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氧实验舱.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154546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613355.9

申请日:

20130923

公开号:

CN203483519U

公开日:

201403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9/00,A61D7/00

主分类号:

A61B19/00,A61D7/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发明人:

顾建文,张艳超,匡永勤,黄海东,张新颜,邢学民,程林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270号

优先权:

CN20132061335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氧实验舱,舱体外接氮气源和氧气源,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控器、氧气浓度监控器、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使用处理区对上述各种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氮气流量控制阀、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对实验舱内部的温湿度、氧气浓度和氮气浓度进行监控,并通过处理器将信号处理后控制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实时监控调节舱体内部的模拟环境,实现自动化处理。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可从外部观看舱体内部的状况,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对舱体进行消毒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氧实验舱,包括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外接带有氮气流量控制阀的氮气源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的氧气源,舱体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控器、氧气浓度监控器、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所述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度监控器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氮气流量控制阀;所述温湿度监控仪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实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体底部的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冷却液,所述制热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传热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实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实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实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舱,具体涉及到一种低氧实验舱。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动物模拟实验所需的条件,经常需要建立低氧环境。在自然环 境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般在20%左右,如果不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只 能在高原地区才能达到低氧环境。目前,建立低氧环境的装置结构功能简单, 并且监控效果较差,不能够随意调节模拟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随着模拟实验 的要求增高,要求对氧气浓度的监测更加精确,并且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现 有的低氧实验舱能够控制氧气浓度,但是不能够对实验舱内的温度进行自动 调节,这使得模拟环境失真。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氧气浓度和舱体内部温 度的低氧实验舱,并且能够对实验后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氧实验舱, 舱体外接带有氮气流量控制阀的氮气源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的氧气源,舱体 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控器、氧气浓度监控器、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所 述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度监控器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控制信 号传输至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氮气流量控制阀;所述温湿度监控仪将信号传输至 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装置。

优选的,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体底部的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所述制冷 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冷却液,所述制热机构与舱体之间设 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传热液。

优选的,舱体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优选的,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优选的,舱体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对实验舱内部的温湿度、氧气浓度和氮气浓度进行监控,并 通过处理器将信号处理后控制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实时监控调节舱体内部 的模拟环境,实现自动化处理。

2、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可从外部观看舱体内部的状况,并且在实验结 束后,可以通过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对舱体进行消毒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舱体;2、氮气流量控制阀;3、氮气源;4、氧气流量控制阀;5、 氧气源;6、制冷机构;7、制热机构;8、单向排气阀;9、玻璃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氧实验舱,如图1所示,包括舱体1,舱体1外接 带有氮气流量控制阀2的氮气源3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4的氧气源5,氮气源 3和氧气源5为舱体1建立低氧模型的必要条件。舱体1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 控器、氧气浓度监控器、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 度监控器对舱体内部的氮气浓度和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的信号传 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为计算机,其内部安装有专业的控制软件。处理器将 控制信号处理后,控制氧气流量控制阀4和氮气流量控制阀2的工作状态。设 定一个低氧浓度值后,如果舱体1内部的氧气浓度高于预设值,则控制氧气流 量控制阀4和氮气流量控制阀2,降低氧气流量,增加氮气流量;当舱体1内部 的氧气浓度低于预设值,则与上述控制过程相反。

温湿度监控仪用于测量舱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其将监控信号传输至处理 器,该处理器根据预设温度值和监测到的温度值对比,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 装置,使舱体1内的温度得到控制。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体1底部的制冷机 构6和制热机构7,制冷机构6和制热机构7之间有隔板,使两者互不相通。制 冷机构6与舱体1之间设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冷却液,当需要制冷时,使隔 层内的冷却液温度降低,冷却液通过隔层将温度传递到舱体1内,使舱体1温 度降低。同样地,制热机构7与舱体1之间设有隔层,该隔层内充有传热液。 当需要制热时,制冷机构6关闭,热量通过隔层传递至舱体1内。

舱体1上设有单向排气阀8,作为舱体1内部的气体出口,同时防止外界气 体进入舱体1内部。

舱体1上设有玻璃观察窗9,该玻璃观察窗9可以让操作人员观看到舱体1 内的情形。舱体1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使舱体1内的空气流动性增强,紫外 灯和臭氧消毒器为消毒装置,设置在舱体1的顶部,可以在动物模拟实验结束 后对舱体1的内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 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 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低氧实验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低氧实验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低氧实验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氧实验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氧实验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51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9 CN 203483519 U (21)申请号 201320613355.9 (22)申请日 2013.09.23 A61B 19/00(2006.01) A61D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 270 号 (72)发明人 顾建文 张艳超 匡永勤 黄海东 张新颜 邢学民 程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低氧实验舱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氧实验舱, 舱体外 接氮气源和氧气源, 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

2、控器、 氧气浓度监控器、 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 使用 处理区对上述各种信号进行处理, 并控制氮气流 量控制阀、 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的工作状 态。 本实用新型对实验舱内部的温湿度、 氧气浓度 和氮气浓度进行监控, 并通过处理器将信号处理 后控制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 实时监控调节舱 体内部的模拟环境, 实现自动化处理。 舱体上设有 玻璃观察窗, 可从外部观看舱体内部的状况, 并且 在实验结束后, 可以通过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对 舱体进行消毒处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519 U CN 203483519 U 1/1 页 2 1. 一种低氧实验舱, 包括舱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舱体外接带有氮气流量控制阀的氮 气源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的氧气源, 舱体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控器、 氧气浓度监控器、 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 所述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度监控器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氮气流量控制阀 ; 所述温湿度监控仪将信号 传输至处理器, 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装置。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氧实验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

4、体底部 的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 所述制冷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充有冷却液, 所述制 热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充有传热液。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氧实验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舱体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氧实验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氧实验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舱体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 紫外 灯和臭氧消毒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83519 U 2 1/2 页 3 一种低氧实验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舱, 具体涉及到一种低氧实验舱。 背景技术。

5、 0002 为了满足动物模拟实验所需的条件, 经常需要建立低氧环境。 在自然环境中, 空气 中的氧气含量一般在 20左右, 如果不通过其他技术手段, 只能在高原地区才能达到低氧 环境。目前, 建立低氧环境的装置结构功能简单, 并且监控效果较差, 不能够随意调节模拟 环境中的氧气浓度。 随着模拟实验的要求增高, 要求对氧气浓度的监测更加精确, 并且能够 实现全自动化。现有的低氧实验舱能够控制氧气浓度, 但是不能够对实验舱内的温度进行 自动调节, 这使得模拟环境失真。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

6、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氧气浓度和舱体内部温度的 低氧实验舱, 并且能够对实验后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0005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低氧实验舱, 舱体外接 带有氮气流量控制阀的氮气源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的氧气源, 舱体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 监控器、 氧气浓度监控器、 温湿度监控仪和温控装置, 所述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度监控 器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氧气流量控制阀和氮气流量控制阀 ; 所述温湿度监控仪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该处理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装置。 0006 优选的, 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体底部的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 所述制冷机构与 。

7、舱体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充有冷却液, 所述制热机构与舱体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充 有传热液。 0007 优选的, 舱体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0008 优选的, 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0009 优选的, 舱体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 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 0010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 0011 1、 本实用新型对实验舱内部的温湿度、 氧气浓度和氮气浓度进行监控, 并通过处 理器将信号处理后控制流量控制阀和温控装置, 实时监控调节舱体内部的模拟环境, 实现 自动化处理。 0012 2、 舱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可从外部观看舱体内部的状况,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 可 以通过紫外灯。

8、和臭氧消毒器对舱体进行消毒处理。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4 其中, 1、 舱体 ; 2、 氮气流量控制阀 ; 3、 氮气源 ; 4、 氧气流量控制阀 ; 5、 氧气源 ; 6、 制 说 明 书 CN 203483519 U 3 2/2 页 4 冷机构 ; 7、 制热机构 ; 8、 单向排气阀 ; 9、 玻璃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氧实验舱, 如图1所示, 包括舱体1, 舱体1外接带有氮气 流量控制阀 2 的氮气源 3 和带有氧气流量控制阀 4 的氧气源 5, 氮气。

9、源 3 和氧气源 5 为舱体 1 建立低氧模型的必要条件。舱体 1 内部安装有氮气浓度监控器、 氧气浓度监控器、 温湿度 监控仪和温控装置 ; 氮气浓度监控器和氧气浓度监控器对舱体内部的氮气浓度和氧气浓度 进行实时监控, 并将监控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处理器可以为计算机, 其内部安装有专业的 控制软件。处理器将控制信号处理后, 控制氧气流量控制阀 4 和氮气流量控制阀 2 的工作 状态。设定一个低氧浓度值后, 如果舱体 1 内部的氧气浓度高于预设值, 则控制氧气流量控 制阀 4 和氮气流量控制阀 2, 降低氧气流量, 增加氮气流量 ; 当舱体 1 内部的氧气浓度低于 预设值, 则与上述控制过程。

10、相反。 0017 温湿度监控仪用于测量舱体 1 内的温度和湿度, 其将监控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该 处理器根据预设温度值和监测到的温度值对比, 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温控装置, 使舱体 1 内 的温度得到控制。温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舱体 1 底部的制冷机构 6 和制热机构 7, 制冷机构 6 和制热机构 7 之间有隔板, 使两者互不相通。制冷机构 6 与舱体 1 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 充有冷却液, 当需要制冷时, 使隔层内的冷却液温度降低, 冷却液通过隔层将温度传递到舱 体 1 内, 使舱体 1 温度降低。同样地, 制热机构 7 与舱体 1 之间设有隔层, 该隔层内充有传 热液。当需要制热时, 制冷机。

11、构 6 关闭, 热量通过隔层传递至舱体 1 内。 0018 舱体 1 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8, 作为舱体 1 内部的气体出口, 同时防止外界气体进入 舱体 1 内部。 0019 舱体 1 上设有玻璃观察窗 9, 该玻璃观察窗 9 可以让操作人员观看到舱体 1 内的 情形。舱体 1 内部设有内循环风机, 使舱体 1 内的空气流动性增强, 紫外灯和臭氧消毒器为 消毒装置, 设置在舱体1的顶部, 可以在动物模拟实验结束后对舱体1的内环境进行消毒处 理。 0020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但不应理解为对 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 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48351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51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