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1379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7635.1

申请日:

2008.12.29

公开号:

CN101492101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B13/22; B65B13/18; B60P7/06

主分类号:

B65B13/22

申请人: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阮卜琴

地址:

317600浙江省玉环县沙岙村机电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智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系统参数调整繁琐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上位控制器和联接在上位控制器上的下位控制器,在下位控制器上连接有传感器和动力机构,传感器和动力机构对应设置在收放带装置上,在上位控制器上联接有上位输入装置,在下位控制器上联接有下位输入装置,根据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上位控制器通过下位控制器或者下位控制器直接控制动力机构动作或停止。其优点在于:通过一个上位控制器能够对一个或多个下位控制器进行控制和设定,形成一个绞车既能单独作业又能集中受控的系统,操作方便、捆绑带张紧力大小适度、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控制器(11)和联接在上位控制器(11)上且能与其实现数据通讯的下位控制器(12),在下位控制器(12)上连接有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所述的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对应设置在能带动绞紧器带轴(4)收放捆绑带的收放带装置(5)上,在上位控制器(11)上还联接有能控制下位控制器(12)或通过下位控制器(12)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的上位输入装置(61),在下位控制器(12)上还联接有能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的下位输入装置(62),当上位控制器(11)通过下位控制器(12)或者下位控制器(12)直接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时下位控制器(12)能接收传感器(2)采集到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并将其与下位控制器(12)中内设的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且当捆绑带张紧力信号达到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时下位控制器(12)能控制动力机构(3)停止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控制器(11)上连接有上位通讯模块(7),所述的下位控制器(12)上连接有能与上述上位通讯模块(7)进行数据通讯的下位通讯模块(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通讯模块(7)和下位通讯模块(8)均为无线通讯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位控制器(12)包括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和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所述的比较单元(1b)能接收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位控制器(12)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机构(3)正转或反转的正反转控制单元(1k),所述的正反转控制单元(1k)与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相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所述的下位控制器(11)还包括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下位控制器(11)中存储单元(1a)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提示信号的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所述的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联接在比较单元(1b)上,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上联接有若干个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依次工作并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9),上述的提示灯(9)通过延时电路(10)与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相联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控制器(11)上联接有多个下位控制器(12),每个下位控制器(12)与对应设置在一个收放带装置(5)上的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相联接,每个下位控制器(1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下位输入装置(6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控制器(11)和下位控制器(12)还分别包括用于初始化的初始化单元(1f),用于查询绞紧器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查询单元(1g),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1h),用于设定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或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1i)。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控制器(11)还包括一个能使下位控制器(12)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或允许作业状态的锁定/解锁单元(1e);所述的上位控制器(11)还包括用于使下位控制器(12)处于启用或停用状态的选用单元(1j)。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带装置(5)包括固连在绞紧器支架(51)侧部的壳体(52)、设于壳体(52)内的蜗杆(53)、蜗杆轴(54)和蜗轮(55),绞紧器带轴(4)与绞紧器支架(51)转动连接且绞紧器带轴(4)的一端伸出绞紧器支架(51)并与蜗轮(55)固连,蜗杆(53)套于蜗杆轴(54)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54)设于蜗轮(55)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壳体(52)内移动,上述的动力机构(3)通过减速机构(56)与蜗杆轴(54)相联接且能带动蜗杆轴(54)转动,其中动力机构(3)为电动机、气动马达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52)与蜗杆(53)之间或壳体(52)与蜗杆轴(54)之间,且当传感器(2)受压时传感器(2)能向下位控制器(12)发出与捆绑带张紧力相对应的压力信号。

说明书

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涉及物流货物上捆绑货物的绞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绞紧器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以防止货物在汽车行驶时脱落或者相互碰撞而造成丢失或者损坏。用绳索直接捆绑的方式虽然很常用,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将货物绑紧。绞紧器是一种先进的捆绑工具。采用绞紧器捆绑货物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广大驾驶员的欢迎。
现有的绞紧器通常由支架、带轴和捆绑带组成。带轴连接于支架上且带轴可转动,捆绑带卷于带轴上。在带轴伸出支架的外端设有撬棒孔。需要捆绑货物时,将撬棒插入撬棒孔内,转动撬棒即可带动带轴转动。但每转动一定角度都需要将撬棒拔出并重新插入,显然,这样使得捆绑效率不高,费时费力,并且很难将货物捆紧。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快速捆绑装置,例如在带轴上固连蜗轮,在支架上连接一个能沿其轴向移动的蜗杆。在紧带过程中蜗杆与蜗轮啮合,此时蜗轮只能单向转动,显然,带轴也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使得捆绑带被收紧,将货物牢牢的捆绑住。相反,需要快速松带时,操作者拉动蜗杆,使得蜗杆与蜗轮分离,此时带轴能反向的快速转动,从而将绕在带轴上的捆绑带快速的松出。
显然,上述的捆绑装置虽然能实现带轴的控制,但是,蜗杆是由操作者手动控制的,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采用动力机构带动蜗杆动作的,但是动力机构无法获知捆绑带张紧力的情况,使用时难以掌控。常常会导致捆绑过紧对货物造成损伤、捆绑带断裂,或者会因为捆绑不够紧而对货物运输造成影响。此外,在捆绑货物时,各种不同的货物或者同样货物在不同的位置在捆绑时的力度都会存在不同,这就更加增大了通过手动控制的难度。若每个绞紧器都分别进行控制,显然费时费力。此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震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各个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发生变化,有些地方的捆绑带张紧力过大,有些的地方捆绑带张紧力又过小。此时,若对每个绞紧器都单独地进行调整,其难度显然是相当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控制方式多样化,易于对捆绑带的张紧力进行掌控,操作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位控制器和联接在上位控制器上且能与其实现数据通讯的下位控制器,在下位控制器上连接有传感器和动力机构,所述的传感器和动力机构对应设置在能带动绞紧器带轴收放捆绑带的收放带装置上,在上位控制器上还联接有能控制下位控制器或通过下位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动作的上位输入装置,在下位控制器上还联接有能控制动力机构动作的下位输入装置,当上位控制器通过下位控制器或者下位控制器直接控制动力机构动作时下位控制器能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并将其与下位控制器中内设的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且当捆绑带张紧力信号达到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时下位控制器能控制动力机构停止工作。
上位控制器和下位控制器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动力机构工作。一般地,上位控制器和上位输入装置安装在驾驶室内,下位输入装置和下位控制器安装在绞紧器上。
当操作者从上位输入装置或下位输入装置中输入使动力机构工作的信号时,下位控制器即向动力机构发出使其工作的控制信号。当动力机构接收到上述控制信号时,即开始工作,带动绞紧器带轴单向转动,从而使得捆绑带被收紧。在捆绑带收紧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下位控制器接收到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后与内设的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小于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则动力机构继续工作,使捆绑带继续收紧;若捆绑带张紧力信号达到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时,下位控制器产生使动力机构停止工作的控制信号,动力机构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即停止工作。通过本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绞紧器使用的自动化程度,便于进行控制,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震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需要进行调整。此时,可以通过上位控制器对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下位控制器对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进行调整。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下位控制器始终能够将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捆绑带张紧力发生变化时,下位控制器根据上述的比较结果自动控制动力机构再次动作,实现对捆绑带的收紧或放松操作,从而实现自动调整捆绑带张紧力,以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上位控制器上连接有上位通讯模块,所述的下位控制器上连接有能与上述上位通讯模块进行数据通讯的下位通讯模块。这里的传感器和动力机构可以通过上位通讯模块和下位通讯模块使其与上位控制器建立联系。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上位通讯模块和下位通讯模块均为无线通讯模块。这里的联系方式可以是无线通讯方式,也可以采用有线通讯方式。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使整个系统结构更为简单,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下位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信号产生单元,所述的比较单元能接收传感器和存储单元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控制信号产生单元。
在存储单元中预先存放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当比较单元接收到传感器采集到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时,比较单元能调用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递给控制信号产生单元,控制信号产生单元根据比较结果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下位控制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机构正转或反转的正反转控制单元,所述的正反转控制单元与控制信号产生单元相联。
通过正反转控制单元能够方便地手动控制动力机构进行正转或反转,以便于进行收带或放带操作。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下位控制器还包括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下位控制器中存储单元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提示信号的提示信号产生单元,所述的提示信号产生单元联接在比较单元上,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上联接有若干个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依次工作并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上述的提示灯通过延时电路与提示信号产生单元相联接。
在捆绑带收紧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捆绑带张紧力信号,比较单元能够将捆绑带张紧力信号与存储单元内设的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进行比较。当捆绑带张紧力大于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提示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使提示灯工作的信号。这里的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可以设置多个,每个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对应一个提示灯。这样,当不同的提示灯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时,使用者能够方便地知道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大致范围,以便于及时通过手动方式进行调整和控制。此外,通过延时电路能够有效节省能耗。这里的提示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上位控制器上联接有多个下位控制器,每个下位控制器与对应设置在一个收放带装置上的传感器和动力机构相联接,每个下位控制器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下位输入装置。
通过一个上位控制器能够对多个下位控制器进行控制和设定,形成一个各绞紧器既能单独作业又能集中受控的系统,更加方便使用。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上位控制器和下位控制器还分别包括用于初始化的初始化单元,用于查询绞紧器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查询单元,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用于设定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或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
通过初始化单元能使系统处于上次使用状态。通过查询单元,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当前的捆绑带张紧力大小,以便于随时了解绞紧器的工作状态,适时地对绞紧器的控制做出调整。通过显示单元使用者能够直观地对绞紧器的各种信息进行观察,操作起来更为简便,大大提高了绞紧器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其中显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实际捆绑带张紧力值等。通过设定单元,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对系统的各种控制参数进行设定和调整,使绞紧器的使用更为灵活方便,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上位控制器还包括一个能使下位控制器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或允许作业状态的锁定/解锁单元;所述的上位控制器还包括用于使下位控制器处于启用或停用状态的选用单元。
通过锁定/解锁单元能够使下位控制器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或允许作业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当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时,所有的下位控制器没有作业权限,对下位控制器的操作全部无效,只有在允许作业状态时,才能对下位控制器进行操作。
通过选用单元能选择所需工作的绞紧器,当绞紧器处于停用状态时,动力机构处于停止状态。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方便地选取所需使用的绞紧器。
在上述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中,所述的收放带装置包括固连在绞紧器支架侧部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蜗杆、蜗杆轴和蜗轮,绞紧器带轴与绞紧器支架转动连接且绞紧器带轴的一端伸出绞紧器支架并与蜗轮固连,蜗杆套于蜗杆轴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设于蜗轮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壳体内移动,上述的动力机构通过减速机构与蜗杆轴相联接且能带动蜗杆轴转动,其中动力机构为电动机、气动马达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与蜗杆之间或壳体与蜗杆轴之间,且当传感器受压时传感器能向下位控制器发出与捆绑带张紧力相对应的压力信号。
当动力机构工作时,能够带动蜗杆轴转动,由于蜗杆能够与蜗轮啮合,当两者啮合时,蜗杆的转动即可带动蜗轮转动。由于蜗轮蜗杆具有反向自锁功能,此时蜗轮只能单向转动,带轴随着单向转动过程中就将捆绑带收紧,将货物捆绑住。这里的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扭力传感器等,且其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多处。由于绞紧器在工作时,捆绑带张紧力与绞紧器蜗杆或蜗杆轴轴向的受力是成正比的,绞紧器蜗杆或蜗杆轴轴向的受力越大,带轴上的捆绑带张紧力也越大。为此,本发明将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与蜗杆之间或壳体与蜗杆轴之间,这样当传感器受压时即可方便地检测到捆绑带张紧力的大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的优点在于:1、通过传感器能够实时将捆绑带张紧力传递给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及时对绞紧器进行控制,使绞紧器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捆绑带张紧力大小适度。2、能够自动控制多个绞紧器同时工作,易于对捆绑带的张紧力进行掌控,操作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还能独立地对各个绞紧器进行控制,控制方式灵活。3、能够方便地对系统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使绞紧器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下位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上位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带装置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带装置蜗杆轴与传感器分离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带装置传感器受蜗杆轴顶压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带装置爆炸图。
图中,上位控制器11、下位控制器12、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锁定/解锁单元1e、初始化单元1f、查询单元1g、显示单元1h、设定单元1i、选用单元1j、正反转控制单元1k、传感器2、传感器堵塞21、动力机构3、绞紧器带轴4、收放带装置5、绞紧器支架51、壳体52、蜗杆53、蜗杆轴54、蜗轮55、减速机构56、箱体56a、减速齿轮56b、转套57、上位输入装置61、下位输入装置62、上位通讯模块7、下位通讯模块8、提示灯9、延时电路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包括一个上位控制器11和联接在上位控制器11上且能与其实现数据通讯的一个下位控制器12。在下位控制器12上连接有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对应设置在能带动绞紧器带轴4收放捆绑带的收放带装置5上。在上位控制器11上还联接有能控制下位控制器12或通过下位控制器12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的上位输入装置61。在下位控制器12上还联接有能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的下位输入装置62。当上位控制器11通过下位控制器12或者下位控制器12直接控制动力机构3动作时下位控制器12能接收传感器2采集到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并将其与下位控制器12中内设的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且当捆绑带张紧力信号达到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时下位控制器12能控制动力机构3停止工作。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方便地实现绞紧器的自动控制,且提高整个捆绑系统的安全性能。
通过上位控制器11能够对绞紧器进行控制,而通过下位控制器12又能够控制绞紧器。因此,控制方式灵活多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通常上位控制器11和上位输入装置61设置在驾驶室内,下位控制器12和下位输入装置62分布在所需捆绑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上位控制器11上连接有上位通讯模块7,下位控制器12上连接有能与上述上位通讯模块7进行数据通讯的下位通讯模块8,且上位通讯模块7和下位通讯模块8均为无线通讯模块。
如图3所示,下位控制器12包括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和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比较单元1b能分别接收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
下位控制器12还包括用于系统初始化的初始化单元1f,用于查询绞紧器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查询单元1g,用于显示系统信息的显示单元1h,用于设定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或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1i;上述的初始化单元1f、查询单元1g、显示单元1h和设定单元1i均与存储单元1a相联接。通过初始化单元1f能使系统处于上次使用状态。通过查询单元1g,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当前的捆绑带张紧力大小,以便于随时了解绞紧器的工作状态,适时地对绞紧器的控制做出调整。通过显示单元1h使用者能够直观地对绞紧器的各种信息进行观察,操作起来更为简便,大大提高了绞紧器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其中显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实际捆绑带张紧力值等。通过设定单元1i,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对系统的各种控制参数进行设定和调整,使绞紧器的使用更为灵活方便,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下位控制器12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机构3正转或反转的正反转控制单元1k,正反转控制单元1k与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相联。通过正反转控制单元1k能够方便地手动控制动力机构3进行正转或反转,以便于进行收带或放带操作。
下位控制器11还包括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下位控制器11中存储单元1a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提示信号的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联接在比较单元1b上,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上联接有三个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依次工作并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9。上述的提示灯9通过延时电路10与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相联接。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提示灯9,且提示灯9为LED灯。提示灯9分为两个绿灯和一个红灯。亮灯状态分别为:当捆绑带张紧力即传感器2收到的压力小于0.1吨时,三灯全暗。当捆绑带张紧力即传感器2收到的压力大于等于0.1吨小于1.0吨时,一个绿灯点亮。当捆绑带张紧力即传感器2收到的压力大于等于1.0吨小于2.0吨时,两个绿灯亮。当捆绑带张紧力即传感器2收到的压力大于等于2.0吨时,三个灯全亮。为节省能耗,灯亮30秒后全部熄灭,此时不管压力多少,所有的灯均不亮。当不同的提示灯9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时,使用者能够方便地知道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大致范围,以便于及时通过手动方式进行调整和控制。
如图4所示,上位控制器11包括用于初始化的初始化单元1f,用于查询绞紧器当前捆绑带张紧力的查询单元1g,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1h,用于设定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或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1i。上位控制器11的初始化单元1f、查询单元1g、显示单元1h、设定单元1i能够对下位控制器12进行操作,或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
上位控制器11还包括一个能使下位控制器12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或允许作业状态的锁定/解锁单元1e。通过锁定/解锁单元1e能够使下位控制器12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或允许作业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当处于锁定作业状态时,下位控制器12没有作业权限,对下位控制器12的操作全部无效,只有在允许作业状态时,才能对下位控制器12进行操作。
如图5~8所示,收放带装置5包括固连在绞紧器支架51侧部的壳体52、设于壳体52内的蜗杆53、蜗杆轴54和蜗轮55。绞紧器带轴4与绞紧器支架51转动连接且绞紧器带轴4的一端伸出绞紧器支架51并与蜗轮55固连,蜗杆53套于蜗杆轴54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54设于蜗轮55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壳体52内移动。上述的动力机构3通过减速机构56与蜗杆轴54相联接且能带动蜗杆轴54转动。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52内的蜗杆53或蜗杆轴54受力处,且当传感器2受压时传感器2能向上位控制器11和/或下位控制器12发出与捆绑带张紧力相对应的压力信号。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通过传感器堵塞21固定在壳体52上,且传感器堵塞21与壳体52通过螺纹相联接。
本实施例中,在壳体52外侧轴向固定有一个转套57,上述蜗杆轴54的外端伸出壳体52且蜗杆轴54外端与转套57周向固定。当转动转套57使蜗杆轴54朝其内端方向移动后蜗杆53与蜗轮55啮合。上述的动力机构3通过减速机构56与转套57相联接且能带动转套57转动,从而使蜗杆轴54转动。当蜗杆53和蜗轮55啮合时,蜗杆轴54与传感器2相顶靠,传感器2受压。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为气动马达。
本实施例中,减速机构56为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包括箱体56a,在箱体56a内设有若干啮合的减速齿轮56b。气动马达与减速机构56的动力输入端相联,减速机构56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套57相联。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下位控制器12始终能够将接收到的传感器2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捆绑带张紧力发生变化时,下位控制器12根据上述的比较结果自动控制动力机构3再次动作,实现对捆绑带的收紧或放松操作,从而实现自动调整捆绑带张紧力,以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位控制器11上联接有多个下位控制器12,每个下位控制器12与对应设置在一个收放带装置5上的传感器2和动力机构3相联接,每个下位控制器1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下位输入装置62。通过这种结构,上位控制器11能够对多个下位控制器12集中控制,形成一个各绞紧器既能单独作业又能集中受控的系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震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各个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发生变化,有些地方的捆绑带张紧力过大,有些的地方捆绑带张紧力又过小。此时,通过上位控制器11就能够方便地对各个下位控制器12进行控制,以调节各个绞紧器的捆绑带张紧力。
如图4所示,在实际工作时,并不是所有的绞紧器都要工作,为此本实施例中,上位控制器11还包括用于使下位控制器12处于启用或停用状态的选用单元1j。通过选用单元1j能选择所需工作的绞紧器,当绞紧器处于停用状态时,动力机构3处于停止状态。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均与实施例1类同,本文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位控制器11、下位控制器12、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控制信号产生单元1c、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锁定/解锁单元1e、初始化单元1f、查询单元1g、显示单元1h、设定单元1i、选用单元1j、正反转控制单元1k、传感器2、传感器堵塞21、动力机构3、绞紧器带轴4、收放带装置5、绞紧器支架51、壳体52、蜗杆53、蜗杆轴54、蜗轮55、减速机构56、箱体56a、减速齿轮56b、转套57、上位输入装置61、下位输入装置62、上位通讯模块7、下位通讯模块8、提示灯9、延时电路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物流货物捆绑系统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系统参数调整繁琐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上位控制器和联接在上位控制器上的下位控制器,在下位控制器上连接有传感器和动力机构,传感器和动力机构对应设置在收放带装置上,在上位控制器上联接有上位输入装置,在下位控制器上联接有下位输入装置,根据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上位控制器通过下位控制器或者下位控制器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