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39831.9 (22)申请日 2017.09.30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 37号 (72)发明人 牛振东 曹钰 苏伟 胡海 唐时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安霞 曾克 (51)Int.Cl. A61B 8/08(2006.01) A61B 17/50(2006.01) A61B 17/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2、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包括定 位针、 套芯、 套筒、 抓取器, 所述套芯外壁与套筒 内壁相适配, 套芯的远端设有锥形部, 锥形部位 于套筒远端外, 套芯设有沿套芯轴向方向的通 孔, 通孔贯穿锥形部的尖端, 通孔与定位针相适 配, 还包括抓取部, 所述抓取器包括连接部, 连接 部的远端连接有抓取部, 连接部的近端连接有操 作柄, 所述操作柄用于控制抓取部开合, 抓取部、 连接部直径均小于套筒的内径。 本发明具有精确 定位异物位置, 精准开辟提取通道, 减少手术创 伤、 减少手术时间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 CN 107789010 A 2018.。
3、03.13 CN 107789010 A 1.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定位针(1)、 套芯(2)、 套筒(3), 所述套芯 (2)外壁与套筒(3)内壁相适配, 套芯(2)的远端具有为锥形部(21), 所述锥形部(21)位于套 筒(3)远端外, 套芯(2)设有沿套芯(2)轴向方向的通孔(22), 所述通孔(22)贯穿锥形部(21) 的尖端, 通孔(22)与定位针(1)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抓取器(4), 所述抓取 器(4)包括连接部(42), 连接部(42)的远端连接有抓取部(41), 连接部(42)的近端连接有操 作柄(43。
4、), 所述抓取部(41)包括两个爪手, 两个爪手的一端正对的铰接在连接部(42)远端 的侧壁, 爪手为半椭球形壳体, 爪手内壁与连接部(42)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44), 所述操作 柄(43)包括壳体, 壳体上设有沿连接部(42)轴线方向的通槽, 有拉杆(45)穿过所述通槽, 拉 杆(45)与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爪手通过连接线(46)与拉杆(4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47), 转轴(47)垂直于连接部(42)的轴线, 拉杆(45)与转轴(47)通过齿轮齿条连接, 所述爪手通 过连接线(46)与转轴(47)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
5、要求3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47)为阶梯轴。 5.根据权利要求2、 3或4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柄为手枪形 操作柄, 所述拉杆(45)为滑动扳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针(1)、 套筒(3)均 设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芯(2)长度大于套 筒(3)长度, 套芯(2)与套筒(3)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部(42)的长度大于套筒(3)的长度, 抓 取部(41)、 连接部(42)的尺寸小于套筒(3)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爪手的贴合面上均 设有锯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针(1)的直径为 0.2-0.4mm, 定位针(1)长度为50-200mm, 所述套筒(3)的内径为5-30mm, 套筒(3)的长度为 50-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器(5), 所述固 定器(5)包括底面、 顶面、 侧壁, 固定器(5)顶面设有通孔(51), 通孔(51)与套筒(3)外壁相适 配, 固定器(5)侧壁设有定位孔(52), 定位孔(52)内设有定位轴(53), 定位轴(53)长度大于 定位孔(52)长度。。
7、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89010 A 2 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皮下异物处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体内异物为急诊科常见的病例, 常因异物位置的不确定性, 而引起手术 时间过 长, 占用了急诊有限医疗资源, 有时还需大量接触X线, 对患者和医 生身体造成不必要伤 害。 目前在急诊科床旁FAST超声已大量应用于临床疾 病的鉴别, 在超声引导或定位下手术 切开取出软组织内异物是目前比较高效 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超声引导或定位下取异物要 比反复照射X线、 CT等有 得天独厚的优势。 超声定位引导下行软组织。
8、异物取出术, 对于大部 分异物取 出有很高的成功率, 但对于某些体积较小, 位置较深的异物, 需要较大的手 术切 口, 反复探查、 钝性分离组织才能找到异物, 即使异物最终取出, 但手 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远比异物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能够对皮下异物进行精准而有 效的定 位, 能够减小手术切口、 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时间, 提高异物取出的成功 率。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包括定 位针、 套芯、 套筒、 抓取器, 所述套芯外壁与套筒内壁相适配, 套芯 的远端设有锥形。
9、部, 锥形 部位于套筒远端外, 套芯设有沿套芯轴向方向的通 孔, 通孔贯穿锥形部的尖端, 通孔与定 位针相适配。 0005 进一步的, 还包括抓取器, 所述抓取器包括连接部, 连接部的远端连接 有抓取部, 连接部的近端连接有操作柄, 所述操作柄用于控制抓取部开合。 0006 优选的, 所述抓取部包括两个爪手, 两个爪手的一端正对的铰接在连接 部远端的 侧壁, 爪手为半椭球形壳体, 爪手内壁与连接部侧壁之间连接有弹 簧, 所述操作柄包括壳 体, 壳体上设有沿连接部轴线方向的通槽, 有拉杆穿 过所述通槽, 所述拉杆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爪手通过连接线与拉杆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壳体内设有转。
10、轴, 转轴垂直于连接部的轴线, 拉杆与转轴 通过齿轮 齿条连接, 所述爪手通过连接线与转轴侧壁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操作柄为手枪形操作柄, 所述拉杆为滑动扳机。 0009 优选的, 所述定位针、 套筒均设有刻度。 0010 优选的, 所述转轴为阶梯轴。 0011 所述套芯长度大于套筒长度, 套芯与套筒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长 度大于套 筒的长度, 抓取部、 连接部的尺寸小于套筒的内径。 0012 所述两个爪手的贴合面上均设有锯齿。 0013 优选的, 所述锯齿的高度为1mm。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789010 A 3 0014 优选的, 所述定位针的直径为0.。
11、2-0.4mm。 0015 优选的, 所述定位针的直径为0.3mm。 0016 优选的, 所述定位针的长度为50-200mm。 0017 优选的, 定位针的长度设有50mm、 100mm、 150mm、 200mm的规格。 0018 优选的, 所述定位针为针灸针。 0019 优选的, 所述套筒的内径为5-30mm, 根据异物尺寸不同, 套筒具有多种 规格, 优选 套筒内径为5mm、 10mm、 25mm、 30mm。 0020 优选的, 所述套筒长度为50-200mm。 0021 优选的, 套筒长度设有50mm、 100mm、 150mm、 200mm的规格。 0022 优选的, 还包括固定器。
12、, 所述固定器包括底面、 顶面、 侧壁, 固定器顶 面设有通孔, 通孔与套筒外壁相适配, 固定器侧壁设有定位孔, 定位孔内设 有定位轴, 定位轴长度大于 定位孔长度。 0023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4 步骤1: 在超声成像下使用定位针对皮下异物进行定位; 0025 步骤2: 使用套芯、 套筒, 沿定位针的指示建立提取通道; 0026 步骤3: 取出定位针、 套芯; 0027 步骤4: 使用提取器沿提取通道提取异物。 0028 其中, 在步骤1中, 具体步骤为: 0029 步骤11: 使用至少两个超声发生源对异物进行成像, 判断异物位置, 所 述两个超 声发生源的发声方向不平行; 00。
13、30 步骤12: 借助超声成像, 用定位针指示异物的方向及深度。 0031 在步骤2中, 具体步骤为: 0032 步骤21: 将套芯安装在套筒内, 将套芯的通孔套在定位针上; 0033 步骤22: 按照定位针上刻度指示, 压入套芯、 套筒; 0034 步骤23: 当套筒刻度与定位针刻度相近后, 取出套芯, 套筒内壁形成提 取通道; 0035 步骤24: 将固定器套装在套筒外壁, 使固定器底面接触人体皮肤, 按压 定位轴, 将 套筒锁紧。 00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7 1、 在超声成像的引导下, 使用定位针对异物进行初步定位, 定位针具 有指示异物 方向的作用, 而即便一次定位错误。
14、, 细小的定位针对人体造成的 损伤也可以忽略不计, 避 免了使用手术刀直接沿创口翻找异物对人体造成的 损伤; 0038 2、 用套芯、 套筒沿定位针创建提取通道, 可以对异物进行精准定位, 其中, 具有锥 形部的套芯具有减少对组织的破坏的作用, 套芯脱离后, 套筒 还具有包裹异物, 使异物无 法在组织内移动的作用, 方便提取, 同时还具有 减少手术时间的作用; 0039 3、 两个椭圆形壳体的爪手, 具有封闭的内部空间, 能够有效的防止异 物滑落; 爪 手上的锯齿, 具有更加轻松的咬住异物的优点; 0040 4、 阶梯转轴的设置, 能够使转轴上的齿轮和连接线连接的转轴呈现处 周长上的 差距, 。
15、具有将杆直线行程按比例提高或者按比例降低的作用; 0041 5、 定位针上的刻度, 具有指示异物深度的作用; 而套筒上的刻度, 具 有精准创建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789010 A 4 异物提取通道的作用, 防止通道长度过低而接触不到异物, 或者 通过长度过高而对人体造 成不必要的损伤; 0042 6、 固定器的设置, 能够将套筒锁紧, 使套筒无法相对皮肤表层移动, 使异物始终 位于套筒远端处。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异物定位示意图; 0044 图2为本发明异物提取示意图; 0045 图3为定位针示意图; 0046 图4为套芯示意图; 0047 图5为套筒示意图;。
16、 0048 图6为抓取器结构示意图; 0049 图7为抓取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0050 图8为抓取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为图7中A-A视图; 0052 图10为爪手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1为爪手另一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2为固定器使用示意图。 0055 图中: 1-定位针、 2-套芯、 3-套筒、 4-抓取器、 41-抓取部、 42-连接部、 43-操作柄、 44-弹簧、 45-拉杆、 46-连接线、 47-转轴、 48-齿轮、 49-齿条、 5-固定器、 51-通孔、 52-定位 孔、 53-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
17、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7 如图1-4所示, 一种皮下异物处理装置, 包括定位针1、 套芯2、 套筒3、 抓取器4, 所 述套芯2外壁与套筒3内壁相适配, 所述套芯2的长度大于套 筒3的长度, 套芯2与套筒3通过 螺纹连接; 套芯2的远端设有锥形部21, 锥形部21位于套筒3远端外, 套芯2设有沿套芯2轴 向方向的通孔22, 通 孔22贯穿锥形部21的尖端, 通孔22与定位针1相适配, 定位针1、 套筒3 均设有刻度; 所述定位针1为针灸针, 定位针1的直径为0.2-0.4mm, 定位 针1的长度为50- 200mm, 所述套筒3的内径为5-30mm, 。
18、套筒3的长度为 50-200mm; 根据异物尺寸不同, 定位针 1、 套筒3具有多种规格, 定位针1 的直径优选0.3mm, 定位针1的长度设有50mm、 100mm、 150mm、 200mm四种 规格, 套筒3内径设有5mm、 10mm、 25mm、 30mm四种规格, 套筒3的长度设 有 50mm、 100mm、 150mm、 200mm四种规格。 0058 还包括抓取器4, 所述抓取器4包括连接部42, 连接部42的远端连接有 抓取部41, 连接部42的近端连接有操作柄43, 所述操作柄43用于控制抓取 部41开合, 抓取部41、 连接 部42的尺寸均小于套筒3的内径, 连接部42 的。
19、长度大于套筒3的长度。 0059 所述抓取部41包括两个爪手, 爪手为半椭球形的壳体, 两个爪手相适配, 如图9所 示; 同时为使两个爪手能够更好的咬住异物, 所述两个爪手的贴合 面上均设有锯齿, 两个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789010 A 5 爪手上的锯齿相适配, 锯齿的高度为1mm, 如图10所 示。 所示两个爪手的一端正对的铰接在 连接部42远端的侧壁上, 爪手内壁与 连接部42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44, 弹簧44为压缩弹 簧, 在无外力的状态下, 两个爪手处于张开状态, 所述操作柄43包括壳体, 壳体上设有沿连 接部42 轴线方向的通槽, 有拉杆45穿过所述通槽, 所。
20、述拉杆45与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 部42为中空管, 所述爪手的内壁设有连接线46, 连接线46通过连 接部42的中空与拉杆45连 接, 如图5所示。 0060 如图6所示, 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47, 壳体上相应的设有轴座, 转轴47 垂直于连接 部42的轴线, 拉杆45与转轴47通过齿轮齿条连接, 齿轮48安 装在转轴47上, 齿条与拉杆45 连接, 拉杆45滑动时带动转轴47转动, 所 述爪手内壁通过连接线46与转轴47的侧壁连接。 0061 如图7所示, 为便于使用者握持, 所述操作柄43为手枪形操作柄, 所述 拉杆45为滑 动扳机。 0062 如图8所示, 所述转轴47为阶梯轴, 齿。
21、轮48安装在转轴47上, 连接线 46与转轴47的 轴肩的侧壁连接, 齿轮48的直径与转轴47的轴肩直径不相 等, 转轴47的轴肩的直径大于齿 轮48的直径, 因此拉杆45移动较少的距离 便能够使两个爪手闭合。 0063 如图12所示, 还包括固定器5, 所述固定器5透明, 固定器5包括底面、 顶面、 侧壁, 固定器5顶面设有通孔51, 通孔51与套筒3外壁相适配, 固 定器5侧壁设有定位孔52, 定位孔 52内设有定位轴53, 定位轴53长度大于 定位孔52长度。 0064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0065 步骤1: 在超声成像下使用定位针对皮下异物进行定位; 0066 步骤2: 使用套芯、。
22、 套筒, 沿定位针的指示建立提取通道; 0067 步骤3: 取出定位针、 套芯; 0068 步骤4: 使用提取器沿提取通道提取异物。 0069 其中, 在步骤1中, 具体步骤为: 0070 步骤11: 使用至少两个超声发生源对异物进行成像, 判断异物位置, 所 述两个超 声发生源的发声方向不平行, 优选两个超声发生源的发声方向垂直; 0071 步骤12: 借助超声成像, 用定位针指示异物的方向及深度, 当两个超声 图像上同 时显示定位针远端与异物重合时, 完成异物的定位。 0072 在步骤2中, 具体步骤为: 0073 步骤21: 将套芯安装在套筒内, 将套芯的通孔套在定位针上; 0074 步。
23、骤22: 按照定位针上刻度指示, 压入套芯、 套筒; 0075 步骤23: 当套筒刻度与定位针刻度相近后, 取出套芯, 套筒内壁形成提 取通道, 异 物则位于提取通道的远端处; 0076 步骤24: 将固定器套装在套筒外壁, 使固定器底面接触人体皮肤, 按压 定位轴, 将 套筒锁紧。 0077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 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789010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
24、7 CN 107789010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8 CN 107789010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9 CN 107789010 A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0 CN 107789010 A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1 CN 107789010 A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2 CN 107789010 A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3 CN 107789010 A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4 CN 107789010 A 14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5 CN 107789010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