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094766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290239.6

申请日:

20170323

公开号:

CN207545085U

公开日:

2018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408

主分类号:

A61B5/0408

申请人: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德政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株洲路187号

优先权:

CN201720290239U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秉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包括电极片、背衬、离型托片,电极片上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片,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述背衬上,其特点是: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有一保护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所述背衬上。所述背衬用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材料制作;所述的保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背衬能随皮肤的拉伸、褶皱做相应的变形,贴附在不平整的患者部位时,能提供很好的贴附力,将心电电极更加牢固的贴附于皮肤上,且能有效隔绝水汽及水滴对电信号的影响,有利于提取真实的生物电信号。保护膜有效增加了背衬的挺度,解决了心电电极贴附时背衬粘连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包括电极片、背衬、离型托片,所述电极片上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上覆盖所述离型托片,所述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述背衬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有一保护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所述背衬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用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材料制作;所述的保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片为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边沿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片为电极芯片,所述电极芯片延伸出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无胶揭离带,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无胶揭离带,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至少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且在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导电电极,用于人体心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胸导连信号采集和传输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主要由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电极扣、离型托片组成,电极扣设置在电极芯片的一面;电极芯片的另一面固定在背衬上,并在该面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片,使用时医生先将电极扣与配套母扣连接,由配套母扣连接于设备,然后撕除离型片,将电极片贴附于病人皮肤上,进行心电信号采集。

目前国内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背衬材质多为无纺布,泡棉。其中,无纺布材质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网、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表面为纤维状,易吸收水汽和汗液,但无法防水,颜色多选用白色。水刺无纺布容易有纤维脱落,附着在电极片有胶面。热轧无纺布表面偏硬,舒适度不够。泡棉材质柔软,但是不透气,易产生加工折痕。此两种材质贴于皮肤上,多不能达到很好的柔软度,不能随皮肤的拉伸、褶皱做相应的变形,因此,容易造成电极片脱落、移位,影响心电信号采集。

随着设备的发展,电极片的临床应用已从单纯的胸腹,发展至头部,四肢,近关节等其他部位,这些部位对电极片的贴合度、柔软度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许多设备已发展至可以长时佩戴,允许患者佩戴设备时进行日常活动。因此,需要背衬材料具有薄而柔软且有弹性的特性,而实际中,薄而柔软且有弹性的材料制作的背衬当撕除离型片后,极易变形粘连,非常不利于医生对电极片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背衬在使用时不发生变形粘连,能随皮肤的拉伸、褶皱做相应的变形,保证心电信号有效且稳定采集,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包括电极片、背衬、离型托片,所述电极片上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上覆盖所述离型托片,所述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述背衬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有一保护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所述背衬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衬用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材料制作;所述的保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电极片为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边沿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电极片为电极芯片, 所述电极芯片延伸出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无胶揭离带,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背衬无胶揭离带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上分别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和揭离顺序标识符②,在所述的背衬上设置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揭离顺序标识符①、揭离顺序标识符②及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印刷分别在所述背衬和保护膜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保护膜至少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且在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柔性薄膜材料制作的背衬能随皮肤的拉伸、褶皱做相应的变形,贴附在不平整的患者部位时,能提供很好的贴附力,将心电电极传感器及导电胶更加牢固的贴附于皮肤上,且能有效隔绝水汽及水滴对电信号的影响,有利于提取真实的生物电信号。

2、本实用新型保护膜的设计增加了背衬的挺度,解决了心电电极贴附时背衬粘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背衬和保护膜的材质都能进行字符印刷,解决了无纺布及泡棉无法做到优质印刷的缺陷,且印刷成本较低,使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设计外观更为美观及多样性。这样还可以在背衬无胶揭离带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上分别印制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和揭离顺序标识符②,并在背衬上印制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这样能明显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方便医生对产品使用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2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3的分解图。

图中的标号为:1-电极芯片、2-电极扣、3-背衬、4-保护膜、5-背衬无胶揭离带、6-离型托片、7-保护膜无胶揭离带、8-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9-柔性电极芯片、9.1-信号采集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1,包括电极芯片1、背衬3、离型托片6,在电极芯片1上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片6,电极芯片1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背衬3上,电极芯片1延伸出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2。上述背衬3采用防水的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制成,有一保护膜4覆盖在电极片1背面的所述背衬3上,保护膜4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保护膜4的设计增加了背衬3的挺度,解决了心电电极贴附时柔软的背衬3容易粘连的问题。背衬3和保护膜4的材质都能进行字符印刷,解决了无纺布及泡棉无法做到优质印刷的缺陷,且印刷成本较低,使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设计外观更为美观及多样性。

具体而言:在背衬3与边沿所述保护膜4相对的面上背衬无胶揭离带5,所述保护膜4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6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背衬无胶揭离带5和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均为月牙形。

在所述背衬无胶揭离带5上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在所述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上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②,在所述的背衬3上设置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8。这样能明显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按照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和揭离顺序标识符②的先后顺序揭离,也方便医生对产品使用的解释。

还可以在背衬无胶揭离带5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上分别印制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和揭离顺序标识符②,并在背衬上印制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加工方便,制作成本较低。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2,其结构和形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实施例1的保护膜4是一个整体膜,而实施例2的保护膜4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或多部分),且在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每个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上均印制上揭离顺序标识符②。两部分的保护膜4都是一条长边为波浪形、另一条长边为直边,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设置在直边上。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时,可按揭离顺序标识符①和揭离顺序标识符②的操作顺序及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8操作。

医生先将电极芯片1上的电极扣2与配套母扣连接,由配套母扣连接于设备。然后撕除离型托片6,将电极芯片1通过背衬3贴附于病人皮肤上,此时,由于保护膜4的存在,柔软的背衬3不会发生粘连,当电极芯片1在皮肤上贴妥后再将一体式的保护膜4(或分离的两部分保护膜4)撕除,由于背衬3采用薄膜材质制作,厚度只有无纺布的1/3至1/2,泡棉的1/10至1/20,其弹性变形能有效跟随皮肤发生变化,对皮肤的顺应性很好,不会因患者佩戴设备时进行日常活动造成电极片脱落、移位。此外,背衬3为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制成,具有防水的功能,进一步保证了心电信号采集的可靠性。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3,其结构和形状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两点:1、实施例3两部分的保护膜4都在短边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2、实施例3的电极片为柔性电路板9,柔性电路板9边沿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9.1。

实施例3在使用时,先将柔性电路板9的信号采集端9.1与配套连接器/母线连接,由配套连接器/母线连接于设备。其余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90239.6 (22)申请日 2017.03.23 (73)专利权人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 株洲路187号 (72)发明人 赵德政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51)Int.Cl. A61B 5/04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包括电极片、 背衬、 离型托片, 电极片。

2、上与人体接 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 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 片, 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述背衬上, 其 特点是: 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 有一保护 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所述背衬上。 所述背 衬用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材料制作; 所述的保 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背衬能随 皮肤的拉伸、 褶皱做相应的变形, 贴附在不平整 的患者部位时, 能提供很好的贴附力, 将心电电 极更加牢固的贴附于皮肤上, 且能有效隔绝水汽 及水滴对电信号的影响, 有利于提取真实的生物 电信号。 保护膜有效增加了背衬的挺度, 解决了 心电电极贴附时背衬粘连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3、 207545085 U 2018.06.29 CN 207545085 U 1.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包括电极片、 背衬、 离型托片, 所述电极片上与人体接触 的一面涂有导电胶, 在导电胶上覆盖所述离型托片, 所述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述 背衬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 有一保护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所 述背衬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衬用透明或半透明 柔性薄膜材料制作; 所述的保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极片为柔性 电路板, 所述柔性。

4、电路板边沿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极片为电极 芯片, 所述电极芯片延伸出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 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无胶揭离带, 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 膜无胶揭离带。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 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无胶揭离带, 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 膜无胶揭离带。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心电。

5、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护膜至少分 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 且在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45085 U 2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医用导电电极, 用于人体心电信号 的采集和传输, 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用于胸导连信号采集和传输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主要由背衬、 导电胶、 电极芯片、 电极扣、 离型托片组成, 电极扣设置在电极芯片的一面; 电极芯片的另一面固定 在背衬上, 并在该面涂有导电胶, 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片, 使用时医生先将电。

6、极扣与配套 母扣连接, 由配套母扣连接于设备, 然后撕除离型片, 将电极片贴附于病人皮肤上, 进行心 电信号采集。 0003 目前国内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背衬材质多为无纺布, 泡棉。 其中, 无纺布材质采 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 经高温熔融、 喷丝、 铺网、 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表 面为纤维状, 易吸收水汽和汗液, 但无法防水, 颜色多选用白色。 水刺无纺布容易有纤维脱 落, 附着在电极片有胶面。 热轧无纺布表面偏硬, 舒适度不够。 泡棉材质柔软, 但是不透气, 易产生加工折痕。 此两种材质贴于皮肤上, 多不能达到很好的柔软度, 不能随皮肤的拉伸、 褶皱做相应的变形, 因此。

7、, 容易造成电极片脱落、 移位, 影响心电信号采集。 0004 随着设备的发展, 电极片的临床应用已从单纯的胸腹, 发展至头部, 四肢, 近关节 等其他部位, 这些部位对电极片的贴合度、 柔软度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 许多设备已 发展至可以长时佩戴, 允许患者佩戴设备时进行日常活动。 因此, 需要背衬材料具有薄而柔 软且有弹性的特性, 而实际中, 薄而柔软且有弹性的材料制作的背衬当撕除离型片后, 极易 变形粘连, 非常不利于医生对电极片的操作。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背 衬在使用时不发生变形粘连, 能随皮肤的拉伸、 褶。

8、皱做相应的变形, 保证心电信号有效且稳 定采集, 且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使用方便。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包括电极片、 背衬、 离型托片, 所述电极片上与人体接 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 在导电胶上覆盖所述离型托片, 所述电极片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所 述背衬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背衬为柔软防水背衬, 有一保护膜覆盖在所述电极片背面的 所述背衬上。 0008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背衬用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材料制作; 所述的保 护膜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0009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电极片为柔性电。

9、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边沿 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001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 所述的电极片为电极芯片, 所述电极芯片延伸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45085 U 3 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 0011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背衬边沿与所述保护膜相对的面上设置背衬 无胶揭离带, 所述保护膜边沿与所述离型托片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0012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背衬无胶揭离带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上分 别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和揭离顺序标识符, 在所述的背衬上设置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 符。 0013 对上述技术方。

10、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揭离顺序标识符、 揭离顺序标识符及心 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印刷分别在所述背衬和保护膜上。 0014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保护膜至少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 且在 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 1、 本实用新型柔性薄膜材料制作的背衬能随皮肤的拉伸、 褶皱做相应的变形, 贴 附在不平整的患者部位时, 能提供很好的贴附力, 将心电电极传感器及导电胶更加牢固的 贴附于皮肤上, 且能有效隔绝水汽及水滴对电信号的影响, 有利于提取真实的生物电信号。 0017 2、 本实用新型保护膜的设计增加了背衬的挺。

11、度, 解决了心电电极贴附时背衬粘连 的问题。 0018 3、 本实用新型背衬和保护膜的材质都能进行字符印刷, 解决了无纺布及泡棉无法 做到优质印刷的缺陷, 且印刷成本较低, 使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设计外观更为美观及多 样性。 这样还可以在背衬无胶揭离带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上分别印制揭离顺序标识符和 揭离顺序标识符, 并在背衬上印制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 这样能明显地对操作人员进 行提示, 方便医生对产品使用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1的分解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

12、电极实施例2的分解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实施例3的分解图。 0023 图中的标号为: 1-电极芯片、 2-电极扣、 3-背衬、 4-保护膜、 5-背衬无胶揭离带、 6- 离型托片、 7-保护膜无胶揭离带、 8-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 9-柔性电极芯片、 9.1-信号采 集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 参见图1、 图2,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1, 包括电极芯片1、 背衬3、 离型托片6, 在电极芯片1上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电胶, 在导电胶上覆盖离型托 片6, 电极芯片1未涂胶的背面固定在背衬3。

13、上, 电极芯片1延伸出的一端上设置电极扣2。 上 述背衬3采用防水的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制成, 有一保护膜4覆盖在电极片1背面的所述 背衬3上, 保护膜4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性材料制作。 保护膜4的设计增加了背衬3的挺度, 解 决了心电电极贴附时柔软的背衬3容易粘连的问题。 背衬3和保护膜4的材质都能进行字符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45085 U 4 印刷, 解决了无纺布及泡棉无法做到优质印刷的缺陷, 且印刷成本较低, 使一次性使用心电 电极的设计外观更为美观及多样性。 0026 具体而言: 在背衬3与边沿所述保护膜4相对的面上背衬无胶揭离带5, 所述保护膜 4边沿与所述离型。

14、托片6相对的面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 背衬无胶揭离带5和保护膜无 胶揭离带7均为月牙形。 0027 在所述背衬无胶揭离带5上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 在所述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上 设置揭离顺序标识符, 在所述的背衬3上设置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8。 这样能明显地对 操作人员进行提示, 按照揭离顺序标识符和揭离顺序标识符的先后顺序揭离, 也方便 医生对产品使用的解释。 0028 还可以在背衬无胶揭离带5及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上分别印制揭离顺序标识符 和揭离顺序标识符, 并在背衬上印制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 加工方便, 制作成本较低。 0029 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2, 。

15、其结构和形状与实施 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是: 实施例1的保护膜4是一个整体膜, 而实施例2的保护膜4分为相 互分离的两部分 (或多部分) , 且在每一部分上均设置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 每个保护膜无胶 揭离带7上均印制上揭离顺序标识符。 两部分的保护膜4都是一条长边为波浪形、 另一条 长边为直边, 保护膜无胶揭离带7设置在直边上。 0030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时, 可按揭离顺序标识符和揭离顺序标识符的操作顺 序及心电电极操作说明字符8操作。 0031 医生先将电极芯片1上的电极扣2与配套母扣连接, 由配套母扣连接于设备。 然后 撕除离型托片6, 将电极芯片1通过背衬3贴附于病人皮肤上, 。

16、此时, 由于保护膜4的存在, 柔 软的背衬3不会发生粘连, 当电极芯片1在皮肤上贴妥后再将一体式的保护膜4 (或分离的两 部分保护膜4) 撕除, 由于背衬3采用薄膜材质制作, 厚度只有无纺布的1/3至1/2, 泡棉的1/ 10至1/20, 其弹性变形能有效跟随皮肤发生变化, 对皮肤的顺应性很好, 不会因患者佩戴设 备时进行日常活动造成电极片脱落、 移位。 此外, 背衬3为透明或半透明柔性薄膜制成, 具有 防水的功能, 进一步保证了心电信号采集的可靠性。 0032 参见图4,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实施例3, 其结构和形状与实施 例2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有两点: 1、 实施例3两部分。

17、的保护膜4都在短边上设置保护膜无胶揭 离带7; 2、 实施例3的电极片为柔性电路板9,柔性电路板9边沿延伸出的一条状端为供夹式 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9.1。 0033 实施例3在使用时, 先将柔性电路板9的信号采集端9.1与配套连接器/母线连接, 由配套连接器/母线连接于设备。 其余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 不再赘述。 0034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 所作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45085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545085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545085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545085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545085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