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通补阳气、抗疲劳、恢复人体亚健康 态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健康(Sub-Health,SH)作为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 “第三态”,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为当今世界医学领域的新课题。 关于亚健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对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智 力和体力的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自古素有“上工治未病”之说(《黄帝内经·素问》),历代名 医辈出,学说治验甚丰。所谓“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具有悠久 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中医药学,理应并且势必为人类亚健康通向健康之 路铺平道路和开拓新的途径!
该发明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德联合培养医学博士朱明教授 研制、并利用先进成熟的制剂工艺开发而成。朱明博士长期从事中 西医结合研究,谙熟中医临床各派学说与治疗经验,特别是对命门学 派有独到的见解。朱教授认为:命门学说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医家为 探索生命的起源及其内在规律所作的伟大尝试,反映出中国医药学早 期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发现和认识。明代医家关于命门的解剖位置及 其功能的描述,与现代医学肾上腺的位置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合。朱氏 首先提出了“命门动静观”——即命门是五脏整合的生殖调节中枢, 平时处在半关闭的状态,静以蓄养,为生殖作物质和能量方面的储备; 激发态下命门全面开放,整合脏腑,使之同步。同时还提出了奇经八 脉为命门开放、整合五脏的通道等系统的学术观点。(见《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0,23(5):1-6)
集古今命门方药之精髓,再经悉心的临床筛选,所选中药均在 2002年3月中国卫生部颁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之列。 配方中尤其注意到脏腑阴阳气血、正经与奇经开合动静的特点。方中 仙灵脾,《本经逢源》谓:辛温无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 力强志;为足阳明三焦命门药也.辛以润肾,温以助阳.三七,性甘温, 归心肝脾经,能散瘀止血、定痛和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有 治疗冠心病、抗血小板凝集、扩管降压、调整心律失常、增强人体耐 缺氧能力和保肝护肝等功效(李仪奎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1992:148-150页)。两者相配,一气一血,亦补亦通, 益精气,通血络,为抗疲劳之要药。草红花配薏苡仁,活血利水,降 血脂而利湿热,通血脉而洁肌肤。赤芍配知母,共奏凉血和营、滋阴 降火之功。茯苓,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 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日华诸家本草》认为茯苓具有“补 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的作用。泽泻,甘淡 寒,归膀胱肾经;能利水渗湿,清热泻火,又可补诸阴之不足。吴茱 萸入奇经八脉,《得配本草》云:主冲脉逆气里急。吴萸为佐使药, 能够缓急温中、助阳止泻、疏肝下气,散寒止痛,调节人体的应激状 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通补阳气、抗疲劳、恢复人体亚健康态的中 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根据中医理论由下列中药制成:
仙灵脾5-9份 三七5-9份
赤芍4份 薏苡仁4份 番红花4份 茯苓4份 泽泻4份
吴茱萸2份 知母2份
该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制剂方法制备为各种常规的中药剂型。例 如,汤剂、丸剂、胶囊、片剂、注射剂、颗粒剂等。优选颗粒剂。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制成:
生药原料共分为三部分(原料袋上均有标示:I、II、III)
步骤1 原料I(赤芍 薏苡仁 番红花 茯苓 泽泻 各生药比
例为1∶1∶1∶1∶1):水浸12小时;煎煮2-6小时;滤液
烘干(不超过80℃),粉碎;
步骤2 原料II(吴茱萸 知母 仙灵脾 比例为2∶2∶9):
两次酒浸各2-6小时(酒精浓度50%-90%);回馏;回收
乙醇,滤液烘干(不超过80℃),粉碎;
步骤3 原料I药渣与原料II药渣混合,再次煎煮2-6小时
滤液烘干,粉碎;
步骤4 三次总提取物加原料III(三七)在稳定的干燥环境中,
与辅料(糊精)按1∶1-5的比例均匀混合,加70%酒精
制成软材,制粒(过10-14目颗粒筛);烘干,整粒;通过
《药典》1和4号筛。
制剂过程从道地药材的GAP选料、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三个环节 均以指纹图谱(HPLC)为依据,保证了草药配方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稳 定,可谓传统经验与现代制剂工艺融合的结晶。
实施例1 生药原料共分为三部分(原料袋上均有标示:I、II、III) 步骤1 原料I(20KG赤芍 薏苡仁 番红花 茯苓 泽泻
各生药比例为1∶1∶1∶1∶1)):水浸12小时;煎煮3-4小时
滤液烘干粉碎;原料I药渣保留得水煎膏3.56KG 步骤2 原料II(7.5KG吴茱萸 知母 仙灵脾 比例为2∶2∶9):
两次酒浸各3-4小时(酒精浓度80%);
回馏;回收乙醇,滤液烘干粉碎;药渣保留。得醇提膏1.6KG 步骤3 原料I药渣与原料II药渣混合,再次煎煮3-4小时,
滤液烘干粉碎,得水煎膏1.64KG 步骤4 三次提取物膏粉7.8KG加原料III 3.6KG,
在稳定的干燥环境中加辅料(糊精)22KG混合均匀,
加70%酒精制成软材,制粒(过10-14目颗粒筛);烘干
整粒;通过《药典》1和4号筛。
本发明临床观察44例,其中以疲劳为主要表现者(包括慢性疲 劳综合征、抑郁症、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等)26 例,脊柱疼痛者7例,胃反酸者4例,其它的(包括头晕、头痛、 失眠、心悸、胸闷、月经不调等)7例。海外病人8例。临床观察中 以病理症状(如疲劳、脊柱疼痛、胃反酸等)为主者为第1组;以心理 表现(如抑郁症、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为主者属于第2组。
服用者试用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为82%;该方对疲 劳症状缓解明显,有效率为94%;本方使用至今对人体未见任何毒副 反应与不良影响。 临床实施例:
通阳抗疲劳颗粒观察表 姓 名 张烈明 性别 男 年龄 56 编 号 14 组 别 1 地址 安定门中国戏剧学院宿舍 联系电话 主 症 疲劳、焦燥加重2周 伴随症状 时心悸,晨起恶寒,有痰;肢体行动不便,发僵而无力 既往病史 脑多发性梗塞4年 舌苔脉象 舌暗,苔白腻;双寸脉弦 中医辩证 痰瘀互阻于脑络 理化检查 中医诊断 中风(中经络) 西医诊断 脑梗塞康复期 服药剂量及时间 服用2月,每日两次,一次3粒(未服西药) 效果评价 服用3周后,疲劳症状基本消除;四肢渐有力,可以单独到北海公园慢走2小时; 焦燥症在服用1月后消除 备注:日期:2001年6月
通阳抗疲劳颗粒观察表 姓 名 Rosemarie Helwig 性别 女 年龄 58 编 号 36 组 别 2 地址 德国慕尼黑 联系电话 主 症 紧张、疲劳、焦虑3周 伴随症状 平素精神压力大;夜眠短,醒后难入睡;双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既往病史 类风湿性关节炎20余年,中指关节菱形样变 舌苔脉象 舌暗少苔;脉弦滑而细 中医辩证 风湿郁热阴虚挟瘀 理化检查 X光片提示:双肩骨质有钙化点 中医诊断 紧张性疲劳、痹证 西医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服药剂量及时间 服用2周;每日两次,一次3粒(未服西药) 效果评价 睡眠转佳,精神压力减小,焦虑感明显减轻;双肩疼痛亦减轻,活动度增大如常 备注:日期:2003年2月26日
通阳抗疲劳颗粒观察表 姓 名 薛继勇 性别 男 年龄 25 编 号 8 组 别 1 地址 雍和宫大街 联系电话 主 症 疲劳、肥胖2月 伴随症状 新婚未久,体重明显增加;疲劳,嗜睡,困倦 既往病史 无 舌苔脉象 舌淡苔白,脉弦 中医辩证 阳弱痰湿阻络 理化检查 中医诊断 肥胖 西医诊断 单纯性肥胖 服药剂量及时间 每日6g,1日1次,坚持服3月 效果评价 精神状态佳,不感疲乏、无力、困倦;体重减轻(4.8kg) 备注:就诊日期:199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