 底座, 5. 漏斗形底部, 6. 瓶身孔, 7. 旋转体 孔, 8. 拨动钮, 9. 瓶口, 10. 瓶盖, 11. 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1、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3 参照附图, 本发明的新型防潮药瓶, 包括瓶顶 (1) 、 瓶身 (2) 、 旋转体 (3) 、 底座 (4) 、 瓶盖 (10) 以及固定于底座 (4) 底部的弹簧 (11) , 所述瓶身 (2) 与瓶顶 (1) 之间、 瓶身 (2) 与 底座 (4) 之间均为固定紧密连接, 所述旋转体 (3) 与瓶身 (2) 之间、 旋转体 (3) 与底座 (4) 之间均紧密配合, 但可发生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移。瓶身 (2) 具有一个偏心漏斗形底部 (5) , 漏斗形底部 (5) 最低处开有纵向圆形通孔瓶身孔 (6) 。旋转体 (3) 可绕底座 (4)。

12、 的纵向中 心线旋转并开有纵向圆形通孔旋转体孔 (7) , 旋转体 (3) 向外侧凸起形成拨动钮 (8) 。底座 (4) 侧面开有一横向瓶口 (9) , 瓶口 (9) 外接与之匹配的瓶盖 (10) 。 0014 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即本发明处于未使用状态时, 瓶身孔 (6) 与旋转体孔 (7) 处于完全错位状态, 使瓶顶 (1) 和瓶身 (2) 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瓶身 (2) 和旋转体 (3) 之间形成一个 U 形空间, 该 U 形空间的开口正对瓶口 (9) , 在外力作用下, 拨动拨动钮 (8) 带 动旋转体 (3) 旋转一定角度到极限位置, 可使瓶身孔 (6) 与旋转体孔 (7)。

13、 完全重合, 从而使 瓶身和旋转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空间, 瓶内最接近瓶身孔 (6) 的药粒将因自身重力及其他 药粒的挤压而掉入瓶身 (2) 与旋转体 (3) 之间形成的狭小U形空间, 此时松开拨动钮 (8) , 旋 转体 (3) 将在扭转弹簧 (11) 的作用下迅速恢复原位, 瓶身 (2) 和瓶顶 (1) 之间重新恢复成 密闭空间, 此时, 瓶身 (2) 与旋转体 (3) 之间形成的狭小 U 形空间的开口正好对准瓶口 (9) , 打开瓶盖 (10) , 即可顺利取出药粒。 0015 从一次完整的取药过程来看, 由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的 U 形空间的存 在, 使得药瓶内外的空气交换分为两。

14、次进行, 第一次交换发生在病人拨动拨动钮使瓶身孔 与旋转体孔重合时, 药瓶内的空气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一个狭小的 U 形空间的空气 发生短暂的交换, 第二次空气交换发生在病人松开拨动钮使旋转体恢复到原位, 再打开瓶 盖取药时, 瓶身与旋转体之间的狭小 U 形空间与瓶外的空气将发生交换。由于 U 形空间容 积很小, 两次空气交换的量都很小, 而且, 由于两次交换存在着一定的递减效应, 瓶内外的 实际空气交换量更少, 实际上相当于瓶身与旋转体之间形成的狭小 U 形空间阻挡了瓶内外 的空气交换, 使瓶内外空气交换量大大降低, 从而起到了在药瓶使用过程中的防潮作用。 0016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新型防潮药瓶的一些原理, 由于对相同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 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 将本发明新型防潮药瓶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 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 用的相应修改及等同物, 均属于本发明的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160844 B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60844 B 5 2/2 页 6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60844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