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14667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0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10488.0

申请日:

20180524

公开号:

CN109009191A

公开日:

2018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6/03

主分类号:

A61B6/03

申请人: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相欣,阳松波,胡小青

地址:

110167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77-1号

优先权:

CN20181051048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减缓传输数据的压力,提高成像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包括:在每一个采样周期,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存储排序后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包括: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包括: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待成像数据,包括:当所述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向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包括:所述待成像数据所属的能量带。 8.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器,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所述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若干数据采集板,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还用于:接收所述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所述设备还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后,发送至所述成像系统,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用于在每一个采样周期,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用于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对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所述缓存器,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进行排序后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用于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其中,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所述缓存器在存储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时,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并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向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包括:所述待成像数据所属的能量带。 15.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能谱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发展迅速。相比于传统的CT成像设备,多能谱C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器将X射线划分为多个能量带来分别采集数据,从而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且图像质量更高。但是,多能谱CT成像中的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量是传统按照单能量带采集到数据量的N倍(N为划分的能量带的数量),巨大的数据量对整机的数据传输硬件系统设计以及实现实时建像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硬件的数据传输性能和处理性能来实现对成倍增长的数据量的支持。然而,提高硬件的性能将导致成本的提高,也增加了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无需提高硬件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多能谱CT成像时的实时数据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包括:

检测器,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

若干数据采集板,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还用于: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所述设备还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后,发送至所述成像系统,以使得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根据成像系统下发的数据选择参数的指示,仅获取并发送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而非一次性获取和发送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减少了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据量,从而一方面减缓了传输数据的压力,提高了成像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硬件成本和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5-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采集板对读取到数据的排序方式。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获取特定采样周期内待成像数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相比于传统的CT成像技术,多能谱CT成像采集的数据量成倍增长。若将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发送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则将对硬件的数据传输造成较大的压力。实际上,对于多能谱CT采集到的数据,并非需要全部的数据才能进行实时成像。因此,本申请通过对向成像系统发送数据的方式给予改进,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采用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数据采集设备(或者数据采集系统)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的扫描过程被划分为多个采样周期(例如,每个周期扫描的角度不同),那么在采集数据时,可在每一个采样周期,采集多个(即数据采集设备划分的能量带的数量)能量带的数据,再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并存储排序后的数据。而具体的重新排序的操作,可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通过按照能量带的不同分类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有利于读取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只需要读取相应的能带集合的数据即可),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续成像的效率。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可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周期内采集到的数据,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可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基于上述递增存储的方式,各个采样周期的数据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有利于后续读取相应周期内的数据时计算存储地址,从而提高读取速度。

步骤104,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对于多能谱CT的数据,针对同一扫描对象,每个能量带的数据的成像效果存在差异。比如,预设成像目标可以是腿部、腹部、胸部等。假定预设成像目标为腿部,此时能量带2的数据的成像效果较好,那么对腿部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就是能量带2的数据。因此,针对当前扫描对象,可以仅选取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的数据以用于实时成像,而无需将采集到的各个能量带的数据均发送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采集设备和成像系统所需处理的数据量,降低了对带宽的要求,并可以提高对成像目标进行成像的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数据选择参数中可包括所述待成像数据所属的能量带(以下简称为目标能量带)。而对于目标能量带的获取,可根据实验数据或者技术人员的经验,将各个扫描对象与相应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存储于成像系统中;那么,成像系统便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生成针对当前扫描对象的数据选择参数(其中包含对应于当前扫描对象的能量带)。而根据是否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将造影剂注入成像目标),映射关系的建立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当数据采集设备直接采用X射线扫描预设成像目标(例如,人体任意的组织或部位)时,扫描对象即为该预设成像目标,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成像目标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未在腿部注入造影剂时,可建立腿部与能量带2的对应关系。当数据采集设备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时,扫描对象包含预设成像目标和造影剂,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造影剂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对腿部注入造影剂1,能量带1的数据对腿部的成像效果较好,那么可以建立造影剂1与能量带1的对应关系;对腿部注入造影剂2,能量带4的数据对腿部的成像效果较好,那么可以建立造影剂2与能量带4的对应关系。

步骤106,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再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例如,当按照采样周期依次存储以及按照能量带分类存储时,可根据当前所处的周期和目标能量带对应的能带集合,计算出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步骤108,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扫描对象可能对应多个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即映射关系可能为“一对多”,目标能量带存在多个)。对于待成像数据的发送方式,当所述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可以向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当然,也可以依次向成像系统发送各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即在上一待成像数据发送完毕后再发送下一待成像数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根据成像系统下发的数据选择参数的指示,仅获取并发送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而非一次性获取和发送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即“按需获取并发送数据”),减少了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减缓了传输数据的压力,提高了成像效率。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如图2-3所示,采集设备10包括:

检测器102,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图中未示出),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

若干数据采集板(位于数据采集模块104中,即数据采集模块104包含若干数据采集板),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位于缓存模块106中,即缓存模块106包含若干缓存器。例如,图3中包含K个数据采集板和相应的K个缓存器),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还用于: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获取待成像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并由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所述设备还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108,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后,发送至所述成像系统,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器还用于在每一个采样周期,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数据采集板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对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具体的,重新排序的方式可包括: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其中,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缓存器还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进行排序后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设备中各模块的原理可参照上述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相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2-3的采集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组件,这些组件的整体,既可以称为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也可以称为CT成像数据的采集系统)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的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预设的多个能量带(即数据采集设备所划分能量带的数量)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举例而言,假定数据采集设备将X射线划分了N个能量带,检测器包含X个探测器(假定每个探测器采集的通道数量相同),共需要采集Y(扫描层)*W(每层的通道数量)个通道的数据;那么,每个探测器均按照N个能量带采集Y*(W/X)个通道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探测器采集的通道数量也可以不相同或部分相同,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同时,数据采集设备的扫描过程被划分为多个采样周期,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均按照预设的多个能量带采集数据。

步骤404,按照预设的排序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步骤406,存储排序后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包含若干数据采集板,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由于每个数据采集板从探测器中读取到的数据来自多个扫描层、多个通道和多个能量带,为了有利于后续进行读写操作,可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具体的,可将同一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每个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通过按照能量带的不同分类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有利于读取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只需要读取相应的能带集合的数据即可),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续成像的效率。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可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周期内采集到的数据,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可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基于上述递增存储的方式,各个采样周期的数据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有利于后续读取相应周期内的数据时计算存储地址,从而提高读取速度。

另外,数据采集板可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作为处理单元,利用FPGA的并行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的灵活性,实现数据的采集、重新排序、存储等功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芯片作为处理单元,比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缓存器可采用高带宽、高容量的存储器,比如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等;本申请对缓存器采用的存储器类型和缓存器的数量并不进行限制。

举例而言,如图5-6所示,假定划分为N个能量带,每个数据采集板与探测器的L(扫描层的层数)*M(每层的通道数)个通道相连。那么,在数据采集板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时,可将同一采样周期的数据,分别划分为N个能带集合(即图5中的能量带1数据-能量带N数据),每个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可分别划分为L个子集合(例如,图5中的第1层通道1-第1层通道M为一个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周期内采集到的数据,如图6所示,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可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比如,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那么第2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N*L*M,以此类推,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i-1)*N*L*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起始地址的举例中每个通道数据所占的地址长度为“1”。当然,也可能存在多个通道数据组合后所占的地址长度为“1”的情况。例如4个通道数据组合(相邻的通道数据组合在一起)后所占的地址长度为“1”;那么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第2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以此类推,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还可能存在一个通道数据占用多个地址长度的情况。例如一个通道数据占用2个地址长度;那么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第2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N*L*M*2,以此类推,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i-1)*N*L*M*2。

步骤408,接收数据选择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预设成像目标属于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对于多能谱CT的数据,针对同一扫描对象,每个能量带的数据的成像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针对当前扫描对象,可以仅选取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的数据以用于实时成像,而无需将采集到的各个能量带的数据均发送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采集设备和成像系统所需处理的数据量,降低了对带宽的要求,并可以提高对成像目标进行成像的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数据选择参数中可包括成像效果适用于当前扫描对象的目标能量带。而对于目标能量带的获取,可根据实验数据或者技术人员的经验,将各个扫描对象与相应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存储于成像系统中;那么,成像系统便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生成针对当前扫描对象的数据选择参数(其中包含对应于当前扫描对象的能量带)。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采集设备直接采用X射线扫描预设成像目标(例如,人体任意的组织或部位)时,扫描对象即为该预设成像目标,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成像目标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采集设备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将造影剂注入成像目标)时,扫描对象包含成像目标和造影剂,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造影剂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410,获取待成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上述步骤404的排序方式(即对数据进行按照采样周期的递增存储,各个采样周期的数据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以及同一采样周期内的数据按照能量带的不同分类存储)以及接收到的数据选择参数,确定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再根据存储地址读取待成像数据。

举例而言,承接于上述图5-6的举例,假定在第j个采样周期,成像系统选取能带k作为目标能量带(即数据选择参数指示待成像数据属于能量带k)。那么,每个数据采集板的缓存器中的地址(j-1)*(k-1)*L*M作为起始地址,再连续读取L*M个数据,该读取到的数据即为第j个采样周期中对应于能量带k的所有数据(即待成像数据)。下面结合具体的通道数值做进一步说明。假定数据采集设备的检测器可采集144*1872个通道的数据,检测器包含39个探测器(每个探测器采集144*48个通道数据),数据采集设备包含3个数据采集板(每个数据采集板对应13个探测器);那么,每个数据采集板的缓存器中的地址(j-1)*(k-1)*144*624作为起始地址,再连续读取144*624个数据,如图7所示,该读取到的数据即为第j个采样周期中对应于能量带k的所有数据。其中,对应于3个数据采集板的缓存器中的数据分别为第1层通道1(假定第一个数据为通道1)-第1层通道M、第1层通道M+1-第1层通道2M、第1层通道2M+1-第1层通道3M。

步骤412,向成像系统发送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成像系统利用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预设成像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板将获取到的待成像数据发送至数据预处理模块,再由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比如,对数据进行合拢、压缩等)后,发送至成像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扫描对象可能对应多个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即映射关系可能为“一对多”,目标能量带存在多个)。对于待成像数据的发送方式,当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可以向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当然,也可以依次向成像系统发送各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即在上一待成像数据发送完毕后再发送下一待成像数据。例如,当目标能量带为能量带1和能量带3时,在一种情况下,可先发送能量带1(能量带3)部分通道数量的数据,再发送能量带3(能量带1)部分通道数量的数据,按照上述顺序循环发送数据直到两能量带(能量带1和能量带3)的数据均发送完毕为止。在另一种情况下,可先发送完能量带1(能量带3)的数据后,再发送能量带3(能量带1)的数据。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成像目标的成像效果,可在扫描结束后(即所有采样周期都结束后)获取区别于待成像数据的其他数据(作为上述实时成像的成像结果的辅助数据,可对成像结果进一步完善),并根据其他数据对成像目标做进一步的成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还可以被包括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与执行指令的处理设备连接,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对应的机器可读指令,这些指令能够被处理设备执行,上述机器可读指令用于实现如下操作: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在不同的例子中,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特殊的,所述机器可读介质还可以是纸张或者其他合适的能够打印程序的介质。使用这些介质,这些程序可以被通过电学的方式获取到(例如,光学扫描)、可以被以合适的方式编译、解释和处理,然后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10488.0 (22)申请日 2018.05.24 (71)申请人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110167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 177-1号 (72)发明人 相欣 阳松波 胡小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415 代理人 林祥 (51)Int.Cl. A61B 6/03(2006.01) (54)发明名称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 机器可读存 储介质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 设备、 。

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对 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 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 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 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 数据, 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 的一部分;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 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 作 为待成像数据;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 数据,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 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通过本申请的技术 方案, 可以减少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 据量, 从而减缓传输数据的压力, 提高成像效率。 权。

3、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09009191 A 2018.12.18 CN 109009191 A 1.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 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 作 为待成像数据;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 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

4、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 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包括: 在每一个采样周期, 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存储排序后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 对采集到的数 据进行重新排序, 包括: 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 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 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 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 一扫描层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

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 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 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 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 作为待成像数据, 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 址;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待成像数据, 包 括: 当所述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 向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 能量带的数据。 7.根。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包括: 所述待成像数据 所属的能量带。 8.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检测器, 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所述 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 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 若干数据采集板, 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 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 集到的数据, 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 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9009191 A 2 数据; 每。

7、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还用于: 接收所述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 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并根据所述数据选 择参数, 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所述设备还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块, 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后, 发送至 所述成像系统,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 用于在每一个采样周期, 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用于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 对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 新排序; 所述。

8、缓存器, 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进行排序后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用于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 每 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其中, 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 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 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 所述缓存器在存储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时, 在上一个采 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

9、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确定所 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并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 用于在所述待成像数据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 向 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包括: 所述待成像数 据所属的能量带。 15.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 指令, 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9009191 。

10、A 3 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数据采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 设备、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多能谱CT(Computed Tomography,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发展迅 速。 相比于传统的CT成像设备, 多能谱C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器将X射线划分为多个能量带来 分别采集数据, 从而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且图像质量更高。 但是, 多能谱CT成像中的数 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量是传统按照单能量带采集到数据量的N倍(N为划分的能量带的数 量), 巨大的数据量对整机的数据传输硬。

11、件系统设计以及实现实时建像带来巨大的挑战。 0003 在相关技术中, 通过提高硬件的数据传输性能和处理性能来实现对成倍增长的数 据量的支持。 然而, 提高硬件的性能将导致成本的提高, 也增加了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申请提供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设备、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可 以在无需提高硬件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多能谱CT成像时的实时数据量。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 包括: 0007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0008 接收。

12、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 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 分; 0009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 据, 作为待成像数据; 0010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 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0011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 提出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 包括: 0012 检测器, 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 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

13、定通道的数据; 0013 若干数据采集板, 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 用于读取相应探测 器采集到的数据, 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0014 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 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 到的数据; 0015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还用于: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 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并根据所述数据选 择参数, 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109009191 A 4 0016 所述设备还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块, 。

14、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后, 发 送至所述成像系统, 以使得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0017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 提出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 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方 法的步骤。 0018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 本申请通过根据成像系统下发的数据选择参数的指示, 仅 获取并发送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而非一次性获取和发送采集到的所 有数据, 减少了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据量, 从而一方面减缓了传输数据的压力, 提高了成像效率, 另一方面降低了硬件成本和。

15、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0020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0022 图5-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采集板对读取到数据的排序方式。 0023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获取特定采样周期内待成像数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 附图时, 除非另有表示, 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16、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相反, 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 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5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 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 、“所述” 和 “该” 也旨在包括多数 形式,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还应当理解,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 “和/或” 是指并包 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6 应当理解, 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 但这 些信息不应。

17、限于这些术语。 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 例如, 在不脱离 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 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 类似地, 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 一信息。 取决于语境, 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 “如果” 可以被解释成为 “在时” 或 “当 时” 或 “响应于确定” 。 0027 相比于传统的CT成像技术, 多能谱CT成像采集的数据量成倍增长。 若将所有采集 到的数据全部发送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 则将对硬件的数据传输造成较大的压力。 实 际上, 对于多能谱CT采集到的数据, 并非需要全部的数据才能进行实时成像。 因此, 本申请 通过对向成像系统发送数据的方式给予改进, 以解决。

18、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 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 请参见图1,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 程图,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采用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数据采集设备(或者数据采集系统)中。 如图1所示, 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109009191 A 5 0029 步骤102,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 行存储。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采集设备的扫描过程被划分为多个采样周期(例如, 每个周期 扫描的角度不同), 那么在采集数据时, 可在每一个采样周期, 采集多个(即数。

19、据采集设备划 分的能量带的数量)能量带的数据, 再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 序, 并存储排序后的数据。 而具体的重新排序的操作, 可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分别 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 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通过按照能量带 的不同分类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有利于读取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只需要读取相应的能带集 合的数据即可), 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续成像的效率。 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 可分别 划分为多个子集合, 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同时, 针对不同周期内 采集到的数据, 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 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可在。

20、上一个采样周期的 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基于上述递增存储的方式, 各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 有利于后续读取相应周期内的数据时计算存储地址, 从而提高 读取速度。 0031 步骤104,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所述 预设成像目标属于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对于多能谱CT的数 据, 针对同一扫描对象, 每个能量带的数据的成像效果存在差异。 比如, 预设成像目标可以 是腿部、 腹部、 胸部等。 假定预设成像目标为腿部, 此时能量带2的数据的成像效果较好。

21、, 那 么对腿部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就是能量带2的数据。 因此, 针对当前扫描对象, 可以仅 选取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的数据以用于实时成像, 而无需将采集到的各个能量带的数据 均发送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 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采集设备和成像系统所需处理的数 据量, 降低了对带宽的要求, 并可以提高对成像目标进行成像的效率。 0033 基于上述分析, 数据选择参数中可包括所述待成像数据所属的能量带(以下简称 为目标能量带)。 而对于目标能量带的获取, 可根据实验数据或者技术人员的经验, 将各个 扫描对象与相应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并存储于成像系统中; 那么, 成 像系统便可以。

22、根据该映射关系, 生成针对当前扫描对象的数据选择参数(其中包含对应于 当前扫描对象的能量带)。 而根据是否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将造影剂注入成像目标), 映射 关系的建立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 当数据采集设备直接采用X射线扫描预设成像目标(例 如, 人体任意的组织或部位)时, 扫描对象即为该预设成像目标, 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成像 目标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 当未在腿部注入造影剂时, 可建立腿部与能量带 2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采集设备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时, 扫描对象包含预设成像目标和造影 剂, 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造影剂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 对腿部注入造影剂1, 能量带1。

23、的数据对腿部的成像效果较好, 那么可以建立造影剂1与能量带1的对应关系; 对腿 部注入造影剂2, 能量带4的数据对腿部的成像效果较好, 那么可以建立造影剂2与能量带4 的对应关系。 0034 步骤106,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 应的数据, 作为待成像数据。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可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确定所述待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109009191 A 6 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再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待成像数据。 例如, 当按照采样周 期依次存储以及按照能量带分类存储时, 可根据当前所处的周期和目。

24、标能量带对应的能带 集合, 计算出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0036 步骤108,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 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同一扫描对象可能对应多个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即映射关系 可能为 “一对多” , 目标能量带存在多个)。 对于待成像数据的发送方式, 当所述待成像数据 包括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 可以向所述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目标能量 带)的数据。 当然, 也可以依次向成像系统发送各目标能量带的数据, 即在上一待成像数据 发送完毕后再发送下一待成像数据。 0038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

25、 本申请通过根据成像系统下发的数据选择参数的指示, 仅 获取并发送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而非一次性获取和发送采集到的所 有数据(即 “按需获取并发送数据” ), 减少了在进行实时成像时所需传输的数据量, 从而减 缓了传输数据的压力, 提高了成像效率。 0039 相应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 如图2-3所示, 采集设备10 包括: 0040 检测器102, 用于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 据; 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图中未示出), 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多个能量带采集特定通道 的数据。 0041 若干数据采集板(位于数据采集模。

26、块104中, 即数据采集模块104包含若干数据采 集板), 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探测器相对应, 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 不 同的数据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0042 每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位于缓存模块106中, 即缓存模块 106包含若干缓存器。 例如, 图3中包含K个数据采集板和相应的K个缓存器), 用于存储数据 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 0043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板, 还用于: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 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并根据所述数据选 择参数, 在缓存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

27、数据作为待成像数据。 作为一示例性 实施例, 获取待成像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排序方式以及所述数据选择参 数, 确定所述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并由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读取所述待 成像数据。 0044 所述设备还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块108, 用于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 后, 发送至所述成像系统,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 像目标。 0045 在一实施例中, 检测器还用于在每一个采样周期, 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0046 数据采集板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排序方式, 对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 序。 具体的, 重新排序的方式可。

28、包括: 将所述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 合, 每个所述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其中, 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 每个所述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109009191 A 7 0047 缓存器还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进行排序后的数据。 0048 需要说明的是, 数据采集设备中各模块的原理可参照上述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 的相应部分, 在此不再赘述。 0049 为了便于理解,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50 请参见图4,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CT成像。

29、数据的采集方法的 流程图,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2-3的采集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组件, 这些组件的 整体, 既可以称为CT成像数据的采集设备, 也可以称为CT成像数据的采集系统)中。 如图4所 示, 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1 步骤402, 在对当前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 0052 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采集设备的检测器包含若干探测器, 每个探测器用于按照预 设的多个能量带(即数据采集设备所划分能量带的数量)采集特定通道的数据。 举例而言, 假定数据采集设备将X射线划分了N个能量带, 检测器包含X个探测器(假定每个探测器采集 的通道数量相同), 共需。

30、要采集Y(扫描层)*W(每层的通道数量)个通道的数据; 那么, 每个探 测器均按照N个能量带采集Y*(W/X)个通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 每个探测器采集的通道 数量也可以不相同或部分相同, 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53 同时, 数据采集设备的扫描过程被划分为多个采样周期, 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均 按照预设的多个能量带采集数据。 0054 步骤404, 按照预设的排序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0055 步骤406, 存储排序后的数据。 0056 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采集设备包含若干数据采集板, 每个数据采集板与至少一个 探测器相对应, 用于读取相应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 不同的数据。

31、采集板对应的通道不同。 每 个数据采集板配置有一对应连接的缓存器, 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板由探测器读取到的数据。 由于每个数据采集板从探测器中读取到的数据来自多个扫描层、 多个通道和多个能量带, 为了有利于后续进行读写操作, 可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具体的, 可将同一采样周 期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多个能带集合, 每个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通过按 照能量带的不同分类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有利于读取目标能量带的数据(只需要读取相应 的能带集合的数据即可), 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续成像的效率。 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 据, 可分别划分为多个子集合, 每个子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

32、据。 同时, 针对不同 周期内采集到的数据, 对于相邻的两个采样周期, 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可在上一个采样 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存储。 基于上述递增存储的方式, 各个采样周期 的数据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 有利于后续读取相应周期内的数据时计算存储地址, 从 而提高读取速度。 0057 另外, 数据采集板可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 阵列)芯片作为处理单元, 利用FPGA的并行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的灵活性, 实现数据的采 集、 重新排序、 存储等功能。 当然, 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芯片作为处理单元, 比如CPU (C。

33、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 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缓存器可采用高带 宽、 高容量的存储器, 比如DDR(Double Data Rate, 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SSD (Solid State Drives, 固态硬盘)等; 本申请对缓存器采用的存储器类型和缓存器的数量 并不进行限制。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109009191 A 8 0058 举例而言, 如图5-6所示, 假定划分为N个能量带, 每个数据采集板与探测器的L(扫 描层的层数)*M(每层的通道数)个通道相连。 那么, 在数据采集板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重新 排序时, 可。

34、将同一采样周期的数据, 分别划分为N个能带集合(即图5中的能量带1数据-能量 带N数据), 每个能带集合中包括属于同一能量带的数据。 而对于每个能带集合中的数据, 可 分别划分为L个子集合(例如, 图5中的第1层通道1-第1层通道M为一个子集合), 每个子集合 中包括属于同一扫描层的数据。 同时, 针对不同周期内采集到的数据, 如图6所示, 对于相邻 的两个采样周期, 下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可在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基础 上进行递增存储。 比如, 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 那么第2个采样周期的数据 的起始地址为N*L*M, 以此类推, 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

35、i-1)*N*L*M。 需要说 明的是, 上述对起始地址的举例中每个通道数据所占的地址长度为 “1” 。 当然, 也可能存在 多个通道数据组合后所占的地址长度为 “1” 的情况。 例如4个通道数据组合(相邻的通道数 据组合在一起)后所占的地址长度为 “1” ; 那么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 第2个 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以此类推, 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 还可能存在一个通道数据占用多个地址长度的情况。 例如一个通道数 据占用2个地址长度; 那么第1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始地址为0, 第2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 起始地址为N*L*M*2, 以此类推, 第i个采样周期的数据的起。

36、始地址为(i-1)*N*L*M*2。 0059 步骤408, 接收数据选择参数。 0060 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成像系统对预设成像目标(预设成像目标 属于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分)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对于多能谱CT的数据, 针对同一扫 描对象, 每个能量带的数据的成像效果存在差异。 因此, 针对当前扫描对象, 可以仅选取成 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的数据以用于实时成像, 而无需将采集到的各个能量带的数据均发送 至成像系统用于实时成像, 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采集设备和成像系统所需处理的数据量, 降低了对带宽的要求, 并可以提高对成像目标进行成像的效率。 0061 基于上述分析, 数据选。

37、择参数中可包括成像效果适用于当前扫描对象的目标能量 带。 而对于目标能量带的获取, 可根据实验数据或者技术人员的经验, 将各个扫描对象与相 应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带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并存储于成像系统中; 那么, 成像系统便可以 根据该映射关系, 生成针对当前扫描对象的数据选择参数(其中包含对应于当前扫描对象 的能量带)。 需要说明的是, 当数据采集设备直接采用X射线扫描预设成像目标(例如, 人体 任意的组织或部位)时, 扫描对象即为该预设成像目标, 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成像目标与目 标能量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采集设备采用造影剂摄影模式(将造影剂注入成像目标) 时, 扫描对象包含成像目标和造。

38、影剂, 那么此时映射关系为造影剂与目标能量带之间的对 应关系。 0062 步骤410, 获取待成像数据。 0063 在本实施例中, 可根据上述步骤404的排序方式(即对数据进行按照采样周期的递 增存储, 各个采样周期的数据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 以及同一采样周期内的数据按照 能量带的不同分类存储)以及接收到的数据选择参数, 确定待成像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再 根据存储地址读取待成像数据。 0064 举例而言, 承接于上述图5-6的举例, 假定在第j个采样周期, 成像系统选取能带k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109009191 A 9 作为目标能量带(即数据选择参数指示待成像数据属于能。

39、量带k)。 那么, 每个数据采集板的 缓存器中的地址(j-1)*(k-1)*L*M作为起始地址, 再连续读取L*M个数据, 该读取到的数据 即为第j个采样周期中对应于能量带k的所有数据(即待成像数据)。 下面结合具体的通道数 值做进一步说明。 假定数据采集设备的检测器可采集144*1872个通道的数据, 检测器包含 39个探测器(每个探测器采集144*48个通道数据), 数据采集设备包含3个数据采集板(每个 数据采集板对应13个探测器); 那么, 每个数据采集板的缓存器中的地址(j-1)*(k-1)*144* 624作为起始地址, 再连续读取144*624个数据, 如图7所示, 该读取到的数据。

40、即为第j个采样 周期中对应于能量带k的所有数据。 其中, 对应于3个数据采集板的缓存器中的数据分别为 第1层通道1(假定第一个数据为通道1)-第1层通道M、 第1层通道M+1-第1层通道2M、 第1层通 道2M+1-第1层通道3M。 0065 步骤412, 向成像系统发送待成像数据, 以使得成像系统利用待成像数据实时成像 预设成像目标。 0066 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采集板将获取到的待成像数据发送至数据预处理模块, 再由 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各个数据采集板上报的数据处理(比如, 对数据进行合拢、 压缩等)后, 发 送至成像系统。 0067 在本实施例中, 同一扫描对象可能对应多个成像效果较好的能量。

41、带(即映射关系 可能为 “一对多” , 目标能量带存在多个)。 对于待成像数据的发送方式, 当待成像数据包括 分别属于不同能量带的数据时, 可以向成像系统交替发送各个能量带(目标能量带)的数 据。 当然, 也可以依次向成像系统发送各目标能量带的数据, 即在上一待成像数据发送完毕 后再发送下一待成像数据。 例如, 当目标能量带为能量带1和能量带3时, 在一种情况下, 可 先发送能量带1(能量带3)部分通道数量的数据, 再发送能量带3(能量带1)部分通道数量的 数据, 按照上述顺序循环发送数据直到两能量带(能量带1和能量带3)的数据均发送完毕为 止。 在另一种情况下, 可先发送完能量带1(能量带3。

42、)的数据后, 再发送能量带3(能量带1)的 数据。 0068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成像目标的成像效果, 可在扫描结束 后(即所有采样周期都结束后)获取区别于待成像数据的其他数据(作为上述实时成像的成 像结果的辅助数据, 可对成像结果进一步完善), 并根据其他数据对成像目标做进一步的成 像。 0069 此外,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CT成像数据的采集方法还可以被包括在机器可读存储 介质中, 该存储介质可以与执行指令的处理设备连接, 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CT成像数据的 采集方法对应的机器可读指令, 这些指令能够被处理设备执行, 上述机器可读指令用于实 现如下操作: 0070 在对当前。

43、扫描对象进行扫描的过程中, 分别采集多个能量带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0071 接收成像系统发送的数据选择参数, 所述数据选择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成像系统对 预设成像目标进行实时成像所需的数据, 所述预设成像目标属于所述当前扫描对象的一部 分; 0072 根据所述数据选择参数, 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数据选择参数对应的数 据, 作为待成像数据; 0073 向所述成像系统发送所述待成像数据, 以使得所述成像系统利用所述待成像数据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109009191 A 10 实时成像所述预设成像目标。 007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多种形式, 比如, 在不同。

44、的例子中,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 RAM(Ra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易失存储 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 闪存、 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 固态硬盘、 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 光盘、 dvd等), 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 或者它们的组合。 特殊的, 所述机器可读介质还可以是 纸张或者其他合适的能够打印程序的介质。 使用这些介质, 这些程序可以被通过电学的方 式获取到(例如, 光学扫描)、 可以被以合适的方式编译、 解释和处理, 然后可以被存储到计 算机介质中。 0075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 凡在本申请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109009191 A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2 CN 109009191 A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3 CN 109009191 A 13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4 CN 109009191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