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123523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301089.5

申请日:

20071211

公开号:

CN101185737A

公开日:

2008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1/04,A61P7/04,A61K33/06,A61K35/56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1/04,A61P7/04,A61K33/06,A61K35/56

申请人:

叶明伟

发明人:

叶明伟,陈亮,程峰

地址:

311400浙江省富阳市鹳山路22号

优先权:

CN20071030108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石膏、生地、白茅根、旱莲草、玄参各20-25克,地榆炭18-20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3-15克,知母8-10克。它具有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石膏、生地、白茅根、旱莲草、玄参各20-25克,地榆炭18-20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3-15克,知母8-10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 服中药。

背景技术:

呕血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由外感邪毒、内伤情志,使血液不循常道, 迫血妄行,从口腔呕出。胃热炽盛型呕血是由胃热炽盛、灼伤胃络、迫血外溢所致,其症状表现为: 除呕血主症外,伴有体温高热、口干喜饮、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等。目前 国内外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药物较多,如西药、中药等。但是,存在药价高、治疗费用大、治疗效 果不令人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原料组合、 疗效显著的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石膏、生地、白 茅根、旱莲草、玄参各20-25克,地榆炭18-20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3-15克,知母 8-10克。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 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 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 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治疗原则是清热止血、滋阴养胃。药物中生石膏、生地、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白茅根、旱莲草、地榆炭、槐花炭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玄参具有滋阴降火、 凉血解毒作用,白芨、乌贼骨、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作用。此外,白芨所含的胶状物质能缩短凝血 时间;乌贼骨能中和胃酸,以防受胃酸刺激加重呕血;仙鹤草的仙鹤草素能促进血小板生成,使凝血 加快。上述11味中药经辨证配伍,能有效地发挥出清热止血、滋阴养胃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胃热炽盛 型呕血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生石膏、生地、白茅根、旱莲草、 玄参各20克,地榆炭18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3克,知母8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 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 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生石膏、生地、白茅根、旱莲草、 玄参各25克,地榆炭20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5克,知母10克。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 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 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胃热 炽盛型呕血症状是否消失。服药4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胃热炽盛型呕血症 状全部消失;好转——胃热炽盛型呕血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胃热炽盛型呕血症 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患者29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4例,好转5例, 治愈率为83%,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金某,男,45岁,农民。2004年5月就诊。患者自述犯胃病多年,时常胃脘疼痛,近日饮酒过 多,大便发黑,出现2次呕血,量不多,色似咖啡,自感口干、乏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红、苔黄、 脉细数;诊查体温达39.5℃。确诊为胃热炽盛型呕血。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先服4剂,体温恢复, 大便转黄。继而又服2剂,诸症消失。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呕血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石膏、生地、白茅根、旱莲草、玄参各2025克,地榆炭1820克,白芨、乌贼骨、仙鹤草、槐花炭各1315克,知母810克。它具有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