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097284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38906.5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号:

CN105233189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P31/20,A61K35/24,A61K35/32,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P31/20,A61K35/24,A61K35/32,A61K35/64

申请人:

闫秀萍

发明人:

闫秀萍,陈晓黎,韩祎迪,郭璐

地址: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9号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优先权:

CN20151083890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鹿衔草、胡芦巴、虎杖、地骨皮、夏枯草、合欢皮、犀角、仙鹤草、丝瓜络、积雪草、羌活、五灵脂、谷精草、白茅根、元胡。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具有治疗肝炎、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防治乙肝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本中药制剂采用原料为安全度高的中草药,制备的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安全度高,可根治,不复发,痊愈率和有效率较高,痊愈率90%、有效率9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莱菔子5-15份、茜草根3-8份、贯众3-8份、九香虫1-5份、蓬莪术2-6份、金钱草1-5份、大黄3-8份、酢浆草1-5份、鹿衔草2-6份、胡芦巴2-6份、虎杖2-6份、地骨皮5-15份、夏枯草3-8份、合欢皮5-15份、犀角1-5份、仙鹤草5-15份、丝瓜络5-15份、积雪草5-15份、羌活2-6份、五灵脂3-8份、谷精草1-5份、白茅根3-8份、元胡2-6份;制备方法如下:按配方比例将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莱菔子8-12份、茜草根4-6份、贯众4-6份、九香虫2-4份、蓬莪术3-5份、金钱草2-4份、大黄4-6份、酢浆草2-4份、鹿衔草3-5份、胡芦巴3-5份、虎杖3-5份、地骨皮8-12份、夏枯草4-6份、合欢皮8-12份、犀角2-4份、仙鹤草8-12份、丝瓜络8-12份、积雪草8-12份、羌活3-5份、五灵脂4-6份、谷精草2-4份、白茅根4-6份、元胡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莱菔子10份、茜草根5份、贯众5份、九香虫3份、蓬莪术4份、金钱草3份、大黄5份、酢浆草3份、鹿衔草4份、胡芦巴4份、虎杖4份、地骨皮10份、夏枯草5份、合欢皮10份、犀角3份、仙鹤草10份、丝瓜络10份、积雪草10份、羌活4份、五灵脂5份、谷精草3份、白茅根5份、元胡4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乙肝主要在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中流行。中国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携带着。乙型肝炎与肺结核和艾滋病并列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乙型肝炎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10位,全世界约有3.5~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数高于艾滋病感染者的八倍以上。

乙肝病患者普遍先看西医,西医见效快,但西医的缺点是易反复发作,效果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治愈乙肝。现有的治疗乙肝的中药也有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具有疏肝、利湿、补脾胃、散瘀止痛、健脾益气、消除黄疸、清热解毒的功效,不能彻底治愈乙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治愈率高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茜草根:苦,寒。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贯众:苦,凉。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蓬莪术:苦辛,温。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酢浆草:酸,寒。入手阳明、太阳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胡芦巴:苦,温。入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犀角:酸咸,寒。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积雪草:苦、辛,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五灵脂:苦甘,温。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谷精草: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元胡: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莱菔子5-15份、茜草根3-8份、贯众3-8份、九香虫1-5份、

蓬莪术2-6份、金钱草1-5份、大黄3-8份、酢浆草1-5份、

鹿衔草2-6份、胡芦巴2-6份、虎杖2-6份、地骨皮5-15份、

夏枯草3-8份、合欢皮5-15份、犀角1-5份、仙鹤草5-15份、

丝瓜络5-15份、积雪草5-15份、羌活2-6份、五灵脂3-8份、

谷精草1-5份、白茅根3-8份、元胡2-6份;

制备方法如下:

按配方比例将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莱菔子8-12份、茜草根4-6份、贯众4-6份、九香虫2-4份、

蓬莪术3-5份、金钱草2-4份、大黄4-6份、酢浆草2-4份、

鹿衔草3-5份、胡芦巴3-5份、虎杖3-5份、地骨皮8-12份、

夏枯草4-6份、合欢皮8-12份、犀角2-4份、仙鹤草8-12份、

丝瓜络8-12份、积雪草8-12份、羌活3-5份、五灵脂4-6份、

谷精草2-4份、白茅根4-6份、元胡3-5份。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莱菔子10份、茜草根5份、贯众5份、九香虫3份、

蓬莪术4份、金钱草3份、大黄5份、酢浆草3份、

鹿衔草4份、胡芦巴4份、虎杖4份、地骨皮10份、

夏枯草5份、合欢皮10份、犀角3份、仙鹤草10份、

丝瓜络10份、积雪草10份、羌活4份、五灵脂5份、

谷精草3份、白茅根5份、元胡4份。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具有治疗肝炎、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防治乙肝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本中药制剂采用原料为安全度高的中草药,制备的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安全度高,可根治,不复发,痊愈率和有效率较高,痊愈率90%、有效率9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莱菔子5g、茜草根3g、贯众3g、九香虫1g、

蓬莪术2g、金钱草1g、大黄3g、酢浆草1g、

鹿衔草2g、胡芦巴2g、虎杖2g、地骨皮5g、

夏枯草3g、合欢皮5g、犀角1g、仙鹤草5g、

丝瓜络5g、积雪草5g、羌活2g、五灵脂3g、

谷精草1g、白茅根3g、元胡2g;

制备方法如下:

按配方比例将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内蒸2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目粉末,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实施例2

莱菔子15g、茜草根8g、贯众8g、九香虫5g、

蓬莪术6g、金钱草5g、大黄8g、酢浆草5g、

鹿衔草6g、胡芦巴6g、虎杖6g、地骨皮15g、

夏枯草8g、合欢皮15g、犀角5g、仙鹤草15g、

丝瓜络15g、积雪草15g、羌活6g、五灵脂8g、

谷精草5g、白茅根8g、元胡6g;

制备方法如下:

按配方比例将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80℃内蒸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400目粉末,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实施例3

莱菔子8g、茜草根4g、贯众4g、九香虫2g、

蓬莪术3g、金钱草2g、大黄4g、酢浆草2g、

鹿衔草3g、胡芦巴3g、虎杖3g、地骨皮8g、

夏枯草4g、合欢皮8g、犀角2g、仙鹤草8g、

丝瓜络8g、积雪草8g、羌活3g、五灵脂4g、

谷精草2g、白茅根4g、元胡3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莱菔子12g、茜草根6g、贯众6g、九香虫4g、

蓬莪术5g、金钱草4g、大黄6g、酢浆草4g、

鹿衔草5g、胡芦巴5g、虎杖5g、地骨皮12g、

夏枯草6g、合欢皮12g、犀角4g、仙鹤草12g、

丝瓜络12g、积雪草12g、羌活5g、五灵脂6g、

谷精草4g、白茅根6g、元胡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莱菔子10g、茜草根5g、贯众5g、九香虫3g、

蓬莪术4g、金钱草3g、大黄5g、酢浆草3g、

鹿衔草4g、胡芦巴4g、虎杖4g、地骨皮10g、

夏枯草5g、合欢皮10g、犀角3g、仙鹤草10g、

丝瓜络10g、积雪草10g、羌活4g、五灵脂5g、

谷精草3g、白茅根5g、元胡4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

莱菔子10g、茜草根5g、贯众5g、九香虫3g、

蓬莪术4g、金钱草3g、大黄5g、酢浆草3g、

鹿衔草4g、胡芦巴4g、虎杖4g、地骨皮10g、

夏枯草5g、合欢皮10g、犀角3g、仙鹤草10g、

丝瓜络10g、积雪草10g、羌活4g、五灵脂5g、

谷精草3g、白茅根5g、元胡4g。

制备方法如下:

按比例称取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鹿衔草、胡芦巴、虎杖、地骨皮、夏枯草、合欢皮、犀角、仙鹤草、丝瓜络、积雪草、羌活、五灵脂、谷精草、白茅根、元胡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八倍药物质量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2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五倍药物质量的清水继续煎煮1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目,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某,女,38岁,全身水肿,全身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食欲不振,检查诊断为乙肝。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1,每天3次,每次4粒,服药一个月后水肿有所减轻,食欲有所恢复,继续服药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痊愈,对于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病例2:

田某某,男,患者患乙肝3年有余,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偶有恶心、呕吐、肝区不适的症状,近期出现低热的症状,之前服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经朋友介绍开始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2,每天3次,每次5粒,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药两个月后,恶心、呕吐、肝区不适的症状全部消失,食欲恢复,应患者的要求又巩固治疗半个月停药,患者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3:

牛某某,男,50岁,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半年有余,经诊断为乙肝。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3,每天3次,每次4粒,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有所减轻,食欲有所恢复,继续服药一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复查痊愈。

病例4:

李某,男,43岁,近期因饮酒过量出现呕血的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厌食恶心的症状,经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4,每天3次,每次5粒,服药一个月后,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的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药两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

病例5:

谢某某,女,18岁,因高考压力大加之长时间熬夜复习出现厌食、恶心,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的症状,休息一周后症状未减轻,经检查未乙肝。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5,每天3次,每次4粒,服药一个月后精神有所好转,食欲有所恢复,继续服药一个月后患者痊愈,顺利的参加了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病例6:

曹某某,女,52岁,患者患有乙肝5年有余,期间断断续续的服用过多种中、西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未曾彻底治愈,近期出现严重肝区不适,全身乏力,精神不振,恶心,厌食等症状。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中药制剂实施例6,每天3次,每次5粒,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药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肝区不适感消失,精神恢复,继续服药一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康复,至今未复发。

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莱菔子、茜草根、贯众、九香虫、蓬莪术、金钱草、大黄、酢浆草、鹿衔草、胡芦巴、虎杖、地骨皮、夏枯草、合欢皮、犀角、仙鹤草、丝瓜络、积雪草、羌活、五灵脂、谷精草、白茅根、元胡。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具有治疗肝炎、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防治乙肝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本中药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