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喂养装置。该装置具有下列特定用途,但并不只限于此类用 途。其主要用途在于婴儿喂养。该喂养装置可以适用所有婴儿,包括健康婴 儿以及可能会遇到喂养问题的婴儿。同样,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喂食老人。为 简单起见,下面对该装置的讨论和描述限制在了婴儿喂养方面。
在使用普通婴儿奶瓶(如图3所示)时,大部分婴儿的力气浪费在了压 缩瓶内空气以及瓶内食物的运动上。许多婴儿使用普通婴儿奶瓶时会吞入空 气。这是因为系统内会形成真空,婴儿必须松开奶嘴让空气进入,导致其在 吃下一口奶时吞入空气,引起肠气、呕吐和腹痛。
新安怡(Avent)公司生产的奶瓶在奶嘴边缘处设置有气孔,这样婴儿可 以在较低压力下吮吸进食。较低压力是指,婴儿松开奶嘴时,会有较少的空 气进入并吞咽到婴儿口中,这样可以减少腹痛。在Avent公司喂食装置中, 通过吸奶动作使得液体食物,如牛奶,产生运动。因此,其依然存在着吞咽 外部空气的可能性。
在本申请的共同发明人之一发明的所谓哈伯曼(Haberman)喂养器中, 提供了一种喂养装置,其中液体食物的流动主要是因为婴儿如同母乳喂养般 的哺乳动作而非通过吸奶动作而引起。图1图示了Haberman喂养器(称为微 型Haberman喂养器)的立体图。图2是该装置奶嘴端的纵向剖面图。该装置 包括容纳液体食物的容器1。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装配时,通过将安 装环3螺纹于容器1的开口端的外螺纹上,将柔性奶嘴2装配到容器1的开 口端。通过安装环3夹紧奶嘴2底端和容器1上部开口端的是阀盘,阀盘4 的中心周围均匀分布4个阀门开口5,图2中可以看到其中的两个阀门开口。 阀盘4的顶侧(如图2所示)是阀膜6,其外围(默认状态,如图所示)关 闭阀门开口5。通过位于阀盘4中心的插接件7将阀膜6与阀盘4连接,具 有扩头的插接件7穿过阀盘4中心的孔。柔性奶嘴2的顶部喂养端是自闭式 的狭缝状阀门9。在阀盘4的底部径向形成小的排气槽8,从而在喂食过程中 使得空气进入到容器1内(而非进入到柔性奶嘴2的内部)。
容器1、阀盘4和安装环3由相对较硬塑料制成,如聚丙烯;而柔性奶嘴 2和阀膜6由相对柔软材料制成,如有机硅。
用微型Haberman喂养器,将安装环3从容器1上拧下来,这样安装环3、 奶嘴2和阀盘4从容器1的上部拆下。接着将例如婴儿奶粉配方或挤出的母 乳等适量液体食物倒入进容器1的内部。接着重新装配成图1和图2所示的 装配状态,垂直握住该装置,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柔性奶嘴2,保持挤压的同 时颠倒该装置,随后释放作用在柔性奶嘴2上的挤压,通过阀膜6的偏转使 得部分液体食物从颠倒的容器1内部经过阀门开口5流入阀盘4下游的柔性 奶嘴2内。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柔性奶嘴2中几乎充满了液体食物。喂养婴儿 时,将柔性奶嘴2的喂养端塞入婴儿口中,并且容器1的底部略高于婴儿嘴 部,这样,该装置略微倾斜,例如水平倾斜20°。这样,容器1内的液体食 物保持与阀盘4上游面相接触。如果需要帮助婴儿进食,当婴儿嘴内含着柔 性奶嘴2的喂养端时,喂养婴儿的成人可以轻轻捏挤、松开柔性奶嘴2的圆 柱形侧壁,这样将少量流体从奶嘴2喂养端的狭缝阀捏挤到婴儿口中。通过 充当单向阀门的阀膜6的偏转使得容器1内的液体食物通过阀门开口5流入 到柔性奶嘴2的喂养端以补充刚从狭缝阀流出的液体食物。
如图4所示,一旦容器1内液体表面低于阀盘4上阀门开口5中最高的 开口5a,则容器1内的空气会通过阀盘4上的阀门开口5进入到柔性奶嘴2 的贮水侧。特别是在婴儿进食后期,奶嘴2中的液体表面也在下降,这样婴 儿会吸入奶嘴2内的空气。
在上述所有的现有喂养装置中,装置的准备阶段都会使得空气进入到液 体食物中。通常用温度为体温的奶来喂养婴儿,因此一般在喂养装置内来加 热奶。不管如何加热,都要晃动喂养装置以确保在食用前彻底混合奶。如果 用配方奶粉(而不是挤出的母乳)来制备婴儿食用奶,则需要剧烈晃动该装 置以将奶粉溶化。这种晃动增大了奶中的空气含量。
并不希望限于如下理论,通常认为婴儿食用奶中的空气以两种方式存在, 一是泡沫;二是奶中的小气泡。
泡沫通常在奶的上表面,在喂养过程中泡沫会逐渐消失。泡沫消失的速 率取决于奶中脂肪的含量;脂肪越少,则泡沫存在的时间就越长。通常,在 喂养完成之前,这类泡沫都会消散。图3是这类普通婴儿奶瓶20,其包含容 器21和奶嘴22,奶嘴22上有一狭缝23,用这种奶瓶,特别是当婴儿乱动或 者父母没有保持奶瓶垂直的时候,婴儿很容易吞进泡沫(如图3所示的一系 列气泡)。
即使是在微型Haverman喂养器重,如果容器1中奶的上表面与阀门开口 5齐平时,这种表面泡沫也会通过阀盘4上的阀门开口5而进入到柔性奶嘴2 内(如图4所示),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喂养过程的初期,原因在于,如图4 所示,最高阀门开口5a的位置较高。
在摇晃奶过程中产生的小气泡将会保持在奶中,主要是因为粘度。如果 气泡足够小,则其不具有足够的浮力使之上升到奶表面并释放。经历一段时 间和在喂养之中,这些小气泡会互相碰撞,凝聚,变大,最终才可以上升到 奶表面。
在上述现有喂养装置中,奶通过的阀门开口通常都是中心设置(如图2 至图4)。当该装置处于适合喂养的方向时,意味着在某些时候(当奶中空 气最多时,在喂养早期)泡沫和奶中的小气泡将临近阀门开口,增加了婴儿 吸入泡沫和小气泡的风险。
使婴儿可以不吞咽空气的最后一个方式,是简单地将喂养装置保持在接 近水平方向(例如图3所示),这样即使当装置中还有大量奶时,婴儿也能 吸入空气并非奶。虽然与图3所示的现有婴儿喂养奶瓶相比,Haberman喂养 器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其仍有可能特别是在喂养婴儿后期,使 得婴儿吸入一些空气。
需要一种喂养装置,可以降低吞咽空气量而不是降低液体食物中的空气 量。可以相信其具有减少腹痛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喂养装置,其包含一个具有一开口端且用于限定一主 腔的容器。该喂养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装配在容器端部的柔性奶嘴。该柔性 奶嘴限定了其中的次腔。奶嘴还包括一位于喂养端部的突出奶头。该突出奶 头可以有一自闭阀。该喂养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分离主腔和次腔的 分隔部,其具有一几何中心。该喂养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分隔部内的 至少一个单向阀,使得液体食物从主腔流入次腔并可以防止液体倒流。该单 向阀偏离分隔部的几何中心。除了阀门外,该喂养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含一 指示器,用于指示使用者单向阀相对于分隔部几何中心的位置。这样,当使 用者将已装配的喂养装置上的奶头保持大致水平突出时,单向阀完全位于分 隔部的几何中心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喂养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端的容器,其在此用于 限定主腔。该喂养装置可以包括装配在容器的开口端处的一柔性奶嘴,其在 此用于限定次腔。该奶嘴还可以在其喂养端处设有一突出的奶头。该喂养装 置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分离主腔和次腔的分隔部,其具有一几何中心。该喂养 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限流器,其设置以使得液体食物从主腔流入次腔。 该喂养装置可以按以下方式设置,与分隔部和容器的装配相对角度无关,分 隔部和柔性奶嘴构造和设置可以使得,当使用者在使用中将已装配的喂养装 置上的奶头保持大致水平突出时,限流器完全位于分隔部的几何中心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喂养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端的容器,其在此用于 限定主腔。该喂养装置可以包括装配在容器开口端处的一柔性奶嘴,其在此 用于限定次腔。该奶嘴还可以在其喂养端部设有一突出的奶头。该喂养装置 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分离主腔和次腔的分隔部,其装配在容器和奶嘴之间且 具有一几何中心。其中,容器、柔性奶嘴和分隔部构造和设置可以使得,在 该喂养装置使用过程中,在奶嘴的一部分和分隔部的一部分之间自动形成至 少一个限流器,以控制液体食物从主腔流向次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喂养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端的容器,其在此用于 限定主腔。该喂养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容器开口端处的一柔性奶嘴,其在此 用于限定次腔。该奶嘴还可以在其喂养端处设有一突出的奶头。该喂养装置 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分离主腔和次腔的分隔部,其具有一几何中心。该喂养装 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限流器,其构造和设置可以使得液体食物从主腔流入 次腔。该分隔部可以由弹性偏置的过滤筒形成。至少部分弹性偏置的过滤筒 可以配置为偏向第一位置,且可移动以克服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偏向。 该偏置的过滤筒可以配置为,当可移动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基本上关 闭主腔和次腔之间的液体食物流动通道。当可移动部分处在第二位置时,该 偏置的过滤筒可以配置为至少基本上打开该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在此讨论的喂养装置以喂养婴儿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拿着已装配的喂养装置;以及当已装配的喂养装置上的奶头保持大 致水平突出时,使用指示器设置至少一个单向阀,以控制从主腔流出的液体 食物位于分隔部的几何中心的下方。
现在,仅以实例的方式同时参考附图,来具体描述本装置的一个具体实 施方式,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微型Haberman喂养器位于垂直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中奶嘴端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普通奶瓶的纵向剖面图,其说明婴儿吸奶过程中有高 的吞进空气/泡沫的可能性;
图4类似于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泡沫很有很高进入到微型 Haberman喂养器的柔性奶嘴内并被婴儿吞进的可能性;
图5是本发明所述喂养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即使容器主腔内的液体食物很少时,该装置也会降低空气/泡沫进入柔性奶嘴 内而被婴儿吞咽的风险;
图6是本发明所述喂养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图6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其为阀门的剖面图,该阀门控制液 体食物从喂养装置的主腔流向次腔;
图8是图6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其为空气通孔的剖面图,该通孔使 得空气从喂养装置之外进入到喂养装置的主腔内;
图9是本发明所述喂养装置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其为阀门的剖面图,该阀门控制液 体食物从喂养装置的主腔流向次腔;
图11是图9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其为空气通孔的剖面图,该通孔使 得空气从喂养装置之外进入到喂养装置的主腔内;
图12是本发明喂养装置分解图的纵向剖面图,其图示了该喂养装置装配 前的各个元件;
图13是本发明喂养装置装配前各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喂养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该喂养装置包括一弹 性偏置的过滤筒和一处于关闭位置的薄片阀,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奶头向下倾 斜;以及
图15是图14所示喂养装置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但如图所示,弹性 偏置的过滤筒处于打开位置。
图16是图14所示喂养装置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但如图所示,薄片 阀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显示了已装配的喂养装置100在喂养末期的状态。图6、9和14示 出了喂养装置100的替代实施方式。这些替代实施方式,特别图6和图9所 示的实施方式,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如图5所示,装 置100包括具有一开口端(如左边所示)的容器101。该容器101在此限定 了主腔102,其用于装纳液体食物,例如配方奶粉、挤出的母乳或类似物。 制作容器101的一种适宜材料是聚丙烯。
装配在容器101开口端(左手方向)上的是柔性奶嘴103。制备奶嘴的 一种适宜材料是有机硅。柔性奶嘴103在此限定了次腔104。该奶嘴包括一 突出奶头105,该突出奶头105位于奶嘴的末端或处于喂养端部,且奶头上 有一狭缝状的自闭阀106。
位于柔性奶嘴底部的边缘和容器101开口端的环形边缘通过环形夹子或 安装环108来加紧分隔部107。在使用过后清洗时,可以容易拆卸该夹子或 安装环108;并且其可以通过聚丙烯模制法来制备。
在已装配的装置中,分隔部107分隔了主腔102和次腔104。制作分隔 部107的一种适宜材料是聚丙烯,其以单向阀109的形式提供一限流器。在 图5(和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单向阀109为叶阀,但也可以采用其他 众所周知的单向阀。图10是阀109的放大图。叶阀的两个叶片109a和109b 从分隔部107上伸出,围绕着分隔部上的阀开口并汇聚接触。叶片的制备材 料可以与分隔部107主要平坦部分的材质相同。可替代地,可以采用不同材 质(更加柔性的材料,如有机硅)来制备离散阀109,叶片作为离散阀的一 部分而插入到相对较硬的分隔部107中,例如通过两次模制的方法。单向阀 109的作用是使得液体食物从主腔102通过分隔部107上的阀开口流向次腔 104,并且能防止液体食物回流。
可选的单向阀位于主腔102和次腔104中间。可选的单向阀209的一实 施例为图6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图7是该可选的单向阀209的放大图。该 实施方式的单向阀209可以包括一薄片209a,该薄片209a与分隔部107在 关闭位置上相接触。还可以通过支撑件209b来支撑薄片209a,这样当阀门 关闭时,薄片可以处于正确的位置。例如,由于主腔102内液体压力大于次 腔104,就会在从主腔102指向次腔104的方向上产生力,当足够大的力作 用在薄片209a上时,该薄片可以伸入到次腔104内。相应地,液体食物会从 主腔102流入到次腔104中。
单向阀109/209作为限流器。限流器设计以允许和/或方便液体食物从主 腔102流向次腔104,并且能防止或限制液体食物的回流(即,从次腔104 流到主腔102中)。对图5和图6实施方式的改进(未示出),单向阀109/209 可以被简单的孔隙(如孔或开口)所替代而无需可移动的阀元件。这些简单 的孔隙可以设置在分隔部107内。可替代地,这些孔隙也可设置在奶嘴103 内。
例如,该孔隙在横截面方向上可以为锥形,这样可以使得回流的阻力比 液体向前流动的阻力更大。该孔隙在横截面方向上可以呈锥形,其在主腔102 的开口大于在次腔104的开口。也可以使用任意截面形状的孔隙。例如,横 截面方向上可以是圆形。因此,每个孔隙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其在主腔102 上的开口直径大于在次腔104上的开口直径,这使得孔隙为圆锥形。接下来 要详细介绍图5至13中涉及的实施方式,其中采用单向阀109/209。然而, 必须认识到这些单向阀可以被上述的简单孔隙所替代。实际上,限流器可以 是在此描述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单向阀或是孔隙。
为了使液体食物从主腔102流过单向阀109,则需要设置空气通孔110。 该空气通孔110可以是小径向切口,其位于分隔部107的下面(如图5右手 侧所示)并且沿着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与单向阀109径向相对。这个 小径向切口可以随着喂养过程中主腔102内液体的减少,使得空气从容器100 的外面流入主腔102中,但是该切口不能太大,否则当摇晃装置或者不小心 掉了装置时,液体食物会从通孔110中流出。可替代地,通孔110可以是阀, 该阀可以允许空气流入到主腔并能防止液体从主腔流回该阀。
图8和图11显示了可能的通孔或阀门,其可以使得空气从喂养装置100 的外面流入主腔102中。如上所述,这些通孔或阀门可以作为空气通孔110, 其设置位置可以是图5所示喂养装置100上的相同位置。图8中的阀门210 有一薄片211,在关闭位置时,该薄片可以贴紧主容器101的内壁,这样空 气就不会通过这个阀门而流入(或流出)主腔102。当主腔102外的压力足 够大于其内部压力时,薄片211的设置可以使得其从容器壁101上移开。这 使得空气可以从喂养装置100的外面进入到主腔102内。图11中的阀门310 有一薄片311,在关闭位置时,该薄片可以贴紧分隔部107从而使得空气不 会流入(或流出)主腔102。当喂养装置100的外部空气压力足够大于主腔 102的内部空气压力时,该薄片311处于打开位置并使其从分隔部107上移 开,从而在分隔部107和薄片311之间形成了一个间隙。这样空气可以通过 安装环108和容器101之间的间隙312从喂养装置100的外面流入到主腔102 内。
图12和13是本发明喂养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各元件的分解图。除了上述 元件外,图12和13还可以有一个可移去的,非必要的盖400。该盖400有 助于保持柔性奶嘴103的清洁。
在Haberman喂养器中(参见图2和图4),位于主腔和次腔之间的阀4、 5和6的中心均是分隔部或阀盘4的几何中心,这样四个阀开口5中至少一 个开口位于几何中心之上。相反地,本发明喂养装置中,设置在分隔部107 上的单向阀109(或其他限流器)明显偏离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从图 5中可以清楚看出,单向阀109明显偏离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偏 离设置可以使得,当使用者以奶头105基本水平突出的姿势握着喂养装置100 时,单向阀109的开口完全位于分隔部的几何中心111的下方。如图所示, 单向阀109的开口不仅完全位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的下方,而且其 与几何中心111的距离为x。如果单向阀109在分隔部107上具有多个开口, 则所有的开口都位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的下方。
单向阀109偏离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的距离将会影响喂养装置使 用过程中主腔102的液体流出位置。如图5所示,如果分隔部107的直径为 d,最好x≥0.2d,优选地x≥0.25d,更优选地x≥0.3d。
可以看出,使用装置100时(即,在图5所示方向),液体食物从主腔 102的底部区域通过阀门109流入次腔104内。这样有助于减少空气/泡沫从 主腔102通过单向阀109流入到次腔104的可能性。接着上文中对现有技术 的讨论,解释几种产生原因。
第一,由于泡沫倾向于停留在液体食物的上表面,因此将液体食物从主 腔中食物的下区域流出,通过延迟液体食物上表面达到阀109的时间,直到 接近喂养末期时液体食物上表面才达到阀109,这样就降低了将泡沫带入到 次腔104的可能性。虽然在喂养末期,主腔102内的液体食物下降很多使得 其上表面与单向阀109持平,但是在喂养过程中液体食物上表面的泡沫(该 泡沫通常是喂养前摇晃装置而产生的)也逐渐消散,这样延迟液体食物上表 面达到阀109的时间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上文对现有技术的讨论中也涉及了,在液体食物中也保持着小气 泡。气泡的微小尺寸意味着该气泡不具有足够的浮力能使其快速上升并逃离 液体食物的表面。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例如在喂养过程中,这些小气泡将 会相互撞击、凝聚并最终上升到表面。又一次,通过将液体从主腔102的液 体底部流出,主腔102内在单向阀109临近上游的液体是主腔102液体中第 一清除小气泡的部分,因此,又一次说明这将有助于减少小气泡从主腔102 通过单向阀109进入次腔104的可能性。
第三,如同上文对现有技术的探讨,婴儿吞入空气的另一原因在于,喂 养装置太接近水平方向,从而将阀的上游侧暴露在空气中。本发明图5所示 的喂养装置一实施方式中,即使以错误的角度拿着喂养装置,与主腔102底 部区域相连的单向阀109也将会降低空气通过单向阀109进入到次腔104的 可能性。
对图5所示喂养装置的操作类似于上述讨论的微型Haberman喂养器,其 中,拿着带有奶嘴103的喂养装置100,使次腔104充满液体食物,挤捏奶 嘴103的柔性壁,接着颠倒该装置,随后松开作用在奶嘴103上的挤压,使 得液体食物从主腔102通过单向阀109进入到次腔104。可以通过挤压突出 奶头105的柔性壁来挤压奶嘴103的柔性壁。可选择地,可以沿图5所示的 箭头120的方向用拇指或食指来挤压奶嘴103的平坦区域,该区域在突出奶 头105的底端并且与分隔部107相对。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次腔104中几乎充 满了液体食物。以图5所示方向拿着喂养装置100,用该装置来喂养婴儿, 婴儿的吮吸动作会使得液体食物从奶头105的自闭阀106进入到婴儿口中, 次腔102内的液体食物通过单向阀109而补充流进次腔104内。用拇指和食 指挤捏奶头105会迫使液体流出阀106,这将有助于喂养。然而,下面将讨 论图14-图16,特别地,还提供了另一种有助于充满奶瓶的方式。
图5所示,奶头105大致是水平突出的,其中阀109在分隔部107的几 何中心111的下方。图5中,用虚线112来表示奶头105的纵轴。“大致水 平”指的是,例如±10°。但是并不将装置的使用限制在图5所示的取向。例 如,相对于图5所示位置,容器101的闭口端可以显著抬高,这样,在使用 中,奶头105的纵轴112与水平位置呈现45°夹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 喂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奶头105也可以不是大致水平的。
从上述讨论的喂养装置的实施方式以及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经过一段 时间后,空气可以自然从液体食物(如奶)中分离,液体食物底部的液体中 空气比例将会减少。在分隔部内设置限流器,如单向阀,这样液体食物从主 腔102的液体底部区域流出,则从主腔102流入到次腔104的空气量将比限 流器的位置较高时减少。进一步,这是因为,一段时间之后,液体食物内的 空气将脱离液体食物或者达到液体食物的上表面,设置限流器(例如单向阀 109)可以延缓主腔102内液体食物上表面达到限流器的时间,这也可以减少 流过限流器的空气量。
空气通孔110的位置通常沿着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与限流器(如 单向阀109)相对,这样有助于减少主腔102内液体食物与空气的接触。一 旦主腔102内的液体食物降到空气通孔110以下,通过通孔110进入到主腔 内的空气将会进入到主腔102的空气空间,而不是进入到液体食物中,因此, 不会助长液体食物与空气的接触。
一个进一步有助于减少婴儿吞入空气量的贡献在于突出奶头105以及其 上自闭阀106的位置。与图1-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奶头与奶嘴剩余部分呈对 称性设置不同,本装置较佳实施方式中,柔性奶嘴底部边缘通过安装环或夹 子108夹紧,突出奶头105偏离该边缘的几何中心。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 111与柔性奶嘴底部边缘的几何中心重合。从图5中可以清楚看出,突出奶 头105偏离几何中心111的距离为y,其也位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 之下。虽然在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突出奶头105与几何中心111之间的偏 离距离小于单向阀109的偏离距离(即,x>y),但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却可以 相反(未示出)。可替代地,突出奶头105也可根本不偏离。然而,突出奶 头105偏离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其处于“低”位置(当装置100处于图5所示 取向时),这类似于单向阀处于“低”位置时所具有的优点,即液体食物可 以从主腔102内液体的底部区域流出。突出奶头105的“低”位置指的是, 突出奶头端部的自闭阀106可以获得更接近于次腔104底端的液体,从而有 利于减少通过自闭阀106进入到婴儿口中的空气量。
图5所示装置的结构,即单向阀109、自闭阀106处于“低”位置,空 气通孔110处于“高”位置,这种结构的优点有赖于喂养过程中喂养装置100 处于正确的方向。如果不正确的“颠倒”拿着装置(即,沿着图5所示穿过 分隔部的几何中心的轴旋转180°),则阀106、109和通孔110的不对称设 置将会变成缺点。为了在喂养中向使用者显示装置的“正确”使用方向,该 喂养装置还可以有用于指示“正确”方向的指示器。图5中显示了这种“正 确”方向,如图所示,在拿着已装配的装置100时,使用者将奶头105保持 大致水平突出,同时单向阀109完全位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之下。 阀109的开口最低处也垂直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
指示器可以是使用者从装置外可视的元件。可以有一或多个可视元件。 这些可视元件可以是平面图形元件和/或立体结构元件。可视元件的目的在 于,当喂养装置100的奶头基本水平突出时,可视元件设置在相对于分隔部 107几何中心111的预设方向上,这样单向阀自动地处于几何中心之下。可 视元件不包含阀109,因为在腔102、104装满液体时,使用者不可能看到阀 109
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有三个可视元件。
第一可视元件是不对称形的容器101。容器101通常是沙漏状,其减少 中心部位的直径有利于正确持拿喂养装置。容器101的不对称形状使得其中 心纵轴114不平行或重合于突出奶头105的中心纵轴112。因此,当奶头105 的中心纵轴112大致水平延伸而“正确”拿着喂养装置时,容器101的纵轴 114与水平方向呈现角度为θ的夹角。该夹角θ的范围为10-80°,但是优选 为10-50°,更有选为10-40°。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夹角θ接近30°。因此, 如果装置100的产品说明书中告知使用者,拿容器101的姿势应当使得奶头 105大致上是水平突出(即,轴112大致是水平方向)并且容器101的底部 应当高于奶头105,这样使用者的姿势(特别地,如果容器101是沙漏形状, 则是使用者的直觉姿势)将必然会使得装置是“正确”方向,例如,分隔部 107中的单向阀109将完全低于分隔部107的几何中心111,这样来自容器 101内液体底部区域的液体将流过单向阀109。如上所述,一旦使用“正确” 方向,在实际喂养之前或喂养过程中,容器101的底部将会被抬高。
第二可视元件是非对称形的柔性奶嘴103。例如,产品说明书可以告知 使用者,在使用中,奶头105的纵轴112应当水平设置并且奶头105处于最 低点(如图5所示)。
第三可视元件是装置100上的图形元件,例如在容器101壁上印上“最 高端”,用于指示可以拿着的最上端位置。
其他可视元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显而易见的。上述并非穷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并不需要指示器。
虽然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分隔部107上设有单向阀109形式的限流器,但 并不限于此类阀门。类似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一孔隙取代了单向阀109,或 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一孔隙,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多个孔隙。可以具有多个 此类阀门或孔隙,所有的阀门或孔隙均偏离分隔部的几何中心,这样在使用 中,所有的阀门或孔隙均低于分隔部的几何中心。
图14、图15和图1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图 5所示的分隔部107被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形式的弹性偏置过滤筒所替代。
过滤筒500可以从主腔501和奶嘴503取下。其基底部分580的周边上 包含一台阶560,台阶560(在已装配的喂养装置中)坐落并搁搭在主腔501 开口端内形成的肩部570上。基底部分580并非是实心的,所以来自主腔501 的液体食物可以自由地来回穿行流过该基底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偏置装置582从基底部分580向前延伸到实心板形式的分隔部581。该 偏置装置582采用了多个弹性臂的形式,这些弹性臂的基底部分环状部分向 内螺旋并向外伸出,如图14和图16所示。弹性臂的形状以及弹力使得可以 通过挤压实心板581和基底部分580(使得弹性臂产生变形)对抗偏置装置 582的回弹力,并减少实心板581和基底部分580之间的空间,随后将会详 细讨论。弹性臂的特性使得其不会阻止液体食物来回穿过偏置装置。
实心板581是实心圆盘,其沿圆周有一平坦向前的表面。其实心的特性 可以阻止液体食物的来回穿过。主腔501和次腔104之间的任何流体食物都 沿着实心板580流动通过,例如通过单向阀或孔隙形式的限流器。
从实心板581向前延伸形成地是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为漏斗状开关元 件583的形状,元件583的末端终止于边缘555,正好处于柔性奶嘴503内 表面的下方,将会详细讨论如此设置的原因。漏斗状元件583可以在边缘555 一端打开或关闭。如果是打开位置,则实心板581将会关闭其基底部,则液 体食物不能流过漏斗状元件。
可以认为基底部分580、偏置装置582、实心板581和开关元件583是一 个整体,例如模制弹性物如乙缩醛以制备偏置装置的弹性臂从而获得实施偏 置功能所必须的弹力。
与分隔部107相比,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特别是其上的板581在操 作过程中用于分隔主腔102和次腔104。在喂养之前,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 可以将液体食物从主腔102流进次腔104,从而有助于装满瓶100。在使用后, 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也有助于将液体食物从次腔104排出或倒入到主腔102
图14和图16显示了在喂养过程中,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处于关闭位 置,实心板的向前表面与肩部526为密封配合,肩部526延伸自奶嘴503底 部的大部分周边。此时,过滤筒500的板581作为分隔部,从而液体食物可 以沿着板581边沿通过限流器从主腔102流入次腔104,该限流器是具有薄 片的单向阀(该阀门类似上述图5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单向阀109)。
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奶嘴503具有一凹坑状区 域550。该凹坑状区域550的内表面与边缘555相接触或者非常接近边缘555。 通过指尖挤压凹坑状区域,施加向下的压力,柔性奶嘴变形并将压力传递给 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作用在边缘555上的上述压力可以克服偏置装置582 的正向偏压,带动板581向后移动,即向着静止基底部分580方向移动,例 如通过移动板581,使之不与肩部526密封配合,从而将弹性偏置的过滤筒 500从图14所示的关闭位置转换为图15所示的打开位置。
如图15所示,当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处于打开位置时,液体食物穿过 板581周边与肩部526之间形成的孔隙自由地从主腔102流入次腔104。使 用前,可以以此方式使得瓶内充满液体食物(通过颠倒装置可以快速地将液 体食物充满次腔104),和/或在使用后,通过沿着图15所示方向挤压装置 上的凹坑状区域可以将次腔104迅速排干。
释放凹坑状区域550上的压力,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将恢复为图14所 示的关闭位置。如上所述,在关闭位置,液体食物必须通过具有薄片509的 阀门(或其他限流器)才能从主腔102流入次腔104。
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限流器如图所示具有一薄片509, 其允许液体食物向前流动从主腔流入次腔,但不允许液体食物反方向流动。 至少该薄片509的一部分和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的实心板581可以形成一 阀门。在松弛状态,如图14所示,薄片509的端部可以紧贴弹性偏置的过滤 筒500中实心板581的前表面。可选择地,薄片509处于松弛状态时,薄片 509和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中实心板581之间会形成一间隙。因此,薄片 509在松弛状态时可以是关闭或打开的位置。
薄片509可以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是奶嘴503整体的一部分。 薄片509可以是连续圆周形薄片。可选择地,薄片509可以是圆周的一部分。 在图14所示实施方式中,薄片是连续圆周形的,并形成了奶嘴503整体的一 部分。薄片50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图14所示箭头520的方向打开,使得 液体食物可以从主腔流入次腔。以此方式,在喂养过程中,薄片509的部分 518可以变形到图16所示的位置。然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使用中,只 有位于喂养装置100的较低位置(例如下半部)的薄片部分518才是可打开 的。因此,位于喂养装置100的上部薄片的部分519,在使用过程中,其保 持与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的实心板581相接触,从而阻止液体食物从其中 通过。可以通过不同硬度材料构成薄片509的可打开部分518和薄片509的 不打开部分519。另外地或附加地,可设置薄片509的形状使得薄片509的 部分518产生变形达到打开位置所需的压力小于薄片509的不打开的部分519 产生变形所需的压力。例如,薄片不打开的部分519材质厚度要大于薄片打 开的部分518。在操作过程中,薄片打开部分518形成了薄片的下半部分。 可选择任何适合的下半部分角度。例如,薄片打开部分518可以形成的下半 部分,最低为45°、60°、90°、135°或者180°。
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液体食物沿着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的实 心板581边沿流过开口511。该开口使得主腔102内的液体食物进入并接触 到薄片509的上游侧。该开口可以是板581的周边与奶嘴503或容器501的 内壁之间的间隙,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该开口最好位于喂养装置100的下半 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奶嘴503内壁上设置的截断肩525。可以 看出,肩525小于肩526。这样,就保留了如上所述的从主腔102较低部分 流出奶的所有优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开口511。进一步,在具有多个开口 511的实施方式中,这些开口51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 开口511可以是成对的,例如,相互靠近且不同对的两个开口511之间的角 距要大于同对的两个开口511之间的角距。
如上所述,至少部分限流器(阀)可以作为奶嘴503的一部分。进一步 的,每个限流器的位置(如圆周或角距位置)完全取决于奶嘴503的位置。 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如上所述,奶嘴503内表面的形状可以在奶嘴 503内表面的截断肩525和板581之间形成间隙511。肩525的圆周位置范围 至少部分(有些情况下是全部)与薄片509的打开部分518的圆周位置相一 致。在不希望液体食物流过板581而与薄片509上游部分接触的圆周位置上, 奶嘴503内表面的形状可以使其与板581接触从而形成了对液体食物的密封。 例如,奶嘴503内表面的“完整”肩526。无论怎样装配喂养装置100,上述 设置可以确保限流器(阀)总是处于正确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 原因在于经常在如黑暗或时间较为紧张的非理想状态下来装配喂养装置。在 喂养装置装配好后,可以确保限流器总是处于正确位置的其他设置也在本发 明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示的奶瓶100/500(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特别易于装 配。例如,分隔部(例如弹性偏置的过滤筒500所形成的分隔部)可以容易 地放置在主腔501的相应位置,这样,基底部分580周边的台阶所形成的定 位部件560搁搭在主腔501的肩部570上。柔性奶嘴503设置在弹性偏置的 过滤筒500(或分隔部)的上方,可以用安装环508夹紧。通过这种方式, 当装配奶瓶100时,仅需要碰触少数将与液体食物接触部件(如弹性偏置的 过滤筒或分隔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装配或拆开喂养装置中,都无 需碰触到限流器的任何部分。这确保可以保持干净卫生。可以使用任意适宜 的方式来接触那些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接触到得部件,例如使用镊子。
喂养装置100的简单装配也意味着,如在清洁中,可以容易拆开各个部 件。
构成限流器的部件可以较少。例如,其可以包括部分分隔阀和部分柔性 奶嘴之间的间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对限流阀进行清洗。例如, 在装配限流器中可以不需要夹紧装置或固定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并不需 要专门部件来形成限流器,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当装配喂养装置时, 奶嘴503和分隔部581之间自动就构成了限流器。
优选地,可由过滤筒500形成分隔部581,或者其可以作为分隔部581 的一部分,至少将其一部分设置在容器501与分隔部581相互装配的开口端 上。这样可以形成容器501和过滤筒500的组合,并可将奶嘴503与其装配 起来,以形成限流器。
当奶嘴503装配在喂养装置其余部分之上或从其中拆开时,此种简单构 造可以自动形成或拆除限流器。如上所述,当拆开喂养装置时,可以很方便 地清洗限流器的各个部件。相比较的,其他的喂养装置并不具有由柔性奶嘴 所形成的限流器。相反,其中单向阀是由多个部件形成的,这些部件需要被 挤压和被保持从而构成一个组配整体。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可替代喂养装置中, 需要有一个单独的拆开操作来装配或拆卸这些限流器(阀)。例如,图2中 所示的Haberman喂养装置中,需要阀盘4和阀膜6的相互分离才能彻底地 拆开喂养装置。
在上述可替代的喂养装置中,限流器的拆开不是自动的,需要有施加额 外的操作步骤。在拆装过程中,该额外的步骤可能被不经意地遗漏。在这种 情形下,限流器未被完全拆开分离,因而不会被彻底清洗。例如,如果图2 所示的Haberman喂养器在清洗前并不拆开阀盘4,那么在清洗过程中,如来 自液体食物的残渣不会从阀膜6和阀盘4之间的间隙被清洗走。这可能会不 卫生,会导致细菌的增长,最后在喂养过程中会被吞入人体。本发明实施方 式中喂养装置的构造将不会发生此类卫生问题,原因在于在拆开喂养装置100 时,形成限流器的部件将自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