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091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01 CN 202909112 U *CN202909112U* (21)申请号 201220598497.8 (22)申请日 2012.11.14 A61J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 2699 号 (72)发明人 李剑光 滕乐生 李玉婧 杨爽 郑彬 刘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陈宏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
2、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 产脂质体的装置, 水相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水相换 热器、 水相蠕动泵、 三通装置、 四通装置顺序连接 构成水相流动通道 ; 油相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油相 换热器、 油相蠕动泵、 四通装置顺序连接构成油相 流动通道 ; 四通装置再与静态混合仪、 收集罐连 通构成水相、 油相混合通道。 利用流体溶液在微型 管道里面的流动特性, 可以精确的控制纳米颗粒 的形成条件, 从而得到分布很窄性质均匀的脂质 体, 通过调节油水相的流动速度和体积比例可以 方便的调节脂质体颗粒的最终形态和药物包裹能 力。可将脂质体的生产过程连续化, 减少了人为 的干扰, 减少了物料污染的几率, 保证了成品的质 量。。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09112 U CN 202909112 U *CN202909112U* 1/1 页 2 1. 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由水相储液罐、 水相热交 换器、 水相蠕动泵、 三通装置、 油相储液罐、 油相热交换器、 油相蠕动泵、 四通装置、 静态混合 仪、 收集罐组成, 水相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水相换热器、 水相蠕动泵、 三通装置、 四通装置顺序 连接构成水相流动通。
4、道 ; 油相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油相换热器、 油相蠕动泵、 四通装置顺序连 接构成油相流动通道 ; 四通装置再与静态混合仪、 收集罐连通构成水相、 油相混合通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09112 U 1/2 页 3 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 是涉及脂质体商业化 生产的关键系统, 属于生产脂质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有多种, 如薄膜分散、 逆向蒸发法、 乙醇注入法、 超声 法、 冻融法等, 但是很多方法都存在很多局限性, 如薄膜分散是实验室制备脂质体常用的方 。
5、法, 但是由于蒸发的设备和有机溶剂去除的限制, 限制了其在大生产中的应用 ; 逆向蒸发法 制备脂质体的过程中超声和减压蒸发有机溶剂所需的温度可使一些物质变性 ; 超声法同样 可使脂质体变性, 而且包裹的大分子和其它敏感化合物也会发生变性, 且产生噪音无法忍 受 ; 冻融方法可以制备高浓度的脂质体混悬液, 但是冻融法成本太高, 过程繁琐 ; 乙醇注入 法常被选为工业上制备脂质体的常用方法, 但是目前利用乙醇注入法生产脂质体主要有人 工注射、 氮气压力注入等, 由于人工注入法有人的介入, 物料被污染的机率增加, 且随着磷 脂溶液的增加, 注入设备也会增大, 人为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采用氮气将物。
6、料压出的方 法则由于需要氮气瓶等高压装置, 存在安全隐患, 并且由于贮存水相溶液的贮液罐体积的 限制, 不能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流聚焦原理生产脂质体的装置, 解决薄膜蒸发法、 逆向蒸发法、 反复冻融法等高成本、 高风险、 繁琐的制备工艺, 避免人工注入法产生的物料 的污染及氮气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水相储液罐的体积限制, 实验脂质体的连续、 安全、 规 范化生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水相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水相换 热器、 水相蠕动泵、 三通装置、 四通装置顺序连接构成水相流动通道 ; 油相储存罐通过管路 与油相换热器、 。
7、油相蠕动泵、 四通装置顺序连接构成油相流动通道 ; 四通装置再与静态混合 仪、 收集罐连通构成水相、 油相混合通道。 0005 本实用新型中, 水相储存罐中的水相通过水相换热器换热后由水相蠕动泵送入三 通装置分为两股水相流, 再进入到四通装置 ; 油相储存罐中的油相通过油相换热器换热由 油相蠕动泵送入四通装置, 在四通装置中形成两股水相夹带一股油相的 “三明治” 结构, 不 断的挤压、 碰撞、 混合从四通的出口通道流出, 形成脂质体, 进入脂质体的储液罐中, 所得到 的脂质体粒径十分均匀、 形貌稳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 利用流体溶液在微型管道里面的流动特性, 可以精 确的。
8、控制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 从而得到分布很窄性质均匀的脂质体, 通过调节油水相的 流动速度和体积比例可以方便的调节脂质体颗粒的最终形态和药物包裹能力。 可将脂质体 的生产过程连续化, 减少了人为的干扰, 减少了物料污染的机率, 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说 明 书 CN 202909112 U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08 图中, 1.水相储液罐 ; 2.水相热交换器 ; 3.水相蠕动泵 ; 4.三通装置 ; 5.油相储液 罐 ; 6. 油相热交换器 ; 7. 油相蠕动泵 ; 8. 四通装置 ; 9. 静态混合仪 ; 10. 收集罐。 具体实施方。
9、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0 如图 1 所示, 水相储存罐 1 通过管路与水相换热器 2、 水相蠕动泵 3、 三通装置 4 连 接, 将水相经三通装置4分为两路进入到四通装置8中 ; 油相储存罐5通过管路与油相换热 器 6、 油相蠕动泵 7 连接, 将油相送入四通装置 8 中, 在两路水相的夹带下进入静态混合仪 9 (柏达仪和的 -SM-/-BD172782) 中混匀, 防止形成的脂质体聚集, 再送入收集罐 10 收集, 完 成水相和油相的混合。 所得到的脂质体粒径十分均匀、 形貌稳定, 而且通过调节油水相的流 动速度和体积比例可以方便的调节脂质体颗粒的最终形态和药物包裹能力。 此系统可将脂 质体的生产过程连续化, 减少了人为的干扰, 减少了物料污染的几率, 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对脂质体的工业化生产意义巨大。 说 明 书 CN 202909112 U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09112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