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干燥性鼻炎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鼻内有刺痒感或异物感,经常引起喷嚏,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鼻中隔前下区黏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中医认为,干燥性鼻炎的主要原因是肺热、胃火造成血热引起的,环境干燥为发病的诱因,现在治疗多使用液体石蜡或者甘油进行缓解,但是不能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可以对干燥性鼻炎进行根治。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包括组份A与组份B;按重量计:
所述组份A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藕节15-20份、干姜8-10份、大枣13-15份;
所述组份B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茅根4-6份、青蒿2-3份、瓦松2-4份、赤芍5-8份、石韦3-5份、天冬6-7份、石菖蒲3-5份、玉竹6-9份、五味子4-6份、土贝母5-8份、大青叶9-15份、白前3-5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包括组份A与组份B;按重量计:
所述组份A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藕节18份、干姜8份、大枣15份;
所述组份B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茅根4份、青蒿3份、瓦松3份、赤芍7份、石韦4份、天冬6份、石菖蒲3份、玉竹8份、五味子5份、土贝母7份、大青叶12份、白前3份。
制备时,药物A加其重量8-10倍水煎煮制成;药物B加其重量5-8倍水煎煮制成,也可以使用常规制药方法制成丸剂、冲剂等制剂。
使用时,组份A的日使用量(以药物原料计)为患者体重的0.5-1%;组份B的日使用量(以药物原料计)为患者体重的0.1-0.2%。
药物功效如下:
藕节:【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龃血,尿血,崩漏。
干姜:【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大枣:【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白茅根:【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青蒿:【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清虛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瓦松:【性味与归经】酸、苦,凉。归肝、肺、脾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血痢,便血,痔血,疮口久不愈合。
赤芍、【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石韦:【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淸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天冬:【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淸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石菖蒲:【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癍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玉竹:【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土贝母:【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解毒,散结,消肿。用于乳痈,瘰疬,痰核。
儿茶:【性味与归经】苦、涩,微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淸肺化痰。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脑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大青叶:【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作腮,喉痹,丹毒,痈肿。
白扁豆:【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钦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使用时,先服用组份A进行治疗,然后使用组份B进行治疗,组份A既有清热、养血、补中益气的功效,又具有一定的养胃功效,防止药物B对胃部刺激引起患者胃部不适;通过药物B经过配伍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养阴润燥、养胃健脾、清肺热、降胃火的功效,配伍后还能消除药物单独使用的副作用,对于干燥性鼻炎治疗效果好,治愈后不复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通过合理的配伍对干燥性鼻炎治愈率高,无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而且对患者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包括组份A与组份B;按重量计:
所述组份A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藕节18份、干姜8份、大枣15份;
所述组份B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茅根4份、青蒿3份、瓦松3份、赤芍7份、石韦4份、天冬6份、石菖蒲3份、玉竹8份、五味子5份、土贝母7份、大青叶12份、白前3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包括组份A与组份B;按重量计:
所述组份A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藕节16份、干姜9份、大枣14份;
所述组份B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茅根5份、青蒿2.5份、瓦松3份、赤芍7份、石韦4份、天冬6份、石菖蒲3.6份、玉竹7份、五味子5份、土贝母6份、大青叶12份、白前4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包括组份A与组份B;按重量计:
所述组份A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藕节18份、干姜9份、大枣13份;
所述组份B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白茅根5份、青蒿2.5份、瓦松3份、赤芍6份、石韦4份、天冬6.2份、石菖蒲4份、玉竹8份、五味子5份、土贝母7份、大青叶10份、白前5份。
对比例1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按重量计:藕节18份、干姜8份、大枣15份。
对比例2
一种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按重量计:白茅根4份、青蒿3份、瓦松3份、赤芍7份、石韦4份、天冬6份、石菖蒲3份、玉竹8份、五味子5份、土贝母7份、大青叶12份、白前3份。
本发明的药物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共对426位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年龄26-59周岁,平均年龄48.7周岁,均为干燥性鼻炎患者,病程3个月-4年不等,平均病程8.5个月,主要表现为鼻内发干、经常打喷嚏,鼻腔有灼热感,会出现轻微鼻出血症状,鼻腔检查鼻腔前部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的分泌物或薄的干痂;各患者均无其他重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进行治疗,统计结果;
治疗标准如下:
痊愈:患者鼻内发干症状消失,鼻腔无灼热感,鼻腔检查患者恢复正常;
显效:患者鼻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鼻腔检查患者症状有所好转;
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患者用药时间均为15天,两个月内追踪患者症状,两个月后统计结果:
用药种类 患者人数 治愈人数 显效人数 总有效率(%) 实施例1 150 123 25 98.7 实施例2 150 118 26 96 对比例1 60 19 31 83.3 对比例2 66 34 26 90.9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中药对于干燥性鼻炎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而且组份A与组份B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组份A或者组份B效果更好。
典型病例:
杜某,男,37岁,在水泥厂工作,患有干燥性鼻炎2年,鼻腔干燥充血,有时呼吸引起鼻腔疼痛,适用本发明的药物,连续使用10天痊愈,至今1年未复发。
贾某,男,45岁,患干燥性鼻炎1年,鼻腔干燥,疼痛,经常使用甘油缓解,给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8天,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继续用药3天患者痊愈,鼻腔不适症状消失。
苏某,女,患干燥性鼻炎3年,鼻腔发干、有灼热感,会出现轻微鼻出血症状,鼻腔检查鼻腔前部黏膜干燥、充血,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2天患者痊愈,至今1年半未再现上述症状,患者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