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095919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4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2504.1

申请日:

20151111

公开号:

CN105233170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7/04,A61P17/00,A61K31/045,A61K31/047,A61K31/19,A61K31/4166,A61K33/06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7/04,A61P17/00,A61K31/045,A61K31/047,A61K31/19,A61K31/4166,A61K33/06

申请人:

曹涛

发明人:

曹涛,曹皓然

地址:

100022 北京市东城区忠实里南街甲6号远洋德邑A1110

优先权:

CN20151076250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0~80%、乙醇0~5%、甘油0~4.5%、乳酸钠0~0.5%、薄荷醇0~0.5%、尿囊素0~0.5%、明矾0~0.5%、松香0~0.5%和中药辅料8~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快速的消除皮肤中的致痒的物质,在迅速止痒的同时,还具有燥湿、杀虫、润肤的功效,本品经反复实验和临床证明,对多种皮肤问题及瘙痒症均有较好功效。可用于体表任何部分,可长期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0~80%、乙醇0~5%、甘油0~4.5%、乳酸钠0~0.5%、薄荷醇0~0.5%、尿囊素0~0.5%、明矾0~0.5%、松香0~0.5%和中药辅料8~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44~1%、蛇床子0.44~1%、苦参0.44~1%、白芷0.44~1%、刺蒺藜0.44~1%、胡黄连0.22~0.5%、土茯苓0.44~1%、川椒0.22~0.5%、马齿苋0.44~1%、赤芍0.22~0.5%、丹皮0.22~0.5%、白鲜皮0.44~1%、地肤子0.44~1%、苍术0.22~0.5%、莪术0.22~0.5%、钻地风0.44~1%、紫草0.44~1%、生地黄0.22~0.5%、海螵蛸0.22~0.5%、黄芩0.22~0.5%、黄连0.22~0.5%、黄柏0.22~0.5%、扁蓄0.22~0.5%和大叶桉0.4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0%、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1%、蛇床子1%、苦参1%、白芷1%、刺蒺藜1%、胡黄连0.5%、土茯苓1%、川椒0.5%、马齿苋1%、赤芍0.5%、丹皮0.5%、白鲜皮1%、地肤子1%、苍术0.5%、莪术0.5%、钻地风1%、紫草1%、生地黄0.5%、海螵蛸0.5%、黄芩0.5%、黄连0.5%、黄柏0.5%、扁蓄0.5%和大叶桉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5%、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72%、蛇床子0.72%、苦参0.72%、白芷0.72%、刺蒺藜0.72%、胡黄连0.36%、土茯苓0.72%、川椒0.36%、马齿苋0.72%、赤芍0.36%、丹皮0.36%、白鲜皮0.72%、地肤子0.72%、苍术0.36%、莪术0.36%、钻地风0.72%、紫草0.72%、生地黄0.36%、海螵蛸0.36%、黄芩0.36%、黄连0.36%、黄柏0.36%、扁蓄0.36%和大叶桉0.7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80%、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44%、蛇床子0.44%、苦参0.44%、白芷0.44%、刺蒺藜0.44%、胡黄连0.22%、土茯苓0.44%、川椒0.22%、马齿苋0.44%、赤芍0.22%、丹皮0.22%、白鲜皮0.44%、地肤子0.44%、苍术0.22%、莪术0.22%、钻地风0.44%、紫草0.44%、生地黄0.22%、海螵蛸0.22%、黄芩0.22%、黄连0.22%、黄柏0.22%、扁蓄0.22%和大叶桉0.4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 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为急性、 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 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湿疹 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 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 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 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 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湿疹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 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 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 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 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 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 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 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湿 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 故用药因人而异。一般采用内用疗法和外用疗法或其联合治疗皮肤湿疹瘙痒, 内用疗法,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 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外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 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采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 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 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 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 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 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 70~80%、乙醇0~5%、甘油0~4.5%、乳酸钠0~0.5%、薄荷醇0~0.5%、尿囊 素0~0.5%、明矾0~0.5%、松香0~0.5%和中药辅料8~18%。

其中,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44~1%、蛇床子0.44~1%、苦参 0.44~1%、白芷0.44~1%、刺蒺藜0.44~1%、胡黄连0.22~0.5%、土茯苓0.44~1%、 川椒0.22~0.5%、马齿苋0.44~1%、赤芍0.22~0.5%、丹皮0.22~0.5%、白鲜皮 0.44~1%、地肤子0.44~1%、苍术0.22~0.5%、莪术0.22~0.5%、钻地风0.44~1%、 紫草0.44~1%、生地黄0.22~0.5%、海螵蛸0.22~0.5%、黄芩0.22~0.5%、黄连 0.22~0.5%、黄柏0.22~0.5%、扁蓄0.22~0.5%和大叶桉0.44~1%。

可选的,上述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水70%、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 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18%。

其中,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1%、蛇床子1%、苦参1%、白芷1%、 刺蒺藜1%、胡黄连0.5%、土茯苓1%、川椒0.5%、马齿苋1%、赤芍0.5%、 丹皮0.5%、白鲜皮1%、地肤子1%、苍术0.5%、莪术0.5%、钻地风1%、紫 草1%、生地黄0.5%、海螵蛸0.5%、黄芩0.5%、黄连0.5%、黄柏0.5%、扁 蓄0.5%和大叶桉1%。

可选的,上述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水75%、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 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13%。

其中,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72%、蛇床子0.72%、苦参0.72%、 白芷0.72%、刺蒺藜0.72%、胡黄连0.36%、土茯苓0.72%、川椒0.36%、马 齿苋0.72%、赤芍0.36%、丹皮0.36%、白鲜皮0.72%、地肤子0.72%、苍术 0.36%、莪术0.36%、钻地风0.72%、紫草0.72%、生地黄0.36%、海螵蛸0.36%、 黄芩0.36%、黄连0.36%、黄柏0.36%、扁蓄0.36%和大叶桉0.72%。

可选的,上述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水80%、乙醇5%、甘油4.5%、乳酸钠0.5%、薄荷醇0.5%、尿囊素0.5%、明 矾0.5%、松香0.5%和中药辅料8%。

其中,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44%、蛇床子0.44%、苦参0.44%、 白芷0.44%、刺蒺藜0.44%、胡黄连0.22%、土茯苓0.44%、川椒0.22%、马 齿苋0.44%、赤芍0.22%、丹皮0.22%、白鲜皮0.44%、地肤子0.44%、苍术 0.22%、莪术0.22%、钻地风0.44%、紫草0.44%、生地黄0.22%、海螵蛸0.22%、 黄芩0.22%、黄连0.22%、黄柏0.22%、扁蓄0.22%和大叶桉0.44%。

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份阐述如下:

乙醇: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具有很强 的杀菌消毒和溶解性。

甘油:又名丙三醇、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无臭。有暖甜味,能从空气 中吸收潮气,是一种保湿剂,具有保湿、润肤、隔离的功效。

乳酸钠: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透明液体,能与水、乙醇、甘油溶合。可作为 滋润剂,能使皮肤保持水份,减少皱纹。

薄荷醇:薄荷醇是一种萜,为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以游离和 酯的状态存在。也称为薄荷脑,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尿囊素:别名5-尿基乙内酰胺、脲基醋酸内酰胺、脲基海因、脲咪唑二酮, 是一种乙内酰脲衍生物,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等 生理功能,是皮肤创伤的良好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同时其还具有避光、杀菌 防腐、止痛、抗氧化作用,能使皮肤保持水份,滋润和柔软。

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 收敛、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

松香:别名沥青、松脂、松胶、松肪、松膏、松脂香、松胶香、白松香、 黄香,性味苦甘性温,具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的功效,主治痈疽 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凌霄花:属活血化瘀药,别名堕胎花、藤萝花、紫葳花。味辛、酸,性寒。 归肝,心包经。功效:破瘀散寒、凉血去风、行血去瘀。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 温肾壮阳的功效

苦参:为豆科苦参属的变种,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用于热 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 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 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此外,还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

刺蒺藜:一年生草本,常为田间杂草;果入药,有散风、下气、行血、平 肝、明目之效,嫩茎叶可治皮肤瘙痒症;种子可榨油;茎皮纤维供造纸。

胡黄连: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退虚热、除疳热的功效。

土茯苓: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 效。

川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 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 止渴、利尿的功效。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 功效。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的 功效。

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的功效。

地肤子:别名:地葵、地麦、落帚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苍术:多年生草本,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化浊、止痛的功效。

莪术:别称莪药、莪茂、青姜、黑心姜、姜黄,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有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

钻地风:又名多腺悬钩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补 肾壮阳的功效。

紫草:别名山紫草、紫丹、紫芙、藐、地血、鸦衔草、紫草根,是紫草科 紫草属植物,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

生地黄: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 婆奶,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具有收敛止血,涩 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 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

大叶桉:是密荫大乔木,具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快速的消除皮肤中的致痒的物质,在迅速止 痒的同时,还具有燥湿、杀虫、润肤的功效,本品经反复实验和临床证明,对 多种皮肤问题及瘙痒症均有较好功效。可用于体表任何部分,可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 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0~80%、乙醇0~5%、甘油0~4.5%、乳酸钠0~0.5%、 薄荷醇0~0.5%、尿囊素0~0.5%、明矾0~0.5%、松香0~0.5%和中药辅料8~18%。

其中,所述中药辅料包括:凌霄花0.44~1%、蛇床子0.44~1%、苦参 0.44~1%、白芷0.44~1%、刺蒺藜0.44~1%、胡黄连0.22~0.5%、土茯苓0.44~1%、 川椒0.22~0.5%、马齿苋0.44~1%、赤芍0.22~0.5%、丹皮0.22~0.5%、白鲜皮 0.44~1%、地肤子0.44~1%、苍术0.22~0.5%、莪术0.22~0.5%、钻地风0.44~1%、 紫草0.44~1%、生地黄0.22~0.5%、海螵蛸0.22~0.5%、黄芩0.22~0.5%、黄连 0.22~0.5%、黄柏0.22~0.5%、扁蓄0.22~0.5%和大叶桉0.44~1%。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 上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水70ml(密度 为1g/cm3,70g)、乙醇6.25ml(密度为0.8×103kg/m3,5g)、甘油4.5g、乳酸 钠0.5g、薄荷醇0.5g、尿囊素0.5g、明矾0.5g、松香0.5g和中药辅料18g。其 中,该中药辅料为:凌霄花1g、蛇床子1g、苦参1g、白芷1g、刺蒺藜1g、 胡黄连0.5g、土茯苓1g、川椒0.5g、马齿苋1g、赤芍0.5g、丹皮0.5g、白 鲜皮1g、地肤子1g、苍术0.5g、莪术0.5g、钻地风1g、紫草1g、生地黄 0.5g、海螵蛸0.5g、黄芩0.5g、黄连0.5g、黄柏0.5g、扁蓄0.5g和大叶桉 1g。

具体使用时,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后混合,再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 可接受的喷剂、搽剂、膏剂、糊剂、洗剂或贴剂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水75ml(密度 为1g/cm3,75g)、乙醇6.25ml(密度为0.8×103kg/m3,5g)、甘油4.5g、乳酸 钠0.5g、薄荷醇0.5g、尿囊素0.5g、明矾0.5g、松香0.5g和中药辅料13g。 其中,该中药辅料为:凌霄花0.72g、蛇床子0.72g、苦参0.72g、白芷0.72g、 刺蒺藜0.72g、胡黄连0.36g、土茯苓0.72g、川椒0.36g、马齿苋0.72g、赤 芍0.36g、丹皮0.36g、白鲜皮0.72g、地肤子0.72g、苍术0.36g、莪术0.36 g、钻地风0.72g、紫草0.72g、生地黄0.36g、海螵蛸0.36g、黄芩0.36g、黄 连0.36g、黄柏0.36g、扁蓄0.36g和大叶桉0.72g。

具体使用时,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后混合,再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 可接受的喷剂、搽剂、膏剂、糊剂、洗剂或贴剂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水80ml(密度 为1g/cm3,80g)、乙醇6.25ml(密度为0.8×103kg/m3,5g)、甘油4.5g、乳酸 钠0.5g、薄荷醇0.5g、尿囊素0.5g、明矾0.5g、松香0.5g和中药辅料8g。 其中,该中药辅料为:凌霄花0.44g、蛇床子0.44g、苦参0.44g、白芷0.44g、 刺蒺藜0.44g、胡黄连0.22g、土茯苓0.44g、川椒0.22g、马齿苋0.44g、赤 芍0.22g、丹皮0.22g、白鲜皮0.44g、地肤子0.44g、苍术0.22g、莪术0.22 g、钻地风0.44g、紫草0.44g、生地黄0.22g、海螵蛸0.22g、黄芩0.22g、黄 连0.22g、黄柏0.22g、扁蓄0.22g和大叶桉0.44g。

具体使用时,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后混合,再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 可接受的喷剂、搽剂、膏剂、糊剂、洗剂或贴剂即可。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快速的消除皮肤中的 致痒的物质,在迅速止痒的同时,还具有燥湿、杀虫、润肤的功效,本品经反 复实验和临床证明,对多种皮肤问题及瘙痒症均有较好功效。可用于体表任何 部分,可长期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水7080、乙醇05、甘油04.5、乳酸钠00.5、薄荷醇00.5、尿囊素00.5、明矾00.5、松香00.5和中药辅料8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快速的消除皮肤中的致痒的物质,在迅速止痒的同时,还具有燥湿、杀虫、润肤的功效,本品经反复实验和临床证明,对多种皮肤问题及瘙痒症均有较好功效。可用于体表任何部分,可长期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