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152203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715584.7

申请日:

20121206

公开号:

CN203153733U

公开日:

2013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55

主分类号:

A61B5/055

申请人:

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玺,罗斌斌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清林西路龙城工业园三号厂房

优先权:

CN20122071558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单又轻便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包括第一及第二工作台、两连臂、治疗床和承座,其中,该两工作台系分别位于连臂上下位,使两工作台间形成一腔室,而治疗床则位于第二工作台前,于治疗床上设有活动板,可将受疗者推入腔室检查,另于第二工作台下设有承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左连臂、右连臂、承座及治疗床,其中,左右连臂上下端是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及第二工作台两侧,使第一工作台及第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其间并形成穿透之腔室,而治疗床位于腔室在第二工作台前方,于其上设有可进出腔室之活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其中,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磁场讯号接收发送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特别是指医疗用的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以强大的磁场、电磁波和计算机计算功能,来建构人体器官和结构的详细影像。因人体内总数最多的原子是水分子上的氢原子,氢原子核为单一质子,其自旋特性会产生磁场(电磁效应)。将物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以改变氢原子的旋转排列方向,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由于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讯号,经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就叫做“核磁共振”。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 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并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然而,现有的磁共振成像之装置,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是其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提供一种简单又轻便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左连臂、右连臂、承座及治疗床,其中,左右连臂上下端系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是使第一工作台及第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其间并形成穿透之腔室。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是使磁共振成像系统之磁场讯号接收发送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 

更进一步,治疗床位于腔室在第二工作台前方,于其上设有可进出腔室之活动板,可供检查者躺在活动板上进出腔室,供工作台进行磁共振成像之工作。 

本实用新型为保护工作台之稳定性及运作,于第二工作台下设有承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的结构,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的立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一工作台11、第二工作台12、左连臂13、右连臂14、承座16及治疗床21,其中,左右连臂13、14上下端是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11及第二工作台12两侧,使第一工作台11及第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其间并形成穿透的腔室15,而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场讯号接收发送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11、12内。而治疗床21位于腔室15在第二工作台12前方,于其上设有可进出腔室15之活动板22,可供检查者躺在活动板22上进出腔室15,供工作台11、12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其中,为保护工作台之稳定性及运作,于第二工作台12下设有承座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切确改进传统装置的不足,减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5373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8 CN 203153733 U *CN203153733U* (21)申请号 201220715584.7 (22)申请日 2012.12.06 A61B 5/055(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 清林西路龙城工业园三号厂房 (72)发明人 胡玺 罗斌斌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单又轻便的磁共振 成像装置结构, 包括第一及第二工作台、 两连臂、 治疗床和承座, 。

2、其中, 该两工作台系分别位于连臂 上下位, 使两工作台间形成一腔室, 而治疗床则位 于第二工作台前, 于治疗床上设有活动板, 可将受 疗者推入腔室检查, 另于第二工作台下设有承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53733 U CN 203153733 U *CN203153733U* 1/1 页 2 1.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包括第一工作台、 第二工作台、 左连臂、 右连臂、 承座及治 疗床, 其中, 左右连臂上。

3、下端是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及第二工作台两侧, 使第一工作台及第 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 其间并形成穿透之腔室, 而治疗床位于腔室在第二工作台前方, 于其 上设有可进出腔室之活动板。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其中, 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磁场讯号 接收发送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53733 U 2 1/2 页 3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特别是指医疗用的一种新型磁共振成 像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

4、ing, MRI) 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以强大的磁场、 电磁波和计算机计算功能, 来建构人体器官和 结构的详细影像。 因人体内总数最多的原子是水分子上的氢原子, 氢原子核为单一质子, 其 自旋特性会产生磁场 ( 电磁效应 )。将物体放置在磁场中, 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 以改变 氢原子的旋转排列方向, 使之共振, 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 由于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 的电磁波讯号, 经计算机处理, 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据此可以 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0003 原子核在进动中, 吸收与原子核进。

5、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 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 率等于拉莫频率, 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 去掉射频脉冲之后, 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 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 称为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就叫 做 “核磁共振” 。 0004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 学诊断工具。 快 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 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 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 科学研究的 应用成为现实, 并推动了医学、 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然而, 现有的磁共 振成像之装置, 体积庞大, 结构复杂, 是其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

6、提供一种简单又轻便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 构。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 包括第一工作台、 第二工作台、 左连臂、 右 连臂、 承座及治疗床, 其中, 左右连臂上下端系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两侧。 0007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是使第一工作台及第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 其间并形成穿透之腔室。 0008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是使磁共振成像系统之磁场讯号接收发送 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 0009 更进一步, 治疗床位于腔室在第二工作台前方, 于其上设有可进出腔室之活动板, 可供检查者躺在活动板上进出腔室, 供工作台进行磁共振成像之。

7、工作。 0010 本实用新型为保护工作台之稳定性及运作, 于第二工作台下设有承座。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说 明 书 CN 203153733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的结构, 如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 像装置结构的立体实施例, 其包括第一工作台 11、 第二工作台 12、 左连臂 13、 右连臂 14、 承 座 16 及治疗床 21, 其中, 左右连臂 13、 14 上下端是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 11 及第二工作台。

8、 12 两侧, 使第一工作台 11 及第二作台呈相对应位置, 其间并形成穿透的腔室 15, 而磁共振 成像系统的磁场讯号接收发送单元及磁场成像单元位于第一及第二工作台 11、 12 内。而治 疗床21位于腔室15在第二工作台12前方, 于其上设有可进出腔室15之活动板22, 可供检 查者躺在活动板 22 上进出腔室 15, 供工作台 11、 12 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其中, 为保护 工作台之稳定性及运作, 于第二工作台 12 下设有承座 16。 001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结构切确改进传统装置的不足, 减低 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说 明 书 CN 203153733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53733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