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55361.1 (22)申请日 2016.07.18 (73)专利权人 张庭华 地址 433300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 芦河村5-18号 专利权人 赵凤球 (72)发明人 张庭华 赵凤球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王利彬 (51)Int.Cl. A61J 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奶瓶技术领域, 提供了一 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2、 包括分体结构的瓶身组 件以及底座, 瓶身组件包括瓶身以及加热组件。 底座接入外部电源或内置有充电电池, 其内部设 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 加热组件 安装于瓶身上, 其具有外露于瓶身外表面的第一 导电触点组, 底座上设置有外露于底座外表面的 第二导电触点组, 当瓶身组件与底座组合后, 第 一导电触点组与第二导电触点组导通。 从而可实 现瓶身内的液体的加热以及温度控制等操作。 需 要喂奶时, 可将瓶身组件从底座上取出, 直接拿 着瓶身组件进行喂奶。 相比于现有的体积较大、 质量大的电子奶瓶, 本实用新型的瓶身组件体积 小, 质量小, 有利于携带, 清洗以及锻练婴儿自行 喂奶。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045004 U 2017.03.29 CN 206045004 U 1.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包括瓶身组件, 所述瓶身组件包括瓶身以及用于加热瓶 身内部液体的加热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恒温奶瓶还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接入外部电 源或内置有充电电池, 其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 所述加热组件安装 于所述瓶身上, 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外露于所述瓶身外表面的第一导电触点组, 所述底座上 设置有外露于所述底座外表面的第二导电触点组, 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与温度检测模块以 及加热恒温电路电连接; 所述瓶身组件与所述底座为分体结构, 当所述。
4、瓶身组件与底座组 合后,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身底部的外周缘上还 套设有弹性套, 所述弹性套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加热组件夹置于所述弹性套与瓶身之间, 并 且, 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导电触点组嵌置于所述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身底部的外周缘上设 置有环形凹陷部, 所述弹性套通过过盈连接方式套设于所述环形凹陷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电热 片,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所述电热片电连接, 所述电热片呈薄片状,。
5、 其通过环形弯曲后贴 附于所述环形凹陷部上, 所述电热片夹置于所述弹性套与环形凹陷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 设置有开口槽, 所述开口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环状的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 所述瓶身组件的 底部嵌置于所述开口槽内, 并且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第二导电触点组紧密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包括正 极片以及负极片, 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金属环, 其中, 所述正极片 与一个所述的金属环紧密接触, 所述负极片与另一个所述的金属环紧密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
6、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身外周缘的直径比弹 性套的直径大, 所述瓶身的外周缘与弹性套的外周缘形成台阶, 当瓶子身组件与底座组合 时, 所述弹性套恰好嵌入所述开口槽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45004 U 2 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奶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背景技术 0002 奶瓶是用来盛奶与喂奶的一种器具, 一般给婴儿使用。 用户将奶粉定量装入奶瓶 中, 然后倒入一定温度的温开水混合溶解后, 再给婴儿喂食。 但这种传统的奶瓶并没有加温 与控温功能, 仅是用于盛奶和喂奶的一个器具而已。 。
7、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并针对人们对喂 奶过程中的一些困扰与需求,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电子显温奶瓶, 加热奶瓶等, 其实现方 式是将瓶身、 加热器件、 温控器件等集成一体, 具有单次加热或重复加热的温度控制功能, 然而, 这种奶瓶一般体积较大, 质量大, 不利于携带, 清洗以及锻练婴儿自行喂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旨在解决现 有技术中的电子奶瓶所存在的体积较大, 质量大, 不利于携带, 清洗以及锻练婴儿自行喂奶 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包括瓶身组件, 所述瓶身组 件包括瓶身以及用。
8、于加热瓶身内部液体的加热组件, 所述电子恒温奶瓶还包括底座, 所述 底座接入外部电源或内置有充电电池, 其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 所 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瓶身上, 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外露于所述瓶身外表面的第一导电触点 组,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露于所述底座外表面的第二导电触点组, 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与 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电连接; 所述瓶身组件与所述底座为分体结构, 当所述瓶 身组件与底座组合后,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导通。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瓶身底部的外周缘上还套设有弹性套, 所述弹性套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加热组件夹置于所述弹性套与瓶身之间, 。
9、并且, 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导电触点组嵌置 于所述通孔内。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瓶身底部的外周缘上设置有环形凹陷部, 所述弹性套通过过盈连 接方式套设于所述环形凹陷部上。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电热片,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所述电热片电连 接, 所述电热片呈薄片状, 其通过环形弯曲后贴附于所述环形凹陷部上, 所述电热片夹置于 所述弹性套与环形凹陷部之间。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槽, 所述开口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环状的所述第 二导电触点组, 所述瓶身组件的底部嵌置于所述开口槽内, 并且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组与第 二导电触点组紧密接触。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
10、第一导电触点组包括正极片以及负极片, 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组包 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金属环, 其中, 所述正极片与一个所述的金属环紧密接触, 所述负极 片与另一个所述的金属环紧密接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45004 U 3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瓶身外周缘的直径比弹性套的直径大, 所述瓶身的外周缘与弹性 套的外周缘形成台阶, 当瓶子身组件与底座组合时, 所述弹性套恰好嵌入所述开口槽内。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瓶身组件与底座为分 体结构, 两者通过第一、 第二导电触点组进行电连接。 当瓶身组件与底座组合在一起时, 可 实现瓶身内。
11、的液体的加热以及温度控制等操作。 当瓶身内的液体加热完成, 需要喂奶时, 可 将瓶身组件从底座上取出, 直接拿着瓶身组件进行喂奶。 相比于现有的体积较大、 质量大的 电子奶瓶, 本实用新型的瓶身组件上没有电源转换电路、 温控电路等电子器件, 因此, 其体 积小, 质量小, 有利于携带, 清洗以及锻练婴儿自行喂奶。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中的瓶身组件与底座接合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图1中的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图1中的底座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16 图5是图4。
12、中的底座的第二导电触点组设置于开口槽槽底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如图1至图4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 一种分体式电子恒温奶瓶, 包括 瓶身组件100以及底座200, 瓶身组件100包括瓶身10以及用于加热瓶身内部液体的加热组 件11。 0019 底座200接入外部电源或内置有充电电池, 其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 恒温电路。 加热组件1。
13、1安装于瓶身10上, 加热组件11具有外露于瓶身10外表面的第一导电 触点组111, 底座200上设置有外露于底座200外表面的第二导电触点组21, 第二导电触点组 21与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电连接。 瓶身组件100与底座200为分体结构, 当瓶身 组件100与底座200组合后, 第一导电触点组111与第二导电触点21组导通, 从而实现温度检 测模块以及加热恒温电路与加热组件11电路的电气连接。 0020 具体地, 加热组件11还包括电热片112, 第一导电触点组111与电热片112电连接。 瓶身10底部的外周缘上设置有宽度550mm环形凹陷部101, 环形凹陷部101上还套设有弹 性。
14、套12, 上述电热片112呈薄片状, 其通过环形弯曲后贴附于环形凹陷部101上, 并通过弹性 套12包裹, 从而, 将电热片112夹置于弹性套12与环形凹陷部101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 弹性 套12通过过盈连接方式套设于环形凹陷部101上, 弹性套12上开设有通孔121, 并且第一导 电触点组111嵌置于通孔121内。 0021 于本实施例中, 弹性套12的通孔121开设于壁体上, 底座200上设置有开口槽201, 开口槽201的槽壁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导电触点组21, 瓶身组件100底部嵌置于开口槽201 内, 并且第一导电触点组111与第二导电触点组21紧密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 第一导电。
15、触点 组111为正、 负两块极片, 第二导电触点组21为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金属环, 其中, 一个金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45004 U 4 环与正极片紧密接触, 另一个金属环与负极片紧密接触。 0022 当然, 除上述的结构形式外, 弹性套12的通孔121还可以开设于弹性套12的底部, 第一导电触点组111也对应地嵌置于该通孔121内, 并且外露出弹性套12的底面。 而底座200 上的第二导电触点组21则设置于开口槽201的槽底内, 并设计成弹片结构(请参见图5)。 0023 上述瓶身10外周缘的直径比弹性套12的直径大, 从而, 瓶身10的外周缘与弹性套 12的外周缘。
16、形成台阶, 弹性套12可恰好嵌入开口槽201内, 即是本实施例通过瓶身组件100 与底座200相互嵌套的方式将两者组合在一起。 0024 可见, 本实施例的瓶身组件100与底座200为分体结构, 两者通过第一、 第二导电触 点组111、 21进行电连接。 当瓶身组件100与底座200组合在一起时, 可实现瓶身10内的液体 的加热以及温度控制等操作。 当瓶身10内的液体加热完成, 需要喂奶时, 可将瓶身组件100 从底座200上取出, 直接拿着瓶身组件100进行喂奶。 相比于现有的体积较大、 质量大的电子 奶瓶, 本实施例的瓶身组件100上没有电源转换电路、 温控电路等电子器件, 因此, 其体积 小, 质量小, 有利于携带, 清洗以及锻练婴儿自行喂奶。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4500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045004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045004 U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04500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