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用防呛奶瓶.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14132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87512.X

申请日:

20120427

公开号:

CN202554500U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9/00,A61J9/04,A61J9/06

主分类号:

A61J9/00,A61J9/04,A61J9/06

申请人:

广州市童康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海婷

地址:

51044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园厦大道东A1号之一

优先权:

CN201220187512U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义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其旨在提供一种更好的防呛奶、防涨肚效果的婴儿用防呛奶瓶。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包括奶嘴、吸管组、瓶体和底座,吸管组设置在瓶体内部,奶嘴与瓶体的上部连接,底座与瓶体的下部连接;奶嘴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所述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和底座之间设有防呛装置,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的第二单向进气阀;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该第二单向进气阀经由通孔使得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能够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中部;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并且该通孔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的位置相适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包括奶嘴(2)、吸管组(4)、瓶体(5)和底座(7),吸管组(4)设置在瓶体(5)内部,奶嘴(2)与瓶体(5)的上部连接,底座(7)与瓶体(5)的下部连接;奶嘴(2)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21),所述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和底座(7)之间设有防呛装置(6),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的第二单向进气阀(61);所述底座(7)上开设有通孔(7a);当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该第二单向进气阀(61)经由通孔(7a)使得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61)为在所述密封垫上形成的凸起,该凸起的侧壁上具有竖直切口(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61)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中部;所述通孔(7a)具有多个并且该通孔(7a)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61)的位置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呛装置(6)由医用硅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2)和瓶体(5)之间设有固定旋盖(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的外壁上设有包胶手柄(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

背景技术

奶瓶,是用来装牛奶的一种器具,是牛奶瓶子的简称。就如:装新鲜热牛奶的 瓶子也可以叫做奶瓶。奶瓶不仅包含瓶身,还包括奶嘴,对于奶瓶中的婴儿奶瓶, 从材质上可分为:玻璃奶瓶和塑料奶瓶。

现有的婴儿用奶瓶不仅在奶瓶材质上和使用安全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 大部分婴儿用奶瓶都打着具备防胀气、防呛奶的口号。通常的做法是:在奶嘴上设 有防呛装置:单向进气孔(又称波子点),吸管的连接片上设有进气孔,使奶瓶尽量 达到内外压力平衡,使婴儿宝宝吸奶更流畅,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呛奶和涨气。

这也是现有市场上常见奶瓶普遍的做法,在瓶体上部的奶嘴上设有进气孔,奶 嘴上的进气孔设置于奶嘴边缘,会受到旋盖与奶瓶结合时压紧的制约,而不能在奶 瓶内出现负压时自然的打开并进气,当婴儿急促吮吸或持续吮吸时,将会出现该进 气孔紧闭、无法打开,此时瓶内将出现负压或间断性负压,不能达到奶瓶内外压力 持续保持平衡,导致婴儿吮吸力加大、奶水断流、空吸、奶嘴吸扁,从而引起婴儿 不适。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大人们通常的做法会把奶瓶旋盖扭开,让瓶内气压恢复 与外界气压平衡,并接着给宝宝吮吸,此时的宝宝将会以最大的吮吸力吮吸,从而 将导致呛奶等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防呛奶、防涨肚 效果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包括奶嘴、吸管组、 瓶体和底座,吸管组设置在瓶体内部,奶嘴与瓶体的上部连接,底座与瓶体的下部 连接;奶嘴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所述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和 底座之间设有防呛装置,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的第二单向进 气阀;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当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该第二单向进 气阀经由通孔使得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为在所述密封垫上形成的凸起,该凸起的侧壁上 具有竖直切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中部;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并且 该通孔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防呛装置由医用硅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奶嘴和瓶体之间设有固定旋盖。

优选地,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包胶手柄。

通过在奶瓶的底部,即瓶体和底座之间设置防呛装置,该防呛装置包括一个密 封垫和单向进气阀,同时底座上开设有通气通孔,单向进气阀可以与瓶体内部和外 部连通。婴儿使用奶瓶吸奶时,通过瓶体底部的第二单向进气阀和瓶体上部的第一 单向进气阀同时配合工作,可以使得瓶体的内、外气压迅速达到一致并持续保持平 衡,婴儿吮吸会变得更轻松、更流畅,有效地降低了呛奶和涨气的问题,可更好的 达到防呛奶、防涨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防呛装置6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底座7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分别包括瓶盖1、奶嘴2、固 定旋盖3、吸管组4、瓶体5、防呛装置6和底座7。其中吸管组4设置在瓶体5内 部,其与奶嘴2连接。奶嘴2与瓶体5连接,底座7与瓶体5的下部螺纹连接。其 中,奶嘴2上设有用于与外界和瓶体内部连通的第一单向进气阀21。防呛装置6设 置在瓶体5和底座7之间,该防呛装置包括一个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中部位置上 的第二单向进气阀61。所述底座7上开设有若干通孔7a。该通孔7a的位置与第二 单向进气阀61的位置相适应,即该通孔7a位于第二单向进气阀61的下方。当瓶体 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该第二单向进气阀61经由底座上的通孔7a使得瓶体 内部和瓶体外部连通,使得外部的气体通过第二单向进气阀61流入至瓶体内部。

结合图2,所述奶嘴2和防呛装置6均采用医用硅胶制成,无毒无味,使用安 全可靠。其中奶嘴2上的第一单向进气阀21和第二单向进气阀61均采用相同的结 构,该单向进气阀在本领域通常被称作波子点。具体的,所述第一单向进气阀21 为一个在硅胶奶嘴底边边缘上形成的凸起,而第二单向进气阀61为一个在硅胶密封 垫中部形成的凸起,该凸起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与硅胶密封垫平面垂直的竖直切口 62。通常在瓶体内外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竖直切口62处于闭合状态,瓶体内部与外 部不连通,整个奶瓶处于密封状态。当瓶体内与外界产生压差时,竖直切口62张开, 瓶体内部与外部连通,外部空气流入至瓶体内部,通过瓶体底部的第二单向进气阀 和瓶体上部的第一单向进气阀同时配合工作,可以使得瓶体的内、外气压瞬间达到 一致,可有效地解决婴儿呛奶和涨肚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奶嘴2和瓶体5之间设有固定旋盖3,可以将奶嘴2固定并防止 奶嘴2被压坏。所述瓶体5的外壁上还设有包胶手柄51。该手柄采用包胶材质,不 会刮伤婴儿宝宝娇嫩的小手,而且便于婴儿抓握,培养婴儿的独立能力。

婴儿用防呛奶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婴儿用防呛奶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婴儿用防呛奶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用防呛奶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用防呛奶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5450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28 CN 202554500 U *CN202554500U* (21)申请号 201220187512.X (22)申请日 2012.04.27 A61J 9/00(2006.01) A61J 9/04(2006.01) A61J 9/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童康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51044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园 厦大道东 A1 号之一 (72)发明人 刘海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11234 代理人 宋义兴 (54) 实用新型名称 婴儿。

2、用防呛奶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旨 在提供一种更好的防呛奶、 防涨肚效果的婴儿用 防呛奶瓶。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包括奶 嘴、 吸管组、 瓶体和底座, 吸管组设置在瓶体内部, 奶嘴与瓶体的上部连接, 底座与瓶体的下部连接 ; 奶嘴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 所述婴儿用防呛奶 瓶的特征在于 : 所述瓶体和底座之间设有防呛装 置, 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 的第二单向进气阀 ;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 ; 该 第二单向进气阀经由通孔使得瓶体内部与瓶体外 部能够连通。 优选地, 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位于所 述密封垫的中部 ; 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并且该通。

3、孔 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的位置相适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 包括奶嘴 (2)、 吸管组 (4)、 瓶体 (5) 和底座 (7), 吸管组 (4) 设置在瓶体 (5) 内部, 奶嘴 (2) 与瓶体 (5) 的上部连接, 底座 (7) 与瓶体 (5) 的下部连接 ; 奶嘴 (2) 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 (21), 所述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特征在于 : 所述瓶体 (5) 和 底座 (7) 之间设有。

4、防呛装置 (6), 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的第二单向 进气阀 (61) ; 所述底座 (7) 上开设有通孔 (7a) ; 当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 该第 二单向进气阀 (61) 经由通孔 (7a) 使得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为 在所述密封垫上形成的凸起, 该凸起的侧壁上具有竖直切口 (6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位 于所述密封垫的中部 ; 所述通孔 (7a) 具有多个并且该通孔 (7a) 的位置与第。

5、二单向进气阀 (61) 的位置相适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呛装置 (6) 由 医用硅胶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奶嘴 (2) 和瓶体 (5) 之 间设有固定旋盖 (3)。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瓶体 (5) 的外壁上设有 包胶手柄 (5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554500 U 2 1/2 页 3 婴儿用防呛奶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 背景技术 0002 奶瓶, 是用。

6、来装牛奶的一种器具, 是牛奶瓶子的简称。就如 : 装新鲜热牛奶的瓶子 也可以叫做奶瓶。奶瓶不仅包含瓶身, 还包括奶嘴, 对于奶瓶中的婴儿奶瓶, 从材质上可分 为 : 玻璃奶瓶和塑料奶瓶。 0003 现有的婴儿用奶瓶不仅在奶瓶材质上和使用安全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大 部分婴儿用奶瓶都打着具备防胀气、 防呛奶的口号。通常的做法是 : 在奶嘴上设有防呛装 置 : 单向进气孔 ( 又称波子点 ), 吸管的连接片上设有进气孔, 使奶瓶尽量达到内外压力平 衡, 使婴儿宝宝吸奶更流畅, 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呛奶和涨气。 0004 这也是现有市场上常见奶瓶普遍的做法, 在瓶体上部的奶嘴上设有进气孔, 奶嘴。

7、 上的进气孔设置于奶嘴边缘, 会受到旋盖与奶瓶结合时压紧的制约, 而不能在奶瓶内出现 负压时自然的打开并进气, 当婴儿急促吮吸或持续吮吸时, 将会出现该进气孔紧闭、 无法打 开, 此时瓶内将出现负压或间断性负压, 不能达到奶瓶内外压力持续保持平衡, 导致婴儿吮 吸力加大、 奶水断流、 空吸、 奶嘴吸扁, 从而引起婴儿不适。当出现上述情况时, 大人们通常 的做法会把奶瓶旋盖扭开, 让瓶内气压恢复与外界气压平衡, 并接着给宝宝吮吸, 此时的宝 宝将会以最大的吮吸力吮吸, 从而将导致呛奶等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防呛奶、 防涨肚效 。

8、果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用防呛奶瓶, 包括奶嘴、 吸管组、 瓶 体和底座, 吸管组设置在瓶体内部, 奶嘴与瓶体的上部连接, 底座与瓶体的下部连接 ; 奶嘴 上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 所述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特征在于 : 所述瓶体和底座之间设有防呛 装置, 该防呛装置包括一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上的第二单向进气阀 ;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 通孔 ; 当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 该第二单向进气阀经由通孔使得瓶体内部与瓶 体外部连通。 0007 优选地, 所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为在所述密封垫上形成的凸起, 该凸起的侧壁上具 有竖直切口。 0008 优选地, 所。

9、述第二单向进气阀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中部 ; 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并且该 通孔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相适应。 0009 优选地, 所述防呛装置由医用硅胶制成。 0010 优选地, 所述奶嘴和瓶体之间设有固定旋盖。 0011 优选地, 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包胶手柄。 0012 通过在奶瓶的底部, 即瓶体和底座之间设置防呛装置, 该防呛装置包括一个密封 说 明 书 CN 202554500 U 3 2/2 页 4 垫和单向进气阀, 同时底座上开设有通气通孔, 单向进气阀可以与瓶体内部和外部连通。 婴 儿使用奶瓶吸奶时, 通过瓶体底部的第二单向进气阀和瓶体上部的第一单向进气阀同时配 合工作, 可以使得瓶体的。

10、内、 外气压迅速达到一致并持续保持平衡, 婴儿吮吸会变得更轻 松、 更流畅, 有效地降低了呛奶和涨气的问题, 可更好的达到防呛奶、 防涨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图 1 中的防呛装置 6 的剖视示意图 ; 0015 图 3 为图 1 中的底座 7 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0017 结合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呛奶瓶, 分别包括瓶盖1、 奶嘴2、 固定旋盖 3、 吸管组 4、 瓶体 5、 防呛装置 6 和底座 7。其中吸管组 4 设置在瓶体 5 。

11、内部, 其与奶嘴 2 连 接。奶嘴 2 与瓶体 5 连接, 底座 7 与瓶体 5 的下部螺纹连接。其中, 奶嘴 2 上设有用于与外 界和瓶体内部连通的第一单向进气阀 21。防呛装置 6 设置在瓶体 5 和底座 7 之间, 该防呛 装置包括一个密封垫和设置在密封垫中部位置上的第二单向进气阀61。 所述底座7上开设 有若干通孔 7a。该通孔 7a 的位置与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的位置相适应, 即该通孔 7a 位于第 二单向进气阀 61 的下方。当瓶体内部与瓶体外部产生压差时, 该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经由 底座上的通孔 7a 使得瓶体内部和瓶体外部连通, 使得外部的气体通过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流。

12、入至瓶体内部。 0018 结合图 2, 所述奶嘴 2 和防呛装置 6 均采用医用硅胶制成, 无毒无味, 使用安全可 靠。其中奶嘴 2 上的第一单向进气阀 21 和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均采用相同的结构, 该单向 进气阀在本领域通常被称作波子点。具体的, 所述第一单向进气阀 21 为一个在硅胶奶嘴底 边边缘上形成的凸起, 而第二单向进气阀 61 为一个在硅胶密封垫中部形成的凸起, 该凸起 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与硅胶密封垫平面垂直的竖直切口62。 通常在瓶体内外压力相同的情况 下, 竖直切口 62 处于闭合状态, 瓶体内部与外部不连通, 整个奶瓶处于密封状态。当瓶体内 与外界产生压差时, 竖直切口 6。

13、2 张开, 瓶体内部与外部连通, 外部空气流入至瓶体内部, 通 过瓶体底部的第二单向进气阀和瓶体上部的第一单向进气阀同时配合工作, 可以使得瓶体 的内、 外气压瞬间达到一致, 可有效地解决婴儿呛奶和涨肚的问题。 0019 优选地, 所述奶嘴 2 和瓶体 5 之间设有固定旋盖 3, 可以将奶嘴 2 固定并防止奶嘴 2 被压坏。所述瓶体 5 的外壁上还设有包胶手柄 51。该手柄采用包胶材质, 不会刮伤婴儿 宝宝娇嫩的小手, 而且便于婴儿抓握, 培养婴儿的独立能力。 说 明 书 CN 202554500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54500 U 5 2/2 页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54500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