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096028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5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69351.1

申请日:

20150803

公开号:

CN105233006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8,A61K9/06,A61P29/00,A61P17/04,A61P17/02,A61K31/045,A61K35/06

主分类号:

A61K36/8988,A61K9/06,A61P29/00,A61P17/04,A61P17/02,A61K31/045,A61K35/06

申请人:

程玉凤

发明人:

程玉凤,刘世杰,刘盼,耿祖辉,刘璐,李海强

地址: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兑镇镇水峪煤矿外315号

优先权:

CN201510469351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姚迎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中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3-50;丹参15-200;天麻15-200;金银花10-300;三七10-200;白芍25-350;茯苓15-300;麦冬20-300;灵芝10-150;党参15-350;冰片3-50;益母草15-300;当归10-260;凡士林100-500;辛夷8-100;黄苓10-200。本发明还公开了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散寒,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的作用,按照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具有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用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3-50;丹参15-200;天麻15-200;金银花10-300;三七10-200;白芍25-350;茯苓15-300;麦冬20-300;灵芝10-150;党参15-350;冰片3-50;益母草15-300;当归10-260;凡士林100-500;辛夷8-100;黄苓10-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50;丹参200;天麻200;金银花300;三七200;白芍350;茯苓300;麦冬300;灵芝150;党参350;冰片50;益母草300;当归260;凡士林500;辛夷100;黄苓20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在提取罐中浸泡22-26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0℃-95℃以后减温减压,控制温度在88-90℃,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00-3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药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取罐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及中药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疼痛、瘙痒,伤口不易愈合及易感 冒的患者,患者采用传统的口服中药及药浴浸泡治疗,但操作复杂,不宜随时 随地治疗,同时对脾胃及肝肾都造成了负担和伤害,疗效也不十分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外用中药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物疗 效差、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运用现代高温 高压萃取技术、对中药的有效成份进行提取,混合,经过层层过滤后,二次提 取,浓缩,有效成份更加稳定,疗效更确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用中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 各原料:冬虫夏草3-50;丹参15-200;天麻15-200;金银花10-300;三七10-200; 白芍25-350;茯苓15-300;麦冬20-300;灵芝10-150;党参15-350;冰片3-50; 益母草15-300;当归10-260;凡士林100-500;辛夷8-100;黄苓10-200。

优选的,所述外用中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50;丹参 200;天麻200;金银花300;三七200;白芍350;茯苓300;麦冬300; 灵芝150;党参350;冰片50;益母草300;当归260;凡士林500;辛夷100; 黄苓200。

一种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 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 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 在提取罐中浸泡22-26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0℃-95℃以后减温减 压,控制温度在88-90℃,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00-300目的过 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 用药膏。

优选的,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在提取罐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本发明的特点采用了传统的中草药:冬虫夏草、丹参、天麻、金银花、三 七、白芍、茯苓、麦冬、灵芝、党参、冰片、益母草、当归、凡士林、辛夷、 黄苓。

本发明重点选用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 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 消痈之功效。天麻,具有助阳气、壮身延年、补五劳七伤、通脉开窍等作用。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 抗病毒等功效。三七,是中药中的化瘀止血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白芍, 是中药中的补血药,敛阴柔肝,缓急止痛。茯苓,具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宁 心安神的功效,同时茯苓还含有丰富的抗癌成分,其中包括抗癌的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氨基酸等。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 平喘的功效,其药性能入五脏,补全身之气,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 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 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 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和器官机能正常化。党参, 具有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之功效,它常作人参的替代品,具有调节血糖, 促进造血机能,降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收缩及抗 溃疡多种作用。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增强子宫肌收缩和紧张性,帮 助子宫复原。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 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辛夷,散风寒、 通鼻窍、常用于风寒头痛。黄苓,有调血脂,抗动脉硬化,抗心律失常,保肝、 解热、抗炎,改善记忆的功效。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等功效。 凡士林系石油润滑油馏份,经深度精制而得的无色、无臭、无荧光透明的油状 液体,不含任何添加剂、水分和机械杂质,在特性上,具有润滑性和防水性, 可防止因皮肤干燥出现的开裂刺激问题。综上所述,含以上诸药的膏药具有疏 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散寒,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提 高免疫力的作用。

本发明所选药材全部选自原产地中药材,冬虫夏草、灵芝等名贵药材均是 野生而非人工种植,净化水来自深井水而非普通自来水。

本发明中药组合经过层层萃取,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有效成份充分提取, 发挥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直达病灶的特殊方法,与口服中药有着明显的功效差 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直接针对病灶部位,透皮吸收 给药,疗效显著。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能让身体充分的吸收中药有效成份,达 到更好地疗效,同时可随时随地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无任何毒副 作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运用现代高温高压萃取技术、对中药的 有效成份进行提取,混合,经过层层过滤后,二次提取,浓缩,有效成份更加 稳定,疗效更确切。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散寒, 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的作用,按照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 华,使其具有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 免疫力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阐述, 但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 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内容,发明人制得外用中药膏1,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及制 备方法如下:

外用中药膏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

冬虫夏草50;丹参200;天麻200;金银花300;三七200;白芍350; 茯苓300;麦冬300;灵芝150;党参350;冰片50;益母草300;当归260; 凡士林500;辛夷100;黄苓200。

所述的外用中药膏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 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 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 在提取罐中浸泡22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0℃以后减温减压,控制 温度在88℃,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 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1。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内容,发明人制得外用中药膏2,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及制 备方法如下:

外用中药膏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

冬虫夏草3;丹参15;天麻15;金银花10;三七10;白芍25;茯苓15-300; 麦冬20;灵芝10;党参15;冰片3;益母草15;当归10;凡士林100;辛夷8; 黄苓10。

所述的外用中药膏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 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 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 在提取罐中浸泡26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5℃以后减温减压,控制 温度在90℃,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3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 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2。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内容,发明人制得外用中药膏3,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及制 备方法如下:

外用中药膏3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

冬虫夏草25;丹参100;天麻100;金银花200;三七100;白芍150;茯 苓150;麦冬150;灵芝80;党参200;冰片25;益母草150;当归150;凡士 林250;辛夷50;黄苓100。

所述的外用中药膏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 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 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 在提取罐中浸泡24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2℃以后减温减压,控制 温度在89℃,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5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 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3。

发明人将制备的外用中药膏1、外用中药膏2、外用中药膏3做了试验,试 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1、外用中药膏2、外用中药膏3具有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祛瘀散寒,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的作用,具有 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中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3-50;丹参15-200;天麻15-200;金银花10-300;三七10-200;白芍25-350;茯苓15-300;麦冬20-300;灵芝10-150;党参15-350;冰片3-50;益母草15-300;当归10-260;凡士林100-500;辛夷8-100;黄苓10-200。本发明还公开了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