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33929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28753.9

申请日:

20170512

公开号:

CN207745346U

公开日:

201808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1/10,A61J1/14

主分类号:

A61J1/10,A61J1/14

申请人: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发明人:

蒋清华,何婷

地址: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181号

优先权:

CN201720528753U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书凯;文怡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化疗药品保存领域。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包括用于固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光的露出输液袋标签的遮光层和用于遮挡住标签的挡片,遮光层的尺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遮光层同时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挡片下端与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本方案操作简单、适用于不同规格输液袋的注射用遮光袋。

权利要求书

1.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1)和用于固定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光并可露出标签的遮光层(6)和用于遮挡标签的挡片(5),所述遮光层的尺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所述遮光层(6)同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挡片(5)下端与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中设有空腔(32),所述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设有可收入到所述空腔(32)中的连杆(4),所述第一固定件(3)上设置有限制连杆(4)滑动的限位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上设有允许输液袋的输液管通过的通孔(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上设置有挂钩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有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1)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第一固定部(1)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6)和挡片(5)穿过的缝隙,所述遮光层(6)和挡片(5)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化疗药品保存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这些注射液进入人体可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者提供营养物质等。随着医学的进步,新药日新月益,层出不穷,在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越来越多,如一些化疗药物,光线对此类药物有较大的影响:这类药物在光照下会发生分解、变质、变色和降低药效,导致进入人体的药物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有的药物在光照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极大的伤害病人的身体。在输液时,需要先将注射液注入输液袋中,再通过输液器将注射液输入静脉。而输液袋都是无色透明的,因此,要对输液袋采取避光措施。

现在多是采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袋达到避光目的,但是黑色塑料袋与输液袋的大小形状并不匹配,包裹操作时既要裹严实防止漏光,又要让输液袋底部管接头的橡胶塞外露,以便于进行穿刺操作,因此包裹起来十分繁琐,费时费力。且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袋还不容易观察输液袋的液面,无法估计输液时间,无法知晓输液过程是否完成;还无法观察输液袋上的标签,无法确定输液袋内的注射液种类。

2015年12月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52046500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遮光输液袋,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外部套装有不透明的遮光袋体;支撑框架由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以及横杆构成,横杆的两端分别于第一竖杆的底端和第二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横杆上设置有与输液袋出液口对应的通孔,在第一横杆的顶端和第二横杆的顶端设置有挂钩;在遮光袋体上设置有液面观测拉链。遮光袋体上还设有用于放置输液袋标签的袋体。

在使用时,需要将遮光袋体从支撑框架上拆下,再将输液袋放入支撑框架内,最后再安装上遮光框架。由于先要将遮光袋体拆下,之后再安装上,所以在实际操作时,这一过程仍然较复杂,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其次,输液袋有多种规格,而支撑框架的大小无法改变,所以输液袋的规格和支撑框架需要一一对应时才能够保证输液袋能被固定在支撑框架中,这种遮光输液袋不能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输液袋。另外,目前关于注射液机病人的信息是直接写在输液袋的袋体上的标签上,这种遮光输液袋无法直接看到输液袋上的标签,需要将标签放入遮光输液袋的袋体内,这就导致还需要医护人员在输液袋上注明了信息之后还要另外写一份标签放入袋体内,这会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操作步骤、适用于不同规格输液袋的注射用遮光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包括用于固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光并可露出输液袋标签的遮光层和用于遮挡住标签的挡片,遮光层的尺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遮光层同时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挡片下端与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使用时,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将输液袋从露出的开口处放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遮光层围成的空间内;再将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输液袋上端的粘合边处,分别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在输液管下端的左右两侧的粘合边处;最后再将挡片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需要观察输液袋中注射液液面高度或者观察输液袋上标签时,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再将挡片挽起即可露出输液袋液面和标签。

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即可将输液袋固定在两个固定部上,而不需要将遮光层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拆下,所以操作简单,不需要消耗太长时间;其次,将挡片挽起即可看到输液袋上的标签,所以医护人员不需要另外再写标签放置在遮光层外侧,不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第二固定部不是相对固定的整体,而是分为分别固定在输液袋下端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遮光层的尺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所以在将遮光袋用于较大的输液袋时,遮光层仍然能够包覆在输液袋外侧,所以遮光袋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输液袋。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件中设有空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设有可收入空腔的连杆,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限制连杆滑动的限位件。输液袋由软质材料所制,当需要对较大的输液袋进行遮光处理时,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输液袋下端左右两侧的粘合边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杆伸出并固定,可以防止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向中间挤压输液袋,可以达到支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效果,有效防止输液袋被挤压变形。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连杆上设有允许输液袋的输液管通过的通孔。输液袋下端设有输液管,将输液袋固定在遮光袋中时,可以将输液管从通孔中穿过,有效防止输液管弯曲,避免输液管弯曲引起的注射仪流动不畅。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挂钩部。在输液时可以直接使用第一固定部上的挂钩部将输液袋悬挂到较高处,注射液从高处流下,可以更容易流入静脉,也可以防止注射液流动不畅引起的血液倒流。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有拉簧。在使用时,需要将遮光袋悬挂在高处,此时拉簧可以作为受力件承受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连杆和输液管的重量,防止重量过大使输液袋变形设置损坏。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固定部为中空结构,第一固定部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与第一固定部之间设置有扭簧,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和挡片穿过的缝隙,遮光层和挡片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上。当不使用时,遮光层和挡片被收入第一固定部内的中空结构中,与遮光层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被遮光层向第一固定部一侧拉动,直到第二固定部紧靠第一固定部。此时整个遮光袋的体积较小,容易储存,且遮光层和挡片被收入中空结构后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不容易被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固定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为:第一固定部1、扭簧12、第二固定件2、第一固定件3、安装孔31、空腔32、连杆4、通孔41、固定孔42、挡片5、遮光层6、金属夹7、挂钩部8、挂孔9、限位件10。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包括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露出输液袋标签的遮光层6和遮挡住标签的挡片5,挡片5下端与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有子母扣;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还连接有两个拉簧。第一固定部1上侧中间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挂钩部8,挂钩部8中间设有挂孔9。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第一固定部1下端、第一固定件3上端、第二固定件2上端均设置有金属夹7。第一固定件3中设有空腔32,第二固定件2朝向第一固定件3的一侧焊接有可收入空腔32内的连杆4,连杆4上设有多个固定孔42,固定孔43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件3上设有与固定孔43方向一致的贯穿空腔32侧壁的安装孔31,第一固定件3还包括能将固定孔42和安装孔31固定的螺栓10。连杆4与输液袋的输液管相应位置设有贯穿连杆的通孔41。

使用时,先将挡片5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将输液袋从露出的开口处放入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和遮光层6围成的空间内,将输液管从通孔41中穿出,防止输液管弯曲;再将第一固定部1上的金属夹7夹在输液袋上端的粘合边处,再将螺栓10取出,调整伸出空腔的连杆4的长度,使左右两侧的金属夹7之间的长度稍小于输液袋下端的长度,然后用螺栓10将连杆4和第一固定件3固定,然后将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上的金属夹7夹在输液管下端的左右两侧的粘合边处;最后再将挡片5下端的子母扣在第二固定部的子母扣上,再利用挂孔9将遮光袋悬挂在高处,方便注射液流下。需要观察输液袋中注射液液面高度或者观察输液袋上标签时,将挡片5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再将挡片挽起即可露出输液袋液面和标签。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固定部1为中空结构,第一固定部1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3,第一固定部1左右两端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11,固定槽中设置有用于使遮光层6和挡片5卷起的扭簧12,扭簧12一端插入第一固定部侧壁并焊接,另一端插入转动杆13并焊接;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6和挡片5穿过的缝隙,遮光层6和挡片5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13上。

当使用时,根据输液袋的长度调节遮光层6和挡片5伸出的长度,在此过程中转动杆13转动,扭簧12发生扭转。当不使用时,扭簧12将恢复原形,转动杆13转动,遮光层6和挡片5被卷在转动杆13表面,遮光层6和挡片5被收入第一固定部1的中空结构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28753.9 (22)申请日 2017.05.12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地址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181号 (72)发明人 蒋清华 何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文怡然 (51)Int.Cl. A61J 1/10(2006.01) A61J 1/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化 。

2、疗药品保存领域。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包括 用于固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 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 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光的露出输液袋标签的 遮光层和用于遮挡住标签的挡片, 遮光层的尺寸 大于输液袋的尺寸, 遮光层同时与第一固定部和 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挡片下端与第二固定部可 拆卸连接, 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 定件。 本方案操作简单、 适用于不同规格输液袋 的注射用遮光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745346 U 2018.08.21 CN 207745346 U 1.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固。

3、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 (1) 和 用于固定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 (1) 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 光并可露出标签的遮光层 (6) 和用于遮挡标签的挡片 (5) , 所述遮光层的尺寸大于输液袋的 尺寸, 所述遮光层 (6) 同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 (1) 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挡片 (5) 下端 与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 (3) 和第二固定件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 (3) 中 设有空腔 (32) , 所述第一固定件 (3) 和第二固定件 (2) 之间设有可收入到所述空。

4、腔 (32) 中的 连杆 (4) , 所述第一固定件 (3) 上设置有限制连杆 (4) 滑动的限位件 (1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 (4) 上设有允 许输液袋的输液管通过的通孔 (4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 (1) 上 设置有挂钩部 (8)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 (1) 与 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有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 (1) 为 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部 。

5、(1) 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 所述转动杆与第一固定部 (1) 之间设 置有扭簧, 所述第一固定部 (1) 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 (6) 和挡片 (5) 穿过 的缝隙, 所述遮光层 (6) 和挡片 (5) 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45346 U 2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化疗药品保存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这些注射液进入人体可以补充体 液、 电解质或者提供营养物质等。 随着医学的进步, 新药日新月益, 层出不穷, 在输液时需要 避。

6、光的药物越来越多, 如一些化疗药物, 光线对此类药物有较大的影响: 这类药物在光照下 会发生分解、 变质、 变色和降低药效, 导致进入人体的药物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 有的药物 在光照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极大的伤害病人的身体。 在输液时, 需要 先将注射液注入输液袋中, 再通过输液器将注射液输入静脉。 而输液袋都是无色透明的, 因 此, 要对输液袋采取避光措施。 0003 现在多是采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袋达到避光目的, 但是黑色塑料袋与输液袋的 大小形状并不匹配, 包裹操作时既要裹严实防止漏光, 又要让输液袋底部管接头的橡胶塞 外露, 以便于进行穿刺操作, 因此包裹起来十分繁。

7、琐, 费时费力。 且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 袋还不容易观察输液袋的液面, 无法估计输液时间, 无法知晓输液过程是否完成; 还无法观 察输液袋上的标签, 无法确定输液袋内的注射液种类。 0004 2015年12月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52046500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遮光输 液袋, 包括支撑框架、 在支撑框架外部套装有不透明的遮光袋体; 支撑框架由第一竖杆、 第 二竖杆以及横杆构成, 横杆的两端分别于第一竖杆的底端和第二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 横杆上设置有与输液袋出液口对应的通孔, 在第一横杆的顶端和第二横杆的顶端设置有挂 钩; 在遮光袋体上设置有液面观测拉链。 遮光袋体上还设有用。

8、于放置输液袋标签的袋体。 0005 在使用时, 需要将遮光袋体从支撑框架上拆下, 再将输液袋放入支撑框架内, 最后 再安装上遮光框架。 由于先要将遮光袋体拆下, 之后再安装上, 所以在实际操作时, 这一过 程仍然较复杂, 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其次, 输液袋有多种规格, 而支撑框架的大 小无法改变, 所以输液袋的规格和支撑框架需要一一对应时才能够保证输液袋能被固定在 支撑框架中, 这种遮光输液袋不能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输液袋。 另外, 目前关于注射液机病人 的信息是直接写在输液袋的袋体上的标签上, 这种遮光输液袋无法直接看到输液袋上的标 签, 需要将标签放入遮光输液袋的袋体内, 这就导致还。

9、需要医护人员在输液袋上注明了信 息之后还要另外写一份标签放入袋体内, 这会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操作步骤、 适用于不同规格输液袋的注射用 遮光袋。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包括用于固 定输液袋上部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输液袋下部的第二固定部,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 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遮光并可露出输液袋标签的遮光层和用于遮挡住标签的挡片, 遮光层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45346 U 3 尺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 遮光层同时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挡片下端。

10、与第 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0008 使用时, 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 将输液袋从露出的开口处放入第一固 定部、 第二固定部和遮光层围成的空间内; 再将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输液袋上端的粘合边处, 分别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在输液管下端的左右两侧的粘合边处; 最后再将挡片 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 需要观察输液袋中注射液液面高度或者观察输液袋上标签时, 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 再将挡片挽起即可露出输液袋液面和标签。 0009 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将挡片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即可将输液袋固定在两个固 定部上, 而不需要将遮光层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

11、固定部上拆下, 所以操作简单, 不需要消耗 太长时间; 其次, 将挡片挽起即可看到输液袋上的标签, 所以医护人员不需要另外再写标签 放置在遮光层外侧, 不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 第二固定部不是相对固定的整 体, 而是分为分别固定在输液袋下端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且遮光层的尺 寸大于输液袋的尺寸, 所以在将遮光袋用于较大的输液袋时, 遮光层仍然能够包覆在输液 袋外侧, 所以遮光袋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输液袋。 0010 优选方案一, 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固定件中设有空腔, 第一固定件 和第二固定件之间设有可收入空腔的连杆, 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限制连杆滑动的。

12、限位件。 输液袋由软质材料所制, 当需要对较大的输液袋进行遮光处理时, 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 定件分别固定在输液袋下端左右两侧的粘合边上,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杆伸 出并固定, 可以防止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向中间挤压输液袋, 可以达到支撑第一固定 件和第二固定件的效果, 有效防止输液袋被挤压变形。 0011 优选方案二, 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 连杆上设有允许输液袋的输液管 通过的通孔。 输液袋下端设有输液管, 将输液袋固定在遮光袋中时, 可以将输液管从通孔中 穿过, 有效防止输液管弯曲, 避免输液管弯曲引起的注射仪流动不畅。 0012 优选方案三, 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

13、步改进, 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挂钩部。 在输 液时可以直接使用第一固定部上的挂钩部将输液袋悬挂到较高处, 注射液从高处流下, 可 以更容易流入静脉, 也可以防止注射液流动不畅引起的血液倒流。 0013 优选方案四, 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 接有拉簧。 在使用时, 需要将遮光袋悬挂在高处, 此时拉簧可以作为受力件承受第一固定 件、 第二固定件、 连杆和输液管的重量, 防止重量过大使输液袋变形设置损坏。 0014 优选方案五, 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固定部为中空结构, 第一固定 部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 转动杆与第一固定部之间设置有扭簧, 第一固定部。

14、与第二固定部 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和挡片穿过的缝隙, 遮光层和挡片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上。 当不 使用时, 遮光层和挡片被收入第一固定部内的中空结构中, 与遮光层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 部被遮光层向第一固定部一侧拉动, 直到第二固定部紧靠第一固定部。 此时整个遮光袋的 体积较小, 容易储存, 且遮光层和挡片被收入中空结构后不与外界接触, 所以不容易被损 坏。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45346 U 4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第二固定部的剖视图; 001。

15、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固定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附图标记为: 第一固定部1、 扭簧12、 第二固定件2、 第一固定件3、 安装孔31、 空腔 32、 连杆4、 通孔41、 固定孔42、 挡片5、 遮光层6、 金属夹7、 挂钩部8、 挂孔9、 限位件10。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 图2所示的注射用化疗药品遮光袋, 包括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 第一 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露出输液袋标签的遮光层6和遮挡住标签的挡片5, 挡片5 下端与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有子母扣; 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还连接有两个拉簧。 第一固定部1上侧中间位置向上凸。

16、起形成挂钩部8, 挂钩部8中间设有挂孔9。 第二固定部包 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 第一固定部1下端、 第一固定件3上端、 第二固定件2上端均 设置有金属夹7。 第一固定件3中设有空腔32, 第二固定件2朝向第一固定件3的一侧焊接有 可收入空腔32内的连杆4, 连杆4上设有多个固定孔42, 固定孔43内设有内螺纹, 第一固定件 3上设有与固定孔43方向一致的贯穿空腔32侧壁的安装孔31, 第一固定件3还包括能将固定 孔42和安装孔31固定的螺栓10。 连杆4与输液袋的输液管相应位置设有贯穿连杆的通孔41。 0022 使用时, 先将挡片5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 将输液袋从露出的开口处放入。

17、第一 固定部1、 第二固定部和遮光层6围成的空间内, 将输液管从通孔41中穿出, 防止输液管弯 曲; 再将第一固定部1上的金属夹7夹在输液袋上端的粘合边处, 再将螺栓10取出, 调整伸出 空腔的连杆4的长度, 使左右两侧的金属夹7之间的长度稍小于输液袋下端的长度, 然后用 螺栓10将连杆4和第一固定件3固定, 然后将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2上的金属夹7夹在 输液管下端的左右两侧的粘合边处; 最后再将挡片5下端的子母扣在第二固定部的子母扣 上, 再利用挂孔9将遮光袋悬挂在高处, 方便注射液流下。 需要观察输液袋中注射液液面高 度或者观察输液袋上标签时, 将挡片5下端从第二固定部上拆下, 再将挡。

18、片挽起即可露出输 液袋液面和标签。 0023 实施例2 0024 如图3所示,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固定部1为中空结构, 第一固定部1内转 动设置有转动杆13, 第一固定部1左右两端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11, 固定槽中设置有 用于使遮光层6和挡片5卷起的扭簧12, 扭簧12一端插入第一固定部侧壁并焊接, 另一端插 入转动杆13并焊接; 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一侧设置有供遮光层6和挡片5穿过的 缝隙, 遮光层6和挡片5一端均胶接在转动杆13上。 0025 当使用时, 根据输液袋的长度调节遮光层6和挡片5伸出的长度, 在此过程中转动 杆13转动, 扭簧12发生扭转。 当不使用时。

19、, 扭簧12将恢复原形, 转动杆13转动, 遮光层6和挡 片5被卷在转动杆13表面, 遮光层6和挡片5被收入第一固定部1的中空结构中。 002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 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 形状、 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4534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745346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745346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