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12005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8995.9

申请日:

2009.03.17

公开号:

CN101515809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紫荆花路68号中兴通讯变更后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登记生效日:20150717|||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5/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律部变更后权利人: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紫荆花路68号中兴通讯登记生效日:201312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707申请日:20090317|||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707

主分类号:

H04B1/707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树强; 芮 赟; 金圣峣; 田金凤; 易辉跃; 胡宏林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律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艺;龙 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根据LTE-A系统载波配置和LTE Release 8中小区特定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公式生成长序列,并把生成的长序列进行分组,按照小区载波属性进行分配,进而降低基站端CM。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基本不改变LTE规范的前提下,降低发射端的CM,从而降低设备的功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立方量度CM的方法,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基站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并选择其中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K=2,基站生成的长序列为: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2组短序列,并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选择短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作为所有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K=NNon_Max+1,NNon_Max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的最大数目,基站生成的长序列为: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NNon_Max+1组短序列,并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基站选择NNon_Max+1组短序列中除短序列S1以外的其它短序列分别作为各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每个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对应一短序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按照载波频点高低的顺序,顺序选择第2至第NNon_Max+1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与终端约定好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
终端根据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
所述下行载波的属性是指:所述下行载波为后向兼容或非后向兼容。

6、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2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选择短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作为所有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
其中NNon_Max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的最大数目;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NNon_Max+1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NNon_Max+1组短序列中除短序列S1以外的其它短序列分别作为各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每个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对应一短序列。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按照载波频点高低的顺序,顺序选择第2至第NNon_Max+1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10、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所述终端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与基站约定好的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

说明书

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立方量度(Cubic Metric,CM)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高功率放大器(HPA)的非线性失真和峰值幅度限制会造成载波之间的失调(Inter-modulation)效应并在系统中引入额外的干扰。为了防治这种负面影响,就应该使功放工作在其线性范围。通常,无线通信终端为了节省器件成本,不会配置一个有很大线性范围的功放。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幅度较大的信号进行削峰(Clipping),就会产生对带内信号和邻道信号的干扰。如果通过“回退”改善功放的线性特性,则会降低功放的功率效率。
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是传统上比较常用的量度方法,主要表征发送信号的幅度峰值和平均值之间的比。传统多载波技术,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u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ty,OFDM),其信号由大量独立调制的具有不同载频的信号叠加而成,具有很大的PAPR。极端情况下,如果N个具有相同相位的信号叠加,所产生的峰值的幅度是平均信号幅度的N倍。因此,具有高PAPR的传输技术会降低射频功放的功率效率,并要求发射机功放有一个很大的线性范围,从而大大提高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复杂度,增加终端的成本。传统上较多地采用99.9%几率下的PAPR间接地衡量传输技术对功放非线性的影响。
但实际上,CM是比PAPR更为准确的度量方法。CM直接表征功放功率效率的降低,或称为功率退化(Power De-Rating)。在放大器电路中,放大增益的三次方非线性分量是产生信道邻道泄漏比(ACLR)的主要原因。如下式:
v0(t)=G1vI(t)+G3[vI(t)]3
功放输出信号v0(t)由两项构成:一项与vI(t)成正比,也就是线性分量;一项与vI(t)的立方成正比,也就是非线性分量。此立方项是造成信道失真、三次谐波,从而造成带内干扰和邻道干扰的原因。因此用CM值直接衡量这个立方项是比PAPR更直接、准确的衡量方法。
由于用PAPR和CM衡量的结构并不完全成正比,有些技术对PAPR的降低有明显的效果,但对CM的降低却不理想,LTE最终确定CM是衡量功放功率效率的最准确方式。
在3GPP LTE-A系统中,当上下行采用频谱聚合技术时,如果下行所有聚合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都使用相同小区标识号(Cell ID),那么每个聚合的下行载波将会产生相同下行参考信号(RS)模式,在发射端使用一个功放和射频的情况下,下行参考信号在频域上的重复性,将导致使用频谱聚合技术的CM的值和没有使用频谱聚合技术的CM值相比,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样就会给基站端的功放(Power Amplifier)带来极大的负担。
有的公司提出在3GPP LTE-A系统中每个下行载波使用不同的小区标识号(Cell ID)。由于每个下行载波使用不同小区标识号,产生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序列也随之不同,因此,CM升高的问题不会太严重。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上下行非对称聚合的情况下,会影响到PUCCH的序列生成,导致多个用户所产生的PUCCH各不相同,用户间PUCCH序列的正交性被破坏。另外,使用不同的小区标识号也会给小区规划带来一些麻烦。
德州仪器(TI)公司提出,不需要在不同的载波上广播不同物理小区标识号(Cell ID),同时CM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也就是不同下行载波使用不同的相位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在提案中,TI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并仿真说明了其方案的好处。具体方案如下:
●当小区有5个下行载波的时候:只有第4个载波进行相位反转。
●当小区有4个下行载波的时候:只有第4个载波进行相位反转。
●当小区有3个下行载波的时候:只有第3个载波进行相位反转。
●当小区有2个下行载波的时候:没有载波进行相位反转。
●当小区有1个下行载波的时候:没有载波进行相位反转。
但是TI的方案的缺点是相位旋转信息需要通过基站端告知LTE-Advanced用户终端,而此信息对LTE Release 8用户是透明的。因此TI提出,LTE Release 8的用户接入不了相位反转的下行载波,这样就限制住了LTE Release 8的接入,而且TI的方案的CM值仍然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在LTE-A系统中小区配置多个载波时,由于在同一个功放下的每个聚合载波根据小区标识号生成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而导致设备CM的增加的问题,提出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值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基本不改变LTE规范的前提下,降低发射端的CM,从而降低设备的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立方量度CM的方法,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包括:
基站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并选择其中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K=2,基站生成的长序列为: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2组短序列,并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选择短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作为所有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K=NNon_Max+1,NNon_Max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的最大数目,基站生成的长序列为: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NNon_Max+1组短序列,并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基站选择NNon_Max+1组短序列中除短序列S1以外的其它短序列分别作为各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每个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对应一短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按照载波频点高低的顺序,顺序选择第2至第NNon_Max+1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基站与终端约定好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
终端根据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
所述下行载波的属性是指:所述下行载波为后向兼容或非后向兼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2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选择短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作为所有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
其中NNon_Max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的最大数目;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NNon_Max+1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NNon_Max+1组短序列中除短序列S1以外的其它短序列分别作为各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每个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对应一短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按照载波频点高低的顺序,顺序选择第2至第NNon_Max+1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和终端,所述基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所述终端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与基站约定好的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
本发明在载波聚合场景中,根据LTE-A系统载波配置和LTE Release 8中小区特定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公式生成长序列,并把生成的长序列进行分组,按照小区载波属性进行分配,进而降低基站端CM。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基本不改变LTE规范的前提下,降低发射端的CM,从而降低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基站根据LTE Release 8下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公式生成一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为生成的长序列,NRBmax,DL为下行传输的最大资源块数目,ns是LTE帧结构中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Slot)标号,l是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序号,c(i)是一个伪随机序列,同3GPP TR36.211中的定义;
基站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并选择其中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方案1)
例如,LTE-A小区下行配置载波个数为NTotal,其中非后向兼容载波个数为NNon,则后向兼容载波个数为NTotal-NNon,其中NTotal-NNon>0。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首先以LTE Release 8中的序列生成方式为基础产生长序列,但是与LTE Release 8不同的是,我们改变了公式(1)中的m长度: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1)]]>
如公式(2)所示,我们使m的长度扩展到4NRBmax,DL,即K=2。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2)]]>
步骤102,长序列生成之后,把生成的长序列等分为两组;
步骤103,基站下行发射时,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则使用公式(2)产生的序列中的第一组,也就是和公式(1)一样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S1,这样就可以保证LTE Release 8终端能够检测到后向兼容载波上的下行参考信号;而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公式(2)产生的序列的第2组,即公式(3)所示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3)]]>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基站与终端约定好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分别将序列信息存储到基站端和LTE-A终端的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
终端根据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即下行载波是后向兼容还是非后向兼容,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例如,当使用了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则使用公式(2)产生的序列中的第1组,也就是和公式(1)一样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S1来检测;当使用非后向兼容载波时,则使用公式(2)产生的序列的第2组,即公式(3)所示序列S2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
实施例二(方案2)
例如,当某LTE-A小区下行配置NTotal个载波时,其中NNon为该LTE-A小区下行配置的非后向兼容载波数,NNon_Max为LTE-A系统中非后向兼容载波的最大数目,且NNon_Max≥NNon,因此该LTE-A小区配置的后向兼容载波数为NTotal-NNon,且NTotal-NNon>0。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首先以LTE Release 8中的序列生成方式为基础产生长序列,但是与LTE Release 8不同的是,我们改变了公式(1)中的m长度:
如公式(4)所示,我们使m的长度扩展到2(NNon_Max+1)NRBmax,DL,即K=NNon_Max+1: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4)]]>
步骤202,长序列生成之后,把长序列按顺序平均分成NNon_Max+1组;
步骤203,当LTE-A小区中,基站下行发射时,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后向兼容的载波使用公式(4)产生的序列中的第一组,也就是和公式(1)一样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这样就可以保证LTE Release 8终端能够检测到后向兼容载波上的下行参考信号;而NNon_Max个非后向兼容载波根据载波频点高低,顺序使用公式(4)产生的序列的后面第2至第NNon+1份序列,即公式(5)(6)(7)所示序列。
S2=rl,ns(m)=12(1-2·c(2m))+j12(1-2·c(2m+1)),---(5)]]>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S3=rl,ns(m)=12(1-2·c(2m))+j12(1-2·c(2m+1)),---(6)]]>
m=4NRBmax,DL,4NRBmax,DL+1,...,6NRBmax,DL-1]]>
···]]>
SNNon+1rl,ns(m)=12(1-2·c(2m))+j12(1-2·c(2m+1)),---(7)]]>
m=2NNonNRBmax,DL,2NNonNRBmax,DL+1,...,2(NNon+1)NRBmax,DL-1]]>
基站与终端约定好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分别将序列信息存储到基站端和LTE-A终端的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
终端根据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即下行载波是后向兼容还是非后向兼容,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如果使用的是后向兼容载波,则使用和公式(1)一样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如果使用的是非后向兼容载波,则根据该载波在非后向兼容载波的载波频点顺序或其他映射关系,选择相对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例如某非后向兼容载波的载波频点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第i个,则选择Si+1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具体来说,对应方案1,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2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选择短序列S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作为所有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对应方案2,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如下长序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Non_Max+1)NRBmax,DL-1]]>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NNon_Max+1组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短序列S1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
作为所有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NNon_Max+1组短序列中除短序列S1以外的其它短序列分别作为各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每个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对应一短序列。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按照载波频点高低的顺序,顺序选择第2至第NNon_Max+1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和终端,所述基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成模块、分组模块和选择模块,所述终端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生成一长序列,并发送给分组模块: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K*2NRBmax,DL-1]]>
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长序列等分为K组短序列,发送给选择模块;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所述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短序列作为后向兼容的下行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选择K组短序列中的一组或多组短序列作为非后向兼容载波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与基站约定好的参考信号序列与下行载波的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采用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检测。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示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假设LTE-A某小区下行有4个载波,CC1、CC2、CC3和CC4。其中CC1和CC2为后向兼容载波,CC3和CC4为非后向兼容载波,并且该LTE-A系统中,单个小区最多的非后向兼容载波数为2。
方案1应用示例如下:
首先根据LTE Release 8中的下行特定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公式产生长序列,长序列见公式(8)。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4NRBmax,DL-1---(8)]]>
然后在图1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生成部把长序列等分成两组,记为S1和S2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9)]]>
S2=rl,ns(m)=12(1-2·c(2m))+j12(1-2·c(2m+1)),---(10)]]>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将两组序列存入基站端和终端的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
基站端下行发射时,选择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CC1和CC2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的S1,CC3和CC4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的S2
LTE-A终端根据所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参考序列进行检测。当使用CC1或者CC2时,则控制部选择参考信号序列S1来检测;当使用CC3或者CC4时,则控制部选择参考信号序列S2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
方案2应用示例如下:
首先根据LTE Release 8中的下行特定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公式产生长序列,长序列见公式(8)。
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2+1)NRBmax,DL-1---(11)]]>
然后在图1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生成部把长序列等分成三组,记为S1、S2和S3
S1=rl,ns(m)=12(1-2·c(2m))+j12(1-2·c(2m+1)),]]>m=0,1,...,2NRBmax,DL-1---(12)]]>
S2=rl,ns(m)=12(1-2·c(2m))+j12(1-2·c(2m+1)),---(13)]]>
m=2NRBmax,DL,2NRBmax,DL+1,...,4NRBmax,DL-1]]>
S3=rl,ns(m)=12(1-2·c(2m))+j12(1-2·c(2m+1)),]]>
m=4NRBmax,DL,4NRBmax,DL+1,...,6NRBmax,DL-1---(14)]]>
将三组序列存入基站端和终端的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
基站端下行发射时,选择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CC1和CC2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的S1,CC3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的S2,CC4选择参考信号序列存储器中的S3
LTE-A终端根据所使用的下行载波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参考序列进行检测。当使用CC1或者CC2时,则控制部选择参考信号序列S1来检测;当使用CC3时,则控制部选择参考信号序列S2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当使用CC4时,则控制部选择参考信号序列S3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
我们进行了CM仿真实验,仿真场景为LTE-A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仿真参数见表1。
表1仿真参数

注:为了公平比较,在仿1个非后向兼容载波的情况时,当小区下行载波为两个时,我们在仿TI的方案时也对其中一个下行载波进行了反转。在仿2个非后向兼容载波的情况时,我们假设TI的方案为其中2个下行载波进行反转。3个以上的非后向兼容载波的场景,在LTE-A系统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因此在此省略了此种场景的仿真。
表2只有参考信号的情况

  NCC(载波数)  1  2  3  4  5  基本方案  3.24  6.49  8.40  9.75  10.50  TI的方案  (1个非后向兼容  N/A  6.41  4.30  3.22  4.30

  载波)  方案1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25  4.01  5.97  7.67  方案2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25  4.01  5.97  7.67  TI的方案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4.30  6.49  6.31  方案1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4.18  4.94  5.88  方案2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2.92  3.62  4.75

表3数据+参考信号(0dB)
  NCC(载波数)  1  2  3  4  5

  基本方案  3.37  3.44  3.50  3.56  3.63  TI的方案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43  3.39  3.38  3.39  方案1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38  3.39  3.42  3.47  方案2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38  3.39  3.42  3.47  TI的方案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39  3.44  3.43  方案1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39  3.41  3.43  方案2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38  3.38  3.40

表4数据+参考信号(3dB)
  NCC(载波数)  1  2  3  4  5  基本方案  3.40  3.64  3.87  4.11  4.35  TI的方案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62  3.46  3.42  3.46  方案1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42  3.46  3.59  3.75  方案2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42  3.46  3.59  3.75  TI的方案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46  3.64  3.60  方案1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46  3.53  3.60

  方案2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41  3.43  3.49

表5数据+参考信号(6dB)
  NCC(载波数)  1  2  3  4  5  基本方案  3.64  4.36  5.02  5.64  6.21  TI的方案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4.33  3.82  3.66  3.79  方案1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67  3.82  4.23  4.75  方案2  (1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3.67  3.82  4.23  4.75  TI的方案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81  4.35  4.25

  方案1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85  4.03  4.26  方案2  (2个非后向兼容  载波)  N/A  N/A  3.63  3.72  3.92

其中,基本方案指的是传统的在同一个功放下的每个聚合载波根据小区标识号生成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案。
从表2至表5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当LTE-A小区只配置一个非后向兼容载波时,我们的方案1与TI的相比在小区配置为下行2和3个载波时的CM值要低,但是在小区配置为下行4,5个载波时的CM值要高。和基本方案相比,在任何情况CM值都比较低。当LTE-A小区配置两个非后向兼容载波时,我们的方案1和方案2基本上都比TI的方案要好,其中方案2的性能最好。从实现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方案不需要对LTE Release 8的序列生成公式进行任何的改动,仅仅是非后向兼容载波所使用的序列为长序列中,除了第一段之外的序列。而TI的方案要对下行参考信号的序列生成进行反转,因此是对LTE Release 8规范一个较大的改动。另外,关于LTE-A系统配置中,单个频段配置三个以上下行聚合载波的场景是不多见的,所以综合来讲,在LTE-A系统配置下行载波数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当然,方案1和方案2只是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中降低参考信号CM的方法和装置,根据LTE-A系统载波配置和LTE Release 8中小区特定的下行参考信号序列公式生成长序列,并把生成的长序列进行分组,按照小区载波属性进行分配,进而降低基站端CM。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基本不改变LTE规范的前提下,降低发射端的CM,从而降低设备的功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