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56711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02093.4

申请日:

20170601

公开号:

CN107260288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80

主分类号:

A61B17/80

申请人:

梁兴斌

发明人:

梁兴斌,李荣,曾强彬,陈建琼,梁龙飞

地址: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南门街新新巷41号

优先权:

CN20171040209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包括本体、触发开关、触发杆、驱动单元、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触发杆通过触动杆与触发开关相连,触发开关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动注射泵的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该产品中触发杆的设置有利于分散钢板受力,提高整体折弯耐压能力;在本体弯曲过度的时候给人体注入刺激液,人体受到刺激从而停止大幅度运动,避免钢板因受力过大而断裂,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该产品采用弧形槽,便于骨头恢复时骨膜的爬行生长和捆绑固定,便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触发开关、触发杆、驱动单元、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触发杆通过触动杆与触发开关相连,触发开关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动注射泵的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两根触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槽并且弧形槽沿本体的边缘等距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顺着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触发杆嵌套在凹槽中,触发开关位于触发杆与凹槽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本体上,双螺纹孔的数量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深度为1mm,齿形槽底部靠近本体的位置设置有孔槽,孔槽的孔径为0.5-2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步骤二,骨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本体过度弯曲时,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动作,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人体受到刺激,提醒病人,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症状,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现代医学在治疗骨折病人时经常要用到骨科钢板,利用骨科钢板将病人的断骨固定。由于恢复时间长,骨骼愈合期间病人不可能不运动,同时为了避免肌肉萎缩,适量的运动对于病人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但是病人的活动会造成钢板负担过重或者由于频繁的运动造成钢板疲劳性断裂,虽然医生都会嘱咐病人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和过于频繁的活动,但由于没有定量的指标和检测装置,病人很难掌握合适的运动量。当运动量超过钢板的承受能力时,钢板就会断裂,给病人造成额外的伤害,这就为骨折病人带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包括本体、触发开关、触发杆、驱动单元、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触发杆通过触动杆与触发开关相连,触发开关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动注射泵的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两根触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槽并且弧形槽沿本体的边缘等距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体上设置有顺着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触发杆嵌套在凹槽中,触发开关位于触发杆与凹槽的内壁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触发杆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本体上,双螺纹孔的数量为3-6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形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弧形槽的深度为1mm,齿形槽底部靠近本体的位置设置有孔槽,孔槽的孔径为0.5-2mm。

所述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

步骤二,骨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本体过度弯曲时,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动作,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人体受到刺激,提醒病人,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触发杆的设置有利于分散钢板受力,提高整体折弯耐压能力;在本体弯曲过度的时候触发开关带动驱动单元、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从而给人体注入刺激液,人体受到刺激从而停止大幅度运动,避免钢板因受力过大而断裂,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该产品采用弧形槽,便于骨头恢复时骨膜的爬行生长和捆绑固定,双螺纹孔和齿形槽均使得本体更容易固定,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主视图。

图2为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侧视图。

其中:1-本体,2-齿形槽,3-触发开关,4-触发杆,5-驱动单元,6-振动器,7-电动注射泵,8-触动杆,9-双螺纹孔,1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包括本体1、触发开关3、触发杆4、驱动单元5、振动器6和电动注射泵7,所述触发开关3安装在本体1上,触发杆4通过触动杆8与触发开关3相连,触发开关3与驱动单元5电连接并且振动器6和电动注射泵7均连接在驱动单元5的输出端,电动注射泵7的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电动注射泵7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两根触发杆4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9,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槽10并且弧形槽10沿本体1的边缘等距设置。本体1上设置有顺着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触发杆4嵌套在凹槽中,触发开关3位于触发杆4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触发杆4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本体1上,双螺纹孔9的数量为3-6个。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形槽2,使得本体1更容易采用工具进行固定。弧形槽10的深度为1mm,齿形槽2底部靠近本体1的位置设置有孔槽,孔槽的孔径为0.5-2mm,孔槽可以便于本体1插入定位,不会偏离。

所述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

步骤二,骨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本体过度弯曲时,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动作,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人体受到刺激,提醒病人,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弧形槽10可以减少本体1与骨头的接触面积,便于骨头恢复时骨膜的爬行生长,使得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弧形槽10还有助于捆绑固定,提高本体1的弹性。双螺纹孔9可以使得固定螺栓在固定本体1时可以采用任意方向进行固定并且连接牢固性好,不易出现骨头断裂的情况,便于手术的进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2093.4 (22)申请日 2017.06.01 (71)申请人 梁兴斌 地址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 南门街新新巷41号 (72)发明人 梁兴斌 李荣 曾强彬 陈建琼 梁龙飞 (51)Int.Cl. A61B 17/8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包括 本体、 触发开关、 触发杆、 驱动单元、 振动器和电 动注射泵, 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 触发杆 通过触动杆。

2、与触发开关相连, 触发开关与驱动单 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 动单元的输出端, 电动注射泵的输入端与刺激液 储存囊相连, 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 端相连, 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 该产品中 触发杆的设置有利于分散钢板受力, 提高整体折 弯耐压能力; 在本体弯曲过度的时候给人体注入 刺激液, 人体受到刺激从而停止大幅度运动, 避 免钢板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 的发生; 该产品采用弧形槽, 便于骨头恢复时骨 膜的爬行生长和捆绑固定, 便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260288 A 2017.10.20 CN 1072602。

3、88 A 1.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 触发开关、 触发杆、 驱动单元、 振动 器和电动注射泵, 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 触发杆通过触动杆与触发开关相连, 触发开 关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 电动注射泵的 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 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 注射管的另一端 与人体相连, 两根触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 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槽并且弧形槽 沿本体的边缘等距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顺着本体 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 触发杆嵌套在凹槽中, 触发开。

4、关位于触发杆与凹槽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杆通过固定杆 固定在本体上, 双螺纹孔的数量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 置有齿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槽的深度为1mm, 齿 形槽底部靠近本体的位置设置有孔槽, 孔槽的孔径为0.5-2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 骤如下: 步骤一, 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 步骤二, 骨折患者在进行。

5、运动时, 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 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本体 过度弯曲时, 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 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驱动振动器和 电动注射泵动作, 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 人体受到 刺激, 提醒病人, 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60288 A 2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背景技术 0002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中青年人也时 有发生, 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症状, 病人。

6、常为一个部位骨折, 少数为多发性骨折, 经及时 恰当处理, 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 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现代医学在治 疗骨折病人时经常要用到骨科钢板, 利用骨科钢板将病人的断骨固定。 由于恢复时间长, 骨 骼愈合期间病人不可能不运动, 同时为了避免肌肉萎缩, 适量的运动对于病人的恢复有促 进作用, 但是病人的活动会造成钢板负担过重或者由于频繁的运动造成钢板疲劳性断裂, 虽然医生都会嘱咐病人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和过于频繁的活动, 但由于没有定量的指标和检 测装置, 病人很难掌握合适的运动量。 当运动量超过钢板的承受能力时, 钢板就会断裂, 给 病人造成额外的伤害, 这就为骨折病人带。

7、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包括本体、 触发开关、 触发杆、 驱动单元、 振动器和电动注 射泵, 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本体上, 触发杆通过触动杆与触发开关相连, 触发开关与驱动单 元电连接并且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均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 电动注射泵的输入端与刺 激液储存囊相连, 电动注射泵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端相连, 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 两根触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 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槽并且弧形槽沿本体的边缘 。

8、等距设置。 000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本体上设置有顺着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 触发杆 嵌套在凹槽中, 触发开关位于触发杆与凹槽的内壁之间。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触发杆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本体上, 双螺纹孔的数量为 3-6个。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形槽。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弧形槽的深度为1mm, 齿形槽底部靠近本体的位置设置 有孔槽, 孔槽的孔径为0.5-2mm。 0010 所述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 具体步骤如下: 0011 步骤一, 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 0012 步骤。

9、二, 骨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 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 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 本体过度弯曲时, 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 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驱动振动 器和电动注射泵动作, 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 人体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260288 A 3 受到刺激, 提醒病人, 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产品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 便, 触发杆的设置有利于分散钢板受力, 提高整体折弯耐压能力; 在本体弯曲过度的时候触 发开关带动驱动单元、 振动器和电动注射泵从而给人。

10、体注入刺激液, 人体受到刺激从而停 止大幅度运动, 避免钢板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该产品采用弧形 槽, 便于骨头恢复时骨膜的爬行生长和捆绑固定, 双螺纹孔和齿形槽均使得本体更容易固 定, 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主视图。 0015 图2为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侧视图。 0016 其中: 1-本体, 2-齿形槽, 3-触发开关, 4-触发杆, 5-驱动单元, 6-振动器, 7-电动注 射泵, 8-触动杆, 9-双螺纹孔, 1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 请参阅图1-。

11、2, 一种智能防断骨科钢板, 包括本体1、 触发开关3、 触发杆4、 驱动单元 5、 振动器6和电动注射泵7, 所述触发开关3安装在本体1上, 触发杆4通过触动杆8与触发开 关3相连, 触发开关3与驱动单元5电连接并且振动器6和电动注射泵7均连接在驱动单元5的 输出端, 电动注射泵7的输入端与刺激液储存囊相连, 电动注射泵7的输出端与注射管的一 端相连, 注射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相连, 两根触发杆4之间设置有多个双螺纹孔9, 本体1的侧 面设置有弧形槽10并且弧形槽10沿本体1的边缘等距设置。 本体1上设置有顺着本体长度方 向设置的凹槽, 触发杆4嵌套在凹槽中, 触发开关3位于触发杆4与凹槽的内壁。

12、之间。 触发杆4 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本体1上, 双螺纹孔9的数量为3-6个。 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形 槽2, 使得本体1更容易采用工具进行固定。 弧形槽10的深度为1mm, 齿形槽2底部靠近本体1 的位置设置有孔槽, 孔槽的孔径为0.5-2mm, 孔槽可以便于本体1插入定位, 不会偏离。 0019 所述智能防断骨科钢板的工作流程, 具体步骤如下: 0020 步骤一, 医生将该产品与骨折处相连并且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骨折处; 0021 步骤二, 骨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 触发杆帮助本体分散受力, 当本体受力过大使得 本体过度弯曲时, 触发杆触动触发开关, 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

13、驱动振动 器和电动注射泵动作, 电动注射泵吸收刺激液储存囊中的刺激液并且注射到人体内, 人体 受到刺激, 提醒病人, 病人会注意运动的幅度并且检查钢板的状态。 002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弧形槽10可以减少本体1与骨头的接触面积, 便于骨头恢复 时骨膜的爬行生长, 使得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 弧形槽10还有助于捆绑固定, 提高本体1的 弹性。 双螺纹孔9可以使得固定螺栓在固定本体1时可以采用任意方向进行固定并且连接牢 固性好, 不易出现骨头断裂的情况, 便于手术的进行。 002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14、,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260288 A 4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26028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260288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26028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