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61018.4 (22)申请日 2014.09.26 A61B 5/00(2006.01) A61B 5/11(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博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开源大道 11 号 A5 栋 3 楼 (72)发明人 熊中华 梁赞尧 雷杰 向锡坚 周世银 何庆杰 莫运川 蒙宏达 王锋 雷波 曾德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谭英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适应人。
2、体工学感 应头, 包括设有第一安装孔的壳体以及装在第一 安装孔内并与壳体连接的柔性感应头座, 柔性感 应头座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由第二安装孔伸出 的感应头支架, 感应头支架的内侧装有感应头, 柔 性感应头座的内侧设有若干抵住壳体内部产品结 构的弹性柱。通过调整柔性感应头座的壁厚以及 弹性柱的数量和直径, 使感应头与人体或目标物 表面的预压力在合理范围内并可以在 20 度范围 内摆动 ; 该穿戴式电子产品的感应头, 增加了穿 戴式电子产品的适配人体或目标物体的部位, 另 外如果人体或目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接触面产生 一定的抖动, 蠕动甚至位移, 该感应头都能确保与 其充分接触, 感应准确率高, 避。
3、免出错。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888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 CN 204218882 U 1/1 页 2 1. 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设有第一安装孔的壳体以及装在 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柔性感应头座,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上设有第二安装 孔以及由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出的感应头支架, 所述感应头支架的内侧装有感应头, 所述柔 性感应头座的内侧设有若干抵住所述壳体内部产品结构的弹性柱。 2. 根据权利要求。
4、 1 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安装孔位 于所述柔性感应头座的中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应头支架包 括安装感应头的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外缘的折边, 所述感应头支架通过所述折边装入第二 安装孔并通过点胶或注塑的方式与柔性感应头座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应头通过点 胶或卡扣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各所述弹性柱在第 二安装孔的内沿环绕所述感应头支架均匀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5、 1 5 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壳 体的内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卡槽,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的外缘形成与所述第一 安装孔配合的挡圈, 所述挡圈形成伸至所述卡槽内侧的裙边, 所述裙边外缘设有嵌入所述 卡槽内的凸棱。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壳体内侧形成 将所述凸棱紧固在所述卡槽内的压盖。 8. 根据权利要求 1 5 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柔 性感应头座为硅橡胶制件或矽橡胶制件或 TPE 制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18882 U 2 1/3 页 3 一种自。
6、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用于穿戴式电子产品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 头。 背景技术 0002 近两年, 可穿戴式电子产品呈现井喷式发展, 例如 Galaxy Gear、 Jawbone UP 2 等 已经问世, 并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穿戴式电子产品, 利用光电、 热敏和电极等感应头 随时读取人体或目标物的健康或运动特征。 现有的穿戴式电子产品感应头与人体或目标物 的接触方式均为硬接触或不可调的 ; 部分测试设备上有可调的活动感应头, 但均需测试人 员调整位置。其中, 硬接触方式的感应头, 在穿戴式电子产品上如果穿戴方式不正确, 或在 人或目标物。
7、活动的时候, 都有可能感应错误数据。如果将测试设备上的活动感应头应用到 穿戴式电子产品上, 则会造成用户的使用困难, 降低使用者的体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使用者的体感, 防抖动和震动, 接触可 调, 感应准确率高的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 头, 包括设有第一安装孔的壳体以及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柔性感应 头座,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由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出的感应头支架, 所 述感应头支架的内侧装有感应头,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的内侧设有若干。
8、抵住所述壳体内部产 品结构的弹性柱。 000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柔性感应头座 的中部。 000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感应头支架包括安装感应头的本体 和位于所述本体外缘的折边, 所述感应头支架通过所述折边装入第二安装孔并通过点胶或 注塑的方式与柔性感应头座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感应头通过点胶或卡扣固定在所述 本体的内侧。 000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各所述弹性柱在第二安装孔的内沿环绕 所述感应头支架均匀设置。 000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壳体的。
9、内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 安装孔的卡槽,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的外缘形成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挡圈, 所述挡圈形 成伸至所述卡槽内侧的裙边, 所述裙边外缘设有嵌入所述卡槽内的凸棱。 001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壳体内侧形成将所述凸棱紧固在所 述卡槽内的压盖。 001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为硅橡胶制件或矽橡 说 明 书 CN 204218882 U 3 2/3 页 4 胶制件或 TPE 制件。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调整柔性感应头座的壁厚以及弹性 柱的数量和直径, 在保证感应头与壳体表面的间隙的同时, 感应。
10、头与人体或目标物表面的 预压力在 0.03 到 0.20 公斤力的范围内, 弹性柱除了有产生预压力的作用的同时还确保感 应头不会内陷 ; 在保证以上条件的同时, 感应头平面可以在 20 度范围内摆动。该穿戴式电 子产品的感应头, 增加了穿戴式电子产品的适配人体或目标物体的部位, 另外如果人体或 目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接触面产生一定的抖动, 蠕动甚至位移, 该感应头都能确保与其充 分接触, 感应准确率高, 避免出错, 从而增加了穿戴式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头。
11、平面摆动时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图 1 中 A 处局部放大图 ; 0017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图 1 中 A 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照图 1 至图 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适应人体工学感应头, 包括设有第一 安装孔11的壳体1以及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并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柔性感应头座2,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 2 可为硅橡胶制件或矽橡胶制件或 TPE 制件,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 2 上设 有第二安装孔21以及由所述第二安装孔21伸出的感应头支架3, 所述感应头支架3的内侧 装有感应头4,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2的内侧设有若干抵住所。
12、述壳体1内部产品结构的弹性柱 22。各所述弹性柱 22 在第二安装孔 21 的内沿环绕所述感应头支架 3 均匀设置。 0019 其中, 所述第二安装孔 21 位于所述柔性感应头座 2 的中部。所述感应头支架 3 包 括安装感应头 4 的本体 31 和位于所述本体 31 外缘的折边 32, 所述感应头支架 3 通过所述 折边 32 装入第二安装孔 21 并通过点胶或注塑的方式与柔性感应头座 2 固定连接。所述感 应头 4 通过点胶或卡扣固定在所述本体 31 的内侧。 0020 所述壳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卡槽12, 所述柔性感应头座 2 的外缘形成与所述第一安装孔 11 配合。
13、的挡圈 23, 所述挡圈 23 形成伸至所述卡槽 12 内侧 的裙边 24, 所述裙边 24 外缘设有嵌入所述卡槽 12 内的凸棱 25。 0021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 感应头支架 3 和柔性感应头座 2 通过模内注塑或点胶的方式 固定成型, 通过点胶或卡扣再将感应头 4 固定在感应头支架 3 和柔性感应头座 2 形成的整 体部件中 ; 最后通过模内注塑、 点胶或热熔的方式将以上感应头 4、 感应头支架 3 和柔性感 应头座 2 组成的部件固定在壳体 1 中。 0022 通过调整柔性感应头座 2 的壁厚以及弹性柱 22 的数量和直径, 在保证感应头 4 与 壳体 1 表面的间隙的同时, 感应头。
14、 4 与人体或目标物表面的预压力在 0.03 到 0.20 公斤力 的范围内, 弹性柱 22 除了有产生预压力的作用的同时还确保感应头 4 不会内陷 ; 在保证以 上条件的同时, 感应头 4 平面可以在 20 度范围内摆动。 0023 此外, 为了保证柔性感应头座 2 和壳体 1 的连接稳定性, 避免凸棱 25 从卡槽 12 内 说 明 书 CN 204218882 U 4 3/3 页 5 脱出, 所述壳体 1 内侧形成将所述凸棱 25 紧固在所述卡槽 12 内的压盖 13。 0024 当然, 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 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4218882 U 5 1/1 页 6 图 1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1888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