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14180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8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04270.4

申请日:

2008.01.24

公开号:

CN101493085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4B 33/00申请日:20080124授权公告日:20110824终止日期:201201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4B33/00; F04B49/00

主分类号:

F04B33/00

申请人:

吴树木

发明人:

吴树木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包括有一筒体,所述的筒体内具有两气室与一容置空间,所述的筒体的两气室内分别设有一活塞杆,所述的两活塞杆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第一端,所述的筒体第二端设有一底座,其中所述的底座包括相通的进气道与泄气道,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组与一泄气杆,所述的控制组径向设在所述的筒体,让操作者进行打气时拥有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打气时不会有误触控制组而影响进气的情况发生,所述的泄气杆容置在所述的容置空间,操控所述的控制组选择性压迫所述的泄气杆,进一步达到开放/封闭所述的泄气道,提供大气量进气与高压进气供选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筒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的筒体设有一第一气室、一第二气室、一容置空间与一孔,所述的两气室与所述的容置空间分别轴向设置,其中所述的两气室并贯通第一端至第二端,所述的孔是径向设在所述的筒体上,且所述的孔连通所述的容置空间;
一底座,设有一第一容室、一第二容室、一进气道与一泄气道,其中所述的两容室与所述的进气道相通,所述的进气道又与所述的泄气道相通,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筒体第二端结合,所述的第一容室承接所述的第一气室,所述的第二容室承接所述的第二气室,所述的泄气道承接所述的容置空间;
一软管,设在所述的底座上并与所述的进气道相通;
两活塞杆,分别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的两气室内;
一握柄,结合所述的两活塞杆;以及
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泄气杆与一控制组,所述的泄气杆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的控制组设在所述的筒体的孔内,操控所述的控制组选择性压迫所述的泄气杆,所述的泄气杆选择性封闭所述的底座的泄气道,控制第一气室汲取的气量泄出与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进气道包括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其中第一部位相通第一气室,第二部位相通第二气室,同时第二部位内设有一第一单向阀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气道恰位于所述的进气道的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组包括一呈偏心的控制杆,所述的控制杆一端设有一柄部,所述的控制杆穿伸于所述的孔,操控所述的柄部令所述的控制杆选择性压迫所述的泄气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气杆包括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的泄气杆第一端接触所述的控制杆,所述的泄气杆第二端形成扩大端,所述的底座的泄气道内设有一第二单向阀组,令所述的泄气杆常态性向上顶推,进一步封闭泄气道与容置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组还包括有一结合件,所述的控制杆穿伸于所述的孔结合于所述的结合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第一端设有一盖体,所述的盖体并设有一孔,所述的盖体的孔对应于所述的筒体的孔,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组设在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筒体的孔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还包括两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结合于所述的筒体,所述的盖体设有两通孔,所述的盖件分别穿设在所述的通孔中而结合于筒体第一端的两气室。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两容室内分别设有一封闭件,所述的两封闭件并分别结合于所述的筒体第二端的两气室。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向两侧分别延伸有一踏板,所述的两踏板排列的方向与所述的两气室排列的方向垂直。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气筒设有一压力表。

说明书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气筒,尤其是指一种改变打气量进一步改变压力大小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参照我国专利公告编号第CN2539849号具高压大出气量的打气筒,在底座上设内、外筒体以及介于内、外筒体问的中空打气杆,打气杆底端的打气活塞与内、外筒体间各设单向进气的阀门,打气杆内侧与内筒体顶部的固定活塞间设单向进气的阀门,相对内筒体上下端设单向阀,底座中分别设将内筒体、外筒体延伸至出气口的信道,各信道中设单向阀,且对应外筒体的信道中设一可控制信道启闭的调节组件,如此,利用内、外筒配合双回路加压出气设计,使所述的打气筒可以大出气量方式快速地充气,另可配合调节组件的控制,使双回路的加压空气汇集在中间小截面积的回路中,利用截面积缩小、出气压力增大的原理,让使用者省力地操作打气筒输出高压气体。
但是,现有的调节组件设在底座,因为这种形式的打气筒是利用双脚踩踏在底座,而手部握持握把,让打气杆相对于筒体上下活动,达到汲气功效。将调节组件设在底座,让操作者一只脚踩踏在底座,另一只脚踩踏在调节组件,当进行汲气时,打气杆向上抽出时,双脚容易产生不稳的情况,而让踩踏的脚离开底座,而无法操控调节组件,另外,也可能发生踩踏的脚误触调节组件的情况,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因此本发明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艺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将调节组件设在底座,当操作者进行打气时,容易误触调节组件,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大气量或高压进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筒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的筒体设有一第一气室、一第二气室、一容置空间与一孔,所述的两气室与所述的容置空间分别轴向设置,其中所述的两气室并贯通第一端至第二端,所述的孔是径向设在所述的筒体上,且所述的孔连通所述的容置空间;
一底座,设有一第一容室、一第二容室、一进气道与一泄气道,其中所述的两容室与所述的进气道相通,所述的进气道又与所述的泄气道相通,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筒体第二端结合,所述的第一容室承接所述的第一气室,所述的第二容室承接所述的第二气室,所述的泄气道承接所述的容置空间;
一软管,设在所述的底座上并与所述的进气道相通;
两活塞杆,分别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的两气室内;
一握柄,结合所述的两活塞杆;以及
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泄气杆与一控制组,所述的泄气杆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的控制组设在所述的筒体的孔内,操控所述的控制组选择性压迫所述的泄气杆,所述的泄气杆选择性封闭所述的底座的泄气道,控制第一气室汲取的气量泄出与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包括有双气室可以满足大气量的要求,同时本发明的双气室还可选择性进气,达到高压进气的要求。
2.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包括一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设有一泄气杆与一控制组,操控控制组而改变泄气杆的位置,控制泄气道开放与否,让第一气室的气体经由泄气道排出,而仅以第二气室作有效打气,达到高压进气的目的。
3.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将控制组设在底座与握柄之间,让操作者进行打气时拥有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打气时不会有误触控制组而影响进气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打气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打气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沿图13-3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控制装置在第一位置,打气筒进行大进气量进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沿图14-4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泄气杆封闭容置空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沿图15-5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泄气道与容置空间呈封闭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的延续,表控制装置在第二位置,打气筒进行高压进气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4的延续,表泄气杆未封闭容置空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5的延续,表泄气道与容置空间呈开放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筒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气室;14第二气室;15容置空间;16孔;17盖体;171第一通孔;172第二通孔;173孔;18盖件;181容孔;20底座;201踏板;202第一容室;203第二容室;204进气道;2041第一部位;2042第二部位;205泄气道;21第一单向阀组;22第二单向阀组;23第一封闭件;231气道;24第二封闭件;241气道;242容部;25第三单向阀组;30软管;40活塞杆;41活塞;42气密件;50握柄;60控制装置;61泄气杆;611第一端;612第二端;613气密件;62控制组;621控制杆;622柄部;623结合件;7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打气筒第一实施利的立体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的打气筒包含有一筒体10、一底座20、一软管30、两活塞杆40、一握柄50与一控制装置60。
所述的筒体10包括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第一端11结合于所述的底座20,第二端12结合于所述的握柄50。所述的筒体10还包括有两气室13、14与一容置空间15,都轴向贯穿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还设有一孔16,所述的孔16径向设在所述的筒体10,并连通所述的容置空间15,同时所述的容置空间15设在所述的两气室13、14之间。第一端11并设有一盖体17,所述的盖体17形成两通孔171、172与一孔173,所述的两通孔171、172对应于所述的两气室13、14,所述的孔173对应于所述的孔16。所述的盖体17盖设在所述的筒体10第一端11,所述的盖体17的通孔171、172分别供一盖件18穿设,所述的两盖件18并以螺锁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的两气室13、14,所述的盖件18设有一容孔181。
所述的底座20一端连接所述的软管30,所述的软管30可承接待充气物,所述的底座20的底部向两侧分别延伸有一踏板201,所述的两踏板201排列的方向与所述的两气室13、14排列的方向恰呈垂直,令操作者踩踏踏板201时,不受到筒体10的干涉。所述的底座20内形成两容室202、203、一进气道204与一泄气道205,所述的进气道204与所述的泄气道205内分别设有两单向阀组21、22,其中进气道204贯通底座20的一侧面,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组21组设在所述的进气道204。泄气道205贯通底座20的底面,第二单向阀组22组设在泄气道205。所述的进气道204贯通所述的两容室202、203,所述的泄气道205相通所述的进气道204。所述的两容室202、203内分别设有一封闭件23、24,所述的两封闭件23、24并以螺锁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的筒体10第二端12的两气室13、14,所述的第一封闭件23设有一气道231,所述的第二封闭件24设有一气道241与一容部242(请参照图3),所述的容部242内还设有一第三单向阀组25。所述的两封闭件23、24分别置在两容室202、203内,而螺锁在筒体10的两气室13、14,具有防止气体外泄的功能。
所述的两活塞杆40分别设在所述的筒体10的两气室13、14内,所述的两活塞杆40的第一端穿伸于气室13、14与盖件18,以螺锁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的握柄50。所述的两活塞杆40第二端设有一活塞41,所述的活塞41环设有一气密件42,让活塞杆40与筒体10相对汲气时,令活塞杆40下压打气与上拉补气。
所述的控制装置60包括一泄气杆61与一控制组62。所述的泄气杆61设有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其中第二端612形成一扩大端且设有一气密件613。所述的控制组62以可枢转或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的筒体10与所述的盖体17的孔16、173。所述的控制组62包括一呈偏心的控制杆621,所述的控制杆621一端设有一柄部622,所述的控制杆621另一端设有一结合件623。操控所述的柄部622,令所述的控制杆621选择性压抵所述的泄气杆61第一端611。
参照图3至图5,为本发明打气筒进行大气量打气的示意图。进行大气量打气时,令所述的控制装置60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的泄气杆61第二端612受到底座20泄气道205内的第二单向阀组22向上顶推,而凭借所述的泄气杆61第二端611的扩大端与气密件613封闭底座20的泄气道205与筒体10的容置空间15。此时,泄气杆61通过第二单向阀组22产生向上顶推的力量。
所述的进气道204包括有第一部位2041与第二部位2042,其中第一部位2041相通于第一封闭件23的气道231,同时第一部位2041与第二部位2042之间还相通于所述的泄气道205,第二部位2042内设有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组21,且第二部位2042相通于所述的第二封闭件24的气道241与容部242,第二部位2042并相通于软管30。
当操作者进行打气时,脚踏在底座20的踏板201,双手握持握柄50进行往复上下汲气动作,此时,握柄50连动活塞杆40在筒体10的两气室13、14内重复下压打气与上拉补气的动作,第一气室13内的气经由第一封闭件23的气道231进入进气道204的第一部位2041,此时泄气道205至容置空间15形成关闭,让气体不会由泄气道205泄出。气体进入进气道204后,强迫第一单向阀组21开通,让气体得以顺利进入第二部位2042。同时第二气室14内的气经由第二封闭件24的气道241进入,并强迫第三单向阀组25开通,让气体得以顺利进入第二部位2042,在第二部位2042内的气都汇集至软管30,进一步得到大量的气体。
参照图6至图8,为本发明打气筒进行高压进气的示意图。进行高压进气时,令所述的控制装置60位于第二位置,扳动所述的控制组62的柄部622,令呈偏心的控制杆621压迫所述的泄气杆61第一端611,让泄气杆61第二端612向下抵压在第二单向阀组22,使泄气道205与容置空间15呈开启。
当操作者进行打气时,利用握柄50进行往复上下汲气动作,此时,第一气室13内的气经由第一封闭件23的气道231进入进气道204的第一部位2041,此时泄气道205至容置空间15形成开启,第一气室13产生的气体经由泄气道205泄出。第二气室14内的气经由第二封闭件24的气道241进入,并强迫第三单向阀组25开通,让气体得以顺利进入第二部位2042,同时,第二气室14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部位2042后,迫使第一单向阀组21关闭,使气体只能单向往软管30移动,进一步得到少量高压的气体。
参照图9,为本发明打气筒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本发明打气筒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打气筒在盖体17设有一压力表70,以及所述的控制装置60装设在所述的筒体10身处,而位于所述的底座20与所述的握柄50之间。而其它构件与第一实施例都相同,在此不多作赘述。
本发明的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利用控制装置而可以选择性操控大进气量进气与少进气量高压进气。其中控制装置的控制组设置在底座与握柄之间,让操作者在进行打气时,可以选择性进行大进气量进气或少进气量高压进气,而选择控制装置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再进行打气。操作者可以专心进行打气,不会发生误触控制组的情况。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包括有双气室可以满足大气量的要求,同时本发明的双气室还可选择性进气,达到高压进气的要求。
2.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包括一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设有一泄气杆与一控制组,操控控制组而改变泄气杆的位置,控制泄气道开放与否,让第一气室的气体经由泄气道排出,而仅以第二气室作有效打气,达到高压进气的目的。
3.本发明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其中本发明将控制组设在底座与握柄之间,让操作者进行打气时拥有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打气时不会有误触控制组而影响进气的情况发生。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变压力的打气筒.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可变压力的打气筒,包括有一筒体,所述的筒体内具有两气室与一容置空间,所述的筒体的两气室内分别设有一活塞杆,所述的两活塞杆穿伸于所述的筒体第一端,所述的筒体第二端设有一底座,其中所述的底座包括相通的进气道与泄气道,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组与一泄气杆,所述的控制组径向设在所述的筒体,让操作者进行打气时拥有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打气时不会有误触控制组而影响进气的情况发生,所述的泄气杆容置在所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