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35054.8 (22)申请日 2016.03.10 A61K 36/889(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P 25/02(2006.01) A61P 21/00(2006.01) (71)申请人 葛建杰 地址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 西 3 号威海市中心医院 (72)发明人 葛建杰 王沫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代理人 鲍光明 (54) 发明名称 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 治疗面瘫的中。
2、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 15 20、 苏合香 10 15、 地 肤子 8 12、 石菖蒲 10 12、 马前子 10 15、 白 胡椒 6 10、 法半夏 20 25、 草决明 6 8、 独行 千里 10 12、 夜交藤 12 15、 地枫皮 15 20、 荆芥 8 10、 千里光 12 16、 白芥子 6 10、 栀 子 15 20、 黄芪 16 18、 生草乌 12 16、 王不 留行 3 5、 血竭 3 5, 将上述 19 味原料药用水 浸泡, 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成本低、 疗效显 著、 无副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535336 A 2016.05.04 CN 105535336 A 1.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5 20、 苏合香1015、 地肤子812、 石菖蒲1012、 马前子1015、 白胡椒610、 法半夏20 25、 草决明68、 独行千里1012、 夜交藤1215、 地枫皮1520、 荆芥810、 千里光12 16、 白芥子610、 栀子1520、 黄芪1618、 生草乌1216、 王不留行35、 血竭35, 将上 述19味原料药用水浸泡, 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权 利 要。
4、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35336 A 2 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0002 背景技术 0003 众所周知, 面瘫, 学名面神经麻痹, 也称面神经炎、 贝尔氏麻痹、 亨特综合症, 发病 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 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 现有面瘫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 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西医主张早期应用抗病毒、 营养神经、 糖皮质激素、 改善血循环的药 物治疗。 但是如果过多的应用抗生素, 易产生很多副作用和反作用, 使面瘫患者免疫力下 降、 恢复缓慢、 肥肿难分、 水钠潴留等症状的出现。
5、。 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分为动力性治疗和静 态治疗。 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 动态的面瘫的治疗一般分为2期, 一 期为从病人的患侧小腿取下的神经和健侧面神经吻合, 移植神经末梢置于患侧, 之后半年 到一年后, 神经可从健侧长入患侧后, 在开始实施第二期的手术, 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 肉, 外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费用高。 000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 物, 成本低、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 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
6、胡1520、 苏合香1015、 地肤子812、 石菖蒲10 12、 马前子1015、 白胡椒610、 法半夏2025、 草决明68、 独行千里1012、 夜交藤12 15、 地枫皮1520、 荆芥810、 千里光1216、 白芥子610、 栀子1520、 黄芪1618、 生草 乌1216、 王不留行35、 血竭35, 将上述19味原料药用水浸泡, 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成本低、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柴胡、 苏合香、 地肤子、 石菖蒲、 马前子、 白胡椒、 法半夏、 草决明。
7、、 独行千里、 夜交 藤、 地枫皮、 荆芥、 千里光、 白芥子、 栀子、 黄芪、 生草乌、 王不留行、 血竭为原料药制备而成。 其组分 (重量份) 每副药为柴胡18、 苏合香13、 地肤子10、 石菖蒲11、 马前子12、 白胡椒8、 法半 夏22、 草决明7、 独行千里11、 夜交藤13、 地枫皮17、 荆芥9、 千里光14、 白芥子8、 栀子17、 黄芪 17、 生草乌14、 王不留行4、 血竭4。 取上述原料药总重量为200克, 加水100-1100ml, 浸泡2-3 小时, 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60分钟左右, 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 药渣再加水300- 400ml左右, 煎熬3。
8、0分钟左右, 去渣得滤液100ml左右, 共得300ml左右药汁, 即制得本发明汤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535336 A 3 剂, 装入无菌玻璃瓶内, 密封瓶盖备用。 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0010 本发明柴胡有和解表里, 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 疟疾、 肝郁气 滞; 苏合香有开窍辟秽, 开郁豁痰, 行气止痛的功效; 地肤子用于小便涩痛, 阴痒带下,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石菖蒲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 痫; 马前子兴奋健胃, 消肿毒, 凉血。 主治四肢麻木, 瘫痪, 食欲不振, 痞块, 痈疮肿毒。
9、, 咽喉肿 痛; 白胡椒温中散寒, 下气, 消痰; 法半夏主治燥湿化痰。 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 风痰眩 晕, 痰厥头痛; 草决明清肝明目, 利水通便, 有缓泻作用, 降血压降血脂; 独行千里活血散瘀, 解痉止痛; 夜交藤治失眠症, 劳伤, 多汗, 血虚身痛, 痈疽, 瘰疬, 风疮疥癣; 地枫皮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 劳伤腰痛; 荆芥能镇痰、 祛风、 凉血。 治流行感冒, 头疼寒热发汗, 呕吐; 千里光具有清热解毒, 明目, 止痒等功效; 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 乳腺散结通络止痛。 用于寒痰喘咳, 胸胁胀痛, 痰滞经络, 关节麻木; 栀子具有护肝、 利胆、 降压、 镇静、 止。
10、血、 消肿 等作用;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保肝、 利尿、 抗衰老; 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 消 肿止痛之功效; 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 利尿通淋的功效; 血竭具有活血定痛, 化 瘀止血, 生肌敛疮的功效。 0011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 (重量份) 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 其加工方法与 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 例 柴胡苏合 香 地肤 子 石菖 蒲 马前 子 白胡 椒 法半 夏 草决 明 独行 千里 夜交 藤 地枫 皮 荆 芥 千里 光 白芥 子 栀子黄芪生草 乌 王不 留行 血竭 二1515812101020810151510121015181253 三201。
11、01210156256121220816620161635 四1912911127217111318913719171344 0012 临床疗效总结: 一般性资料: 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 年龄1762岁。 病程最短1天, 最 长1个月。 0013 诊断标准: 1、 多为起病突然, 在早晨醒来时, 发现一侧面部板滞、 麻木、 松弛, 不能作蹙额、 皱眉、 露 齿、 鼓颊等动作; 2、 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 鼻唇沟平坦, 讲话、 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 鼓腮漏气,发 爆破音困难; 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 3、 部分患者可有露睛流泪, 额纹消失, 初起时可有耳后、 耳下或面部疼。
12、痛。 0014 用法用量: 实施例一药剂分早、 晚两次服用, 五天为一疗程, 共治疗4个疗程。 忌辛 辣刺激食物, 如白酒、 大蒜、 海鲜、 浓茶、 麻辣火锅等。 0015 疗效标准: 痊愈: 额纹加深, 眼闭合正常, 口角不下垂, 鼓腮不漏气, 咀嚼有力, 患侧不滞留食物, 不 流涎, 鼻唇沟双侧基本对称; 好转: 额纹较前加深, 眼可闭合, 但闭合不紧密, 口角稍下垂, 鼓腮不漏气或稍有漏气, 鼻唇沟较前变深, 咀嚼较前有力, 偶尔存食; 无效: 以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 0016 治疗效果: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痊愈39例, 随访未见复发, 好转17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3.3%。 。
13、治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535336 A 4 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17 五、 典型病例: 胡某某, 女, 35岁。 右侧面瘫18天, 吃饭都无法咀嚼。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1个疗程, 面部功能和感觉开始恢复; 继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 左侧抬起, 闭眼、 鼓腮、 示齿, 各 方面功能已基本康复。 继续服用1个疗程, 全部症状消失, 治愈。 0018 马某某, 男, 51岁, 右侧面瘫1个月, 伴双颞部疼痛, 口苦目眩。 诊见: 舌淡红苔黄, 脉 弦紧,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 症状消失, 完全治愈, 至今无复发。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535336 A 5 。