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药剂。
背景技术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多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或多或少,严重时还会导致闭经,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女性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同时,对于月经不调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药剂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小花酸藤子
【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parvifloraWall.,以根及老藤入药。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用法用量】0.5~1两。
草香附
【来源】灯心草科草香附JuncusamplifoliusCamus,以根入药。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调经活血。主治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失调,崩中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1~3钱。
十八症
【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光轴苎叶蒟PiperboehmeriaefoliumWall.var.tonkinenseC.DC.,以根或全株入药。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散瘀止痛。用于感冒,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痛经,闭经,胃寒疼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2~3钱,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研粉调涂患处。
金盏菊
【来源】菊科金盏菊CalendulaofficinalisL.,以根、花入药。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根:活血散瘀,行气利尿。主治症瘕疝气,胃寒疼痛。花:凉血,止血。主治肠风便血。
莙荙菜
【来源】为黎种植物莙荙菜的茎、叶。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瘀止血。主时行热病;痔疮;麻疹透发不畅;吐血;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跌打损伤;蛇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小红人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块根。
【性味】酸;性凉
【功能主治】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主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蛇莓
【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以全草入药。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卡密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实。
【性味】甘酸微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益气血;调有经。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有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为丸、散。
小叶莲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emodi(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
【性味】苦;微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研末;或泡酒。
黄唇鱼鳃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鳃。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适量。
石榴皮
【来源】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的干燥果皮。
【性味】酸、涩,温。
【归经】归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3~9g。
瓦松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或晚红瓦松等的全草。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煎水熏冼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千针万线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牌,养肝,益肾。治体虚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腰痛脚弱,月经不调,带下淋沥,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
扶芳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的带叶茎枝。
【性味】苦;甘;微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益肾壮腰;止血消瘀。主肾虚腰膝酸痛;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小儿惊风;咯血;吐血;血崩;有经不调;子宫脱垂;跌打骨折;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捣敷,或煎水熏洗。
耧斗菜
【来源】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小花耧斗菜AquilegiaparvifloraLedeb.,以全草入药。
【性味】苦、微甘,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痛经;崩漏;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熬膏。
照山白
【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micranthumTurcz.,以枝叶入药。
【性味】酸、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痛经,产后关节痛。
【用法用量】1~1.5钱。
显子草
【来源】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globosaMunroexBenth.,以全草入药。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活血。主治经闭,病后体虚。
【用法用量】1两。
红毛鸡
【来源】鹃形目杜鹃科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Sinensis(Stephens),以除去毛和内脏的干燥体入药。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主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5-30g;或浸酒,每次25-50ml。外用:适量,浸酒涂敷。
五气朝阳草
【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南水杨梅GeumjaponicumThunb.var.chinenseBolle,以全草或根入药。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面根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调经。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红花酢浆草
【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DC.[O.martianaZucc.]的全草。
【性味】酸,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经。用于肾盂肾炎,痢疾,咽炎,牙痛,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血苋
【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血苋IresineherbstiiHook.f.,以全草入药。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痛经,月经不调,血崩,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0.5~1两。
水金凤
【来源】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水金凤Impatiensnoli-tangereL.;昆明水金凤I.uliginosaFranch.,以根及全草入药。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治阴囊湿疹用鲜品捣烂取汁外搽。
木绣球茎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燥湿止痒。主疥鲜;湿烂痒痛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熏洗。
桦叶荚蒾
【来源】忍冬科桦叶荚蒾ViburnumbetulifoliumBatal.[V.ovatifoliumRehd.],以根入药。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调经,涩精。主治月经不调,梦遗虚滑,肺热口臭及白浊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炖肉服。
血见愁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药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月经不调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小花酸藤子1份、草香附3份、十八症2份、金盏菊5份、莙荙菜15份、小红人9份、蛇莓0.5份、卡密1份、小叶莲6份、黄唇鱼鳃3份、石榴皮8份、瓦松2份、千针万线草0.7份、扶芳藤30份、耧斗菜6份、照山白1.5份、显子草1份、红毛鸡20份、五气朝阳草1份、面根藤15份、红花酢浆草4份、血苋1份、水金凤5份、木绣球茎3份、桦叶荚蒾2份、血见愁3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7年2月-2012年3月间共收集120例月经不调的女性门诊患者,年龄27-51岁,病程3-17月。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空白组4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2.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例 治疗组 75 13(17.3%) 47(62.7%) 15(20.0%) 79.9% 0 空白组 45 0(0%) 7(15.5%) 38(84.4%) 15.5% 0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小花酸藤子1克、草香附3克、十八症2克、金盏菊5克、莙荙菜15克、小红人9克、蛇莓0.5克、卡密1克、小叶莲6克、黄唇鱼鳃3克、石榴皮8克、瓦松2克、千针万线草0.7克、扶芳藤30克、耧斗菜6克、照山白1.5克、显子草1克、红毛鸡20克、五气朝阳草1克、面根藤15克、红花酢浆草4克、血苋1克、水金凤5克、木绣球茎3克、桦叶荚蒾2克、血见愁3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小花酸藤子1克、草香附3克、十八症2克、金盏菊5克、莙荙菜15克、小红人9克、蛇莓0.5克、卡密1克、小叶莲6克、黄唇鱼鳃3克、石榴皮8克、瓦松2克、千针万线草0.7克、扶芳藤30克、耧斗菜6克、照山白1.5克、显子草1克、红毛鸡20克、五气朝阳草1克、面根藤15克、红花酢浆草4克、血苋1克、水金凤5克、木绣球茎3克、桦叶荚蒾2克、血见愁3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小花酸藤子1克、草香附3克、十八症2克、金盏菊5克、莙荙菜15克、小红人9克、蛇莓0.5克、卡密1克、小叶莲6克、黄唇鱼鳃3克、石榴皮8克、瓦松2克、千针万线草0.7克、扶芳藤30克、耧斗菜6克、照山白1.5克、显子草1克、红毛鸡20克、五气朝阳草1克、面根藤15克、红花酢浆草4克、血苋1克、水金凤5克、木绣球茎3克、桦叶荚蒾2克、血见愁3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