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冻疮是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而引起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皮肤损伤。为冬季常见病,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至春季转暖后自愈,但转年冬季易复发。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冻疮”、“冻烂肿疮”相类似。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重者肿胀加剧,表面可形成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浆液、疱破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多对称发生于四肢远端以手指、手背、足缘、足跟、面颊、耳廓等处多见,亦可单侧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女性,以肢端血运不良及手足多汗者多见。自觉有痒感、烧灼感、肿胀感。痒感受热后加剧,有糜烂或溃疡者自觉疼痛。每年冬季发病,天暖后自愈,病程迁延。因寒邪侵袭,局部血脉凝滞,肌肤失却温煦所致。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路路通【别名】枫实、枫木上球、枫香果、枫果、聂子、狼目、枫球子、狼眼、枫树球、九空子。【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凡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陈壶卢瓢【别名】旧壶卢瓢、破瓢、败瓢、败瓠、葫芦壳、葫芦瓢、陈瓠壳。【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瓠瓜和小葫芦的老熟果实果壳。采收和储藏:葫芦和瓠瓜:秋末冬初采取老熟果实,切开,除去瓤心种子,打碎,晒干。小葫芦:秋服采取外壳呈黄色的老熟果实,用瓷片刮去外层薄皮后晒干。【性味】味甘;苦;性平。【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膨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摘录】《中华本草》。
丝瓜络【别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归肺、胃、肝经。【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摘录】《中华本草》。
吹云草【别名】吹魂草、公儿草、一碗泡、川风、过路蛇、小腻药、细黄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味微辛;性平。【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痈肿疮疡;无名肿毒;喉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牙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痈疽已溃不宜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者,不宜服。【摘录】《中华本草》。
铰剪藤【别名】较剪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铰剪藤的全株。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平。【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经下乳。主产后虚弱;产后缺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弹裂碎米荠【别名】水菜花、水花菜。【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弹裂碎米荠的全草。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平。【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妇女月经不调;痈肿;淋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摘录】《中华本草》。
杠板归【别名】蛇倒退、犁头刺、河白草、蚂蚱簕、急解素、老虎脷、猫爪刺、蛇不过、蛇牙草、穿叶蓼。【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的全草。夏秋植株生长茂盛时采集,晒干。【性味】酸,凉。【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外用治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冻疮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冻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路路通15份、陈壶卢瓢15份、丝瓜络15份、吹云草15份、铰剪藤9份、弹裂碎米荠8份、杠板归8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冻疮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1.4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冻疮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1.有受冻史,特别是有潮湿而多风的环境史。
2.受冻部位早期麻木,复温后有灼痛、痒痛或刺痛等。若有坏死,则无感觉。
3.冻伤复温后临床表现分四度:
Ⅰ度:皮肤浅层冻伤、皮肤呈红斑,轻度水肿。
Ⅱ度:皮肤浅层和部分深层冻伤,早期充血水肿,继而有水泡形成。
Ⅲ度: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冻伤,出现皮肤全层坏死,皮肤由苍白变紫褐再变为黑色。
Ⅳ度:累及深部组织的冻伤。深部组织干性坏死,失去功能。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处擦涂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8天。
对照组患处擦涂冻疮膏(湖北科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天3次,疗程8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退,瘙痒消失;
显效:症状及皮损消退>70%,瘙痒明显减轻;
有效:症状及皮损消退30%~69%,瘙痒减轻;
无效:头症状及皮损消退<30%,瘙痒如前。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冻疮,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路路通15克、陈壶卢瓢15克、丝瓜络15克、吹云草15克、铰剪藤9克、弹裂碎米荠8克、杠板归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煎剂。
用于治疗冻疮。外涂患处,每日分早午晚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